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病毒》PPT課件.ppt_第1頁
《呼吸道感染病毒》PPT課件.ppt_第2頁
《呼吸道感染病毒》PPT課件.ppt_第3頁
《呼吸道感染病毒》PPT課件.ppt_第4頁
《呼吸道感染病毒》PPT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呼吸道感染病毒 (Respiratory viruses),以呼吸道作為主要感染和傳播途徑的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常見呼吸道感染病毒及所致疾病,第一節(jié) 正黏病毒(Ortomyxoviridae),對人或某些動物細胞表面的黏蛋白(mucin)有高度親和性,具有分階段RNA基因組的一類包膜病毒。 包膜上有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經(jīng)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兩種刺突。 只有流感病毒一個種,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流行性感冒病毒,是一種造成人類及動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會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氣迅速的傳播; 抗原性易發(fā)生變異,引起多次流感的世界范圍流行。 在分類學上,屬于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1933年Smith等用雪貂分離出甲型流感病毒是實驗病毒學發(fā)展的里程碑; 1941年Hrist發(fā)現(xiàn)流感病毒的血細胞凝集現(xiàn)象,提供了一種簡單的病毒測定方法。 Webster等對由抗原性漂移和轉變引起的病毒連續(xù)進化的研究,奠定了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的基礎。,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對人或動物細胞表面黏蛋白有親和性,核酸分節(jié)段,分為甲(A)、乙(B)、丙(C)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除了感染人外,還可感染禽、豬等動物。,1. 形態(tài) 典型的流感病毒粒子呈球狀,直徑80-120 nm,平均為100 nm。病毒體有多形性,新分離的毒株通常為絲形,長短不一,長的可達數(shù)微米。,一、生物學特性:,Influenza virus,流行感冒絲狀結構和球狀結構,2. 結構 流感病毒結構自外而內可分為包膜和核心兩部分。 包膜分為外膜和內膜兩部分。,一、生物學特性:,Type A, B, C: NP, M Sub-type: NA or HA,外膜:雙層類脂膜,表面密布病毒編碼的兩種糖蛋白刺突: 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 5 神經(jīng)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 1 內膜:由基質蛋白(M1)構成,主要保護核心并維持病毒外形; 核心:由分節(jié)段的單股負鏈RNA、核蛋白(nucleoprotein, NP)和RNA聚合酶(PB2/PB1/PA)組成。,血凝素(HA) 糖蛋白 三棱柱型 抗原結構易變區(qū)分亞型依據(jù) 神經(jīng)氨酸酶(NA) 糖蛋白 末端扁球型 抗原結構易變區(qū)分亞型依據(jù),病毒體表面結構,HA的生物學活性: 1)absorption -是病毒的吸附蛋白,與病毒的侵入過程有關。病毒以膜融合方式進入細胞需要HA的水解(HA0 HA1/HA2) 2) Hemagglutination -有血細胞凝集活性 3)Antigen-是病毒表面的主要抗原,誘生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決定病毒的亞型,NA的生物學活性:,1)Release -可水解細胞表面受體特異性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基神經(jīng)氨酸。 2)Spread-病毒在細胞表面成熟時,NA可以移去細胞膜出芽點上的神經(jīng)氨酸酶,有利于病毒粒子的成熟和釋放。 3)Antigen-具有免疫原性,能誘發(fā)相應的抗體,3. 抗原性,流感病毒的主要抗原成分有NP、MA、HA和NA。 NP、MA具有型特異性,相應抗體對病毒感染無保護力。 HA、NA是亞型特異性抗原,HA能使動物產(chǎn)生中和抗體,對機體有保護作用;NA抗體不能中和病毒,但能減少病毒增殖,改變病程。,一、生物學特性:,1、型 根據(jù)核蛋白(NP)和基質蛋白(MA)抗原性的不同,分A、B和C 3型,或稱甲、乙、丙3型。 2、亞型 甲型根據(jù)HA或NA抗原性不同,區(qū)分為若干亞型(H1H16、N1N9) 乙型、丙型至今未發(fā)現(xiàn)亞型 命名:型別/宿主/分離地點/病毒株/序號/分離年代(HA與NA亞型號) (A/Zhejiang/3/2009(H1N1),一、生物學特性:,4. 分型與變異,A、B、C 3型沒有共同抗原,都能感染人。 A型:感染范圍廣,家畜和家禽的流感都是由A型引起。常以流行的形式出現(xiàn),發(fā)病急劇,蔓延迅速,危害很大。 B型:發(fā)現(xiàn)于1940年。能引起人的呼吸道感染,但流行規(guī)模比甲型流感病毒小得多。 C型:也是感染人的流感病毒。