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5-2016學年高二語文下冊2月月考試題_第1頁
湖北省孝感市2015-2016學年高二語文下冊2月月考試題_第2頁
湖北省孝感市2015-2016學年高二語文下冊2月月考試題_第3頁
湖北省孝感市2015-2016學年高二語文下冊2月月考試題_第4頁
湖北省孝感市2015-2016學年高二語文下冊2月月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孝昌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二月月考語文試卷本試卷分第Ⅰ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第Ⅰ卷(閱讀題,共70分)甲必考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對于道家的不爭,歷來也存在著很深的誤解。最常見的是把道家的不爭說成是“以不爭為爭”,如此一來,不爭就成了迂回的爭,成了一種與人相爭的特殊方式。這種看法由來已久,朱煮就曾說過:“老子心最毒,不與人爭者,乃所以深爭之也。”事實上,老子和莊子從來都沒有把不爭當作取勝的手段,在他們那里,不爭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老子主張“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應該像水那樣“善利萬物而不爭”,而沒有把不爭作為獲勝、獲利的策略。道家為什么主張“為而不爭”呢?因為消減物欲、順任自然、不勉強從事、不與人爭,可以緩解自身承受的生存壓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與他人發(fā)生沖突,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使人際關系變得寬松和諧。至于“以不爭為爭”,則是后人對道家之不爭的發(fā)揮和實際應用。同這種后起之義相比,老莊的不爭屬于“道”或價值理性的層面,后者則屬于“術”或工具理性的層面,把后來才有的解釋和發(fā)揮應用加于老子本人或《老子》文本是不妥的。與“不爭”相類似的是老子的“柔弱勝剛強”,常見的誤讀是將之等同于“以柔克剛”。“柔弱勝剛強”的“勝”字在這里是“優(yōu)于”、“勝過”的意思,而不是“戰(zhàn)勝”、“克服”的意思。柔弱是老子十分推崇的品質和價值,因為在老子看來,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fā)展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一個從柔弱到剛強的過程,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而柔弱標志著新生、生命力和發(fā)展的前途,而剛強則是衰退、走下坡路、敗亡的征兆,所以說“物壯則老”,“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闭怯捎谟^察到柔弱的優(yōu)勢,老子才概括出“柔弱勝剛強”的名言,希望人們“守柔”即保持柔弱,推遲乃至避免走向剛強,使自己盡可能長久地立于不敗之地。此外,道家推崇柔弱的價值同“不爭”一樣,亦具有緩解個人生存壓力和有利于人們和諧相處的意義和社會功用。至于“以柔克剛”則是后人對“柔弱勝剛強”的發(fā)揮和應用,作為一種克敵制勝的策略和方法。不過這樣一來,就由“道”或價值理性的層面下降到了“術”或工具理性的層面。雖然說“以柔克剛”往往屢試不爽,成為人們經常運用的策略和方法,但這顯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只能證明道家思想具有極高的智慧和廣大的發(fā)揮空間。

(節(jié)選自白?!冻吻鍖Φ兰覍W說的若干誤解》)1.下列對“對于道家的不爭”存在“很深的誤解”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后人把“不爭”看成“以不爭為爭”,“不爭”屬于與人相爭的“特殊萬式”。B.未能正確理解老子和莊子的思想,其實道家的“不爭”不是手段而是目的。C.后人從工具理性層面而不是從價值理性層面去發(fā)揮和應用了老莊的“不爭”。D.人們不但曲解了老子的“道”,而且還誤讀了老子本人和《老子》這個文本。2.下面對“柔弱勝剛強”和“以柔克剛”內涵的理解,最恰當的一項是A.前者的“勝”是“優(yōu)于”“勝過”之意,而后者的“克”則有“戰(zhàn)勝”“克服”的意思。B.前者的“柔”是老子推崇的品質和價值,后者的“柔”是一種克敵制勝的策略和方法。C.“柔弱勝剛強”的“柔弱”本質是“剛強”,而“以柔克剛”的“剛強”則是“柔弱”。D.前者是希望以柔弱來保持自身優(yōu)勢的生存智慧,而后者是用柔弱克制剛強的行為策略。3.下面說法不符合文本內容的一項是A.朱煮說老子的“不爭”其本質卻是“深爭”,這種說法導致后人對道家思想誤解很深。B.道家的“不爭”不僅可以緩解自身的生存壓力,更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寬松人際關系。C.道家認為柔弱是新生、生命力和發(fā)展的標志,而剛強則是衰退、走下坡路、敗亡之征兆。D.“以柔克剛”與“以不爭為爭”一樣,都不是老子的本意,而是后人對道家學說的發(fā)揮。