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2018學年語文版必修4原君 學案(時間:40分鐘滿分:60分)一、文言基礎專練(25分)1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當的一項是(3分)()a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私:私事b以俄頃淫樂,不易無窮之悲 易:容易c入而又去之者 去:離開d人各自利也 利:謀利解析:選b易:值得。2下列對虛詞用法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d相同,相同解析:選a代詞,這樣;的樣子;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結構助詞,的。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3分)()a獨私其一人一姓乎b而足下廁其間c名之為獨夫d亦無怪乎其私之也解析:選dd項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其余為名詞作動詞,分別為“偏愛”“夾雜”“稱呼”。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以不屈之節(jié)必以石顯、王鳳為忠臣b今者推其實跡而較之 皆不便于其言c誠不為過也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d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解析:選da項中“以”同為介詞,但意思分別為“憑”和“把”。b項中“其”分別為人稱代詞“你的”和人稱代詞“他的”。c項中“為”分別是動詞“是、算”和介詞“因為、由于”。d項同為轉折連詞“卻、但是”。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例句:不覺溢之于辭矣a入而又去之者,堯、舜是也b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于我c若何為生我家d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窺伺者解析:選bb項和例句均為狀語后置句。a項,判斷句;c項,賓語前置句;d項,定語后置句。6把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分)譯文: (2)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4分)譯文: (3)然君之職分難明,以俄頃淫樂,不易無窮之悲,雖愚者亦明之矣。(3分)譯文: 參考答案:(1)這樣,那么成為天下大害的,不過是君主罷了。(2)古時候,天下人愛戴自己的君主,把他們比作父親,把他們比作天,實在不算過分。(3)雖然君主的職分難以明了,但用片刻的荒淫享樂,不值得換取無窮的悲哀,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明白這一道理的。二、閱讀理解專練(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原弊歐陽修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為國者未嘗敢忽,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聞有道農之事,則相與笑之曰:鄙。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不知務農為先者,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知務農而不知節(jié)用以愛農,是未盡務農之方也。古之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濟。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節(jié)。民無遺力,國不過費。上愛其下,下給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盡其所任;一日之用,節(jié)之必量其所入。一歲之耕,供公與民食,皆出其間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備。今乃不然,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一歲之耕供公僅足,而民食不過數月。甚者,場功甫畢,簸糠麩而食秕稗,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則相枕為餓殍,此甚可嘆也!國家罷兵,三十三歲矣。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而后來者未嘗聞金鼓、識戰(zhàn)陣也。生于無事而飽于衣食也,其勢不得不驕惰。今衛(wèi)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zhàn)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zhàn)雖耗農民為之可也。奈何有為兵之虛名,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農隙則教之以戰(zhàn)。今乃大異,一遇兇歲,則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長大而試其壯健者,招之去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為廂兵。吏招人多者有賞,而民方窮時爭投之。