初中物理基礎知識_第1頁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_第2頁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_第3頁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_第4頁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姓名第一章:走進物理世界1、科學探究有7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2、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米,它的符號是m,一米等于國際米原器的長度。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3、長度的最常用的測量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米尺、卷尺等。游標卡尺、千分尺是測量長度的精密儀器??潭瘸叩氖褂?測量前:先觀察零刻線、分度值、量程。(分度值是一小格代表的長度)測量時:a放:(1)尺要沿著所測長度,(2)要從零刻線(或其他完整刻度線)量起.b讀:(1)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2)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c記:要同時記錄數字和單位4、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誤差不能消滅,只能減??;減小誤差的一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還可以用改進測量方法和使用精密儀器的方法減小誤差。5、控制變量法:在研究問題時,只讓其中一個因素(即變量)變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變。6、時間的主單位是秒,符號S;1mS=10-3S1μS=10-6S1nS=10-9S,1h=3600S=60min;7、時間的測量工具是鐘表,實驗室用停表(秒表);讀停表要特別注意分針有沒有過半分鐘。第二章:聲音與環(huán)境1、聲音的產生: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聲,他們是聲的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速:在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聲音在空氣中比在液體和固體中傳得更慢:聲速與介質的性質(如種類)和溫度有關;一般溫度越高,聲速越大。2、頻率定義:物體在1s鐘內振動的次數;頻率單位:赫茲(赫、Hz)??陕劼暎?0Hz~20000Hz;超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人耳聽不到;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人耳聽不到;地震、臺風、海嘯、核爆炸會發(fā)出次聲波。3、樂音的三個特征(要素)是:音調、響度(音量)和音色(音品);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音調與頻率有關;音調高,振動快,頻率高,聲音尖,女生一般音調高;注意:振動部分質量越大、越長、越粗、越松,音調就越低。響度: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與振幅和人到聲源的距離有關;減小聲音的分散,可以增大響度;音色:不同的發(fā)聲體音色不同。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qū)分人。4、回聲是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聲音;回聲比原聲晚0.1s以上可聽出回聲,所以障礙物距離發(fā)聲者17m以上他自己才可以聽到回聲;利用回聲測距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5、當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時,敲響一個音叉,另一個也會自動響起來,這種現象叫共鳴。6、悅耳的聲音叫樂音,雜亂刺耳的聲音叫噪聲。從物理學角度說,噪聲是來源于發(fā)聲體不規(guī)則振動;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看,一切干擾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工作的聲音都是噪聲。7、噪聲的強弱用分貝(dB)表示;0dB是聽覺下限;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減弱噪聲的三條途徑是(1)在聲源處減弱;(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3)在人耳處減弱。具體措施有:消聲;隔聲;吸聲。第三章《光和眼睛》1、光源: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太陽、螢火蟲是自然光源,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是人造光源;注意:月亮本身不會發(fā)光,它不是光源。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的直線傳播可以解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如樹下的圓光斑)、激光準直等3、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例如: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隔火觀人時人在扭曲,星星眨眼等;(它們實質是光的折射)4、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約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約為真空中速度的2/3。5、光是一種電磁波。電磁波包括: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紅外線和紫外線是不可見光。6、光具有能量(如光合作用、太陽能電池),可以傳播信息(如光纖通訊、衛(wèi)星遙感照片)。7、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l.y.)=9.46×1012km,它表示光1年傳播的距離。8、當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我們能看見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就是由于物體反射了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反光造成光污染。9、入射角是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當光垂直界面入射時,入射角等于0°.入射光與鏡面夾角是20°,則反射角是70°;10、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11、光在反射和折射時光路都是可逆的。12、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被反射后還是平行的,這種光滑鏡面的反射叫鏡面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體表面被反射后不再平行,是雜亂無章的,這種一般粗糙物體表面的反射叫漫反射。如果需要成清晰的像,就要利用鏡面反射,如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如果需要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就要利用漫反射,如電影銀幕用粗糙的白布;鏡面反射和漫發(fā)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例如:粉筆字發(fā)生漫反射,光滑黑板發(fā)生鏡面反射。有時,光滑黑板鏡面反射的光掩蓋了粉筆字漫反射的光,所以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筆字。13、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鏡的符號是:平面鏡的成像規(guī)律:(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2)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到鏡面距離與物到鏡面距離相等;(4)像與物關于鏡面對稱。平面鏡的應用:成像和改變光路。醫(yī)生用小平面鏡觀察患者牙齒不易觀察的部位;潛望鏡:兩塊互相平行,與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鏡構成的潛望鏡。