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_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_第1頁
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_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_第2頁
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_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_第3頁
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_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_第4頁
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_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4卷第7期2009年7月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ENVIRONMENTALSCIENCEANDMANAGEMENTVol134No17July2009文章編號:1674-6139(2009)07-0137-04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王思元,牛萌(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北京100083)摘要:濕地公園是濕地與公園的復合體,體現了“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生態(tài)思想,其中植物景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濕地公園的設計中,對濕地植物的選擇也尤為重要。上海崇明西沙濕地公園,是一個以自然保護為主的主體性公園,其保留了大部分的水生植物和濕生植物的構建模式,在保留層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同

2、時也體現出一定的不足,希望通過對其優(yōu)劣勢的分析,對今后的濕地植物景觀設計有更多的借鑒。關鍵詞:濕地公園;植物配置;水生植物;濕生植物中圖分類號:X173文獻標識碼:ALandscapePlantsPlanningTakeShanghaisChongmingmpleang(CollegeofUniversity,Beijing100083,P.R.China)Abstract:lextiofwetlandandpark,whichembodiestheecologicalprincipleof“useintheprotec2tion,protectinplantshasplayedasignif

3、icantroleinwetlandparkdesign.ShanghaiChongmingWetlandParkisconservationpark,anditretentionofmostoftheaquaticplantsandwetlandplantsbuildmodel.Ithasadvantagesinretaininglevel,butitalsohassomeshortcomings.Throughanalysisofits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todosomegoodforfuturewetlandplantslandscapedesign.Ke

4、ywords:wetlandgardens;plantingdesign;aquaticplants;wetlandplants1濕地公園景觀概述濕地公園(WetlandPark)本質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現有或已退化的濕地,通過人工恢復或重建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按照生態(tài)學的規(guī)律來改造、規(guī)劃和建設,使其成為城市綠地系統(tǒng)的一部分,突出主題性、自然性和生態(tài)性三大特點,集生態(tài)保護、生態(tài)觀光休閑、生態(tài)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等多種功能的生態(tài)型主題公園。濕地公園兼具有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生態(tài)旅游和生態(tài)教育功能的濕地景觀區(qū)域,體現“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的一個綜合體系,是濕地與公園的復合體。國內濕地公園的研究剛

5、開始,主要集中在濕地收稿日期:2009-02-20作者簡介:王思元(1986-),女,黑龍江省人,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在讀碩士。公園概念功能研究、生態(tài)濕地棲息地的修復、城市濕地景觀建設、人工濕地的水處理、景觀價值的評價等,這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杭州西溪濕地,鏡湖國家濕地公園、香港濕地公園、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qū)等。2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目的與原則濕地公園的建設有兩個主要的目的:其一是通過濕地公園的規(guī)劃設計,改善濕地生物的生長條件,為其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存、繁衍空間,從而保護和恢復已遭受破壞的濕地生態(tài)結構;其二是在濕地不受破壞的前提下,為參觀者提供游憩和近距離觀察濕地野生生物的場所,體現濕地文

6、化。生態(tài)規(guī)劃設計的原則:如何開發(fā)并保護城市濕地的生態(tài)景觀,充分發(fā)揮濕地潛能,體現濕地景觀特色是整個濕地公園規(guī)劃設計的關鍵所在。在對濕地137第34卷第7期2009年7月王思元等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Vol134No17July2009進行開發(fā)設計時,應根據濕地公園的規(guī)劃目標,在整個規(guī)劃設計中以生態(tài)規(guī)劃設計的思想為根本,以保護性設計、恢復性設計等先進的規(guī)劃設計理論為指導,合理利用和保護濕地的自然資源,以曲折有致、動態(tài)連接的水系及生態(tài)廊道構成完整的生態(tài)景觀體系,以最少化的人為干擾充分發(fā)揮濕地的自然潛能,展示濕地自然的景觀能動性。3濕地景觀植物的種植設計植物種植設計是濕地