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翛為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翛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惠國,崇、觀法惠奸?!睍r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圍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敗退,墮于護龍河,填尸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屢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之?!苯鹑藖硭魈?,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并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給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斗殺之,誤傷太子。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茍不已,剛以死繼之?!痹轿迦?,無肯承其事者,傅曰:“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彼鞆奶映?。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定。(節(jié)選自《宋史·孫傅傳》)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B.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C.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D.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于中國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登進士第,又可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C.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欽宗。D.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6.下列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孫傅入仕以后,積極向上建言,他擔任禮部員外郎,對尚書蔡翛縱論天下大事,勸蔡迅速有所更變,否則必將失敗,可惜他的建議沒有被采納。B.孫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擄走欽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謀藏匿太子,殺二宦者將首級送至金營,欺騙金人說,這就是誤傷太子之人。C.孫傅上奏,請求恢復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書后,從效用角度高度評價祖宗法度和熙、豐年間的法度,批評祟、觀年間的法度,受到時人贊許。D.孫傅舍身取義,死后謚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營,孫傅前往,卻受到守門者勸阻,他表示身為太子傅,應誓死跟從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7.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國爾,茍立異姓,吾當死者。(2)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一首清詞,回答問題。(11分)漁家傲?東昌道中[注]張淵懿野草凄凄經雨碧,遠山一抹晴云積。午睡覺來愁似織。孤帆直,游絲繞夢飛無力。古渡人家煙水隔,鄉(xiāng)心繚亂垂楊陌。鴻雁自南人自北。風蕭瑟,荻花滿地秋江白。[注]作者乘船北上,在東昌道中寫下的紀行之作。8.簡要賞析“午睡覺來愁似織”中“織”字的妙處。(5分)9.作者在下闋是如何表達鄉(xiāng)愁的?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有的詩詞開篇就奠定了感情基調,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柳永《雨霖鈴》中的“,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皆是開篇以景托情,為整篇奠定了感情基調。(2)《夢游天姥吟留別》一詩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性格的一句詩是:“,。”《琵琶行》一詩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為明線,詩人的感受為暗線,兩線交匯在“,”這兩句詩上。