14、實像和虛像:實像是實際光線會聚所成的像,能成在光屏上,也可以用眼睛看到;如小孔成像。虛像是反射(或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所成的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如平面鏡成像。某點發(fā)出的光線全部在它的實像處相交,它的反射(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全部在它的虛像處相交。15、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應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凹(面)鏡的符號是:凸(面)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凸鏡所成的像是縮小的正立的虛像;應用:汽車后視鏡;凸(面)鏡的符號是:16、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fā)生變化;這叫光的折射現象。17、光的折射規(guī)律: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屬于近法線折射。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屬于遠法線折射。光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靠近法線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隨入射角減小而減小,隨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即:三線共面,兩線分居,空氣中角大;光垂直入射時,傳播方向不改變,即:折射角=入射角=0°;18、水中物體(由于折射產生的)虛像的比實際位置高;從水中看岸上物體的虛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F19、透鏡分凸透鏡和凹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F平行于透鏡主光軸的光束經凸透鏡折射后的在主光軸上會聚點叫焦點,用“F”表示。焦點到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FFAACODFF根據光路的可逆性,可以畫出相反的光路圖如下:FFF20、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和透鏡成像作圖法:(1)通過光心的光線(AO),傳播方向不改變。(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AC),經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3)通過焦點的光線(AD),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21、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1)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反向延長線通過(虛)焦點;(3)射向另一側(虛)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22、凸透鏡焦距的粗略測量方法:讓凸透鏡正對平行光源如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來回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最小、最亮的光斑,這就是焦點;用刻度尺測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就是焦距。23、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照相機、眼睛看東西。此時,f<v<2f②.當u=2f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是放大與縮小像的分界點;此時,像距=物距=2f。③.當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投影儀、幻燈機、電影放影機。此時,v>2f;④.當u=f時,不成像,得到光斑。是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⑤.當u<f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放大鏡。⑥.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和像距都減?。晃矬w越靠近焦點,實像和虛像都越大。注意:凹透鏡(如近視眼鏡、防盜門貓眼)永遠成正立、縮小的虛像24、眼睛就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照相機內的底片(光屏);正常眼睛看物體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于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視覺細胞把感受到的信息傳給大腦便產生了視覺。25、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因為遠處的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近視眼矯正方法:戴凹透鏡,就能使來自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上;近視眼的晶狀體更凸,焦距更短;26、遠視眼: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因為近處的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的后面;遠視眼矯正方法:戴凸透鏡,就能使來自近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上;遠視視眼的晶狀體更扁,焦距更長;27、顯微鏡:由物鏡和目鏡組成,它們都是凸透鏡;兩次放大: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28、光的色散:太陽光(白光)經三棱鏡折射后,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的現象,叫光的色散現象。太陽光是復色光;通過棱鏡的光線明顯向底部偏折。29、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透過的色光決定;即:透明物體只讓和它相同顏色的透過,如紅色玻璃只讓紅光透過,其他的都被吸收。純凈的水和空氣是無色的,各種顏色的光都可以透過;30、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即:不透明物體只反射和它相同顏色的色光,如紅布只反射紅光,其他的都被吸收。白色物體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的色光;31、色光三基色:紅、綠、藍叫色光的三基色;彩電中所有顏色的光都是用紅、綠、藍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顏料三原色:品紅、黃、青叫顏料三原色,它們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調出各種顏色。32、反射器:兩塊互相垂直的平面鏡構成了一個反射器,它能讓射向它的光線平行地反向射回;全反射:當光從光速小的介質射向光速大的介質,并且入射角足夠大時,就沒有折射,全部反射;入射光方向不變,當鏡面轉過θ角時,反射光將轉動2θ角。第四章《物質的形態(tài)及其變化》33、溫度: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對溫度的感覺靠不住,需要用溫度計測量溫度;34、溫度的常用單位是攝氏度(℃);攝氏溫度(溫標)是這樣規(guī)定的: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把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guī)定為0度,把純凈的沸水的溫度規(guī)定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1℃),讀作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35、溫度計的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一般溫度計的原理:液體熱脹冷縮;36、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wěn)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7、在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標,溫度的(主)單位是開爾文,簡稱開,符號K;它是這樣規(guī)定的:把-273.15℃規(guī)定為0開(K),叫做絕對零度;每1K和每1℃大小相同;換算關系:T=t+273,其中,T是熱力學溫度(絕對溫度),t是攝氏溫度。