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練習(xí).doc_第1頁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doc_第2頁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doc_第3頁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doc_第4頁
課外文言文練習(xí).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09年中考語文課外文言文閱讀題大匯編江西?。ǘ╅喿x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題。(10分)故槐里令朱云上書求見,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馀?!鄙蠁枺骸罢l也?”對曰:“安昌侯張禹?!鄙洗笈?,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庇穼⒃葡隆T婆实顧?,檻折。云呼曰:“臣得下從龍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將云去。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dāng)容之。臣敢以死爭。”慶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當(dāng)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 (選自漢書朱云傳)【注釋】匡:輔助。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祿而不管事。厲:激勵,此有警戒之意。上:指漢成帝。張禹:漢成帝的老師。將:拿。龍逢、比干:古代因直諫而被殺的忠臣。輯:連綴。旌:表彰。11用“/”給文中畫線句劃分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1分)于 是 左 將 軍 辛 慶 忌 免 冠12解釋文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3分)(1)廷( ) (2)已( ) (3)易( )1313、概述朱云直諫殺張禹的理由。(2分) 14辛慶忌是如何勸說漢成帝不殺朱云的?請用自己的話說說(2分) 15你認(rèn)為漢成帝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地方?請簡要談?wù)劊?分) (二)11、(1分)于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12、(3分)廷 在朝廷 已 停止 易 換掉13、(2分)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殺佞臣張禹可以警戒他人;14、(2分)辛慶忌認(rèn)為朱云一向狂顛耿直,假如他的話說得對,不可以殺他;即使他的話說得不對,也本該寬容他。15、(2分)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勇于修正自己的錯誤。上海市閱讀下文,完成第1215題(12分)福安居盛家園,畜二母雞,黃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棲,各養(yǎng)數(shù)雛。晨夕帶雛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鄰者。一日,黃者被人竊去,失母之雛,悲鳴不已。白者頻來顧視之,若代為憫惻。然自后得食相呼,歸棲逐隊,蓋亡形于黃白,而皆視為己子矣。雞雖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復(fù)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為“慈雞”?!咀ⅰ课宓拢褐溉省⒘x、禮、智、信。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4分)(1)而皆視為己子矣( ) (2)竟復(fù)具一德 (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加點(diǎn)詞的含義(3分)白者頻來顧視之14表現(xiàn)“二母雞”和睦相處的句子是。(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15文中的“一德”指的是。(3分)12(1)當(dāng)做是(2)具備 具有13. 白雞時時的來看望黃雞的幼雛14.“晨夕帶雛出入,二雛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鄰者”15.慈及其相近意思的詞語無錫市 賑 災(zāi) (節(jié)選) 錢泳 (清)嘉慶十有九年,江南大旱,地勢視無錫為高,被災(zāi)尤劇。邑侯齊彥槐嘗以事赴鄉(xiāng),竊見赤地數(shù)千里,民間無米炊,爨(cun )無薪,汲無水,惻然憂之。夫官發(fā)常平倉谷。平糶(tio )于民,便矣。然遠(yuǎn)在數(shù)千里之外者,不能為升斗之米來也。故官平糶,但能惠近民,不能惠遠(yuǎn)民。殷富之家,以其余米平糶于其鄉(xiāng),遠(yuǎn)近咸便矣。然無升斗之資者,不能糴(d )也。故民平糶,但能惠次貧,不能惠極貧。以此,定圖賑之法。至今歲三月,計捐錢十有二晚四千余緡(mn )矣。