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件高二下學期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單元

戰(zhàn)爭與文化交鋒

第11課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第12課近代戰(zhàn)爭與西方文化的擴張第13課現(xiàn)代戰(zhàn)爭與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原始社會:

爭奪生活區(qū)域奴隸和封建社會:開疆拓土建立帝國資本主義興起: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戰(zhàn)爭對人類:災難!

對文化:雙刃劍

第11課

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標內(nèi)容要求:

通過了解古代歷史上的著名戰(zhàn)爭,理解戰(zhàn)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造成的文化斷裂;認識戰(zhàn)爭在客觀上又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時空坐標溫故:《綱要下》古代世界的帝國帝國名稱興起衰落特征波斯帝國(前550-前330)大流士一世時期成為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希波戰(zhàn)爭(BC499年-BC449年)后走向衰落,后被亞歷山大所滅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亞歷山大帝國(前334-前323)亞歷山大東征建立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BC323年帝國分裂希臘化時代羅馬帝國(前27-395)屋大維建立帝國,2世紀左右地跨亞歐非帝國395年帝國分裂,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羅馬法、基督教拜占庭帝國(395-1453)查士丁尼時成為地跨亞歐非帝國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民法大全》阿拉伯帝國(632-1258)7世紀默德建立;8世紀成為地跨亞歐非帝國1258年被蒙古汗國旭烈兀所滅東西文化交流奧斯曼帝國(1299-1922)奧斯曼一世建立,16世紀地跨三大洲帝國一戰(zhàn)后分裂,1922年被凱末爾革命推翻,成立土耳其共和國政教合一,控制傳統(tǒng)商路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1、概況:(一)亞歷山大遠征(1)時間:從公元前334年開始,歷經(jīng)10年征戰(zhàn)。(2)人物: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遠征。(3)范圍:從馬其頓入侵波斯,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了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qū)。根據(jù)教材P62,指出亞歷山大如何對待新征服區(qū)域?希臘城市底比斯被夷為平地腓尼基名城推羅大屠殺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波斯王宮被燒毀中亞:大量居民被屠殺或被遷移消極:給被征服地區(qū)造成了嚴重破壞,打斷了被征服地區(qū)固有的文化發(fā)展進程。(2)影響(一)亞歷山大遠征在埃及:自稱法老之子在波斯:以波斯帝國正統(tǒng)繼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裝,沿用波斯帝國的制度,任用波斯人為官員,推廣波斯禮儀,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馬其頓的方式訓練波斯士兵。積極: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促進了“希臘化時代”到來。思考:亞歷山大的統(tǒng)治方式有何特點及目的?思考:亞歷山大遠征給這些地區(qū)的文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特點:措施多樣、因俗而治、加強專制、籠絡當?shù)刭F族、推行希臘文化。目的:融合東西文化,緩和民族矛盾,宣示政權合法性,鞏固帝國統(tǒng)治。1、根據(jù)材料,理解區(qū)分“希臘化世界”與“希臘化時代”“希臘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三個主要國家。這些區(qū)域被統(tǒng)稱為“希臘化世界”。(空間角度)“希臘化時代”:從亞歷山大遠征(前334年)到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前30年)之間大約300年被稱為“希臘化時代”。(時間角度)

亞歷山大確實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時代——希臘化時代。“希臘化”一詞源于希臘語,意思是“仿效希臘”。描繪這一時代的一個很恰當?shù)恼f法就是,它是把希臘的文化和思想傳播到東方非希臘世界的一個時代?!猍美]杰克遜·J·斯皮瓦格爾著,董仲瑜等譯《西方文明簡史(第四版)上》

亞歷山大遠征時期“希臘化時代”“希臘化世界”時期前334年前323年前30年(二)希臘化時代2、“希臘化時代”的表現(xiàn)

(1)促進民族之間的交融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tǒng)治階級;殖民者保持著希臘人的生活方式。被征服地區(qū)原有的上層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臘文化,部分躋身統(tǒng)治階層行列?!秮啔v山大大帝和波魯斯》亞歷山大與大流士三世之女結婚?托勒密埃及的統(tǒng)治者是馬其頓人,他們?yōu)橼A得埃及人的支持,有意戴上了傳統(tǒng)的法老王冠?!緦W思之窗】

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個希臘人與一個埃及婦女發(fā)生沖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臘人身上,而且拒絕道歉。這個希臘人寫信給托勒密埃及的國王控告說:

國王啊,我請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請不要坐視一個埃及女人這樣無理地侮辱我,我是一個希臘人,一個外地人。

