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海市顧村中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高二年級語文試卷
一積累應(yīng)用10分
L按要求填空。(5分)
(1),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杜牧《阿房宮賦》)
(2)一夫作難而七廟照,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3)曾皙在侍坐時說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詠而歸”,既是孔子之“志”,也常是后世文人所追求的。
2.按要求選擇。(5分)
(1)學校團委將推送一篇關(guān)于校運會的文章,主題是“青春躍動”,副標題是“一一記校
運會”。以下選項最合適做主標題的是()。(2分)
A.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B.雄關(guān)真如鐵,邁步從頭越
C.乘風破浪,直掛云帆
D.鷹隼試翼,風動云起
(2)玩電子益智游戲時,兒童需要在圖像出現(xiàn)的有限時間內(nèi)及時處理信息,但這么短的
時間所能處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這導致了電子益智游戲阻礙了兒童的想象力。而非電子類
的益智游戲則不同,兒童可以根據(jù)自己處理信息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
上述論證依賴以下哪項隱含的假設(shè)?()(3分)
A.只有接觸到益智類游戲,兒童的想象力才會得到適當?shù)募ぐl(fā)。
B.當被允許選擇一種游戲娛樂方式時,兒童會更傾向于非電子版本。
C.當兒童可以控制處理信息的節(jié)奏時,他的想象力可以得到更好發(fā)展。
D.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是與生俱來的,只可以保護,不可以培養(yǎng)。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第3—7題。(16分)
材料一
①中國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中國的社會風俗里面也有“三位一
體”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時令,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但同時有人造的節(jié)日。中國人把此二項混
合看待,不加區(qū)別,如清明、冬至是自然節(jié),端午、中秋、重陽是人造節(jié)。中國人在節(jié)日中,
又多增添一些神話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親密配合,社會禮俗隨著天時節(jié)氣而多彩多姿。
這亦是一種天人相應(yīng),把我們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變化中而與之呼應(yīng)。這就是那人文參
加進自然里面而演化成為一體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娛樂,極富禮樂意義,極富藝術(shù)
性,亦極富傳統(tǒng)性,極富有關(guān)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啟示性與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對自己文
化無了解、無信心,因此對此種節(jié)日亦覺無趣味、無意義。中國社會上之新年節(jié)日不廢而漸
廢,耶誕節(jié)日代之而興。
②再講中國的藝術(shù),一幅山水畫,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一種結(jié)構(gòu)。一幅畫上定有
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別,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棟房子、一座亭榭,那
都是地。中國畫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畫梅、蘭、竹、菊,
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襯托,故稱“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
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二
③《三字經(jīng)》說:人之初,性本善?!靶员旧啤比?,即是中國人的最高信仰。中國古
人說,人性稟賦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為舜堯”,每一個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
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說大家有飯吃,大家在
法律之下有平等,永遠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還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合”,還要“天、
地、人三位一體”,那才能真到達大同太平的境界。我們?nèi)澜缛祟?,都能到達一最高人格
的話,那世界就自然會大同。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這是我們中國人的
最高信仰,同時亦是我們中國人的最后理想。
(摘編自錢穆《中國文化中的最高信仰與終極理想》)
