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設計-設計美學基礎_第1頁
構成設計-設計美學基礎_第2頁
構成設計-設計美學基礎_第3頁
構成設計-設計美學基礎_第4頁
構成設計-設計美學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構成

設計美學根底5/13/20251序

5/13/202525/13/20253構成的理論擺脫了傳統(tǒng)的主題與形象聯(lián)系的視覺創(chuàng)造,主張把形態(tài)、色彩、質感等因素作為構圖的主體,完全或者幾乎不再現(xiàn)具體的對象,追求造形的純粹化、抽象化、簡約化,并通過形態(tài)、色彩、質感等造形元素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運動感、空間感、韻律感、秩序感等視覺效果,以開放性的研究和探討以及理性的創(chuàng)意,來到達知覺的震撼。5/13/20254構成由于研究的角度、作用目的等因素,又被稱為“純粹構成〞,與區(qū)別其它具有實際目的的應用設計。純粹構成是在不考慮造形的實用功能,不受材料和制作手段的制約下,主要從理論上去認知造形概念和根本原理,從各個可能的方面研究形態(tài)、色彩、質感等特征、性質及其表現(xiàn)力,進行形態(tài)要素的組合及視覺心理的訓練。應用設計那么是將純粹構成的原理和技法運用到具體的設計對象中去,它不僅具有純粹構成的審美價值,而且具有實用價值。5/13/20255

對構成的學習,可充分啟迪設計者豐富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和組織形態(tài)、色彩的能力,獲得新的感性和理性知識,開拓新的創(chuàng)作領域,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造手段。5/13/20256

第一章

構成概論

5/13/20257第一節(jié)

構成的概念

5/13/202585/13/202595/13/202510

雖然這些純造形要素與實際用途的各種設計是不可別離的,但隨著研究的開展和分化,在現(xiàn)代設計美學領域里,最終形成了一門獨立的、重要的設計根底學科和研究分支。在設計美學中,“構成〞從其形式上和研究內容上,由于側重點不同,大體分為了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三局部。5/13/202511

色彩構成主要是從色彩的本身屬性〔不附加形象〕和理論等進行研究和探討。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屬于形態(tài)構成。形態(tài)構成并非不考慮色彩,而是側重于對形態(tài)的研究和訓練,以之與色彩構成相區(qū)別。所謂有形就有色,色彩和形態(tài)之間既是獨立的,又相互聯(lián)系的。只是對它們的研究方向和角度在色彩構成和形態(tài)構成中各有側重。5/13/202512構成是一種造形活動。這種造形活動是以研究如何將造形的諸多要素,按照一定的原那么去組織成富有美感、并賦予視覺化和力學觀念的形式。5/13/202513

任何一個形態(tài),都可以被分解為假設干個單元,而且又可以將這些單元重新組合成新的形態(tài)。這種分解后再加以重新組合的程序就是構成的過程。分解形態(tài),也是一個設計思維的過程,其目的就是為了尋求新的造形元素。5/13/202514組合的過程就是構成的過程,不斷地進行分解,并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組合,就會得到諸多的構成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說,構成可簡單地說成是:將兩個或以上的單元,按照一定的原那么,重新組合成新的形態(tài)。5/13/2025155/13/202516這就是說,構成所反映的,可以是完全或幾乎不再表達具體的對象,而是由形、色、質等的抽象形式,在主觀理智的探求中,受到數(shù)理、邏輯等客觀支配去組成構成主體。5/13/202517第二節(jié)

構成的形式

構成,是一種對于形態(tài)、色彩等設計的視覺創(chuàng)造,這一視覺創(chuàng)造的活動,從其構成形式上分,包括二維空間的平面形態(tài)設計與三維空間的立體形態(tài)設計和色彩構成設計。因此可分為平面構成形式,立體構成形式和色彩構成形式。5/13/202518空間和時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各種形態(tài)存在的根本條件依賴于它所處的空間、位置。形態(tài)的變異,必然會導致空間的起伏;位置的變換,也會引起時間上的差異。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構成的形式,又可歸類成空間構成形式與時間構成形式;動的構成形式與靜的構成形式。5/13/202519