但極少引起流行。,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由于基因組自發(fā)的點突變引起小幅度的變異,當氨基酸的改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或突變氨基酸正好使抗原決定簇改變,則引起抗原性的變異。 變異幅度小或連續(xù)變異,量變 病毒基因點突變或人群免疫力選擇,抗原性轉換(antigenic shift):由于突變幅度較大,HA或NA氨基酸的變異率達到20-50%,導致新的亞型產(chǎn)生,這種變異稱為抗原轉變。 變異幅度大,形成新亞型,質變 基因重組,where do “new” HA and NA come from?,16 types HA 9 types NA all circulate in birds pigs avian and human,where do “new” HA and NA come from?,唾液酸-2,6-半乳糖-1,4-葡萄糖,唾液酸-2,3-半乳糖-1,4-葡萄糖,5. 病毒的培養(yǎng),有比較明顯的宿主特異性 都能在雞胚內良好增殖。初代分離最好應用羊膜腔接種,但許多病毒也能適應于雞胚尿囊腔接種,特別是已在羊膜腔內傳代的毒株。 丙型流感病毒只能在羊膜腔內增殖。,一、生物學特性:,流感病毒:羊膜腔或尿囊腔接種,6. 流感病毒的復制,病毒侵入 遺傳物質的釋放 病毒的復制與病毒蛋白的合成 病毒的裝配 出芽,一、生物學特性:,7. 抵抗力,較弱,不耐熱 56 度,30 min;0-4度,數(shù)周;-70度以下長期保存。 干燥、日光、紫外線及乙醚、甲醛等敏感,一、生物學特性:,二、致病性與免疫性,致病性:,二、致病性與免疫性,病毒分離 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種雞胚或培養(yǎng)細胞 血清學診斷 血凝抑制試驗、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酶免疫測定 抗原檢測 直接從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脫落細胞中檢測抗原 分型鑒定 核酸雜交、PCR、序列分析,三、微生物學檢查法,藥物治療 鹽酸金剛烷氨、干擾滴鼻素、板蘭根、大青葉 接種疫苗 流感病毒滅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減毒活疫苗,四、免疫預防,1、滅活疫苗 用感染雞胚尿囊液制備福爾馬林滅活疫苗,皮下或肌肉接種,保護力可達50%以上。但接種反應比較嚴重。 2、亞單位疫苗 用去污劑將病毒粒子裂解后,應用層析方法提取HA(包括或不包括NA)作為疫苗。無感染性,十分安全,但免疫原性較低,必須加入佐劑,才能引起較好的免疫反應。,流感病毒疫苗,3、弱毒疫苗 通過基因工程方法,將致弱的供體流感病毒基因,轉移到流行株的基因組中。 4、活病毒載體疫苗 痘苗病毒、禽痘病毒作為載體,導入禽流感病毒的HA和NA,產(chǎn)生的重組病毒,免疫雞可以抵抗禽流感病毒的攻擊。,第二節(jié) 副黏病毒(paramyxovirus),與正黏病毒一樣,核衣殼呈螺旋對稱,有包膜的單負鏈RNA病毒,同時又有自己的特點: 病毒體積大 (-)ssRNA 不分節(jié)段 包膜刺突蛋白不同(HN、H、G、F蛋白),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 對人和某些動物細胞表面粘蛋白有親和性 分節(jié)段 不分節(jié)段 僅一個種:流感病毒 多個種,一、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體。 只有一個血清型,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 以發(fā)熱、呼吸道卡他癥狀及全身斑丘疹為特征。 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而導致死亡。,麻疹病毒的生物學性狀及免疫,包膜刺突為H蛋白和F蛋白 免疫力牢固,抗H抗體和抗F抗體可抵御再感染 恢復期主要為細胞免疫 母親抗體可保護新生兒,麻疹病毒的傳播,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 急性期患者為傳染源 通過飛沫或鼻腔分泌物傳播,麻疹病毒的致病機理,麻疹的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約10-12天 體溫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噴嚏及淚眼,癥狀持續(xù)3-5天 體溫突然升高(達到40-40.5 oC),口頰粘膜出現(xiàn)柯氏斑,隨后出現(xiàn)紅色班丘疹,從耳部開始,2-3天后遍及全身 4天后消退,脫屑,麻疹的并發(fā)癥,呼吸道最為常見,如肺炎、肺結核 消化道 腹瀉、闌尾炎或盲腸炎 營養(yǎng)失調 神經(jīng)中樞系統(tǒng)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麻疹的治療,控制高熱 保持室內濕度 及時補液 注意飲食營養(yǎng) 兒童應補充維生素A 注意并發(fā)癥,麻疹的預防,雞胚細胞麻疹病毒減毒活疫苗 我國接種年齡為8個月,發(fā)達國家一般為15個月 7歲時再次免疫 孕婦不宜接種疫苗 緊急被動免疫用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有包膜,單鏈負義RNA 兩種表面包膜蛋白HN和F蛋白 另外有四種結構蛋白,傳播方式,腮腺炎病毒是流行性腮腺炎的 病原體,只有一個血清型,人是其唯一宿主 