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下)高二期中質量監(jiān)測語文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讓我們重溫一段引文:“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辟M孝通采用了西方人類學的基本方法——比較法,先描述出一個“他者”,即西方的團體格局,然后再以這個“他者”為鑒,反照中國社會結構的鏡像。只要我們仔細讀《鄉(xiāng)土中國》原文,特別是水波紋比喻之后的解釋,便可知費孝通心目中的差序格局是一種立體多維的結構,而不僅僅是一個平面多結的網(wǎng)絡??v向的等級差別至少與橫向的遠近親疏同等重要。然而,多數(shù)學者在解讀差序格局時,往往只解讀其中的“差”,即以個體為中心的向外擴出去的人際關系網(wǎng);而“序”指向的包含等級與尊卑的社會結構,往往被忽略了。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誤解呢?我認為這與費孝通使用的投石入水形成的水波紋比喻有關。所有的比喻都有夸張或形象化的特點,也因此無法精確界定任何概念。水波紋是在水面上一圈一圈地平行推出的,停留在這一意象上,所謂遠近親疏和自我中心就成了平面的、沒有縱深感的蜘蛛網(wǎng)似的狀態(tài)。這顯然是指向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網(wǎng),而不是社會結構。(摘編自閻云翔《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材料二:有不少批評者贊成閻云翔的看法,差序格局的問題似乎出在使用比喻方法而自身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上,導致人們見仁見智,甚至產(chǎn)生爭議。但依我之見,這些批評本身也有需要被批評的地方,那就是批評者固守的邏輯實證主義的立場。而差序格局沒有落入這一立場,非但不應被看成遺憾,反而算是一種僥幸。在邏輯實證主義看來,概念的陳述需要嚴密、精確,這就必須下定義。有了明確的定義,才有可能運用概念進行邏輯的演繹和推理。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一個界定明確的概念很可能會失去內涵的豐富性。比如,與差序格局和團體格局最接近的、符合邏輯實證主義的概念是什么呢?應該是帕森斯提出的“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這對概念有著清晰而嚴格的定義,使得帕森斯的學生可以發(fā)展出一套衡量社會或組織現(xiàn)代化的標準。但正因為趨于精準,其內涵的豐富性遠不如差序格局。其實,即使在西方社會學中,也有概念難以定義的情況,諸如“文化”“功能”“結構”之類,卻不影響人們對它們的使用。人們不對這些模糊性進行抱怨,或許是因為它們總有被不停地定義的傾向,至少會擺出要定義的姿態(tài)。而差序格局絲毫沒有這樣的傾向,連姿態(tài)也不擺,這就容易招來批評。為什么差序格局會有這樣的特點呢?費孝通自己晚年時說了這樣一番話:“文章不能直寫的,背后都有東西,直接寫出來就不好看了,好就好在隱喻上邊。不直接說出來,懂得的人就懂了?!憋@然,費孝通對這個概念不做界定,雖在文風上可以理解為是講課稿或散文體,但其本身也有一個隱喻方法的使用。以今天的科學發(fā)展的眼光來看,這種比喻非但不是一個學術上的失誤,反而是一個學術上的貢獻。在邏輯實證主義占上風的時候,這樣的貢獻容易被人們否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在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上,隱喻手法的使用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比如:物理學中的黑洞、蛀孔、時光機器等,經(jīng)濟學中的泡沫、搭便車等,社會學中的有機論、社會資源、社會網(wǎng)絡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比喻不是一個問題,或者說,比喻是一種不得已的定義方式。從學術背景來看,費孝通使用比喻說明他的概念,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譬”的方法一脈相通。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一個特點,就是對概念不做定義,如儒家的核心概念仁、義、禮、智、信都沒有定義。而且概念越重要就越?jīng)]有定義,也就越需要作比喻,很多重要思想都通過比喻來闡釋。比如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孔子的“君子不器”,孟子的“仁者如射”,等等,皆使用這樣的方法。其實,在西方社會學當中,常見的“角色”概念,也是一個比喻,它借自戲劇。要說差序格局與它們有何不同,那也就是西方學術喜用死隱喻,中國學術喜用活隱喻。死隱喻開始也是從活隱喻轉化而來的,由于它在學科中已經(jīng)約定俗成,所以人們不把它當作隱喻來看。但中國學術中的比喻大多沒有約定。它們往往重視獨特地或一次性地出現(xiàn),而少有重復,也就不會向死隱喻轉化。這或許是差序格局用比喻說明引起爭論的深層原因。無論在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中,恰當?shù)谋扔髯钊菀滓l(fā)深刻的洞見與啟示。這也許比演繹、推理和論證更為重要,因為它將啟迪后者的思維方向。尤為重要的是,這比喻賦予了差序格局以動態(tài)性。按照費孝通的說法:“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說他‘善推而已矣’?!彪m然差序格局這一概念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在視角、方法論,特別是隱喻方法上所表現(xiàn)出的動力學特點,無疑是費孝通留給中國社會學界最寶貴的學術財富。(摘編自翟學偉《再論“差序格局”的貢獻、局限與理論遺產(chǎn)》)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費孝通認為,差序格局是一個平面多結的網(wǎng)絡,其中縱向的等級差別比橫向的遠近親疏更加重要。B.閻云翔認為差序格局被誤解是因為費孝通使用的水波紋比喻過于形象化,導致概念無法精確界定。C.材料二認為,閻云翔以及其支持者指出的“差序格局的問題”,是缺乏事實依據(jù)的,所以不合理。D.比喻方法在邏輯實證主義占上風時一度被否定和壓制,如今它已對邏輯實證主義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開篇通過引用費孝通對差序格局的經(jīng)典論述,自然地引出了對差序格局結構維度及誤解原因的探討,引用恰當,針對性強。B.材料一以用水波紋比喻在解讀差序格局時產(chǎn)生的誤導為切入點,運用因果論證,剖析人們對差序格局產(chǎn)生誤解的原因,邏輯清晰。C.材料二中提到了帕森斯的“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雖然這對概念定義清晰,但無法像差序格局那樣體現(xiàn)社會結構的動態(tài)性。D.材料二多處運用舉例論證,如列舉了物理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中的隱喻概念,以及儒家、道家的經(jīng)典比喻等,使論證更具說服力。3.下列關于《紅樓夢》的情境,最能體現(xiàn)材料中所說的“差序格局”的一項是()A.賈府為元春省親,傾舉全家之力,大興土木修建大觀園,府中上下皆各司其職,共同圓滿完成這一盛事。B.王熙鳳在協(xié)理寧國府之時,嚴格依據(jù)賈府規(guī)矩和各人自身實際能力分配任務,對犯錯的仆人嚴格地懲處。C.寶玉挨打,林黛玉私下里對他關懷備至,傷心落淚;而薛寶釵則以較理性的方式前來探望,并委婉規(guī)勸。D.劉姥姥進賈府,王熙鳳起初因她是窮親戚而輕慢她,后因賈母重視,才對她態(tài)度轉變,給予諸多照顧。4.“差序格局”與西方社會學中“角色”都用了比喻定義概念,但在定義方式和內涵特點上有所不同,請根據(jù)材料二簡要概括。5.翟學偉認為,差序格局是“費孝通留給中國社會學界最寶貴的學術財富”。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原因。(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麥客[注]相裕亭心里有事,總睡不安生。窗戶上雖說透進一束亮光,但烏蒙蒙的,仍是夜的跡象呢。不過,院子里的雞已經(jīng)叫了,應該離天亮不是太遠了。胡昌的左腿骨是磕斷了又接上的,只是天氣變化時,傷腿會有反應——酸脹疼痛,還癢!