構成還與一般設計不同,它是去掉了地方性、社會性、生產(chǎn)性等因素的造形活動,這種設計形式,一般稱為純粹構成。而把遵循于生產(chǎn)的、合理因素的“構成〞稱為目的設計或者應用設計。5/13/202520

由上所述,從廣義上去理解構成的形式及其內容,可以以以下圖作為參考。5/13/202521

5/13/202522

第二章平面構成

平面構成是在二維空間里以多種造形元素按一定的原那么組合成新的形態(tài)的造形活動,主要以輪廓描繪形象。研究和探討的是形態(tài)的問題,是構成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組成局部。

平面構成是造形設計師應掌握運用的根本技能。它研究如何創(chuàng)造出二次元平面形象、三次元空間幻象和四次元的時間動感,以及形象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視覺傳遞設計的問題。平面構成所包含的內容相當廣泛,也是學習的重點。5/13/202523

第一節(jié)平面構成的根本元素

平面構成是在平面中所進行的視覺設計,即一項視覺創(chuàng)造的活動。我們在進行平面構成設計時,首先要明確其構成中的視覺語言,并使這一視覺語言得以運用。

平面構成的視覺語言,一般稱為構成中的各項“元素〞。平面構成中的根本元素為概念元素、視覺元素和關系元素。這也是平面構成中的根本要素。5/13/202524

一、平面構成中的概念元素

概念,是客觀事物的本質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即是人的一種思維形式,人們借助這種形式認識客觀現(xiàn)實中的各種事物和現(xiàn)象一般的、本質的特征。5/13/202525

平面構成中的概念元素,指在意念中感受到的構成物象的點、線、面、體等元素,這些元素,是人的知覺意念所能夠感受到的、在客觀物象結構中的一種存在。所以可以說,平面構成中的概念元素,是指在創(chuàng)造形象以前,僅在意念中感受到形象的點、線、面、體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視覺元素的形成。即在創(chuàng)造形象之前,應該在腦海中先形成這個形象的概念或者圖形,所謂“意在筆先〞,就是這個道理。5/13/202526

例如,在物象的棱角、邊緣、體表等部位都會產(chǎn)生出點的形態(tài)、線的形態(tài)和面的形態(tài)感應,我們把這種感應到的形態(tài),也稱為意念中的形態(tài)。在平面構成中,這些可感知到的形態(tài),都屬于概念元素。5/13/202527

二、平面構成中的視覺元素

視覺元素,是平面構成中的主要的要素內容。如果在畫面上表達出概念元素,必須通過視覺元素來加以表現(xiàn),就是通過形態(tài)的形狀、明暗、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形式因素充分表現(xiàn)出來,這些形式因素即構成了視覺元素。所以,視覺元素的作用是把概念元素表現(xiàn)于畫面。5/13/202528

1、形狀:是客觀物象的外在形態(tài)。任何可見物象都有其形態(tài)的存在,也就是可見物象的外貌。所以,形狀就是形所具有的狀態(tài),包括在宏觀和微觀中,所有的有機形態(tài)和無機形態(tài),所構成的“形〞的世界。平面構成設計中所涉及到的“形狀〞,主要是以平面形為根底,尋求和理解“形〞的構成規(guī)律,掌握它的造形方法和對其形式美感的追求。5/13/202529

對于形狀的認識,但凡具有位置、方向、明暗、色彩和肌理等因素所構成的形,都必然會有能夠使人的視知覺可以感知到的形狀。5/13/2025302、明暗:物體當受到光照射時,受光的部位亮,背光的部位暗。人的視知覺中就有了明暗的概念。光是呈現(xiàn)物象形體的重要因素,明暗的變化是構成設計中的重要的造形手段之一。5/13/202531

