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23詩詞曲五首教案1新人教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23詩詞曲五首教案1新人教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23詩詞曲五首教案1新人教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23詩詞曲五首教案1新人教版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23詩詞曲五首教案1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3詩詞曲五首教學目標學問與實力1.誦讀詩歌,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2.揣摩詩歌語言,品嘗詩意。3.積累名句,感受我國古代詩歌的獨特魅力,提高誦讀和觀賞的實力。過程與方法1.展示課件,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生平和創(chuàng)作背景。2.學生反復誦讀,聯(lián)想與想象結合,品嘗詩詞曲的音韻美、意境美。3.通過設疑、點撥、探討、寫作等方式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情感。情感、看法與價值觀激發(fā)閱讀、觀賞古詩詞的愛好,從詩詞中吸取古人的精神養(yǎng)分,感受詩詞曲的藝術魅力。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意思和情感。教學難點揣摩詩歌語言,品嘗詩意。課時支配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新課導入同學們,我國古典詩詞源遠流長,好若繁星。在這筆豐厚的文學遺產中,反映斗爭的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從古至今,斗爭始終是人們所關注的一個主題。今日,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與斗爭有關。二、自主預習1.作者介紹岑參(約715—770),唐代邊塞詩人。從軍多年,對邊疆生活有深刻的體驗,因而擅長描寫塞上風光和斗爭景象。他的詩氣概豪邁,色調顯明,風格多樣。與高適齊名,并稱“高岑”。代表作有《岑嘉州集》。辛棄疾,見第12課“作者介紹”。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學家。《過零丁洋》和《正氣歌》是他最為人所相識和稱道的兩首詩。張養(yǎng)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元代文學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稱。代表作有《三事忠告》(《牧民忠告》《風憲忠告》《廟堂忠告》三書之合集),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等。2.背景資料《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于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春夏之交東歸,此詩當作于此期間。天寶十三年這次是岑參其次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封常清的判官(節(jié)度使的僚屬),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詩人在輪臺送他歸京(唐代都城長安)而寫下了此詩?!赌相l(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在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末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后不久(其次年陽春三月),被改派到鎮(zhèn)江去做知府。鎮(zhèn)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建功立業(yè)之地。每當登臨京口(即鎮(zhèn)江)北固亭時,詩人都會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哆^零丁洋》:文天祥于宋末帝趙祥興元年(1278)被元軍所俘。次年,文天祥過零丁洋(即“伶仃洋”,今廣東珠江口外),寫了這首詩?!渡狡卵颉やP懷古》:張養(yǎng)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天歷二年(1329),因關中旱災,他被任命為陜西行臺中丞前往賑災。他在這個過程中親睹了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不遺余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張養(yǎng)浩就是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潼關懷古》。3.學問鏈接散曲,在元代稱為“樂府”或“今樂府”,是協(xié)作當時北方流行的音樂曲調撰寫的合樂歌詞,是一種起源于民間新聲的中國音樂文學,是當時一種雅俗共賞的新體詩。有小令和套數兩種基本形式。散曲從結構上可分為小令、中調、長調。特點:(1)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屬于肯定的宮調。(2)不同曲牌在字數、句數、平仄和用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規(guī)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類別名、宮調名、曲牌名和曲題名。4.檢查預習(1)重難字冢(zhǒng) 雉(zhì)羹(gēng) 飴(yí)岑參(cén) 狐裘(qiú)錦衾(qīn) 瀚海(hàn)羌笛(qiāng) 掣(chè)萬兜鍪(móu) 寥落(liáo)惶恐(huáng) 潼關(tóng)躊躇(chóuchú) 宮闕(què)累eq\b\lc\{\rc\(\a\vs4\al\co1(lěi冢累累,léi累贅,lèi勞累)) 柏eq\b\lc\{\rc\(\a\vs4\al\co1(bǎi松柏,bó柏林))(2)通假字不知飴(yí)阿誰(“飴”同“貽”,送給)(3)古今異義詞控eq\b\lc\{\rc\(\a\vs4\al\co1(古義:拉開。例:將軍角弓不得控。,今義:限制。))(4)一詞多義得eq\b\lc\{\rc\(\a\vs4\al\co1(將軍角弓不得控能夠,安得廣廈千萬間得到))(5)詞類活用①中軍置酒飲歸客(名詞作狀語,在中軍帳里)②去時雪滿天山路(形容詞作動詞,鋪滿)三、疏通文意1.重點詞語說明控:拉開。飲:宴請。掣:拉,扯。坐斷:占據,占據。躊躇:遲疑不決。這里形容心潮起伏。2.重點句子翻譯(1)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舂罷谷子拿來煮飯,采摘葵菜拿來做羹。(2)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浩瀚的沙漠到處縱橫百丈堅冰,慘淡的愁云凝滯,長達萬里。(3)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太多了。往事漫長而悠遠,猶如沒有終點的長江水滾滾向東,奔流不息。