乙選考題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人影許鋒他的祖上是農民。他出生在農家的院子里。他每天被母親安置在一個搖籃里。母親把搖籃懸空掛好,就去做工了。搖籃是溫暖的,還能搖擺,像一葉小舟。那時,他父親在部隊當兵,一年能回來兩次。他和母親相依為命。搖籃很小,剛好容下他。房子也很小,一個土炕,一排柜子,一床被子。到了冬天,滿屋子都是麥稈燒灼之后的煙氣,不大,不至于讓人窒息,但非常強烈。那是鄉(xiāng)村的氣息。他每天從早上開始,一直到中午時分,都在那個小舟似的搖籃里搖著。他全部的行為都在搖籃里完成,拉、尿、餓、哭,樣樣不落。他人小,是弱者。弱者力氣都不大,又被綁著,再怎么掙扎都無濟于事。饑餓與潮濕或者熱烘烘的臭氣使他難以忍受。他聲嘶力竭地哭。他的哭聲該是令人揪心的。但有什么辦法呢?他母親要掙工分養(yǎng)活他。有一天,母親剛走不久,他餓了,開始哭。他就聽見門嘎吱地響了,有一束光進來了。他的眼前猛然亮堂了許多。他還隱隱約約看見一個人影躡手躡腳地進來,輕輕地俯到搖籃邊,捏了一下他的臉蛋,并塞給他一個油炸的果果。那清香,讓他無法遏制地沖動。他一口咬住了。這時人影又飛快地逃遁了,魂兒一般散了。門被關上了,世界變得無聲無息。他母親回來,疲勞至極。但她還得給他打掃衛(wèi)生。她一邊清理他滿頭滿臉的穢物,一邊就哭。他卻不哭了。母親回來了,他有人疼了。日復一日。每過幾天,在他饑餓時,他就聽見門嘎吱響了,有一束光進來了,他的眼前猛然亮堂了許多。那個人影躡手躡腳地進來,輕輕地俯到搖籃邊,捏一下他的臉蛋,再塞給他一個能吃的東西。有奶便是娘,他不知道那是誰,在他想看清楚那是誰時,人影又飛快地逃遁了,魂兒一般散了。門被關上了,世界變得無聲無息。他挺感動的。雖然他還不知道感動是什么意思。他長到三歲時,腿腳有了力,開始到處跑。他動不動就跑到爺爺奶奶房子里去。他們在這個院子里的另一扇門里住。不遠,二十來米。那是一個挺敞亮的院子。院里有一棵樹。到了秋季,樹上掛著燈泡似的芭蕉。他就不安分地爬樹摘果子吃。但他母親回來時,就要撕心裂肺地喊,你給我回來!他頑皮,不回去。小腳奶奶站在院里,手叉著腰,喝道,滾回去,再過來打斷你的腿。他瞅著奶奶,望著母親,膽怯了,怕了,回去了。母親用勞動過的大手,一把提起他,同時脫下布鞋,用鞋底子打他稚嫩的屁股。他哇哇大哭。爺爺奶奶的門,哐當一聲關上了。他父親總是要回家的。父親回家,和他母親住幾天,又和爺爺奶奶住幾天。在這邊住時,聽這邊的話。在那邊住時,聽那邊的話。聽了那邊的話,回到這邊,就要給他母親幾個巴掌。做完這一切,父親就要回部隊了。父親每次走前,心情都不好,很郁悶。后來爺爺死了。奶奶也死了。他父親老了。他母親也老了。他們很和睦。但他的心頭一直閃耀著一個人影。那個人影溫暖了他一生。誰呢?(選自《羊城晚報》2007年8月13日)(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小說一開頭就寫道:“他的祖上是農民。他出生在農家的院子里。”是要強調“他”出生的卑微和生活的苦難,同時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B.小說對“人影”進行了細致的動作描寫,從中可以看出“人影”的小心謹慎,以及對“他”滿滿的愛和憐惜。C.小說中有兩段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但并未給人單調重復的感覺,而是在強調“人影”給“他”的關愛和給“他”的感動,能夠更好地表現(xiàn)小說的主題。D.從小說中對“小腳奶奶”的一段描寫可以看出,對于“他”到爺爺奶奶院子這件事,奶奶跟母親是一致的,都不愿意讓“他”到院子里來。E.在這篇小說中,父親是線索人物,貫穿整個故事始終,引出故事和主要人物,具有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2)小說中“人影”究竟是誰?請簡述此人物形象特征。(6分)(3)這篇小說從寫作技巧層面看,具有哪些突出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6分)(4)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什么?請結合全文分析。(8分)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4)題?!肮掳痢庇崞讲儆崞讲?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銘衡,字平伯,現(xiàn)代詩人、作家、紅學家。他出身名門,早年以新詩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譽文壇。歷任上海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精研中國古典文學,是“新紅學”的開拓者之一。②俞平伯一生愛好昆曲,而這愛好又與他的愛情有關。1917年,俞先生與許寶釧結成秦晉之好。許家都是昆曲愛好者,許寶釧之父許引之是業(yè)余昆曲家,許寶釧的姐姐弟弟也喜愛昆曲。尤其是許寶釧,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來字正腔圓,并且能填詞譜曲。③20世紀50年代中期,醉心于《紅樓夢》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對昆曲的興致愈來愈濃。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婦倆便專門請來笛師伴唱。