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jié) 陶 淵 明一、生平 陶淵明(卒427)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晉宋易代之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顏延之陶征士誄只提到陶淵明卒年。其生年頗多爭議,大多采信沈約宋書陶潛傳享年63歲說,則陶生年為365年。 “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29歲任江州祭酒,不久辭職。 41歲出任江西彭澤令,在職80余日辭官歸隱。這是其一生前后兩期分界線。“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人!”“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歸去來兮辭 辭彭澤令后一直過著隱居生活。生活日益困窘,連衣食都無法保障, 有時甚至不免乞食。 憂憤、饑寒、勞累使他“遂抱羸疾”,但他始終不肯再投身污濁的仕途。宋元嘉時,他“偃臥瘠餒有日”,江州刺史檀道濟勸他出仕,帶著米肉探望他,他卻輕蔑地“麾而去之”。不久辭世。 “人生實難,死如之何?”自祭文 二、思想 陶淵明不僅是詩人,也是思想家,其詩將生活中的感悟升華為哲理,富于理趣。他的哲學思考和他的詩,為后世文人士大夫構筑了一個精神家園。 兼有儒家、老莊、玄學、佛家的影響,但并不受任何一家的拘泥。他結合個人的生活實踐體悟人生,大致形成了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 陶淵明思想核心崇尚自然。 “自然”成為指導其生活和創(chuàng)作的最高準則。他把崇尚自然的思想運用到人生和社會的各個方面。 1、返回自然 他認為隱居山林,躬耕田園最符合人的本性。世俗的功名利祿就像羅網(wǎng)和樊籠,束縛人的天性,只有回到自發(fā)的狀態(tài),與自然保持一致,才能獲得自由。其詩中常出現(xiàn)的歸鳥意象,就表達著他的這種向往。 從返回自然的角度,他坦然看待死亡。認為死亡是軀體完全地復歸于自然,用不著恐懼。 返回自然的思想,包含著對世俗社會和名教禮法的厭惡與鄙棄,雖然其方式只是消極逃避,但卻也有反抗黑暗、不愿同流合污的積極意義。 正是返回自然的思想,使他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的詩歌創(chuàng)作新路。 2、“抱樸含真” 這是陶淵明奉行的道德修養(yǎng)原則。 “樸”是老子提出的觀念。老子的“樸”有時指道,即宇宙萬物的總根源,猶如西方哲學中絕對精神之類的東西;有時指未沾染禮法和智巧的淳樸、素樸的人性。陶淵明是在后一意義上應用“樸”的概念。 “真”,即天真。它與世俗禮法相對,指的是人類自然的本性。 “真”的概念源于莊子:“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又說:“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返其真?!?“抱樸含真”的意思,就是要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使它免受世俗禮教的約束或名利的縈擾。 陶淵明認為,一個人只要善于養(yǎng)真,保持真想,就能獨立于污濁的社會之外了。* “抱樸含真”又體現(xiàn)了陶淵明的社會理想。 他認為上古生民是最真樸、淳厚的,他的理想就是擺脫禮教加在人身上的種種巧飾、虛偽以及名利的欲望,恢復上古時代人類的自然本性。如果人人都能如此,社會的污濁丑惡就可以消除,一個淳樸、“傲然自足”的社會就可以建立起來。 3、委順運化 陶淵明崇尚自然的思想又表現(xiàn)為對于自然化遷的委順。 他認為“化”是規(guī)律,宇宙間的一切都是不斷變化的,人也是不斷變化的。對此,他的態(tài)度是,以一種恬淡的心情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 “炎火屢焚如, 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 收斂不盈廛。夏日抱長饑, 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 及晨愿烏遷?!?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 乞食詩 饑來驅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 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 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 觴至輒傾杯。情欣新知歡, 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惠, 愧我非韓才。銜戢知何謝, 冥報以相貽。 歸園田居其一少無適俗韻, 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 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 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 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 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 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 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 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 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 復得返自然。