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單元計劃 全冊_第1頁
人音版初中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單元計劃 全冊_第2頁
人音版初中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單元計劃 全冊_第3頁
人音版初中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單元計劃 全冊_第4頁
人音版初中八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單元計劃 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八年級音樂學科(上冊)教學計劃

一、全冊教學目標:

1、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社會教育和活潑樂觀情緒、

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使學生成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shè)者。

2、啟迪智慧、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使學生身得到健康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淺顯的音樂基知識和簡單的音樂技能,使學生具有認識簡單樂譜

的能力。

4、了解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音樂藝術(shù)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歌譜的能力和綜合、歸納的能力。

6、初步接觸外國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與學生情況分析:

在已知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學習新的知識。2學唱不同風格的歌曲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3欣賞學習中外優(yōu)秀

作品,了解常見的體裁。4聆聽音樂作品能記住基本的旋律,體會作品表達的情感。學會鑒賞教材中的

欣賞曲目,分析曲子的段落,并能準確概括曲子所描繪的場景。能自學教材中的學唱歌曲。牢記五線譜

知識,能準確翻譯一段小曲。

學生情況分析:學生總數(shù)550多人,男女比例相當,每班56多人,八年級學生,有部分學生,尤其是個

別男孩子的音樂基礎(chǔ)停留還在小學中高段,歌唱技巧和情感處理不到位,對音樂欣賞的認識水平不高,

但他們求知欲強,對很多器樂感興趣,教師需要在歌唱技巧和情感處理、以及音樂欣賞中下功夫。學生

對于音樂的分析比較欠火候,需要慢慢引導,循序漸進。

三、實施教學的主要措施:

1教學中,以歌唱聽相結(jié)合為主,結(jié)合適當?shù)耐卣够顒樱膭顚W生樹立獨立的見解。

2音響是聲音藝術(shù),對于聽賞和學習至關(guān)重要,是音樂教學的重要保障。

3多以鼓勵支持的方式,給予學生展示才藝空間,,以增強他們的自我表現(xiàn)力

二、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夠理解體會所學作品的愛國主義情感,并在歌唱中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

2、背唱《大海啊,故鄉(xiāng)》,能用圓潤、流暢、舒展的歌聲深情地演唱歌曲。學

唱《我的中國心》,能以堅定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情感。

第一單元:3、欣賞及聆聽《七子之歌一澳門》和《東方之珠》。能夠通過對節(jié)拍、節(jié)奏、

旋律等的分析,感受、體驗音樂特點。

4、欣賞與聆聽《御風萬里》、《臺灣風情畫》片段。結(jié)合復習并選唱作品中的

一兩首民歌主題,加深對音樂所傳達的情感的領(lǐng)悟,進而提高對中國民歌與音

樂創(chuàng)作淵源的認識。

5、聯(lián)系作品,學習并應(yīng)用表情術(shù)語。五線譜版結(jié)合作品,重點學習F調(diào)調(diào)號

及F大調(diào)音階,識記五線譜間上各音唱名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難點:歌曲中休止符的把握及情感的處理。

教學目標:

1、能在感受體驗音樂劇選曲中積極參與演唱、欣賞和編演等實踐活動,能對

其產(chǎn)生興趣并給予關(guān)注。

2、學唱《雪絨花》,鞏固練習聲斷氣不斷的演唱方法及三拍子指揮圖式;能以

恰當?shù)乃俣?、力度及舒緩輕柔、優(yōu)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的二聲部;能用充滿

深情的歌聲背唱歌曲;能夠根據(jù)劇情參與表演活動。

3、欣賞《回憶》,鞏固三段體的曲式結(jié)構(gòu);感受音樂劇音樂在演唱風格上的特

第二單元:

點;了解音樂劇綜合性的藝術(shù)特點。知道音樂在音樂劇中的地位。

4、聆聽《云中的城堡》,鞏固變換拍子,體驗音樂劇歌曲易學、易唱、易記

的特點。聆聽《總有一天》,知道音樂劇主題歌曲如同影視主題歌曲或主題音

樂一樣在劇中的多次出現(xiàn);初步了解中國音樂劇的成長與發(fā)展。

教學重難點:

1、感受三拍子的強弱弱規(guī)律。

2、在聆聽管弦樂合奏曲的過程中聽辨弦樂器、管樂器和打擊樂的音色。

教學目標:

1、能夠?qū)Σ刈逡魳犯信d趣,能積極參與相關(guān)音樂實踐活動并認真探索其文化

內(nèi)涵。提高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多樣性的認識。

2、學唱《獻上最潔白的哈達》,能用自然、平穩(wěn)、有控制力的聲音及委婉抒情

第三單元:的情緒,模仿“弦子”的風格演唱歌曲。

3、聆聽《天路》,體驗歌曲的民族風格,并用富有藏族風格的演唱方式,輕聲

跟隨音響演唱前兩段歌詞,體驗帶裝飾音演唱的音樂特點及演唱方式,感受樂

曲兩個樂段不同的情緒對比。

4、欣賞《阿瑪勒火》、聆聽《正月十五那一天》,辨認其“囊瑪”、“堆諧”的

體裁形式及不同的風格特點。

5、欣賞《熱巴舞曲》,感受樂曲的音樂情緒及藏族民間音樂的因素,體驗其豐

富的音樂文化內(nèi)涵,了解“熱巴舞”的由來及藝術(shù)特點。

教學重點:

1、了解藏族音樂的特點。

2、認識并了解各類音樂語言符號(倚音、滑音、波音等)

教學難點:

1、體驗帶裝飾音演唱的音樂特點及演唱方式

教學目標:

1、能夠?qū)豁懺娭惖囊魳犯信d趣,積極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體驗其中

的愛國情感及文化內(nèi)涵,進而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2、學唱《我的祖國》,能用舒緩的呼吸、優(yōu)美圓潤的歌聲,滿懷深情地演唱歌

曲。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能在歌譜上標出適當?shù)谋砬樾g(shù)語、呼吸記號及力度

記號。在演唱二聲部合唱時,能夠關(guān)注并力爭做到聲部之間的和諧與均衡。

3、欣賞《沃爾塔瓦河》,能夠記住樂曲中主要的音樂主題及其表現(xiàn)要素,感受

體驗樂曲所蘊含的藝術(shù)內(nèi)容及音樂風格。在欣賞樂曲的基礎(chǔ)上,學習并掌握有

關(guān)交響詩的音樂知識,知道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及貢獻。

第四單元:4、聆聽《圖畫展覽會》,唱會“漫步”主題,感受、體驗《兩個猶太人一胖

子和瘦子》的各種音樂要素在表現(xiàn)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方面的作用。在聆

聽音樂的基礎(chǔ)上,學習并掌握有關(guān)交響音畫的音樂知識,知道俄羅斯民族樂派

作曲家穆索爾斯基的生平及貢獻。

5、聆聽《黃鶴的故事》,知道“老馬”、“黃鶴”的音樂主題及豎琴、曲笛的音

色,感受體驗樂曲所蘊含的音樂情緒及其音樂風格。

教學重點:

1、了解交響詩。

2、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主題思想。

教學難點:

1、二聲部教學及歌曲的處理

教學目標:

1、能夠在演唱和欣賞的基礎(chǔ)上,樂于感受、體驗、理解中國民族器樂深厚、

豐富的意蘊之美。

2、能用二部合唱形式以舒緩的速度、平穩(wěn)連貫、整體統(tǒng)一的聲音演唱《彩云

追月》。體驗由民族器樂曲改編填詞歌曲的獨特韻味。

3、聆聽《雨打芭蕉》和《歡樂歌》,初步感受廣東音樂和江南絲竹不同的音樂

風格,了解其主要樂器,體驗兩種音樂獨具特色的意蘊。

4、欣賞《小放驢》,能通過音響聽辨管子特有的音色,感受《小放驢》風趣、

潑辣的音樂情緒及河北吹歌的主要風格特點。聆聽《老鼠娶親》,初步感受民

族打擊樂器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力,感受絳州鼓樂與河北吹歌不同的音樂風格。

第五單元:

5、欣賞《春江花月夜》,感受、體驗中國民族樂器豐富的表現(xiàn)力,并能記住主

題旋律;在復習鞏固民族五聲性音階及“魚咬尾”創(chuàng)作手法的同時,能夠了解

“換頭合尾”這一創(chuàng)作手法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作用。知道彭修文對中國民族音樂

的貢獻。

6、知道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主要樂器名稱及樂隊編制。

教學重點:

1、體驗、感受中國民族樂器。

2、了解中國民族管弦樂隊的主要樂器樂器及樂隊編制。

教學難點:

1、“魚咬尾”及換頭合尾的運用及創(chuàng)編。

第六單元:

八年級上冊音樂課時安排表

周次教學內(nèi)容課時數(shù)

