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 格林斯潘.doc_第1頁
艾倫 格林斯潘.doc_第2頁
艾倫 格林斯潘.doc_第3頁
艾倫 格林斯潘.doc_第4頁
艾倫 格林斯潘.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艾倫格林斯潘基本信息姓名: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出生年份:1926年出生地:美國紐約 學歷:經濟學博士 職務: 美聯儲前主席生平簡介1926年3月6日生于紐約市。 1948年獲紐約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1950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52年與畫家瓊米切爾結婚。后離婚。1954年至1974年和1977年至1987年先后任紐約市工業(yè)咨詢公司(湯森格林斯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1970年任總統(tǒng)經濟顧問委員會顧問, 1974年至1977年任主席。1977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77年后任國會預算局顧問、通用電纜公司、摩根公司、通用食品公司、莫森信托公司和飛馬公司等公司的董事。 1981年任總統(tǒng)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 1981年至1983年任全國社會保險改革委員會主席。 1982年任總統(tǒng)國外情報顧問委員會成員。 1987年8月被里根總統(tǒng)任命為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1991年7月,布什總統(tǒng)任命格林斯潘繼續(xù)擔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1996年2月,克林頓總統(tǒng)提名他連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6月20日參議院以壓倒多數批準了提名。格林斯潘同時還兼任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主席。 2000年1月4日,克林頓總統(tǒng)再次任命他為美聯儲主席,同年6月20日,他第四次就任該職。 2004年5月18日,美國總統(tǒng)布什提名他繼續(xù)擔任美聯儲主席。同年6月1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布什的這項提名。6月19日,格林斯潘宣誓就職,開始其第五個任期。 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美國“和平締造者”獎。 1997年4月,與比他年輕20歲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臺記者安德烈亞米切爾 (Andrea Mitchell) 結婚。2002年8月,英國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榮譽稱號,以表彰他對“全球經濟穩(wěn)定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格林斯潘愛用雙關語,喜愛音樂和運動。曾夢想成為一名職業(yè)音樂人,在從紐約著名的朱利亞音樂學院退學之后,曾在紐約時報廣場派拉蒙劇院下面的一家時髦的夜總會里演奏薩克斯管。 此外,他曾多次訪問中國。 事跡金融界評論:“格林斯潘一開口,全球投資人都要豎起耳朵”,“格林斯潘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笨蛋!誰當總統(tǒng)都無所謂,只要讓艾倫當美聯儲主席就成”-這是一九九六年美國大選前夕財富雜志放在封面的一句口號。所謂“艾倫”,指的就是從一九八七年起就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的艾倫格林斯潘。 新千年開始后的第四天,克林頓總統(tǒng)選擇再次任命格林斯潘為美聯儲主席。克林頓繼續(xù)任命格老理由是,格林斯潘在過去十二年半的聯儲局主席生涯中,充分展現了三大特長,即專業(yè)技術、精密分析能力以及不失傳統(tǒng)的常識判斷。 這項任命二月初獲得參院通過,格林斯潘屆滿時已經七十七歲,他創(chuàng)造了兩項紀錄:一項是美國史上最年長的聯儲局主席;二是聯儲局設立八十六年來任期最久的主席。 