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02-03年高三語文模擬(三)_第1頁
北京東城02-03年高三語文模擬(三)_第2頁
北京東城02-03年高三語文模擬(三)_第3頁
北京東城02-03年高三語文模擬(三)_第4頁
北京東城02-03年高三語文模擬(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東城區(qū)高三語文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33分)

一.(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粗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悄寂

譏誚

春寒料峭

行情走俏

B.憧憬

沖壓

憂心忡忡

首當其沖

C.當今

當權

螳臂當車

罰不當罪

D.差距

差勁

差可告慰

差強人意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慧星

收訖

挺而走險

振聾發(fā)饋

B.匯編

狙擊

急公好義

彪炳春秋

C.躊躇

逼仄

既往不糾

縱橫捭闔

D.潦倒

棉密

勵精圖治

敝帚自珍

3.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1)因為需要對舉證再進行科學論證,為罹患“海灣戰(zhàn)爭綜合癥”的退役士兵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團希望原告暫時_____________訴訟。

(2)這是一條公理:財富只能毀滅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氣質(zhì),倘若它只___________在個人的利益上面。

(3)市人大常委會秘書處及時____________各區(qū)縣分會場代表的質(zhì)詢意見,分門別類送交各主管委員會負責人。

A.撤回

消耗

收集

B.撤消

消耗

搜集

C.撤回

消費

搜集

D.撤消

消費

收集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痪涫牵?/p>

A.美軍坦克進入巴格達的時候,伊拉克的武裝力量幾乎放棄了抵抗;幾天后,薩達姆平時最信任的貼身保鏢和護衛(wèi)也大多作鳥獸散。

B.有人開玩笑說:“猶太金融資本家在豪宅客廳里打個噴嚏,世界上不少銀行都將連鎖感冒?!边@可不是駭人聽聞,他們在全球政治經(jīng)濟領域的作用確定非常之大。

C.健全國內(nèi)的反腐倡廉機制是有效阻止貪官外逃的治本之策,而一味希圖靠外力拿辦貪官則是舍本逐末,斷不可取。

D.臺灣民進黨上臺以來,提出的經(jīng)濟舉措名目繁多,“拼經(jīng)濟”拼得人們眼花繚亂,但定睛一看,這不過是為推行“臺獨”而造勢罷了。

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別開生面的元宵聯(lián)誼會,使秦山核電站三期工程的20多名外籍專家歆享了中國“上元節(jié)”的喜慶與祥和。

B.鑒于這些工作人員長期負責某一系統(tǒng)的財務審計,形成了一種穩(wěn)定的施審與受審關系,難免違規(guī)交往。

C.記者獲悉:截至2月4日,全國鐵路春運29天內(nèi)發(fā)送旅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4.4%,達到1.0137億人次。

D.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所率領的船隊誕生地南京,將建造當年航海寶船工廠的遺址,預計兩年完成一期工程。

6.依次填入橫線上的語句,順序組合最恰當?shù)囊唤M是(

康有為和章炳麟描繪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都出于要求中國進步的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們的造假目的是為了克服前進路上的思想障礙

②造假原旨相同

③而視堅持“從歷史說明歷史”的做法為迂腐

④形象命意相反

⑤激進的青年因之往往輕易相信他們編造的幻想

⑥他們的毛病恰好造成了他們的影響

A.②④⑥①③⑤B.④②①⑤③⑥

C.②④①③⑤⑥D(zhuǎn).④②⑥①⑤③

二.

(15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題

玠大更敝政,遴選守宰,筑招賢之館于府之左,供張一如帥所居,下令曰:“集眾思廣忠益,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欲有謀以告我者,近則徑詣公府,遠則自言于郡,所在以禮遣之,高爵重賞,朝廷不吝以報功,豪杰之士趨期立事,今其時矣?!笔恐琳?,不厭禮接,咸得其歡心,言有可用,隨其才而任之,茍不可用,亦厚遺謝之。

播州冉氏兄弟琎

、璞,有文武才,隱居蠻中,前后閫帥辟召,堅不肯起。聞玠賢,相謂曰:“是可與語矣。”遂詣府上,素聞冉氏兄弟,刺入即出見之,與分庭抗禮,賓館之奉。冉安之若素有,居數(shù)月,無所言。將謝之,乃為設宴,親主之。酒酣,坐客方紛紛競言所長,兄弟飲食而已。玠以微言挑之,卒默然。玠曰:“是觀我待士之禮何如耳?!泵魅眨鼊e館以處之,且日使人窺其所為。玠不覺躍起,執(zhí)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痹唬骸笆窨谛蝿僦啬翎烎~山,請徙諸此,若任得其人,積粟以守之,賢于十萬師遠矣,巴蜀不足守也?!?/p>

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淺士,先生之謀,玠不敢掠以歸己。”遂不謀于眾,密以其謀聞于朝,請不次官之。昭以

為承事郎,璞為承務郎。徙城之事,悉以任之??