1制定計劃

2大海啊故鄉(xiāng)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2

3歌曲《七子之歌―澳門》欣賞歌曲《七子之歌一澳門》2

4音樂欣賞《東方之珠》音樂欣賞《東方之珠》2

5《雪絨花》欣賞《天路》2

6國慶放假

《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簡介

72

欣賞《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8學習《我的祖國》沃爾塔瓦河2

9期中考試復習

10期中考試

11黃鶴的故事(節(jié)選)黃鶴的故事2

12欣賞《黃鶴的故事》《彩云追月》2

13《小放驢》《春江花月夜》2

14《歡樂頌》廣東音樂2

15江南絲竹一教學設(shè)計絳州鼓樂2

16五聲調(diào)式圖解六聲調(diào)式圖解2

七聲調(diào)式圖解

172

歐洲經(jīng)典音樂主要流派與其風格特點簡述

歐洲經(jīng)典音樂主要流派與其風格特點簡述

182

中國民族管弦樂與西洋管弦樂比較

19期末考試復習

20期末考試

第1課時大海啊故鄉(xiāng)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分析作品的音樂要素,能運用恰當?shù)乃囆g(shù)處理手段(力度演

唱情緒速度)自信有感情的用親切柔和、充滿激情的聲音準確演

唱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體會并表現(xiàn)出歌曲所蘊涵的情感。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歌曲感受海的音樂形象,體驗歌曲表達的情感激發(fā)

他們熱愛大海,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內(nèi)容:

學唱歌曲人民音樂出版社八年級16冊《大海啊,故鄉(xiāng)》。

三、教學重點:

用圓潤、自然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

四、教學難點:

運用音樂要素分析表現(xiàn)音樂作品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問1:老師做一個海鷗式的舞蹈動作,讓學生聯(lián)想其動物形

象然后學生自由發(fā)言

老師提示,我們會聯(lián)想到海鷗,那海鷗一般生活在那里呢?

(大海)

提問2:提起大海,大家都非常興奮,剛才大家交流的都很好,

現(xiàn)在,你能不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大海?

表現(xiàn)大海寬闊的:一望無邊、無邊無垠;

表現(xiàn)大海寧靜的:風平浪靜、鷗水相依;

表現(xiàn)大海氣勢的:海納百川、洶涌澎湃;

教師小結(jié):剛才同學們交流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唱一首與

大海有關(guān)的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在歌曲的時候請大家思考兩個

問題:《大海啊故鄉(xiāng)》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力度又

是怎么變化的?

(二)歌曲欣賞:

作品介紹

在學唱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首歌曲的作者。

1、作者王立平,著名作曲家,吉林長春人,代表作品有《紅樓夢》、

《牧羊曲》、《太陽島上》等,他的音樂作品題材廣泛,格調(diào)清新,

表現(xiàn)手法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個人特色。

2、創(chuàng)造背景:

交流討論剛才的問題

1、音樂情緒是怎樣變化的?

2、力度又是如何變化的?

交流討論后師小結(jié):

這首歌的情緒:由深情到激動

這首歌的力度:由弱到強

師:優(yōu)美的畫面、動聽的旋律,同學們想不想唱這首歌?

(三)教學活動

學唱歌曲分析音樂要素

1、聽教師范唱,學生跟著老師小聲哼唱。

2、片段分析一:前半部分(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力度弱表

達情緒深情舒緩

片段分析二:后半部分(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力

度強表達情緒激動有力

利用教具讓學生集體參與

1讓學聆聽音樂力度變化的感受做出相應(yīng)的(……)動作!

提示:提示隨音樂的快慢、強弱,感受音樂速度和力度的變化。

2得出結(jié)論:力度變化在音樂中的作用?

表達音樂情感

塑造音樂形象

六.課外拓展

1希望同學們能在課后能自己搜集一些關(guān)于大海的詩歌樂曲與同

學們分享。

第2課時欣賞歌曲《我的中國心》

在198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張明敏為幾億中國電

視觀眾演唱了《我的中國心》,歌聲一下子打動了無數(shù)炎黃子孫的

心,引起了祖國同胞的強烈共鳴。寫愛國歌曲很容易流于概念化

和喊口號,但曲作者很聰明地運用了“長江長城,黃山黃河’這樣具

有象征性的中華名勝來傳達愛國之情,整首歌是以海外游子直抒

胸臆的語氣切入,把一個壯闊的題材寫得自然而然,從而征服了

所有人。

我的中國心黃門

(張明敏演唱)

6.323176--?36532123--35

??一??I;?