7、保持生態(tài)性的根本,很多濕地由于長期的破壞和疏于管理,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結構已經遭受了破壞。通過種植設計恢復原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濕地公園建設的根本目的之一。濕地公園的種植設計應該考慮濕地植物的生態(tài)恢復和保護、景觀、以及水質凈化等多重功能要求,特別是生態(tài)保護區(qū)域對原有濕地植物進行保護和對已遭受破壞的植物生態(tài)結構進行恢復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處理措施。在植物的種植設計時應按不同植物對水深、土壤等生態(tài)習性特征進行栽植環(huán)境的設計,到因地制宜。利用水生植物造景,應具較高的觀賞價值外,強、,既能提供適宜,在無需經常性人為管理的條件下也能保持自身的景觀穩(wěn)定?;谝陨纤龅幕驹瓌t,下面結合上海崇明西沙濕地的植物景觀設計進行詳

8、細的分析說明。4案例分析以上海崇明西沙濕地植物景觀設計為例4.1區(qū)位與定位地處長江口門戶的崇明島,面積1000余平方公里,是中國幾個大島中唯一的由泥沙堆積而成的沖積島。西沙濕地位于崇明島西部,總面積300公頃,屬于典型的長江河口灘涂濕地,也是華東地區(qū)首家具有自然潮汐現象的原生態(tài)濕地。因為潮汐,這里形成了豐富的地形地貌,濕地中港汊縱橫,具有湖泊、泥灘、內河、蘆葦叢、沼澤等不同的濕地形態(tài)。根據規(guī)劃,2007年9月開始,西沙濕地通過生態(tài)引鳥、植物多樣性配置、水處理凈化等工程,在原有濕地的基礎上,將其定位為一個集科普教育、科學研究、休閑觀光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濕地生態(tài)示范區(qū)。地塊由科普教育區(qū)、緩沖區(qū)和生態(tài)

9、保育區(qū)三大功能區(qū)組成,濕地管理方為了讓游客更接近大自然,138在濕地里建起一條2公里長的木棧橋,游客們可通過棧橋徜徉于蘆葦和叢林之中。4.2植被物種調查長江口潮灘植被由陸地向海依次為蘆葦植被藨草植被海三棱藨草植被,呈現明顯的帶狀分布。其主要功能是為河口多種珍稀瀕危生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同時也具有緩流消浪,防潮減災、促淤、凈化水環(huán)境等功能。崇明島西沙濕地共有種子植物46種,植物優(yōu)勢種有蘆葦(Phragmitesaustralis)、水楊梅(Adinaru2bella)、茭白(Zizaniaaquatica)、稗(Echinochloacrus2galli)、馬蘭(Kalimerisindica)

10、、苔草(Carextris2tachya)以及人工種植的旱柳(SalixmatsudanaKoidz.)、落羽杉(Taxodium)、常青白蠟(Fraxinusgriffithii)、hamaboSi2be)等,邊緣(ites)(Typhaangustifo2L、oliaL.)、荷花(Ne2lu。西沙濕地保留了大部分的現狀植物,其植物生長呈現自然形態(tài),因此,我們可以在其中看到很多的自然群落;在區(qū)塊與陸地交接帶,由于公園剛剛開發(fā),能明顯看到許多人工種植痕跡,如一些速生的旱柳林帶以及落羽杉苗木等,而在公園內的一些活動場所,也能看到許多植物造景的群落。(1)入口區(qū)西沙濕地公園入口簡單大方,并在入口處

11、設有游客服務中心。游客中心為架起在泥灘上的木制房子,隱約在旱柳林后,結合木棧道以及木柵欄,形成同一種體。整個入口給人清新明朗親近之感。(2)人工旱柳林區(qū)西沙濕地的植被由陸向海以人工林灌叢高草挺水植物低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的群落方式過渡,因此在入口處灘涂岸邊總能夠看到種植良好的旱柳人工林,這樣不僅將公園與外界有一定的隔離,同時也豐富景區(qū)內植物景觀的豎向變化。圖1人工旱柳區(qū)植物群落示意圖第34卷第7期2009年7月王思元等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Vol134No17July2009由于公園剛剛建成,因此苗木不大,群落也比較單一,其模式為:上層:旱柳中層:常青白蠟幼苗、蘆葦下