胡昌想,反正是睡不著了,腿腳還麻酥酥的,別躺在床上“打餅子”了,索性起來吧。拉開房門時,院子還是一片黑乎乎的。沿著黑綽綽的街巷,胡昌朝著村子西面的方向走去。在村頭,胡昌察覺到地上有些亮晶晶的麥草。他知道,有人家已經(jīng)開鐮了。胡昌家?guī)X上、湖道里都有田地,但胡昌在鹽區(qū)這邊算不上什么大財主。像他這樣,家有騾馬,名下有幾十畝田產(chǎn)的人家,在流金淌銀的鹽區(qū),只能算是一般的富裕戶。平常,胡昌本人也在趕牛耕田呢,只是到了麥收時,他必須找?guī)讉€麥客來幫忙。一則是他的腿腳受過傷,干不動體力活;再者,麥收是趕時節(jié)的,前后就那半拉月的時間,家中沒有幾個幫手,只怕是要把麥子爛在地里的。晨曦中,胡昌遠遠地看到橋上有人捧火抽煙的星星點點亮光,他就猜到已經(jīng)有麥客聚集在那兒。他甚至覺得,有人先他一步趕到那邊挑選麥客了——“你家要幾把鐮子?”這是麥客問東家的行話。那些麥客,都是西鄉(xiāng)山區(qū)那邊過來的,他們像候鳥一樣,總是會選在鹽區(qū)這邊的麥熟時節(jié)趕過來。他們中,或父子,或兄弟,或是一個村上的男人“抱團”一起來的。東家來挑選麥客,麥客們同時也在選擇東家。像胡昌家這樣的富裕人家,嶺上有麥地,湖道里還有水田,連收麥子帶插秧,即便是三五個麥客白天帶晚地干,少說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完成。所以,胡昌今早趕來,就是要多挑幾個力氣大、肯吃苦的麥客。條件嘛,由對方提——“你家出多少錢?”有個別嘴巴饞的麥客,還要追問一句:“中午什么飯食?”回答:“小魚燒豆腐?!碧籼薜柠溈屯鶗谶@個時候把臉拐到一邊,去問旁邊的另一位東家:“你家呢?”胡昌似乎是瞧準了時機,況且他已相中了眼前那位膀大腰圓的麥客,當即把話接過來,說:“俺家是白米飯,大腳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雹冫溈蛡円宦?,起身就跟著胡昌家的“豬肉燉粉條子”走了??烧娴搅撕依?,會不會就像胡昌說的那樣大腳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呢?那就不好說了。麥客間流傳著一個笑話。說是有一年,一戶財主招攬麥客時,答應給他們吃新面饅頭。有兄弟去了,不但沒有吃上新面饅頭,反而被鬼精的老財主給指派到不同的地塊去干活——怕他兄弟倆在一起時會講話,不出活兒。沒料想,一季麥子割下來,兄弟倆沒吃上財主家的新面饅頭不說,結賬時,摳門的老財主還克扣他們的薪水。兄弟倆當場便背靠背地哭喚起來:②“我們兄弟倆不容易呀,來幾天了,都沒有見個面!”盡管那是麥客們瞎編出來的笑話,來調侃挖苦摳門財主的,但從中透出了麥客與東家的關系確實是很微妙呢。胡昌好像不是那樣的財主。他向麥客們承諾的白面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當天中午就兌現(xiàn)了。午間吃飯的時候,胡昌沒在飯廳里擺桌面,而是讓麥客們一溜兒蹲在小街的檐口下。他與老伴兒,一個在前頭給麥客碗里裝肉菜,一個提著籠布兜子,往麥客手中遞那大白蘿卜一樣長的白面饅頭。滿街的鄉(xiāng)鄰,還有鄰居家的麥客們,都親眼看到了。這樣說來,胡昌家當年招來的麥客,自然是不少的。而胡昌家那樣的飯菜,自然也招來同村財主們的言語——③“那個胡昌,才穿了幾天悠襠褲子?”“就他胡昌那點家底兒,再這樣吃下去,只怕是不用屯麥褶子了!”“胡昌是不是瘋掉了!他們家那樣寵著麥客,往后我們的麥客可就不好找了!”“這個胡昌,真是胡鬧!”胡昌家女人,聽到外面的風言風語,回來說給胡昌聽。胡昌壓根兒沒當回事兒,反而跟女人說:④“只要收成好,麻雀還能吃多少!”胡昌所說的“麻雀”,自然是指來大碗吃肉、鼓圓了腮幫子吃白面饅頭的麥客們。而那些吃了胡昌家豬肉燉粉條子的麥客,個個都鉚足了勁地干活。胡昌家原本七八天才能收割完的麥子,三五天的工夫,就被那幫麥客給打理干凈了。胡昌心里樂呀。其實,胡昌心中藏著一個秘密,一直沒好意思對外人講。麥收前的那幾天,他那只殘腿連夜疼得他睡不好覺,他很擔心麥收時天氣會有變化。果然,就在胡昌家?guī)X上的麥子收割完以后,一場暴雨,又連著數(shù)日的陰雨天,將鹽區(qū)這邊許多人家的麥子都給浸泡在雨水里,爛在泥地里了。唯有胡昌家,麥子收齊了不說,那幫麥客還借助雨水,把他家麥茬地里的稻秧子也給插上了,并答應胡昌,秋天收水稻時,他們一準兒會及時趕來呢?!咀ⅰ葵溈停宏?、甘、寧一帶流行的農民外出打工的方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胡昌在黎明前傷腿“酸脹疼痛”的細節(jié),既實寫了其身體現(xiàn)狀,又為后文預判暴雨埋下伏筆。B.“窗戶透進烏蒙蒙的光”“雞已叫了”等環(huán)境描寫,襯托了胡昌因麥收壓力而焦慮、煩躁的心情。C.胡昌承諾“豬肉燉粉條子”后讓麥客“蹲在檐下吃飯”,暗含了其維護階級身份的傳統(tǒng)觀念。D.暴雨后,麥客插完了秧,又承諾“秋天再來”,將雇傭關系升華為以誠信為紐帶的情感契約。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中麥客從“一聽”到“起身”的瞬時動作反應,表現(xiàn)麥客們有豐富的生存經(jīng)驗,也暗示其長期生活貧苦的命運。B.句子②中“面”有雙關義,既指兄弟倆物理空間隔絕,又指財主未兌現(xiàn)饅頭承諾,表現(xiàn)出麥客們面對剝削缺失反抗意識。C.句子③中“悠襠褲”以方言代指財富或地位,增強地方色彩?!安糯┝藥滋臁北憩F(xiàn)其他財主對胡昌打破雇傭規(guī)則不滿。D.句子④中胡昌以形象的比喻回應外面的風言風語,與其他財主的吝嗇、短視形成鮮明對比,也凸顯出胡昌的遠見與智慧。8.主人公胡昌身上有著“財主的精明”與“善人的通達”,請結合文本分析。9.《文藝報》評價相裕亭的小說創(chuàng)作“像老鹽工的手掌,布滿裂痕卻緊握生命的熱度”,結合文本內容,談談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節(jié)選自屈原《離騷》)材料二:浮扁舟以適楚兮,過屈原之遺宮。覽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鄉(xiāng)。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徘徊江上,欲去而未決兮,俯千仞之驚湍。賦《懷沙》以自傷兮,嗟子獨何以為心!忽終章之慘烈兮,逝將去此而沉險。吾豈不能高舉而遠游兮?又豈不能退默而深居?獨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爭而強諫兮,死猶冀其感發(fā)而改行。茍宗國之顛覆兮,吾亦獨何愛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馮夷教之以上訴。歷九關而見帝兮,帝亦悲傷而不能救。懷瑾佩蘭無所歸兮,獨煢煢乎中浦。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見兮高臺。自子之逝今千載兮,世愈狹而難存。賢者畏譏而改度兮,隨俗變化、斫方以為圓。黽勉于亂世而不能去兮,又或為之臣佐。變丹青于玉瑩兮,彼乃謂子為非智。惟高節(jié)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違國去俗、死而不顧兮,豈不足以免于后世?嗚呼!君子之道,豈必全兮?全身遠害,亦或然兮。嗟子區(qū)區(qū),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選自蘇軾《屈原廟賦》)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峽山A高兮B崔嵬C故居D廢兮行人哀E子孫散兮F安在G況復見兮高臺。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美人,指有才德、有作為的人,與《靜女》中“美人之貽”的意思不同。B.扁舟,指小船,與《赤壁賦》中“駕一葉之扁舟”的意思相同。C.煢煢,憂思的樣子,與《陳情表》中“煢煢孑立”的意思不同。D.區(qū)區(qū),拳拳,忠愛專一,與《孔雀東南飛》中“何乃太區(qū)區(qū)”的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屈原在《離騷》開篇自述身世,表明自己出身高貴,生辰不凡,且名字飽含父親的美好期許,既有內在的美好品質,又注重修養(yǎng)才能。B.從《離騷》中可知,屈原希望君主能駕馭駿馬般的賢才馳騁于正道,而自己愿為君主在前引導開路,這凸顯了他積極用世的政治理想。C.蘇軾在《屈原廟賦》中,寫自己乘舟前往楚地,途經(jīng)屈原遺宮,看到屈原故鄉(xiāng)的山水,不禁感慨其放逐的悲慘遭遇和生死抉擇的艱難。D.蘇軾認為屈原雖然沒有做到全身遠害,但他在亂世中獨自堅守,敢于抗爭,行為符合中庸之道。他不失為賢者,足以免于被后人譏評。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2)惟高節(jié)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14.