而殷富之家,好行其德,復(fù)于其間為粥以賑,城鄉(xiāng)設(shè)廠十余處,計所捐又不下萬數(shù)千緡,饑民賴以全活者無算。嗚呼,孰謂人心之淳,風(fēng)俗之厚,今不若古哉!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4分) (1)嘉慶十有九年 (2)竊見赤地數(shù)千里 (3)爨(cun )無薪 (4)遠(yuǎn)近咸便矣 9下列句中的“以”與“復(fù)于其間為粥以賑”中的“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A以土礫凸者為丘 B、策之不以其道 C、扶蘇以數(shù)諫故 D、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1)被災(zāi)尤劇。(1分) 譯文: (2)孰謂人心之淳,風(fēng)俗之厚,今不若古哉!譯文: 11閱讀全文后,你覺得齊彥槐具有怎樣的情感和思想?請簡要回答。(2分)答: (二)(11分)8、(4分) (1)通“又” (2)暗中;私自 (3)柴 (4)遠(yuǎn)近的百姓(人)(每個1分)9、(2分)D10、(3分) (1)(1分)受災(zāi)特別嚴(yán)重。(得分點(diǎn)“被”。) (2)(2分) 誰說人心、風(fēng)俗的淳厚,現(xiàn)在不如古代呢?。ǖ梅贮c(diǎn):“孰”,句式。)11、(2分)具有側(cè)隱之心(或“能關(guān)心百姓疾苦”)(1分),考慮民生問題全面(深刻)(1分)寧波(四)能言之鴨陸龜蒙才名播海內(nèi),居吳中,然性浮薄。時有內(nèi)官,經(jīng)長洲,于水濱見一花鴨,彈之而斃。守者告之,乃乘小舟,修表章,告內(nèi)官曰:“某養(yǎng)此鴨,能人言;方欲上進(jìn),君何殺之?”乃將表示之。內(nèi)官驚而且慚,酬之銀盞。臨行詢之,竟解何言語。陸曰“教來數(shù)載,能自呼其名爾!”【注釋】陸龜蒙:晚唐詩人。內(nèi)官:宦官。23.古漢語詞典中“修”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jù)上下文,“乃乘小舟,修表章”中的“修”最恰當(dāng)?shù)慕忉屖恰?】(2分)A.修飾 B.整治 C.書寫 D.學(xué)習(xí)24.文中劃線句子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就做了這樣的表示。 B.于是拿表章給內(nèi)官看。C.就表示一下態(tài)度。 D.于是表示要上告。25.“內(nèi)官驚而且慚”,其中“驚”“慚”的原因是什么?你覺得內(nèi)官是怎樣的人?(4分)金華(三)鄭板橋開倉濟(jì)民鄭燮,號板橋,清乾隆元年進(jìn)士,以畫竹,蘭為長。曾任范縣令,愛民如子。室無賄咯,案無留牘。公之余輒與文士暢飲詠詩,至有忘其為長吏者。遷濰縣,值歲荒,人相食。燮開倉賑濟(jì),或阻之,燮曰:“此何時,若輾轉(zhuǎn)申報,民豈得活乎?上有譴,我任之?!奔窗l(fā)谷與民,活萬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19選出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理解有誤的一項。( )(2分)A值歲荒,人相食(遇,遇到)B燮開倉賑濟(jì),或阻之(或者)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離開)D至有忘其為長吏者(他,指鄭板橋)2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即發(fā)谷與民,活萬余人。21閱讀本文和下列鏈接材料,探究鄭板橋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相關(guān)材料】材料一:鄭板橋辭官后,“一肩明月,兩袖清風(fēng)”,只帶著一條黃狗和一盆蘭花回鄉(xiāng)隱居。摘自百度百科網(wǎng)材料二: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鄭板橋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三)19.B 20.(鄭燮)立即發(fā)放谷子給災(zāi)民,救活了一萬多人。21.清正廉明、愛民如子、關(guān)心百姓疾苦的好官。山 東 省 淄 博 市(三)閱讀下列課外文言文,做1113題。(5分)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所傳誦。每一篇到,歐陽公為終日喜,前后類如此。一日與棐論文及坡,公嘆曰:“汝記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寧、大觀間,海外詩盛行,后生不復(fù)有言歐公者。是時朝廷雖嘗禁止,賞錢增至八十萬,禁愈嚴(yán)而傳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覺氣索,而人或謂之不韻。注釋:棐:歐陽修的兒子歐陽棐。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談?wù)撐?,不傳誦我的名聲了。崇寧、大觀:宋徽宗年號。海外詩:指東坡被貶海南時所作的詩。氣索:氣短。不韻:不雅。11、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朗讀時的正確停頓。(1分)落筆輒為人所傳誦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2分)前后類如此 是時朝廷雖嘗禁止 翻譯下列句子。