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世界航天日_第1頁
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世界航天日_第2頁
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世界航天日_第3頁
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世界航天日_第4頁
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 世界航天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致/敬/中/國/航/天探/索/宇/宙/科/學中國邁向“空間站時代”弘揚航天精擁抱星辰大海匯報人:

匯報時間:XX年X月前言202X年4月29日,椰風林語間,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伴隨著發(fā)動機巨大的轟鳴聲和耀目的藍白色火焰,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和號送入高度340-450公里的近地軌道,這是中國空間站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艙段——核心艙。至此,屬于中國空間站的在軌組裝建造大幕正式拉開,緊鑼密鼓的載人航天大戲開始了。目錄Contents01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02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03中國空間站的價值意義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第一部分clickheretoentertextdescriptionssuchascontentintroduction,datastatistics,eventanalysis,summaryandoverviewrelatedtothissubtitleorgraph.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1992年,中國政府就制定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fā)展戰(zhàn)略,建成空間站是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目標。步是載人飛船階段,在此期間完成了載人飛船的研制,實現了航天員天地往返等目標;第二步是空間實驗室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不僅掌握了出艙、交會對接技術,成功對航天員中期駐留太空進行了驗證,還成功驗證了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完成了運送貨物補給等任務;第三步就是現在正在進行的空間站建設階段,我國將建造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2008年9月,神舟七號升空,實現航天員太空行走;202X年9月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發(fā)射升空。202X年11月神舟八號發(fā)射升空,實現無人對接。202X年6月神舟九號發(fā)射成功,實現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202X年6月神舟十號發(fā)射成功,完成再一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202X年9月10日,第27屆太空探索者協會年會在北京召開。年會中方組委會主席楊利偉稱,中國在202X年9月15號發(fā)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隨后202X年10月下旬發(fā)射神舟11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并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將在202X年前后完成中國空間站的建造。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202X年9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fā)射升空。202X年10月神舟十一號載人艙發(fā)射升空,與天宮二號對接。202X年,聯合國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簽署《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國際合作諒解備忘錄》202X年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包為民表示,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已于202X年底完成總裝,進入整艙測試階段,預計202X年發(fā)射升空。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202X年4月20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fā)射升空,完成與天宮二號對接和推進劑補加試驗。202X年6月12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在維也納聯合宣布,來自17個國家的9個項目從42項申請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這標志著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進入新階段。202X年11月17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第四屆(202X)中國人因工程高峰論壇上說,中國將在202X年前后完成空間站建造并開始運營,空間站的近期規(guī)模為100噸,可載3人。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202X年4月29日長征五號B遙二運載火箭搭載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發(fā)射升空,正式拉開了空間站工程建設的大幕。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202X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此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中國空間站的發(fā)展歷史202X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后續(xù),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第二部分clickheretoentertextdescriptionssuchascontentintroduction,datastatistics,eventanalysis,summaryandoverviewrelatedtothissubtitleorgraph.