氣固液氣固液凝固放熱熔化吸熱液化放熱汽化吸熱升華吸熱凝華放熱物態(tài)變化有六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和凝華。其中吸熱的物態(tài)變化是:熔化、汽化、升華。放熱的物態(tài)變化是:液化、凝固、凝華。39、酒精燈的使用方法:(1)絕對禁止一只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2)酒精燈的外焰溫度最高,應該用外焰加熱;(3)熄滅酒精燈時必須用帽蓋滅,不能吹滅;(4)萬一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不要驚慌,應立即用濕布鋪蓋。40、固體分晶體與非晶體。他們的區(qū)別是晶體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常見的非晶體:晶體熔化圖像非晶體熔化圖像41、物體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熔化;熔化吸熱;晶體熔化圖像非晶體熔化圖像42、43、叫凝固水的凝固點都是0℃;44物質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45、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時都保持一定的溫度不變,而且都要繼續(xù)吸熱。46、物質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叫液化。常見的液化現象:空調“出水”,下露,“白氣”等;47、“白氣”不是氣體,而是水蒸氣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熱的應用: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開水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液化是要大量放熱;48、的過程叫升華;常見的升華:用久了燈絲變細;樟腦丸變小;冰凍的衣服會干;升華吸熱的應用: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升華時吸熱,使蔬菜降溫保鮮;49、凝華;凝華放熱;常見的凝華:冬天打霜,下雪;冰箱結霜;用久了燈泡變黑;北方寒冬窗戶內側玻璃結冰花。50、一般實驗用溫度計的量程是-20℃—100℃以上,分度值是1℃;而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它的示數只會上升不會自動下降,因為它有一個很小的縮口,要用力甩過才會下降。51、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52、云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和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組成的;雨是云中小水珠變成大水珠或小冰晶變成大冰晶熔化成大水珠下落形成的;冰雹是雨點遇冷凝固成小冰珠再變成大冰珠下落形成的;雪是高空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六角形小冰晶;霧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冷附著在塵埃上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冷附著樹葉、花草上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霜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53、凇是固態(tài)的,霧凇是霧凝固形成的;雨凇是雨凝固形成的;雪凇是雪積聚而成的,沒有物態(tài)變化。54、冰箱的原理是工作物質如氟利昂將熱從冰箱內搬運到冰箱外;氟利昂在冷凍室汽化吸熱,然后在冰箱外表的冷凝器中液化向外放熱。第五章:我們周圍的物質1、質量表示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體的基本屬性,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物態(tài)、位置及溫度無關。2、質量的單位:主單位——千克(kg),1kg等于國際千克原器的質量。1t=103kg1g=10-3kg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一個蘋果約150g一頭大象約6t一只雞約2kg3、質量的測量工具:實驗室——天平;常用工具——各種秤(如桿秤、臺秤、電子秤等,但彈簧秤除外)4、天平的使用:(1)調節(jié)天平:a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b調節(jié)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2)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3)物體質量=砝碼質量+游碼指數。5、密度(可以理解為物質的密集程度):(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2)公式:ρ=m/V,其中:m是質量,主單位是kg,V是體積,主單位是m3,ρ是密度。(3)單位:SI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1g/cm3=103kg/m36、水的密度是103kg/m3的物理意義:1m3的水的質量是1037、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只由物質的種類決定,而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在不考慮熱脹冷縮和氣體充氣、放氣時)8、密度知識的應用:1、鑒別物質——實質是測量密度。2、測量質量:m=ρV。3、測量體積:V=m/ρ。4、發(fā)現新物質。9、1cm2=10-4m2;1cm3=10-6m3;1L=1dm3=10-3m310、物質的物理屬性還有:磁性、硬度、導電性和導熱性如果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能夠劃破另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表面,我們就說這種物質的硬度大;金剛石的硬度最大。11、常見的導體: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常見的絕緣體:塑料、橡膠、純凈水。常見的熱的良導體:金屬。常見的熱的不良導體:布、棉花、橡膠、空氣、水。常見的新材料:納米材料、半導體材料(硅、鍺)、超導材料(電阻為0)、隱形材料(能強烈吸收電磁波)、記憶合金材料。第六章力和機械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施加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受到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力是不能離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而單獨存在的;相互接觸的物體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如地月相吸。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個物體在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一定受到另一物體對它施加的反作用力;它們叫一對“相互作用力”;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另一個力的受力物體;3、相互作用力的關系:它們總是同時存在,同時消失的;它們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并且作用在兩個物體上。4、力的作用效果有兩種: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有五種情況,分別是動變靜,靜變動,加速,減速,改變方向。5、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為了紀念偉大的科學家牛頓而命名的。拿起兩個雞蛋(約100g即2兩)所用的力大約是1N,6、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它們叫力的三要素。7、力的示意圖:用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其中,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起點有時也可以畫到重心上);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但不嚴格要求)。