(1分)士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覺氣索。 13、從“每一篇到,歐陽公為終日喜,前后類如此?!边@句話中你感受到歐陽修怎樣的品格?(1分) 11、落筆/輒為人所傳誦12、 像 這 士大夫沒有熟讀過東坡詩文的,便覺得沒有面子(氣短)。13、要點(diǎn):開闊的胸懷。嘉興 (三)(9分) 進(jìn)士不讀史記 王士禎 宋荔裳方伯在塾讀書時,有岸然而來者,則一老甲榜也。問:“小兒讀何書?”以史記對。問:“何人所作?”曰:“太史公?!眴枺骸疤饭呛慰七M(jìn)士?”曰:“漢太史,非今進(jìn)士也。”遞取書閱之,不數(shù)行,輒棄去,曰:“亦不見佳,讀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釋宋荔裳:宋琬,號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時對布政使(官職)的稱呼。清朝科舉制度中進(jìn)士的別稱。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3分) (1)以史記對 (2)遂取書閱之 (3)不數(shù)行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亦不見佳,讀之何益?22、本文刻畫的老甲榜形象和我們課本中學(xué)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請舉一例簡要說明理由。(3分) (三)(9分) 20、(1)回答(2)于是(3)幾 21、也不見得有什么好,讀它有什么用處呢? 22、范進(jìn)(或“孔乙己”),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義烏市(三)(分)余嘗游于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弈必購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錢一石,百錢買一花而不自惜。然有竹據(jù)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母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城人茍可致一竹,輒不惜數(shù)千錢。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人益貴之。而江南人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節(jié)選自任光祿竹溪記)注釋侯家:王侯之家。蓄:蓄養(yǎng),收藏。絕徼:極遠(yuǎn)的邊地。其為園:他們建造園子。芟(shn):割。槁:干桔。2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4分)而所不能致()者惟竹然()有竹據(jù)其間或芟而去()焉毋以是()占我花石地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分)吾江南人斬竹而薪之22、這段文字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分)20.得到 但是、然而 除掉、去除 這(或“它”),代指竹子 (4分,每小題1分,意思基本對也給分)21我們江南人砍掉竹子把它們當(dāng)柴燒(2分,意思符合即給分)22“物以稀為貴”、“不同地方的人對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事物的好壞貴 賤是相對的”(2分,意思基本對即給分)臺州市(三)(10分)鐘 繇 魏鐘繇,字元常。少隨劉勝入抱犢山,學(xué)書三年,遂與魏太祖、邯鄲淳、韋誕等議用筆。繇乃問蔡伯喈筆法于韋誕,誕惜不與。乃自捶胸嘔血。太祖以五靈丹救之,得活。及誕死,繇令人盜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筆更妙。繇精思學(xué)書,臥畫被穿過表,如廁終日忘歸。每見萬類,皆書象之。繇善三色書,最妙者八分。 (選自羊欣筆陣圖)【注釋】鐘繇(yo):三國魏大臣,書法家。書法與晉王羲之齊名,并稱“鐘王”。劉勝:行書首創(chuàng)者。抱犢山:山名,在河南境內(nèi)。魏太祖:曹操。邯鄲淳:魏文學(xué)家,對文字書法很有研究。韋誕:魏書法家。蔡伯喈(ji):東漢人,工書畫。被穿過表:被子被手畫穿了。如廁:到廁所去。三色書:楷書、行書、草書。八分:漢字書體名。23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4分)誕惜不與( ) 及誕死 ( )遂得之 ( ) 皆書象之 ( )24理列各項中“以”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例句:太祖以五靈丹救之A、或以錢幣乞之 B、皆以美于徐公C、卷石底以出 D、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25文章寫了鐘繇癡迷學(xué)書的哪些表現(xiàn)?請作簡要概括。(3分)答: (三)(10分)23.給 等到(等)于是,就書寫(寫)評分標(biāo)準(zhǔn):4分,每空1分。24A評分標(biāo)準(zhǔn):3分。25入抱犢山,學(xué)書三年;未得筆法,捶胸哎嘔血;盜墓求書;學(xué)書畫被過表;精思學(xué)書,如廁忘歸;每見萬類,皆書象之。評分標(biāo)準(zhǔn):3分,意對即可。只要答對三點(diǎn),即給滿分。湖州市(三)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20 一22 題。