材料二
①中華文化的當代意義不僅在于對中華民族發(fā)展及當代中國社會建設(shè)具有重要性,從人
類生活面臨的矛盾沖突中也可進一步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所在和當代意義。當代人類生活面
臨著五大沖突急需解決,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他人、人與自我(心靈)、文明與文
明的矛盾沖突,這些矛盾沖突有史以來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現(xiàn)代性的展開加劇了這些矛
盾,沖突日趨緊張,已經(jīng)成為世界的難題。人們已經(jīng)越來越認識到,僅靠西方現(xiàn)代性的價值
是不可能解決這些矛盾、化解這些沖突的。有識之士把眼光轉(zhuǎn)向包括中華文明在內(nèi)的其他文
明。中華文化的“天人合一”,關(guān)注人與自然的和諧,有利于化解人與自然的緊張;“忠恕之
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處理人與人的矛盾沖突;“和而不同”的態(tài)度
有利于處理不同文明之間的關(guān)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決個人與社會的矛盾。中華文
化中有許多思想理念對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沖突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②因此,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展,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圍繞當今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
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讓中華文明與
世界文明一起為人類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體現(xiàn)“中國”的方案?就是用中華文化
的理念智慧,結(jié)合中國的實踐,提出既合乎中國的具體實際又具有普遍意義的理念。
(摘編自陳來《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意義》)
3.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清明節(jié)民俗有踏青賞春、祭拜祖先等,自然節(jié)氣中蘊含人文精神,自然人文相互配合。
B.中國人的終極理想是天下大同,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獨立、最自由的理想境界。
C中國山水畫講究天地人三位一體,意味著“天”“地”“人”要時時刻刻同時出現(xiàn)。
D.傳承和發(fā)展中華文化,既能助力中國的發(fā)展與建設(shè),也有助于解決當今世界的難題。
4.下列說法中符合“天人合一”或者“天地人合一”思想的一項是(),.(3分)
A.社會禮俗順應(yīng)天然節(jié)氣而非人造節(jié)日。
B中國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C.人性稟賦自天,所以人人可以成善人。
D.人創(chuàng)造天地萬物,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5.下列人類生活五大沖突與解決方案對應(yīng)關(guān)系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化解人與自然的緊張感一一天人相應(yīng),道法自然
B.化解人與人的矛盾沖突一一推己及人,反求諸己
C.處理不同文明之間關(guān)系求同存異,和平共處
D.解決個人與社會的矛盾我為中心,向外擴展
6.概述材料一第③段的論述思路。(3分)
7.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說:“孝悌忠信仁'是由己外推而產(chǎn)生的私人道德?!币灿腥苏J為
當今法治社會不再適用這種私人道德。因此,不同意材料二當中“‘忠恕之道‘秉承’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處理人與人的矛盾沖突”。請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4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第8—11題。(16分)
桂林的受難巴金
①在桂林我住在漓江的東岸。這是那位年長朋友的寄寓。我受到他的好心的款待。他使
我住在這里不像一個客人。于是我漸漸地愛起這個小小的“家”來。我愛木板的小房間,我
愛鏤花的糊紙窗戶,我愛生滿青苔的天井,我愛后面那個可以做馬廄的院子。我常常打開后
門走出去,跨進萊園,只看見一片綠色,七星巖屏障似地立在前面。七星巖是最好的防空洞,
最安全的避難所。每次要聽見了緊急警報,我們才從后門走出萊園向七星巖走去。
②我們躲警報,有時去月牙山,有時去七星巖。站在那兩個地方的洞口,我們看得更清
楚,而且覺得更安全。去年十一月三十日桂林市區(qū)第一次被敵機大轟炸(在這以前還被炸過
一次,省政府圖書館門前落下一顆彈,然而并無損失),那時我們許多人在月牙山上,第二
次大轟炸時我和另外幾個人又在月牙山,這次還吃了素面。但以后月牙山就作了縣政府辦公
的地方,禁止閑人游覽了。七星巖洞里據(jù)說可以容一兩萬人。山頂即使落一百顆炸彈,洞內(nèi)
也不會有什么損傷。所以避難者都喜歡到這個洞躲警報。
③在桂林人不大喜歡看見晴天。晴天的一青無際的藍空和溫暖明亮的陽光雖然使人想笑,
想唱歌,想活動。但是凄厲的警報聲會給人帶走一切。
④我看見同住在這個大院里的幾份人家,像做日課似地每天躲警報,覺得奇怪。他們在