來了客人,也要堅持一曲唱罷才接待。俞平伯與許寶釧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車或三輪車去頤和園。這給幼小的外孫韋柰留下了童話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搖的烏篷船,帶著笛師,帶了吃喝的東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圍著聽,都覺得很驚奇。”④1956年8月,在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長王昆侖等人的幫助下,俞平伯第二次發(fā)起昆曲結社,這就是“北京昆曲研習社”。研習社成立大會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開,他親自擬訂了《章程》和《同期公約》。研習社做的最有影響的工作是對《牡丹亭》的改編與排演——俞平伯與弟子精心整理校訂,全體社員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臺,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試演了一場,周恩來總理親臨觀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應酬。演出結束后,周總理上臺與大家合影,卻找不到俞平伯,后來發(fā)現(xiàn)他是上臺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總理笑他書呆子。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長安戲院演出了兩場,北京昆曲研習社也成為當年唯一參加國慶獻禮演出的業(yè)余社團,這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結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來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說話,只抽煙。高官問:“身體好嗎?”答:“嗯?!备吖僬f:“我們走了?!贝穑骸班拧!奔炔豢吞?,也不送客。⑤“文革”開始后,一些烏合之眾沖進俞平伯的家,從老君堂抄走了大量書籍和研究資料。后來又將其集中到學部的“牛棚”辦學習班,把他的書掛在墻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從容,每天給夫人寫一封信。造反派給他戴上紙糊的高帽子,讓他敲著鑼走在游街隊伍的第一個,他也淡然處之。⑥從“牛棚”放出來后,俞平伯全家被趕到一個小房子里居住,工資也被扣發(fā),只有少許生活費。1971年1月,作為被特殊照顧的老知識分子,俞平伯夫婦從五七干校回到北京。⑦1972年,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有關部門不得不給俞平伯調整住房、補發(fā)工資。一天,幾個人提著皮包去給俞平伯送錢。俞先生點完錢后不慌不忙地問:“這只是本錢,利息在哪里?”來人都很驚愕,說:“沒有利息。”俞先生說:“工資是國家給我的,扣這么多年是錯誤的。今天你們來送錢就是很好的證明。還本付息是常識?!眮砣嗣婷嫦嘤U,無言以對。俞先生說:“其實我并不在乎那幾個錢,我是對有些人信不過,他們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我擔心他們從中貪污?!闭f得幾個人面紅耳赤,狼狽不堪。(選自《名人傳記》2012年1期)(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A.俞平伯出身名門,早年以詩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譽文壇。歷任上海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精研中國古典文學,是開拓者之一。B.20世紀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紅樓夢》的事情。此后,他對昆曲的興致愈來愈濃了。C.“北京昆曲研習社”成立于1956年8月,這是俞平伯第二次發(fā)起的昆曲結社。研習社成立大會在俞平伯的家召開,他親自擬訂了《章程》和《同期公約》。D.“文革”開始后,俞平伯的家也遭到一些烏合之眾沖擊,大量書籍和研究資料被抄走了。后來又被集中到學部的“牛棚”學習班。E.俞先生說:“其實我并不在乎那幾個錢,我是對有些人信不過,他們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我擔心他們從中貪污?!边@體現(xiàn)了他憎惡貪腐、憎惡黑暗一面。(2)俞平伯先生一生愛好昆曲,這一愛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6分)(3)文章第③段寫了俞平伯先生的幾件小事,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4)有人認為俞平伯是我國有風骨的知識精英,也有人認為俞平伯木訥、不善應酬,你的看法呢?