(8 分)昔有長者子,入海取沉水。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經(jīng)歷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厭,以為苦惱。見人賣炭,時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直。世間愚人亦復(fù)如是。 (選自百喻經(jīng)) 【注】長者子:年長有聲望之人的兒子。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質(zhì)堅硬,能沉于水,故名。售:賣出去。 直:通“值”。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3 分)(1)方得一車 方: (2)以其貴故 以: (3)世間愚人亦復(fù)如是 是: 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即燒為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價直。22你從文中得到什么啟示?( 3 分)20 . ( 3 分) 才 因為 這樣21 . ( 2 分)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燒成了炭,再運(yùn)到集市上去賣,結(jié)果還不能賣到半車炭的價錢。22 . ( 3 分)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見異思遷,要有恒心和耐心。(意思對即可)四、作文(50 分)紹興市(三)(12分)南霽云威武不能屈唐韓愈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yuǎn)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疆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dú)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庇懺羞^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出,即牽頭,將斬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咀⑨尅磕响V云:魏州頓丘人,安祿山叛亂時,從軍討賊,后成為防守睢陽的張巡的部將。賀蘭:賀蘭進(jìn)明,賀蘭是復(fù)姓。當(dāng)時任河南節(jié)度使,擁重兵駐臨淮。遠(yuǎn):許遠(yuǎn),睢陽太守,安祿山攻睢陽時,與張巡共同守城。浮圖:佛塔。愈:韓愈自稱。相語:告訴我。南八:即南霽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15、用“/”給下面的文字?jǐn)嗝?。?分)云 來 時 睢 陽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雖 欲 獨(dú) 食 義 不 忍!16、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A具食與樂,延霽云坐(請)B雖食,且不下咽(即使)C賊以刃脅降巡(投降) D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罷了)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意思: 此矢所以志也。意思: 18、本文通過三件事,刻畫了南霽云頑強(qiáng)勇敢、忠誠愛國的英雄形象。這三件事依次是: 、箭射浮圖、 。(分別用四字短評進(jìn)行概括)(2分)(三)15、云 來 時/ 睢 陽 之 人 不 食 月 余 日 矣/ 云 雖 欲 獨(dú) 食 /義 不 忍!16、C17、南霽云知道賀蘭進(jìn)明終究沒有為自己發(fā)兵的意思,就騎馬迅速離去。這去箭就是用來做標(biāo)記的。18、拔刀斷指、寧死不屈杭州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題。(一) 范式,字巨卿,與汝南元伯為友。二人并游太學(xué),后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日:“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蹦斯部似谌铡:笃诜街?,元伯具以白母,請設(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敢信之審邪?”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蹦冈唬骸叭羧?,當(dāng)為爾醞酒?!敝疗淙眨?。升堂拜飲,盡歡而別。(二)天寶中,有書生旅次宋州。時李勉少年貧苦,與書生同店,而不旬日,書生疾作,遂至不救。臨絕語勉日:“某家住洪州,將于北都求官,而于此得疾而死,其命也?!币虺瞿医鸢賰蛇z勉,曰:“汝為我畢死事,余金奉之。”勉許為辦事,余金乃密置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數(shù)年,勉尉開封。書生兄弟赍洪州牒來,累路尋生行止。至宋州,知李為主喪事,專詣開封,詰金之所。勉請假至墓所,出金付焉。注克:約定。 白:告訴。 審:確實。 乖違:做事不合情理。赍(ji):攜帶。 牒:文書。