天剛剛發(fā)白時就起身洗臉做飯。吃過飯大家收拾衣物,把被褥箱籠配上兩擔,挑在肩上,從
容地到山洞里去。他們會在洞里坐到下午一點鐘。倘使這天沒有警報,他們挑著擔子或者抱
著包袱負著小孩回來時,便會發(fā)出怨言,責怪自己膽小。
⑤我初到桂林時,這個城市還是十分完整的。傍晚我常常在那幾條整齊的馬路上散步。
過一些日子,我聽見了警報,后來我聽見了緊急警報。又過一些日子我聽見了炸彈爆炸的聲
音。以后我看見大火。我親眼看見桂林市區(qū)的房屋有一半變成了廢墟。幾條整齊馬路的兩旁
大都剩下斷壁頹垣。人在那些墻壁上繪著反對轟炸的圖畫,寫著抵抗侵略的標語。
⑥我?guī)е活w憎恨的心目擊了桂林的每一次受難。我看見炸彈怎樣毀壞房屋,我看見燒
夷彈怎樣發(fā)火,我看見風怎樣助長火勢使兩三股濃煙合在一起。在月牙山上我看見半個天空
的黑煙,火光籠罩了整個桂林城。黑煙中閃動著紅光,紅的風,紅的巨舌。十二月二十九日
的大火從下午一直燃燒到深夜。連城門都落下來木柴似地在燒燒。城墻邊不可計數(shù)的布匹燒
透了,紅亮亮地映在我的眼里像一束一束的草紙。那里也許是什么布廠的貨棧吧。
⑦每次解除警報以后,我便跨過浮橋從水東門進城去看災(zāi)區(qū)。第一次在中山公園內(nèi)拾到
幾塊小的彈片;第二次去得晚了,是被炸后的第二天,我只看見一片焦土。自然還有幾堵?lián)u
搖欲墜的斷墻勉強立在瓦礫堆中。然而它們說不出被殘害的經(jīng)過來。在某一處我看見幾輛燒
毀了的汽車:紅色的車皮大部分變成了黑黃色,而且凹下去,失掉了本來的形態(tài)。這些可憐
的殘廢者在受夠了侮辱以后,也不會發(fā)出一聲訴冤的哀號。忽然在一輛汽車的旁邊,我遠遠
地看見一個人躺在地上。我走近了那個地方,才看清楚那不是人,也不是影子。那是衣服,
是皮,是血肉,還有頭發(fā)粘在地上和衣服上。我聽見了那個可憐的人的故事。他是一個修理
汽車的工人,警報來了,他沒有走開,仍舊做他的工作。炸彈落下來,房屋焚毀,他也給燒
死在地上。后來救護隊搬開他的尸體,但是衣服和血肉粘在地上,一層皮和尸體分離,揭不
走了。
⑧第三次大轟炸發(fā)生在下午一點多鐘。這是出人意外的事。以前發(fā)警報的時間總是在上
午。警報發(fā)出,凄厲的汽笛聲震驚了全市,市民狼狽逃難的情形,可想而知。我們剛走出菜
園,打算從木橋到七星巖去。突然聽見人們驚恐地叫起來,“飛機!”飛機!”一些人拋下?lián)?/p>
子往矮樹叢中亂跑,一些人屏住呼吸伏在地上。我覺得奇怪。我仔細一聽,果然有機聲。但
這不是轟炸機的聲音。這是我們自己的飛機。騷動平息了。人們繼往七星,我這不想去山洞
了,打算在樹下揀一個地方坐著休息。地方還沒有選好,飛機聲又響了,這次來的是轟炸機,
而且不是我們的,人們散開來,躲在各處的樹下。他們來不及走到山洞了,十八架飛機在空
小盤旋一轉(zhuǎn),于是擲下一批炸彈,匆匆忙忙地飛走了,文昌門內(nèi)起了大火,炸死了一些人,
其中有一位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青年音樂家。
⑨第四次的大轟炸應(yīng)該是最厲害的一次了。在那天我看見了一個城市的大火?;痤^七八
處,從下午燃燒到深夜,也許還到第二天早晨。這一天風特別大,風把火頭吹過馬路。桂西
路崇德書店的火便是從對面來的。那三個年輕的職員已經(jīng)把書搬到了馬路中間。但是風偏偏
把火先吹到這批書上。最初做了燃料的還是搬出來的書。
⑩以后還有第五次、第六次的轟炸?!P(guān)于轟炸我真可以告訴你們許多事情。但是我
不想再寫下去了。從以上簡單的報告里,你們也可以了解這個城市的受難的情形,從這個城
市你們會想到其他許多中國的城市。它們?nèi)谑茈y。不過它們咬緊牙關(guān)在受難,它們是不會
屈服的。在那些城市的面貌上我看不見一點陰影。在那些地方我過的并不是悲觀絕望的日子。
甚至在它們的受難中我還看見中國城市的歡笑。中國的城市是炸不怕的。我將來再告訴你們
桂林的歡笑。的確,我想寫一本書來記錄中國的城市的歡笑。
1939年1月中旬在桂林
8本文的語言表達,情感強烈,含義豐厚。請以第③段為例具體分析。(4分)
9賞析第⑦段中劃線部分的細節(jié)描寫和補敘。(4分)
10從敘述視角、敘述結(jié)構(gòu)中任選一個角度,賞析第⑧段。(4分)
11聯(lián)系全文,從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兩方面賞析第⑩段。(4分)
(三)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第12T4題。(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帷。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lǐng)①還入房,淚下沾衣裳。
【注】①引領(lǐng):伸頸遠望
12.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五言口口詩。(1分)
13.對本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明月何皎皎”這一句運用了比興手法。
B.“客行雖云樂”在詩中有以樂襯哀的效果。
C.詩人以時間推移、空間轉(zhuǎn)換來謀篇布局。
D.本詩語言淺顯,樸素自然,而余味無窮。
14、本詩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刻畫來傳達思想感情,從這一角度加以賞析。(4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5-21題。(21分)
①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目:“漢使張勝
謀殺單于近臣,當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舉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日:“副有罪,當相
坐?!蔽淙眨骸氨緹o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fù)舉劍擬之,武不動。律目:“蘇君,律前