兩則材料對屈原形象的刻畫角度有何不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下面小題次韻答邵培才見贈之作方仁淵苦吟爭一字,難撼岳家軍。麗句飛紅葉,遙情想白云。伯陽①龍自隱,稽紹鶴離群。說項②頻年意,幽蘭春日曛?!咀ⅰ竣俨枺豪献?,字伯陽。②說項:唐代楊敬之看重項斯,常向人推薦。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詩人稱贊邵培才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字斟句酌,他對創(chuàng)作的高標準,如同堅忍不拔的岳家軍一樣,不可動搖。B.頸聯(lián)詩人對邵培才的隱逸情懷高度贊揚,但同時也有對邵培才特立獨行不合群的惋惜,暗含對他的勸誡之意。C.尾聯(lián)以景襯情,春日的幽蘭象征美好友情,與《離騷》中以香草象征高潔的品格一樣,都是借意象傳達情感。D.全詩語言優(yōu)美典雅,風格清新自然,詩人巧妙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如比喻、用典等,使詩歌富有藝術感染力。16.本詩中“紅葉”與黃庭堅《登快閣》詩中“落木”,同是秋天意象,兩者在營造的意境上有何不同?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寫飛禽走獸的無奈,極言蜀道的高峻險阻。(2)《屈原列傳》中,運用對偶修辭,說明《國風》與《小雅》各自特點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詩文中,作者常賦予“眼淚”這意象豐富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茅盾在“談論”的文體中,融入簡煉硬朗的描寫成分,也有點“人的高歌”的意味。馮至雖然同樣突出了人的強韌精神,但似乎更為關注簡單自然的非人為的風景。與茅盾《風景談》中所呼之欲出的集團的、組織的形象精神,是①的。在“風景談”系列散文中,茅盾是以個人體驗性的實景,與照相畫片之意境進行拼帖和融合,構成其“風景談”復雜的視角:清晨,窗紙微微透白,繚亮的喇叭聲,破空而來。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貼照薄上所見的第一張,銀白色的背景前一個淡黑的側影,一個號兵舉起了喇叭在吹,嚴肅,堅決,勇敢,和高度的警覺,都表現(xiàn)在小號兵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邊。茅盾此類散文,是“小品散文”在抗戰(zhàn)相持階段的變體,在中國現(xiàn)代“小品散文”的發(fā)展史上有②的地位。稍后在延安,富于清新氣息和農村生趣的“小品散文”,有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奠定了未來“人民文藝”的“小品散文”的基礎。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9.文中第一段有四處錯別字,請找出三處并加以改正。(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近日,①“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巡回演唱會”異常火爆。②票務系統(tǒng)“想看人數(shù)”一度高達百萬左右。③2004年,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飄向大江南北;④20年后,專輯《山歌寥哉》熱烈地引發(fā)討論。然而聽懂《山歌寥哉》卻不大容易,比如《顛倒歌》用獨特的表達方式呈現(xiàn)一系列與常理相悖的情景。專輯中類似的難度使得歌詞具有了豐富的解讀空間和藝術魅力,吸引著眾多聽眾去深入探索和品味。①,這張專輯讓人聽著“上頭”的原因還有很多?!读_剎海市》的靠山調是天津的一種唱腔曲調和東北二人轉的融合,《顛倒歌》是揚州江都地區(qū)的民歌栽秧號子,而《畫皮》則是山東箏曲銀紐絲調。那些在中國民間流傳了百年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草根音樂在刀郎的現(xiàn)代加工之后,一夜之間傳唱于大街小巷。試想,如果刀郎曲調里缺少了嗩吶、笛子、二胡與琵琶的演奏,這中國式的感覺能如此到位嗎?反過來,如果刀郎沒用西方音樂加工民間曲調,它的傳播量會如此巨大嗎?爵士和弦與嗩吶G宮清調的結合,竹笛、貝斯、琵琶以及木管銅管合成器的交織,就像本地出產(chǎn)的特色食材加上了異域調料,經(jīng)過大廚幾番操作后,原本簡單大眾的菜肴做出了不同以往的口感。這樣的藝術實踐使得《山歌寥哉》不僅是一張專輯,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和現(xiàn)代文化語境下的創(chuàng)新探索。雖然部分聽眾②,但即使只是淺嘗輒止的聆聽,也能感受到傳統(tǒng)基因在現(xiàn)代軀殼中的脈動。20.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2.請賞析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所用修辭的表達效果。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陶淵明曾“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梭羅在瓦爾登湖畔散步、閱讀和寫作,他們在大自然中成就了自我、實現(xiàn)了價值。在科技主導、許多人沉浸于物質追求的當下,我們是否還能復刻他們的路徑,挖掘到生命的價值?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學年(下)高二期中質量監(jiān)測語文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讓我們重溫一段引文:“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fā)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辟M孝通采用了西方人類學的基本方法——比較法,先描述出一個“他者”,即西方的團體格局,然后再以這個“他者”為鑒,反照中國社會結構的鏡像。只要我們仔細讀《鄉(xiāng)土中國》原文,特別是水波紋比喻之后的解釋,便可知費孝通心目中的差序格局是一種立體多維的結構,而不僅僅是一個平面多結的網(wǎng)絡??v向的等級差別至少與橫向的遠近親疏同等重要。然而,多數(shù)學者在解讀差序格局時,往往只解讀其中的“差”,即以個體為中心的向外擴出去的人際關系網(wǎng);而“序”指向的包含等級與尊卑的社會結構,往往被忽略了。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誤解呢?我認為這與費孝通使用的投石入水形成的水波紋比喻有關。所有的比喻都有夸張或形象化的特點,也因此無法精確界定任何概念。水波紋是在水面上一圈一圈地平行推出的,停留在這一意象上,所謂遠近親疏和自我中心就成了平面的、沒有縱深感的蜘蛛網(wǎng)似的狀態(tài)。這顯然是指向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網(wǎng),而不是社會結構。(摘編自閻云翔《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材料二:有不少批評者贊成閻云翔的看法,差序格局的問題似乎出在使用比喻方法而自身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上,導致人們見仁見智,甚至產(chǎn)生爭議。但依我之見,這些批評本身也有需要被批評的地方,那就是批評者固守的邏輯實證主義的立場。而差序格局沒有落入這一立場,非但不應被看成遺憾,反而算是一種僥幸。在邏輯實證主義看來,概念的陳述需要嚴密、精確,這就必須下定義。有了明確的定義,才有可能運用概念進行邏輯的演繹和推理。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一個界定明確的概念很可能會失去內涵的豐富性。比如,與差序格局和團體格局最接近的、符合邏輯實證主義的概念是什么呢?應該是帕森斯提出的“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這對概念有著清晰而嚴格的定義,使得帕森斯的學生可以發(fā)展出一套衡量社會或組織現(xiàn)代化的標準。但正因為趨于精準,其內涵的豐富性遠不如差序格局。其實,即使在西方社會學中,也有概念難以定義的情況,諸如“文化”“功能”“結構”之類,卻不影響人們對它們的使用。人們不對這些模糊性進行抱怨,或許是因為它們總有被不停地定義的傾向,至少會擺出要定義的姿態(tài)。而差序格局絲毫沒有這樣的傾向,連姿態(tài)也不擺,這就容易招來批評。