卒筑青居、大獲、釣魚、云頂凡十余城,皆因山為壘,棋布星分,為諸郡治所,屯兵聚糧為必守計。又移金(3)戎于大獲,以護蜀口;移沔戎于青居;興戎先駐合州舊城,移守釣魚,共備內(nèi)水(4)。移利戎于云頂,以備外水。于是如臂使指,氣勢聯(lián)絡。又屬嘉定(知府)開屯田于成都,蜀以富實。

[注](1)玠,即余,南宋淳玠時曾任四川安撫制置使。

(2)漫,抹掉。

(3)金,金州;后文“沔”、“興”、“利”即沔州、興州、利州。

(4)內(nèi)水,蜀人以涪江為內(nèi)水,以岷江為外水。

7.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意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供張一如帥所居。供張:指陳設之物

B.所在以禮遣之。

遣:送

C.請不次官之。不次:不差的

D.又移金戎于大獲。戎:軍隊、軍事力量

8.下列句子中加粗的部分與現(xiàn)代漢語通常使用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朝廷不吝以報功。B.兄弟飲食而已。

C.以微言挑之,卒默然。

D.于是如臂使指,氣勢聯(lián)絡。

9.

下列各組句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10.對下列語句意思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豪杰之士趨期立事,今其時矣。(豪杰之士隨時世而動建立功業(yè),現(xiàn)在正是時機。)

B.刺入即出見之。(余

見到名帖請冉氏兄弟進府邸并馬上出來會見他們。)

C.此

志也,但未得其所耳。(這正是我的意志,只是沒有得到合適的人選。)

D.皆因山為壘,棋布星分。(都依山勢修筑堡寨,如棋子、星星一樣錯落分布。)

11.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朝廷的支持下,余鎮(zhèn)守蜀中廣開言路、重用人才,除弊興良,收到顯著成效。

B.在余

賢德感召下,冉氏兄弟毅然出山,慎思之后,提出在西蜀合理布防的策略。

C.“是觀我待士之禮何如耳。”這是余

的內(nèi)心獨白,他的耐心是出于對人才的尊重。

D.冉氏兄弟認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余

甚以為然,于是將軍隊移至釣魚山一帶。

第II卷(共117分)

三.(15分)

12.文言斷句:給第二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加上標點符號(5分)

13.閱讀唐代詩人劉叉的兩首小詩,完成(1)-(2)題(6分)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野夫怒見不平處,磨損胸中萬古刀。

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

一條古時水,向我心中流。

臨行瀉君贈,勿薄細碎仇。

(1)填空:兩首詩都運用了比喻。《偶書》中,詩人以胸中“磨損”的刀比喻①;《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則是以

。前者,詩中有“刀”,手中無刀;后者,手中有劍,詩中無“劍”。

(2)簡答:姚秀才贈予詩人的只是一柄熠熠閃光的寶劍嗎?結合詩句,說說你的看法。

14.

按原文填寫括號里所空缺的內(nèi)容(4分)

(1)??崤函為宮,(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為?(賈誼《過秦論》)

(2)事不目見耳聞,(

),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3)女也不爽,(

)。(《詩經(jīng)·衛(wèi)風·氓》)

(4)去時里正與裹頭,(

)。(杜甫《兵車行》)

四.(12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5—18題。

封建社會禁書札記

禁書一詞,最早見于宋人蘇轍的《乞裁損待高麗事件札子》,里面寫道:“即不許買禁物、禁書及諸毒藥?!笔裁礃拥臅ㄐ詾榻麜?,蘇轍沒有解釋。但禁書作為圍剿文化的官方行為,卻至晚可以上溯到始皇帝時代。書籍具有廣泛的社會性,禁止其刊印、流布、閱讀,當然只有通過國家行政手段才能實現(xiàn),

