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志物手冊_第1頁
腫瘤標志物手冊_第2頁
腫瘤標志物手冊_第3頁
腫瘤標志物手冊_第4頁
腫瘤標志物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篩查診斷:按疾病分類隨訪跟蹤:在腫瘤的研究和臨床實踐中,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關鍵。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 TM)在腫瘤普查、診斷、判斷預后和轉歸、評價治療療效和高危人群隨訪觀察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什么是腫瘤標志物?腫瘤標志物(Tumor Marker )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它們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組織而僅見于胚胎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的含量大大超過在正常組織里的含量,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借以了解腫瘤的組織發(fā)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后判斷以及治療指導。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異常=癌癥嗎?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異常不等于惡性腫瘤

2、,只能看作高危人群,對患者的診斷要結合其臨床表現、生物個體差異性以及相關生理、病理檢測綜合評定。腫瘤標志物檢測項目(一)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1956年在胎兒血清中發(fā)現的一種轉移性的甲種球蛋白。AFP主要由胎盤層、其次是卵黃囊合成,胃腸道粘膜和腎臟合成較少。妊娠婦女血和尿中的AFP含量會持續(xù)升高,從妊娠13周開始上升,至2832周達高峰。胎兒血漿中的AFP值可達到3mg/ml,隨后即逐漸降低。而正常孕期羊水中AFP呈恒定狀態(tài)。出生后,嬰兒AFP合成會和很快受到抑制,其血清含量降至50ug/L以下。3個月至周歲因而得血清AFP濃度已接近成人水平。

3、一般健康成年人血清濃度低于25ug/L。原發(fā)性肝癌 AFP升高是原發(fā)性肝癌的重要指標之一,其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AFP,且其在臨床癥狀出現前8個月就可以檢測出,此時大多數肝癌病人仍無明顯癥狀,腫瘤也較小,這部分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預后可得到明顯改善,故肝硬化、慢性肝炎病人、家族中有肝癌患者的人應半年檢測一次。因此AFP臨床檢測對早期診斷原發(fā)性行肝癌有良好的價值。血清含量大于400ug/L作為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價值。大部分患者呈持續(xù)性高水平升高,部分患者呈低水平升高,即20ug/L-400ug/L。但AFP陰性不能排除原發(fā)性肝癌,因為18%-20%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A

4、FP正常。AFP的測定對原發(fā)性肝癌治療后隨訪也有重要意義。肝癌手術后,甲胎蛋白(AFP)的值逐漸下降,若下降不明顯,說明叔叔不徹底或復發(fā)。孕婦血清AFP與胎兒狀態(tài)當胎兒患低氧癥、宮內死亡、遺傳缺陷、先天性神經管畸形、無腦兒、脊柱裂時,母體血清AFP異常增高。有報道稱,正常孕婦血清AFP大于800ug/L時預示胎兒處于危境或已經死亡,大于1075ug/L時多見死胎流出,其死胎的診斷率可達80%。另外,若胎兒有先天性腎病綜合癥、先天性食管及十二指腸閉鎖、性染色體異常、腦積水、無、法樂氏四聯癥等時,羊水中AFP亦明顯升高。其他腫瘤有報道指出,68%-92%卵黃囊腫瘤患者血清AFP上升。此外,胃癌、結

5、腸癌等由內胚胎層衍生組織發(fā)生的癌,即使未發(fā)生肝轉移也可合成AFP.血清AFP的升高與癌的原發(fā)部位有關。肝良性病變某些肝良性病變時,血清AFP也會升高。如病毒性肝炎患者輕度升高,慢性肝炎患者有20%AFP升高,爆發(fā)性肝炎患者AFP也明顯升高。病理檢驗發(fā)現AFP升高與肝細胞再生與受損有關。 正常參考值:20(ug/L)(二)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是1965年首先從胎兒及結腸癌組織中發(fā)現的。一般情況下,CEA是由胎兒胃腸道上皮組織、胰和肝的細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個月內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濃度

6、小于2.5ug/L。CEA屬于非器官特異性腫瘤相關抗原,分泌CEA的腫瘤大多位于空腔臟器,如胃腸道、呼吸道泌尿道等。正常情況下,CEA經胃腸道代謝,而腫瘤狀態(tài)時的CEA則進入血和淋巴循環(huán),引起血清CEA異常增高,使上述各種腫瘤患者的血清CEA陽性。臨床意義1.在臨床上,CEA大于60ug/L時,常提示結腸癌、直腸癌、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胰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等,其中結腸癌有70-90%CEA高度陽性。確診腫瘤者CEA值升高,則表明有瘤細胞殘存或增殖;如肺癌、乳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患者血清CEA量明顯升高大多顯示為腫瘤浸潤,其中約70%為癌轉移。目前已知,在某些內胚層來源的惡性腫瘤時