為什么差序格局會有這樣的特點呢?費孝通自己晚年時說了這樣一番話:“文章不能直寫的,背后都有東西,直接寫出來就不好看了,好就好在隱喻上邊。不直接說出來,懂得的人就懂了?!憋@然,費孝通對這個概念不做界定,雖在文風上可以理解為是講課稿或散文體,但其本身也有一個隱喻方法的使用。以今天的科學發(fā)展的眼光來看,這種比喻非但不是一個學術上的失誤,反而是一個學術上的貢獻。在邏輯實證主義占上風的時候,這樣的貢獻容易被人們否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在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上,隱喻手法的使用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比如:物理學中的黑洞、蛀孔、時光機器等,經(jīng)濟學中的泡沫、搭便車等,社會學中的有機論、社會資源、社會網(wǎng)絡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比喻不是一個問題,或者說,比喻是一種不得已的定義方式。從學術背景來看,費孝通使用比喻說明他的概念,與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譬”的方法一脈相通。中國傳統(tǒng)學術的一個特點,就是對概念不做定義,如儒家的核心概念仁、義、禮、智、信都沒有定義。而且概念越重要就越?jīng)]有定義,也就越需要作比喻,很多重要思想都通過比喻來闡釋。比如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孔子的“君子不器”,孟子的“仁者如射”,等等,皆使用這樣的方法。其實,在西方社會學當中,常見的“角色”概念,也是一個比喻,它借自戲劇。要說差序格局與它們有何不同,那也就是西方學術喜用死隱喻,中國學術喜用活隱喻。死隱喻開始也是從活隱喻轉化而來的,由于它在學科中已經(jīng)約定俗成,所以人們不把它當作隱喻來看。但中國學術中的比喻大多沒有約定。它們往往重視獨特地或一次性地出現(xiàn),而少有重復,也就不會向死隱喻轉化。這或許是差序格局用比喻說明引起爭論的深層原因。無論在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中,恰當?shù)谋扔髯钊菀滓l(fā)深刻的洞見與啟示。這也許比演繹、推理和論證更為重要,因為它將啟迪后者的思維方向。尤為重要的是,這比喻賦予了差序格局以動態(tài)性。按照費孝通的說法:“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說他‘善推而已矣’?!彪m然差序格局這一概念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它在視角、方法論,特別是隱喻方法上所表現(xiàn)出的動力學特點,無疑是費孝通留給中國社會學界最寶貴的學術財富。(摘編自翟學偉《再論“差序格局”的貢獻、局限與理論遺產(chǎn)》)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費孝通認為,差序格局是一個平面多結的網(wǎng)絡,其中縱向的等級差別比橫向的遠近親疏更加重要。B.閻云翔認為差序格局被誤解是因為費孝通使用的水波紋比喻過于形象化,導致概念無法精確界定。C.材料二認為,閻云翔以及其支持者指出的“差序格局的問題”,是缺乏事實依據(jù)的,所以不合理。D.比喻方法在邏輯實證主義占上風時一度被否定和壓制,如今它已對邏輯實證主義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一項是()A.材料一開篇通過引用費孝通對差序格局的經(jīng)典論述,自然地引出了對差序格局結構維度及誤解原因的探討,引用恰當,針對性強。B.材料一以用水波紋比喻在解讀差序格局時產(chǎn)生的誤導為切入點,運用因果論證,剖析人們對差序格局產(chǎn)生誤解的原因,邏輯清晰。C.材料二中提到了帕森斯的“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雖然這對概念定義清晰,但無法像差序格局那樣體現(xiàn)社會結構的動態(tài)性。D.材料二多處運用舉例論證,如列舉了物理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中的隱喻概念,以及儒家、道家的經(jīng)典比喻等,使論證更具說服力。3.下列關于《紅樓夢》的情境,最能體現(xiàn)材料中所說的“差序格局”的一項是()A.賈府為元春省親,傾舉全家之力,大興土木修建大觀園,府中上下皆各司其職,共同圓滿完成這一盛事。B.王熙鳳在協(xié)理寧國府之時,嚴格依據(jù)賈府規(guī)矩和各人自身實際能力分配任務,對犯錯的仆人嚴格地懲處。C.寶玉挨打,林黛玉私下里對他關懷備至,傷心落淚;而薛寶釵則以較理性的方式前來探望,并委婉規(guī)勸。D.劉姥姥進賈府,王熙鳳起初因她是窮親戚而輕慢她,后因賈母的重視,才對她態(tài)度轉變,給予諸多照顧。4.“差序格局”與西方社會學中“角色”都用了比喻定義概念,但在定義方式和內涵特點上有所不同,請根據(jù)材料二簡要概括。5.翟學偉認為,差序格局是“費孝通留給中國社會學界最寶貴的學術財富”。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分析原因?!敬鸢浮?.B2.C3.D4.①定義方式:“差序格局”采用中國學術中獨特、一次性出現(xiàn)的活隱喻;“角色”采用屬于西方學術中約定俗成的死隱喻。②內涵特點:“差序格局”概念內涵豐富,具有立體多維結構;“角色”概念因約定俗成,在內涵理解上相對固定。5.①視角獨特:以對比西方團體格局的視角,為中國社會學研究提供新視角,更貼合中國社會實際情況。②方法論貢獻:不遵循邏輯實證主義精確定義概念的方法,采用隱喻方式,豐富了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③動力學特點:差序格局的隱喻呈現(xiàn)出動態(tài)擴展的過程,能引導社會學研究關注社會關系的動態(tài)發(fā)展,為深入研究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變遷提供有力工具。【解析】【導語】兩則材料圍繞“差序格局”展開學術探討,材料一指出學界對費孝通“差序格局”概念存在誤讀,剖析水波紋比喻導致的理解偏差;材料二則為隱喻方法辯護,強調其突破邏輯實證主義局限的學術價值。二者相互補充,既展現(xiàn)概念解讀的分歧,又揭示隱喻思維對社會學研究的獨特意義,為理解中國社會結構提供了多維視角,體現(xiàn)學術爭鳴的深度與張力?!?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費孝通認為,差序格局是一個平面多結的網(wǎng)絡”錯誤。由原文“費孝通心目中的差序格局是一種立體多維的結構,而不僅僅是一個平面多結的網(wǎng)絡”可知,是“立體多維的結構”,不是“平面多結的網(wǎng)絡”;“更重要”錯誤,原文是“縱向的等級差別至少與橫向的遠近親疏同等重要”。C.“是缺乏事實依據(jù)的”錯誤。材料二指出閻云翔等人的批評源于邏輯實證主義立場,并非“缺乏事實依據(jù)”。D.“如今它已對邏輯實證主義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錯誤。原文僅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隱喻手法的使用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未提及對邏輯實證主義構成“嚴峻挑戰(zhàn)”。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C.“但無法像差序格局那樣體現(xiàn)社會結構的動態(tài)性”錯誤。原文強調帕森斯的概念“內涵的豐富性遠不如差序格局”,但未明確是否體現(xiàn)社會結構的動態(tài)性。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A.“府中上下皆各司其職,共同圓滿完成這一盛事”體現(xiàn)的是賈府的等級分工,未突出以“自我”為中心的親疏遠近關系,不符合差序格局“一圈圈推出去”的特點。B.“嚴格依據(jù)賈府規(guī)矩和各人自身實際能力分配任務”強調規(guī)則與能力,未體現(xiàn)基于親疏的差別對待,與差序格局的“差”“序”無關。C.“林黛玉私下里對他關懷備至……薛寶釵則以較理性的方式前來探望”僅表現(xiàn)人物情感差異,未體現(xiàn)社會關系中以個體為中心的親疏差序。D.王熙鳳對劉姥姥的態(tài)度先因關系疏遠而輕慢,后因賈母重視(涉及等級與關系親疏)而轉變,體現(xiàn)了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依親疏和等級對待他人的特點。