8、測量力的工具叫測力計,常用的有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的原理:胡克定律;即在一定范圍(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彈簧測力計使用時不能超過它的量程;要注意指針是否與零刻線對齊,若沒有對齊,要校零(調零);要使彈簧伸長方向與用力方向一致;并且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大小可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重力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關系式是G=mg,其中g=9.8N/Kg,物理意義是:在地面附近,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的9.8N;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應用有重垂線,水平儀。注意:在失重環(huán)境中,天平不能使用,但彈簧測力計可以用來測力。10、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直棒重心在中點;均勻方板重心在對角線交點;均勻圓球重心在球心;物體的穩(wěn)定程度與重心的高度和底部(支承)面積有關;重心越低,底部(支承)面積越大,穩(wěn)(定程)度越大;重心在底部支承面的正上方之內,就不會倒下。11、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在兩個物體接觸面上會產生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兩物體間沒有相對運動,但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而產生的摩擦叫靜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滾動時受到的摩擦叫滾動摩擦。1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不能說與運動方向相反,因為滑動摩擦力的方向有時運動方向相同;13、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滑動摩擦力;測量時注意:只有水平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才等于摩擦力。1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面積的大小和速度無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15、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減小壓力②使接觸面更粗糙。③使接觸面彼此分離,如加潤滑油,氣墊。④用滾動代替滑動。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②增大壓力。16、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注意:杠桿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曲的。17、杠桿的五要素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一般人(和發(fā)動機)用的力是動力;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一般貨物的重力是阻力;力臂: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叫力的作用線)注意:只有力垂直直杠桿時,力臂才等于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18、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桿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轉動狀態(tài)叫做處于平衡狀態(tài)19、三種杠桿:省力杠桿:L1>L2(如羊角錘)費力杠桿:L1<L2(如鑷子)等臂杠桿:L1=L2(如天平、定滑輪)20、定滑輪:滑輪不隨貨物移動(1)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F=G(在不計摩擦和繩重時);(2)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達到操作方便的目的。(3)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4)使用定滑輪既不省力,也不費距離,也不省距離21、動滑輪:滑輪隨貨物一起移動(1)動滑輪實質是省力杠桿( L1=2L2)(2)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省力公式:F=G總/2=(G動+G)/2(在不計摩擦時)(3)費距離公式:S=2h,其中,S是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是貨物(和動滑輪)上升的高度.22、滑輪組的省力的公式:F=G總/n=(G動+G)/n(在不計摩擦和繩重時)其中:G總是貨物和動滑輪的總重力n是承擔貨物繩子的段數(與動滑輪直接接觸的繩子的段數)23、滑輪組費距離公式:S=nh24、滑輪組的組裝方法:“奇動偶定”;即n為奇數時,從動滑輪的掛鉤開始畫;n為偶數時,從定滑輪的掛鉤開始畫;25、輪軸:是由能繞共同軸心轉動的(大)輪和(?。┹S組成的簡單機械如汽車方向盤、門把手,是變形的不等臂杠桿;當動力作用在輪上時,省力;當動力作用在軸上時,費力,但省距離;第七章運動和力26、物理學里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運動是絕對的,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平常所說的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于參照物來說的;27、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被選做參照(標準)(或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28、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參照物不同,運動和靜止情況就可能不同。研究地面上的物體運動時,通常以地面為參照物并省略。相對靜止:兩個物體快慢相同,向同一方向運動。29、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比較相同時間內所通過的路程來比較運動的快慢;另一種是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來比較運動的快慢;30、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中,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叫速度。公式:v=s/t;速度的主單位是m/s,讀作“米每秒”;1m/s=3.6km/h;31、路程和時間的計算公式:s=vtt=s/v32、速度不變(即在任何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相等)的直線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速度變化(即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線運動叫變速直線運動;33、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叫牛頓第一定律即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的推理得出來的。力是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力不是維持運動的原因,力不是產生運動的原因。34、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有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跟質量的大小有關,而與速度等其他因素無關;35、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叫平衡狀態(tài);物體在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tài)和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兩個力互相平衡或二力平衡。二力平衡條件是:①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線上?;蛘吆狭?。注意:只要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它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一定為036、①.靜止的物體: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加速運動②.