7、CEA也會升高。但10%的良性腫瘤以及內胚層組織重癥疾病也可使CEA濃度升高。因此,CEA不是一種癌的特異性抗原,而應該認為是一種癌的相關抗原;并可能在腫瘤細胞的轉移上發(fā)揮一定作用。例如,肺癌患者有肝轉移時,血清CEA陽性可達85%。一般無轉移灶的早期腫瘤患者,其血清CEA含量升高幅度較低;而有遠處轉移者其含量急劇升高。2.測定血液中CEA水平除用作癌癥高危人群的早期初篩預警外,還可用于的檢測治療效果評價和預后分析。一般病情好轉時,血清CEA含量下降,病情發(fā)展時血清CEA含量升高。如腫瘤術后或放、化療后,血清中CEA水平將明顯下降;如果治療成功,血液中CEA水平將持續(xù)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效果不佳

8、或癌癥復發(fā),則CEA水平將再次回升到不正常水平。持續(xù)對血清CEA含量進行動態(tài)觀察可檢測癌癥的復發(fā),一般可早于臨床表現218個月。一般來說,手術切除后6周,CEA水平恢復正常,否則提示有殘存腫瘤;若CEA濃度持續(xù)不斷升高,或者數值超過正常5-6倍者均提示預后不良。故連續(xù)隨訪定量檢測血清CEA含量,對腫瘤病情判斷更具有意義。3.臨床上血清CEA濃度的變化主要有下列原因:(1)原發(fā)性結腸癌,患者CEA升高者占45-90%。(2)胰腺癌、膽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腫瘤,陽性率50-70%.(3)結腸癌患者手術切除后1-3周內血中CEA可下降到正常水平。如術后CEA持續(xù)陽性,說明手術切除

9、不完全或癌腫發(fā)生轉移,提示病人預后較差或者有復發(fā)的可能。(4)良性周六、炎癥和退行性疾病,如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變并恩CEA也有部分升高,但遠遠低于惡性腫瘤,一般小于20ug/L。所以測定CEA可以作為良性與惡性腫瘤的鑒別診斷依據。4.而其中還有一點吸煙會影響血清中CEA濃度值。CEA是一種具有人類胚脂抗原的酸性糖蛋白,正常CEA分泌入胃腸道,而失去極性的癌細胞分泌CEA則進入血液和淋巴液,故血中增高。肺癌患者可以血清CEA增高,肺腺癌患者血清CEA增高嘴明顯,動態(tài)測定CEA對肺腺癌患者病情監(jiān)測、療效評價有一定臨床意義。現已公認吸煙是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有報道吸煙者肺癌死

10、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13倍。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隨著吸煙史時間延長,人群血清CEA含量在5ug/L以下范圍內所占百分比逐漸減少,從正常對照組的96.4%減少到吸煙史20年以上的72.7%。而含量在5-10ug/L所占百分比逐漸增多,從正常對照組的3.6%增加到吸煙史20年以上的22.3%,有少部分CEA含量達到10ug/L以上,差異非常明顯。由此可以看出,吸煙時間越長,血清CEA含量升高可能性越大,就增加肺癌發(fā)病率,吸煙人群定期檢測血清CEA值,如果CEA值升高,建一應該停止吸煙,減少肺癌發(fā)生。由于吸煙會影響血清CEA值,所以,應用CEA作為輔助臨床診斷時,要詳細詢問病史,排除吸煙因素的影響

11、,根據病人的癥狀、體征、其他檢查結果,經過綜合分析,最后做出正確的診斷。正常參考值:6ug/L(三)前列腺癌檢測標志物PSA、FPSA前列腺癌在男性所有癌癥中占10%20%,是男性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其病程進展緩慢,男性在大于65歲時發(fā)病率猛增,因此前列腺癌是威脅50歲以上男性生命的主要癌癥,在西方占男性死亡率的第二位。了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改善、環(huán)境污染及膳食結構的細化,前列腺癌的發(fā)病率也日趨升高,必須引起高度重視。1.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PSA自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發(fā)現的二十多年來,它已經成為最有效的前列腺癌的腫瘤標志物,并在診治前列腺癌方面扮演者十分重

12、要的較色。美國FDA已經批準將PSA檢測作為50歲男性的普查指標。(1)研究表明,大多數正常男性血清PSA含量均小于4ug/L。當定量測定值大于10ug/L時,此時前列腺癌的診斷特異性高達90%97%。(2)在診斷前列腺癌時,測定多種PSA的復合物比單獨測定/LPSA有更高的特異性。FPSA/TPSA不受此因素及年齡的影響,通過FPSA/TPSA比值達到鑒別前列腺癌或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的目的。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TPSA比值明顯偏低,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PSA/TPSA比值明顯增高。FPSA/TPSA界限指定為0.15,低于該值高度懷疑前列腺癌,其診斷敏感性為90.9%,特異性為87.5

13、%,準確性為88.6%,F-PSA和PSA聯合檢測對診斷前列腺癌更有意義。(3)血清PSA、FPSA除了早期發(fā)現前列腺癌,還可以用于治療后的監(jiān)控。一般90%術后患者的血清PSA值可降至不能檢50%以上患者在兩個月內血清PSA降至正常。2.正常參考值:PSA4.57ug/l,FPSA0.65ug/l(四)鐵蛋白 Ferr鐵蛋白(Ferritin)是一種高分子的鐵結合蛋白,它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組織中,也廣泛存在于其他組織細胞中。鐵蛋白是體內含鐵最豐富的一種蛋白,在鐵的代謝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主要生理功能是儲存細胞或組織內過剩的鐵,避免鐵中毒及適當地釋放一定的鐵量以補充細胞內缺鐵現象。血清鐵蛋白能