克林頓的這項決定,不僅立即獲得國會兩黨領袖的支持,也受到經濟、金融界以及主要傳媒的一致歡迎。當然,克林頓的提名也是對格林斯潘長期以來主導美國貨幣政策的肯定。不少人認為,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格林斯潘的利率政策,某種程度上他已超越黨派,成為美國經濟舵手。 三朝元老作為中央銀行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局”。從1913年起至今,美聯儲局一直控制著美國的通貨與信貸,起著“最后的借款人”的作用,并運用公開市場業(yè)務、銀行借款貼現率和金融機構法定準備金比率三大杠桿調節(jié)經濟,旨在為美國“提供一個更安全、更穩(wěn)定、適應能力更強的貨幣金融體系”。 美聯儲局主席這個職位,對于格林斯潘來說真是太熟悉不過了。從1987年算起,格林斯潘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干了12年,這在美國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事情。歷屆美國新總統(tǒng)搬進白宮,第一件事就是把內閣統(tǒng)統(tǒng)換上自己的人馬,從里根政府到克林頓政府,華盛頓官場中能夠歷經多次人事震蕩而始終屹立不倒的,大概也只有“三朝元老”格林斯潘了。 一九二六年,格林斯潘生于紐約市一個金融世家,是家中獨子,四歲起由離異的母親撫養(yǎng)。兒童時代他對音樂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但是作為股票經紀人的父親對他的影響似乎更大一些,他因此對數字著迷,常常潛心鉆研貨幣學而興趣不減。一九四八年他從紐約州立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一九七七年從該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一九五四年,年輕的格林斯潘加盟紐約的湯森公司,不到五年,他便擁有了該公司的一半股份,公司也被改名為湯森“格林斯潘咨詢公司”,并出任總裁。那段時間,格林斯潘廣交朋友,在華爾街贏得“最精明證券商”的聲譽。三十年里,格林斯潘不僅在華爾街聲譽卓著,而且頻頻游走于華盛頓官場,為自己從商人向官員轉變作足了準備。 一九八七年,美聯儲主席沃爾克退休,格林斯潘出人意料地應聲而起,被里根總統(tǒng)任命為繼任者。在美聯儲的歷史上,格林斯潘的出現之所以顯得突冗,是因為美聯儲主席向來從內部產生,而格林斯潘以前從來沒有在美聯儲任過職。 格林斯潘在一九八八年一月的股災前夕受命于危難之際,上任伊始就遇上了一九八七年美國股市的“黑色星期一,許多投資者甚至絕望自殺。格林斯潘冷靜出招,他當時開出的藥方是放松銀根,中止股市繼續(xù)惡性發(fā)展,穩(wěn)穩(wěn)地撥正美國這艘大船的航向,”令許多原先對他能力表示懷疑的美國人大喜過望,并從此就與美聯儲主席一職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此后格林斯潘“怪招”頻頻,一九九四年他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視為“簡直瘋狂”;一九九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沉著應戰(zhàn),三次削減利率,從而使美國免受金融危機的波及,并且最終遏制住那次危機蔓延的勢頭。這一次次的輝煌使他被煤體稱為“金融之神”。格林斯潘堅持反通貨膨脹主義,勇于突破經濟理論的束縛。傳統(tǒng)理論認為,失業(yè)率高于百分之六將導致經濟萎縮,低于百分之五將觸發(fā)通貨膨脹。而目前美國的失業(yè)率僅僅百分之四,經濟仍在穩(wěn)定增長。傳統(tǒng)理論的另一個論點是經濟過熱必將引發(fā)通貨膨脹,但他注意到大規(guī)模的高科技投資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因此在推動新技術革命方面不遺余力。國際經濟研究所長伯格斯坦稱這是格林斯潘“最了不起的歷史性貢獻”,他“不僅改變了金融政策,也改變了我們的經濟和未來”。結果美國經濟得以平安“軟著陸”。 格林斯潘總是對美國經濟過熱保持著一種警覺,只要一出現過熱的跡象,他就會采取措施把溫度降下來。他指揮著美國經濟巨輪駛過了暗礁叢生的80年代,使美國在90年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對于這一點,就連苛刻的批評者們也不得不承認,過去25年來沒有人比格林斯潘更勝任美聯儲主席這個職位。