同時,對明暗的理解,并非只限于呈現(xiàn)物象的立體感認識。在平面構成中,對于明暗“系列〞〔明度漸變〕變化的分析,對人的知覺感應影響是不同的。亮的調子,能給人以明快、清新、向上、響亮、擴張、刺激等視覺效果;灰的調子,可以使人感覺有含蓄、柔和的情感意味;暗的調子,使人產(chǎn)生出深沉、壓抑、收縮、神秘等知覺上的感應。5/13/202532

我們把明度變化中的、多層次的明暗系列,進行有目的性的分割,并把它們加以不同的組合、排列,就會得到不同的黑、灰、白等明暗關系的構成。5/13/202533

3、大?。菏侵感螒B(tài)構成中,形的要素的比照關系。任何物體都具有形狀,即包含著長度、寬度、高度及面積、體積等構成因素。形的大小都是相互比較而存在的,也可以量度。在構成設計中,大小是一種比照因素,而比照是構成形式美感的要素之一。5/13/2025345/13/202535

4、色彩:是人的視覺器官對光的感受。人對物象外表的色彩知覺主要包括色相、明度、純度和色性的冷暖等關系。在視覺元素的構成中,根本色〔色相環(huán)中的純色〕與黑灰白等作為最根本的構成元素。5/13/202536

5、位置:是指形態(tài)存在于空間之中的某一地方。在平面構成設計中,任何一個形態(tài)的位置都是和其它形態(tài)相比較而存在的,形成帶有方向性因素的關系。例如,某一形態(tài)在另一形態(tài)的上面或下面,左面或右面,前面或后面等等。形態(tài)的位置變化,也就形成了形與形之間的某種空間關系的構成。5/13/202537

6、肌理:即物象的外表組織結構。物象外表的組織結構不同,就會給人以不同的“質感〞〔肌理視覺感〕印象。其中包括視覺質感和觸覺質感?!操|感即是通過肌理的處理來表現(xiàn)的〕。

肌理因知覺的感受不同,分為視覺肌理和觸覺肌理。5/13/202538

視覺肌理是無法通過觸摸去感覺的,而是由視覺來感受。由于視覺的感受引起觸覺經(jīng)驗的聯(lián)想,從而引起冷、熱、軟、硬、粗、細……等各種心理感受。視覺肌理是平面設計中主要追求的肌理。它可用描繪、噴灑、拓印、攝影、刮擦……等手法來表現(xiàn)。5/13/202539

觸覺肌理可以通過觸摸,感受出物體外表的肌理差異。而且,觸覺肌理不僅是觸覺的,同時又是視覺的,它不但給人生理上的感受,還給人心理上一定的影響。5/13/202540

三、平面構成中的關系元素

關系元素是指視覺元素的編排組合形式。通過空間、重心、骨格等因素決定的。也就是說,受構成的空間、重心、骨格等可見的和感覺的格律所表達的元素關系,形成這些關系的元素即為關系元素。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骨格,其它如空間、重心等元素,那么有賴于感覺去表達。5/13/202541

1、空間:在平面構成中,所說的空間概念,是強調形與底的構成關系。在平面中,如果把能夠引起視覺注意的形稱為正形,襯托正形的形稱為負形。那么,襯托正形的負形就是平面中的空間,屬于二次元空間。在立體中,與形態(tài)的實體相反相成的局部稱為空間,這個空間屬于三次元空間。5/13/2025425/13/202543

2、重心:重心一般是指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通常在形體的幾何中心點。在平面設計中,泛指人對形態(tài)所產(chǎn)生的心理量感上的均衡,即形體的形態(tài)或者形態(tài)在畫面中的布置,應該處于在重心的范圍內,這樣才能感到穩(wěn)定。自然界里處于安定狀態(tài)中的物體,都是處在均衡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運動中的事物,也是保持著重心的平衡性。5/13/202544