秦始皇推行禁書的全過程,后世概括為“焚書坑儒”?!胺贂奔础敖麜保翱尤濉北闶恰肮P禍”或曰“文字獄”。李斯深諳秦王朝政治專制與思想專制之道,制定的禁毀六國史籍的細則,甚為刻毒。李斯將圖書分為三類,《詩》、《書》、百家語之類雖不許民間收藏,但只允許博士之官保留;對醫(yī)藥卜筮種植之作,則不禁不毀。太子扶蘇勸諫始皇:“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苯Y果被遣至上郡蒙恬那兒監(jiān)軍戍邊,后被秦二世賜令自殺。歷史學家范文瀾指出:“焚書坑儒的野蠻行經(jīng),反映出當時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斗爭的極端尖銳。李斯主張中央集權是合時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學派卻是一種極端的鎮(zhèn)壓人民的政治思想??政治學派的斗爭一直發(fā)展到大殘殺,把孟子學派的儒生大體殺盡,李斯算是取得了勝利。但是,焚書坑儒,絲毫不能消滅學派的分歧,而且還促成了秦朝的滅亡。”始皇的教訓,使后來者有所驚醒,終至元明,沒有再出像焚書坑儒那樣規(guī)模的禁書運動。

兩漢四百余年,禁書次數(shù)寥寥,大都發(fā)生于亂世。王莽篡政后禁讖緯,董卓禁民謠,意在告誡百姓,當權者是不容觸動的,即使詛咒也是犯法。晉武帝禁星氣、讖緯之學,前秦禁老莊之書,北魏禁佛禁道,隋文帝禁民間撰集國史,皆出于治政需要。唐代,“諸造妖書妖言者”因危及當朝政權,是要被判絞刑的,但唐代禁書是以《唐律》的有關規(guī)定行事的,這對后世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宋朝的禁書事件,大多發(fā)端于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斗爭,新黨、舊黨的頭面人物都為此吃過官司,但宋朝的文字獄沒有殺頭之痛。元代禁書除學步趙宋,還大肆查禁民間宗教典籍和那些有“反叛”色彩的話本、戲劇。明太祖朱元璋推行文化專制,對言論犯忌者格殺勿論。據(jù)說,他在一寺院看到一首詠布袋和尚的詩,疑心是指斥自己,竟“盡誅寺僧”。有人認為,他這樣做基于自卑與愚昧,其實,這位乞丐皇帝殘忍的后面隱藏著一種“精明”。明成祖搞文字獄,其殘暴程度逼似贏政“坑儒”。在明代的禁書單上,既有程朱理學之書,也有李贄的著作和《水滸傳》等。

清初,為掃蕩“反清復明”的思想與舉動,統(tǒng)治者一方面施用武力鎮(zhèn)壓,一方面兇殘的制造文字獄。此風一開便不可收,自順治至光緒被禁毀的圖書品種多得幾乎算不清;禁書一詞成為“熱字”流播國中。清代禁書的實況與特點,即使“簡述”也得寫厚厚的一本。有一點卻是清晰顯見的:清以前歷代統(tǒng)治者的種種手段都被繼承和發(fā)揚。有個數(shù)據(jù)值得注意:較大的文字獄,順治在位17年,發(fā)生7次;康熙在位61年,12次;雍正在位17年,17次;乾隆在位60年,130余。

讀史可知:禁書以及由之引發(fā)的“文字獄”,在漫長的封建社會悉為統(tǒng)治者政治目的服務的一種重要手段。

15.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

秦始皇開中國古代禁書之先河,但他“仁義不施”,著眼于在肉體上消滅儒家學派,禁書收效甚微。

B.太子扶蘇認為,如果在“天下初定”時就大張禁書令會引起社會動蕩,因而提倡“諸生皆誦法孔子”。

C.朱元璋出身卑下,他當了皇帝后推行文化專制本意不在于治政,而是為掩蓋自卑,所以更加兇殘。

D.在封建社會,禁書與文字獄始終是歷代君王為維護統(tǒng)治集團的根本利益和自身權威而采取的治政手段。

16.根據(jù)文意,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3分)

A.秦焚書坑儒封殺了學術自由,始自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局面亦當終結。

B.蘇轍有意不解釋禁書的內(nèi)涵,證明他與當權者對“禁書”的理解存在分歧。

C.依兩漢禁書情況推知,該時期維護統(tǒng)治者利益的正統(tǒng)觀念有較強的社會控制力。

D.康熙時期的文字獄相對較少,這與他了解和看重漢民族文化價值不無關系。

17.依據(jù)文意填空,為“禁書”下定義。(3分)