(4)山河破裂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國家危在旦夕,恰如被狂風吹散的柳絮;自己一生動蕩擔心,恰似被驟雨擊打的浮萍。(5)難過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從秦漢宮遺址經過,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四、合作探究(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十五從軍征》是一首什么詩?答案示例:敘事詩。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分別寫了什么內容?答案示例:可以分為兩層。第一層(第一句到“愁云慘淡萬里凝”):寫漫天大雪中邊塞的壯美景象。其次層(中軍置酒飲歸客到最終一句):寫送別的場面,簡略而有情味。(二)精讀課文,內容探究1.《十五從軍征》中“十五”“八十”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示例:夸張。暴露封建社會兵役制度的極端不合理。2.《十五從軍征》抒發(fā)了老翁怎樣的心情?是通過哪些詩句體現(xiàn)出來的?答案示例:抒發(fā)了老翁孤獨凄涼的心情。是通過“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體現(xiàn)出來的。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怎樣描寫軍營的苦寒生活的?這樣寫對表現(xiàn)主題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詩人寫軍營生活的苦寒,主要從側面抓住典型事物,而且不斷變換角度來寫。由夜晚帳內“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到白天帳外“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再到“瀚海闌干百丈冰”,最終又寫到轅門外“風掣紅旗凍不翻”。作用:寫軍營將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斗爭的艱苦及其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同時為送行場面渲染了悲涼氣氛。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答案示例:這首詩氣概雄壯、描寫逼真、氣魄宏大,描寫了唐代邊地特有的奇異風光,抒發(fā)了詩人因摯友離去而生發(fā)的無限傷感。(三)品讀課文,句段賞析1.賞析“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答案示例:寫老兵的行動和內心世界。這一詳細形象的描繪,極深刻地寫出了老兵無以言狀的孤獨凄涼的心境。2.賞析“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答案示例:用浪漫夸張的手法,描繪雪中天地的整體形象,反襯下文的快樂場面,體現(xiàn)將士們歌舞的主動意義。(四)熟讀課文,主旨探究1.《十五從軍征》的中心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詩歌通過敘述一個老兵還鄉(xiāng)后才知道家人均已死去,田園故宅成了廢墟,自己已無家可歸,不禁潸然淚下的故事。揭露了兵役制度的不合理,反映了長期戰(zhàn)亂帶給百姓的深重災難。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中心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詩歌通過描寫一派大雪紛飛、雄奇壯美的邊塞景觀,表現(xiàn)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的依戀之情及在艱苦環(huán)境中樂觀豪邁的情懷。(五)賞讀課文,鑒賞評價1.《十五從軍征》在藝術表現(xiàn)上有什么特點?答案示例:整首詩并沒正面描寫斗爭的殘酷,而是從老兵回鄉(xiāng)后所見所感落筆,將典型心情與典型環(huán)境融為一體,在劇烈的對比中表現(xiàn)出民生的凄慘。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斗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感情真摯,悲愴動人。2.《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在煉字造句方面很有特色,請自選語句從合適的角度加以賞析。答案示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詩想象奇妙,把雪雪白、鮮潤的特點形象地描寫了出來;同時把滿樹的白雪比方成盛開的梨花,給人一種春意盎然的感覺?!帮L掣紅旗凍不翻”中的“掣”字用得特別精準,真實地描繪出紅旗被凍住了,連北風也吹不動的情狀,從側面表現(xiàn)出天氣的寒冷。另外,紅旗與白雪皚皚的大地形成顯明的色調對比,給人以深刻印象。(六)課外拓展,對比延長涼州詞(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立刻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譯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致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zhàn)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肯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zhàn)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原來就準備馬革裹尸,沒有準備活著回來。五、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前兩首詩歌,大家對這兩首詩歌有什么理解和體會呢?課后可以相互溝通一下。六、練習設計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七、板書設計十五從軍征eq\b\lc\{\rc\}(\a\vs4\al\co1(總寫\b\lc\{\rc\(\a\vs4\al\co1(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遠看——松柏冢累累,近看\b\lc\{\rc\(\a\vs4\al\co1(野兔野雞,旅谷旅葵)),行動\b\lc\{\rc\(\a\vs4\al\co1(飯羹作好,不知飴誰)),內心——淚落沾我衣))eq\a\vs4\al(兵役殘酷,戰(zhàn)亂頻繁,災難深重)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eq\b\lc\{\rc\}(\a\vs4\al\co1(雪景\b\lc\{\rc\(\a\vs4\al\co1(戶外——雪景秀麗,室內——奇寒無比,戶外——冰雪、愁云)),送別\b\lc\{\rc\(\a\vs4\al\co1(臨別餞行,送別情景))))eq\a\vs4\al(豪邁氣概,依依惜別)其次課時一、課前復習抽背古詩。