據統(tǒng)計,在全美四百多資深高級主管中,對格林斯潘的支持率是百分之九十七。國家觀察雜志則說,經濟如同軍事,在這個戰(zhàn)場上誰也不是無所不能、無往不勝的神明,但格林斯潘卻是一個高明的統(tǒng)帥,他的判斷對的多、錯的少,這實在很難得了。不少美國人說,格林斯潘是影響力僅次于總統(tǒng)克林頓的美國第二大有影響的人物。全球金融界人士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格林斯潘一開口,全球投資人就要豎起耳朵”,“格林斯潘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因為他所處的位置實在太敏感,這就注定了他必然要成為各種風暴的中心。 從外表上看,格林斯潘更像一位老學究。他永遠穿著一套深色西服,永遠戴著一副黑邊眼鏡,講起話來永遠慢條斯理,沒有一絲感情色彩。華爾街的投資者們花了很大力氣研究格林斯潘的每次講話,試圖從他的遣詞造句中捕捉到哪怕一點蛛絲馬跡,但結果總是失望。因為格林斯潘的講話是語意暖昧、模棱兩可。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認:我花了不少時間努力回避問題,因為我擔心自己說話過于直白。最后,我終于學會了美聯儲局的語言,學會了含糊其辭。 有意思的是,格林斯潘也把這種“新語言邏輯”套用在自己的黃昏戀上了。他與國家廣播公司高級記者安德內爾米歇爾有著十二年的交往,然而由于他習慣性地使用“太多充滿暗示”的語言,競使機敏過人的女記者無法弄清他的本意,幾乎斷送了一門美滿婚姻。不過,一九九六年圣誕節(jié)之阮年屆五十但依然風韻猶存的米歇爾終于明白了七十歲的格林斯潘的深情厚意,并在次年與他共同步上紅地毯,共結百年之好。 十二年來,格林斯潘的每一天基本上是從凌晨五時三十分開始的。他喜歡泡在放滿熱水的浴缸里,然后花上兩個小時閱讀各種金融和經濟方面的材料,甚至有時會把濕漉漉的材料帶到辦公室去。或許是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系重大,他在辦公桌上放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錢從這里滾出來”。打開桌上的電腦,格林斯潘可以通過互聯網觸模到全球經濟的動脈,而他對美國新經濟的呵護也正從這里開始。他在經濟大蕭條前甚至就預測到了,被克林頓譽為神人。他還擔任過黑管手 。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任內大事記1987年8月11日,由美國總統(tǒng)里根任命的艾倫格林斯潘接替保羅沃爾克,開始執(zhí)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1987年10月19日,華爾街經歷“黑色星期一”,道瓊斯工業(yè)股票平均指數全天跌幅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23。美聯儲迅速發(fā)表簡短聲明,承諾向任何處于困境的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幫助。次日股市反彈。 1990年7月,美國經濟進入一次短暫、溫和的衰退。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國際油價飆升。 1991年3月,美國經濟衰退結束,從此開始了長達10年的、創(chuàng)紀錄的經濟擴張。 1994年2月4日,美聯儲首次公開宣布調整其貨幣政策杠桿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 1996年9月,格林斯潘說服同僚放棄了升息計劃。他指出,當時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快于政府表面的統(tǒng)計數據,這將使失業(yè)率下降,同時不會引發(fā)通貨膨脹。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公開演講中提出股市上漲反映了“非理性繁榮”。華爾街股市應聲而跌,但隨后回彈。 1998年9月29日,美聯儲開始連續(xù)三次快速降息,成功抵御了亞洲金融風暴和一家大型對沖基金瀕臨倒閉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沖擊。 2000年1月14日,道瓊斯工業(yè)股票平均指數創(chuàng)11722.98點歷史最高紀錄。隨后幾個月中,股市陷入低迷,賬面價值損失近萬億美元。 2001年1月3日,美聯儲出人意料地在兩次決策會議間隙中,將聯邦基金利率調低50個基點。