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①定義方式:根據(jù)原文“中國學術中的比喻大多沒有約定。它們往往重視獨特地或一次性地出現(xiàn),而少有重復,也就不會向死隱喻轉化”,可知差序格局采用中國學術中獨特、一次性出現(xiàn)的活隱喻;文中提到“在西方社會學當中,常見的‘角色’概念,也是一個比喻,它借自戲劇。要說差序格局與它們有何不同,那也就是西方學術喜用死隱喻……由于它在學科中已經(jīng)約定俗成,所以人們不把它當作隱喻來看”,表明“角色”采用的是西方學術中約定俗成的死隱喻。②內涵特點:材料一中提到“費孝通心目中的差序格局是一種立體多維的結構”,材料二又說“一個界定明確的概念很可能會失去內涵的豐富性……其內涵的豐富性遠不如差序格局”,可見差序格局概念內涵豐富,具有立體多維結構;從“死隱喻開始也是從活隱喻轉化而來的,由于它在學科中已經(jīng)約定俗成,所以人們不把它當作隱喻來看”可以推斷出,“角色”概念因約定俗成,在內涵理解上相對固定?!?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①視角獨特:材料一中提到“費孝通采用了西方人類學的基本方法——比較法,先描述出一個‘他者’,即西方的團體格局,然后再以這個‘他者’為鑒,反照中國社會結構的鏡像”,說明差序格局以對比西方團體格局的視角,為中國社會學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更貼合中國社會實際情況。②方法論貢獻:材料二指出“費孝通對這個概念不做界定……其本身也有一個隱喻方法的使用。以今天的科學發(fā)展的眼光來看,這種比喻非但不是一個學術上的失誤,反而是一個學術上的貢獻”,強調了差序格局不遵循邏輯實證主義精確定義概念的方法,采用隱喻方式,豐富了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③動力學特點:文中明確說明“尤為重要的是,這比喻賦予了差序格局以動態(tài)性。按照費孝通的說法:‘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紋波浪向外擴張的‘推’字。從己到家,由家到國,由國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說他‘善推而已矣’”,表明差序格局的隱喻呈現(xiàn)出動態(tài)擴展的過程,能引導社會學研究關注社會關系的動態(tài)發(fā)展,為深入研究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變遷提供有力工具。(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麥客[注]相裕亭心里有事,總睡不安生。窗戶上雖說透進一束亮光,但烏蒙蒙的,仍是夜的跡象呢。不過,院子里的雞已經(jīng)叫了,應該離天亮不是太遠了。胡昌的左腿骨是磕斷了又接上的,只是天氣變化時,傷腿會有反應——酸脹疼痛,還癢!胡昌想,反正是睡不著了,腿腳還麻酥酥的,別躺在床上“打餅子”了,索性起來吧。拉開房門時,院子還是一片黑乎乎的。沿著黑綽綽的街巷,胡昌朝著村子西面的方向走去。在村頭,胡昌察覺到地上有些亮晶晶的麥草。他知道,有人家已經(jīng)開鐮了。胡昌家?guī)X上、湖道里都有田地,但胡昌在鹽區(qū)這邊算不上什么大財主。像他這樣,家有騾馬,名下有幾十畝田產(chǎn)的人家,在流金淌銀的鹽區(qū),只能算是一般的富裕戶。平常,胡昌本人也在趕牛耕田呢,只是到了麥收時,他必須找?guī)讉€麥客來幫忙。一則是他的腿腳受過傷,干不動體力活;再者,麥收是趕時節(jié)的,前后就那半拉月的時間,家中沒有幾個幫手,只怕是要把麥子爛在地里的。晨曦中,胡昌遠遠地看到橋上有人捧火抽煙的星星點點亮光,他就猜到已經(jīng)有麥客聚集在那兒。他甚至覺得,有人先他一步趕到那邊挑選麥客了——“你家要幾把鐮子?”這是麥客問東家的行話。那些麥客,都是西鄉(xiāng)山區(qū)那邊過來的,他們像候鳥一樣,總是會選在鹽區(qū)這邊的麥熟時節(jié)趕過來。他們中,或父子,或兄弟,或是一個村上的男人“抱團”一起來的。東家來挑選麥客,麥客們同時也在選擇東家。像胡昌家這樣的富裕人家,嶺上有麥地,湖道里還有水田,連收麥子帶插秧,即便是三五個麥客白天帶晚地干,少說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完成。所以,胡昌今早趕來,就是要多挑幾個力氣大、肯吃苦的麥客。條件嘛,由對方提——“你家出多少錢?”有個別嘴巴饞的麥客,還要追問一句:“中午什么飯食?”回答:“小魚燒豆腐?!碧籼薜柠溈屯鶗谶@個時候把臉拐到一邊,去問旁邊的另一位東家:“你家呢?”胡昌似乎是瞧準了時機,況且他已相中了眼前那位膀大腰圓的麥客,當即把話接過來,說:“俺家是白米飯,大腳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雹冫溈蛡円宦?,起身就跟著胡昌家的“豬肉燉粉條子”走了??烧娴搅撕依铮瑫粫拖窈f的那樣大腳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呢?那就不好說了。麥客間流傳著一個笑話。說是有一年,一戶財主招攬麥客時,答應給他們吃新面饅頭。有兄弟去了,不但沒有吃上新面饅頭,反而被鬼精的老財主給指派到不同的地塊去干活——怕他兄弟倆在一起時會講話,不出活兒。沒料想,一季麥子割下來,兄弟倆沒吃上財主家的新面饅頭不說,結賬時,摳門的老財主還克扣他們的薪水。兄弟倆當場便背靠背地哭喚起來:②“我們兄弟倆不容易呀,來幾天了,都沒有見個面!”盡管那是麥客們瞎編出來的笑話,來調侃挖苦摳門財主的,但從中透出了麥客與東家的關系確實是很微妙呢。胡昌好像不是那樣的財主。他向麥客們承諾的白面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當天中午就兌現(xiàn)了。午間吃飯的時候,胡昌沒在飯廳里擺桌面,而是讓麥客們一溜兒蹲在小街的檐口下。他與老伴兒,一個在前頭給麥客碗里裝肉菜,一個提著籠布兜子,往麥客手中遞那大白蘿卜一樣長的白面饅頭。滿街的鄉(xiāng)鄰,還有鄰居家的麥客們,都親眼看到了。這樣說來,胡昌家當年招來的麥客,自然是不少的。而胡昌家那樣的飯菜,自然也招來同村財主們的言語——③“那個胡昌,才穿了幾天悠襠褲子?”“就他胡昌那點家底兒,再這樣吃下去,只怕是不用屯麥褶子了!”“胡昌是不是瘋掉了!他們家那樣寵著麥客,往后我們的麥客可就不好找了!”“這個胡昌,真是胡鬧!”胡昌家女人,聽到外面的風言風語,回來說給胡昌聽。胡昌壓根兒沒當回事兒,反而跟女人說:④“只要收成好,麻雀還能吃多少!”胡昌所說的“麻雀”,自然是指來大碗吃肉、鼓圓了腮幫子吃白面饅頭的麥客們。而那些吃了胡昌家豬肉燉粉條子的麥客,個個都鉚足了勁地干活。胡昌家原本七八天才能收割完的麥子,三五天的工夫,就被那幫麥客給打理干凈了。胡昌心里樂呀。其實,胡昌心中藏著一個秘密,一直沒好意思對外人講。麥收前的那幾天,他那只殘腿連夜疼得他睡不好覺,他很擔心麥收時天氣會有變化。果然,就在胡昌家?guī)X上的麥子收割完以后,一場暴雨,又連著數(shù)日的陰雨天,將鹽區(qū)這邊許多人家的麥子都給浸泡在雨水里,爛在泥地里了。唯有胡昌家,麥子收齊了不說,那幫麥客還借助雨水,把他家麥茬地里的稻秧子也給插上了,并答應胡昌,秋天收水稻時,他們一準兒會及時趕來呢。【注】麥客:陜、甘、寧一帶流行的農民外出打工的方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胡昌在黎明前傷腿“酸脹疼痛”的細節(jié),既實寫了其身體現(xiàn)狀,又為后文預判暴雨埋下伏筆。B.“窗戶透進烏蒙蒙的光”“雞已叫了”等環(huán)境描寫,襯托了胡昌因麥收壓力而焦慮、煩躁的心情。C.胡昌承諾“豬肉燉粉條子”后讓麥客“蹲在檐下吃飯”,暗含了其維護階級身份的傳統(tǒng)觀念。D.暴雨后,麥客插完了秧,又承諾“秋天再來”,將雇傭關系升華為以誠信為紐帶的情感契約。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句子①中麥客從“一聽”到“起身”的瞬時動作反應,表現(xiàn)麥客們有豐富的生存經(jīng)驗,也暗示其長期生活貧苦的命運。B.句子②中“面”有雙關義,既指兄弟倆物理空間隔絕,又指財主未兌現(xiàn)饅頭承諾,表現(xiàn)出麥客們面對剝削缺失反抗意識。C.句子③中“悠襠褲”以方言代指財富或地位,增強地方色彩?!安糯┝藥滋臁北憩F(xiàn)其他財主對胡昌打破雇傭規(guī)則的不滿。D.句子④中胡昌以形象的比喻回應外面的風言風語,與其他財主的吝嗇、短視形成鮮明對比,也凸顯出胡昌的遠見與智慧。8.主人公胡昌身上有著“財主的精明”與“善人的通達”,請結合文本分析。9.《文藝報》評價相裕亭的小說創(chuàng)作“像老鹽工的手掌,布滿裂痕卻緊握生命的熱度”,結合文本內容,談談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敬鸢浮?.C7.B8.①財主的精明:胡昌“豬肉燉粉條子”和“白面饅頭”的承諾,讓他快速挑選到優(yōu)質麥客,公開供餐也為他贏得“誠信雇主”的口碑。