保持重心的安定性的形態(tài),可以構成對稱形式,也可以構成非對稱形式。形狀、色彩、肌理等不同的設計元素,都能夠對形的重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并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應作用。5/13/202545圖形處在幾何中心位置上時,雖然整個構圖是穩(wěn)定平衡的,但感覺上卻是比較單調和呆板。不如圖形處在幾何中心附近時,構圖即保持了平衡,又顯得比較生動。試比較下面幾個圖形的心理感受。5/13/202546當圖形在畫面的中心位置上部時,重心上移,有向下的勢能,產(chǎn)生了動態(tài)感應;5/13/202547而圖形在畫面的左右上角時,便更加產(chǎn)生了強烈的不安定感。5/13/202548當圖形在畫面的中心位置下部時,重心下移,有了實實在在的安定感,但由于整個構圖遠離畫面的幾何中心,這種安定感,并不平衡;

5/13/202549而圖形在畫面的左右下角時,也同樣產(chǎn)生了不安定的效果。

5/13/202550

3、骨格:是構成設計中的重要形式。骨格是所構成的視覺“單位〞,即形態(tài)設計所依據(jù)的空間。形態(tài)在作組織、編排設計時,是依據(jù)在骨格所構成的“單位〞中去尋找相互之間的關系,最后創(chuàng)造出與原有形態(tài)的變異的整體構成關系。

骨格是重要的構成形式,我們將在第三章的構成方法中,學習骨格的具體內容和構成方法。5/13/202551

第二節(jié)

平面構成中的形態(tài)

一、自然形態(tài)

自然形態(tài)指現(xiàn)實形態(tài),一般指所有自然“本體〞物象的整體存在。例如:日月、山川、植物、動物等自然景觀中的有機形態(tài)和無機形態(tài)。同時,也包括著人和以人為主體的“自然環(huán)境〞中所有人造物的組成局部。5/13/202552

自然形態(tài)所反映的是具體的物象。任何具象的東西都可以作為設計中的構成對象。例如:花卉、動物、風景、人物等圖案,就是采用自然形態(tài)作為根底所構成的。5/13/202553

自然形態(tài),包括物象的形狀、色彩、質地等,自然形態(tài)的構成設計,要注意對其形態(tài)的感性表現(xiàn)和進行一定社會內容的解釋性的表達。

自然界中諸多形態(tài)的完善形式,構成美的要素。不管自然本體或人類行為的結果所產(chǎn)生的形態(tài),都具有著一定的形態(tài)意義,并賦予人的審美情感上的功能作用。5/13/2025545/13/202555

二、抽象形態(tài)

抽象與具象,這是兩個對立的概念。抽象的含義為“提取〞,是對具象的性質與特征等屬性進行高度概括、提煉、升華。抽象形態(tài)不再是對自然物象的再現(xiàn),而是在對具體對象的認識上,對其本質進行高度簡約地概括,表現(xiàn)出對具象的啟發(fā)性。即對客觀物體的認識過程中,由感性向理性開展的視覺創(chuàng)造。5/13/2025565/13/202557如畢加索的?牛的變形過程?,就是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5/13/202558我們可以作這樣的練習:如對一個物體寫生,先把它的外部輪廓〔包括外形、肌理等特征〕仔細地描繪下來,再選擇其中一個局部,將其放大,就會得到和原來的形體在感覺上很不相同的圖形。5/13/202559

而構成中的抽象,往往并不表達具象事物的外部特征,而是更著重對具象的本質,即內部性格的描述和對具象的抽象理解加以表現(xiàn)。如表現(xiàn)男人或女人時,并不表現(xiàn)男性或女性的外部特征,而是著意從人性的理念去表達性別的情感特征①。

注:①在作男性、女性的理念抽象表現(xiàn)時,如用整齊、穩(wěn)定感的粗實線去表達男性的粗暴、厚重和踏實、堅毅;如以自由、流暢的曲線表現(xiàn)女性的嫵媚、優(yōu)雅和美麗。這些已經(jīng)不是具象的抽象,而是對事物性格特征的理解,以單純的線條和形態(tài)來表達。5/13/202560所以,抽象形態(tài)并不是以表現(xiàn)對象為目的,而是以對象為素材,以構成的原理、方法在設計中創(chuàng)造出新的、符合美學規(guī)律的形態(tài)構成。5/13/202561

