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國古典文獻學》教學大綱_第1頁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國古典文獻學》教學大綱_第2頁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國古典文獻學》教學大綱_第3頁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國古典文獻學》教學大綱_第4頁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國古典文獻學》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人文與社會發(fā)展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中國古典文獻學課程教學大綱2014年9月中國古典文獻學教學大綱課程名稱:中國古典文獻學課程編號:010131009總學時:36適用對象: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yè)一、教學目的與任務1. 教學目的:中國古典文獻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必修課、專業(yè)基礎(chǔ)課,涵蓋了中國古代文獻整理、編輯、出版、利用、研究的各方面基本功,通過開設中國古典文獻學課程,有利于學生整體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并對學生今后從事中國文化的傳播、文獻的編輯出版、古籍的整理利用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礎(chǔ),同時也為培養(yǎng)古代文獻、古代文學、古代漢語等領(lǐng)域教學及整理研究人才奠定基礎(chǔ)。2. 教學任務:通過該課程的講述,首

2、先,要使學生了解并掌握古典文獻的性質(zhì)、范疇、基本構(gòu)成及其對當今學術(shù)研究的重要意義;其次,要使學生了解并掌握我國古典文獻研究的基本情況,文獻學研究的基本領(lǐng)域與有關(guān)的基礎(chǔ)知識。再次,要使學生掌握整理研究古代文獻的根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明確當今整理研究古代文獻的歷史使命,為從事古代文獻整理研究工作和古代文學、古代漢語、中國文化研究、教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二、教學基本要求本著培養(yǎng)興趣,夯實基礎(chǔ),學以致用的教學指導思想,對古典文獻學的內(nèi)容進行梳理,選擇最為基礎(chǔ)、最為實用的內(nèi)容作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教學的入門內(nèi)容。第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將重點講授中國古典文獻學的基本知識,包

3、括中國古代文獻的載體、編纂體例、目錄、版本、???、注釋、輯佚、辨?zhèn)蔚?,使學生了解中國歷史古籍的整理、編撰、研究常識,掌握中國古代文獻的發(fā)展源流與整理方法。第二,對中國歷史上的不同類型文獻及代表性作品獲得初步了解與印象,提高對古典文獻的查找、閱讀、整理、開發(fā)與利用的興趣,奠定從事語言文學與中華文化教育、傳播與研究工作必備的文化素養(yǎng)與業(yè)務素質(zhì)。第三,通過文獻學的學習提高學生的思想和文化素養(yǎng),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加強綜合人文審美素質(zhì),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和國際傳播做出應有的貢獻。三、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導論第一節(jié)“文獻”與“古典文獻學第二節(jié)古典文獻學的知識范圍與功用第三節(jié)中國古典文獻學發(fā)展概

4、況教學重點:文獻的古義與今義;文獻學的定義;古典文獻學的定義與范疇;學習古典文獻學的意義。教學難點:古典文獻學的知識范圍;中國古典文獻學發(fā)展的時代劃分與概況。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教學,要使學生了解文獻定義,掌握文獻的古義與今義,熟悉文獻學的研究范圍,了解中國古典文獻學在歷史上的發(fā)展分期與各個階段的主要研究成果。第一章古典文獻的載體與類型第一節(jié)古典文獻的載體形式第二節(jié)古典文獻的傳抄方式第三節(jié)古典文獻的類型教學重點:了解不同類型載體的文獻的形成與發(fā)展;與文獻載體形成的有關(guān)要素。掌握總集、別集、叢書、類書等不同文獻類型的定義、功能、種類及編排體例與使用方法。教學難點:古典文獻載體的時代演變;古典文

