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下冊教案第3單元《11送東陽馬生序》_第1頁
2025年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下冊教案第3單元《11送東陽馬生序》_第2頁
2025年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下冊教案第3單元《11送東陽馬生序》_第3頁
2025年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下冊教案第3單元《11送東陽馬生序》_第4頁
2025年初中9年級語文部編版下冊教案第3單元《11送東陽馬生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名稱送東陽馬生序課標要求1.翻譯重點句子,積累特殊句式2.學習多種表現(xiàn)手法結合和對比中見精神的寫法。2.感悟宋濂的刻苦求學精神,體會“勸學”的主旨。教學內容與學情分析分析《送東陽馬生序》是明代開國文臣宋濂的一篇勸學之作。作者現(xiàn)身說法,敘述自己艱苦求學的經(jīng)歷,勸勉同鄉(xiāng)后學刻苦學習,進德修業(yè)。我們要學習作者學習條件之苦、沉浸式學習之樂,以及鍥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作者自述青少年時求學的種種艱辛,并和現(xiàn)在太學生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進行對比,說明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于自己是否勤奮、專心,贊揚了馬生的謙虛好學,表達了對他的期望于勉勵之情。學習重點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下自由發(fā)言。學習體會“勸學”的主旨。學習古人不怕吃苦、勤勉治學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養(yǎng)正確的苦樂觀,努力學習。學習難點1.學習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并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合理借鑒。學情分析初中時期正是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作為00后的他們,普遍缺少吃苦的經(jīng)歷、意志的磨練和勤奮的態(tài)度,很有必要利用教材積極的教育意義,對學生進行刻苦勤奮,好學上進的教育。九年級的他們通過對初中文言文課文的學習,已經(jīng)初步掌握閱讀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習《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一是在繼續(xù)引導學生誦讀和積累文言文常識;二是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學習古人不怕吃苦、勤勉治學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養(yǎng)正確的苦樂觀,努力學習。教學目標學習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并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合理借鑒。體會本文“勸學”的主旨。學習古人不怕吃苦、勤勉治學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養(yǎng)正確的苦樂觀,努力學習。教學策略學習策略教學策略:訓練與練習策略、啟發(fā)式教學策略、情境教學。學習策略:誦讀法、討論探究法、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記筆記)、組織策略(列提綱、畫圖表、畫思維導圖)。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習任務設計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設計意圖落實目標導入新課讓學生知道要到哪復習導入。教師巡視,適時答疑。請個別同學復述本文。齊讀課文后繼續(xù)本文的學習。自己復述本文內容。齊讀課文。運用訓練與練習策略,完成上節(jié)課內容的復習任務?;顒右粚W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教師拋出問題:作者寫這篇贈序的緣起和目的是什么?從文中哪一部分可找到答案?寫這篇文章,講述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贈送同鄉(xiāng)后學,主要是想表達什么意思?比較閱讀《孫權勸學》。主題相同。作者如何進行勸學的。教師巡視,適時答疑。1.瀏覽課文,回答問題。2.教師明確問題1的答案后,請同學在書上第56頁思考探究一空白處做好筆記。3.回顧《孫權勸學》。完成教學目標2,即體會“勸學”的主旨?;顒佣W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教師拋出問題:1.作者在求學的過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細節(jié),說說最讓你感動的地方。2.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1.默讀課文前兩段,思考問題1,并在書上做好批注。2.細讀課文,同桌合作以提綱形式列出作者遇到的困難。3.小組合作,以圖表的形式完成問題2。完成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對比手法的運用。活動三學習任務與學習目標相對應教師拋出問題:1.宋濂用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告訴了馬生什么道理?時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學精神,還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2.我們學過的課文中,有哪些是運用對比手法的?試著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xiàn)對比手法在《送東陽馬生序》《范進中舉》《故鄉(xiāng)》《我的叔叔于勒》等課文中的運用。1.小組交流探討完成問題1。2.總結回顧,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xiàn)對比手法在《送東陽馬生序》等課文的運用。完成教學目標1和3。達標檢測根據(jù)材料,完成寫作任務:1.根據(jù)下面材料,請用對比手法完成一個寫人的片段作文。車站里,兩個女孩子坐在候車室等車。左邊的女孩身穿超短裙,蹬著一雙鑲滿水鉆的高跟鞋,手里擺弄著一部昂貴的手機;右邊的女孩,穿著一件白色襯衫和一條洗得發(fā)白的牛仔褲,腳上只有一雙同樣陳舊的布鞋,手里只攥著一部老式的舊手機。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婆婆向她倆伸出了缺了一個口的瓷碗。左邊的女孩捂著鼻子厭惡地扭過了頭。右邊的女孩掏出一張十元錢,輕輕地放進了碗里。2.依據(jù)以下材料,自主立意,并以宋濂的故事為例子寫一個議論文片段。不少于200字。一個貧窮的孩子為什么在山路上讀著借來的書而不覺其苦?一群面帶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