故一經兇荒,則所留在南畝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為兵,則恐為盜。噫!茍知一時之不為盜,而不知其終身驕惰而竊食也。古之長大壯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也;今之長大壯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為僧、兵,則終身安佚而享豐腴,則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選自歐陽文忠公集,有刪改),1“聞有道農之事”中“道”解釋為談論。2“夫知賦斂移用之為急”中“斂”解釋為征收。3“是未原為政之本末也”中“原”解釋為推究。4“使不相困”中“困”解釋為困窘。5“兵嘗經用者老死今盡”是定語后置句,可譯為曾經親身作戰(zhàn)的士兵到今天已經全部老死了。6“而其實驕惰無用之人也”中“其實”是古今異義詞,解釋為他們實際上。7“古之凡民長大壯健者皆在南畝”中“長大”是古今異義詞,解釋為身材高大。8“然民盡力乎南畝者”是定語后置句,可譯為盡心盡力從事農業(yè)生產的百姓。9“南畝之民不得不日減也”中“日”是名詞作狀語,解釋為一天天的。10“故曰有誘民之弊者,謂此也”是判斷句,“者,也”表判斷,可譯為因此說有誘惑百姓的弊政,說的就是這樣。7下列對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則相與笑之曰:鄙鄙:卑鄙b場功甫畢 甫:剛剛c或采橡實、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儲藏d籍之以為廂兵 籍:登記解析:選aa項,鄙:淺陋。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恰當的一項是(3分)()a今衛(wèi)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zhàn)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zhàn)/雖耗農民/為之可也b今衛(wèi)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zhàn)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zhàn)/雖耗農民為之可也c今衛(wèi)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zhàn)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zhàn)/雖耗農民/為之可也d今衛(wèi)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給糧/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驕如此/況肯冒辛苦以戰(zhàn)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zhàn)雖耗農民/為之可也解析:選a“今衛(wèi)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中“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為一個句意完整的句子,并且與“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對應,應該與前面斷開,所以排除b、d項?!皼r肯冒辛苦以戰(zhàn)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戰(zhàn)”一句中間有語氣詞“乎”,顯然表疑問,應斷開,排除c項。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認為農業(yè)是天下之本,當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愛惜民力是不可取的。b作者通過古今施政的對比,揭示了宋朝農民在利益被嚴重侵害下的悲慘遭遇。c作者認為,休戰(zhàn)以來的士卒已經老邁,因此背軍糧的任務只好雇請他人來做。d作者指出,高大健壯的不種田,年老體弱的卻在田地勞作,有時吃的是豬狗食。解析:選cc項,其表達的意思是由于老兵已亡,新兵生長于太平年代,養(yǎng)成了驕橫懶惰的習性,連拿被子與背糧食都雇別人而不愿親自勞作。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而今之為吏者不然,簿書聽斷而已矣。(5分)譯文: (2)耕者,不復督其力;用者,不復計其出入。(5分)譯文: 參考答案:(1)但是如今當官的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只是按照簿書作出決定罷了。(2)耕種的人不再被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根據收入確定支出。參考譯文:農業(yè),是天下的根本,是實行仁政的基礎。古代治理國家的統(tǒng)治者未曾敢疏忽,但是如今當官的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只是按照簿書作出決定罷了,聽到有人談起農業(yè)上的事情,就對其笑笑,說:淺陋。只知道急切地征集、挪用賦稅,卻不明白致力于農業(yè)是基礎,這是沒有探究清楚處理政務的根本是什么。明白要致力于農業(yè)生產卻不懂得節(jié)省費用來愛護農民,這是沒有完全清楚致力于農業(yè)生產的方法。古人治理天下,統(tǒng)治者和生產者互相幫助共渡難關。農民勤勤懇懇地生產,統(tǒng)治者節(jié)約各項費用。農民不保留自己的體力,國家不浪費。統(tǒng)治者愛護他的百姓,百姓向統(tǒng)治者交納賦稅,他們彼此都不困窘。一個人的力量,督促他,他就能盡其所能;一天的用度,要有節(jié)制,一定要量入為出。