它表明在經歷股市下跌、商業(yè)投資下降后,聯儲開始實施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政策。 2001年1月25日,格林斯潘在國會作證說,當年巨大的財政預算盈余(但最后未能成為現實)為減稅提供了空間。此舉使布什政府的1.3萬億美元減稅提案在國會獲得通過。 2001年3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期結束。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到恐怖襲擊。格林斯潘在歐洲參加一個會議后回國,途中被迫改變航向。美聯儲副主席羅杰弗格森發(fā)表聲明,宣布美聯儲準備為處于金融困境的銀行提供貸款。 2001年11月,美國經濟衰退停止。但企業(yè)為提高競爭力,競相削減勞動力成本,導致失業(yè)率上升。 2003年月日,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1這一45年來最低水平。聯儲希望以此刺激經濟增長,并抵御潛在的通貨緊縮威脅。 2004年6月30日,美聯儲開始采取每次25個基點的系列升息步驟,逐漸淡化其經濟刺激政策。 2005年10月24日,美國總統(tǒng)布什在白宮宣布,他提名總統(tǒng)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下任美聯儲主席。 格林斯潘的運氣在格林斯潘為白宮工作的18年里,見證了美國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經濟繁榮,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美國經濟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榮。 最近,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大幅下調50個基點,這也是聯邦政府4年來首次減息。其實面對愈演愈烈的信貸危機,市場早就對伯南克遲遲不肯降息大惑 不解,而如今人們只能說他與格林斯潘的行事風格也差不多了。除了最近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機能讓人們想起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外,格老退隱兩年后寫出的新書動蕩年代就像是一枚重磅炸彈,讓全世界為之一震。在紐約92街的基督教青年協會(YMCA)舉行的新書發(fā)布會上,格林斯潘說道,“人們總是試圖對各種可能的結果作出預測,但結果卻總與現實相差甚遠?!倍啾戎?,格老的預測與分析當然能讓全世界為之側目。 如同書名“動蕩年代”所描述的那樣,世界經濟總是處于不停的波動之中。2006年1月31日是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的最后一天。當天,他還在主持著2007年第一次貨幣政策決策會。在他為白宮服務的18年里,經歷了 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海灣戰(zhàn)爭以及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去年剛剛去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米爾頓弗里德曼曾經在華爾街時報上撰文表示,“人們一直對于各國的央行在理論上是否具備維持價格穩(wěn)定的能力爭論不休,爭論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很多國家的央行做不到這一點。然而艾倫格林斯潘的巨大成就向我們證明,維持價格穩(wěn)定是可能的。他為人們樹立一個標桿。” 弗里德曼的這番話說在格林斯潘剛剛卸任的時候,難免有一點歌功頌德的意味,但他的話也并不是沒有根據。最近美國知名的經濟學者唐納德盧斯金又在華爾街時報上對于格林斯潘做了另一番評價,“他在應對這些危機時的反應相當遲鈍,而且他的處理力度不夠,時機也太晚。”雖然,人們普遍都把格老尊奉為一位富有決斷力的領導者,只不過是因為他很走運罷了。這倒是符合了格老曾經對自己的評價,他在接受新聞周刊采訪時,提及擔任美聯儲主席的職業(yè)生涯,也自我總結道,“我真得很走運?!?預測是經濟學家們的樂趣。格林斯潘在書中預期歐元可能取代美元,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因為美元已失去對歐元的大部分領先優(yōu)勢,歐洲中央銀行也將成為一股不可輕視的全球經濟力量。 