19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3分) A二人并游太學(xué)(一起) B元伯具以白母(詳細(xì)) C因出囊金百兩遺勉(給予) D勉許為辦事(贊成)20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4分) A乃共克期日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B請設(shè)饌以候之 屬予作文以記之 C而于此得疾而死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D將于北都求官 欲報之于陛下也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敢信之審邪? 汝為我畢死事,余金奉之。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體表現(xiàn)上有所不同。請結(jié)合文意,作簡要評析。(4分)23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1)(2)兩小題。(5分)19D(3分) 20BC(4分,各2分) 21分別已有兩年,千里外約定的話,你為什么對它這樣確信呢?你給我料理完喪事,多余的銀兩就送給你了。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范式:履行兩年前的探訪約定,可見其言而有信。李勉:將朋友贈送的料理喪事多余的銀兩歸還給朋友的兄弟,可見其不為錢財而重情義。 (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3(1)雨量之大,雨勢之猛。 (2分。意思符合即可) (2)白居易的詩以“野火”襯托青草頑強(qiáng)的生命力;曾鞏的詩則通過與“桃李花開盡”作對比,突出了青草難以摧毀的精神。 (3分。白詩分析1分,曾詩分析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遵義市倫奉公盡節(jié),言事無所依違。諸子或時諫止,輒叱遣之,吏人奏記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無私若此。性質(zhì)愨,少文采,在位以貞白稱,時人方之前朝貢禹。然少蘊(yùn)藉,不修威儀,亦以此見輕?;騿杺愒唬骸肮兴胶酰俊睂υ唬骸拔羧擞信c吾千里馬者,吾雖不受,每三公有所選舉,心不能忘,而亦終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寢;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若是者,豈可謂無私乎?”19.解釋句中加點(diǎn)的詞。(5分) 輒叱遣之 輒: 時人方之前朝貢禹 方: 然少蘊(yùn)藉 然: 若是者 是: 豈可謂無私乎 謂: 2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或問倫曰:“公有私乎?” 吾子有疾,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21.你怎樣看待第五倫的“私心”?(3分)19.(5分) 就 比作 可是,但是 這,這樣 說,稱20.(4分) 有人問第五倫說:“你有私心嗎?”(2分) (關(guān)鍵詞“或”“公” 未譯或錯譯,每處扣1分) 我的兒子有了病,我雖然(即使)不去探望,但卻整夜睡不著覺(2分)。(關(guān)鍵詞“疾”“省視”“竟夕”未譯或錯譯,每處扣1分,扣完為止。)21. (3分) 這樣的私心是人之常情,這說明了他嚴(yán)于自律,對自己高標(biāo)準(zhǔn),嚴(yán)要求。(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麗水市 不責(zé)僮婢(節(jié)選)唐臨性寬仁,多恕。嘗欲吊喪,令家僮歸取白衫,僮乃誤持馀衣,懼未敢進(jìn)。臨察之,謂曰:“今日氣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庇至钪笏帲痪瑵撚X其故,乃謂曰:“今日陰晦,不宜服藥,可棄之?!苯K不揚(yáng)其過也。陽城嘗絕糧,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臥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負(fù)以歸。及奴覺,謝罪。城曰:“寒而飲,何害也!” (選自馮夢龍古今譚概)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3分)(1)向取白衫且止(2)潛覺其故(3)奴以米易酒21.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終不揚(yáng)其過也。22.你贊同唐臨、陽城的做法嗎?為什么?(2分)(三)(7分)20.(1)先前,原先(剛才) (2)暗中 (3)交換(3分,每詞1分)21(唐臨)始終沒有張揚(yáng)家僮的過錯。(2分,意對即可)22示例1:贊同,他們二人為人寬厚,善于待下,這是一種美德。示例2:不贊同,他們的做法,是對下屬的縱容,容易導(dǎo)致下屬再次犯錯。(2分,根據(jù)表達(dá),酌情給分)湖北省武漢市(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題。(15分) 年羹堯鎮(zhèn)西安時,廣求天下才士,厚養(yǎng)幕中。蔣衡應(yīng)聘而往,年甚愛其才年征青海日,營次,忽傳令云:“明日進(jìn)兵,人各攜板一片、草一束?!避娭胁唤馄涔省1却稳?,遇塌子溝,令各將束草擲入,上鋪板片,師行無阻。