運動的物體:受非平衡力:如果(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則物體做加速運動直線;如果(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則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如果(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則物體運動方向改變,即做曲線運動??傊?,物體不受力或受平衡力,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靜止或勻速);物體受非平衡力,運動狀態(tài)改變;37、合力: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那么這個力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這種研究方法叫等效法。當兩個力同線同向時,合力大小等于兩力之和,合力方向與大力相同;當兩個力同線反向時,合力等于大小兩力之差,合力方向與大力相同;第八章神奇的壓強1、壓力不是重力;它們在定義、大小、方向、作用點等方面都有不同;定義不同: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作用點不同:壓力的接觸面上壓力有時是由于重力產生的,有時不是,所以壓力大小一般不等于重力的大小;但2壓力作用效果3、單位面積上壓力p=F/S受力面積(單位:m2)4、帕斯卡PaPaPa5、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6、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78、壓強的變形公式:F=PS;S=F/P.(適用于所有固體、液體和氣體)9、液體壓強是由于液體受重力和液體有流動性而產生的;10、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對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壓強,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的壓強還跟液體密度有關系;在同一深度,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11、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ρgh,(氣體不適用,但均勻柱體適用)其中,h液體的深度,單位是m,要從最高的液體表面量起;ρ是液體的密度,單位是kg/m3.12、液體內部壓強的測量工具是壓強計。壓強計有U形管(內有液體)、橡膠管、金屬盒(外有橡皮膜)構成;當金屬盒放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管中液面相平;當金屬盒橡皮膜處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管中液面有高度差,并且壓強越大,高度差越大。13、上端開口、底部相連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的原理:當連通器里的同種液體并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都是利用連通器的原理工作的。14、馬德堡半球實驗表明大氣存在很大的壓強;托里拆利實驗也說明存在大氣壓并且測出了大氣壓的值。在海平面,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是760毫米;不能混入空氣,否則,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更小。注意:如果改用水來做托里拆利實驗,則水柱高約為10.336米(?)。15、標準大氣壓(atm)、厘米汞柱(cmHg)、毫米汞柱(mmHg)都是壓強的單位,1標準大氣壓(atm)=76厘米汞柱(cmHg)=760毫米汞柱(mmHg)=1.01×105Pa。16、大氣壓會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在海拔2000m以內,高度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大約111Pa;或者每升高12m,大氣壓減小大約1mmHg;17、大氣壓還與天氣有關;一般晴天的氣壓高,雨天的氣壓低;一般冬季的氣壓高,夏季的氣壓低。注意:大氣壓與溫度沒有直接關系。18、大氣壓強用氣壓計測量。托里拆利實驗裝置是一個精密氣壓計,要求豎直放,否則讀數偏大。19、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沸點降低,氣壓增大時,沸點升高。高壓鍋有段時間不漏氣,內部氣壓高于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高于100℃,所以更容易熟飯,并且節(jié)省燃料。第九章浮力和升力20、浸入液體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浮力是由于周圍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注意:如果物體的底部沒有水(如橋墩),物體就不受浮力。21、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是:F浮=G排=ρ液gV排。浮力只與液體的和物體排開水的有關,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22、物體的浮沉條件:(先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1)當F?。綠時,上浮,最后漂??;漂浮時:F?。紾。2)當F?。糋時,下沉;3)當F?。紾時,懸浮,即物體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23、實心物體的浮沉條件:1)當ρ液>ρ物時,上浮,最后漂??;2)當ρ液<ρ物時,下沉;3)當ρ液=ρ物時,懸浮,即物體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24、浮力的應用有輪船、潛水艇、氣球。輪船是利用空心的原理來增大V排,從而增大浮力的;潛水艇是利用水倉排水或充水改變自身重力的方法來實現上升和下潛的;氣球、飛艇中充有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的氫氣、氦氣或熱空氣。25、浮力的四種計算方法:①平衡法(漂浮懸?。海聘。剑?;(注意:要優(yōu)先考慮有無漂?。诜Q重法:F?。剑牵脾郯⒒椎略恚篎?。紾排=ρ液gV排;④實質法(壓力差法):F?。剑葡蛏希葡蛳隆?6、伯努利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機翼的凸面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凹(或平)面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就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壓力之差,這就是升力。第十章從粒子到宇宙27、分子動理論的內容:①一切物質由大量分子組成;分子很小,直徑只有約10-10m②組成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的熱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越劇烈③分子間有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注意:當分子間距離小于10-10m時,斥力為主;大于10-10m時,引力為主;大于10-9m時,分子力為0;液體表面張力、兩鉛塊相吸說明存在分子引力;固體、液體難以壓縮說明存在分子斥力。28、不同物質互相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擴散現象。它證明了分子都在不停做無規(guī)則運動和分子間有空隙。水、酒精相溶后體積減小也說明分子間有空隙。注意:擴散也可以發(fā)生在固體之間。29、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正)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由夸克組成;30、湯姆孫發(fā)現了電子,但他提出的原子的“棗糕模型”是錯誤的;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發(fā)現原子具有核式結構即原子的行星模型:核外電子繞原子核高速運動。31、固體分子間距離很小,分子力很大,分子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液體分子間距離較小,分子力較大,分子可以在整個液體中運動;氣體分子間距離很大,分子力忽略不計,分子可以充滿它能夠到達的空間。32、第一宇宙速度:7.9km/s;第二宇宙速度:11.2km/s;第三宇宙速度:16.7km/s;33、宇宙包含銀河系,銀河系包含太陽系,太陽系包含地月系。第十一章探究簡單電路1、電荷: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摩擦起電。