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1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2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3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4頁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含答案)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10課小石潭記練習(xí)題(含答案)

積累與運用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嵁(kān)篁竹(huáng)

往來翕忽(xī)

B.坻(chí)佁然(yǐ)

悄愴幽邃(chuàng)

C.嶼(yǔ)

清冽(liè)寂寥無人(liáo)

D.斗折蛇行(dǒu)俶爾(shū)

犬牙差互(cī)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水尤清冽(尤:格外)潭中魚可百許頭(許:許多)

B.日光下澈(澈:清澈)往來翕忽(翕忽:輕快迅疾的樣子)

C.佁然不動(佁然:靜止不動的樣子)悄愴幽邃(悄愴:凄涼)

D.以其境過清(以:因為)

隸而從者(隸:奴隸)

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水尤清冽___以其境過清

B.全石以為底___以其境過清

C.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隸而從者

D.不可知其源

不可久居

4.下列加點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下見小潭B.心樂之

C.如鳴珮環(huán)

D.其岸勢犬牙差互

5.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B.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D.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C.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7.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A.“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見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蹤。

B.“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寫出了作者為“石潭"命名的緣由及近岸石頭的千態(tài)萬狀。

C.“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只寫出了魚兒自由游弋的情態(tài)。

D.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分別寫了作者發(fā)現(xiàn)小石潭之樂和觀魚之樂。

8.用課文原句填空。

(1)描寫小石潭周圍的樹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寫魚的靜態(tài)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與“水尤清冽"相呼應(yīng)的句子是:___(4)作者描寫自己的主觀感受,抒發(fā)自己被貶之后的孤寂、悲涼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2)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10.綜合性學(xué)習(xí)。

學(xué)完《小石潭記》一文后,北京某中學(xué)八(3)班開展以“訪歷史文化名城”為主題的研學(xué)聯(lián)誼活動,首赴零陵(唐代時稱永州,即柳宗元被貶之地)古城。他們將參觀柳子廟,踏訪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領(lǐng)略底蘊深厚的柳文化。

(1)【聯(lián)誼喜相逢】為迎接遠道而來的北京朋友,作為聯(lián)誼班級的學(xué)生代表,請你補寫歡迎標語。

柳子廟

瀟湘水喜迎北京來客,_____。

(2)【聯(lián)誼大舞臺】為豐富聯(lián)誼活動,提供展示舞臺,探尋古城文化,請你再設(shè)計三項與柳文化相關(guān)的活動。

活動一:柳宗元詩文朗誦比賽

活動二:_____

活動三:_____

活動四:_____

【聯(lián)誼歡樂行】從北京前來的同學(xué)們計劃參觀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jù)柳宗元《小石潭記》一文的內(nèi)容,為小石潭景點寫一則簡介。

閱讀理解

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1)皆若空游無所依(_)

(2)悄愴幽邃(_)

(3)不可久居(_)

(4)乃記之而去(_)

1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

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按游覽順序條理清晰地寫了四個方面的內(nèi)容,請簡要概括。

發(fā)現(xiàn)小潭―→_____―→小潭溪流―→__________

全文兩次寫列“樂”,這與文章憂傷凄苦的感情基調(diào)矛盾嗎為什么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甲)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廬山之面,在南康,數(shù)十里皆壁。水從壁罅出,萬仞直落,勢不得不森豎躍舞,故飛瀑多,而開先為絕勝。登望瀑摟,見飛瀑之半,不甚暢。沿崖而折,得青玉峽,峽蒼壁立,匯為潭,巨石當其下,橫偃側(cè)布,瀑水掠潭行,與石遇,嚙而斗。不勝,久乃斂狂斜趨,侵其趾而去。

次日晨起,復(fù)至峽,觀香爐紫煙,心動。僧曰:“至黃巖之文殊塔,瀑勢乃極。”杖而往,磴狹且多折,芒草割人面。少進,石愈欽。白日蒸崖,如行熱冶中,微聞諸客皆有嗟嘆聲。