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耙硪須w鳥, 相林徘徊。豈思天路, 欣反舊棲。 ” 歸鳥“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兮辭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飲酒其十一(漢楊王孫) “親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 托體同山阿?!?擬挽歌辭其三 “仰想東戶時, 余糧宿中田。鼓腹無所思, 朝起暮歸眠?!?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桃花園詩并記生動具體地描摹了這個“抱樸含真”的理想社會的圖景。“甚念傷吾生, 正宜委運去??v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 無復獨多慮?!毙斡吧裆襻?三、詩歌創(chuàng)作 陶淵明的文學成就以詩歌為最高。現(xiàn)存詩120多首。 其詩歌題材豐富,多有創(chuàng)新。其詩按題材可大致分為五類:田園詩、詠懷詩和詠史詩、行役詩、贈答詩、其他詩歌。 其中,最主要、最能代表他創(chuàng)作成就的是田園詩和詠懷詠史詩。 1、田園詩 陶詩有約四分之一是田園詩,這些詩歌從多方面表現(xiàn)了田園生活,中心主題是表現(xiàn)他歸田的樂趣,表現(xiàn)離開污濁的官場回歸大自然懷抱以后無限欣慰的心情。 田園詩是陶淵明為中國文學增添的一種新題材。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并真切地寫出躬耕的甘苦,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通過寫田園景物的恬美、田園生活的簡樸,表現(xiàn)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歸園田居其一、時運、移居其一等。 寫躬耕的生活體驗(最有特點部分)。 歸園田居其三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寫自己的窮困和農村的凋敝。歸園田居其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乞食等。 2、詠懷、詠史詩 陶淵明的詠懷、詠史詩內容有相近之處,詠史其實就是以史實為媒介來詠懷。 主題主要是圍繞出仕與歸隱這個中心,表現(xiàn)自己不與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以及自己的志趣和憂憤。* 其詠懷詩有些是以組詩的形式寫成的,如飲酒、擬古、雜詩。 飲酒其五,整個詩作靜穆、淡遠。 雜詩其一,慨嘆命運之不可把握、時光之易逝。其二,表現(xiàn)出濃烈的焦慮。* 其詠史詩偏重詠古代人物,如詠荊軻、詠貧士、讀山海經(jīng)等。 詠荊軻、讀山海經(jīng)其十 ,“金剛怒目式”(魯迅) 3、行役詩 皆宦游期間所作。悲嘆行役的辛苦,表達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對田園的思念以及對歸隱的向往和決心。 如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 4、贈答詩 沖和平淡中見真情摯意,意味雋永而耐人尋味。 贈答是古已有之的傳統(tǒng)題材,但陶的贈答詩又獨具特色。他以其真摯的感情、家常的內容、雋永的意味、既不火熱也不冷淡的語調,為自己塑造了一位仁者的形象。 答龐參軍以明白如話的詩句,舉重若輕、樸實無華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5、其他詩作 除以上主要題材內容外,陶詩還有一些以發(fā)揮哲理為主要內容的詩歌。如行影神、連雨獨飲、擬挽歌辭等。 此外,他還有寫到宗族關系、對兒子的訓誡等內容的詩歌。如贈長沙公、命子、責子等。* 陶詩的藝術成就 其一,開創(chuàng)田園詩,拓寬了中國詩歌的題材和發(fā)展道路。 田園詩創(chuàng)立的另一貢獻是,在文學史上第一次實現(xiàn)了雅的文學樣式與俗的生活內容的完美結合(雅俗共賞)。 其二,開創(chuàng)平淡自然的詩風,創(chuàng)造情、景、事、理渾融的詩歌境界,建立了一種淡而淳真、質而深厚、渾融本色、意境高遠的詩歌美。平淡中見警策,樸素中見綺麗。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陶詩的總體藝術特征: 自 然 時 運(節(jié)選) 時運,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獨游,欣慨交心。 邁邁時運, 穆穆良朝。襲我春服, 薄言東郊。山滌余靄, 宇曖微霄。有風自南, 翼彼新苗。 歸園田居其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營,而以求自安?開春理常業(yè),歲功聊可觀。晨出肆微勤,日入負耒還。山中饒霜露,風氣亦先寒,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庶無異患干。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顏,遙遙沮溺心,千載乃相關。但愿長如此,躬耕非所嘆。