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及軟組織感染_第1頁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_第2頁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_第3頁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_第4頁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PT文章主標題位置 PPT文章主標題位置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誠信厚德至善求精 臨床藥學科楊夢琦2018年10月22日 1 定義 分級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skinandsofttissueinfections SSTI 化膿性致病菌侵犯表皮 真皮和皮下組織引起的炎癥性疾病 包括毛囊炎 癤 癰 淋巴管炎 膿皰病 急性蜂窩織炎 燒傷創(chuàng)面感染 手術后切口感染及褥瘡感染等 通常按病情嚴重程度將SSTI分為4級1級 無發(fā)熱 一般情況良好2級 有發(fā)熱 一般情況稍差 但無不穩(wěn)定并發(fā)癥3級 中毒癥狀重 或至少有一個并發(fā)癥 或有肢殘危險4級 膿毒癥或感染危機生命 SSTI分級處理原則 EronLJ LipskyBA LowDE etal Managingskinandsofttissueinfections expertpanelrecommendationsonkeydecisionpoints J JAntimicrobChemother 2003 52Suppl1 1 i3 17 2 分類診斷 根據SSTI病因 發(fā)病部位及病情輕重可大致分為淺表皮膚細菌性感染 感染僅累及表皮真皮層 包括毛囊炎 癤 癰 膿皰病 蜂窩織炎 丹毒和化膿性汗腺炎等繼發(fā)性SSTI 包括如手術切口感染 創(chuàng)傷感染 燒傷感染 咬傷感染 感染性囊腫及膿腫 糖尿病足潰瘍及壓瘡感染等 感染較重 常累及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壞死性軟組織感染 病變累及皮膚及深層結構 特點是皮膚 皮下組織 筋膜或骨骼肌壞死 如急性壞死性筋膜炎等 3 常見致病菌 常見的淺表局限性SSTI 主要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繼發(fā)性SSTI因涉及的原發(fā)病種類復雜 感染類型各異 致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 鏈球菌 腸球菌 腸桿菌 假單胞菌 厭氧菌及巴斯德菌屬等 金黃色葡萄球菌中社區(qū)獲得性感染常為MSSA 但近年來發(fā)現CA MRSA引起的皮膚膿皰病或蜂窩織炎壞死性軟組織感染致病菌復雜 有單菌種和多菌種感染 主要是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 如梭菌屬和化膿性鏈球菌混合感染等 多菌性感染常見于會陰部及下肢 4 常見SSTI 膿皰病 膿皰病 impetigo 淺表皮膚感染好發(fā)于夏季 常見于兒童膿皰病分為非大皰型 大皰型和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非大皰型膿皰病A組溶血性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小水皰 膿皰 破裂 金黃色厚痂以局部治療為主 莫匹羅星軟膏外用病灶分布廣泛并有全身癥狀者 可予全身應用抗菌藥物 4 常見SSTI 膿皰病 大皰型膿皰病噬菌體II組金葡菌 常見71型 常見于新生兒和幼童散在大皰 濕潤鮮紅創(chuàng)面 形成淺棕色漆狀薄痂發(fā)熱及全身癥狀少見耐酶青霉素 紅霉素或克拉霉素MRSA流行區(qū)域 復方磺胺甲基異噁唑 克林霉素 利奈唑胺或萬古霉素 4 常見SSTI 膿皰病 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金葡菌廣泛的大皰和表皮剝脫皮疹 清亮大皰 破裂 大片表皮松解MRSA流行社區(qū) 萬古霉素MSSA 苯唑西林或萘夫西林 4 常見SSTI 急性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 acutelymphangitis 又稱為丹毒或流火侵犯皮內網狀淋巴管所致的急性炎癥不化膿 好發(fā)于四肢或面部可出現全身癥狀如發(fā)熱 外周血白細胞通常升高 足癬及絲蟲病為常見的誘發(fā)因素多由A組溶血性鏈球菌所致 C組 G組溶血性鏈球菌少見 偶見由金葡菌引起 4 常見SSTI 急性淋巴管炎 急性淋巴管炎 acutelymphangitis 治療 休息 抬高患肢 可用50 硫酸鎂局部濕敷早期輕癥感染可肌內注射普魯卡因青霉素 成人每日40萬 160萬U 分1 2次 或口服阿莫西林或口服頭孢氨芐 頭孢拉定重癥患者應住院接受青霉素G200萬Uq6h靜滴治療急性危重者宜給予耐酶青霉素或萬古霉素靜脈滴注 4 常見SSTI 急性蜂窩織炎 急性蜂窩織炎 acutecellulitis 細菌侵入皮下 筋膜下及深部疏松結締組織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常出現臨近淋巴結腫大 可形成局部膿腫 局部皮膚壞死易發(fā)因素 皮膚外傷 皮膚小損傷 皮膚感染 4 常見SSTI 急性蜂窩織炎 急性蜂窩織炎 acutecellulitis A組溶血性鏈球菌 其他 溶血性鏈球菌屬 如C組和G組溶血性鏈球菌 和金葡菌為主要的病原菌 在新生兒中B組溶血性鏈球菌有時亦可引起本病非化膿性蜂窩織炎的病原菌通常為 溶血性鏈球菌 可選用青霉素 阿莫西林或第一代 第二代頭孢菌素化膿性蜂窩織炎多為葡萄球菌感染 可選用耐酶青霉素或頭孢唑林 在CA MRSA流行地區(qū) 應予以多西環(huán)素或利奈唑胺等口服藥物重癥患者予以萬古霉素 利奈唑胺或達托霉素靜滴 4 常見SSTI 急性壞死性筋膜炎 急性壞死性筋膜炎 acutenecrotizingfascilitis 一種廣泛 嚴重的皮膚軟組織感染 以皮下組織壞死為特征 尤其是筋膜壞死分型 I型為多種細菌的混合感染 病原體包括至少一種厭氧菌 大多為擬桿菌屬或消化鏈球菌 一種或多種兼性厭氧菌 除A組鏈球菌外的鏈球菌屬 腸桿菌科細菌 如大腸埃希菌 腸桿菌屬 克雷伯菌屬 變形桿菌屬 II型 也稱為溶血性鏈球菌壞疽 由A組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合并其他細菌 多為金葡菌 引起 好發(fā)于四肢III型 由海洋革蘭氏陰性病原菌 如弧菌屬 所致 4 常見SSTI 急性壞死性筋膜炎 急性壞死性筋膜炎 acutenecrotizingfascilitis 細菌常見入侵途徑包括外傷 如撕裂傷 擦傷 污染性腹部手術 如穿透性腹外傷 內臟穿孔 或其他手術 直腸周圍膿腫 褥瘡或小腸穿孔臨床表現 局部皮膚紅 腫 熱 痛 質軟 邊界不清 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少見起病3 5天內 受累皮膚顏色逐漸發(fā)紫 發(fā)黑 出現大皰并破裂 可見明顯的皮膚壞疽 類似皮膚燒傷 本病進展迅速 因此快速診斷十分重要 可提高生存率 影像學檢查在病程早期最為有用 CT和MRI提示皮下及面部水腫 組織內氣體 可于蜂窩織炎相鑒別 4 常見SSTI 急性壞死性筋膜炎 急性壞死性筋膜炎 acutenecrotizingfascilitis 治療一旦診斷成立 必須立即進行外科清創(chuàng) 對高度懷疑患者 亦需直接外科干預 應徹底清除壞死皮膚 皮下組織及筋膜 直到出現正常筋膜 敞開傷口24小時后通常需要再次檢查 以確保初次清創(chuàng)充分初始抗菌治療需覆蓋厭氧菌 腸桿菌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