②善人的通達:胡昌不僅兌現(xiàn)承諾,還尊重麥客勞動,即使面對非議,也不為所動,顯示堅持和通情達理。③“精明”與“善”的統(tǒng)一:胡昌既算清了“吃飽飯才能多干活”的經(jīng)濟賬,也守住了“不欺壓勞動者”的道德底線,證明利己與利人可以共存。9.①“布滿裂痕”指生存的艱辛與現(xiàn)實的殘酷,如文中寫胡昌的殘腿、麥收的壓力、自然災害的摧殘以及麥客的悲慘處境等;②“生命的熱度”指人性的溫暖與誠信,如文中寫胡昌及時兌現(xiàn)承諾、尊重麥客勞動以及麥客冒雨搶收、幫忙插秧等;③本文作者既揭示了鄉(xiāng)土社會中生存殘酷的真相,也傳遞了“以誠換誠”的溫情互動?!窘馕觥俊緦дZ】這篇小說以“麥客”為切入點,通過胡昌與麥客的雇傭關系,展現(xiàn)了鄉(xiāng)土社會中微妙的人際關系和生存智慧。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胡昌這一矛盾形象——既有傳統(tǒng)財主的精明算計,又具備超越階級的善良通達。小說通過“豬肉燉粉條”的承諾與兌現(xiàn),揭示了勞動交換背后的人性溫度。結尾的暴雨情節(jié)巧妙呼應前文伏筆,在展現(xiàn)自然力量的同時,也暗示了誠信互助帶來的善果。方言俚語的運用和細節(jié)描寫,使文本充滿濃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質感。【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的能力。C.“暗含了其維護階級身份的傳統(tǒng)觀念”錯誤,根據(jù)“滿街的鄉(xiāng)鄰,還有鄰居家的麥客們,都親眼看到了”可知,胡昌讓麥客在檐下吃飯,旨在通過鄉(xiāng)鄰見證飯菜質量和兌現(xiàn)諾言,建立誠信的雇傭關系。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分析和鑒賞的能力。B.“表現(xiàn)出麥客們面對剝削缺失反抗意識”錯誤,兄弟哭訴并非“缺乏反抗意識”,雙關表達恰恰體現(xiàn)麥客的智慧性反抗。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特點的能力。“他向麥客們承諾的白面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當天中午就兌現(xiàn)了”“而那些吃了胡昌家豬肉燉粉條子的麥客……三五天的工夫,就被那幫麥客給打理干凈了”,胡昌通過好的吃食去吸引麥客的到來,讓他能夠首先挑選麥客,并且他兌現(xiàn)承諾,贏得了麥客的信任,使得麥客們努力為他干活,提前完成了任務,可以看出胡昌作為財主的精明。胡昌向麥客承諾的白米飯、大腳饅頭、豬肉燉粉條子當天中午就兌現(xiàn)了,他和老伴兒還不斷給麥客裝肉菜,遞白面饅頭。面對其他財主的風言風語,胡昌認為只要收成好,麥客吃點沒關系,他看重的是最終的收成,事實也證明他的做法是對的,麥客們高效完成麥收,還避免了麥子被雨水浸泡,這體現(xiàn)出他的通情達理。“只要收成好,麻雀還能吃多少”“三五天的工夫,就被那幫麥客給打理干凈了”,胡昌算清了“吃飽飯才能多干活”的經(jīng)濟賬,同時兌現(xiàn)承諾,給麥克們好的吃食,不為了小利益而欺騙麥客,守住了“不欺壓勞動者”的道德底線,證明利己與利人可以共存?!?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小說風格特點的能力。布滿裂痕:小說背景設定在有著麥客這種特殊打工方式的地區(qū),展現(xiàn)的是底層勞動人民(麥客、像胡昌這樣雖為財主但也有自身困擾的人)的生活。麥客們?yōu)榱松嬒窈蝤B一樣奔波,生活貧苦,面臨著各種艱辛;胡昌雖為財主,但腿有傷殘,“家中沒有幾個幫手,只怕是要把麥子爛在地里”,又面臨著暴雨和數(shù)日的陰雨天,他們的生活都充滿了艱難困苦,如同布滿裂痕的手掌,“布滿裂痕”指生存的艱辛與現(xiàn)實的殘酷。生命的熱度:胡昌承諾給麥客們白面饅頭,外加豬肉燉粉條子,并且及時兌現(xiàn),他尊重麥客勞動。而麥客冒雨搶收、幫忙插秧。這種相互的信任和幫助展現(xiàn)出生命中的溫暖與美好,即使生活艱難,他們依然對生活抱有希望,積極應對,如同緊握生命的熱度?!吧臒岫取敝溉诵缘臏嘏c誠信。本文通過以胡昌為代表的地主生活壓力和麥客們辛勤勞作,揭示了鄉(xiāng)土社會中生存殘酷的真相。通過胡昌和麥客之間信任和幫助,傳遞了“以誠換誠”的溫情互動。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ü?jié)選自屈原《離騷》)材料二:浮扁舟以適楚兮,過屈原之遺宮。覽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鄉(xiāng)。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去家千里兮,生無所歸,而死無以為墳。悲夫!人固有一死兮,處死之為難。徘徊江上,欲去而未決兮,俯千仞之驚湍。賦《懷沙》以自傷兮,嗟子獨何以為心!忽終章之慘烈兮,逝將去此而沉險。吾豈不能高舉而遠游兮?又豈不能退默而深居?獨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爭而強諫兮,死猶冀其感發(fā)而改行。茍宗國之顛覆兮,吾亦獨何愛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馮夷教之以上訴。歷九關而見帝兮,帝亦悲傷而不能救。懷瑾佩蘭無所歸兮,獨煢煢乎中浦。峽山高兮崔嵬故居廢兮行人哀子孫散兮安在況復見兮高臺。自子之逝今千載兮,世愈狹而難存。賢者畏譏而改度兮,隨俗變化、斫方以為圓。黽勉于亂世而不能去兮,又或為之臣佐。變丹青于玉瑩兮,彼乃謂子為非智。惟高節(jié)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違國去俗、死而不顧兮,豈不足以免于后世?嗚呼!君子之道,豈必全兮?全身遠害,亦或然兮。嗟子區(qū)區(qū),獨為其難兮!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ㄟx自蘇軾《屈原廟賦》)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峽山A高兮B崔嵬C故居D廢兮行人哀E子孫散兮F安在G況復見兮高臺。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美人,指有才德、有作為的人,與《靜女》中“美人之貽”的意思不同。B.扁舟,指小船,與《赤壁賦》中“駕一葉之扁舟”的意思相同。C.煢煢,憂思的樣子,與《陳情表》中“煢煢孑立”的意思不同。D.區(qū)區(qū),拳拳,忠愛專一,與《孔雀東南飛》中“何乃太區(qū)區(qū)”的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屈原在《離騷》開篇自述身世,表明自己出身高貴,生辰不凡,且名字飽含父親的美好期許,既有內在的美好品質,又注重修養(yǎng)才能。B.從《離騷》中可知,屈原希望君主能駕馭駿馬般的賢才馳騁于正道,而自己愿為君主在前引導開路,這凸顯了他積極用世的政治理想。C.蘇軾在《屈原廟賦》中,寫自己乘舟前往楚地,途經(jīng)屈原遺宮,看到屈原故鄉(xiāng)的山水,不禁感慨其放逐的悲慘遭遇和生死抉擇的艱難。D.蘇軾認為屈原雖然沒有做到全身遠害,但他在亂世中獨自堅守,敢于抗爭,行為符合中庸之道。他不失為賢者,足以免于被后人譏評。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此度?(2)惟高節(jié)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與。14.兩則材料對屈原形象的刻畫角度有何不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敬鸢浮?0.CEG11.D12.D13.(1)何不趁著年富力強去除邪惡污穢,何不改變現(xiàn)行的法度?(2)(我的)崇高志節(jié)人們遠遠趕不上,他們不贊成我就是很自然的了(或:無怪乎他們不贊成我了)。14.①《離騷》中的屈原形象是詩人自我刻畫,詩人通過自述高貴身世、品德追求以及勸誡君主等內容,直接展現(xiàn)內心情感與政治理想;②《屈原廟賦》中屈原形象是蘇軾從旁觀者角度刻畫,蘇軾敘述了屈原放逐遭遇、生死抉擇和精神品質等內容,更具客觀性與全面性?!窘馕觥俊緦дZ】這兩則材料以不同視角呈現(xiàn)屈原形象:《離騷》以第一人稱直抒胸臆,通過香草美人的意象群與騏驥馳騁的壯懷,展現(xiàn)其高潔品格與政治抱負;蘇軾賦則借憑吊視角,以“煢煢”“區(qū)區(qū)”等疊詞勾勒其孤獨堅守,通過生死抉擇的矛盾凸顯悲劇性。前者是理想主義的自我剖白,后者是歷史觀照下的精神禮贊,共同構建了“內美修能”與“獨為其難”的雙重人格張力?!?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江邊的山峰高聳而險峻,你的故居荒廢了,行人也為之嘆惜。