14、反映體內鐵存儲量及肌體的營養(yǎng)狀態(tài),是判定體內鐵缺乏及鐵負荷過大的有效指標。近年來還發(fā)現,許多實體惡性腫瘤可以合成和分泌鐵蛋白,使血清鐵蛋白的濃度增高,因此血清鐵蛋白可作為惡性腫瘤的輔助診斷標準。臨床意義 血清鐵蛋白降低血清鐵蛋白增高(1)缺鐵性貧血,具有早期診斷價值(1)體內鐵貯存過多(如長期接受輸血和不恰當的鐵劑治療)(2)惡性腫瘤(2)營養(yǎng)不良、嚴重慢性疾病體內貯存鐵減少導致的繼發(fā)性貧血(3)急性感染和炎癥(4)肝臟疾病如肝硬化、肝壞死和心肌梗死等血清鐵蛋白異常與多種疾病相關,常見有以下幾方面疾病。1.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時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貧血,而鐵的缺乏是貧血的主要原因。鐵缺乏的早期并不

15、引起血紅蛋白的顯著減少,而是體內儲存鐵的減少,這個時期稱為隱性缺鐵性貧血。因此,在缺鐵性貧血的臨床診斷中,血清鐵蛋白的測定時缺鐵性貧血診斷的最有效地指標。按WHO標準,鐵蛋白低于15ng/ml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其準確率可達98%。然而,血清鐵蛋白高于15ng/ml時,并不能完全排除缺鐵性貧血,因為各種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腸炎、結核等病理情況,血清鐵蛋白可作為應激反應物而升高。2.肝硬化、肝癌AIF被認為是一種腫瘤標志物。惡性腫瘤時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及血清中AIF明顯增多,尤其是原發(fā)性肝癌,這種增多與體內鐵貯存量無關。肝硬化、肝癌(尤其是原發(fā)性肝癌)血清鐵蛋白明顯升高,其機理雖未肯定,但較為一致的觀

16、點是:肝細胞損害降低可鐵蛋白的儲存量并減慢了鐵蛋白的轉移速度;腫瘤細胞合成鐵蛋白異構體增多,釋放速度加快。一般認為,血清AFP作為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第一指標,鐵蛋白可作為原發(fā)性肝癌診斷的第二指標,尤其在血清AFP呈陰性的疑診者,鐵蛋白測定是一不可缺少的補充檢查項目。3.白血病1973年Jone首先報道了35例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血清鐵蛋白值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升高。4.其他腫瘤據文獻報道,淋巴瘤、霍奇金病、乳腺癌、卵巢癌、結腸癌等患者的血清日鐵蛋白均有明顯升高,且與病變程度有關。血清鐵蛋白值與惡性腫瘤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有一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從而引起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

17、紊亂,由于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加及酶活力降低,引起肌紅蛋白及酶中的鐵蛋白釋放入血,使血中鐵蛋白水平增加。6.鐵蛋白與早產、胎膜早破宮內感染與早產、胎膜早破的關系十分密切,其機制不完全清楚,目前認為與前列腺素的大量合成密切相關。同時與感染時大量細胞因子的異常分泌、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增加、一氧化氮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合成增多有關。感染發(fā)生后體內鐵蛋白水平可能提高,有研究表明,體內鐵蛋白含量升高可通過促進氧化代謝使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產生抵御作用。鐵蛋白與早產、胎膜早破關系密切。早產及胎膜早破患者鐵蛋白升高的原因可能為體內鐵負荷過高或有潛在感染。鐵蛋白升高的原因很可能為機體對亞臨床感染的“應激反應”。

18、鐵蛋白有望成為臨床早產診斷的預測性指標,對于臨床無癥狀而血清鐵蛋白升高的孕婦可能預測早產的發(fā)生。正常參考值:范圍男性32-501,女性3.5-223.5(ng/ml)(五)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NSE烯醇化酶是催化糖原酵解途徑中甘油分解的最后的酶,由3個獨立的基因片段編碼3種免疫學性質不同的亞基、,組成包括5種形式的同工酶、。二聚體是該酶分子的活性形式。亞基同工酶存在于神經原和神經內分泌組織,稱為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即NSE。臨床意義NSE是神經母細胞瘤和小細胞肺癌的標記物。神經母細胞瘤是常見的兒童腫瘤,占1-14歲兒童腫瘤的8%-10%。NSE作為神經母細胞瘤的標志物,對該病的早期診斷具有

19、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神經母細胞瘤患者的尿中NSE水平也有一定升高,治療后血清NSE水平降至正常。血清NSE水平的測定對于監(jiān)測療效和預報復發(fā)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比測定尿液中兒茶酚胺的代謝物更有意義。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的神經內分泌系統腫瘤,占肺癌的25%-30%。小細胞肺癌可表現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特性,患者血清中有過量NSE表達,比其它肺癌和正常對照高5-10倍以上。小細胞肺癌對復合化療及放療敏感,且有相關治愈報道,因此正確診斷癌癥的類型,特別是確定小細胞肺癌的診斷十分重要。SCLC患者血清NSE檢出的陽性率可高達65%-100%,是目前公認的SCLC高特異性、高靈敏性的腫瘤標志