2、正電荷: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負電荷: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自然界只存在正負兩種電荷。3、電荷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4、驗電器: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構造——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或指針);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5、摩擦起電的原因:(1)原子在通常情況下是不顯電性的;(2)各種物質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3)兩種物質相互摩擦時,束縛電子本領弱的失去電子而帶正電,本領強的得到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注意:摩擦起電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荷,其實質是電子的轉移。6、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異種電荷完全抵消的現象叫中和。7、放電:積累的電荷消失的現象?;鸹ǚ烹姡悍烹姇r,一般會產生電火花,如閃電;尖端放電:物體帶電時,其尖端容易產生放電;避雷針的作用:一方面,由于尖端放電,不容易打雷;另一方面,即使打雷,電流會從地線中流過,不容易打壞建筑物。8、靜電的應用:靜電噴涂、靜電植絨、靜電除塵、靜電復??;靜電的危害的防止方法:將產生的靜電及時導走,如油罐車尾的鐵鏈,避雷針。9、電路:把電源、開關、用電器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其中:導線是用來連接各元件的,是用來輸送電流或電能的;用電器將用電來工作的設備;開關是用來控制電路的通斷的;電源是提供電壓或持續(xù)電流的裝置.10、電路有三種狀態(tài)①通路;②斷(開)路;③短路;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斷(開)路:某處斷開的電路。短路:導線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接在電源兩極上(或用電器兩端)。注意:短路有兩種:電源短路和局部短路;其中:電源短路時,電流很大,會燒壞電源甚至引起火災,是絕不允許的;局部短路是將導線直接接在用電器兩端,被短路的元件(如開關、用電器、電流表、電壓表)中都沒有電流流過,都失去作用;這時電流經過短接線,不經用電器,不燒壞用電器;有時允許局部短路。11、串聯電路:把電路元件逐個順次連接的電路;外觀特征:電路無分支,只有一條電流的路徑。注意:串聯電路中,如果有一個用電器由于開路停止工作,則其他用電器都不工作(一斷全斷);如果有一個用電器由于短路停止工作,則其他用電器仍然工作;12、并聯電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外觀特征:電路有分支,不止一條電流的路徑。關鍵特征:元件的兩端分別連在兩個分支點,兩個分支點分別(直接或通過開關、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注意:并聯電路中,如果有一個用電器由于開路停止工作,則其他用電器仍然工作;如果有一個用電器由于短路停止工作,則其他用電器都不工作(一短全短);13、串聯電路中,開關控制所有的用電器;開關的位置變了,控制作用不改變;并聯電路中,干路開關控制所有用電器;支路開關控制各自所在支路用電器;注意:一個開關控制兩個燈同時亮同時暗不一定是串聯,也可能是并聯(開關連在干路上)。14、畫電路圖要注意:元件位置安排要適當,分布要均勻,元件不要畫在拐角處;整個電路圖最好呈長方形,有棱有角,導線要橫平豎直。15、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規(guī)定:正電荷的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與電路方向相反;在電源外部電路中電流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內部從負到正);注意:在固體導體中,只有(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不定向移動;16、形成持續(xù)電流的條件:①有電源,②形成閉合回路。電流的效應:熱效應、化學效應、磁效應。17、電流的單位:主單位是安培(安、A);1毫安(mA)=10-3A;1微安(μA)=10-6A;18、電流表:測量電流的儀表;學生用電流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0-0.6A、0-3A;分度值分別是0.02A和0.1A;兩者都是5倍關系。19、電流表的使用規(guī)則:①與被測電路串聯,②電流要“+”進“-”出(否則指針反偏),③被測電流不能超過電流表的量程(要試觸),④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直接把電流表接在電源兩端(電源短路)。20、電壓:電壓是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持續(xù)電流)的裝置。常見電壓值:一節(jié)干電池電壓:1.5V, 一個鉛蓄電池的電壓是2V;照明電路電壓:220V,人體安全電壓:≤36V。21、電壓表:電壓表是測量電壓的儀表;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0-3V、0-15V;分度值分別是0.1V和0.5V;兩者都是5倍關系。22、電壓表的使用規(guī)則:①與被測電路并聯,②電流要“+”進“-”出,③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22、串聯電流、電壓規(guī)律: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都相等;總電壓等于各串聯部分電壓之和;23、并聯電流、電壓規(guī)律: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24、串聯電池組的總電壓=電池個數×1節(jié)電池的電壓;并聯聯電池組的總電壓=1節(jié)電池的電壓;第十二章探究歐姆定律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常見的導體:金屬、人體、大地、石墨、酸堿鹽的水溶液;常見的絕緣體:橡膠、玻璃、陶瓷、油、干木;注意:純水是絕緣體,但普通的水由于含雜質是導體。2、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的大小。電阻大,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大,在電壓相同時,電流就小。絕緣體的電阻非常大。3、電阻的單位:歐姆(歐、Ω);1千歐(kΩ)=103Ω,1兆歐(MΩ)=106Ω4、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只跟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而與電壓、電流無關。(同種材料和溫度的)導體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就越大。絕大多數導體(如燈絲),溫度越高,電阻越大。5、電阻率:1m長、橫截面積是1mm2,溫度為20℃的銅線電阻是0.017Ω;同規(guī)格的鎳鉻合金的電阻是0.1Ω,我們就說鎳鉻合金的電阻率比銅的大得多;電阻率大的導體適合做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絲、電熱器的發(fā)熱體、保險絲;電阻率小的導體適合做(不希望發(fā)熱的)發(fā)電機、電動機、電磁鐵的線圈和輸電導線。6、滑動變阻器:構造:瓷筒、線圈、滑片、金屬棒、接線柱