你的子孫后代都流散在哪里呢?何況我又見到紀念你的屈原廟的殿宇?!皪{山高兮崔嵬”是完整的主謂句,“峽山”作主語,“高”和“崔嵬”作謂語,在C處斷開;“故居廢兮行人哀”中“故居廢”“行人哀”均是主謂結構,“兮”起到連接作用,故在E處斷開;“子孫散兮安在”結構完整,“子孫”既是“散”的主語,也是“安在”的主語,故在G處斷開。故選CE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有才德、有作為的人/美麗的女子。句意:恐怕有才德的人逐漸衰老。/是美麗的女子送給我的。B.正確。句意:乘一葉小船到達楚國故地。/乘著一葉小船。C.正確。憂思的樣子/孤單的樣子。句意:只能獨自憂心忡忡地在江邊行走。/孤單無依靠地獨自生活。D.錯誤。意思不同,拳拳,忠愛專一/愚拙。句意:我贊嘆你忠愛專一。/你怎么這樣愚拙。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行為符合中庸之道”錯誤,依據(jù)材料二“雖不適中,要以為賢兮”可知,蘇軾認為屈原雖然不符合中庸之道,但依然可被視為賢者,而不是說他行為符合中庸之道。故選D?!?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1)“撫壯”,把握壯年;“棄穢”,拋棄污穢的東西;“度”,法度,準則。(2)“企及”,趕得上;“宜”,當然;“不吾與”,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不與吾”,不贊成我?!?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章藝術手法能力。①《離騷》中,屈原以第一人稱口吻自述,如“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先亮明高貴出身,“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展現(xiàn)自身品德與才能追求,“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表達政治抱負。從自身出發(fā),直接袒露內心所想,使讀者直觀感受到屈原的驕傲、積極以及對楚國政治的熱忱,是一種主觀且?guī)в袕娏仪楦猩实淖晕页尸F(xiàn)。②《屈原廟賦》中,作者站在旁觀者立場,如“伊昔放逐兮,渡江濤而南遷”描述屈原的放逐經(jīng)歷,“賦《懷沙》以自傷兮,嗟子獨何以為心”刻畫其面臨生死抉擇時的心境,整體上以一種敘述他人故事的方式,相對客觀地展現(xiàn)屈原的坎坷遭遇與堅守高節(jié)的精神品質,讓讀者能更全面地認識屈原形象。參考譯文:材料一:我是古帝高陽氏的子孫,我已去世的父親字伯庸。歲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當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父親仔細揣測我的生辰,于是賜給我相應的美名。父親把我的名取為正則,同時把我的字叫作靈均。天賦給我很多良好素質,我不斷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我把江離芷草披在肩上,把秋蘭結成索佩掛身旁。光陰似箭我好像跟不上,歲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早晨我在大坡采集木蘭,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謝變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有才德的人逐漸衰老。何不利用盛時揚棄穢政,為何還不改變這些法度?乘上千里馬縱橫馳騁吧,來呀我在前面引導開路!材料二:乘一葉小船到達楚國故地,經(jīng)過屈原的祠廟。放眼眺望江邊的重重山峰,這就是你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想當年,你被放逐,渡過滔滔江水而漂泊到南方。你離開家鄉(xiāng)遙遙千里,活著無可歸依,死后也沒有葬身之地??杀。∪吮居幸凰?,但怎樣死才有價值,卻是很為難的事。你獨自在江邊徘徊,俯望著千仞高的驚濤急湍,想要離開人世而還沒有下定最后的決心。你作了《懷沙》來抒發(fā)自己的悲傷,讓人感嘆你懷著怎樣與眾不同的心情!詩的結尾多么悲涼而壯烈,將要離開人世而去,可又在最后一刻猶豫不決。我難道不能高昂著頭遠游四方?又難道不能像明哲保身之士一樣引退沉默、隱居不出?獨自抒發(fā)自己的怨恨和思慕之情,擔心君臣的關系越來越疏遠?;钪热徊荒軍^力爭辯竭力進諫,死后仍期望君王受到感動,從而改變他的(錯誤)行為。如果國家滅亡,那我怎么能獨自留戀于長壽?拜托江神代自己陳述冤屈,水神馮夷卻教自己向天帝申訴。經(jīng)過九重天門而見到天帝,天帝也為你悲傷,而(對你的祖國危亡)卻無法挽救。你有像美玉、蘭花一樣高潔的品質卻無處容身(不被重用),只能獨自憂心忡忡地在江邊行走。江邊的山峰高聳而險峻,你的故居荒廢了,行人也為之嘆惜。你的子孫后代都流散在哪里呢?何況我又見到紀念你的屈原廟的殿宇。自你仙逝到今天已過千年,世道更加狹窄而難以生存。賢良的人害怕受讒遭禍而改變作風,隨世俗之風順應變化,摒棄方正而崇尚世故圓滑。(人們)在亂世之中辛勤奔走,而不能潔身離去,有的竟然做了邪惡權勢的幫兇。你想把一幅色彩臟亂的圖畫改變成如美玉般潔白,人們就說你太不明智。(我的)崇高志節(jié)人們遠遠趕不上,他們不贊成我就是很自然的了。離開了國都,拋棄了世俗,(為了忠于理想)連死也不顧,難道不足以避免后世的譏評嗎?唉!君子的處世準則,難道一定要完美無缺嗎?保全性命,遠離禍害,或許也是正確的吧!我贊嘆你忠愛專一,獨自走上艱難的道路。雖然(過于高潔,有些偏激,)不合于中庸之道,但最關鍵的是大節(jié)無虧(,始終稱得上真正的賢者)。那么,我還悲傷什么?屈子,你的靈魂安息吧!(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完成下面小題。次韻答邵培才見贈之作方仁淵苦吟爭一字,難撼岳家軍。麗句飛紅葉,遙情想白云。伯陽①龍自隱,稽紹鶴離群。說項②頻年意,幽蘭春日曛?!咀ⅰ竣俨枺豪献樱植?。②說項:唐代楊敬之看重項斯,常向人推薦。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詩人稱贊邵培才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字斟句酌,他對創(chuàng)作的高標準,如同堅忍不拔的岳家軍一樣,不可動搖。B.頸聯(lián)詩人對邵培才的隱逸情懷高度贊揚,但同時也有對邵培才特立獨行不合群的惋惜,暗含對他的勸誡之意。C.尾聯(lián)以景襯情,春日的幽蘭象征美好友情,與《離騷》中以香草象征高潔的品格一樣,都是借意象傳達情感。D.全詩語言優(yōu)美典雅,風格清新自然,詩人巧妙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如比喻、用典等,使詩歌富有藝術感染力。16.本詩中“紅葉”與黃庭堅《登快閣》詩中“落木”,同是秋天意象,兩者在營造的意境上有何不同?請結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敬鸢浮?5.B16.①本詩中“紅葉”伴隨著“麗句”出現(xiàn),與“遙情”相呼應,描繪了秋日清麗的景象,營造出空靈、富有詩意的意境,體現(xiàn)詩人對邵培才高雅詩情的贊頌;②黃詩中“落木”結合“千山”“澄江”等意象描繪了千山落葉、天空遼遠的景象,營造出開闊、遠大的意境,表現(xiàn)出詩人寬廣的胸襟懷抱?!窘馕觥俊緦дZ】這首酬答詩以典雅筆觸勾勒邵培才的詩才與品格。詩人借“岳家軍”喻其創(chuàng)作嚴謹,用“紅葉”“白云”等意象烘托詩意,又以老子、稽紹等典故贊頌其隱逸高潔。尾聯(lián)化用“說項”典故,借“幽蘭春日”傳遞知遇之情,全詩將情感寄于意象與典故,含蓄雋永,盡顯酬贈詩的真摯與雅致?!?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詩歌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B.“但同時也有對邵培才特立獨行不合群的惋惜,暗含對他的勸誡之意”錯誤。由原文“伯陽龍自隱,稽紹鶴離群”可知,詩人以老子隱居、稽紹卓然不群作比,意在贊美邵培才如隱士般超脫世俗、如仙鶴般超凡脫俗的品格,并無惋惜或勸誡之意。故選B。【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詩歌意境的能力。①首先抓住“紅葉”這一意象在詩中的具體呈現(xiàn),它與“麗句飛紅葉,遙情想白云”相關聯(lián)?!胞惥洹北砻髟娋鋬?yōu)美,“遙情”則體現(xiàn)出一種悠遠的情思。“紅葉”伴隨著優(yōu)美的詩句出現(xiàn),給人一種秋日里詩意盎然的感覺,從而營造出空靈、富有詩意的意境。