20、物。NSE水平與SCLC轉移程度相關,但與轉移的部位無關。NSE水平與其對治療的反應性之間具有良好的相關性,因此對患者進行跟蹤監(jiān)測科判斷癌腫病情進展和治療效果?;?4小時后NSE下降是治療效果良好的標志。NSE高于11.8g/L預示SCLC患者生存率較短。術后,NSE升高時癌癥復發(fā)的早期標志,復發(fā)患者中有86%者NSE升高,有65%的復發(fā)患者提前12周出現升高??傊?,檢測血清NSE水平對小細胞肺癌的鑒別診斷、病情判斷及療效均有重要意義。而且NSE對小細胞肺癌既有很高的靈敏度又有很好的特異性,在小細胞肺癌診療方面的應用明顯優(yōu)于其它腫瘤標志物。正常參考值:15.2(g/)影響因素:良性肺病,病人

21、炎癥時也會增高;需要立即分離血清,紅細胞中的NSE含量較高。(六)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大量存在于孕婦的血漿和尿中,是胎盤中最早發(fā)現的一種激素。HCG是一種糖蛋白,分子量為36-40kDa,由、兩個亞基組成,兩個亞基由二硫鍵連接。HCG由滋養(yǎng)層細胞產生,在受精后8天左右就可在母體血漿中測出,妊娠9-11周達到峰值,妊娠3個月后HCG顯著下降,近20周時降至最低點,直至分娩,一般于產后4天血中消失。不同孕婦的HCG濃度不同,多胎妊娠的婦女及葡萄胎和絨毛膜癌患者血中HCG的濃度均較正常妊娠婦女高。HCG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早期妊娠支持黃體。HCG可與LH受體結合,從而替

22、代了垂體LH的作用,使月經黃體轉變?yōu)槿焉稂S體而繼續(xù)產生孕酮。在妊娠早期(2-3周)黃體對維持妊娠時必不可少的。除了維持黃體功能外,實驗證明,HCG具有刺激胎兒的腎上腺產生可的松、脫氫表雄酮,還可刺激胚胎睪丸間質細胞分泌睪酮,從而使生殖管道及外生殖器向男性方向發(fā)育。此外,研究顯示,HCG具有甲狀腺刺激作用,在孕期甲狀腺的功能增加與HCG有關。由于HCG分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子,并能吸附于細胞表面,故被認為可防止胎兒滋養(yǎng)層被母體血液中的抗體及免疫活性細胞識別而被排斥,對胎兒有免疫保護作用。體外培養(yǎng)研究發(fā)現,HCG年抑制植物凝集素對淋巴細胞的刺激作用,從而推測具有抑制母體免疫細胞活性的功能,參與抑制母

23、體對胎兒及胎盤組織的免疫排斥作用。HCG在臨床上有廣泛用途,如誘發(fā)排卵、治療某些不育癥、作為妊娠及妊娠相關疾病及滋養(yǎng)層或滋養(yǎng)層腫瘤的診斷指標等。臨床意義正常妊娠的胚泡著床時,即排卵后5-6天產生HCG,約1天以后能測到血漿HCG;以后以每1.7-2天上升1倍的速率增加,在排卵后14天約達100IU/L,妊娠8-10周達峰值(50000-100000IU/L);以后迅速下降,在妊娠中期和晚期,HCG僅為高峰時的10%(10000-20000IU/L)。診斷早期妊娠一般正常人-HCG放免測定值小于3.1 IU/L,如果超過5 IU/L就可以考慮受孕可能,如果超過10基本可以確定懷孕。勻后35-50

24、天HCG可升至大于2500IU/L。多胎妊娠者的尿-HCG常多于一胎妊娠者。產后9天或人工流產術后25天,血清HCG應恢復正常。如不符合這一情況,則應考慮有異??赡?。估計先兆流產的預后臨床上發(fā)現孕婦有先兆流產的癥狀時,通過動態(tài)檢測,觀察HCG 的變化,對HCG濃度下降不明顯而仍接近正常者,可積極保胎,經治療HCG濃度漸上升,并與妊娠月份相符,易人工流產以終止妊娠。當尿HCG降至625 IU/L或每隔2-3天測定HCG濃度,如果無成倍上升,則流產難免,可不必保胎治療。流產4周后HCG應轉為正常,而不全流產者HCG仍會高于正常;若宮腔感染或產后子宮復舊不全,其HCG在正常范圍。異位妊娠的診斷異位妊