早在上世紀,格林斯潘就觀察到技術在一直向前,而生產率增長速度在1970年左右就開始下降,直到現在也只有復蘇的跡象。對此,格林斯潘經常引用斯坦福大學的兩位經濟學家保羅大衛(wèi)以及耐森羅森伯格的著作來說明,“商業(yè)完全吸收和使用新技術通常需要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例如,使用蒸汽動力的工廠不能從電力發(fā)展中獲利,只有當新的以電力驅動機器的工廠建成,他們的生產力才能夠增加。格林斯潘早先就領悟到,科技刺激社會發(fā)展,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而全球化與金融市場的成熟在他看來對于美國經濟的發(fā)展將起到更大的作用。 對于全球經濟中高達十多億的外來勞動者,格林斯潘感到無比的興奮,他認為這將抑制發(fā)達國家的通貨膨脹以及利率的提高,而對于擺在面前的貿易赤字,格林斯潘并不以為然。他還不忘提醒那些投資者,現在的低利率并不會維持很長時間。美國經濟當前不明朗的前景,加之格林斯潘那句早就膾炙人口的名言“如果我的話你聽得清清楚楚,那你一定是沒有聽明白”,所以假如他的預測沒有兌現,肯定是你理解錯了 紐約時報在談到這本書時說道,“它其實是兩本書”:一本是對于經濟形勢的分析及預測;另外一本就是他的人生經歷。正像是原蘭登書屋編輯高朵芙所說:“他想寫一本能夠傳世的雅俗共賞的書,把滿腦子的奇聞異事一個接一個地娓娓道來,都是不為人所知的事情。人們由此也將看到一個他們從不曾見過的格林斯潘。” 高朵芙的話是在格林斯潘下筆之前說的,而當格老意識到要用第一人稱來寫時,感覺到這確實是一個挑戰(zhàn)。故事從“911”講起,他那時正好在從瑞士回家的路上,而接著筆鋒一轉,就開始了對于童年的回顧。這些敘述讀起來是一馬平川,但并不是很清晰,沒有讓讀者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他從來也沒有提及自己的理想與抱負,讓人感覺到他之所以能夠獲得今天的聲望,完全是他不得不承受的,這倒也正好又印證了運氣好的理由。 對于他的第一任妻子瓊米契爾,他只是說到“她真的很美麗”。中學畢業(yè)后想去參軍,但是他肺部的一個陰影看起來像是得了肺結核,這讓他沒能如愿。于是開始做薩克斯樂手,但他周圍全是專業(yè)樂師,在這些超級天才面前,他感到很自卑。當時,格林斯潘在幕間休息時,總是躲在角落里讀經濟和金融書籍以求消遣。巡回演出一年以后,他離開了樂隊,開始在紐約大學就讀商業(yè)經濟學。 格林斯潘就像是一個書呆子整日沉浸在技術與數字的分析之中,直到他妻子米契爾把他介紹給了艾因蘭德俱樂部。隨著艾因蘭德的客觀主義哲學逐漸在全美擴展,他才開始漸漸形成了對于世界經濟宏觀上的認識。格林斯潘在書中這樣描述艾因蘭德,“看起來很平常,但是他卻是我生命中一股堅定的力量?!?華爾街日報曾經這樣概括他的工作方法,“分析和本能的特殊結合。”紐約時報說,“格林斯潘討厭教條?!痹诶喜际矆?zhí)政期間,他堅持推行高利率政策來控制通貨膨脹。老布什在1992年總統(tǒng)大選落敗后,公開批評同為共和黨人的格林斯潘是他連任失敗的罪魁禍首,但格林斯潘不顧政治壓力維護美聯儲的獨立性,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從 1969年以來,除吉姆卡特以外,格林斯潘與每位總統(tǒng)都合作過。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格老也算得上是好幾朝的元老了。對于每個總統(tǒng)的是非功過也算是有些發(fā)言權。對于福特總統(tǒng),格老的好話說得最多,說他是一個優(yōu)雅的政治家,非常清楚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而對于其他的人當然是好的壞的都說了,卻偏偏只有現任總統(tǒng)布什,他是毫不留情地奚落,而且還甩出一句眾人都心知肚明就是不敢拿上臺面來講的話,“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主要是為了石油”。 最近,布什身邊的拉姆斯菲爾德、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白宮辦公廳副主任卡爾羅夫也相繼離職,真可謂是“眾叛親離”。面對來自共和黨陣營內部的公開質疑,布什也只有通過福克斯電視臺說,“懷著尊敬的態(tài)度,我對格林斯潘的評價持不同意見。” 據說培生公司(Pearson PLC)旗下的企鵝出版公司就預先支付過格林斯潘850萬美元的稿酬。都說“人走茶涼”,格林斯潘的茶倒沒有涼得那么快,而且好多人都愿意再細細地品品。只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這樣評價他,“斯人已去,遺害猶存。” 