原理:通過改變連入電路中的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銘牌:“1A100歐”表示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A,最大阻值是100Ω。連接方法:與被改變電路串聯,接線柱連接要“一上一下”。注意:如果同時接上面或同時接下面的接線柱,就不能改變電阻;同時接上面,電阻始終為0;同時接下面,電阻始終為最大值;閉合開關前,要調到最大值使電流最小以保護電路。7、變阻器有兩種: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滑動變阻器可以連續(xù)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但不能讀數;電阻箱不可以連續(xù)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但能讀數;調節(jié)電風扇轉速的電位器是一種滑動變阻器。8、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反比;公式I=U/R9、“伏安法”測電阻:用電壓表和電流表分別測出電壓和電流,再用公式R=U/I計算電阻。10、電路的簡化方法:(1)去掉電壓表(因為電壓表的電阻很大,相當于開路);(2)去掉斷開的開關所在支路;(3)閉合的開關用導線代替;(4)電流表用導線代替(因為電流表的電阻很小,幾乎為0);(5)被短路的元件去掉;(6)導線的長度和形狀可以任意變化11、串聯有分壓作用: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即電阻越大,分的電壓越大;并聯有分流作用:電流與電阻成正比;即電阻越大,分的電流越??;12、串聯總電阻: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串聯部分電阻之和;即R=R1+R2如果n個相同的電阻R0串聯,則總電阻R=nR013、并聯等效電阻:并聯電路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支路電阻倒數之和;即1/R=1/R1+1/R2;如果n個相同的電阻R0并聯聯,則總電阻R=R0/n注意:串聯總電阻比每一個都大,因為串聯相當于增大了長度;并聯總電阻比每一個都小,因為并聯相當于增大了橫截面積;第十三章機械功與機械能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兩者缺一不可)。注意三種不做功的情況:(1)物體受到力,但沒有移動距離;(2)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動了距離,但移動的距離與力的方向垂直。(3)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為慣性通過一段路程。注意:阻力做功也叫物體克服阻力做功;2、功的公式:W=FS,(力與距離同線時)重力的功:W=Gh;(其中h是高度差)3、功的國際單位是焦耳,簡稱焦。符號:J。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可以理解成:總共大于有用功)注意:省力的一定費距離;省距離的一定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5、使用斜面可以省力。省力公式:F=Gh/L.公式的推導:6、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功率大,做功快;功率小,做功慢。功率的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7、功率的公式:P=W/tP=F·V8、功率的單位:瓦特(瓦、W)。1W=1J/S;1千瓦(kW)=103W;1馬力=735W9、有用功:對人們有用的功叫有用功(提高物體時W有用=Gh)。額外功:在使用機械時,對人們沒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由于機械自重和摩擦而產生;。總功:動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和額外功的總和。10、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公式:η=W有用/W總=Gh/Fs=G/Fn=G/(G+G動)(最后一個公式要求不計繩重和摩擦)注意:因為額外功一定存在,所以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η總是<1。同一滑輪組,貨物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也越大。11、能的定義:一個物體能夠對外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物體能夠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多。12、功、熱、能的單位都是焦耳。13、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一切運動的固體、液體和氣體都有動能。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一個物體的質量越大、速度越快,動能就越大;14、重力勢能:物體由于(受重力)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15、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如拉彎的弓和拉長的橡皮筋;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形變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大16、機械能是動能和勢能的統(tǒng)稱。機械能=動能+勢能。17、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物體上升:高度增加,重力勢能增大,速度減小,動能減?。粍幽苻D化成重力勢能物體下降: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速度增加,動能增加;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18、動能和彈性勢能的相互轉化:產生形變時:形變增大,彈性勢能增大,速度減小,動能減小;動能轉化成彈性勢能恢復原狀時:形變減小,彈性勢能減小,速度增加,動能增加;彈性勢能轉化成動能第十四章內能和熱機1、內能(熱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一切物體都有內能。2、內能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內能就越大;內能還與物態(tài)與質量有關。3、改變內能的方法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兩者本質不同,做功是其他形式的能(如機械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熱傳遞是內能在物體間的轉移,但兩者在改變內能上是等效的。4、在熱傳遞中,物體放出或吸收內能的多少叫熱量;不能說含有熱量。物體吸熱時,內能增大,溫度(一般)升高;物體放熱時,內能減小,溫度(一般)降低。5、對物體做功,內能增大;物體(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6、熱值: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熱值。熱值是燃料的一種性質,它只由燃料的種類決定,而與質量的多少和是否完全燃燒無關。單位:J/kg;(有的氣體燃料:J/m3)7、燃燒放熱公式(完全燃燒時):Q放=mq、Q放=vq(有的氣體燃料)。8、比熱(容):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0C,吸收(或放出單位:J/kg·0C9、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只由物質的種類和物態(tài)決定,與其他因素無關。不同物質的比熱容一般不同;冰和煤油的比熱容是水的一半;10、C水=4.2×103J/Kg·0C,其物理意義是: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0C,吸收的熱量是4.2×103J。因為水的比熱容最大,水的溫度最不容易升高,也最不容易降低,所以,沿海地區(qū)比內陸地區(qū)冬暖夏涼并且晝夜溫差?。凰梢宰?1、熱傳遞熱量公式:Q吸=Cm(t-t0),Q放=Cm(t0-t)。12、熱機把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熱機可分為蒸汽機、輪機、內燃機、噴氣式發(fā)動機和火箭式發(fā)動機,蒸汽機是最早的熱機。內燃機是燃料在汽缸內燃燒,對外做功的機器,包括汽油機和柴油機13、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huán)有吸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沖程,其中只有做功沖程燃氣對外做功,其他三個沖程要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14、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15、四個沖程的識別方法:16、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區(qū)別:(1)汽油機有火花塞,柴油機有噴油嘴;(2)吸氣沖程中,汽油機吸進燃料和空氣的混合物,柴油機只吸進空氣;(3)點火方式:汽油機是點燃式,柴油機是壓燃式;(4)汽油機效率低,柴油機效率高。17、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huán)中,活塞往返2次,曲軸和飛輪轉動2周,完成四個沖程,對外做功1次。18、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公式:η=W有用/Q總第十五章電磁鐵與自動控制1、能夠吸引鐵、鈷、鎳的性質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條形磁體兩端的磁性最強,中間最弱。磁極都是成對出現的,沒有發(fā)現磁單極的存在;2、磁體的指向性:放在水平面上的能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鐵和小磁針靜止時總是指南北方向(磁體具有指向性)。