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媽媽的賬單1教案湘教版 .doc_第1頁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媽媽的賬單1教案湘教版 .doc_第2頁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媽媽的賬單1教案湘教版 .doc_第3頁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媽媽的賬單1教案湘教版 .doc_第4頁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媽媽的賬單1教案湘教版 .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媽媽的賬單1教案湘教版1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2. 借助關鍵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彼得的心情。3. 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懂得要回報父母的愛。2學情分析 因為都是農村孩子,所以都懂得生活的艱辛,能理解賬單的意義。本課是閱讀課文,預案的設計努力倡導讓學生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懂文本,通過說話、朗讀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著的深刻的人文內涵,使學生潤物細無聲地受到語言的訓練、情感的熏染。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懂得要回報父的愛。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4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巧設懸念,激發(fā)興趣。 1、板書“060”2、質疑:看到這個不等式,你有什么疑問?3、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里。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把課文讀懂,把這個答案找出來。4、板書課題“媽媽的賬單”(讀題,質疑),理解“賬單”的含義,.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賬單?你覺得賬單上應該有什么內容?學情預設:電費的賬單、超市收銀的單子賬單上有買的東西和價錢強調“賬”和“帳”的區(qū)別?;顒?【講授】二、讀中感悟,表達情感,理解課文內容。 1聽情景朗讀。2、學習生字。(用課件出示生字詞)點名讀齊讀。3、學習第一自然段:(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出示課件(片段一)。(2)啟發(fā)學生思考:小彼得在幫爸爸做事的過程中,他的心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誘導學生回答)師:于是,小彼得想了一個什么主意,又是怎么做的:從課文中找出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回答)4出示課件片段二:理解“報酬”(由于使用別人的勞動或物件而付給別人的錢或事物)思考:1、小彼得開賬單時會想些什么、5、彼得的媽媽看了賬單后為什么沒有說話?她是怎么想的?(她期待小彼得能夠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帳單會象她期待的那樣,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讀課文,理解“款項”意思。(一項一項的列出來我們就叫項目,后邊還有金額,合起來就是款項。)師:媽媽是怎么做的?(給了六十美分,也寫了一份賬單)朗讀課文,理解“如愿以償”(像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愿望實現),“眼簾”(眼皮或眼內)。6、師:媽媽寫了什么呢?和小彼得寫的賬單有什么區(qū)別?出示課件(兩張賬單)。、引導學生理解兩份賬單的不同。A、 內容不同:一份是母親欠兒子彼得的賬單,一份是彼得欠母親的賬單。彼得的賬單列有四條款項,媽媽的賬單也有四條款項。但內容各不相同。B、 時間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勞動,而彼得也許是一天或兩天。C、 報酬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很多,卻要彼得支付0美元,而彼得一共向媽媽索取了60美分。7、啟發(fā)學生思考:(1)那讓我們再仔細瞧瞧媽媽的這份賬單,你們說母親十年來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僅僅只有這四條款項嗎?如果我請你把這份母親的賬單再列詳細點,還可以列舉什么呢?(師引導:從小到大,已經為他洗了數不清的衣服,生病時)(2)如果媽媽的賬單上不寫“0美分”,你認為該寫多少?(組織學生討論)8、對比這兩份賬單,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媽媽的愛不但是無價的,也是無私的,媽媽只是全身心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從不計報酬。)9、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后又有什么反應呢?(指名匯報:小彼得讀著讀著,感到臉上一陣發(fā)燒。)為什么會感到臉上一陣發(fā)燒,他可能想到了什么?(小彼得想到了媽媽為了養(yǎng)育他照顧他付出了那么多卻一分也不索取,而自己幫媽媽做事卻要報酬。想到這些,他很不好意思,因此感到臉上發(fā)燒。)(師引導:從小到大,媽媽一直用汗水和心血為彼得營造了幸福舒適的生活;十年了,就為這吃吃喝喝,媽媽又該忍受多少繁瑣的家務活;十年里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是那樣干凈,舒適;十年里,媽媽的懷抱是那樣的溫暖;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長中的故事 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媽媽來談)10、 小彼得體會到媽媽的愛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仔細讀讀最后一段。(出示課件最后一段)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怦怦直跳:心里怦怦地跳著。躡手躡腳:形容輕手輕腳地走路,不發(fā)出聲響的樣子。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一點兒都不敢疏忽。指導學生找出描寫彼得動作的詞。(懷、走近、塞、藏)塞:動作慢、輕輕地暗暗地?!安亍斌w現小彼得不好意思(撒嬌)。(這些動作描寫反應了小彼得從不安到知錯的過程,說明小彼得認識到了母愛的無私,同時也下定決心以后幫母親做事再也不索取報酬。)10、現在,你又對小彼得有什么評價呢?(組織學生討論后指名答)(是啊,小彼得還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媽媽的賬單,他很快領悟到,媽媽是一直在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著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報酬。跟媽媽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活動3【講授】三、亮出0大于60的答案 同學們,我們在媽媽的愛里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想不僅是在節(jié)日里為她送上一份小禮物,為她朗誦一首小詩唱一首歌,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她、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這也是今天的作業(yè)。