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2010屆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試卷(化學)掃描版_第1頁
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2010屆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試卷(化學)掃描版_第2頁
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2010屆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試卷(化學)掃描版_第3頁
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2010屆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試卷(化學)掃描版_第4頁
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2010屆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試卷(化學)掃描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省遵義縣第一中學2010屆高三第三次聯(lián)考試卷(化學)掃描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下列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A.氧化鈣B.硫酸銅C.乙醇D.氯化鈉2.下列關于化學鍵的說法正確的是:A.共價鍵一定是非極性鍵B.離子鍵一定是極性鍵C.極性鍵一定是非極性鍵D.非極性鍵一定是極性鍵3.下列物質中,沸點最高的是:A.氫氣B.氧氣C.水蒸氣D.二氧化硫4.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A.溶劑的質量分數(shù)小于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B.溶液的顏色取決于溶質C.溶液的密度一定大于溶劑D.溶液的導電性取決于溶質的性質5.下列關于電解質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弱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一定比強電解質溶液低B.強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高C.弱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一定比強電解質溶液高D.強電解質溶液中,離子濃度一定比弱電解質溶液低6.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錯誤的是:A.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B.化學反應速率與溫度成正比C.化學反應速率與催化劑成正比D.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表面積成正比7.下列關于化學平衡的說法錯誤的是:A.化學平衡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B.化學平衡是一種靜態(tài)平衡C.化學平衡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D.化學平衡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改變8.下列關于氧化還原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A.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被還原B.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被氧化C.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一定為1:1D.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電荷數(shù)之比一定為1:19.下列關于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錯誤的是:A.系數(shù)法B.定量法C.比例法D.定量法10.下列關于化學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實驗操作規(guī)程B.實驗過程中,應佩戴必要的防護用品C.實驗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實驗現(xiàn)象的變化D.實驗過程中,實驗結果可以隨意修改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1.烴的通式為______,其中______表示碳原子,______表示氫原子。2.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發(fā)生______反應;還原劑失電子,發(fā)生______反應。3.化學平衡時,正反應速率等于______,逆反應速率等于______。4.催化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5.下列物質中,屬于酸的是______,屬于堿的是______。6.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劑的是______,屬于還原劑的是______。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簡述化學鍵的類型及其形成原理。2.簡述化學平衡的特征。3.簡述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4.簡述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30分)1.計算下列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text{CaCO}_3(s)\rightleftharpoons\text{Ca}^{2+}(aq)+\text{CO}_3^{2-}(aq)\]在25℃時,該反應的平衡濃度分別為:\[[\text{Ca}^{2+}]=0.01\,\text{mol/L}\],\[[\text{CO}_3^{2-}]=0.005\,\text{mol/L}\]。2.10.0克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體積為224毫升(標準狀況)。計算反應生成的氫氣的物質的量,并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一定量的NaOH溶液與稀鹽酸反應,已知NaOH溶液的濃度為0.1mol/L,體積為50mL,若完全反應,需要多少體積的0.2mol/L的稀鹽酸?五、實驗題(每題10分,共30分)1.在實驗室中,如何制備氯氣?請寫出實驗步驟,并說明實驗原理。2.實驗室中如何測定某溶液的pH值?請簡述實驗步驟。3.在實驗室中,如何分離和提純混合物中的碘和碘化鉀?請簡述實驗步驟。六、論述題(每題10分,共30分)1.論述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及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2.論述氧化還原反應在自然界和工業(yè)生產中的應用。3.論述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及其對培養(yǎng)化學素養(yǎng)的作用。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選擇題1.C解析:乙醇是有機物,因為它含有碳和氫元素,且碳與氫之間存在共價鍵。2.B解析:離子鍵是由正負離子之間的靜電引力形成的,因此它總是極性鍵。3.D解析:二氧化硫的分子量大于氫氣、氧氣和水蒸氣,因此其沸點最高。4.C解析:溶液的密度取決于溶質和溶劑的密度以及它們的相對比例,不一定大于溶劑。5.D解析:強電解質在水中完全電離,產生較多的離子,而弱電解質部分電離,離子濃度較低。6.C解析:催化劑降低反應活化能,增加反應速率,但它本身不參與反應,因此不與反應速率成正比。7.B解析:化學平衡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但反應仍在進行。8.C解析: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并不一定為1:1,取決于具體的反應。9.D解析: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包括系數(shù)法、定量法和比例法,不包括定量法。10.D解析:實驗結果應準確記錄,不得隨意修改。二、填空題1.CnH2n+2,C,H解析:這是烷烴的通式,其中C表示碳原子,H表示氫原子。2.還原,氧化解析:氧化劑得電子被還原,還原劑失電子被氧化。3.逆反應速率,正反應速率解析:在化學平衡時,正反應速率等于逆反應速率。4.降低反應活化能,不改變反應的平衡位置解析:催化劑通過降低反應活化能來加速反應,但不改變反應的平衡位置。5.鹽酸,氫氧化鈉解析:酸是能夠釋放氫離子的物質,堿是能夠釋放氫氧根離子的物質。6.氯氣,鐵解析:氯氣是氧化劑,因為它能夠接受電子,鐵是還原劑,因為它能夠失去電子。三、簡答題1.化學鍵的類型包括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離子鍵是由正負離子之間的靜電引力形成的,共價鍵是由原子間共享電子對形成的,金屬鍵是由金屬原子之間的自由電子云形成的。2.化學平衡的特征包括: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隨時間變化,正逆反應速率相等,系統(tǒng)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3.氧化還原反應是指電子從一個物質轉移到另一個物質的化學反應。氧化劑是接受電子的物質,還原劑是失去電子的物質。4.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包括:實驗前檢查儀器設備,實驗過程中注意安全,實驗結束后清理實驗場所。四、計算題1.K=0.0001解析:平衡常數(shù)K=[Ca2+][CO32-]/[CaCO3],由于CaCO3是固體,其濃度不計入平衡常數(shù)。2.氫氣的物質的量為0.01mol,化學方程式為:\[\text{Fe}+\text{H}_2\text{SO}_4\rightarrow\text{FeSO}_4+\text{H}_2\]解析: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nRT,計算氫氣的物質的量。3.需要的稀鹽酸體積為25mL解析:根據(jù)化學反應的化學計量關系,計算所需的稀鹽酸體積。五、實驗題1.實驗步驟:將濃鹽酸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生成氯氣。實驗原理:\[4\text{HCl}+\text{MnO}_2\rightarrow\text{Cl}_2+2\text{H}_2\text{O}+\text{MnCl}_2\]2.實驗步驟:用pH試紙或pH計測定溶液的pH值。實驗原理:pH試紙根據(jù)溶液的酸堿性變色,pH計通過測量氫離子濃度來確定pH值。3.實驗步驟:使用萃取劑將碘從碘化鉀中分離出來,然后通過蒸餾提純碘。實驗原理:碘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通過萃取和蒸餾可以分離和提純碘。六、論述題1.化學平衡移動原理是指在化學平衡狀態(tài)下,當外界條件發(fā)生變化時,平衡會向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