磁體上指北方的磁極叫北極,用N表示;磁體上指南方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磁極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3、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叫磁化;去磁:加熱或撞擊會使磁體失去磁性;軟鐵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稱為軟磁體;鋼被磁化后,磁性能長期保持,稱為硬磁體;4、地球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磁體,周圍存在地磁場。地磁兩極在地理兩極附近但相反且不重合,沈括第一個發(fā)現了磁偏角。5、磁體周圍和通電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磁場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磁場最基本的性質是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或電流)產生磁力的作用。6、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受力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7、磁感線:在磁場中依照鐵屑的分布情況,畫一些有方向的曲線,這些曲線叫磁感線。(1)磁感線方向:外部從N極到S極;內部從S極到N極。(2)密的地方磁場強,稀的地方磁場弱;(3)磁感線上每一點的(切線)方向是該點的磁場方向。注意:磁感線不是客觀存在的,是假想的曲線。8、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首先發(fā)現了電流的磁效應;奧斯特實驗:在靜止的小磁針上方平行地放一根導線,通電后,小磁針會偏轉,它說明了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且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9、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相當于一個條形磁鐵,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跟電流的方向的關系用安培定則(右手定則)判定: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N)極.10、電磁鐵:帶鐵心的(通電)螺線管叫電磁鐵;電磁鐵的磁場比通電螺線管更強得多,因為鐵心被磁化后,大大增強了磁場。電磁鐵磁性的規(guī)律:通電時有磁性,斷電時無磁性;同樣的線圈,電流越大,線圈的匝數越多,磁性就越強。11、電磁繼電器是利用電磁鐵來控制電路通斷的開關,電磁繼電器可用低壓電、弱電流來控制高壓電、強電流,還可實現遠程控制和聲、光、力、水位、熱自動控制。電磁繼電器的構造:第十六章電動機與發(fā)電機1、電磁感應:即磁生電。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做電磁感應現象,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應線的方向有關。此現象中,機械能轉化成電能。注意: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電路和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2、發(fā)電機是先轉動后發(fā)出電的機器,原理:電磁感應;它將機械能轉化成電能。我國供生產和生活用交流電頻率是50Hz,周期是0.02s,1s內電流方向改變100次。3、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磁力的作用;磁場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此現象中,電能轉化成機械能。注意:同向電流相互吸引,反向電流相互排斥。4、電動機是先通電后轉動的機器,原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電矩形線圈在磁場中因為受磁場力會轉動,但在平衡位置附近擺動幾下就會停下來;注意:換向器(兩個銅質半環(huán))的作用是改變線圈中的電流,從而使線圈能持續(xù)轉動。5、直流發(fā)電機與交流發(fā)電機的區(qū)別:直流發(fā)電機有換向器;它們的線圈中產生的都是交流電,但直流發(fā)電機有換向器,輸出到外面的電流便變換成了直流電。6、電流的磁效應、電磁感應和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的區(qū)別物理概念簡單意義實際應用能量轉化最早發(fā)現磁生電電生磁-------------安培(磁場)力--------------7、發(fā)電機和電動機:先通電后轉動的是機,電路中有電源的是,電動機可以反過來作為發(fā)電機使用。8、話筒是將聲音的振動轉化成,聽筒是將轉化成;錄音磁頭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使磁帶磁化而將聲音信號記錄在磁帶上;放音磁頭是利用電磁感應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第十七章電能與電功率1、電功: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公式W=UIt;電流做功時將電能轉化成其它形式的能。2、度(Kwh)是電功(電能)的單位,1Kwh=3.6×106J3、電能表(電度表):直接測電功(用電器某段時間消耗的電能)的儀表;其銘牌意義:(1)“220V5A”表示額定電壓是220V,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A;其允許同時接入用電器的最大功率為P=UI=1100W;“220V5(10)A”,表示短時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0A,最大功率為2200W;(2)3000r/kwh表示消耗1kwh電能表盤轉3000轉。4、電功率是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義: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叫電功率;公式:P=W/t=UI;5、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額定電壓,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叫額定功率。燈泡銘牌“PZ220-40”表示額定電壓是220V,額定功率是40W;還可以求出額定電流和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6、燈泡的亮度由燈泡的實際功率決定,而與額定功率無關;同一燈泡,實際電壓越大,燈泡的實際功率就越大,燈就越亮。并聯時更亮的燈泡,串聯時反而更暗。7、電流的熱效應: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的現象。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公式:Q=I2Rt.8、純電阻電路:電能全部轉化為熱能的電路,如電阻、白熾燈、電熱器等,電熱等于電功,可以用歐姆定律;非純電阻電路:電能不是全部轉化為熱能,還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如機械能、化學能等的電路,如電電動機、蓄電池等,電功大于電熱;不可以用歐姆定律;9、電學公式集錦:(純電阻電路適用)電流:I=U/R=P/U電阻:R=U/I=U2/P電壓:U=IR電功:W=Pt=UIt=I2Rt=U2t/R電功率:P=W/t=UI=I2R=U2/R電熱:Q=I2Rt(焦耳定律)=UIt=U2t/R串聯電路:I=I1=I2,U=U1+U2,R=R1+R2U1:U2=P1:P2=Q1:Q2=W1:W2=R1:R2(U\P\W\Q都與電阻成正比)并聯電路:I=I1+I2,U=U1=U2,1/R=1/R1+1/R2I1:I2=P1:P2=Q1:Q2=W1:W2=R2:R1(I\P\W\Q都與電阻成反比)10、滑動變阻器在六個實驗中的作用:除保護電路外,可以調節(jié)電流或電壓,具體如下實驗名稱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探究滑動變阻器的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的電阻線的,來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從而改變電流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成倍地變化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多次測量求值,減小測量誤差伏安法測燈泡電阻的阻值多次測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