5、獻類型的劃分與各類型的特點;古代工具書的編排體例與查檢方法。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了解文獻載體的各種類型,理解文獻載體的基本概念,掌握各載體的各種特點;理清古典文獻從口頭傳抄到書面?zhèn)鞒拿}絡;明確區(qū)分古典文獻的不同類型并明了每一類型的特點。第二章古典文獻的目錄第一節(jié)目錄與目錄學第二節(jié)古代目錄的基本結(jié)構(gòu)第三節(jié)古代目錄的分類沿革第四節(jié)古代目錄書的類別第五節(jié)目錄在學術(shù)研究中的作用教學重點:目錄之定義與基本結(jié)構(gòu);中國古典文獻目錄學的歷史發(fā)展與主要成果;古代目錄分類方法的演變;“六分法”與“四分法”;古代目錄書的基本類別。教學難點: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具體內(nèi)容;如何利用四部分類法查找文獻;如

6、何引導學生利用目錄學著作為學習和研究服務。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文獻目錄學的悠久歷史與主要成就,了解古典目錄的分類與沿革,認識掌握目錄學是治學的重要門徑,學會如何利用目錄學著作以及圖書目錄來治學。第三章 古典文獻的版本第一節(jié) 版本的源流及名稱第二節(jié) 版本的類別第三節(jié) 紙書的裝式第四節(jié) 版本的鑒別與選擇教學重點:什么是版本與版本學;版本學具備哪些功用;中國古籍版本的類別與紙書樣式;古籍版本鑒別與選擇。教學難點:中國紙書裝幀形式的演變與各種形式的特點;如何依據(jù)版本形式、書籍內(nèi)容和前人研究成果鑒別與選擇中國古籍版本。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古籍版本的源流

7、與版本的重要性,認識古籍版本的類別與紙書的不同裝幀樣式,分清不同類別版本的特點和各種紙書裝幀的優(yōu)缺點,初步掌握版本鑒別與選擇的相關(guān)知識。第四章 古典文獻的??钡谝还?jié) 文獻發(fā)生錯誤的類型第二節(jié) ??钡馁Y料第三節(jié) ??钡闹饕椒ǖ谒墓?jié) 校勘成果的處理形式教學重點:??钡亩x與范疇;古籍??钡谋匾?;中國古典文獻發(fā)生錯誤的主要類型;??彼罁?jù)的資料;古典文獻??钡闹饕椒ㄅc處理形式。教學難點:如何靈活掌握中國古典文獻??钡牟煌椒ǎ粚诺湮墨I??钡膶嵺`操作。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文獻發(fā)生錯誤的原因及錯誤類型;了解校勘所依據(jù)的主要資料類型;掌握??钡膸追N基本方法;認識??背晒?/p>

8、的不同處理形式;能夠針對部分古典文獻進行簡單的??睂嵺`操作。第五章 古典文獻的辨?zhèn)蔚谝还?jié) 古文獻中的偽書第二節(jié) 古典文獻的辨?zhèn)蔚谌?jié) 辨?zhèn)位顒拥臍v史第四節(jié) 偽書存在的價值教學重點:偽書及中國古典文獻中偽書產(chǎn)生的原因;中國古籍辨?zhèn)位顒拥臍v史分期以及主要成果;辨?zhèn)蔚囊饬x及基本方法。教學難點:中國古籍辨?zhèn)位顒拥臍v史以及主要成果;古籍辨?zhèn)蔚幕痉椒ā1菊陆虒W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文獻中的偽書及其產(chǎn)生原因,了解中國古代文獻辨?zhèn)喂ぷ鞯闹饕晒私獗鎮(zhèn)蔚囊饬x并初步掌握辨?zhèn)蔚姆椒?。認識歷代偽書存在的價值。第六章 古典文獻的輯佚第一節(jié) 古典文獻的亡佚第二節(jié) 輯佚的基本問題第三節(jié) 輯佚的基本方