抽象形態(tài)所構成的形、色都能觸動人的知覺感受和情感的激發(fā)。如對于形態(tài)構成因素的明與暗、強與弱、輕與重、剛與柔、動與靜、聚與散、疾與徐、抑與揚等等的表現(xiàn)?;驅τ谇楦蟹矫娴某绺摺?yōu)美、悲壯、滑稽、喜悅、哀郁、歡快等等的抽象表達等。這些都是抽象形態(tài)的表現(xiàn)內容。5/13/202562三、純形態(tài)純形態(tài)是以幾何形態(tài)為根底的最根本的構成形態(tài)。即以三角形、矩形、圓形等最簡潔的形體進行造形的幾何形態(tài)。純形態(tài)是構成自然形態(tài)和抽象形態(tài)最根本的形態(tài)要素。純形態(tài)的構成,作為探討構成的形式規(guī)律,是平面構成中的主要研究對象,其構成形式也是平面構成的根底設計內容。5/13/202563

5/13/202564

四、自然形態(tài)、抽象形態(tài)與純形態(tài)之

間的聯(lián)系

自然形態(tài)是注重對形態(tài)的寫實描繪,可通過對形、色、質的真實感表現(xiàn)物體的外貌綜合性,即任何一個物體都可以從形、色、質三個方面來綜合加以表達。但對于物體的貌象,又可單獨由這三個因素中任意一個來表現(xiàn),即對這三個因素進行簡化。假設突出形態(tài)特征,那么對色和質簡化,〔如在色彩構成中,主要以色彩來表達某種屬性,這時形態(tài)和質感就被簡化了。〕這一過程稱之簡約化。5/13/202565如對人物、花卉、建筑等形體的白描,就屬于這個范疇。這種簡約還保存了物體的主要特征,所以它與抽象圖形還有一定的差距。

假設把簡約化了的圖形再加以高度的簡化,只保存著該形體的最重要的特征,這時的圖形就是抽象形態(tài)了。5/13/202566當然,形體的抽象與情感等心理感受方面的抽象是有差異的。形體的表現(xiàn),再怎么抽象,因為保存了物體的重要特征,還是能識別出這個物體。但作為情感方面的抽象,那么著重對事物本質特性的表現(xiàn),不再描繪物體的外部特征,即形的表現(xiàn)已不是主要的了,而是在于對它的本質屬性的理解。這就是構成研究的重點。5/13/202567所以在構成設計中,對復雜的自然形態(tài)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把最本質的屬性保存,簡約化為抽象形態(tài)。再在抽象形態(tài)的根底上,加以高度概括,用具有明確的邊角關系的幾何形態(tài)來表現(xiàn),就變成純形態(tài)。

5/13/202568這一過程可用下面這個路線圖加以表達:

具象形態(tài)→〔形象簡化〕→抽象形態(tài)→〔數(shù)理簡化〕→純形態(tài)5/13/2025695/13/202570

5/13/202571

作為組成純形態(tài)的最根本的構成元素――點、線、面,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對其性質和原理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對構成的學習和理解。5/13/202572

第三節(jié)

形態(tài)構成要素

純形態(tài)是構成自然形態(tài)和抽象形態(tài)最根本的形態(tài),而組成純形態(tài)的最根本的構成元素是點、線、面。所以說點、線、面是形態(tài)構成的要素。5/13/202573

一般而言,作為形態(tài)構成的元素,點、線、面只是其中的一局部,是極其重要的局部,特別是在平面構成設計中。所以它們是構成形態(tài)的重要元素,即構成要素。作為形態(tài)的構成元素,還包括了其它一些內容,如一個物體的外貌特征,必須包含形、色、質三局部,才能完整、充分地進行形態(tài)的構成設計。5/13/2025745/13/202575

