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能力提升試題D卷 含答案.doc_第1頁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能力提升試題D卷 含答案.doc_第2頁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能力提升試題D卷 含答案.doc_第3頁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能力提升試題D卷 含答案.doc_第4頁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能力提升試題D卷 含答案.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市(區(qū)縣) 姓名 準考證號 密.封線內.不. 準答. 題 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能力提升試題D卷 含答案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滿分為150分。 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 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1、班杜拉總結的學習過程的四個環(huán)節(jié)是( )。A注意再現模仿練習B注意保持再現動機C觀察一一模仿練習鞏固D觀察練習保持動機2、最早提出“模仿理論練習”三階段教學法的教育學家是( )。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里士多德D、昆體良3、現代社會出現了古代社會所沒有的工程、機電、航空之類的專業(yè),這說明制約學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 )。A、社會意識形態(tài)B、社會政治制度C、本國文化歷史傳統(tǒng)D、生產力發(fā)展水平4、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基礎上的教學稱為( )。A探究學習B情境教學C情境感染D合作學習5、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張,并對班級授課制做出系統(tǒng)闡述的著作是( )。A.柏拉圖的理想國 B.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C.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D.赫爾巴特的教育學6、西方教育史上,提出 “ 泛智教育 ” 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張,并對班級授課制作出系統(tǒng)闡述的教育著作是( )。A 柏拉圖的理想國B 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C 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D 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是( )。A.進行個別教育B.組建班集體C.建立班級秩序D.指導學生學習8、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賈德C、奧蘇伯爾D、布魯納9、經驗主義課程理論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斯賓塞B、杜威C、赫欽斯D、泰勒10、小麗是一名熱愛班級、團結同學、樂于助人和誠實正直的學生。這主要反映了小麗的那種性格結構特征?( )A.態(tài)度特征 B.情緒特征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11、初二(1)班小王同學在黑板上畫了個漫畫,并寫上“班長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馮老師看了發(fā)現漫畫真畫出了自己的特征,認為他有繪畫天賦。于是請他擔任班上的板報和班刊繪畫編輯,并安排班長協助他。在班長的幫助下,小王發(fā)揮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來還圓了他考取美術專業(yè)的大學夢。馮老師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則是( )。A.疏導原則 B.教育影響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C.長善救失原則 D.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12、以綱要的形式編定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被稱為( )。A、課程標準B、課程計劃C、教材D、教科書13、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思想,論述了班級授課制,被認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學著作是( )。A、普通教育學B、大教學記C、教育論D、教育漫畫14、我國古代教育家茍子說“蓬生麻中,不扶 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這強調的是( )因素對人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A遺傳 B環(huán)境 C教育 D主觀能動性 15、在知覺、思維、記憶等認知活動中,往往強調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認知風格屬于( )。 A場獨立型 B沉思型 C場依存型 D沖動型 16、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在( )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闡釋了教育的概念。A.美諾篇B.金言C.政治學D.理想國17、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能突襲(比如應該學習新知識卻進行考試),這樣不利于學生學習。這種做法的依據是學習的( )。A準備律B練習律C效果律D刺激18、對于教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教材是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系統(tǒng)闡述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B、教材是知識授受活動的主要信息媒介C、教材是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D、優(yōu)秀教師進行教學時不需要教材19、王老師在講“果實”這個概念時,列舉了蘋果、花生等可食果實的例子,也例舉了棉籽、橡樹籽等不可食果實的例子。這種教學方法稱為( )。 A.變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繹 20、中學生隨著身心的迅速發(fā)展,開始積極嘗試脫離父母的保護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為像成人,不愿意被當孩子看待。這說明中學生心理發(fā)展具有( )。A、平衡性B、獨立性C、閉鎖性D、動蕩性21、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應該具有的三個特征是( )。A、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B、強制性、普通性、科學性C、科學性、普遍性、基礎性D、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1、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2、實施計劃是學校管理過程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3、智力水平越高,學習成績越好。4、空間知覺是人腦對事物的順序性和延續(xù)性的反映。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1、簡述教學的文化功能。2、為什么教肓對人的發(fā)展起主導作用?3、簡述中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一般特征。4、簡述教科書編寫的基本原則。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1、中學生曉雯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老師與同學都很喜歡她。但她要進行選擇與決策時.總是拿不定主意,處于矛盾中。例如,有同學建議曉雯竟選班長,她也有此想法,但又擔心班級事務繁多影響自己的學習;學校舉行數學競賽,她渴望參加,但又擔心無法完成老師交給她的創(chuàng)建班級環(huán)境規(guī)劃的任務。日常生活中,曉雯也常常為參加集體活動還是溫習功課拿不定主意;在專業(yè)選擇問題上,她既想成為一名音樂家,又想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問題:(1)請運用動機沖突相關知識分析曉雯的問題。