18.簡述李斯處置六國書籍的作法及其目的。(3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9—22題。

牡丹的拒絕

牡丹絢麗嬌艷,雍容華貴。這是早被世人所確定、所公認的美,不懼怕爭議和挑戰(zhàn)。

有多少人沒有欣賞過牡丹呢?但仰慕者、好奇者,卻偏偏要翻山涉水,從天南海北不約而同地涌進洛陽城。這風習由來已久,歐陽修曾賦詩慨嘆:“洛陽地脈花最重,牡丹尤為天下奇?!?/p>

傳說中的牡丹,是被武則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貶去洛陽的,卻不料它與洛陽水土最親合,傳奇的身世與最美的容顏使洛陽牡丹名噪天下,于是洛陽人種牡丹蔚然成風,漸盛于唐,極盛于宋;絕佳品種,獨出此地。每年陽歷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園林千株萬株牡丹競放,花團錦簇香云繚繞——好一座五彩繽紛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去洛陽的,沒有看過洛陽的牡丹就不算真看過牡丹。

這一年已是洛陽的第九屆“牡丹節(jié)”,可花期逼近時,卻連日陰云苦雨。四月的洛陽城冷風嗖嗖,看花人依然踩著年年應準的花期,從四面八方趕來了。明明是梧桐發(fā)葉,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紅,海棠更已落英繽紛——可洛陽人說春尚不曾到來;看花人說牡丹城好安靜。

一座又冷又靜的洛陽城,讓你覺得有點不對勁兒。你悄悄閉上眼睛不忍尋覓。你深吸一口氣,掩藏好最后的僥幸,姍姍步入王成公園。你相信牡丹喜歡熱鬧,不像幽蘭慣于寂寞。你甚至懷著自私的企圖,愿牡丹接受這提前的參拜和瞻仰。然而,滿園一片綠色,雖枝繁葉茂卻僅有幾處淺紅、幾點粉白。一叢叢半人高的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頭萬頭飽滿的花苞,形如仙桃。細看,朱唇緊閉,潔齒輕咬,薄薄的花瓣層層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絕無開放的意思。從云縫中漏下來的一絲蒼白的陽光,伸出手竭力撫弄它。它木然,無動于衷。

愕然伴隨著失望和疑慮——你不知道牡丹為什么要拒絕,拒絕本該屬于它的榮譽和贊賞?于是,看花人遺憾地暗怨,于是洛陽人尷尬地辯解??人們都不解:當年專橫的女皇可以役使百花連夜速發(fā),菊梔梅蘭誰敢不從?惟獨牡丹抗旨不遵,寧可發(fā)配洛陽。如今,莫非它改了稟性?

于是,你只得面對綠色的牡丹園竭盡想象,想象牡丹的在春暉中的激情與璀璨——開花時猶如解凍的大江,一夜間千朵萬朵縱情怒放,放浪形骸,宏偉浩蕩。它積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氣,都在短短的幾天里迸發(fā);不開則已,一開則揮灑盡凈,國色天香傾城傾國!

想象中,你吻了花魁,你嗅過花香。你看到洛陽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你置身于延續(xù)千年的“花開花落二十日,滿城人人借若狂”的盛況之中??想象給予你失望的紀念,給予你對來年的希望。恰恰在沒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訪了窺視了牡丹的個性。

把牡丹作為富貴化身而膜拜的人,但愿你能目睹一次落花的情景。一陣清風,嬌艷鮮嫩的盛期牡丹便整朵整朵的墜落,鋪散一地絢麗的花瓣,那花瓣依然嬌艷鮮嫩。牡丹沒有花謝花敗之時,要么爍于枝頭,要么歸于泥土。牡丹壯美的告別,留給世人凈化心靈的體味。體味至深,你便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牡丹值得膜拜,是富貴么?一字之差。

在陰冷的四月里,沒有出現(xiàn)什么奇跡。游人自可為掃興而腹誹,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遵循天情地意設定的花期,遵循自己坦蕩行事的規(guī)律。我想,人們不會因牡丹拒絕寒冷而拒絕牡丹的美。牡丹之美,驚世駭俗。

1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或賞析,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