而在構成中,點、線、面本身就具有非凡的造形能力,它再也不只是表現(xiàn)內容的手段和工具,而具有自身的性質和特點及豐富的表現(xiàn)力,點、線、面的屬性和美感的表達也是創(chuàng)作的重要形式。所以,在構成中,對點、線、面的屬性的表現(xiàn)和對其特征等的認識和理解是至關重要的。5/13/202576

一、點

〔一〕點的特點與性質

1、

點的大小與點的感覺關系:點越小,點的感覺越強;反之,點越大,點的感覺減弱,面的感覺增強。但是,點如果太小,那么不但難以識別,而且存在之感也隨之減弱。

5/13/2025775/13/202578

2、點與作圖空間的關系:點的感覺強弱與作圖的空間之比有關。作圖空間面積與圖形面積之比,比值越大,點的感覺越強烈;反之,比值越小,點的感覺削弱,面的感覺隨之增強。5/13/202579

3、點與形的關系:圓的形態(tài),點的感覺最好。即使圓形較大時,仍然能給人以點的感覺。因此,在形態(tài)方面,以圓點的感覺最正確,比其它形態(tài),如方形、三角形等更具有點的視覺效果。5/13/2025805/13/202581

4、實點與虛點的視覺感:內部充實、輪廓清晰的點,稱為實點,點的感覺強;反之,輪廓不清,或者中空的點以及四周由某形所包圍,中間留下空白所形成的點,稱為虛點,點的感覺較弱,但有柔和的視覺效果。5/13/2025825/13/202583

〔二〕點的造形

1、實點造形比較簡單。虛點的造形方法有以下幾種:

〔1〕四周用面或某種形態(tài)進行包圍,中間留下點狀空白。

〔2〕把線斷開,露出點狀縫隙。

〔3〕在畫面上挖孔、打洞。

利用這些方法來作點的表現(xiàn),雖然就點的感覺來說,顯得較弱,但可表現(xiàn)出靈秀柔美之感。5/13/202584

2、

點的線化

〔1〕點的引力

在空間中放置的點,由于點之間的相互的引力,產(chǎn)生一種線的感覺,稱為點的線化。點的線化是由于點之間的引力關系所形成的。而引力的大小和強度與點之間的距離和點的大小有關:5/13/202585

a、距離較近的點比距離較遠的點引力強;

5/13/202586b、點之間的引力與點的強度〔由面積、形態(tài)所決定〕成正比。在大小不同的兩點之間,小點易被大點所吸引。5/13/202587

〔2〕點的形狀

點的線化還可由點本身的形狀等方法進行表現(xiàn):

在帶有方向性的點,如三角形的點、橢圓或長形的點,在排列時能感覺到其方向性或順序,從而產(chǎn)生了點線的視覺感。5/13/2025885/13/202589

〔3〕交點

“交點〞位于線交叉之處。交點在造形上,點的感覺并不明顯。所以在設計時,在交點上放置明確的點,使交點的感覺變強。5/13/202590

5/13/202591〔4〕光點

絢麗多姿的燈光,是由一個個光點組成的。光點的閃爍,本身就具有非凡的造形能力。通過攝影,特別是運用各種濾鏡,可得到造形各異的光點。5/13/202592

光點的線化表現(xiàn)

光點移動便形成了線。如夜晚奔馳的車輛的燈光,或在運動中觀看固定的燈光,都能看到連續(xù)的光跡。利用這個原理,用照相機拍攝光點,作光點的線化表現(xiàn)。5/13/2025935/13/202594

a、活動的光點光源,照相機不動,進行長時間的曝光,便可拍出光的軌跡照片。

b、光點不動,晃動照相機,亦可拍出光跡照片。

c、光點和照相機一起晃動,同樣能拍出光跡照片。5/13/2025955/13/2025965/13/2025975/13/2025983、

點的面化

點的聚集會產(chǎn)生面的感覺。其次,由于點的大小或配置上的疏密,又會給面造成凸凹的感覺。

所以,通過點的巧妙的排列〔如大小、疏密等的變化〕,可表現(xiàn)曲面、陰影及其復雜的立體效果。5/13/202599

點的排列有兩種方法,一是點的大小、形狀、疏密都較為自由的排列;二是排列井然的點〔幾何形態(tài),如圓點,橢圓點等〕由于大小的變化,產(chǎn)生了疏密的效果而形成的立體感。5/13/20251005/13/20251015/13/2025102