25、娠時HCG值比正常值低,如果-HCG值不是成倍上升,超聲檢查又無宮內妊娠征象,應高度懷疑異位妊娠。如果血-HCG值100 IU/L,很少發(fā)生異位妊娠破裂。宮外孕的早期診斷主要是檢測血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因HCG時妊娠時所分泌的特異性激素,所以-HCG可用于協助宮外孕早期未破裂的診斷。正常發(fā)育的絨毛所分泌的HCG量很大,每天的滴度不斷的快速上升,每48小時上升66%以上。既如果-HCG每兩天增加的量大于66%,可以診斷為宮內妊娠;而如果增加的量小于66%,則宮外孕或宮內孕發(fā)育不良的可能性很大。對于宮外孕,由于輸卵管肌層菲薄,血供不良,HCG分泌量很低。每天升值較少。48小時上升不到50%

26、。(但有一部分人 的HCG上升正常)如果用HCG難以確認,還可用血孕酮來做輔助性診斷。宮外孕患者的血孕酮水平低,這是公認的。故可作為早期診斷方法之一。進一步還可以進行B超檢查,尤其是“陰超”檢查對診斷宮外孕很有幫助。婦女受孕后,從9-11天起即可測出血中-HCG升高,以后每兩天-HCG的量可升高2倍(就算有先兆流產,HCG的增加比率不會變)。如果連續(xù)兩次增加速度緩慢,表明宮外孕或者胚胎不正常發(fā)育遲緩。如果HCG值持續(xù)而明顯的下降,就算B超測到胎心也最好做清宮手術,表明胎兒其實已經腦死亡。很多人為了確定是否懷孕而去做B超,其實做B超一般需要血HCG達到6000以上或正常宮內孕6周左右,“陰超”才

27、可顯示宮內妊娠囊的“雙環(huán)征”圖像,而早期看不到孕囊就以為是宮外孕是錯誤的。因有的是時間太短或胚胎流失,也可能發(fā)育遲緩。即使看到也要必須注意真孕囊與假孕囊的區(qū)別。超聲檢查如果發(fā)現子宮增大、宮腔內未見妊娠囊、子宮外附件區(qū)見囊性腫塊且邊界不清,可“懷疑”為宮外孕。還可以進行診斷性刮宮,見絨毛則能證實是宮內妊娠,如果未見絨毛或病理報告內膜呈A-S反應,應懷疑為宮外孕。如果HCG增加速度非???,表明有葡萄胎的可能,必須緊密監(jiān)測。當然也有可能是雙胞胎。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診斷和病情監(jiān)測葡萄胎時HCG血濃度經常超過100,000 IU/L,如果懷孕三個月后HCG維持高濃度不降提示葡萄胎;在葡萄胎塊清除術后,HCG

28、應呈大幅度下降,且在清除后的16周下降到陰性水平。若下降緩慢或下降后上升,或16周未轉陰為侵蝕性葡萄胎的征象。HCG的下降與侵蝕性葡萄胎的治療效果一致。絨毛膜癌時HCG水平很高,常用于診斷和檢測病情及治療效果。其它腫瘤的輔助診斷及病情監(jiān)測有一些腫瘤可分泌HCG,如下丘腦或松果體胚細胞的絨毛膜瘤、卵巢絨癌、畸胎瘤、卵巢無性細胞瘤等,檢測血HCG水平不僅有利于診斷,對病情監(jiān)測也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肝胚細胞瘤、腸癌、肝癌、肺癌、胰腺癌、胃癌等患者血HCG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臨床診斷時應于注意。而在更年期、排卵期及雙側卵巢切除術均可致黃體生成素(LH)升高,因LH與HCG的-肽鏈組成相同,而亞單位

29、又為“垂體前葉激素”所共有。所以當采用抗-HCG抗體做妊娠試驗時,就會因陽性而造成“假孕”現象。此時可用-HCG的單克隆-酶免疫測定來做鑒別。另外,-HCG升高還有下列幾種可能:正常懷孕、雙胞胎,葡萄胎或某些疾病或腫瘤。如在內分泌疾病中,如腦垂體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婦科疾病如卵巢囊腫、子宮癌等HCG也可增高。近年來發(fā)現惡性腫瘤如默契胎瘤、胰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肺癌等血中HCG也可升高,因此在腫瘤科,將HCG看作是癌標志物之一。但必需結合臨床情況及其它檢查結果,通過綜合分析才能正確判斷。HCG的鑒別通常情況下,我們做HCG的檢測都是應用在妊娠診斷方面和滋養(yǎng)細胞診療方面。在應用HCG檢測試

30、驗時需注意區(qū)別兩種情況:其一:應用HCG檢查時,須注意交叉后應性物質的存在。多種胎盤絨毛膜激素其化學結構相似,都是糖蛋白復合物,均有和兩個肽鏈亞基所組成。而且肽鏈結構上也極相似,二者在化學、生物學、免疫學等方面具有相同特性,常用的HCG檢測方法幾乎不能將LH排除在外,但LH在正常尿中含量很少,在一般檢測HCG的方法中不顯陽性,故對妊娠診斷的影響不大??墒歉昶趮D女,婦女的排卵期以及雙側卵巢切除的病人等,其量增加,有時可達240-480IU/L,對葡萄胎和絨毛膜癌隨訪病例在上述情況下則可能引起誤診。其二,某些其它病例改變也能使HCG含量增高。據報道,腦垂體疾病、甲亢、卵巢囊腫、子宮內膜增生、子宮