請聯(lián)系全文陳述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8分)第Ⅱ卷(表達題,共80分)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A.陽春三月,桃紅柳綠,蜂飛蝶舞,春意闌珊,徜徉于美麗的田野村落,無處不充溢著大自然那盎然的生機和活力。B.長期以來,市民對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頗多。但市民在怨天尤人的同時,能否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有過對紅燈視而不見,橫穿馬路,跨越防護欄等太不可理喻的行為。C.我國最大的商業(yè)保險集團----中國人壽的一張宣傳畫上是一個鼎,其寓意是中國人壽一言九鼎,決不食言。D.沈從文以他的獨特審美視角構建了一個如詩如畫,恬靜淡遠,風格獨具的“湘西世界”。翠翠是這個世界養(yǎng)育出的一個天真可愛,純樸善良,玲瓏剔透的小姑娘。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除了駕駛員要有熟練的駕駛技術、豐富的駕駛經驗之外,汽車本身的狀況,也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重要條件之一。B.我國重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嚴格的監(jiān)管、更嚴厲的處罰、更嚴肅的問責,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稱為“最嚴食品安全法”。C.打車軟件為乘客和司機搭建起溝通平臺,方便了市民打車,但出租車無論是否使用打車軟件,均應遵守運營規(guī)則,這樣才能維護相關各方的合法權益和合理要求。D.幫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學,是我們應該做的,況且這孩子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我們一定要幫助她圓大學夢。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古人不僅把天鵝說成神奇的歌手,他們還認為,,。據他們說,天鵝發(fā)出這樣柔和、動人的聲調,是在它將要斷氣的時候,。,。①對生命作一個哀痛而深情的告別②用和諧的聲音作為它最后嘆息的前奏③低沉地、悲傷地構成自己的喪歌④在臨終時有所感觸的生物中,只有天鵝會在彌留時歌唱⑤這種聲調,如怨如訴A.④⑤②①③B.④②①⑤③C.⑤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⑤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從新課改的視角看,教師不應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①,他將“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觀賞、探究奧秘,但當“游客”對巍然高聳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識鳥獸草木之名時,他不會置身事外,②,令人如沐春風,有時還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現(xiàn)滯澀凝絕時輕靈而高妙地一“點”,即收到“③(詩句)”的奇效。17.看漫畫,根據要求完成練習。要求:(1)簡要描述漫畫主要內容;(2)請根據漫畫內容設計一條公益廣告語。要體現(xiàn)畫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5分)(1)(2分)(2)(3分)六、作文18.閱讀下面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鮮花是美的,鮮花首先是開在你的心上,鮮艷和芬芳才能活躍在你的指間。而此時,你必須明白,促成鮮花開放的,是那窗前那樹梢里透過的一縷陽光。讀了以上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想和感悟?請根據你的理解,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參考答案1、C(A項錯誤在于,此項說的是后人對"不爭"的誤解,不屬于原因分析;B項錯誤在于,此項所說應該是一種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分析也不夠具體;D項錯誤在于,該項的“誤讀老子本人和《老子》這個文本”等不是主要原因。)2.D(A項不是對內涵的理解,而是詞義解釋;B項只提到“柔”,而忽略了“剛”;C項的“剛強”則是“柔弱”,屬于理解不當,“以柔克剛”的“剛”不是柔弱。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3.A(A項“這種說法導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內容,屬于強加因果。)4.A(給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題中文段大意為:宣和末年,高麗人入朝進貢,使者經過的地方,征調民夫整治舟船,騷動混亂,大量耗費。