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練習化學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練習化學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練習化學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練習化學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練習化學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福建省廈門市杏南中學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練習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酒精揮發(fā)C.鎂條燃燒D.礦石粉碎(★★)2.下列對酒精性質的描述,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A.無色液體B.有特殊氣味C.易揮發(fā)D.能燃燒(★★★)3.下列實驗操作符合操作規(guī)范和實驗室安全規(guī)則要求的是

A.實驗時,易燃易爆品要遠離火源B.藥液濺到眼睛里,應立即揉揉眼睛緩解一下C.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對著實驗者,以便于觀察D.為了操作方便,對于沒有毒和腐蝕性的藥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4.為防治大氣污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加強揚塵管控B.使用清潔能源C.直接排放工業(yè)廢氣D.加強大氣質量監(jiān)測(★)5.下列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研究領域中,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A.研制碳納米管材料B.研制新型顯示材料C.研發(fā)數字貨幣加密技術D.研發(fā)高純稀土金屬提取技術(★★★)6.化學實驗是化學的基石,是化學理論的支柱,實驗是化學的最大魅力。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聞氣體氣味B.取用固體C.傾倒液體D.放置洗凈的試管(★★)7.下列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B.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C.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D.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迅速產生大量氣泡(★★★)8.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B.礦泉水,河水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D.受污染的空氣,碳酸飲料(★★)9.建立模型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確的是

A.化學反應分類B.物質的分類C.空氣的成分D.可加熱儀器分類(★★★)10.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老師利用傳感器技術實時測定了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內的氣體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它們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2所示。說法錯誤的是

A.圖1中接通電源使用電烙鐵發(fā)熱,引燃紅磷,使實驗結果更精確B.圖2中X曲線表示的是氧氣濃度變化,Y曲線表示的是溫度變化C.圖2中BC段變化的原因是由于溫度升高所增加的氣壓大于氧氣消耗所減小的氣壓D.圖2中當反應時間為t1時才打開活塞K,看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二、填空與簡答(★)11.請?zhí)顚懴卤砜崭裰械脑孛Q或元素符號。

氟鋅鋁鋇硅CuHgNaMg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圖是硫和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________。(2)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3)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集氣瓶底部預留少量的水,水的作用是________。(4)寫出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13.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化學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取用塊狀固體試劑應選用的儀器是________(填儀器名稱)。(2)小凌同學要量取5mL水,需要選擇的儀器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若該同學采用俯視的方法讀數,她所取的液體體積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5mL。在加熱液體試劑時液體不能超過試管體積的________。(3)簡述如何取用高錳酸鉀粉末藥品至試管________。三、實驗題(★★)14.化學小組受英國科學家法拉第《蠟燭的化學史》的啟發(fā),對蠟燭的燃燒過程進行了探究?!静殚嗁Y料】硫酸銅(CuSO4)是一種白色粉末,吸水后變?yōu)樗{色?!具M行實驗】

序號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1)蠟燭快熄滅產生的白煙能再次被點燃產生的白煙具有________(2)硫酸銅粉末________

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蠟燭燃燒的產物中有________和________四、填空與簡答(★★)15.臭氧(O3)在通常狀況下是淡藍色、有魚腥臭味的氣體。臭氧不穩(wěn)定,一旦受熱極易轉化成氧氣,并放出大量的熱。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氣強得多。空氣中的氧氣通過臭氧發(fā)生器在高壓電極的作用下能轉化為臭氧。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氣層中含量極少,在離地面約25km處有一個極薄的臭氧層。臭氧層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大量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線的傷害,它是生命的保護層。超音速飛機排出廢氣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氣體,電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劑“氟利昂”等對臭氧層有很大的破壞作用,會使臭氧層形成空洞,從而降低對太陽輻射中紫外線的吸收,導致皮膚癌的發(fā)病率大大增加。根據上文,回答下列問題。(1)臭氧__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純凈物。(2)氧氣通過臭氧發(fā)生器轉化為臭氧屬于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3)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氣瓶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的現象,原因是___________。(4)大氣中的臭氧層遭破壞,它會引起___________(填字母)。

A.光合作用增加B.皮膚癌患者增多C.太陽照射時間長(5)生活中可采取___________(填字母)的方法保護臭氧層。

A.減少氟利昂使用B.使用無氟冰箱C.減少CO、NO等氣體的排出量五、實驗題(★★★)16.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來制取氧氣:(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2)某實驗室使用高錳酸鉀粉末去制取氧氣,A裝置的試管口處缺少一團________,用高錳酸鉀粉末去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去收集時,若停止加熱,應先________,再________。(3)寫出A裝置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寫出B裝置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4)如何檢查裝置A氣密性________。(寫出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5)要想收集一瓶氧氣來做鐵絲燃燒實驗,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填序號)。(6)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時,其中二氧化錳起________作用。(7)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如何檢驗氧氣是否集滿________(寫出操作步驟,現象和結論)。(★★★)17.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用紅磷燃燒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1)若實驗成功,紅磷熄滅后,冷卻到室溫,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2)在該實驗中不能用硫代替紅磷,主要原因是________。(3)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4)該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完成了上述課本上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定”的實驗之后,認為課本實驗存在不足,對實驗進行改進,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管中預先裝入適量的水,測得水面高度為a,加熱粗銅絲,一段時間后白磷燃燒。燃燒停止,完全冷卻后,測得水面高度為b。(已知除去膠塞部分管的長度為c)①實驗中選用足量白磷的原因是________。②水面高度由a上升到b的原因是________。③由該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為________(用含a、b、c的代數式表示)。④若燃燒停止后,裝置沒有冷卻至室溫就進行水面高度測量,會導致結果________(選填“偏小”“偏大”或“不變”)。⑤此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與上述課本上的實驗比較,其優(yōu)點是________。六、填空與簡答(★★★)18.King雄同學為探究影響反應速率部分因素的相關實驗數據。(過氧化氫的化學式是H2O2)

實驗序號H2O2溶液濃度%H2O2溶液體積/mL溫度℃MnO2的用量/g收集氧氣的體積/mL反應所需的時間/s①51200.1416.75②151200.146.04③30535249.21④30555210.76(1)通過實驗①和②對比可知,化學反應速率與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