31、癌等也可導致檢測HCG的試驗出現陽性反應。還有人報告在某些腫瘤病例中發(fā)現一種能產生HCG物質的細菌。對這些情況,只能用有關的臨床和實驗室方法加以鑒定。(七)癌抗原CA125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CA125)是從卵巢漿液性囊腺癌細胞株所獲的抗原時一種與上皮性卵巢癌相關的高分子糖蛋白,分子量約為200,000-500,000;表達于胚胎體腔上皮組織,存在與上皮性卵巢癌組織和病人的血清中。加熱至100時CA125的活性碳破壞,正常人血清CA125陽性臨界值為35kU/L。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標志物。在漿液性子宮內膜樣癌、透明細胞癌、輸卵管癌及未分化卵巢癌患者中

32、CA125含量可明顯升高。當卵巢癌復發(fā)時,在臨床確診前幾個月便可呈現CA125增高,尤其卵巢癌轉移患者的血清CA125更明顯高于正常參考值。CA125測定和盆腔檢查的結合可提高診斷的特異性。動態(tài)觀察血清CA125濃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預后評價和治療監(jiān)控。一般經治療后,CA125含量可明顯下降,若不能恢復至正常范圍,應考慮有殘存腫瘤的可能。通常95%的殘存腫瘤患者的血清CA125濃度大于35 kU/L。然而,CA125血清濃度輕微上升還見于1%健康婦女,3%-6%良性卵巢疾患或非腫瘤患者;懷孕期前3個月、行經期、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纖維變性、急性輸卵管炎、肝病、熊撫摸和心包感染等,也可見到其稍有上升

33、。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CA125)是一種與上皮性卵巢癌相關的高分子量糖蛋白。卵巢癌多見于55-75歲婦女中,其發(fā)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由它引起的死亡占40歲以上婦女死亡原因的2%。研究表明,漿液性子宮內膜樣癌、透明細胞癌及未分化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CA125含量明顯升高。臨床意義臨床上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顯升高,手術和化療有效者CA125水平很快下降。若有復發(fā)時,CA125升高可先于臨床癥狀之前。其它非卵巢惡性腫瘤也有一定的陽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結腸直腸癌32%、其它婦科腫瘤43%。非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

34、卵巢囊腫、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雖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陽性率較低。在胸腹水中發(fā)現有CA125升高,羊水中也能檢出較高濃度的CA125。早期妊娠的頭3個月內,也有CA125升高的可能?,F今發(fā)現血清CA125升高并非上皮性卵巢腫瘤所特有,它還存在于下列組織中;苗勒氏管上皮,包括輸卵管、子宮內膜、宮頸內膜間皮細胞組織、包括胸膜、腹膜及心包膜自間皮細胞及苗勒氏衍生物所發(fā)生的腫瘤,包括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子宮內膜癌及間細胞癌等。據統計,60%卵巢癌,80%播散型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濃度大于35ku/l。另外,CA125血清濃度輕微上上還見于1%健康婦女,3%良性卵巢疾患,6%或非腫瘤患者,包括孕期

35、起始3個月、行經期、子宮內膜異位、子宮纖維變性、急性輸卵管炎、肝病、胸腹膜和心包感染等。CA125測定和盆腔檢查的結合可提高檢測的特異性。動態(tài)觀察血清CA125濃度有助于卵巢癌的預后評價和治療控制,經治療后,CA125含量可明顯下降,如不能恢復至正常范圍,應考慮有殘存腫瘤的可能。目前,CA125是診斷卵巢癌和檢測其復發(fā)的最敏感指標。CA125升高也常見于肺癌、宮頸癌、輸卵管癌、子宮癌和子宮內膜異位的病人血清中。并有有關文獻指出,卵巢癌、宮頸癌、輸卵管癌及子宮內膜癌后盆腔惡性腫瘤的檢出率要明顯大于盆腔良性腫塊的檢查率,對盆腔良性腫塊具有鑒別診斷的價值。正常參考值:32.68KU/L(八)糖蛋白C

36、A15-3CA15-3是一種多形態(tài)上皮糖蛋白,分子量為400,000。CA15-3存在于多種腺癌內,如乳腺癌、肺癌、肺腺癌及卵巢癌等,是檢測乳腺癌比較重要的抗原。3050%的乳腺癌患者CA15-3明顯升高;6080%進展期乳腺癌病人CA15-3血清水平高于30KU/L。CA15-3通??捎糜谂袛嗳橄侔┻M展與轉移;因其含量的變化與治療結果密切相關,因此也可用于檢測治療效果。它也是檢測乳腺癌患者術后復發(fā)的最佳指標,當CA15-3大于100KU/L時,可認為有轉移性病變。臨床意義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呈逐年增長趨勢。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CA15-3被認為是診斷乳腺癌較為