事實上,格林斯潘卸任后也為美國留下了堆積如山的債務,而在他為白宮工作的18年里,見證了美國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經濟繁榮,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美國經濟只要由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榮。這么說來,格林斯潘真夠走運的。相關內容1926年3月6日,格林斯潘出年于紐約,父親是個股票經紀人,母親在零售店工作。4歲時,父母離異,他一直跟著母親生活,感情特別深,長大后還每天打電話向母親請安,每逢周末還要乘飛機前往紐約看望老母,直至她1995年去世。格林斯潘從父親和母親那兒各繼承了一份天賦:數字和音樂。他從小就對在別人眼里無聊的數字游戲如癡如醉。大約5歲左右,母親就讓他做三位數的加減法心算,小格森斯潘居然能一口報出正確的答案。每當零售店顧客多時,他自然就成了母親的好幫手。母親能歌善舞,在她的熏陶下,格林斯潘迷上了音樂。他最初的理想是當一名職業(yè)音樂人。在喬治華盛頓中學讀書時,他開始學吹單簧管,后來進了著名的紐約朱利亞音樂學院,曾和斯坦蓋茨同窗共學吹奏薩克斯管,而后者如今已是名揚天下的薩克斯管演奏大家了。當時,爵士樂和吉特巴在美國風行一時,格林斯潘也趕了趟潮流,加盟亨利杰爾姆的強節(jié)奏爵士樂樂隊,一年里走南闖北,四處巡游,甚至還演到了紐約著名的“時代廣場”,真可謂“瀟灑走一回”。在樂隊里,他不僅是出色的薩克斯管手,還是合格的記賬員。他常常利用演出間歇自學來的點滴金融稅務知識,現炒現賣地幫隊友填報納稅申報表。但樂隊經常面臨“斷糧”的窘迫,終歸不是長久之計,加上格林斯潘意識到自己在音樂方面只是“小有出息”很難再有長進,于是毅然決然地進入紐約大學商學院學習,讓自己的另一份天賦開花結果,他先后于1948年和1950年以最優(yōu)秀的成績獲得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后到哥倫比亞大學繼續(xù)深造。正是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第一位偉大的良師益友、后來在尼克松政府中擔任美聯儲主席的來瑟博恩斯教授。他與博恩斯的友誼成為他后來進入美聯儲的入場券。由于囊中羞澀,格林斯潘中途退學。這一耽擱就是近40年,直到1977年,格林斯潘51歲“高齡”時才圓了年輕時的夢想,戴上了母校的博士帽?,F在想想,幸虧當年格林斯潘當機立斷改了行,否則美國頂多是增添了一名平庸的樂師,卻損失了一個金融奇才。從華爾街到華盛頓50年代初,格林斯潘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婚姻后,便全心全意投身到華爾街去闖蕩江湖了。他與債券商威廉湯森合伙開了一家經濟咨詢公司,主要是為工商企業(yè)和金融機構提供經濟預測和分析服務。他自任總裁,憑著與生俱來的經濟頭腦和高人一籌的政治敏感,很快就在華爾街上打響了牌子,贏得了:“最精明的證券商”的美名。短短5年的工夫,他便擁有了公司的一半股份,日子過得頗為滋潤。他滿可以就這樣大把大把地賺鈔票,成為美國股市上的“暴發(fā)戶”,然而一次邂逅再度改變了他的人生之路。那是1966年的一個午后,格林斯潘碰到當年爵士樂樂隊老板加曼特。加曼特已經改行從政,正忙著給尼克松競選總統(tǒng)出謀劃策。通過他的介紹,格林斯潘認識了尼克松,兩人談得很投機,都覺得相見恨晚。尼克松見格林斯潘說起國內經濟政策頭頭是道,很是賞識,于是邀請他在自己的競選活動中擔任政策發(fā)言人。于是,他搖身一變,從商人變成了政客,開始在政界嶄露頭角。還在讀書期間,格林斯潘就結識了對他的思想產生重大影響的客觀主義運動領袖愛恩蘭德。這位俄國出生的女作家在其暢銷小說泉頭中為自由資本主義大唱贊歌,并經常在家中舉辦沙龍,向緊密團結在她周圍的忠實信徒傳達自己的理性自私哲學,格林斯潘總是默默地坐在一邊虔誠地聆聽。在蘭德的影響下,他開始研究自由市場經濟學原理,相信在經濟中加強政府于預是邪惡的,并對通貨膨脹打心眼里感到厭惡。1966年7月,他在蘭德的期刊客觀主義者上發(fā)表題為黃金和經濟自由的文章,預言美國將爆發(fā)嚴重的通貨膨脹。那時候,美國經濟在全世界一枝獨秀,誰會在意這個無名之輩的癡話呢?連尼克松也只是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說:“你太多慮了。”格林斯潘備感失落,于是又回到華爾街經營他的咨詢公司。不幸的是,1974年,格林斯潘的預言顯靈了,美國遭遇了二戰(zhàn)以來最可怕的通貨膨脹,經濟陷入全面困境。焦頭爛額的尼克松總統(tǒng)這才悔悟。