河山只在我夢?,祖國巳多年未親近,可是

洋蓑雖林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

6.76J3J£123-2.37656——O'

一■;~r??,

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祖國早巳把我的一W,格上中R

651212

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

3--03j.66.6

斤;不論何時,不

ry

6--06?32—3I1?7■^?6—0.—3?65MB3212

??J1

親6海在心里的■,堂加詈中華的聲

—C--

二z*xr\

3--356.M7B653211M2B3-2.3765

機就算生在他鄉(xiāng)也我受不了,我的中國

n---------

6?一0

第3課時歌曲《七子之歌-澳門》

教學目標:

1、知道澳門的地理位置及相關(guān)歷史,能夠用歌聲表現(xiàn)期盼祖國

統(tǒng)一、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對《七子之歌-澳門》旋律等進行整體分析。

3、理解歌曲的深厚感情,體會作者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激發(fā)學

生的愛國激情。

教學重點:

啟發(fā)學生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及情感內(nèi)涵。

教學難點:

演唱跳動較大的旋律時,音準和聲音的控制。

對作品旋律、節(jié)奏的把握以及感情上的處理。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澳門》是CCTV專題片《澳門歲月》主題歌,它

反映了人民對祖國無限眷戀之情和迫切盼望回歸的愛國之心。歌

詞選自愛國詩人聞一多在1925年創(chuàng)作的《七子之歌》組詩之一,

《澳門》是組詩中為首的一章。全曲分為三部分:

1、童聲獨唱,傾訴“不忘生母”的無限深情。

2、中間的合唱聲部重復演唱“三百年來.….…”達到全曲高潮。

3,最后反復吟唱“我要回來'反映澳門同胞對祖國母親的迫切思

念和眷戀之情。

教學過程

導入:

引:自我介紹,立規(guī)矩。

一、通過地理、歷史知識的協(xié)同教學,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

1、師:有沒有同學去過澳門,能簡單的告訴大家澳門的地理位置,

并介紹一下澳門的基本情況么?

生:澳門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鄰廣東省珠海市,東隔珠江口,

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門半島和附近的兩個小島組成,面積約為十

六萬平方米。澳門原來是漁港,在明代,海上運輸時期,是南方

對外貿(mào)易的港口之一?,F(xiàn)代,成為了賭場收入維持其經(jīng)濟的旅游

城市。

2、師:澳門自古就是中國的領(lǐng)地,但是由于舊中國統(tǒng)治者的腐敗

無能,它曾經(jīng)有過一段屈辱的被殖民的歷史,你們知道嗎?誰能

說說?

生:因為清朝在鴉片戰(zhàn)爭中失敗,1887年簽訂了中葡北京條

約,清政府承認“葡萄永駐管理澳門”,澳門從祖國懷抱中被分離出

去。但這一切都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我們國家的國際地位的提高

而宣告結(jié)束,澳門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國懷抱。

第4課時欣賞歌曲《七子之歌―澳門》

師: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聽后的感受(可以就速度、風格特

點、思想感情等各方面講'歌曲抒發(fā)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生:這首歌速度不快,適合用中速來演唱,演唱時要富有感

情,后段的音調(diào)比前段高。抒發(fā)澳門人民對祖國母親的赤子之心,

回歸之情。這便是詞曲作者共同表達的一種心聲,我們演唱時要

把握好這種感情基調(diào)。下面我們來學唱這首曲子。請同學們把書

打開。

一、學唱歌曲:

要求:輕聲,但有積極的狀態(tài),有氣息支持,聲音集中。

注意:音準,休止符,速度、力度的變化。

二、介紹詞曲作家及作品相關(guān)知識

師:為了我們更好的了解《七子之歌一澳門》這首作品,我請

一位同學讀下第四頁右下角的一段文字。

生:歌詞選自我國愛國詩人聞一多在1925年創(chuàng)作的《七子之

歌》組詩?!捌咦印笔侵笟v史上曾被帝國主義列強侵略而喪失領(lǐng)土主

權(quán)的一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wèi)、廣州灣、九龍、大連旅順。

原詩共7首《每首詩最后都有“母親,我要回來,母親「一句,以

抒作者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師:這首詩是聞一多先生于1925年從美國歸來后創(chuàng)作的,當

時,他看到祖國滿目瘡痍,無比悲痛,寫下組詩《七子之歌》,這

是其中的一首。在1999年舉國上下歡慶澳門回歸的時候,李海鷹

先生把它譜寫成《澳門歲月》的主題曲,這便是我們剛才學唱的-

《七子之歌一澳門》,下面我們就來分析這首作品。

五、討論、處理作品(結(jié)合本單元的實踐與創(chuàng)造)

