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2825.7-2021-池塘混養(yǎng)技術規(guī)程第7部分:海蜇、中國明對蝦、縊蟶與紅鰭東方鲀-遼寧省_第1頁
DB21-T2825.7-2021-池塘混養(yǎng)技術規(guī)程第7部分:海蜇、中國明對蝦、縊蟶與紅鰭東方鲀-遼寧省_第2頁
DB21-T2825.7-2021-池塘混養(yǎng)技術規(guī)程第7部分:海蜇、中國明對蝦、縊蟶與紅鰭東方鲀-遼寧省_第3頁
DB21-T2825.7-2021-池塘混養(yǎng)技術規(guī)程第7部分:海蜇、中國明對蝦、縊蟶與紅鰭東方鲀-遼寧省_第4頁
DB21-T2825.7-2021-池塘混養(yǎng)技術規(guī)程第7部分:海蜇、中國明對蝦、縊蟶與紅鰭東方鲀-遼寧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150CCSB51DB21遼寧省地方標準DB21/T2825.7—2021池塘混養(yǎng)技術規(guī)程第7部分:海蜇、中國明對蝦、縊蟶與紅鰭東方鲀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olycultureinponds—Part7:Rhopilemaesculenta,Fenneropenaeuschinensis,SinonovaculaconstrictaandTakifugurubripes遼寧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DB21/T2825.7—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是DB21/T2825《池塘混養(yǎng)技術規(guī)程》的第7部分。DB21/T2825已經發(fā)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刺參與中國對蝦;——第2部分:海蜇、斑節(jié)對蝦與菲律賓蛤仔;——第3部分:海蜇與中國對蝦;——第4部分:刺參與紅鰭東方鲀;——第5部分:中國對蝦與三疣梭子蟹。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港市漁業(yè)漁民漁船事務服務中心、遼寧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遼寧省標準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北、張剛、周遵春、董穎、蔣經偉、焦劍峰、關曉燕、王旭達。本文件發(fā)布實施后,任何單位和個人如有問題和意見建議,均可以通過來電和來函等方式進行反饋,我們將及時答復并認真處理,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進行評估及復審。歸口管理部門通訊地址: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局(沈陽市和平區(qū)太原北街2號綜合樓A座),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lnncpjg@163.com。文件起草單位通訊地址: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大連市沙河口區(qū)黑石礁街50號),聯(lián)系電話IDB21/T2825.7—2021池塘混養(yǎng)技術規(guī)程第7部分:海蜇、中國明對蝦、縊蟶與紅鰭東方鲀1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海蜇(Rhopilemaesculenta)、中國明對蝦(Fenneropenaeuschinensis)、縊蟶(Sinonvaculaconstricta)與紅鰭東方鲀(Takifugurubripes)池塘混養(yǎng)的池塘條件、放苗前準備、苗種選擇與運輸、苗種放養(yǎng)、飼養(yǎng)管理、病害防控、收獲等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海蜇、中國明對蝦、縊蟶與紅鰭東方鲀池塘混養(yǎng)。