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fù)
然??找陨砀嗖菀埃l復(fù)知之!”武不應(yīng)。律日:“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
雖欲復(fù)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日:“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
何以女為見?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若知我不降明,
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②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單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天雨雪,
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shù)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瓶,原乳乃得
歸。別其官屬?;莸雀髦盟?。
③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單于使陵至海上,
為武置酒設(shè)樂。因謂武日:“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終不得
歸漢,空自苦亡人之地,信義安所見乎?前長君為奉車,從至雍械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
大不敬伏劍自刎,賜錢二百萬以葬。孺卿從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推墮駙馬河
中溺死,宦騎亡,詔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飲藥而死。來時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陽陵。
子卿婦年少,聞已更嫁矣。獨有女弟二人,兩女一男,今復(fù)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
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時,忽忽如狂,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子卿不欲降,何以
過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復(fù)誰為乎?
愿聽陵計,勿復(fù)有云!”武日:“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
近,常愿肝腦涂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鎮(zhèn),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
父死,亡所恨,愿無復(fù)再言!”
④陵與武飲數(shù)日,復(fù)日:“子卿壹聽陵言?!蔽淙眨骸白苑忠阉谰靡樱⊥醣赜滴?,請畢
今日之歡,效死于前!”陵見其至誠,喟然嘆目:“嗟呼!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節(jié)選自《漢書?蘇武傳》)
15.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會論虞常(2)故使陵來說足下
16.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2分)
⑴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A.一年B.年齡C.史書名D.能力
(2)空以身膏草野()
A.油脂,脂肪B肥沃C.滋潤,使……肥沃D.甘美
17.用“/”為第3段畫曲線部分斷句。(3分)
從至雍械陽宮扶輦下除觸柱折轅劾大不敬伏劍自刎
18.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欲因此時降武君因我降
B.空以身膏草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C.與君為兄弟匈奴以為神
D.乃幽武,置大窖中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
19.把第④段畫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武日:“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效死于前!
20.結(jié)合選文分析李陵是如何勸降蘇武的?(4分)
21.人物短評通常采用敘議結(jié)合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人物的評價。請結(jié)合選文,為蘇
武寫一則人物短評。(4分)
(五)閱讀下文,完成第22-24題。(9分)
送彭子升之任冀州序
[金]王若虛
①世人謂推賢讓能□庶官和,不和,政且亂。古之君子,有道相為徒,而其徒相為用,
故能有濟也。賢于己而不妒,不賢于己而不侮。師于人而不恥,告于人而不吝,志同氣合,
不知物我之為二。蓋其量誠宏,而其德誠厚,此其能共成一代之治者歟?
②予嘗悲夫古人之難見,而病后世士風之薄也。忌嫉之心勝而推讓之道絕,自待者重,
待人者輕,相夸以其所長,而相鄙以其所短,鯉蛆然惟恐人之愈乎我也。凡得一職,必先審
問其同僚者何如人,聞其不能而不己若也,則幸而喜,如其能焉,往往不樂,目:“是何以
彰我?”故其至也,莫不角其智力而爭其權(quán),至于不相容以敗事。處公家之事而敗之以其私,
罪孰大焉?