一年的耕種所得,供給國家與百姓的食物,都來自這里,常常有所節(jié)余。所以三年里就要節(jié)余出一年的費用?,F在卻不是這樣,耕種的人不再被督責盡力耕種;消費者不再根據收入確定支出。一年的耕種,僅僅能夠繳納國家的賦稅,百姓的糧食僅夠生活幾個月。更嚴重的是,剛剛收割完莊稼(繳納了國家的賦稅),百姓就只能以糠麩秕稗為食,有的人只能靠采集橡樹的果實、儲藏菜根來度過冬天和春天。如果不幸遇到一次水災或旱災,那么餓死的人就互相壓著,這是多么讓人悲嘆的事??!國家停止戰(zhàn)爭已經三十三年了。曾經親身作戰(zhàn)的士兵到今天已經全部老死了,后來的士兵都沒有聽見過戰(zhàn)鼓不懂得戰(zhàn)陣。生長在這太平無事的年代,豐衣足食,這形勢必然讓人驕橫懶惰?,F在的衛(wèi)兵晚上入宮值班,不自己拿被子卻讓人幫著拿;供給皇宮禁兵的糧食,不自己背卻雇人背。他們如此驕橫,難道能夠冒著艱難困苦去作戰(zhàn)嗎?如果士兵能夠吃苦耐勞地戰(zhàn)斗,即使損害農民的利益,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這些士兵卻只有“兵”的虛名,但他們實際上是驕橫懶惰毫無用處的人。古代凡是身材高大壯實的百姓,都讓他們從事農業(yè)生產,只在農閑時教給他們作戰(zhàn)的方法。今天卻與古代大不相同,一旦遇到災年,州郡的官吏就用尺子去量百姓的身高并驗看他們的健壯程度,招其中的高大健壯的人做禁兵;招那些身高不夠并且身體不夠健壯的人做廂兵。官吏招募的人多就有賞,百姓處于窮困中的就爭著投身行伍當兵。所以一到荒年,留下來從事農業(yè)生產的,就只有老人和身體衰弱的人了。但那些官吏還說:不將健壯的人招為士兵,就怕他們變成強盜。哎!只知道他們一時不去做盜賊,卻不知道他們一生都在驕橫懶惰竊取衣食。古代讓高大健壯者去耕種,讓年老體弱的游樂;現在讓高大健壯者游樂,卻讓年老體弱的留下來耕種。為什么會如此相反呢!盡心盡力從事農業(yè)生產的百姓,有時仍不免吃豬狗所吃的東西,而一旦去做和尚、當士兵,就終身安逸,生活富足,那么從事農業(yè)生產的人就只能一天天的減少了。因此說有誘惑百姓的弊政,說的就是這樣。三、語言表達專練(16分)11(全國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6個字。(6分)太陽能與風能。通常白天陽光強而風小,夜晚光照變得很弱而風力加強;夏季陽光強度大而風小,。這種互補性使風光互補發(fā)電系統(tǒng)在資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見的風光互補發(fā)電系統(tǒng)有兩套發(fā)電設備,夜間和陰天由風力發(fā)電裝置發(fā)電,在既有風又有太陽的情況下,二者同時發(fā)揮作用,比單用風力或太陽能發(fā)電更經濟。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的能力。材料主要講的是太陽能和風能發(fā)電的問題。第一個空格,從后文看,“白天”“夜晚”“夏季”是時間,而“白天”和“夜晚”的太陽能和風能的情況是互補的,由此分析,空格處所填內容應該強調太陽能與風能“在時間上有很強的互補性”的特點;第二個空格,前文分號前的內容是對比白天、黑夜兩種時間點陽光、風的特點,接著寫夏季陽光強度大但風小,從對比的角度分析,空格處所填內容應該是“冬季陽光強度小而風大”;第三個空格,從前文的風光互補發(fā)電系統(tǒng)分析,“夜間和陰天”用風力發(fā)電,那么空格處所填內容應該涉及晴朗的白天的發(fā)電情況,即“晴朗的白天由太陽能發(fā)電裝置發(fā)電”。參考答案:(示例)在時間上有很強的互補性冬季陽光強度小而風大晴朗的白天由太陽能發(fā)電裝置發(fā)電12以“那些不朽的書籍”為陳述對象,重組下面的句子,可以增刪詞語。(5分)我們從那些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和朝代的興亡,雖遭時光沖刷,但內容卻仍然新鮮有用的不朽書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識積累和學說成果。答: 參考答案:那些不朽的書籍經歷了歷史的變遷和朝代的興亡,雖遭時光沖刷,但內容卻仍然新鮮有用,它們能給予我們前人的知識積累和學說成果。13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照的方式,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培訓課件 養(yǎng)老中心
- 車輛保養(yǎng)培訓課件
- 心理健康在創(chuàng)業(yè)教育中的重要性
- 智能課堂打造高效學習新模式
- 探索教育心理學與現代科技在提升學習效果中的應用
- 教育心理學與創(chuàng)意課程的結合實踐探索
- 中考語文寫作專題《最動聽的聲音》范文6篇
- 抖音商戶直播售后服務響應時限制度
- 全球教育變革中2025年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yǎng)的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
- 八大城市教育行業(yè)教育培訓機構市場調研與消費者需求分析報告
- 老年人誤吸的預防團體標準
- 高中數學第三章不等式章末復習提升省公開課一等獎新課獲獎課件
- 學校保潔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5年度礦山尾礦綜合利用項目合作協(xié)議3篇
- 《旅游經濟學》課程教學大綱
- 盆腔炎中醫(yī)課件
-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管內介入診療指南
- 空調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技術方案)
- HSE基本管理制度
- T-CSPSTC 55-2020 隧道襯砌質量無損檢測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