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雜詩其一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雜詩其二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 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風來入房戶,夜中枕席冷。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 讀山海經(jīng)其十精衛(wèi)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答龐參軍相知何必舊,傾蓋定前言。有客賞我趣,每每顧林園。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 或有數(shù)斗酒,閑飲自歡然。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 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年! 擬挽歌辭其三 荒草何茫茫, 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 送我出遠郊。四面無人居, 高墳正嶣峣。馬為仰天鳴, 風為自蕭條。幽室一已閉, 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 賢達無奈何。向來相送人, 各自還其家。親戚或余悲, 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 托體同山阿。 四、其他文學成就1、辭賦 其抒情辭賦,坦率、真摯,風格平易自然,在魏晉時期獨樹一幟?,F(xiàn)僅存3篇,卻各有特色與價值。 最著名的歸去來兮辭,是他告別官場,徹底回歸田園的宣言。行文高妙絕倫,千古傳唱。 閑情賦主旨歷來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又無外乎“愛情”與“寄托”二說。此賦神采豐盈,色彩秾麗,文情并茂。對愛情的描繪渲染大膽直率、情真意切,又能將自己的志趣、理想和政治上的失意隱示其中。 感士不遇賦以議論為主,結合自己的遭遇、援引古代賢士不遇的事例,描寫仕途險惡,抒發(fā)志士不遇的悲憤之情。情理并茂。2、散文 流傳下來的也不多,但都寫得淳真淡泊,代表作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 五柳先生傳是一篇自敘傳式的散文,取正史紀傳體形式,卻不重敘述生平事跡,而重在敘述情懷、表現(xiàn)生活情趣,此種寫法為陶首創(chuàng),影響深遠。行文看似隨意揮灑,卻把主人公的異志奇趣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了出來,刻畫出一位瀟灑超脫、返樸歸真、安貧樂道、怡然自得的隱士形象。 桃花源記描寫了一個不同于其他仙境故事的、美好的世外桃源,那里生活著的不是神仙,而是普通人,他們與世人的不同在于保持了天性的真淳,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和平、寧靜、飽足、幸福的生活。此文生動具體地展現(xiàn)了陶淵明“抱樸含真” 的社會理想。 五、陶淵明的典型意義和影響 陶淵明以其杰出的文學成就和不朽的人格魅力在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2906-6-1:2025 EN Laser displays - Part 6-1: Visualization method of colour gamut intersection
- 2025至2030中國電熱毯行業(yè)發(fā)展研究與產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評估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電子肺活量計行業(yè)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護理交接班制度》考試試題(附答案)
- 教育領域下的電力革新-以AI輔助教學設備為例
- 教育心理學與德育在思政課程中的融合
- 教育信息化助力智慧課堂變革發(fā)展
- 智能教育新篇章綠色辦公從這里開始
- 教育技術助力特殊教育的全球化發(fā)展
- 商業(yè)教育中的心理學如何設計高效課程
- 企業(yè)消防安全責任制模板
- 2025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四十七中學七年級英語第二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答案
- 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開課方案
- 2025-2030中國智慧政務行業(yè)發(fā)展策略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中考真題】2025年福建中考數(shù)學真題試卷(含解析)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英語完形填空專項訓練13篇
- 繡花生產工藝流程
- 華為5G網(wǎng)絡建設指導及站點硬件安裝手冊2020v2-1-54
- 第2章工業(yè)控制網(wǎng)絡技術基礎
- 海姆立克急救法PPT
- YS/T 534.3-2007氫氧化鋁化學分析方法第3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鉬藍光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