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1607漁業(yè)水質標準GB/T15101.2中國對蝦苗種GB/T22213水產養(yǎng)殖術語NY5052無公害食品海水養(yǎng)殖用水水質NY5070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NY5071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NY5362無公害食品海水養(yǎng)殖產地環(huán)境條件SC/T2002對蝦配合飼料34GB/T22213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1DB21/T2825.7—20214.1場地選擇混養(yǎng)池塘宜選擇無污染、交通和通訊便利、電力充足的地方,面積4hm~10hm、水深2m以上為宜。22產地條件應符合NY5362的要求。4.2池塘修整4.2.1環(huán)溝建造沿混養(yǎng)池塘四周開挖深0.3m~1.0m、寬2m~4m的環(huán)溝,環(huán)溝距池壩4m~6m。4.2.2蟶田建造2月或11月至12月,進行清池和修建蟶田。在池塘四周及池塘中沿長邊走向修條形蟶床,蟶床高40cm~80cm,寬2m~4m,蟶床面積占池塘面積的10%~30%,并在蟶苗放養(yǎng)前翻耙、犁細、整平。養(yǎng)2年后換個位置建床,同一位置養(yǎng)殖不超過3年。4.3環(huán)境要求4.3.1水質要求水源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guī)定,養(yǎng)殖用水水質符合NY5052的要求。整個養(yǎng)殖過程鹽度需維持在20~32。4.3.2底質要求底質無工業(yè)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無大型植物碎屑和動物尸體,無異色、異臭。底質以沙質或沙泥質5清塘消毒新池要進行清理平整,舊池要進行清淤、翻耕和暴曬,暴曬3d~5d。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消毒,清塘藥物具體用量與用法見表1,藥物使用應符合NY/T1276、NY5070和NY5071的規(guī)定。表1不能與漂白粉、有機氯、重金屬、有機絡合物混用。休藥期≥10d2222,全池潑灑(水不能用金屬物品盛裝,不能與其他消毒劑混用。休藥期≥5d。進、排水閘門處設置圓弧形圍網,網目孔徑為0.5cm~1.0cm。進水閘門安裝60目~80目過濾海水的袖網,避免魚卵、魚苗等敵害生物進入池塘。養(yǎng)殖前期,在進、排水閘門圓弧形圍網外圍加設一層20目聚乙烯攔網,防止海蜇苗和蝦苗出逃,待中國明對蝦生長到2cm以上、海蜇生長傘徑達到3cm以上后可拆除。2DB21/T2825.7—2021在距壩邊水位線1m~3m處沿池塘四周垂直設置擱淺防護網,網上沿高于最高水面20cm~30cm,網下端埋入池底30cm以上,材料使用5目~20目的聚乙烯網,用插入池底的竹竿或木桿支撐。5.3繁殖基礎餌料清塘消毒后,在放苗前20d~25d,用60目篩絹過濾進水60cm~80cm,培養(yǎng)基礎餌料。肥水應根據池塘水中浮游生物的豐度而定,使透明度達到30cm~50cm為宜。放養(yǎng)海蜇苗前7d~15d,可適當接種少量鹵蟲或輪蟲。常用肥料用量及使用方法見表2。施用應符合NY/T394的規(guī)定。表2常用肥料用量及使用方法肥料種類有機肥名稱用量使用方法將充分發(fā)酵好的雞糞上清液全池均分潑灑發(fā)酵雞糞750kg/hm~1500kg/hm22磷肥尿素1.8kg/hm9kg/hm2~3.6kg/hm2無機肥稀釋后全池潑灑2~18kg/hm2生物肥及復合肥按產品使用說明操作6苗種選擇與運輸海蜇苗種質量和運輸按照SC/T2059的要求執(zhí)行,中國明對蝦苗種質量和運輸按照GB/T15101.2的要求執(zhí)行,縊蟶苗種質量和運輸按照SC/T2066的要求執(zhí)行,紅鰭東方鲀苗種質量和運輸按照SC/T2017和DB21/T2371的要求進行。宜采用原、良種場或具有生產資質的苗種場提供的優(yōu)質苗種,并經檢疫合格。73月下旬~5月下旬,水溫6℃以上時,選擇天氣較好的早晚和無風或微風的時段放苗,避免午間陽光直射時投放以及大風、暴雨天放苗。