二、線

線的形態(tài),從動態(tài)的角度講,是點運動的軌跡,點的大小和形狀決定了線的形態(tài)。從靜態(tài)的角度講,是面的邊沿。線的形態(tài)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空間的方向性和長度。即線的長與寬之間的比值較大。假設比值較小,那么會因其寬窄的不同,形成點或者面的感覺。5/13/2025103

〔一〕線的種類

5/13/2025104

直線在數(shù)學上的定義,視為曲率趨近于無限小的開放曲線。就線的表現(xiàn),又可分為整齊端正的幾何線及徒手繪制的自由線。自由而流暢的線可以視作點在“漫步〞所形成的軌跡。5/13/2025105

對線的描繪,使用的工具不同,那么線的形態(tài)和感覺就有不同的效果。5/13/2025106

〔二〕

線的作用

為了表現(xiàn)物象,就會不斷地使用到線。同時為把事物或具體物象加以抽象化,也經(jīng)常使用線來表達。線是物體抽象化表現(xiàn)的有力手段。但脫離開具體形象獨立來對線加以考察的話,線本身就具有卓越的造形能力。5/13/2025107

1、

線的粗細

粗線有力、穩(wěn)重、深沉,有厚重感;細線銳利、纖細、輕快,具有速度感。

線的粗細可產(chǎn)生遠近關系,感覺上粗線前進,細線顯得后退。5/13/2025108

2、

線的長短

長線具有時間性、持續(xù)性;短線具有刺激性、斷續(xù)性。5/13/2025109

3、

線的濃淡

這是關于線的明度問題。如果線的粗細或長短一定的話,深色的線比淺色的線顯得前進一些。另外,濃淡不同的線,假設以折線的方式加以運用,會使畫面產(chǎn)生強烈的凸凹感。5/13/2025110

4、

線與間隔

不管粗細、長短、明暗……,一切條件相同的線在配置的時候,間隔密集的線群比間隔寬松的線群顯得后退一些,利用這種關系來從事系統(tǒng)化的“構成〞時,可表現(xiàn)遠近感與立體感。5/13/2025111

〔三〕

線的性格特征

不同形態(tài)的線條,能表達出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視覺感受,即表現(xiàn)各種情感效果。5/13/20251121、線的形態(tài)

〔1〕直線

直線的形態(tài)具有明確性、簡潔性、銳利性,給人以緊張感、速度感和力度感。直線形態(tài)從生理或心理感覺上富有男性性格的情感特征。5/13/20251135/13/2025114

〔2〕曲線

曲線的形態(tài),是一種受外界支配的線型,外界的壓力的大小,可以使線形發(fā)生變異,產(chǎn)生情感知覺中的傾向性。曲線的形態(tài)與直線相比照,會產(chǎn)生出飽滿、優(yōu)雅、柔軟、歡快、跳躍、律動、和諧等審美感性上的特點。同時,曲線的形態(tài)從生理或心理的角度來看,富有女性性格的情感特征。

5/13/2025115曲線又可分為自由曲線和幾何曲線。

自由曲線的形態(tài)富于變化,溫和流暢、輕快優(yōu)美,追求于自然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5/13/20251165/13/20251175/13/2025118

幾何曲線的形態(tài),富于節(jié)奏性、比例性、精確性、規(guī)整性和單純中的和諧性。因此,幾何曲線的形態(tài)有著某種現(xiàn)代感的審美意味。5/13/2025119