番人方倚此險,大意大兵驟至也。遂破賊巢。又年征西藏時,一夜漏三下,忽聞疾風(fēng)西來,俄頃即寂。年急呼某參將,領(lǐng)飛騎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賊,果盡殲焉。人問其故,年曰:“一霎而絕,非風(fēng)也,是飛鳥振羽聲也。夜半而鳥出,必有驚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叢林密樹,宿鳥必多,意必賊來潛伏,故鳥群驚起也?!?(節(jié)選自嘯亭雜錄和郎潛紀(jì)聞。有刪改) 【注釋】年羹堯:人名,清朝名將。塌子溝:淤泥深坑。番:我國古代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 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6分) (1)軍中不解其故 (2)一霎而絕 (3)此去西南十里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番人方倚此險,不意大兵驟至也。 9.下面對年羹堯事跡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重視人才,廣招天下才士。 B.預(yù)備板、草,越溝攻破賊巢。 C.聞風(fēng)而起,苦練夜戰(zhàn)本領(lǐng)。 D.派騎三百,密林搜殲敵人。 10.年羹堯善于用兵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3分) 二、(一)7、(1)原因;緣故(2)斷絕;消失(3)距:距離(或:相距) 8、番人正是倚仗這一險阻,沒想到大軍很快到來了。 9、C 10、答案要點(diǎn):善于了解和利用戰(zhàn)地環(huán)境 善于正確判斷敵情 善于指揮部隊作戰(zhàn) 陜西省(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12分)盂嘗君有舍人而弗悅,欲逐之。魯連謂盂嘗君日:“猿猴錯木據(jù)水,則不若魚鱉;歷險乘危,則騏驥不如狐貍。曹沫奮三尺之劍,一軍不能當(dāng)。使曹沫釋其三尺之劍而操銚鎒與農(nóng)夫居垅畝之中,則不若農(nóng)夫。故物舍其所長,之其所短,堯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則謂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則謂之拙。拙則罷之,不肖則棄之,使人有棄逐,不相與處,而來害相報者,豈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嘗君日:“善!”乃弗逐。(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注釋】舍人:門客。錯:同“措”,放棄。曹沫:春秋魯莊公時武士。銚鎒(yo nu):農(nóng)具。堯:傳說中的遠(yuǎn)古圣君。用世立教:治理國家,教化百姓。16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語的含義。(4分)(1)使曹沫釋其三尺之劍 (放下)(2)與農(nóng)夫居垅畝之中 (處在;處于),(3)堯亦有所不及矣 (比得上;趕得上)(4)則謂之不肖 (說或:認(rèn)為)評分標(biāo)準(zhǔn):每詞1分,計4分。共4分。17.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B)(2分)A. 不若魚鱉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B. 故物舍其所長食之不能盡其材 C 而來害相報者時時而間進(jìn)ID. 乃弗逐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評分標(biāo)準(zhǔn):選項正確,得2分。共2分。18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曹沫奮三尺之劍,一軍不能當(dāng)。譯文:曹沫舉起三尺長劍,全軍(整個軍隊)也不能抵擋。評分標(biāo)準(zhǔn):關(guān)鍵詞為“奮”、“一”、“當(dāng)”。關(guān)鍵詞翻譯準(zhǔn)確,得3分;句子意思明白通暢,得l分。計4分。共4分。19.請選、出與文章蘊(yùn)含的道理相同的一項(B)(2分)。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金無足赤,人無完人。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評分標(biāo)準(zhǔn):選項正確,得2分。共2分。湖北省宜昌市一、觀山水之美景(16分)甲文游太和山日記 徐霞客十一日,登仙猿嶺五里,越一小嶺,仍為鄖縣境。嶺下有玉皇觀、龍?zhí)端?。一溪滔滔自西南走東北,蓋自鄖中來者。渡溪,南上九里岡,經(jīng)其脊而下,為蟠桃?guī)X,溯溪行塢中十里,為葛九溝。又十里,登土地嶺,嶺南則均州境。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艷異常。山塢之中,居廬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鱗次,不似山、陜間矣。但途中蹊徑狹,行人稀,且聞虎暴,日方下舂,竟止塢中曹家店。注解:逾:跳過,越過。山、陜:山西省、陜西省的簡稱。“舂”通“沖”,下墜。乙文廬山草堂記 白居易 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爐峰,北寺曰遺愛寺。