連聲驚嘆格林斯潘是個“神人”,急急忙忙邀請他二度出山,出任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兩周后,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繼任總統(tǒng)福特并沒有收回尼克松的任命。說起來,格林斯潘不僅很有經濟頭腦,在政治方面也工于心計。早在8年前首次活躍于華盛頓時,他就已經充分地挖掘了自己的社交潛力,給福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番東山再起,他更是下了大力氣贏得頭面人物的賞識,對待有權力的人如同“對待病床上的病人那樣關心體貼”。他原本連網球拍都不會拿,但當他意識到白宮的網球場是一個權力游戲的集聚地后,便刻苦訓練。終于成了一名不錯的網球手,徹底彌補了這個遺憾。從此,格林斯潘聲名鵲起,逐漸成為總統(tǒng)面前的大紅人。1980年里根競選總統(tǒng)期間,他是里根的經濟顧問;里根當選總統(tǒng)后,他擔任美國全國社會保障改革委員會主席,后又成為經濟政策顧問委員會成員;1987年8月,保羅沃爾克辭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一職,格林斯潘應運而生,被里根任命為繼任者。上任伊始的“大手筆”盡管此時的格林斯潘已經小有名氣,但出任美聯儲主席這樣一個眾人矚目的敏感職務仍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美聯儲主席相當于美國中央銀行行長,掌握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對經濟的影響力“僅次于總統(tǒng)”,向來都是很謹慎地從內部產生;可這回卻開了戒,讓一個從未在美聯儲任過職的“外人”占了一把手的位置。而且,前任“大個子保羅”以其獨斷專行的處事風格與70年代后期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進行了艱苦的斗爭,剛剛恢復了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儼然是美國人心中的“巨人”。這個時候,很難想象還有誰更能勝任聯儲主席一職。也許是老天有心要測試一下格林斯潘的能耐,他剛剛上任兩個月,華爾街上就“烏云滾滾,狂風大作”。10月19日,那個至今還令人心有余悸的“黑色星期一”,道瓊斯指數在開盤后3個小時內,狂跌508.32點,創(chuàng)下了史無前例的紀錄,5000多億美元灰飛煙滅,這可是美國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8??!國際先驅論壇報刊登了這樣一幅漫畫:一頭公牛倒地而斃,手持利劍的斗牛士百思不得其解:“正炒得起勁,怎么突然就死了呢?”所有報刊頭版頭條的標題都觸目驚心:血濺華爾街!十月大慘案!,權威金融雜志福布斯新進列出的全美400名大富豪,一下子就出局38人;首富薩姆.華爾損失高達21億美元;而百萬富翁亞瑟凱恩一夜之間背上了近千萬美元的債務,絕望之中對準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舉國上下,哀聲四起,仿佛世界末日突然降臨。大家都眼睜睜地看著聯儲,把格林斯潘當成最后“救世主”。經過一整夜的思考,格林斯潘做了也許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決定命令聯儲在星期二交易開始前50分鐘發(fā)表一個一句話的聲明:“作為這個國家的中央銀行,聯儲遵從自己的責任,已經決定準備起到清償力來源的作用,以支持經濟和金融體系。”這個聲明簡單而不失優(yōu)雅,表明聯儲將暫時放棄信借貸緊縮政策,傾其所能向銀行系統(tǒng)“緊急輸血”,以確保銀行信譽。就這樣,格林斯潘穩(wěn)穩(wěn)地撥正了美國經濟這艘大船的航向,在全國人民面前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令許多人對他刮目相看,這對生性小心謹慎的格林斯潘來說,的確堪稱一次“大手筆”運作。從此,他與美聯儲主席一職結下了不解之緣。從里根到布什,再到克林頓,無論華盛頓官場中如何風云迭起,人事震蕩,格林斯潘硬是“我自巋然不動”讓人歡喜讓人憂格林斯潘擔任聯儲主席以來,美國經濟度過了險象環(huán)生的80年代,迎來了90年代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經濟連續(xù)9年持續(xù)增長,而且失業(yè)率和通脹率實現了雙低,美國人正享受著二戰(zhàn)以來“最燦爛的陽光”?!靶郧榭偨y(tǒng)”克林頓毫不謙虛地把這一切歸功于自己的英明,認為是他帶領美國人跨進了幸福時代的門檻,其實格林斯潘才是真正的英雄。