9、法第四節(jié) 歷代輯佚工作概述教學重點:中國古典文獻輯佚的涵義;歷代文獻散佚的情況及原因;輯佚工作的標準、程序及資料準備;古典文獻輯佚的基本方法;歷代輯佚工作的成就與評價。 教學難點:古籍輯佚的基本方法;歷代輯佚工作概述。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文獻散佚的主要原因,了解有關(guān)輯佚的涵義、范疇、標準、程序、影響因素、知識儲備等基本問題。掌握輯佚的基本方法。了解歷代輯佚的主要成果。第七章 古典文獻的標點第一節(jié) 從句讀到標點第二節(jié) 古籍標點致誤原因第三節(jié) 標點方法舉要教學重點:中國古典文獻標點方法的演變;古籍標點致誤的原因;古籍標點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古籍標點的主要方法。文獻斷句

10、、標點的實踐操作。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從中國古代句讀到現(xiàn)代標點的演變,認識古典文獻標點致誤的諸種原因。掌握古籍標點的基本方法,能夠?qū)σ欢?、一篇古代文獻進行正確合理的標點操作。第八章 古典文獻的注譯第一節(jié) 注釋的內(nèi)容及其原理第二節(jié) 注釋的名類及其術(shù)語第三節(jié) 古文今譯教學重點:中國古典文獻注釋的基本內(nèi)容;中國古典文獻注釋的基本名類術(shù)語;古文今譯的基本方法與標準、要求。 教學難點:古籍注釋與翻譯的基本方法;古文今譯的標準;古文注釋與翻譯練習。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古典文獻注釋的源流及注釋的內(nèi)容,認識古書注釋的基本名類術(shù)語。認識掌握古文今譯的標準和基本方法及要

11、求。能夠?qū)σ欢位驇锥喂偶姓龅奈淖诌M行基本合理的注釋及翻譯。第九章 古典文獻的檢索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紙質(zhì)文獻的檢索方法與途徑第二節(jié) 電子文獻的檢索和利用教學重點:紙質(zhì)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途徑與注意事項。電子文獻檢索的內(nèi)容、基本方法與注意事項。教學難點:紙質(zhì)文獻檢索和電子文獻檢索的具體操作方法。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傳統(tǒng)紙質(zhì)文獻的基本檢索方法與途徑,認識掌握現(xiàn)代電子文獻的檢索與利用的基本方法,能夠具體操作完成并應用于學術(shù)研究的實踐中。第十章 出土文獻的整理第一節(jié) 出土文獻的類別及整理第二節(jié) 簡帛文獻第三節(jié) 敦煌文獻第四節(jié) 出土文獻與古典文學研究教學重點:出土文獻的主要類別與目前出土

12、文獻整理的概況;簡帛文獻與敦煌文獻概況。 教學難點:出土文獻與古典文學研究間的相互關(guān)系。本章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中國出土文獻的主要類別和基本整理方法,了解簡帛文獻與敦煌文獻的概況。認識出土文獻與古典文學研究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四、學時分配與教學方式總學時:36教學內(nèi)容學時教學方式導 論2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一章 古典文獻的載體與類型4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二章 古典文獻的目錄6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三章 古典文獻的版本6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四章 古典文獻的???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

13、。第五章 古典文獻的辨?zhèn)?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六章 古典文獻的輯佚2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七章 古典文獻的標點4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八章 古典文獻的注釋2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九章 古典文獻的檢索1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第十章 出土文獻的整理1以課堂講授為主,課下作業(yè)、課后答疑為輔??傆?6五、考核方式考查。平時成績占80%(作業(yè)、考勤、提問等),期末成績占20%。六、本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guān)系中國古典文獻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主干課之一,是一門基礎(chǔ)學科、傳統(tǒng)學科,是本專業(yè)學生學好其它各門課的基礎(chǔ),它在中文類專業(yè)乃至整個社會科學領(lǐng)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該課程是在古代文學、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課程之后開設的基礎(chǔ)課、工具課,對于古代漢語、古代文學、訓詁學、漢字學等課程是必要的補充,對今后的讀書、工作等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七、教材與參考書選用教材:中國古典文獻學(第二版),張三夕主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參考書目:1.校讎廣義,程千帆、徐有富著,齊魯書社,1998年版2.中國文獻學概要,鄭鶴聲、鄭鶴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3.文獻學概要,杜澤遜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