1、思考:歌曲按旋律走向分幾個部分,討論如何更好地表現(xiàn)作品。

(1)要將表現(xiàn)歌曲的感情置于核心的地位。

(2)歌曲的第一樂段(1-9小節(jié))以真誠的傾訴為基調(diào),在中音

區(qū)迂回盤旋,對祖國母親傾訴著纏綿的思念之情。

(3)歌曲的第二段(11小節(jié)以后)以急切的呼喚為基調(diào),向高

音區(qū)發(fā)展,強烈而堅定地表達了迫切回歸的心情。

結(jié)構(gòu)音區(qū)情感

中音區(qū)纏綿的思念之情

二段體

高音區(qū)迫切的回歸之意

2、針對《七子之歌——澳門》內(nèi)涵的思想感情,請學生思考用哪

些演唱處理方法(力度、速度、音色變化),能更好體現(xiàn)游子渴望回

歸祖國母親懷抱的迫切心情。(實踐與創(chuàng)造)

根據(jù)學生設(shè)想,進行演唱處理方案的交流與最佳演唱處理方案的

選擇、應(yīng)用。

第5課時:音樂欣賞《東方之珠》

設(shè)計理念:

《音樂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中提出:“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

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

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yǎng)成鑒賞音樂的良好習

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chǔ)?!币魳方虒W必須營造寬松愉悅的

氛圍,教師要善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快的成長環(huán)境,這一點甚

至比學識是否淵博更為重要?!稏|方之珠》一課的教學設(shè)計,以圍

繞“祖國統(tǒng)一”為主題教育思想,以“回歸”、“盼歸”為

情感主線,以“離愁”、“思鄉(xiāng)”、“同根”等情感激發(fā)學

生內(nèi)在的愛國激情。本單元的教育主題為:用音樂激發(fā)學生的愛

國情感,期盼祖國早日實現(xiàn)統(tǒng)一。本課時包含“回歸”和“盼

歸”這兩部分內(nèi)容。因而本課時教學設(shè)計的基本思路,是使學生

通過多種形式聽、唱歌曲《東方之珠》,深刻體驗歌曲中“依戀祖

國、渴盼回歸”的思想內(nèi)涵;在師生平等互動的學習氛圍里,通

過實踐創(chuàng)作、對歌曲的再表現(xiàn)等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通過自查

資料使學生主動獲取與香港、臺灣相關(guān)的各種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東方之珠》,體驗歌曲的內(nèi)在情感,感受音樂所

表現(xiàn)的意境,并在聽辨、學唱、思考、交流、探討的過程中,

理解作品的情感內(nèi)涵。

2、主動了解香港的相關(guān)歷史知識,能夠用歌聲體驗期盼祖國統(tǒng)

-,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通過實踐初步學會分析歌曲結(jié)構(gòu),主動去參與學習,進而

獲得知識。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祖國統(tǒng)一”為主題,以“回歸”和“盼歸”

為主線。《東方之珠》這首歌,以含蓄而富于詩意的語言描繪了香

港的地理位置、歷史滄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擬人化地表現(xiàn)了人們

對香港的無限眷戀。歌曲的第一部分為復樂段結(jié)構(gòu)。兩個樂段的

旋律基本相同。兩個樂段中的第一樂句,相對地說,都比較平穩(wěn)。

然而,其第二樂句,開始時是連續(xù)的同音重復,緊接著便以八度

大跳轉(zhuǎn)入低音區(qū)。它似乎從親切、溫柔的呼喚開始,以耐人尋味

的深情加以延續(xù)。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轉(zhuǎn)向下屬調(diào)的明顯傾向,使

歌曲的色彩產(chǎn)生鮮明的變化。在這個樂段中,第二樂句是第一樂

句的變化重復?!?1|4.6i”幾個音連續(xù)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隨之

而來的是一連串包含三連音在內(nèi)的緊密節(jié)奏,從而掀起這首歌曲

的高潮。特別是“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的真摯話語,表達了炎

皇子孫對東方之珠--香港的無比愛戀之情。補充部分是歌曲第

二部分的完全重復。它將全曲的高潮進一步延展。其畫龍點睛之

句--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則得以多次強調(diào),從而

將一顆熾熱的赤子之心奉獻給親愛的祖國。

《鼓浪嶼之波》這首歌曲在本單元所要表達的思想是“盼

歸”,歌曲為單二部曲式,以第一人稱的手法來描棕“我”生

在臺灣,卻遠離故土。站在與臺灣基隆港遙遙相對的鼓浪嶼,面

對大海,思念故鄉(xiāng)與親人,盼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盼望親人早日團

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發(fā)出來。

第6課時音樂欣賞《東方之珠》

教學過程:

伴隨《七子之歌》優(yōu)美的旋律,學生走進教室,做好上課準備。

導入新課:

1、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前面我們所學習的《七子之歌》,同學

們還知道“七子”除了澳門以外,還有哪些嗎?(學生紛

紛舉手回答)

師:聞一多先生在這部組詩的每一首末尾都有“母親,我要

回來,母親”一句話,以抒發(fā)作者對祖國的眷戀之情。通過上

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大家也深深體會到了詞曲作者心向祖國、熱愛

祖國的思想感情。那么在上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chǔ)上,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

續(xù)來欣賞一首同類主題的歌曲--《東方之珠》。

3、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香港有特點的景點、建筑圖片。

師: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香港美麗的景色、風光。

(師生互動,共同欣賞香港的典型建筑、景點等圖片,同時在

潛移默化中初聽歌曲《東方之珠》)

4、展示學生自己搜尋的相關(guān)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及相

關(guān)的歷史知識。

師歸納小結(jié):香港地區(qū)位于珠江口東側(cè),包括香港島、九龍

半島、新界以及周圍島嶼。因盛產(chǎn)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

江、香海。是我們祖國美麗的“東方之珠”。

5、欣賞錄音《東方之珠》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這首東方之珠,注意邊欣賞邊體會,這

首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和意境?

(欣賞過后,學生討論回答問題,表述自己欣賞后的感受。)

6、演唱“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

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

臉?!?/p>

7、教師小結(jié):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詩意的語言描繪了香港的地理

位置、歷史滄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擬人化地表現(xiàn)了人們對香

港的無限眷戀之情。

第7課時:《雪絨花》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通過欣賞《音樂之聲》插曲,激發(fā)學生愛國熱

情,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教學活動。

2、知識目標:了解電影音樂及電影音樂的特點、作用。

3、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有感情演唱歌曲的能

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和掌握歌曲《雪絨花》的演唱情緒的變化及合唱的優(yōu)美和

諧的旋律。再了解電影音樂藝術(shù)中的作用并能聲情并茂地演唱電

影音樂。

教學難點

歌曲的演唱情緒的變化及合唱的和諧。

教學用具

手風琴、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教學課件、簡單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導課:(5分鐘)

師生:欣賞歌曲

教師:播放歌曲《多來咪》。提出問題:誰聽過這首歌曲?這

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出自哪部電影?

學生:《多來咪》選自《音樂之聲》電影。

播放課件背景音樂《雪絨花》襯托下課題名稱。

二、簡介電影

1、簡介電影《音樂之聲》的獲獎情況

教師:音樂劇《音樂之聲》是作曲家理查德羅杰斯與劇作家奧

斯卡哈默斯坦于1959年合作完成的。1965年改變成同名影片,同

年該影片獲奧斯卡金像獎。

2、簡介電影《音樂之聲》的故事情節(jié)

通過播放電影片段講述電影故事,讓學生了解這部影片及音

樂。

教師:教師講述《音樂之聲》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30

年代奧地利薩爾茨堡,在薩爾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名叫

瑪利亞的年輕女子,她生性活潑、熱愛生活、善彈吉他、喜歡唱

歌。后來,瑪利亞到特拉普上校家擔任家庭教師,瑪利亞用愛心

與音樂和幾個失去母愛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關(guān)系。在上校離家期

間瑪利亞和孩子排練了合唱。孩子們用甜美、和諧的歌聲迎接上

?;丶?,歌聲深深打動了上校,激發(fā)了他歌唱的興致。上校輕拂

六弦琴,唱了《雪絨花》,歌曲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新課

教師:播放美國電影《音樂之聲》中的插曲《雪絨花》

展示課件

教師:這樣的畫面你們感受如何?此時的音樂讓你們有何感

想?

學生:學生說音樂甜美、人物美麗、家庭幸福、聲音和諧。

設(shè)計意圖:創(chuàng)設(shè)音樂情境,增進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教師:演唱《雪絨花》(中文版、英文版)

4、學生學唱第二聲部,教師唱第一聲部,合作練習。

5、師生共同演唱,同時把兩種不同風格演唱《雪絨花》的感

情表現(xiàn)出來,唱出對祖國的愛意。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提問與學生之間討論互相學習

1、音樂對電影電影藝術(shù)本身有什么作用,音樂的魅力在哪?

