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談高中古典詩詞鑒賞的有效策略_第1頁
例談高中古典詩詞鑒賞的有效策略_第2頁
例談高中古典詩詞鑒賞的有效策略_第3頁
例談高中古典詩詞鑒賞的有效策略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選入37首中國古典詩詞,皆為先秦到明清的典范作品,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載體。結合具體詩詞,主要從理解意象深度剖析、還原意境創(chuàng)意鑒賞、研討手法精準點撥等角度切入,探討古典詩詞鑒賞的有效策略,以期創(chuàng)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詩詞鑒賞課堂,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審美素養(yǎng)以及文化修養(yǎng)。關鍵詞:高中語文;古典詩詞鑒賞;重要性;有效策略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選編了37首中國古典詩詞,其占比較高,價值較為顯著。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教材中編選的古詩詞覆蓋了先秦到明清這一漫長的歷史進程,展現(xiàn)了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民族風情、社會風貌、自然風光、人文情懷等,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的突出成果,具有不可估量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價值。為了一一展現(xiàn)這些古典詩詞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筆者和其他教師一起組織了古典詩詞鑒賞教學活動,讓學生立足不同視角、辯證地審視古典詩詞的內容,深層挖掘古典詩詞的內涵,并在此過程中得出個性化的見解、形成個性化的鑒賞感受,熟練地掌握多種鑒賞方法,最終實現(xiàn)引導學生積累歷史文化知識、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一、理解意象,深度剖析意象是古典詩詞的靈魂。意象與作者的思想情感緊密相聯(lián),經(jīng)過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發(fā)展,某些意象已經(jīng)形成了共性特征。在詩詞鑒賞中,深入理解意象的象征意義、明確意象的來源,可以幫助學生深刻解讀作者的情感。學習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聲聲慢·尋尋覓覓》一詞時,其中“雁過也,正傷心”“梧桐更兼細雨”兩句,提到了“大雁”和“梧桐”兩個經(jīng)典的意象。大雁是一種候鳥,到了秋季會有大雁群南飛的壯觀景象。在古代,因大雁具有傳遞書信的功能,文人經(jīng)常會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運用“鴻雁傳書”的典故,這便是“大雁”這一意象的原型。在《聲聲慢·尋尋覓覓》一詞中作者以“雁過也,正傷心”為載體,抒發(fā)了“大雁未能帶回日日期盼的書信”的愁思?!拔嗤币彩枪旁娫~中常用的意象之一。每到秋天,梧桐樹的樹葉就會紛紛飄落,而詞人運用“梧桐”這一意象,其目的是展現(xiàn)自身在悲秋時節(jié)的愁思。在鑒賞詩詞時,當學生深度剖析了詩詞的意象后,便可深入地理解意象的象征意義,繼而為品味詩詞打下基礎。誠然,意象的內涵和意義并不是亙古不變、千篇一律的,具有不同人生經(jīng)歷、處于不同生活際遇的作者會賦予意象不同的含義。以“梧桐”這一意象為例,王安石在《孤桐》一詩中寫道:“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描繪了挺拔高大、直聳云霄的梧桐樹。王安石以梧桐自喻,抒發(fā)了自身雖屢遭重創(chuàng)、仍堅定內心、剛正不阿的理想信念,也表達了他不畏艱辛和苦難的決心。與李清照的“梧桐”相比,王安石筆下的梧桐更為堅毅和挺拔,而兩種不同的含義,也見證了兩位作者不同的命運軌跡和不同的人生理想。二、還原意境,創(chuàng)意鑒賞古典詩詞的創(chuàng)作大多以意象為載體。詩人通過意象的組合與串聯(lián),構成一定的意境,進而凸顯詩詞的主旨和情感內涵。因而,在鑒賞古典詩詞時,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還原意境,讓他們在創(chuàng)意鑒賞環(huán)節(jié),以口述、改寫等形式,展現(xiàn)詩詞中的意境,并嘗試解讀詩詞的思想與情感。以《歸園田居(其一)》為例,這是陶淵明的一首五言詩,詩中描繪了“羈鳥”“舊林”“池魚”“故淵”“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深巷”等意象,通過有序的排列組合,打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境。前者以身處牢籠中的鳥兒、被池塘禁錮的魚兒為主,營造了一種充滿束縛和掙扎的世俗意境,表達了陶淵明對官場的厭倦之情;后者以“方宅”“草屋”等意象為主,通過巧妙地組合和串聯(lián),營造了一種極具自然之美、生活之趣的恬淡意境,抒發(fā)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體現(xiàn)了陶淵明脫離官場后回歸本真的愉悅和欣喜。