2、線的方向

線的方向不同,亦能表達出不同的情感。當有目的的使用某種方向的線時,就能產(chǎn)生相應的心理感受。5/13/2025120

〔1〕水平線

水平線能夠給人以安定、穩(wěn)重、平靜、永久、無限、廣闊等意味。如湖泊、大海的水平面上的天際線〔水平線〕,使人產(chǎn)生一種無限的、深遠的感覺;水平線的形態(tài)又有靜止感、永恒感。水平線兩端的無限延長、伸展,不但使人心緒平靜,而且又增加了廣闊、深遠、無垠的心理感應。5/13/2025121

〔2〕垂直線

垂直線的形態(tài)富有記念性,給人以回憶、崇敬、高尚、權威、莊嚴等感情、心理上的特征。例如:廣場上巨大的雕塑、建筑物的高大柱子、高高挺立的旗桿等都含有這種審美意味。5/13/2025122

層層疊疊、往上延伸的平行線,是水平線與垂直方向的組合,會產(chǎn)生出具有水平線和垂直線的聯(lián)合特征,使人感到莊嚴、肅穆的氣氛。如建筑物中的層層石階,這種層層疊疊的平行線給人以穩(wěn)定感、莊重感和深遠感。5/13/2025123

〔3〕斜線

斜線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線型,產(chǎn)生出不安定、缺乏均衡等感覺。因此,具有運動性的特征。

5/13/2025124此外,在造形構成中,通過線條的方向的微妙變化,還可以產(chǎn)生表現(xiàn)復雜的三維空間和人體上的復雜凸凹。

5/13/2025125

總之,線因它的方向的改變,可以用來表現(xiàn)出種種三次元效果。5/13/2025126

3.線的方向指向性

雖然線的方向能產(chǎn)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但同一角度和方向的線,因為其指向性不同,又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也就是說,在設計構成中,方向指向性不同,產(chǎn)生的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這就要在設計中充分考慮這些因素。5/13/2025127〔1〕向右指向水平線以流暢的形勢,表現(xiàn)自然的安定感和具有時間持續(xù)性的空間?!?〕向左指向水平線不自然的流動,給視覺一種逆行的移動感。5/13/2025128〔3〕向上指向垂直線增加向上的動勢,意味著明亮,健康。使人產(chǎn)生上升,未來,生長、希望的印象。〔4〕向下指向垂直線向地面下落的力學性強,與積極向上的力比照,使人產(chǎn)生強烈向下的黑暗的,后退的印象。5/13/2025129〔5〕向右上方指向斜線自然地表現(xiàn)出一種輕松的運動感,加強健康、未來、飛躍等明快而生動的印象?!矆D4-37〕〔6〕向左下方指向斜線加強下落感,表現(xiàn)出瞬間的飛快的速度。5/13/2025130〔7〕向左上方指向斜線有強烈的,失去重心的不安定感,使向上移動的視線感到阻礙、不流暢?!?〕向右下方指向斜線不自然的動勢,給人以強烈的刺激性,容易表現(xiàn)停滯、陰性和黑暗面。5/13/2025131

〔四〕

線的造形

1、

間接線

間接線是通過不直接畫線的方法,間接創(chuàng)造出線的感覺。因此,這種感覺到的線被稱為間接線,或者稱為“消極線〞。

間接線的制作,使得線的表現(xiàn)變化莫測,富有魅力。5/13/2025132

〔1〕把畫好的線條剪斷后,錯開一定的位置,就可形成間接線。5/13/2025133

〔2〕有方案地進行設計,使間接線呈現(xiàn)出美妙的效果。5/13/20251345/13/20251355/13/2025136

2、

線的點化

把點有序地組成列或排,就有了線的感覺。這叫做點的“線化〞。反之,把線徹底分化后,便有了點的感覺,這叫做線的“點化〞。不管點的線化還是線的點化其表現(xiàn)效果具有柔和、優(yōu)美的感覺。5/13/20251375/13/2025138

3、

線的面化

線如果大量密集使用或者緊密排列,會產(chǎn)生出面的感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