用你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什么是電影音樂?(引導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jié)

電影音樂是20世紀新出現(xiàn)的一種音樂體裁,是指為電影創(chuàng)作、

編配的音樂,它是綜合藝術(shù)——電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電

影音樂的功能主要有:突出主題,抒發(fā)感情、背景氣氛,推動劇

情發(fā)展結(jié)構(gòu)統(tǒng)一的作用。

第8課時欣賞《天路》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理解《天路》的歌詞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藏族民歌

的音樂風格;

2、學生能運用恰當?shù)乃俣?、力度、音色有表情地演唱?/p>

3、在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基礎(chǔ)上,能夠運用其它藝術(shù)形式對歌

曲進行詮釋和表現(xiàn),提高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能運用恰當?shù)乃俣取⒘Χ?、音色自信的有表情地演唱?/p>

教學難點:學唱《天路》,并了解歌曲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和音樂風格。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一)播放歌曲《走進西藏》;

(二)學生隨音樂進教室,初步感受藏族音樂風格(目的:創(chuàng)

設(shè)良好的音樂

氛圍,為下一步學唱新歌作好情感鋪墊。);

(三)師生問好!

二、導入:

(-)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里,生活著五十五個能歌善舞的少

數(shù)民族,和漢族一樣,民歌也是各少數(shù)民族音樂中最基本的音樂

形式。它們流傳最廣,數(shù)量最多,始終伴隨著各民族群眾的生活,

表達他們喜怒哀樂的情感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理想。少數(shù)民

族民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撞刈甯?/p>

曲——《天路》(多媒體顯示)

(二)請學生描述一下青藏高原的地貌特征,再由教師補充。

(青藏高原是我國四大高原之一,它被稱為“世界屋脊”,“遠看是

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tài)的真實寫照。

(三)多媒體顯示青藏高原風光畫面。

三、新課教學:

(-)教唱歌曲。

1、播放韓紅演唱的《天路》視頻,整體把握藏族民歌的音樂

風格特點、感情氣質(zhì);

2、分兩部分跟錄音哼唱;

3、在分段練習的基礎(chǔ)上,完整演唱全曲,并分析該歌曲的曲

式結(jié)構(gòu)(二段體);

4、欣賞合唱曲《天路》(右手揮拍),讓學生分析比較,更

喜歡哪種形式的演唱,為什么?(韓紅的演唱能將個人風格、歌

唱技巧及時代特點完美地融為一體,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特別強。而

巴桑的演唱聲音純凈,藏族風格比較鮮明。)

5、分析促使藏族民歌音樂特點形成的因素:

(1)分布區(qū)域及地理環(huán)境。

(2)生活特點及風俗習慣。

6、提問:“除了用歌唱,我們還能用什么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天

路》?”

7、根據(jù)學生的建議,采用朗誦、舞蹈、器樂、歌唱相結(jié)合的

形式,有表情地演唱。

(二)歌曲欣賞。

1、藏族民歌《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歌唱家才旦卓瑪高超的

演唱技巧及獨特的音色,撥動同學們的心弦,一幕幕感人的畫面

使學生聯(lián)想到藏區(qū)的生產(chǎn)、生活及藏胞在奴隸制下牛馬不如悲慘

歷史,入情、入境地體會和感受歌曲的情緒,理解歌曲的主題思

想。)

2、欣賞歌曲《公仆贊》,并講述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的感人

故事。

四、拓展學習:

五聲調(diào)式:我國古代將1(do)、2(re)、3(mi)、5(sol)、

6(la)叫做“宮、商、角(jue)、徵(zhi)、羽?!狈謩e以這五個音為主音

構(gòu)成的五種調(diào)式。(詳見P55)

五、教師總結(jié):

太陽和月亮同有一個母親,那就是光明。藏族和漢族同有一個母

親,那就是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

是一家。最后,學生在歌曲《愛我中華》的歌聲中離開教室。

第9課時

《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簡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西藏的風土人情,以及西藏音樂風格特點和西藏舞蹈

特點;

2、能力目標:

能夠分辨出《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兩種不同的題

材,說出這兩首的不同之處;西藏舞蹈的特點。

3、情感目標:

感受西藏音樂的風格,體會西藏新面貌和西藏人民愛戴和尊敬

孔繁森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音樂視頻、圖片更深入的了解西藏風土人情,感受和體驗西

藏音樂的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叫學生唱一遍《走進西藏》;如果學生

不會唱,先帶他們唱一遍譜,再叫他們唱詞。

2、上節(jié)課的作業(yè):收集西藏歌曲

老師問:西藏還有那些歌曲?

