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二教案:第2周限時訓練的評講_第1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二教案:第2周限時訓練的評講_第2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二教案:第2周限時訓練的評講_第3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二教案:第2周限時訓練的評講_第4頁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歷史二教案:第2周限時訓練的評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歷史高效課堂教學設計:(授課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級)授課題目第20周限時訓練評講教案三維目標讓學生知道自己答題出錯的原因和學習的不足之處,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知道自我剖析、自我評價、自我改進學習方法、明確今后學習和復習的方向。重點引導學生重視歷史材料的分析和歸納,考查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難點引導學生重視歷史材料的分析和歸納,考查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課型□講授□習題□復習□討論□其它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設計因材施教一、選擇題。1.社日是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過社日活動表達他們對減少自然災害、獲得豐收的良好愿望。唐代王駕《社日詩》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社日活動傳統(tǒng)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響深遠B.農耕經濟影響社會生活C.節(jié)日習俗成為傳統(tǒng)文化核心D.節(jié)日習俗促進詩歌發(fā)展2.秦民歌:“七月流火,過我山陵。女兒耕織,男兒做兵。有功無賞,有田無耕。有荒無救,有年無成。悠悠上天,忘我蒼生?!边@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國古代A。小農經濟極其穩(wěn)定的特征B。小農經濟的脆弱性C.小農經濟完全依賴自然D.小農經濟受火災的危害3.在我國土地所有制由國有到私有的轉變中起決定性的因素是A.各諸候國的稅制改革B.公田的大量拋荒C.鐵器和牛耕的出現(xiàn)D.商鞅變法8.有學者斷言:“沒有美洲這片海外給養(yǎng)地,沒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隸,或許根本就不會有‘歐洲奇跡’和工業(yè)化革命?!逼渲饕^點是A.“工業(yè)化革命”開始于美洲B.殖民擴張推動“工業(yè)化革命”C.“歐洲奇跡”成就“工業(yè)化革命"D.“工業(yè)化革命”在全球擴展9.英國首都倫敦曾經被稱為“霧都”,因為那里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霧籠罩.霧都的形成是由于倫敦地區(qū)A.圈地運動擴展 B.工業(yè)化迅速C.人口增長D.沙塵暴頻發(fā)10.據(jù)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費英國棉紗、棉布9。09便士,而中國是0.94便士。這反映出當時中國A.經濟受到鴉片戰(zhàn)爭的破壞 B.實行保護國經濟的政策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設計因材施教C.經濟的發(fā)展水平低于印度 D.傳統(tǒng)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17.“我們的政策不是反對任何國家、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饑餓、貧窮、悲慘、混亂。我們的任務是喚起合理經濟的再生,促進政治社會的結構容納自由制度存在?!边@是哪一政策的宣傳A.杜魯門主義

B.成立北約組織

C.馬歇爾計劃

D.發(fā)動朝鮮戰(zhàn)爭18.進入20世紀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國”邁進的步伐.1991年4月借“海灣危機”,戰(zhàn)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爭取在5年內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開始主導日美同盟B.日本經濟發(fā)展和實力增強C.日本急于開拓海外市場D.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占上風二、非選擇題。(20分)21。閱讀下列材料:(1)據(jù)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的基本特點。(4分)特點:農業(yè)與家畜飼養(yǎng)業(yè)相結合的產業(yè)結構;男耕女織的經營方式;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生產模式;鐵犁牛耕的耕作方式。(4分,每點1分)(2)材料二為我們研究19世紀70年代的中國經濟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分)手工業(yè)居世界領先地位;近代工業(yè)落后。(2分,每點1分)(3)讀材料三,分析1912年——1919年期間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8分)在近代中國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出路是什么?(2分)1912——1919年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國政府的成立,政府實行有利于經濟發(fā)展的政策;民國政府倡導使用國貨;群眾性的反帝愛國斗爭的推動(8分,每點2分)出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民族獨立、人民自主。(2分)(4)材料四反映出當時我國經濟體制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