在創(chuàng)意鑒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詩詞中的主要意象,繪制兩幅圖畫,一幅圖以“羈鳥”“舊林”“池魚”“故淵”這幾個意象為主,還原充滿束縛和掙扎的世俗意象;一幅圖以“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深巷”等意象為主,還原極具自然之美、生活之趣的恬淡意境。引導學生對兩幅圖進行比較和賞析,進一步體會詩人在兩種意境中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詩人的心境變化。又如,在《詩經(jīng)·靜女》中,僅有“彤管”和“荑”兩個意象,也沒有過多地描繪客觀環(huán)境,但是,詩歌中的人物往往都處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說明這首詩的環(huán)境要素被隱藏起來了?;诖?,在創(chuàng)意鑒賞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指導學生展開合理聯(lián)想和大膽想象,讓學生結合詩句的內容以及人物的狀態(tài),從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等角度,還原詩歌的意境,并通過創(chuàng)意改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例如:微風溫柔地拂過臉龐,夾雜著桃花的香氣?!办o女”羞澀地躲在墻角,偷偷地遙望著遠方的男子,臉上露出了甜蜜又欣喜的神情。遠處的男子左顧右盼、期待著佳人的到來。通過創(chuàng)意化改寫,學生結合詩句的內容,融入了自己的聯(lián)想與想象,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了詩詞的意境。如此一來,學生體會到了詩詞中男女主人公純粹又珍貴的情感。從鑒賞的角度來看,以創(chuàng)意改寫的形式還原意境,學生能夠與詩詞中的心意相通、情感相融。三、研討手法,精準點撥古典詩詞有一套獨特的寫作手法,只有明確了詩詞的寫作手法、理解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方可進一步挖掘詩詞中富含的審美元素、寄托的情感內涵。因而,在古典詩詞鑒賞指導中,教師要把握時機、精準點撥,引導學生研討古典詩詞的寫法,幫助學生明確某一種寫法對應的表達效果,進而從審美鑒賞、文化理解等多個角度,審視詩詞的審美特征和文化內涵。以借景抒情這一寫法為例。在運用此類寫法時,作者會以自然界中的客觀景物為素材,抒發(fā)內心的真實情感、寄托自身的理想信念。所以,作者筆下的落葉、明月、江水等景物,都擁有了主觀情感。以黃庭堅的《登快閣》一詩為例。詩人在前四句描繪了登上快閣后窺見的景色,即“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繪了天地之間萬木蕭條、明月朗朗和江水清澈的自然風光,透過這樣的景色,展現(xiàn)了詩人曠達的胸襟以及遠大的抱負,同時也從側面烘托了抱負無法實現(xiàn)的苦痛與無奈。通過適當?shù)狞c撥,學生可從詩歌中描繪的景物入手,領會黃庭堅表達的真實情感。杜甫的《登高》一詩運用了借景抒情的寫法。詩歌的前四句以杜甫的登高見聞為素材,緊扣秋季的特征,巧妙地描繪了“疾風”“天空”“猿啼”“渚”“鳥”“落木”“江水”等秋景,勾勒出典型的悲秋景象。詩人在秋日登上高處,面對陣陣疾風、聽著遠處傳來的猿啼,隨著視線的轉動,他又看到了水清沙白的小洲、盤旋不停的鳥群,由此描繪了一幅充滿色彩美、結構美的秋日圖。那么,作者寫景的意圖是什么呢?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要從“景”轉向“情”,結合詩歌的后四句以及杜甫的真實際遇,解讀詩人借悲秋之景所傳達的真實情感,即:孤苦無依、漂泊不定的復雜情感。四、巧妙煉字,感悟魅力古典詩詞的語言獨具韻味、個性突出。有的綺麗雄壯,有的清新自然,有的簡練直白、有的秀美婉約。不同的詩詞,其語言特點也各不相同。在詩詞鑒賞中,離不開對語言文字的品析和解讀,教師應指導學生巧妙地煉字,聚焦詩詞的關鍵字詞,立足整首詩詞的語境,鑒賞關鍵字詞的真實含義和審美特征。以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作者通過想象,以極具夸張的手法描寫了赤壁的景象。其中“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連用“穿”“拍”“卷”三個動詞,從形、聲和色三個角度,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波濤洶涌的奇險畫面,描繪了一幅壯麗的圖景,既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也為后文的情感抒發(fā)蓄勢。在詩詞鑒賞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穿”“拍”“卷”這三個動詞進行錘煉和分析,要求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讀出詞句的宏大氣勢,進而體會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情感,感知詞句的無限魅力。除了在原文中煉字之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替換詩句中的關鍵字詞,在對比過程中明確原文的優(yōu)勢以及作者錘煉字詞的功力。如此,學生即可深入地品析詩詞的美感、領略詩詞的深意,獲得更強烈的閱讀體驗。總之,經(jīng)過實踐的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