病毒通過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 咳嗽、噴嚏甚至說話都可傳播病毒 學齡兒童為易感人群 出現(xiàn)癥狀前2-3天及癥狀消失后9天仍有傳染性,致病性,潛伏期23周 在上皮細胞和局部淋巴結內增殖 入血,病毒隨血侵入腮腺及其它器官 主要癥狀為腮腺非化膿性腫大伴觸痛 睪丸炎、卵巢炎及病毒性腦炎病 可獲牢固的免疫力,British “to mump“ - to grimace or grin, from the appearance of the patient as a result of parotid gland swelling. (Note: Other agents can also cause parotitis).,微生物學檢查及預防,分離時可取患者唾液、尿液或腦脊液 在雞胚羊膜腔、雞胚細胞內培養(yǎng)增殖 血清學診斷病毒特異性的IgM或4倍上升的IgG 血凝抑制試驗、ELISA和免疫熒光檢測病毒抗原或抗體 預防可接種MMR三聯(lián)疫苗,三、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 RSV),包膜刺突為G蛋白 嬰幼兒-細支氣管炎和細支氣管肺炎 成人-上呼吸道感染 通過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傳播 易在冬季流行 是醫(yī)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體,RSV的致病機制,呼吸道上皮細胞內增殖 病毒不入血 支氣管壞死物與粘液、纖維蛋白粘連在一起,易導致氣道阻塞 可并發(fā)嚴重的細支氣管炎和肺炎,RSV的免疫及預防,感染后免疫力不強,不能防止再感染 至今未有有效的預防疫苗,第三節(jié) 冠狀病毒 (coronavirus),人冠狀病毒和多種動物冠狀病毒,如:豬流行性腹瀉冠狀病毒、貓腸道冠狀病毒及禽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等。 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體,引起輕型感染,也可引起腹瀉或胃腸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癥(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的病原體。 2002-2003年在世界范圍流行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又稱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球有2個國家和地區(qū)有疫情,發(fā)病人數(shù)達8465人,平均死亡率11%。,SARS冠狀病毒,潛伏期2-10天 臨床表現(xiàn) 發(fā)熱,可伴有頭痛乏力,關節(jié)痛等;繼而出現(xiàn)干咳、胸悶氣短等癥狀,肺部病變進展快,同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進而產(chǎn)生嚴重肺滲出,呼吸窘迫,常伴有休克、DIC、心率紊亂等 傳染性強且很難搶救,死亡率高。,疾病特征,SARS冠狀病毒,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種 單正鏈RNA病毒 有包膜及刺突,致病性和免疫性,傳染源是患者,隱性感染者是否有傳染性尚無根據(jù) 突發(fā)性流行,病毒是否來源于野生動物未明 以近距離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通過接觸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等感染 人無天然免疫力,普遍易感。 感染后機體可出現(xiàn)特異性抗體,一般10天出現(xiàn)IgM,15天出現(xiàn)IgG,病毒分離鑒定,P3 采集咽拭子、痰液、氣管分泌物等 核酸檢測 血、便、呼吸道分泌物提取RNA,RT-PCR 血清學檢查 免疫熒光、酶聯(lián)免疫及膠體金免疫分析等,微生物學檢查,隔離病人,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機體免疫力 特異性預防的疫苗有滅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但需動物安全實驗和疫苗保護性實驗,目前未用于臨床 采用支持療法,如養(yǎng)療和激素療法。,防治,第四節(jié) 呼吸道感染的其他病毒,腺病毒 風疹病毒,腺病毒(adenovirus),線型雙鏈DNA,不分節(jié)段 基因組長30-42 kb,編碼約30種蛋白 病毒無包膜,二十面立體對稱,直徑約70-90 nm 具12個頂角和纖維刺突,腺病毒的EM照片,傳播途徑,糞-口途徑 呼吸道傳播 接觸傳播 手-眼途徑 性接觸,致病性,咽炎 急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 濾泡性結膜炎,流行性角膜結膜炎 咽結膜熱 尿路感染(子宮頸炎、尿道炎、出血性膀胱炎) 無癥狀的持續(xù)感染,臨床特征,潛伏期5-8天 通常為局部感染 一些病毒亞型可導致細胞病變(細胞腫脹、變圓,核內出現(xiàn)嗜堿性包涵體) 約5%的兒童急性呼吸道疾病及約10%的嬰幼兒腹瀉由腺病毒引起 腦膜腦炎可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并發(fā)癥,微生物學檢查,取樣用咽拭子、眼結膜分泌物 接種原代人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