放苗順序是縊蟶、中國明對蝦、紅鰭東方鲀、海蜇??O蟶苗在3月下旬至4月初,水溫穩(wěn)定在6℃以上時放養(yǎng),放養(yǎng)規(guī)格為4000粒/kg~6000粒/kg,放苗密度為2000粒/m~3000粒/m2中國明對蝦苗在4月下旬,水溫穩(wěn)定在12℃以上時放養(yǎng),體長在0.8cm以上,密度為6×10尾/hm~421.2×10尾/hm。52~4500尾/hm2≥5cm。3DB21/T2825.7—2021海蜇苗分3批輪放輪捕,幼蜇為經中間培育、規(guī)格為傘徑3cm~5cm。5月中下旬,水溫穩(wěn)定在16℃以上5d后,放養(yǎng)第1批幼蜇,放苗密度為1000個/hm2~1200個/hm2。當第1批海蜇大多數個體重量達1.5~900個kg~2.0kg時,開始放入下一批苗種;第2批放傘徑5cm~7cm的大規(guī)格海蜇苗密度為750個/hm2/hm2;第3批放傘徑7cm~10cm的大規(guī)格海蜇苗,密度為300個/hm~750個/hm。227.3放養(yǎng)方法7.3.1縊蟶播苗前用海水將苗洗凈,除去雜質??O蟶苗運到池邊陰涼30min后,振動苗筐,使水管收縮,提高鉆潛率。播苗時,蟶床面蓄水2cm~3cm,人在船上或下水沿著蟶床順風將苗均勻撒播在蟶床上,蟶床邊緣要留出10cm~15cm的空地。忌大風大雨天和日光強烈的中午播苗。若發(fā)現(xiàn)大量未潛居的死苗,要及時補苗。7.3.2海蜇與中國明對蝦應先將裝苗袋放入池塘的水中,使其在水面上漂浮15min,使袋內的水溫與池塘中的水溫逐漸接近,然后再打開袋口,貼近水面,將苗種緩慢地倒入池中,進行多點投放。7.3.3紅鰭東方鲀魚苗投放時,水溫溫差不超過3℃,鹽度差不超過5。放養(yǎng)前用濃度為3%~5%的氯化鈉溶液浸浴5min~8min或20mg/L~30mg/L聚維酮碘(含有效碘1%)浸浴10min~20min進行魚體消毒。魚苗進池前先用少量魚苗試水,經24h無異常后方可在池塘上風口向池內倒出魚苗。8——中國明對蝦配合飼料應符合SC/T2002的規(guī)定。中國明對蝦圍網暫養(yǎng)時,每日投餌2次~4次,設餌料盤,規(guī)劃投餌路線,日投餌量占蝦體重的2%~8%;全池放養(yǎng)后,待投喂紅鰭東方鲀配合飼料0.5h后再沿池塘四周淺水區(qū)投喂,每日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餌量占蝦體重的1%~2%?!t鰭東方鲀所用飼料應符合DB21/T2691.1和DB21/T2825.4的規(guī)定。水溫18℃~28℃時每天投喂2次,日投餌量為紅鰭東方鲀魚體重的30%;水溫低于18℃每天上午投喂1次、水溫高于28℃時每天早晨和傍晚各投喂1次,投喂量減半?!r仫暳蠎螪B21/T2825.3的規(guī)定,投喂方法按照DB21/T2825.3的規(guī)定執(zhí)行。換水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天氣異常或海區(qū)水質不良時,不宜換水。應注意監(jiān)測水溫、鹽度、pH、溶解氧等理化因子變化,防止局部水體鹽度過低而造成養(yǎng)殖品種死亡。通過采取增氧和不定期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進行水質調節(jié)。定期檢查養(yǎng)殖生物的攝食、生長和成活率,根據成活率和生長情況及時調整飼料投喂量,防止敵害和受污染的海水及油污隨納潮進入池內,及時清除池中敵害生物。透明度控制在30cm~50cm,餌料不足時,適當施用雞糞、豆?jié){等來培育天然餌料,或向池中添加光合細菌、EM菌等微生態(tài)制劑。配合飼料質量應符合NY5072的規(guī)定。4DB21/T2825.7—20219病害防控養(yǎng)殖生物若出現(xiàn)生病或死亡現(xiàn)象,檢查病因或死因,及時撈出并進行無害化處理。施用微生態(tài)制劑、水質和底質改良劑改良水質和底質生態(tài)環(huán)境,用藥要嚴格按照NY/T1276、NY5070和NY5071的要求。10收獲海蜇生長40d~60d后,即可進行收獲,分批采捕傘徑30cm~40cm,體重3kg以上規(guī)格的海蜇,采用抄網或拉網捕撈。中國明對蝦一般自9月中旬至9月下旬、體長10cm以上時即可收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