而這一意境的營造,目的是體現(xiàn)詩人對邵培才高雅詩情的贊頌,因為“麗句”是邵培才所創(chuàng)作,“紅葉”與“麗句”相聯(lián)系,自然是在夸贊其詩歌如同紅葉般美好而富有詩意。②對于黃庭堅《登快閣》中“落木”,需要結合“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這一具體詩句來分析。這里的“落木”與“千山”相搭配,描繪出千山落葉紛紛的景象,展現(xiàn)出一種宏大的畫面感。同時,“天遠大”又進一步拓展了空間,使得整個意境顯得開闊、遠大。這種意境的營造,表現(xiàn)出詩人寬廣的胸襟懷抱,因為如此開闊的景象,反映出詩人能夠以豁達的心態(tài)去面對世界,展現(xiàn)出一種超脫的精神境界。(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通過寫飛禽走獸的無奈,極言蜀道的高峻險阻。(2)《屈原列傳》中,運用對偶修辭,說明《國風》與《小雅》各自特點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詩文中,作者常賦予“眼淚”這意象豐富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黃鶴之飛尚不得過②.猿猱欲度愁攀援③.《國風》好色而不淫④.《小雅》怨誹而不亂⑤.相顧無言⑥.惟有淚千行(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重點字:鶴、猿、猱、攀、援、淫、誹、惟、闌、襟、濺。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茅盾在“談論”的文體中,融入簡煉硬朗的描寫成分,也有點“人的高歌”的意味。馮至雖然同樣突出了人的強韌精神,但似乎更為關注簡單自然的非人為的風景。與茅盾《風景談》中所呼之欲出的集團的、組織的形象精神,是①的。在“風景談”系列散文中,茅盾是以個人體驗性的實景,與照相畫片之意境進行拼帖和融合,構成其“風景談”復雜的視角:清晨,窗紙微微透白,繚亮的喇叭聲,破空而來。我忽然想起了白天在一本貼照薄上所見的第一張,銀白色的背景前一個淡黑的側影,一個號兵舉起了喇叭在吹,嚴肅,堅決,勇敢,和高度的警覺,都表現(xiàn)在小號兵挺直的胸膛和高高的眉棱上邊。茅盾此類散文,是“小品散文”在抗戰(zhàn)相持階段的變體,在中國現(xiàn)代“小品散文”的發(fā)展史上有②的地位。稍后在延安,富于清新氣息和農村生趣的“小品散文”,有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奠定了未來“人民文藝”的“小品散文”的基礎。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19.文中第一段有四處錯別字,請找出三處并加以改正?!敬鸢浮?8.①截然不同②舉足輕重19.①簡煉——簡練②拼帖——拼貼③貼照薄——貼照簿④繚亮——嘹亮【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前文說馮至關注自然風景,而茅盾《風景談》中突出集團形象精神,二者是不同的,應填“大相徑庭”。大相徑庭:形容彼此相差很遠,很不一致。②此處是說茅盾此類散文在“小品散文”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應填“舉足輕重”。舉足輕重: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正確書寫現(xiàn)代常用規(guī)范漢字的能力。①“簡煉”的“煉”應寫作“練”?!昂喚殹币馑际牵ù朕o等)簡要、精煉?!熬殹庇泻啙?、純熟等意;“煉”從“火”旁,多表示用加熱等方法使物質純凈或堅韌(如“冶煉”),或用心琢磨使詞句精美(如“煉字”),與“簡”搭配表達簡要精煉之意時,應為“練”。②“拼帖”的“帖”應寫作“貼”?!捌促N”指把各種不同的東西粘貼在一起,也常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將不同來源的材料組合粘貼成新作品?!百N”有黏附、把薄片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意思,從“貝”,與古代以貝殼為貨幣,交易時需黏貼文書等有關。而“帖”讀音雖相近,但常見義為學習寫字時摹仿的樣本(如“字帖”),或便條(如“請?zhí)保┑?,與黏合動作無關,所以正確寫法是“拼貼”。③“貼照薄”的“薄”應寫作“簿”?!安尽敝副咀?、冊籍,“貼照簿”即用于粘貼照片的本子?!氨 弊x音雖與“簿”相近,但含義多為厚度?。ㄈ纭氨∑保⑽兜赖ㄈ纭氨【啤保┑?,與本子的概念無關,故此處應是“簿”。④“繚亮”的“繚”應寫作“嘹亮”。“嘹亮”形容聲音清晰響亮?!班凇睆摹翱凇迸?,與發(fā)聲相關;而“繚”是“纟”旁,本義指纏繞,如“繚繞”,與聲音無關,所以此處應為“嘹”。(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近日,①“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巡回演唱會”異?;鸨?。②票務系統(tǒng)“想看人數(shù)”一度高達百萬左右。③2004年,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飄向大江南北;④20年后,專輯《山歌寥哉》熱烈地引發(fā)討論。然而聽懂《山歌寥哉》卻不大容易,比如《顛倒歌》用獨特的表達方式呈現(xiàn)一系列與常理相悖的情景。專輯中類似的難度使得歌詞具有了豐富的解讀空間和藝術魅力,吸引著眾多聽眾去深入探索和品味。①,這張專輯讓人聽著“上頭”的原因還有很多?!读_剎海市》的靠山調是天津的一種唱腔曲調和東北二人轉的融合,《顛倒歌》是揚州江都地區(qū)的民歌栽秧號子,而《畫皮》則是山東箏曲銀紐絲調。那些在中國民間流傳了百年的不登大雅之堂的草根音樂在刀郎的現(xiàn)代加工之后,一夜之間傳唱于大街小巷。試想,如果刀郎曲調里缺少了嗩吶、笛子、二胡與琵琶的演奏,這中國式的感覺能如此到位嗎?反過來,如果刀郎沒用西方音樂加工民間曲調,它的傳播量會如此巨大嗎?爵士和弦與嗩吶G宮清調的結合,竹笛、貝斯、琵琶以及木管銅管合成器的交織,就像本地出產(chǎn)的特色食材加上了異域調料,經(jīng)過大廚幾番操作后,原本簡單大眾的菜肴做出了不同以往的口感。這樣的藝術實踐使得《山歌寥哉》不僅是一張專輯,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次深情致敬和現(xiàn)代文化語境下的創(chuàng)新探索。雖然部分聽眾②,但即使只是淺嘗輒止的聆聽,也能感受到傳統(tǒng)基因在現(xiàn)代軀殼中的脈動。20.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22.請賞析文中畫波浪線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DB36-T1770-2023-茶樹菇液體菌種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江西省
- DB36-T1704.2-2022-“贛鄱正品”品牌管理第2部分:產(chǎn)品全鏈數(shù)字化要求-江西省
- DB36-T1540-2021-電子政務共享數(shù)據(jù)統(tǒng)一交換平臺安全接入技術規(guī)范-江西省
- 醫(yī)學說課課件
- 第12斬 狀語從句-2024-2025年高考英語語法重難點復習百題斬
- 2025年機器人技術四級考試模擬試卷:機械控制與編程思維訓練
- 2025年醫(yī)保信息化建設應用試題集:醫(yī)保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試卷(2025年秋季版)
- 計算機二級Delphi學習曲線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小學數(shù)學畢業(yè)模擬(工程與行程綜合)專項卷-名校同步測試題庫策略解析
- JB∕T 6289-2019 內燃機 鑄造鋁活塞 金相檢驗
- 胸部常見疾病CT表現(xiàn)課件
- 互聯(lián)網(wǎng)與營銷創(chuàng)新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華東師范大學
- 2024年浙江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題庫
- 麻醉過敏性休克病例分析
- 端午節(jié)活動主題班會模板
- 公司車輛維護與保養(yǎng)制度
- MOOC 中西文化對比與交流-中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2024年政工職稱考試題庫含完整答案(考點梳理)
- 卵圓孔未閉的治療及護理
- 高考語文備考復習:現(xiàn)代文閱讀-科幻小說閱讀指導與練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