格林斯潘的工作說起來簡單:當各項指標顯示經濟發(fā)展過火,他就做出調高利率的暗示,為發(fā)燙的經濟降降溫;反之則降低利率,給疲軟的股市煽煽火。他就像一位忙碌的“調音師“,當弦剛剛顯得太緊的時候,趕忙松一點;當弦剛剛顯得太松的時候,再去緊一下,使琴弦永遠保持最佳的音調。繼1987年股災之后,格林斯潘又有兩次“大運作”。一次是在90年代初期,美國經濟萎靡不振,金融機構處于破產邊緣,格林斯潘決定大幅度削減利率,并允許銀行以3的利率從聯邦儲備借入資金購買利率為5的政府債券,以此來支撐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從而成功地走出經濟持續(xù)低迷的陰影,從此步入經濟增長的黃金歲月“。另一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世界通貸緊縮,美國股市也受其影響一路下挫,華爾街上人心惶惶。格林斯潘斟酌再三,于1998年下半年果斷出手,連續(xù)3次下調利率,給愁云慘霧的股市注射了一針興奮劑。由于世界經濟“領頭羊”始終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他國家很快就緩過勁來,紛紛踏上復蘇之路。格林斯潘的大名也在全世界家喻戶曉。不過更多的時候,格林斯潘會掛著一臉愁容,不斷給股市念“緊箍咒”,一再警告泡沫危險,并不遺余力地推行貨幣穩(wěn)定政策,再三“威脅”要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生怕“黑色星期一”的悲劇重演。在格林斯潘看來,任何經濟政策的核心只有一個控制通貨膨漲,而最佳的貨幣政策應當是保持適當的通脹,但又不產生過度的泡沫,否則就會呈現大起大落。他希望的是進三步,退兩步,而不是進十步,退九步。1994年,他竟一連7次提高利率,使華爾街盛傳一則笑話:交易員在哄騙哭鬧的孩子時不是喊:“狼來了!”而是說:“格林斯潘要加息了。”格林斯潘那“沉重”的表情也廣為流傳。如今,美國人已經把“格林斯潘”當成了“憂心忡忡”的代名詞,一見誰面色陰郁,便調侃道:“瞧你一臉的格林斯潘。”盡管人們有時會埋怨格林斯潘把錢袋“捂得太緊”,但正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市場觀察”欄目的首席經濟學家歐文凱爾納所言:“格林斯潘和投資者之間是一種既愛又恨的關系,格林斯潘就像一個受人信任的醫(yī)生保管著一些散發(fā)著難聞氣味的藥品,但每個人都知道這些藥對他們是有好處的?!泵绹腋ks志曾對上千名公司負責人進行調查,發(fā)現格林斯潘的支持率高達96%。他們認為,過去近30年里,沒有一位聯儲主席像格林斯潘那么稱職浴缸泡出的智慧人們也許會問:這位聰明睿智的老人究竟是如何創(chuàng)造出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奇跡的呢?答案是:在浴缸里。他每天早晨6點左右起床,其后的一個半小時就是泡在浴缸里閱讀各種經濟和金融材料,有時甚至還動筆寫點什么,因此他帶到辦公室去的講稿常常是濕漉漉的。這個習慣是在70年代養(yǎng)成的。那時候,他的背部有些不適。他發(fā)現清晨時分長時間泡在熱氣騰騰的浴缸里,不僅能夠解除病痛,而且才思泉涌。他甚至對朋友說,他的智商在早晨6點鐘時比晚上6點鐘時要高出20分。作為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深知自己責任重大,其決策可以影響到美國的整個國民經濟乃至全世界經濟在今后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fā)展狀況.因此,他在辦公室里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錢從這里滾出來。”提醒自己三思而后行。多年的聯儲主席工作已使格林斯潘不情愿地變成了保守派,只要政府能及時調整方向順應發(fā)展,他就可以勉強接受缺少純自由競爭東西,他的電腦與全世界的電腦聯網,使他能夠時刻觸摸到全球經濟的動脈。他的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幅諷刺他的漫畫,將他形容為希臘神話中特洛伊國王之女卡桑德拉,雖有預卜兇吉本領,卻不為別人所信,諷喻他在經濟問題上經常發(fā)出聳人聽聞的警告。對這幅“丑化”他的漫畫,格林斯潘卻十分欣賞。身為華爾街股市最大的莊家,格林斯潘本人從不“濕鞋”。自擔任美聯儲主席以來,他每年都要公布自己的收入。人們發(fā)現,他從來不買股票,而是選擇了幾乎沒有風險的政府短期債券進行投資,目前大約持有240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