A.“牡丹的拒絕”,即牡丹的權利,它有權拒絕自然界規(guī)定的花期,也有權拒絕好奇者的膜拜。文章題目透露了牡丹的個性信息。

B.這篇散文不但將洛陽牡丹人格化,而且將其“詩化”。作者藉以頌揚一種令人敬慕的品格,謳歌真率無邪的情致。

C.“花開花落二十日”,牡丹花期短暫,個性難現(xiàn);而在漫長的“沒有牡丹的日子里”牡丹才有個性。為此,作者提倡“拒絕”。

D.“放浪形骸”,在文中屬于成語翻新使用,沒有貶義。它表現(xiàn)出牡丹在怒放時熱情奔放的形象,符合所在段落的語境。

E.作者取材于真實的經(jīng)歷,但文章沖破“寫真”的疆域,說傳聞、引佳句,馳騁想象,清麗的文字中兼容了崇敬與鄙視。

20.為什么說“沒有看過洛陽的牡丹就不算真看過牡丹”?根據(jù)文意分條陳述理由。(4分)

21.解釋下列語句加粗的文字的含義。(4分)

(1)牡丹壯美的告別,留給世人凈化心靈的體味。

(2)牡丹值得膜拜,是富貴么?一字之差。

22.“牡丹之美,驚世駭俗”作者這樣評價牡丹,自有寓意。請結合文章有關內(nèi)容,說說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6分)

六.(12分)

23.下面是2004年2月9日北京某報刊發(fā)的一則消息,請用一句話概括其主要信息。(不超過30字)(3分)

某電信公司即將推出“關愛之星”業(yè)務,家長通過自己的手機和孩子身上一部類似手機的終端“小愛星”,就可以隨時隨地知道孩子的實時位置。該公司一位人士說,這項業(yè)務有嚴格的用戶隱私管理制度,用戶之間想進行個人手機定位,必須經(jīng)過被定位人的授權許可。例如,家長向運營商發(fā)出尋找被定位人位置的要求之后,運營商會發(fā)出短信征詢其是否同意,如果被定位人不同意,家長就無法獲得其位置。

對于這項業(yè)務,一位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在中國,每年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故,如果監(jiān)護人能夠提前準確知道孩子的位置,有一半以上的悲劇可以避免發(fā)

生。”但他同時提醒,家長在為孩子配備“小愛星”時,要實現(xiàn)讓孩子明白家長和老師是真正關心孩子,想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提供及時到位的幫助;還要讓孩子明白,讓關心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位置是一種個人修養(yǎng)的良性表現(xiàn)。

24.下面是一首題為《春》的詩稿,有三句尚待斟酌;請你補缺,完成全詩的創(chuàng)作。(3分)

要求:第(1)處完成后,前三行詩應是一組排比句;第(2)處與第(3)處應保持語意連貫,并扣合這首詩的題目(結尾處應有表明詩句語氣的標點符號)。

不管命運的手如何沉重,

不管皺紋怎樣犁著前額,

,

不管你在忍受怎樣的

殘酷的憂患,但只要你

,

25.同學們看過的“電視廣告”難以計數(shù),請選擇一則印象深刻的廣告(優(yōu)劣不限)作轉(zhuǎn)述和點評。(6分)

注意:轉(zhuǎn)述,應簡明、完整,不超過60個字;點評,應言之成理,不少于20個字。

七.(60分)

26.NBA籃球賽中魔術般的攻防節(jié)奏變換是頗為搶眼的看點,愛爾蘭“大河之舞”則將“踢踏節(jié)奏”推至藝術的峰巔??學習節(jié)奏、工作節(jié)奏、生活節(jié)奏更是與人們息息相關。請以“節(jié)奏”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參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題3分)

1.C

2.B

3.A

4.B

5.C(A項,“使”字后面應加“援建”一詞)

6.D

二.閱讀材料見《宋史·余傳》(15分,每小題3分)

7.C(不次,不必拘泥于等級)

8.A(報功,酬報有功的人)

9.D(兩個“于”字均為介詞,表比較。A項,兩個“更”字分別解作“改革”、“更換”。B項,兩個“謝”字分別解作“感謝”、“告訴”。C項,前句“所以”表原因,后句“所以”即“用來??的”。)

10.C(“但未得其所耳”,意思是“只是沒有想到合適的地方”。)

11.D(“冉氏兄弟認為巴蜀之地不值得戍防”,是對“巴蜀不足守也”的誤解,“不足守”是不難防守的意思。)