——摘譯自《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紙文獻》英文版材料中的希臘人為什么特別強調(diào)自己的希臘人身份和對方的埃及人身份?(1)在希臘化世界中,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他們基本壟斷了高級官職,成為希臘化各國的統(tǒng)治階級。(2)這個人強調(diào)自己是希臘人,對方是埃及人,意在強調(diào)自己是統(tǒng)治者,對方是被統(tǒng)治者,試圖獲國王的有利判決。(2)希臘文化的中心東移:亞歷山大及其繼承者在東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臘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臘式的劇場和體育場,而希臘的巡回演出劇團則定期在這些城市的劇場中上演希臘的悲劇和喜劇?!w林《西方文化概論》①興建希臘化城市,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帕加馬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新的希臘文化中心②托勒密占據(jù)埃及后,亞歷山大城成為埃及都城,托勒密埃及鼓勵文化發(fā)展,城內(nèi)的繆斯宮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學者前往研究。2、“希臘化時代”的表現(xiàn)(3)文化交流與發(fā)展:被征服地區(qū)的本土文化與希臘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進了文學、科學等許多領域發(fā)展。2、“希臘化時代”的表現(xiàn)學者們系統(tǒng)整理和研究了《荷馬史詩》和古典希臘悲劇、史學、地理學作品醫(yī)生通過解剖尸體,對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消化系統(tǒng)進行了基礎研究(4)西亞、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臘化世界保持長期影響。在廣大的鄉(xiāng)村地區(qū),農(nóng)民仍說著他們祖先的語言,保持他們原有的宗教和風俗。2、“希臘化時代”的表現(xiàn)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問題?現(xiàn)象:對征服者的抵制與反抗;說明:①文化差異使征服者與被征服者未能完全實現(xiàn)融合,②存在抵制希臘化的現(xiàn)象;③希臘文化對普通民眾影響不大。多元性、開放性材料:雖然希臘化時代的文化承襲希臘的傳統(tǒng),但與古典時期的希臘文化不同。如果說希臘古典文化是一種城邦文化,那么希臘化文化則是一種走向帝國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臘一體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結合。

——摘編自齊濤《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3、特點:(1)交往方向:從以往的單向性發(fā)展為雙向性;(2)文化融合:軍事征服的結果;(3)文化中心:逐漸東移;(4)交往趨勢: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純粹的東方文化和希臘文化。思考:“希臘化”時代的文化具有怎樣的特點?【問題探究P65】羅馬人很早就接觸到希臘文化,拉丁字母就是他們改造希臘字母的結果。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希臘人,大約100年后,又征服了馬其頓和巴爾干半島南部,把馬其頓和希臘都變成了羅馬的行省。但在文化上,羅馬人更愿意拜希臘人為師,學習希臘文化。如羅馬詩人賀拉斯所說:“被征服的希臘人征服了野蠻的征服者,把藝術帶給了粗鄙的拉丁姆?!彼伎迹和瑯邮峭ㄟ^戰(zhàn)爭,被征服的波斯和埃及等地區(qū)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希臘文化,羅馬人本來是勝利者,為什么也甘愿學習希臘文化?查找資料,看看羅馬人如何借鑒希臘文化,并談談你對賀拉斯這句話的理解。①學習原因:當羅馬征服希臘時,希臘人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非常輝煌的文化,藝術、科學和哲學,無不領先于羅馬人。羅馬人意識到,要真正統(tǒng)治希臘,需要學習希臘的文化。②如何借鑒:從公元前3世紀起,羅馬人廣泛學習希臘語,并且學習希臘人的哲學、藝術和辯論術,連他們的歷史最初都是用希臘文書寫的。羅馬的雕塑、美術、神話、史詩都有對希臘文化的模仿痕跡。③理解:賀拉斯在強調(diào)羅馬文化繼承和發(fā)展了希臘文化的基礎上,肯定了羅馬文化的崛起,正是羅馬人對希臘文化的有選擇性地吸收才成就了輝煌燦爛的羅馬文明。(一)蒙古三次西征:第一次西征:1218年,成吉思汗滅掉花剌子模國,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第二次西征:1234年,拔都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qū)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第三次西征:13C中葉,旭烈兀以西亞地區(qū)為目標,攻占巴格達。1206年,蒙古汗國崛起。蒙古帝國的對外入侵一度被歐洲地區(qū)稱為“黃禍”,蒙古帝國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東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鼎盛時達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積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為20世紀時蘇聯(lián)的1.5倍,現(xiàn)今俄羅斯的1.9倍,含蓋了當時疆域內(nèi)1億的人口。

“這個國家的某些部分,山嶺極多,在其他部分,則是平地,但是,實際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說是由砂礫構成的,土壤不多,幾乎都是沙漠?!饰值耐恋夭患鞍俜种??!?/p>

——羅馬教皇的使者加賓尼:《出使蒙古記》

部落聯(lián)盟時代的首領,其職責便在于對內(nèi)能保證部民的安全,對外則能掠奪更多的財物。成吉思汗是當時最能勝任這兩種職責的第一人選。他的理想就是對外征服和掠奪。

12世紀末期,中國四分五裂的版圖和互相征戰(zhàn)的紛雜局勢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條件?!o宗安、李強:《略論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響》①自然條件惡劣,須通過對外擴張尋求有利的生存空間。②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③東西無強國的有利時機中國正處于政權并立、長期分裂的局面(宋、金、夏、蒙古)西方各國勢力軟弱:花剌子模帝國內(nèi)訌不已;中東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奄奄一息;

東歐拜占庭帝國日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