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計品管之七種手法_第1頁
統(tǒng)計品管之七種手法_第2頁
統(tǒng)計品管之七種手法_第3頁
統(tǒng)計品管之七種手法_第4頁
統(tǒng)計品管之七種手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計品管之七種手法12-2統(tǒng)計品管七種手法之目的統(tǒng)計品管之七種手法12-3流程圖直方圖流程圖及直方圖之示意圖12-4管制圖伯拉圖管制圖及伯拉圖之示意圖12-5散布圖魚骨圖散布圖及魚骨圖之示意圖12-6中空圓柱鋼管之制造流程圖12-71.將質量問題(果)定義清楚:可透過是什么(What),何處發(fā)(Where),何時發(fā)生(When),誰負責的(Who),如何發(fā)生(How),為何會發(fā)生(Why)等6個W加以厘清。2.決定變異的來源(因):即利用上述7個M作為腦力激蕩之依據。3.透過列舉法(CauseEnumeration)或分類式分析法(DispersionAnalysis)的方式將所有7個M的次原因(Subcauses)一一列出。列舉法是一種發(fā)散型的思考方式(Extensiveapproach),它系將所有可能發(fā)生問題的原因盡可能地列出,組員利用黑板或貼紙將想到的原因寫出后再貼至魚骨圖上的適當位置。而分類分析法則是依序對上述7個M逐次進行探討。當組員完成“人為因素”(Man)的分析后,再移至下一個M,如材料、方法等項。實務上建構魚骨圖之步驟12-84.無論是列舉法或分類式分析法,完成后的魚骨圖如下圖所示:實務上建構魚骨圖之步驟(續(xù))12-9其回歸方程式為:散布圖—車床加工之實例12-10散布圖—車床加工之實例(續(xù))12-11質量樹之示意圖12-12

1.承諾(Commitment):由總經理宣布對推動企業(yè)文化之堅定承諾,方能產生示范作用。2.建立共識(Awareness):包含長期的人力訓練與內部之溝通等工作。3.成效評估(Results):包含建立改善質量與服務之目標及建立客觀地衡量標準。4.組織(Organization):利用現有組織架構成立質量改善執(zhí)行小組及跨部門之改善小組等項目組織,以利質量改善計劃之執(zhí)行。并遴選優(yōu)秀、表達能力強,具有教師特質的員工加入質量改善的訓練課程以培訓未來內部在職訓練之講師。

質量樹之根本—人的因素12-135.規(guī)劃(Planning):負責使質量改善計劃之執(zhí)行能順暢由高階、中階傳達至基層人員。6.責任(Accountability):決定質量改善執(zhí)行小組及個人的表現應如何評估等。7.肯定(Recognition):建立一種正式與非正式的方式,并表彰改善小組及其成員在質量改善過程中的努力及績效表現。8.更新(Renewal):提供企業(yè)再出發(fā)的活力,質量改善計劃所獲得的成就予以肯定,對未能達成的事項予以評估并提出新的建議。質量樹之根本—人的因素(續(xù))12-14制造/服務業(yè)品管圈質量問題改善之步驟與手法12-15改善對策之追蹤表12-16制造/服務業(yè)品管圈之解題流程圖(策略)12-17

服務業(yè)的范圍十分廣泛,其與制造業(yè)之差別在于:制造業(yè)與服務業(yè)質量觀點的異同12-18服務質量的高低系可消費者在消費前、消費時與消費后三階段進行評估:制造業(yè)與服務業(yè)質量觀點的異同(續(xù))12-19服務業(yè)的質量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