37、靈敏的腫瘤標記物,但單項檢測CA15-3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對CA15-3和CEA進行聯合檢測,探討其在乳腺癌的診斷和療效評價上的價值。乳腺癌1.乳腺癌患者3050%增高,有轉移灶者增高可達80%;2.發(fā)現癌轉移的敏感性比癌胚抗原和組織多肽抗原高,且早于臨床發(fā)現轉移;3.CA15-3是檢測病人術后復發(fā)情況,特別是癌癥轉移患者的術后檢測的重要指標,血清CA15-3水平增高,提示乳腺癌的局部或全身復發(fā),且增高早于核素檢查和臨床檢查;4.用于對治療的隨查評估及早期發(fā)現轉移灶,CA15-3的增高比臨床診斷出轉移灶要早幾個月時間;5.可與CA125聯合檢查,用于卵巢癌復發(fā)的早期診斷;6.與CEA聯合

38、檢測時,可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其他惡性腫瘤肺癌、卵巢癌、結腸癌、肝癌等,也可出現需血清CA15-3增高。非惡性腫瘤疾病良性乳腺疾病、卵巢疾病等可引起CA15-3的水平增高。正常參考值: 23.08KU/L(九)腫瘤相關抗原CA19-9CA19-9是胰腺癌,胃癌,結、直腸癌、膽囊癌的相關標志物,大量研究證明CA19-9濃度與這些腫瘤大小有關,是至今報道的對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標志物。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是細胞膜上的糖脂質,分子量約為1000KD。CA19-9是1979年由Koprowski等用結腸癌細胞免疫小鼠,并與骨髓瘤雜交所得116NS

39、19-9單克隆抗體而命名。正常健康者血清中CA19-9測定正常值為037KU/L,在血清中它以唾液蛋白形式存在,分布于正常胎兒胰腺、膽囊、肝、腸和正常成年人胰腺、肝管上皮等處,胰腺癌患者85%95%為陽性,當CA19-9小于1000KU/L時有一定的手術意義,腫瘤切除后CA19-9濃度會下降,如在上升,則可表示復發(fā),若同時檢測CEA和AFP可進一步提高陽性檢測率。胰腺癌患者85%95%為陽性,CA19-9測定有助于胰腺癌的鑒別診斷和病情監(jiān)測。當CA19-9小于1000U/ML時,有一定的手術意義,腫瘤切除后CA19-9濃度會下降,如再上升,則可表示復發(fā)。對胰腺癌轉移的診斷也有較高的陽性率,當血

40、清CA19-9水平高于1000U/ML時,幾乎均存在外周轉移。胃癌、結直腸癌、膽囊癌、膽管癌、肝癌的陽性率也會很高,若同時檢測CEA和AFP可進一步提高陽性檢測率(對于胃癌、建議做CA72-4和CEA聯合檢測)。胃腸道和肝的多種良性和炎癥病變,如胰腺炎、輕微的膽汁郁積和黃疸,CA19-9濃度也可增高,但往往呈“一過性”,而且其濃度多低于120U/ML,必須加以鑒別。臨床意義胰腺癌是發(fā)生在胰腺上的惡性腫瘤,近年發(fā)病率明顯增高,成為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居消化道腫瘤死亡的原因的第二位。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癌瘤生長部位以胰頭為最多,大約在60%以上,其次為胰體局部,全胰腺最少,僅占5%左右。

41、男性多于女性,高發(fā)年齡為4065歲,胰腺癌病因尚不十分明確,多與環(huán)境中的致癌物質和慢性胰腺炎、慢性膽結石有關。消化道惡性腫瘤:胰腺癌、肝癌系統、胃癌、結直腸癌的CA19-9水平分別是正常均值的683、535、279、115倍。而陽性率以胰腺癌為最高,故CA19-9是胰腺癌較好的標志物。胰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大部分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顯增高。如果一正常參考范圍上限(37KU/L)為診斷標準,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可達90%以上;CA19-9水平與腫瘤的階段有關,血清中含量的高低提示手術的難易程度;術前CA19-9水平對預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低者預后較好;術后CA19-9水平降至正常者生存期長

42、于為下降者;腫瘤復發(fā)時,CA19-9可再度升高,并且發(fā)生于影像學診斷之前。因此可用于作檢測腫瘤的復發(fā);3其它惡性腫瘤:卵巢癌、淋巴癌、胃癌、肝癌、食道癌、乳腺癌的陽性率較低。應用如下:胃癌的陽性率約為25%-60%,且與腫瘤分歧有關。對于胃癌患者,同時檢測CEA可提高陽性率;直腸、結腸癌患者,陽性率為18%-58%,與腫瘤分期有關。同時測定CEA可提高敏感度,如果治療有效,CA19-9下降速度較CEA快;膽囊癌、膽管癌、膽道癌的CA19-9陽性率較高,可用于區(qū)別胰腺癌、膽管癌合并的黃疸與阻塞性黃疸。后者的CA19-9水平較低。4非腫瘤性疾病:低濃度增高、一過性增高可見于慢性胰腺炎、膽石癥、肝硬

43、化、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等。使用原則:CA19-9與AFP、CEA聯合檢查,有助于提高胃腸道腫瘤 診斷效率;正常參考值:38.36KU/L(十)糖類抗原CA50細胞表面的糖脂或糖蛋白在細胞的信息傳遞、生長和分化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胞惡變時,由于糖基轉化酶的失活或某些胚胎時期活躍而成熟其趨于靜止的一些轉化酶被激活,從而引起細胞表面糖類的變化。CA(Carbohydrate Antigen)類抗原可認為是這種變化的結果,他們以神經節(jié)糖苷或是結合到糖蛋白中的形式出現在細胞上,測定這種腫瘤結合抗原是診斷惡性病變的有用指標。在乳腺癌、胃癌、結腸癌、和肝癌等胃腸道腫瘤以及子宮癌中發(fā)現了糖類抗原CA-50。CA