二、新課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前兩首詩歌,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走進辛棄疾、文天祥和張養(yǎng)浩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們對世事的無奈與憂國憂民的深重情思。三、合作探究(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主要寫了什么?答案示例:上闋:寫景。以問句起,以答句結,使人觸景生情,不勝感慨。下闋:懷古。借對孫權的贊美,暗含對當朝的憂慮、諷刺。2.《過零丁洋》主要寫了什么?答案示例:詩人回顧自己的仕途和征戰(zhàn)的經驗:因科舉而蒙朝廷重用,在荒蕪冷落的斗爭環(huán)境中已經度過了四個春秋。破裂的山河猶如風中飄絮,動蕩擔心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在曾經兵敗的惶恐灘頭,詩人也曾為自己的命運惶恐憂慮,而今途經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嘆自己的孤苦伶仃,無力挽救國家。自古以來,人世間誰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顆赤膽忠心,恒久照射在史冊上。3.《山坡羊·潼關懷古》可以分為幾層?分別寫了什么?答案示例: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第一句到“山河表里潼關路”):寫潼關宏偉險要的形勢。其次層(“望西都”到“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寫作者途徑潼關時的所見之感,主要寫從關中長安萬間宮闕化為廢墟而產生的深厚的感慨。第三層(“興,百姓苦”到最終一句):總寫作者沉痛的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二)精讀課文,內容探究1.有感情地朗讀《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思索問題。(1)詞中哪兩句意思是說: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國之思”?答案示例: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2)“不盡長江滾滾流”借用《登高》中的詩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來抒發(fā)怎樣的感慨?答案示例:千古興亡無盡無休,一如江水滾滾東流。(3)這首詞中作者追懷的古代人物是誰?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全詞,簡要賞析。答案示例:作者追懷的人物是年輕有為、雄踞東南一方、富有英雄氣概的孫權。這首詞抒發(fā)了詞人面對當時的中原已非我全部的愁思和感慨,指出南宋朝廷當像當年孫權那樣不畏強敵,收復失地,絕不能庸碌無為,怯懦茍安。2.有感情地朗讀《過零丁洋》,思索問題。(1)本詩首聯(lián)敘寫了詩人一生經驗的哪兩件大事?答案示例:①寒窗苦讀,進入仕途;②烽煙四起,艱苦抗元。(2)尾聯(lián)“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示例:表達了詩人殺身成仁、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精神。3.有感情地朗讀《山坡羊·潼關懷古》,思索問題。(1)作者是為“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難過”嗎?答案示例:不是。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作者是為古往今來的老百姓難過。其中隱含了對百姓的憐憫和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諷刺。(2)“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中“亡,百姓苦”好理解,為何“興”百姓也苦呢?答案示例: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費時費勁,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斗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這兩句爭論,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給人民帶來的苦難,特別精辟。(三)品讀課文,句段賞析1.賞析“山河破裂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兩句。答案示例:頷聯(lián)寫詩人憂國傷懷之情。運用比方,把危亡的國力比作風中的柳絮,把自己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形象地抒發(fā)了國破家亡的悲傷;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增加了詩歌的韻律美。2.《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對偶。寫出了潼關的險要地形,一句寫山,一句寫河,也是“山河表里”之意。山聚、濤怒,采納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山河人格化。“聚”字,給予群山以保衛(wèi)潼關的生命和意志,從視覺上寫出了潼關被群山包圍的險要地勢;“怒”字,寫出了黃河水奔騰洶涌的氣概,交代了潼關處于黃河邊的險要地勢。(四)熟讀課文,主旨探究《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中心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詞人對景抒懷,憑吊千古興亡,通過對三國時期的孫權的贊揚,表現(xiàn)出收復中原的劇烈愿望。2.《過零丁洋》的中心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詩人通過追憶自己抗元的艱辛經驗,表現(xiàn)了憂國之痛和情愿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3.《山坡羊·潼關懷古》的中心主旨是什么?答案示例:通過描寫潼關險要的地勢,感慨歷代王朝更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作者對廣闊人民的憐憫和對封建統(tǒng)治者的指責。(五)賞讀課文,鑒賞評價《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這首詞擅長用典,自然貼切,不露痕跡,結合全詞,簡要賞析。答案示例:詞中多處用典,如上闋“不盡長江滾滾流”一句出自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但杜詩是寫個人流離潦倒之悲,而辛詞卻是寫國家興亡之感,意境不同。再如尾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借用曹操的話,含蓄深刻地對南宋當朝進行了諷刺,意在言外,耐人尋味。(六)課外拓展,對比延長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賞析:這是一首詠史懷古詞。上闋以寫景為主,主要描寫赤壁的景色,同時兼懷古人,仿佛是由遠景、近景、特寫等鏡頭組成的畫面;下闋懷古,詞人抓住周瑜年輕有為這個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