孫傅說,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農業(yè)生產,這樣對于中原地區(qū)沒有一點好處。宰相認為他說的和蘇軾的話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貶為蘄州安置。)5.D(解答此類題目,要回憶平時在課本中和課外學習中學到的古代有關文化常識,再據之判斷。題中,D項錯誤在于:太子必須是指定的皇位繼承人,而不能是其他人??键c:了解常見古代文化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6.C(解答此題,可將各選項表述同文本相關內容進行認真比較,以發(fā)現(xiàn)異同,確定正誤。題中,C項錯誤在于:文本中“時謂名言”意思是當時人認為這是名言。)7.(1)我只知道只有我們的君主能做中國的皇帝,如果立異姓人做皇帝,我就為此而死(2)金人雖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應當跟太子一起去,求見兩位酋長當面譴責我們,或者還有可能把事情辦好。(翻譯文言首先要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后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達到詞達句順。)【參考譯文】孫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進士。擔任禮部員外郎一職。當時蔡條是尚書,孫傅給他陳述天下的事情,勸告他要立即有所變更。不這樣的話一定會失敗。蔡條沒有采用他的話。升到中書舍人。宣和末年,高麗人入朝進貢,使者經過的地方,征調民夫整治舟船,騷動混亂,大量耗費。孫傅說,索求民力以至于妨害了農業(yè)生產,這樣對于中原地區(qū)沒有一點好處。宰相認為他說的和蘇軾的話相同,就上奏皇帝把他貶為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認為孫傅的言論雖然偶爾與蘇軾的相合,本意也沒有別的,只是就職論事責備的有點過頭而已。許翰也被罷職離開。靖康元年,朝廷征召孫傅擔任給事中,晉升為兵部尚書。他上奏章請求恢復祖宗的法令制度,欽宗問他原因,他說:“祖宗的法令能讓百姓受惠,熙豐年間的法使國家受惠,崇觀年間的法令使奸人得到好處?!碑敃r的人認為他說的是至理名言。靖康十一月,被任命為尚書右丞,不久又改任為樞密院同知,金人包圍了都城,孫傅日夜親自抵擋箭石。金兵分四面鼓噪著前進,宋兵敗退,掉到了護龍河中,尸首都把護龍河填滿了,城門急忙緊閉。這一天,金人于是登上了都城。靖康二年正月,欽宗到金國大帥的營帳求和,讓孫傅輔佐太子留守都城,依然兼任少傅,二十天了皇帝也沒有返回。孫傅多次寫信請求進過送還皇帝。等到廢欽宗立金人的文書到達,孫傅非常悲痛地說:“我只知道只有我們的君主能做中國的皇帝,如果立異姓人做皇帝,我就為此而死。”金人來索求太上皇、皇帝皇后、諸位王爺,嬪妃。孫傅留下了太子不遣送。秘密地謀劃著把太子藏到民間,另外找到了像宦官的兩個人殺了他們,并殺了幾十個死囚,帶著他們的首級送給了金人,對金人說:“宦官想要私下里讓太子出城,城門口的人互相爭斗殺了他們,誤傷了太子。趁著大帥的軍隊討伐平定的機會,殺了這些作亂的人來獻上,如果還是不停止,我就只有用死來繼續(xù)。”過了五天,沒有肯承擔這件事情的人,孫傅說:“我是太子的老師,應當和太子一同生死。金人雖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應當跟太子一起去,求見兩位酋長當面譴責我們,或者還有可能把事情辦好。”于是跟從太子一起前往。守門的人說:“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你參與什么?”孫傅說:“我是宋朝的大臣,三太子的老師,應當誓死相隨?!边@一天晚上,留宿在城門下,第二天,被金人召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廷。紹興年間,追贈他為開府儀同三司,謚號忠定。8.“織”字化虛為實,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愁緒寫得可見可感,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愁緒的繁密、雜亂與綿長。(此類是屬于考查煉字的題,解答此題,可先根據頷聯(lián)解釋該句的含義。然后從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織”字所表達的事物特點,最后再結合著詩歌的具體語境進行分析其表現(xiàn)的作者情感。答題模式:該字采用了……的表現(xiàn)手法(或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特點,表達了詩人……的情感。)9.①通過“鄉(xiāng)心繚亂”直抒胸臆,寫思鄉(xiāng)心緒之煩亂;②通過南歸的鴻雁反襯離家之悲愁;③以景結情,通過秋風蕭瑟、荻花遍開的蒼涼景象,抒發(fā)了無窮無盡的凄涼鄉(xiāng)思。(此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解題步驟:先明確表達技巧,再結合詩句分析,最后分析表達效果及情感?!班l(xiāng)心繚亂”直抒胸臆;一行雁陣向南飛去。