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主體構造中國空間站名為“天宮”,整體呈T字構型,包括核心艙、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問天、載人飛船(即已經命名的“神舟”號飛船)和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飛船)五個模塊組成。各飛行器既是獨立的飛行器,具備獨立的飛行能力,又可以與核心艙組合成多種形態(tài)的空間組合體,在核心艙統(tǒng)一調度下協同工作,完成空間站承擔的各項任務。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主體構造名稱,載人空間站命名為“天宮”,貨運飛船命名為“天舟”。中國載人空間站整體名稱及各艙段和貨運飛船共5個名稱具體如下:載人空間站命名為“天宮”,代號“TG”;核心艙命名為“天和”,代號“TH”;實驗艙Ⅰ命名為“問天”,代號“WT”;實驗艙Ⅱ命名為“夢天”,代號“MT”;貨運飛船命名為“天舟”,代號“TZ”。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標識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標識主造型既像一個漢語書法的“中”字,又類似空間站的基本形態(tài),尾部的書法筆觸似騰空而起的火箭,充滿中國元素和航天特色,結構優(yōu)美、寓意深刻。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中國空間站中國空間站任務分為關鍵技術驗證、組裝建造和運營三個階段。目前正處于關鍵技術驗證階段,這個階段,天和核心艙是次任務,隨后還將發(fā)射2艘載人飛船、2艘貨運飛船。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全長約18.1米,最大直徑約4.2米,發(fā)射質量20-22噸。核心艙模塊分為節(jié)點艙、生活控制艙和資源艙。主要任務包括為航天員提供居住環(huán)境,支持航天員的長期在軌駐留,支持飛船和擴展模塊對接??坎㈤_展少量的空間應用實驗,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核心艙有五個對接口,可以對接一艘貨運飛船、兩艘載人飛船和兩個實驗艙,另有一個供航天員出艙活動的出艙口。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實驗艙全長均約14.4米,最大直徑均約4.2米,發(fā)射質量均約20-22噸??臻g站核心艙以組合體控制任務為主,實驗艙II以應用實驗任務為主,實驗艙I兼有二者功能。實驗艙I、II先后發(fā)射,具備獨立飛行功能,與核心艙對接后形成組合體,可開展長期在軌駐留的空間應用和新技術試驗,并對核心艙平臺功能予以備份和增強。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貨運飛船最大直徑約3.35米,發(fā)射質量不大于13噸。貨運飛船是空間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統(tǒng)。主要任務,一是補給空間站的推進劑消耗,空氣泄漏,運送空間站維修和更換設備,延長空間站的在軌飛行壽命;二是運送航天員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間站航天員在軌中長期駐留和工作;三是運送空間科學實驗設備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間站具備開展較大規(guī)模空間科學實驗與應用的條件。貨運飛船命名為天舟貨運飛船,采用模塊化設計,具有全密封貨艙、半密封/半開放貨艙、全開放貨艙三種構型,可以把不同的載荷包括小型艙段運輸上去,由航天員和機械臂將其裝配到空間站上。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未來艙段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說,中國空間站未來還將單獨發(fā)射一個十幾噸的光學艙,與空間站保持共軌飛行狀態(tài),并計劃在光學艙里架設一套口徑兩米的巡天望遠鏡,分辨率與哈勃相當,視場角是哈勃的300多倍。在軌10年,可以對40%以上的天區(qū),約17500平方度天區(qū)進行觀測。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開展能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初期將建造三個艙段,包括一個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每個規(guī)模20多噸?;緲嬓蜑門字形,核心艙居中,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分別連接于兩側。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開展能力空間站擬按長期載3人狀態(tài)設計,運營階段每半年由載人飛船實施人員輪換,而初期將采用人員間斷訪問方式。載人空間站建成后,將成為中國空間科學和新技術研究實驗的重要基地,在軌運營10年以上。中國空間站的功能構造中國空間站由我國自主建造,在軌設計壽命不小于10年,實現了產品全部國產化,部組件全部國產化,原材料全部國產化。中國空間站的價值意義第三部分clickheretoentertextdescriptionssuchascontentintroduction,datastatistics,eventanalysis,summaryandoverviewrelatedtothissubtitleorgraph.中國空間站的價值意義空間站的開建,標志著未來中國在近地軌道擁有“太空家園”將不再是夢。中國空間站的價值意義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展現了中國航天越來越強大的實力。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問天”夢。中國航天取得了一項項舉世矚目的成就,完成了眾多人類探索創(chuàng)舉。眾多國家申請參與中國空間站合作,充分印證了中國航天的實力,表明中國航天技術和經驗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中國空間站的價值意義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是促進人類和平利用太空的一次生動實踐。外太空是屬于全人類共同的財富,而不是個別國家或個人的私產;和平探索利用外太空是世界各國平等享有的權利。世界各國通過中國空間增進互信合作,將積累更多航天技術和經驗,推動人類航天事業(yè)達到新的高峰。中國空間站的價值意義中國空間站向世界開放,彰顯了太空治理中的中國責任與擔當。中國十分重視太空探索和航天科技創(chuàng)新,同時也愿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和平探索開發(fā)和利用太空。中國空間站向世界敞開合作大門,是歷史上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無論國家、組織還是私營實體、學術機構,均可平等參與,充分體現出中國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與世界分享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經驗和技術,生動詮釋了中國航天合作的多邊主義理念。與此同時,中國空間站合作也充分關注了發(fā)展中國家需求,提供了眾多利用中國空間站開展應用實驗的機會,將有效幫助發(fā)展中國家跨越航天技術發(fā)展鴻溝,共同參與太空治理,實現太空和平開發(fā)利用。中國空間站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