(2)假如你是曉雯的班主任教師,你如何幫助她?2、田雨從一所師范大學畢業(yè)后,被某中學錄用為語文教師,上崗后,她精神飽滿,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積極學習教師的經驗就能夠成為一名好教師。在教學中,田雨虛心向老師請教,向同事學習,還經常觀看精品課課程,然而,期中教學檢查后,她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與同事們的對她的評價都很一般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惱,自己是師范院校畢業(yè)的,對工作非常敬業(yè),并努力將教師的經驗運用到了自己教學中,可為什么就沒有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問題:結合材料分析田雨沒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并向田雨提出改進教學的建議。第 5 頁 共 5 頁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1小題,每小題2分,共42分)1、B2、D3、答案:D4、B5、答案:C夸美紐斯6、答案:C 7、B8、C9、答案:B10、A11、C12、答案:A13、B14、B15、D16、D17、A18、答案:D19、A20、B21、答案:D二、辨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1、這種說法是正確的。(1)教學過程中有兩類不同性質的活動(教和學),但教學過程的主要矛盾是學生與其所學的知識之間的矛盾(教師提出的教學任務同學生完成這些任務的需要、實際水平之間的矛盾),實際上也就是學生認識過程的矛盾,是認識主體與其客體之間的矛盾,因此學生的認識活動是教學中最主要的活動,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2)教學過程作為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其特殊性表現在以下幾點:認識對象的間接性與概括性;認識方式的簡捷性與高效性;教師的引導性、指導性與傳授性(有領導的認識);認識的交往性與實踐性;認識的教育性與發(fā)展性。2、此說法是正確的。學校管理過程包括計劃、實施、檢查、總結四個環(huán)節(jié)。計劃是起始環(huán)節(jié),實施是中心環(huán)節(jié),檢查是中繼環(huán)節(jié),總結是終結環(huán)節(jié)。3、答案:這句話是片面的。學習活動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各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學習過程,智力和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之間存在中等程度的相關,智力影響著人掌握知識的深淺、速度和靈活性。但是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收到智力因素的影響、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說良好的環(huán)境,學校教育,還有主觀能動性等因素都在共同的作用于我們人的學習成績,所以這句話太片面。4、【參考答案】錯誤??臻g知覺包括對物體的形狀、大小、方位和遠近等特性的知覺。人腦對事物的順序性和延續(xù)性反映屬于時間知覺。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1、1.教育的文化傳遞、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選擇、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創(chuàng)造功能。 2、答案:學校教育,在一定意義上是一種特殊的環(huán)境,學校把改造過的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 系、社會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經過有目的的選擇和提煉,按照人的發(fā)展特點,以系統(tǒng)化的形式 作用于學生,對人的影響巨大而深遠,其原因如下: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2.學校教育是通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3.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咅種因素3、中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的一般特征是:(1)自我認識的主動性、全面性和概括性;(2)自我體驗的敏感性、豐富性和矛盾性;(3)自我調控的自覺性、獨立性和薄弱性。4、(1)教科書的編寫要體現科學性與思想性;(2)教科書的編寫要強調基礎性;(3)教科書的編寫要注意實用性;(4)教科書的編寫要做到知識的內在邏輯性與教學法要求統(tǒng)一;(5)教科書的編寫要表達確切;(6)教科書的編寫要強化聯系性;四、材料分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1、(1)動機沖突是指一個人在某種活動中,同時存在著一個或數個所欲求的目標,或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互相排斥的動機,當處于相互矛盾的狀態(tài)時,個體難以決定取舍,表現為行動上的猶豫不決的狀態(tài)。 動機沖突可以分為雙趣沖突、雙避沖突、趨避沖突和多重趨避沖突。材料中曉雯即想當班長,又害怕耽誤學習,既想參加數學競賽又擔心完不成班級規(guī)劃的任務,這體現了對一個目標,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既想接近同時又不得不回避從而引起的沖突,這屬于趨避沖突。 (2)第一、首先幫助學生加強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確立正確的行動目的 自覺目的性是意志行動的重要特征,學生意志品質的發(fā)展都建立在一個正確而合理的行動目的的基礎上。對曉雯的教育,可以從確立遠大的目標著手,合理處理好個人成長與集體成長之間的關系,從而有效避免在價值取向上出現動機沖突。 第二、組織實踐活動,加強意志鍛煉在學校教育中,日常的學習勞動和課外活動,都需要為達到一定的目的付出艱辛和努力,這正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的最好途徑。對于曉雯這樣優(yōu)柔寡斷的學生,要樹立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幫助他們學會審時度勢,當機立斷。第三、發(fā)揮教師的影響,給予必要的紀律約束,在學生意志品質的形成中,離不開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特別是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和班集體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于曉雯這樣的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在工作中要表現出目標明確處事果斷、兢兢業(yè)業(yè)、不畏困難的作風。 第四、啟發(fā)學生進行意志的自我鍛煉。 要在學生的意志品質形成中真正發(fā)揮作用,還必須調動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激勵曉雯用格言、座右銘警醒自己,用杰出人物的事跡對照、監(jiān)督自己的言行,同身邊的榜樣相比較,找出差距,迎頭趕上;每天堅持記日記,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發(fā)現缺點,及時改正等。 2、(1)田老師之所以沒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其原因主要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分析:從教學規(guī)律看,違背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性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該規(guī)律強調既要利用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經驗指導學生,同時還要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材料中田老師“師范專業(yè),非常敬業(yè),學習精品課程”,都只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從教學原則看,違背了理論聯系實際、因材施教(和量力性)原則。這三個原則,都強調教師的教學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結合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將好到的經驗運用到具體教學中。材料中田老師“觀看精品課程”,向他人請教,但都沒有充分考慮自己班學生的特點,只是簡單的模仿。從效能感角度看,沒能及時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材料中田老師“精神飽滿,信心十足”,說明其自我的教學效能感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