本來這是天空中出現(xiàn)的自然情景,作者卻有意將“雁南”“人北”放在一起,形成鮮明對比,反襯離家之悲愁;時間已是傍晚,蕭瑟秋風陣陣吹過,飄落的荻花,鋪滿大地,白茫茫的一片;江上浩浩渺渺,更是白茫茫的一片,而作者滿腔愁緒與心事,都融于這蕭瑟茫茫之中了。以景結情,抒發(fā)無窮無盡的凄涼鄉(xiāng)思。)10.楓葉荻花秋瑟瑟”寒蟬凄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11、(1)C,3分;B,2分;A,1分。(A項錯誤在于,小說開頭并非要強調出生的卑微和苦難;D項錯誤在于,奶奶和母親是不一致的,奶奶自然希望“他”過來,但情非得已;E項錯誤在于,父親不是線索人物,線索人物是“他”。)(2)“人影”是小說中嬰兒“他”的奶奶(或者是爺爺奶奶)。(2分)爺爺奶奶是普通的農民,他們非常疼愛孫子,但因為母親的緣故卻不能正常接觸孫子,只能默默地偷偷地向孫子傳達愛。(4分)(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應該根據作品對這個人物所作的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以及其他相關敘述性語言進行分析。比如,根據文本中對環(huán)境的描寫“(爺爺奶奶)在這個院子里的另一扇門里住”,可知這“人影”是小說中嬰兒“他”爺爺或奶奶。從文本描寫情節(jié)看,爺爺奶奶是普通的農民,他們非常疼愛孫子,但母親卻不準他們正常接觸孫子,只能默默地偷偷地向孫子傳達愛。)(3)①視角獨特:小說中以一個3歲前嬰兒的感覺來敘述主人公得到“人影”愛撫而成長的故事,從嬰兒的角度觀察、反映家庭和家庭成員之間的復雜關系;②講究“小小說空白與神秘”(或者答“留白”):小說以“人影”為題,并著力塑造了這神秘形象,但直至小說結尾也未交代“人影”是誰,制造了敘事上的空白和神秘,體現(xiàn)了小小說的文體魅力和閱讀情趣;③設置懸念,構思精巧:小說中以嬰兒視角進行敘述,隱去“人影”的真實身份,懸念迭起,結尾仍然沒有解開謎底,這樣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起讀者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思考。(特點1分,分析2分;答對其中任意兩點6分)(解答此題,要結合文本具體內容分析。比如,小說以一個3歲前嬰兒的感覺來敘述主人公得到“人影”愛撫而成長的故事,這說明小說的敘述視角獨特;再者,小說善于設置懸念,講究“留白”:小說的構思精也很精巧,能夠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引起讀者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思考。)(4)①最真實地概括了中國農民生活中的婆媳矛盾:父親在部隊不能經常在家,母親與爺爺奶奶關系淡漠,不讓爺爺奶奶接觸孫子,并且婆媳矛盾也導致夫妻之間的矛盾;②謳歌了那種長輩對晚輩無私、溫暖、天然的不求回報的隱忍大愛:文中的“人影”在母親離開之后給予孫子的疼愛讓人動容,但平時卻不能真實流露出來,甚至于要刻意偽裝,但這種愛溫暖了主人公的一生,也浸潤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③反映了中國人以家庭之愛對抗家庭矛盾的愿望:小說中以嬰兒的視角在朦朦朧朧當中寫出對于祖輩之愛的回憶和珍惜,表現(xiàn)了追求和諧善良的家庭關系的良好愿望,呼喚家庭關系中逝去的真情、親情。(一點4分,其中主題2分,分析2分;答對其中任意兩點8分)(分析小說的主題,探討作者的寫作意圖,應根據文本具體內容,切忌架空分析,亂貼標簽。擬寫小說的主題,一般形式為:先概述小說內容,再分析小說謳歌(或贊頌)了什么,鞭撻(或諷刺屁批評)了什么,揭露(或展示)了什么問題,反映了什么情況等等。本文最真實地概括了中國農民生活中的婆媳矛盾;謳歌了長輩對晚輩無私不求回報的大愛;反映了中國人以家庭之愛對抗家庭矛盾的愿望。)12、(1)答C給3分,答D給2分,答E給1分;答A.B不給分。(A項“是開拓者之一”表述有誤,應該是“是新紅學開拓者之一”;B項“是由于研究《紅樓夢》的事情”說法錯誤。E項“貪腐黑暗”說得過于嚴重。)(2)①與自身精研中國古典文學(或自身文化素養(yǎng))有關;②與許家人的影響有關(只寫“與他的愛情相關”給1分);③與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有關。(每點2分)(評分建議:要答出關鍵語素:與自身文化素養(yǎng)、許家人的影響、遭遇的政治批判有關。)(解答此題,應緊扣“愛好昆曲的因素”這一關鍵詞語在文本中篩選信息。比如,俞平伯先生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俞平伯先生許家人對他的影響、俞平伯先生所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等等。)(3)①每周星期四上午專門請來笛師伴唱,來了客人也要堅持一曲唱罷才接待(1分),體現(xiàn)了他對昆曲的喜愛(1分);②每年夏天坐公共汽車或三輪車去頤和園(1分),給外孫留下童話般的印象(1分);③這些事突出了他平易近人、有生活情趣的特點(1分),也同下文他耿介孤傲的性格特點形成對比(2分)。(要結合事件分析作用)(解答本題,對于題干中“作用”一詞,可從表現(xiàn)傳主性格、揭示文章主旨等方面進行分析。比如,寫俞平伯先生每周星期四上午專門請來笛師伴唱,來了客人也要堅持一曲唱罷才接待這件事,可以體現(xiàn)了俞平伯先生對昆曲的喜愛;寫俞平伯先生每年夏天坐公共汽車或三輪車去頤和園、俞平伯先生給外孫留下童話般的印象這些事,可以突出他平易近人、有生活情趣的特點,同下文他耿介孤傲的性格特點形成對比;等等。)