44、-50抗原由腫瘤進入血液,基于抗CA-50單克隆抗體的免疫分析技術可以特異地測定血清CA-50的含量,對多數腫瘤的診斷、監(jiān)測以及良、惡性腫瘤的鑒別有著重大的應用價值。臨床意義用于腫瘤的早期診斷,是一種普遍的腫瘤標志相關抗原,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可檢出不同的陽性率。另外,CA50和CA19-9有一定的交叉抗原性,主要用于胰腺癌、結腸直腸癌、胃癌的輔助診斷和監(jiān)測腫瘤的進展。1.胰腺癌、結腸癌、直腸癌、胃癌等胃腸道惡性腫瘤時血清CA50升高,特別是胰腺癌患者升高最為明顯。2.肝癌、肺癌、子宮癌、卵巢癌、腎癌、乳腺癌等也可見CA50升高,因此CA50是一種非特異性的廣譜腫瘤標志物。3.潰瘍性結腸炎、肝硬化

45、、黑色素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CA50升高現象。正常參考值:25KU/L(十一)ß2-微球蛋白ß2-MG 1968年 在腎小管病變患者尿中分離而獲得的。ß2微球蛋白產生于淋巴細胞,尿液中含量很少,因其分子量小,能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膜。ß2-MG是由100個氨基酸組成的小分子量的單鏈多肽。除紅細胞和胎盤滋養(yǎng)細胞外,所有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表面均存在,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表面尤為豐富,ß2-MG分子量小,易于由腎小球濾過,且?guī)缀跞山」苤匚眨虼苏H搜湍?-M含量很低。惡性腫瘤、淋巴瘤、骨髓瘤及腎臟腫瘤患者血和尿中的ß2-

46、MG常升高,因此,檢測血清和尿中的ß2-MG含量,可動態(tài)觀察腎功能和腫瘤等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療效及預后評估。 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近端腎小管損害、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肝病、臟器移植后的排斥反應、艾滋病等。尿2微球蛋白增高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尿毒癥、糖尿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腎病變、腎盂腎炎、先天性Fanconi綜合征、Wilson病、鎘金屬中毒,以及攝入慶大霉素、硝苯地平(心痛定)、妥布霉素等藥物。 減低:見于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生物參考區(qū)間:血: 男: 604- 2157 ng/mL;女: 607-2295 ng/mL尿:已報告的尿樣正常值上

47、限為300 ng/mL。(十二)CA724CA724(胃癌抗原)是檢測胃癌和各種消化道癌癥的化驗標志!這也是一個非特異性腫瘤標志物,此指標升高不代表一定就是患了腫瘤主要見于胃腸道,卵巢腫瘤,對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敏感度較高,對膽道系統腫瘤、結直腸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CA72-4是一種由cc49和B72.3兩株單抗識別的粘蛋白樣的高分子量糖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 UmL,異常升高在各種消化道腫瘤、卵巢癌均可產生。對于胃癌的檢測特異性較高,以6 UmL為 臨界值。良性胃病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達42.6%,如與CA19-9同時檢測,陽性率可達56%。0000r

48、 Antigen 72-4血清CA72-4升高可見于以下良性疾?。阂认傺?肝硬化,肺病,風濕病,婦科病,卵巢良性疾病,卵巢囊腫,乳腺病和胃腸道良性功能紊亂等。胃癌:CA72-4升高的程度與疾病的分期有關系。外科手術后,CA72-4水平可迅速下降至正常值。如果腫瘤組織被完全切除,CA72-4可持續(xù)維持在正常水平。在70%的復發(fā)病例中,CA72-4濃度升高先于臨床診斷。卵巢癌:診斷靈敏度為47-80%。對粘液樣卵巢癌的診斷靈敏度高于CA125。兩者結合起來可使初診的診斷靈敏度可提高到73%(單獨使用CA125為60%);動態(tài)監(jiān)測的診斷靈敏度可提高到67%(單獨使用CA125為60%)結直腸癌:診斷靈敏度為20-41%;并與Dukes臨床分級相關。對良性結腸疾病的診斷特異性為98%。腫瘤完全切除后CA72-4可顯著下降。長期隨訪發(fā)現CA72-4持續(xù)升高可能有殘余的腫瘤存在。與CEA聯合檢測能使術后腫瘤復發(fā)的診斷靈敏度從78%提高到87%。生物參考區(qū)間:0-6.90 U/mL(十三)鱗狀上皮癌相關抗原(SCC-Ag)1977年 子宮頸鱗狀細胞癌中獲得臨床意義:(1)SCC-Ag在子宮頸癌、肺癌、食道癌、頭頸部癌等各種鱗癌中升高,可用于監(jiān)測療效、復發(fā)、轉移、預后等(2)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