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元和十一年秋,白樂天見而愛之。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 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臺,臺南有方池。環(huán)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 ),如蓋( ),如龍蛇( )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nèi)f狀,不可殫記,故云甲廬山者。 注解:匡廬:指江西的廬山。相傳殷周之際有匡俗兄弟七人結(jié)廬于此,故稱。戛(ji):摩,摩娑。 7“記”是我國古代一種比較常見的散文體裁。初中階段,我們曾經(jīng)學(xué)過不少的同類文章,請你根據(jù)回憶和比對,從寫作內(nèi)容和行文風(fēng)格上,分別為甲乙兩文各找一篇最近似的課文。將文題寫在相應(yīng)位置。(2分) 8請用“/”線為下邊的句子準(zhǔn)確斷句。(2分) 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艷異常。 9分別解釋 甲 乙兩文中加點(diǎn)的“溯”、“蹊”、“及”、“旦”的意思。(4分) 10根據(jù)文意,將“張”、“豎”、“走”三個字準(zhǔn)確還原到乙文的括號里。(2分) 11請用原文說出白居易的“廬山草堂”具體建在什么地方?(限四字)(2分) 12乙文中加橫線的句子,描寫了“廬山草堂”旁的四季之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也有一組描寫四季之景的句子,請默寫出這組句子。(2分) 13翻譯下邊的句子。(2分) 介峰寺間,其境勝絕,又甲廬山。 一、觀山水之美景(16分) 7、(2分)小石潭記、桃花源記、滿井游記與游太和山日記最近似。岳陽樓記、醉翁亭記與廬山草堂記最近似。 8、(2分)自此連逾山嶺/桃李繽紛/山花夾道/幽艷異常。(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白源恕焙髷嘁惶幉豢鄯郑?、(4分)溯:逆流而上。蹊:小路。及:到,達(dá)到。旦:早晨。 10、(2分)“豎”、“張”、“走” 11、(2分)“介峰寺間”或“面峰腋寺”均可。 12、(2分)“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有“山間之四時也”一句不扣分。錯一處扣1分,扣完為止) 13、(2分)介于香爐峰(或“山峰”)遺愛寺(或“寺廟”)之間,那地方最美(或“最好”),又是廬山之最(或“第一”)。(境:地方 勝:美好的,優(yōu)美的 絕:最,極 甲:第一。重點(diǎn)看以上四個關(guān)鍵詞,大意正確,即給全分。)黃岡市(五)【閱讀古典文化】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2124題。(12分)【甲】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選自送東陽馬生序)【乙】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xué)舍。晝夜苦學(xué),五年未嘗解衣就寢?;蛞够璧。m以水沃面。往往顫(zhn)粥不充,日昃(z)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選自宋名臣言行錄)注釋孤:幼年喪父謂之孤。再適長山朱氏:改嫁到長山姓朱的人家。世家:身世。南都:地名。顫粥不充:顫,稠粥。充,充足。日昃:太陽偏西。六經(jīng):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jīng)書??唬盒稳菘犊ぐ骸?1.解釋加點(diǎn)詞的意思。(4分)(1)腰白玉之環(huán) ( ) (2)同舍生皆被綺繡( )(3)媵人持湯沃灌( ) (4)感泣辭母 ( )22.下面句中加點(diǎn)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2分)A.足膚皸裂而不知 范仲淹二歲而孤B.當(dāng)余之從師也 去之南都C.以衾擁覆 輒以水沃面D.余則組袍敝衣處其間 其如土石何(選自愚公移山)23.翻譯句子(2分)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譯文: 24.兩文段的主人公都克服了生活的艱難,勤奮苦瀆,從文段中來看,二者的讀書動力略有差別,請分別用自己的話概括,甲文宋濂是: ,乙文范仲淹是: 。反映古代名人苦讀的成語故事有: 、 (要求填寫兩個)。(4分) 21(1)用作動詞,“腰佩”或“腰上佩帶”;(2)通“披”,“穿”或“穿著”;(3)熱水;(4)辭別。(答出意思即可,每小題l分,共4分。) 22C(A連詞,“卻”;連詞,“就”。B助詞,取消獨(dú)立性;動詞,“到”。C和都是介詞,都當(dāng)“用”講。D人稱代詞,“他們的”;加強(qiáng)反問語氣。)(2分) 23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2分,大意正確l分,關(guān)鍵詞語翻譯錯誤酌情扣分。) 。24以讀書為樂(有極強(qiáng)的求知欲望)(1分)因感恩慈母,承擔(dān)家庭責(zé)任而讀書(1分)囊螢映雪 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畫荻鑿壁等(要求填寫兩個,一個1分)南寧(二)不計人過 呂蒙正相公,不喜計人過。