三、(15分)

12.兄弟終日不言,惟對踞,以堊畫地為山川城池之形,起則漫去。如是又旬日,請見,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禮遇,思有少裨益,非敢同眾人也。為今日西蜀之計,其在徙合州城乎?”(共5分。有一處錯誤扣1分,有兩處錯誤扣2分;有三處錯誤,本題不得分;逗號、句號可不計較;之外的點斷,只要不害意,便不扣分。)

13.(6分)

(1)①受到壓抑的正義感

②流水比喻古代傳下來的寶劍(共3分。第①處,1分;第②處,2分,缺“古代傳下來”扣1分。填寫的文字意思對即可。)

(2)解答指要:末句“勿薄細碎仇”,是贈劍時的囑咐;“薄”,迫近。(3分。抓住末句,言之成理即可。)

14.(4分。每小題1分。)

(1)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2)而臆斷其有無

(3)士貳其行

(4)歸來頭白還戍邊

四、(15分)閱讀材料根據(jù)王彬《禁書·文字獄》摘編、改寫。

15.D(3分。A項,“秦始皇開中國古代禁書之先河”與“消滅儒家學派”的說法均與原文抵牾,“禁書收效甚微”的結論也欠妥。B項,說太子扶蘇提倡“諸生皆誦法孔子”是對原文的誤解。C項,正是作者不能茍同的觀點,請注意原文:“其實,這位乞丐皇帝殘忍的后面隱藏著一種‘精明’。”)

16.B(3分。文中沒有足夠的信息支撐這樣的肯定推斷。)

17.禁書是指通過國家行政手段禁止其刊印、流布、閱讀的書籍。廣義說,“禁書”也包括被禁的詩文及言論。(共3分。第一處2分,第二處1分。)

18.(共3分。要點:①禁毀六國史籍是為實行思想專制,防范遺民懷舊謀反;②《詩》、《書》、百家語有文化價值,但為了愚民,只允許官方收藏;③醫(yī)藥卜筮種植之作利于國計民生,所以不加禁毀。)

五、(18分)閱讀材料見張抗抗《牡丹的拒絕》,有刪節(jié)和改動。

19.AC(A項,“它有權拒絕自然界規(guī)定的花期,”與原文意思相悖;“有權拒絕好奇者的膜拜”在原文沒有依據(jù)。C項,花開二十日不能算花期短暫,對“沒有牡丹的日子”的特指意義理解有誤;最主要的是前后兩句沒有因果關系。共4分。選對一項2分,超過兩項本題不得分。)

20.(1)洛陽牡丹不僅美麗品種絕佳,而且有傳奇的身世。

(2)盛花期,洛陽猶如一座五彩繽紛的牡丹城。(每條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21.(1)牡丹跨越萎頓和衰老,將最美好的生命形象留在世上,可謂壯美。

(2)牡丹品格高貴,值得膜拜。(每條2分,共4分。(1)意思對即可。(2)必須出現(xiàn)“高貴”一詞。)

22.答案要點:作者寫牡丹之美,是贊頌人的高貴品格。維護人格的尊嚴,不畏權貴;遵循自然規(guī)律和行事準則,不趨媚世俗;為將美好留駐人間,不吝惜生命??這便是驚世駭俗之美。(共6分,可分點賦分。意思對即可。)

六.(12分)

23.共3分。要點:“關愛之星”功能(2分),“個人隱私”(1分)。關于“影響個人隱私”,“消息”中兩位人士從不同立場解釋,作答時涉及其一即可。答案舉例:

①“關愛之星”業(yè)務盡管(可能會)影響個人隱私,卻能更好地保護子女的安全

②“關愛之星”業(yè)務力圖保護個人隱私,同時能(使家長/監(jiān)護人)了解孩子的行蹤

24.答案示例①不管心里充滿幾多創(chuàng)傷②碰到初春的和煦的風,③這一切豈不都隨風飄去?(共3分,每條1分。)25.共6分。轉(zhuǎn)述4分,點評2分。七.(共60分)26.按2004年北京版《考試說明》有關要求,整體觀照、分等賦分。[附錄]文言閱讀材料譯文:余大力改革弊政,遴選郡守縣宰,在自己的帥府旁修筑招賢館,陳設完全同主帥的住所一樣,下令:“集眾思廣忠益,是諸葛孔明用來治理蜀地的辦法。有策謀想告訴我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