(4)【觀點一】我認為俞平伯是我國有風骨的知識精英。(明確觀點2分)①從學術上看,雖然受到了不公平批判,依然堅持進行《牡丹亭》的改編與排演,體現(xiàn)了他堅持研究學問的知識精英本色的特點;(2分)②從和高官打交道上看,合影時找不到人和“既不客套,也不送客”的行為體現(xiàn)了他不主動表功,不獻媚的性格特征;(2分)③從受到批斗這件事上上看,在“牛棚”里依然從容,游街時淡然處之,能看出他個性從容的特點。(2分)【觀點二】我認為俞平伯木訥、不善應酬。理由要點:(明確觀點2分)①在《牡丹亭》演出結束時俞平伯沒有主動和領導打招呼;②對于高官的問話不能有禮貌的回答;③對于送工資的人,不說感謝,反而刁難。(每點2分)【觀點三】既有有風骨的一面,也有木訥的一面。(言之成理即可)(明確觀點2分,要結合文章分析(有論據)。每一小點2分,結合文章分析1分,點明特點1分;答到一點得兩分,兩點得四分,三點得全分)(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答案并不唯一的探究題。解答此題時,若認為俞平伯先生是我國有風骨的知識精英,可從學術上他雖堅持研究學問的知識精英本色的特、從和高官打交道時不主動表功,不獻媚的性格特征、從他個性從容的特點等方面展開分析。若認為俞平伯先生木訥、不善應酬,可從他在《牡丹亭》演出結束時沒有主動和領導打招呼、對于高官的問話不能有禮貌的回答、對于送工資的人不說感謝反而刁難等事情展開分析。)13.D(A.“春意闌珊”意為“春意,春天的氣象;闌珊,將盡、將衰。形容春天就要過去了?!贝颂帪殄e用,望文生義了;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執(zhí)或蠻橫,此處不合語境;C.一言九鼎:形容說話極有分量,不是表明誠信的;D.玲瓏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結構奇巧(多指鏤空的工藝品和供玩賞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聰明伶俐。此處用第二種解釋。理解成語的意義也需要結合語境,看語境中是否有適合成語的對象、褒貶等。)14.D(A.兩面對一面??稍凇暗臓顩r”前加“良好”。B.主語殘缺或偷換主語。在“被稱為”前加“這一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C.搭配不當?!熬S護”與“合理要求”搭配不當。)15.B(題中的整段文字圍繞天鵝彌留時歌唱來寫,因此④應放在最前面;②中“和諧的聲音”緊承④中的“歌唱”;①中“哀痛而深情的告別”緊承上文“將要斷氣的時候”;⑤中“這種聲調”緊承上文“柔和、動人的聲調”;③是對⑤的具體敘述。)16.①教師更應像一個導游②而是適時做出精彩的解說③柳暗花明又一村(試題分析:解答此類補寫題目,要仔細閱讀各道橫線的上下文,題目的答案往往可根據上下文意思得出。題中,第一道橫線,上文是“教師不應再是……”,下文講到“游客“;那么,此處就應填入“更應像是一個導游”之類的句子。第二道橫線,上文是“他不會置身事外”,下文講“令人如沐春風”,那么,此處就應填入“而是適時做出精彩的解說”之類的句子。第三道橫線,應填入意思同“收到奇效”差不多的詩句。)17.(1)描述:這幅圖畫了兩個分別被字母W和字母F吊著的人,從整體上又構成英文單詞WIFI。(2)廣告語:WIFI是生命的刑場;無線網絡,無形殺手18.作文試題分析:這則材料富有詩意,意蘊曲幽,包含生活哲理。對于材料,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材料的類型,并找準材料間的邏輯。這是一則寓意型材料,鮮花是核心,美麗、開放與陽光是它意蘊的延伸。要觸摸鮮花的鮮艷與芬芳,就需要用心去感受,要讓鮮花“開在你的心上”;在感受到鮮花的第一重美之后,我們更要知道這美麗背后的因素,也就是“促成鮮花開放的,是那窗前那樹梢里透過的一縷陽光”,這是更深層的寫作。寫作時可以圍繞材料的多層意蘊拓展、引申,在立意方面多層挖掘,寫出感悟,燭照生活。角度一:從“鮮花”與“美”的感受立意。材料中鮮花的理解給考生提供了很大的寫作空間,成功、成長、榮譽、幸福等可以是寫作點,夢想的實現(xiàn)、目的的達到、成績的提高等生活點滴也可以為文,這些都讓我們覺得美麗,都需要我們用心去咀嚼、體會,感受美麗最寬泛的內涵。因此,不僅僅是淺嘗輒止、走馬觀花,而是“用心呵護美”。“美需要感受”是一個不錯的寫作角度,可以寫出與眾不同的審美觀,進而展現(xiàn)一定的感悟深度。選材小貼士:選對美的感受這類素材時,頗有時代氣息。尤其在當今物欲橫流的背景下,一些傳統(tǒng)美、個性美可能為世俗不容,但實際上他們代表著發(fā)展的價值觀,代表著未來,只是不被尋常人理解或仿效而已,文章可以站在一個高度上予以褒揚。比如,浙江“公益哥”何國苗,住房30平方米,卻捐款1700萬元,居然被很多人質疑為“作秀”,總有一些“美”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我們需要感受它們,見賢思齊,聚集正能量。角度二:從鮮花背后“陽光”的默默付出去立意。我們詠嘆月光的皎潔,很少會想到月亮的光芒來自太陽光的無私照射,表象最是直觀,本質多要思量。鮮花的美觸目可及,卻很少有人能想到讓鮮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