③吾子始踐仕途,而得李君者為長官,彼其才干有余而能聲益著,蓋吾子之幸也。而吾
子性明志強,臨事有決,亦自為過人者。誠能相與戮力而無求勝之心,一司之治,何憂而不
舉哉?子行矣,幸不至如吾之所病。且并謝李君,其亦以是而待子焉可也。
22.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詞語是()。(1分)
A.則B.且C,其D.然
23.分析第②段描寫“后世土風之薄”的作用。(4分)
24本文是一篇贈序,“臨別贈言,所以致敬愛、陳忠告之誼也”。請結(jié)合文體特征概括
本文的寫作意圖。(4分)
三寫作70分
25.認同,指認可、贊同。有人認為,人是靠“認同”在大千世界中雕刻自己無與倫比
的形象的。請寫一篇文章,談?wù)勀銓Υ说恼J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一、運用積累
1.(1)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2)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3)浴乎沂,風乎舞雪
(5分)
2.10(2分)
2.C(3分)
二、閱讀
(一)(16分)
3.C(3分)
4.C(3分)
5.0(3分)
6示例:首先,由《三字經(jīng)》引出觀點:“性本善”是中國人的最高信仰(1分):接著,
分析能夠成為理想至高善人的原因在于人性稟賦自天(1分):最后,從正反兩方面說明如何
達到最高人格,實現(xiàn)最高信仰(1分)。以上三層逐層深入,很好地論證了觀點。(3分)
7.示例:結(jié)論有失偏頗(1分)。盡管此觀點能夠區(qū)分當今社會與鄉(xiāng)土中國的不同特點,
但是沒有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本質(zhì)特點(1分)。當今法治社會,
所制訂的法律條文通常符合社會大眾普遍的意愿,并非一己之私欲強加于人(1分);而且人
際交往中所出現(xiàn)矛盾沖突,更需要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來處理,才能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1
分)。(4分)
(二)(16分)
8.4分
答案示例:“不喜歡看見晴天”,控訴戰(zhàn)爭破壞了人們正常的生活也破壞了人們正常的心
理?!跋搿狈磸?fù),
表達人們對正常美好生活的強烈的渴望;“笑”、“唱歌”、“活動”排比,所有的美好全
被毀壞,情感強烈?!捌鄥柕木瘓舐暋迸c“一青無際的藍空和溫暖明亮的陽光”形成強烈對
比(反差),批判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戰(zhàn)爭罪惡;“帶走一切”訴說著戰(zhàn)爭把全部的正常與美好
全部毀掉,更表達了強烈的悲憤之情。巴金學習“春秋筆法”,一字褒貶,含誅心之論。因
此,感情、思想的表述,只要意思對即可;基于文本語句及手法分析出的意義,合理的都要
給分。但是,要對詞語、句子、手法作具體分析;說空話不給分。能分析三個“點”即可,
表述1分。
9.4分
答案示例:對“皮”、“血肉”“頭發(fā)”的細節(jié)描寫,逼真再現(xiàn)了轟炸后的慘狀。補敘更
指出了被轟炸者是正常工作的工人,是平民;這就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毫無道德、泯滅人性、
喪盡天良。表達義憤填膺。指出哪些細節(jié)描寫1分,細節(jié)描寫的效果1分;補敘的內(nèi)容1
分,補敘要表達的意義(和情感)1分。
10.4分
“敘述視角”答案示例:本段把“我”、“我們”、“人們”、“他們”與客觀敘述的全知視
角結(jié)合、轉(zhuǎn)換,這樣寫突出了事件及整個過程的親歷性、實錄性,能點面結(jié)合。既使細節(jié)清
楚、心理感受具體,又讓人們看到了其他民眾受難的情況,對受難有整體(全方位)的了解。
“敘述結(jié)構(gòu)”答案示例:本段的敘述,組織材料很隨意,隨著自己的所行、所見、所想
而寫,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感到的,圍繞受難平鋪直敘;這樣寫內(nèi)容豐富,有線索清晰。
但是,本段在平淡中有波瀾,緊張中有松弛:先是平淡的敘述人們狼狽逃難,然后寫看到飛
機的緊張、看到是自己飛機的松弛、飛機又來的緊張。
11.4分
答案示例:
結(jié)構(gòu)上,第十段是對前文的遞進和深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中公文撰寫的實踐性試題及答案
- 雙十一營銷企劃方案
- 行政心理學核心概念比較試題及答案
- 管理心理學幫助降低員工壓力的具體措施研究試題及答案
- 管理學應(yīng)用技能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簽訂合同邀請函模板
- 《2025項目管理服務(wù)合同》
- 2025餐飲技術(shù)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2025企業(yè)員工試用合同范本
- 2025租房合同簡化版
- 2024年公司網(wǎng)絡(luò)安全管理制度
- NCCN化療止吐指南教程
- 《小王子》講解+知識點+教案+課件
- 2025年甘肅蘭州市事業(yè)單位招考(86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應(yīng)用與展望-以ChatGPT 系統(tǒng)為例
- 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的護理查房
- 幼兒園大班游戲中“一對一傾聽”的策略
- 醫(yī)院信息安全管理課件
- 傳染病處置規(guī)范與流程
- 拍賣合同范本大全(2025年)
- 中醫(yī)臨床診脈教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