學生答:略

老師補充:《青藏高原》、《圣地拉薩》、《格桑拉》、《青海湖》《坐

上火車去拉薩》、《青海人》、《桑吉卓瑪》、《天路》、《乃寧桑珠廟

會》等

第10課時

欣賞《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聆聽歌曲《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

1、聆聽《阿瑪勒火》時,應(yīng)引導學生注意其三個明顯的藝

術(shù)特征。即:樂段的開頭都用“阿瑪勒火’這個襯詞啟始;樂段的結(jié)

尾都用的旋律收束;樂段與樂段間都用間奏予以過渡;理解歌曲

含義;解釋囊瑪。

2、聆聽《正月十五那一天》時,先讓學生哼哼旋律,解釋推

謝是什么意思,理解歌詞;再引導學生在音樂情緒上、音樂風格

上(特別是與其相關(guān)的音樂要素和音樂表現(xiàn)手段上)與《阿瑪勒火》

進行對比,進而對“堆謝“囊瑪”這兩種音樂體裁有較為深入的認識。

與此同時,應(yīng)該引導學生了解、懂得有關(guān)“堆謝”及它的發(fā)展簡況、

藝術(shù)特征等知識。

3、欣賞完兩首歌曲;

老師問:《阿瑪勒火》和《正月十五那一天》兩首歌曲有什么

同?

學生答:略

二、欣賞西藏舞蹈:

1、放西藏舞蹈視頻;

老師問:西藏的舞蹈有什么特點?

學生答:略

老師補充:舞步、彎腰、服裝等

2、讓學生簡單地學學西藏的舞步。

三、總結(jié):

我們通過歌舞親身體驗了藏族人民的熱情奔放也從它的旋

律中感受到西藏音樂的獨特風格。(主要通過《正月十五那一天》

與《阿瑪勒火》的對比,和舞蹈欣賞,來了解西藏的歌舞。)

第11課時學習《我的祖國》

,,p42我的祖國喬羽詞

「C44一耀'與也黃曲劉熾曲

(領(lǐng)唱混聲合唱)

優(yōu)美、親切地修懵——,_______?

(55653-5|231612-12|36132356|7227675-)[12655-6

I一條大河

001265

N------9r

一條大

35165-565323|53612-|006-|i56316

波騏寬,一風吹稻花一香的岸,一虬一

1?236123-176|3-575612531656126563-2

河區(qū)布寬,風成▼病無善而電,或豪標走—岸上住,

112355j_65|56124-6g|56321-|10|12655-6

----------------~~r

聽福,稍麗號子,君'慣7船王鬲白帆.一條大河

姑娘好像

——.好山好水

5551X1312|3?51^12776561-110II

訴神7后公布號子,噢看神亍廊王的百。帆.

6

6532353612531562656

3516?~r-r3-2

波浪吹稻花兩0我家就岸上住,

0辟

花一伙心胸寬為了開r新天地,

好地條大路。朋友來有好酒,

宏閨壯麗地上

661副歌21?

122355jj5156124--055a1

聽法亍船公的號子,看‘慣亍船。

。

喚醒了沉睡的高ill,讓那河流改獵

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

2o5555

4-F-

2

-o557?7

4--5-

2-O55

45-b

1

Rit

?-??

615633356122?1

—1

5316-65612—-

31地

祖是我生長的地’±9

老±

是我生長的地上,

±地

-的M

是我生長的地一一6?一-

34114565c

-14?o

|3334-3-26■6?7?2-

」f

777

651-771Li736-6-54-56—?

啊土地上,

1-4-5566-6516-6-54-5465-556

????-i---???~r?-r??1=fr

原速一3原速..一

2356722675--------愉^2處3都5有67青2善2鬲6力75-------

‘細處都有明霜雨風光。量。

53234554325fl3213'455413-2-------

5553255627-------:|5553255627-------(335661

ffff

27712=-27712~~~

7771222225-------:||77712222215--------

3.原速

276535562

初瓜加看疝耳同冠

55421JJ4?

2312-12356722675-------):

22126ii62

776765564

2

第12課時:沃爾塔瓦河

【教學目標】

1、審美情感與態(tài)度:

通過欣賞《沃爾塔瓦河》交響詩,使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

容與情感,體會曲作者對民族、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2、藝術(shù)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段欣賞,使學生大概了解故事情節(jié),更深一步了解交響

詩相關(guān)的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想象力和藝術(shù)修

養(yǎng)。

3、過程與方法:

以音樂之旅的形式進行欣賞,通過聆聽、感受、模唱、朗誦、

表演等藝術(shù)形式,引導學生對作品理解和體驗。

【教學重點】

欣賞交響詩《沃爾塔瓦河》,使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與情

感,體會曲作者對民族、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教學難點】

在有限的資料中,理解每段音樂所描繪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俗歌曲《布拉格廣場》

思考:①歌曲的名字?

②有誰告訴老師布拉格是哪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