初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簾內(nèi)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 (選自司馬光涑水見聞) 注呂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參知政事:官名,副宰相。朝士:朝中官員。1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2分) (1)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 佯:_ (2)悔不窮問 窮:_13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_14從呂蒙正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啟示?(2分)_12、(1)假裝 (2)窮盡13、與呂蒙正同在朝廷的同事非常憤怒,下令追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干涸就制止了他們。14.、(1)對待別人的不敬和缺點(diǎn)錯誤,應(yīng)該像呂蒙正那樣寬容大度。 (2)不應(yīng)當(dāng)過分計較和胸襟狹窄,容不下他人。湖北省黃石市喜雨亭記(節(jié)選)蘇軾予至扶風(fēng)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樹,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nóng)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睙o麥無禾,歲且薦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也?”【注】忭(bin)歡樂 薦饑:連年饑荒 二三子 :你們 優(yōu)游:悠閑自得1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義(3分)予至扶風(fēng)之明年( ) 既而彌月不雨( ) 以屬客而告之( )11、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的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 每自比于管仲、樂毅B、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C、憂者以樂,病者以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越三月,乙卯乃雨 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3分)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yōu)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 13、喜雨亭記一文表現(xiàn)了蘇軾 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與歐陽修在 一文中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2分)10、第二年 下雨 通“囑”,勸酒11、C12、那么,我與你們即使想在這座亭子中悠閑自得地享樂,難道做得到么?13、關(guān)心民眾疾苦或與民同樂(意思對即可) 醉翁亭記成都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題。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眾必害之?;羰媳鼨?quán)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 ,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睍?輒報聞。其后霍氏誅滅,而告霍氏者皆封,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然不應(yīng)。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xiāng)使聽客之言,不費(fèi)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主人乃寤而請之。” 資治通鑒【注釋】害:妒忌,怨恨。報聞: 漢代制度,上書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來個“報聞”,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罷。 突:煙囪。上行(hng):上位。3. 對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2 分)A. 而又行以逆道 道: 道理 B. 宜以時抑制 宜: 應(yīng)該 C. 臣聞客有過主人者 過: 拜訪 D. 終亡火患 亡: 通“無”4.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6 分)(1) 夫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 (3 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