到這兒,你一定明白了,在這兩份賬單中,大于60的“0”其實代表著什么?(匯報,板書:母愛 )活動4【活動】四、拓展。 1、欣賞世上只有媽媽好2、聽詩歌朗讀媽媽的愛?;顒?【練習】五練習。 出示課件(課堂訓練選詞填空)。活動6【講授】六、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全面學習了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深深體會了媽媽對孩子無私無價的愛,懂得了孩子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應該的。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也會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附送:2019年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媽媽的賬單1教案湘教版1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的重點段落。2. 借助關鍵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彼得的心情。3. 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懂得要回報父母的愛。2學情分析 因為都是農村孩子,所以都懂得生活的艱辛,能理解賬單的意義。本課是閱讀課文,預案的設計努力倡導讓學生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懂文本,通過說話、朗讀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著的深刻的人文內涵,使學生潤物細無聲地受到語言的訓練、情感的熏染。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學生生活體驗,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懂得要回報父的愛。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4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巧設懸念,激發(fā)興趣。 1、板書“060”2、質疑:看到這個不等式,你有什么疑問?3、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藏在媽媽的賬單這篇課文里。相信同學們一定能把課文讀懂,把這個答案找出來。4、板書課題“媽媽的賬單”(讀題,質疑),理解“賬單”的含義,.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賬單?你覺得賬單上應該有什么內容?學情預設:電費的賬單、超市收銀的單子賬單上有買的東西和價錢強調“賬”和“帳”的區(qū)別?;顒?【講授】二、讀中感悟,表達情感,理解課文內容。 1聽情景朗讀。2、學習生字。(用課件出示生字詞)點名讀齊讀。3、學習第一自然段:(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出示課件(片段一)。(2)啟發(fā)學生思考:小彼得在幫爸爸做事的過程中,他的心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誘導學生回答)師:于是,小彼得想了一個什么主意,又是怎么做的:從課文中找出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回答)4出示課件片段二:理解“報酬”(由于使用別人的勞動或物件而付給別人的錢或事物)思考:1、小彼得開賬單時會想些什么、5、彼得的媽媽看了賬單后為什么沒有說話?她是怎么想的?(她期待小彼得能夠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帳單會象她期待的那樣,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當行為。)讀課文,理解“款項”意思。(一項一項的列出來我們就叫項目,后邊還有金額,合起來就是款項。)師:媽媽是怎么做的?(給了六十美分,也寫了一份賬單)朗讀課文,理解“如愿以償”(像所希望的那樣得到滿足,愿望實現),“眼簾”(眼皮或眼內)。6、師:媽媽寫了什么呢?和小彼得寫的賬單有什么區(qū)別?出示課件(兩張賬單)。、引導學生理解兩份賬單的不同。A、 內容不同:一份是母親欠兒子彼得的賬單,一份是彼得欠母親的賬單。彼得的賬單列有四條款項,媽媽的賬單也有四條款項。但內容各不相同。B、 時間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勞動,而彼得也許是一天或兩天。C、 報酬不同:媽媽為彼得付出了很多,卻要彼得支付0美元,而彼得一共向媽媽索取了60美分。7、啟發(fā)學生思考:(1)那讓我們再仔細瞧瞧媽媽的這份賬單,你們說母親十年來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僅僅只有這四條款項嗎?如果我請你把這份母親的賬單再列詳細點,還可以列舉什么呢?(師引導:從小到大,已經為他洗了數不清的衣服,生病時)(2)如果媽媽的賬單上不寫“0美分”,你認為該寫多少?(組織學生討論)8、對比這兩份賬單,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媽媽為孩子付出的已經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了。媽媽的愛不但是無價的,也是無私的,媽媽只是全身心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從不計報酬。)9、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后又有什么反應呢?(指名匯報:小彼得讀著讀著,感到臉上一陣發(fā)燒。)為什么會感到臉上一陣發(fā)燒,他可能想到了什么?(小彼得想到了媽媽為了養(yǎng)育他照顧他付出了那么多卻一分也不索取,而自己幫媽媽做事卻要報酬。想到這些,他很不好意思,因此感到臉上發(fā)燒。)(師引導:從小到大,媽媽一直用汗水和心血為彼得營造了幸福舒適的生活;十年了,就為這吃吃喝喝,媽媽又該忍受多少繁瑣的家務活;十年里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是那樣干凈,舒適;十年里,媽媽的懷抱是那樣的溫暖;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長中的故事 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媽媽來談)10、 小彼得體會到媽媽的愛了嗎?從哪兒看出來的?請你仔細讀讀最后一段。(出示課件最后一段)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怦怦直跳:心里怦怦地跳著。躡手躡腳:形容輕手輕腳地走路,不發(fā)出聲響的樣子。小心翼翼:形容舉動十分謹慎,一點兒都不敢疏忽。指導學生找出描寫彼得動作的詞。(懷、走近、塞、藏)塞:動作慢、輕輕地暗暗地?!安亍斌w現小彼得不好意思(撒嬌)。(這些動作描寫反應了小彼得從不安到知錯的過程,說明小彼得認識到了母愛的無私,同時也下定決心以后幫母親做事再也不索取報酬。)10、現在,你又對小彼得有什么評價呢?(組織學生討論后指名答)(是啊,小彼得還是個懂事的孩子,看到媽媽的賬單,他很快領悟到,媽媽是一直在無微不至地關心愛護著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報酬。跟媽媽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活動3【講授】三、亮出0大于60的答案 同學們,我們在媽媽的愛里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想不僅是在節(jié)日里為她送上一份小禮物,為她朗誦一首小詩唱一首歌,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她、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這也是今天的作業(yè)。到這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