既至半,力皆憊,游者昏昏愁墮,一客眩思返。余曰:“戀軀惜命,何用游山?且而與其死于床第,孰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客大笑,勇百倍。

(節(jié)選自袁宏道《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山水有情·釋義)

15.參照閱讀方法,解釋下列字義。

文中未解字詞閱讀策略解釋

橫偃側(cè)布勾連成語:偃旗息鼓(1)___________

而開先為絕勝調(diào)動積累:會當凌絕頂(2)___________

勢不得不森豎躍舞查閱字典:①因恐怖而毛發(fā)聳立;②猶林立(3)_____(填序號)

(山水有情·翻譯)

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戀軀惜命,何用游山?且而與其死于床第,孰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山水有情·賞析)

17.(甲)(乙)兩篇游記,寫景手法多樣,極富情趣,請結(jié)合提示,對下面句子進行賞析。

(1)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動靜結(jié)合的角度)

(2)瀑水掠潭行,與石遇,嚙而斗。不勝,久乃斂狂斜趨,侵其趾而去。(修辭手法的角度)

(山水有情·探究)

18.補全“山水寄情”的活動收獲卡。

活動收獲卡“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山水本無情,卻被歷代文人士大夫賦予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心中郁積的苦悶難以排遣,只能寄情于山水。起初游覽幽美靜謐的小石潭,產(chǎn)生(1)__________的心境,隨后見到(2)_________景致,產(chǎn)生了一種幽深不可測的感覺,于是眼前之景顯得“寂寥無人,悄愴幽邃”,與久謫荒遠的(3)__________心情相吻合。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十一年賦閑,四處游山玩水。游廬山瀑布,(4)___________??梢娚剿那?,因人而異。

(三)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蘇軾)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匯于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qū)使復(fù)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弊溟L曰:“太守猶不避涂潦①,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②。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

(選自《宋史·蘇軾傳》)

【注釋】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版:古城墻之夾板,中填土石,夯實,壘而成墻。③堵:古墻體單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堵。

1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知徐州(_)_(2)吾在是(_)

(3)軾詣武衛(wèi)營(_)_(4)卒全其城(_)

20.用“/”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

21.本文主要記述了關(guān)于蘇軾的什么事?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2.C3.D4.C5.B6.C7.C8.(1)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4)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9.(1)魚靜止不動,忽然間向遠處游去,來往輕快迅疾,好像在跟游玩的人逗樂。

(2)四面被竹林樹木環(huán)繞,寂靜空無一人,讓人感到心情悲傷,寒氣透骨,凄涼幽深。

10.(1)(1)柳子廟誠邀四海賓朋(2)略(3)小石潭位于小丘西面約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綠竹環(huán)繞,環(huán)境十分幽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并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yōu)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11、(1)好像(2)深(3)停留(4)離開

12、(1)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左右),隔著竹林,聽到了水聲,好像珮環(huán)碰撞的聲音,(我)心里為之高興。

(2)小溪兩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不知道它的源頭在哪里。

13、潭中景物潭上氣氛

14、不矛盾。作者被貶,心中自然憂傷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懨傷的心情;但這種從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樂是短暫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凄苦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15.倒下極,最②

16.如果憐惜生命,為什么來游山呢?況且與其死在床上,哪里比得上死在一片冷石上?

17.(1)譚中的游魚或是呆呆不動,或是突然飛快地躥向遠處。從字面上看,作者寫動靜相宜、怡然自樂的魚兒,但透過字面看到:正是潭水清澈澄靜,游魚一動一靜的自由之態(tài)才能盡收眼底,因此動態(tài)的游魚與靜態(tài)的潭水相映成趣。

(2)運用擬人手法,賦予了水人格化特征。水遇石,咬石與之斗爭,相持不下,只能收斂狂態(tài)斜著快速流過,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瀑布之水從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