12、層:旱柳幼苗、馬蘭、苔草(圖1)(3)潮溝地貌區(qū)(圖2)蓋度在70%以上,是西沙濕地生物量最大的自然群落,公園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現狀,在蘆葦中央架設了木棧道。蘆葦旺盛時期時,人們走在木棧道上,高高的蘆葦起到了很好的阻隔視線的作用。在這里,只有純粹的美,美的自然,美的讓人忘記一切煩惱,美的讓人充滿遐想。蘆葦區(qū)有兩種群落類型,一種是木棧道兩側種滿了蘆葦,另一種是有寬敞的水面。第一種植物群落模式為:上層:旱柳中層:落羽杉、常青白蠟、蘆葦、香蒲、海濱木槿下層:馬蘭、苔草(圖5)圖2潮溝地貌圖西沙濕地屬于典型的長江河口灘涂濕地,也是華東地區(qū)首家具有自然潮汐現象的原生態(tài)濕地。因為潮汐,這里形成了豐富的地形

13、地貌,因此,潮溝地貌是西沙濕地所要突出的重點。由于部分陸地會被水淹沒,植物,被水淹過后,退潮可以繼續(xù)生長。圖蘆葦區(qū)植物群落示意圖:高草挺水植物:蘆葦、香蒲、狹葉香蒲低草挺水植物:一枝黃花、水楊梅、茭白、稗、馬蘭、苔草浮水植物:睡蓮(浮葉生根)、莼菜沉水植物:狐尾藻、菹草(圖6)圖3潮溝地貌區(qū)植物群落示意圖其植物群落模式為:上層:旱柳中層;蘆葦、水燭下層:一枝黃花、馬蘭、野茭白藎草、旱柳幼苗西沙濕地為了方便游客觀賞潮汐現象,在整個公園內架起木棧道,人們可以在棧道上欣賞潮汐形成的地貌,同時也保證了動植物的生態(tài)廊道不被阻隔。(4)蘆葦區(qū)(圖4)圖6水面植物群落示意圖(5)趣味游戲活動區(qū)(圖7)圖7趣

14、味游戲區(qū)圖圖4蘆葦區(qū)圖雖然整個公園是全部由木棧道連接,但是這并不是一條棧道到頭,否則會令人們由興奮轉向乏味,作為一個以科教為主的公園,西沙濕地公園在木棧道上也作了許多文章,知識長廊、宣傳欄、指示牌等139進入蘆葦區(qū),就到了西沙濕地景觀最美的區(qū)域。蘆葦區(qū)帶寬500米800米,高約115米215米,第34卷第7期2009年7月王思元等濕地公園的植物景觀設計以上海崇明島西沙濕地公園為例Vol134No17July2009等,都做的很有新意。管理方在區(qū)塊內選擇兩片不會被水淹到的空地,結合一些木制設施,做成了趣味游戲活動區(qū),這里不僅是孩子們喜歡的地方,連成人們都躍躍欲試,人們參與其中,一掃游覽時的乏累。

15、但是對于該區(qū)域的植物群落很雜亂,沒有做很好的種植設計,基本上是在以保留原有物種的基礎上作小的改動,其群落模式為:上層:旱柳中層:落羽杉、蘆葦、香蒲下層:一枝黃花、馬蘭、旱柳幼苗(6)水面(圖8)5小結西沙濕地作為一個新開發(fā)的國家地質公園,其在造景手法方面已經逐漸成熟,有很多的優(yōu)點可以值得借鑒。首先,在對現有濕地進行保留中,西沙濕地充分體現了當地濕地特色,尊重生態(tài)性,總體景觀上能夠保持統(tǒng)一,整片濕地由深向不同方向的木棧道連通,這樣不僅方便游客游覽,同時也留出了生物通道,保證了物種的交流。其次,西沙濕地主題突出,展現灘涂濕地文化,同時達到教育目的。西沙濕地將灘涂區(qū)域進行保留,并由各種提示牌來向人們

16、講解,護、,體現“,占全,同時也引種落羽杉、常青白蠟、海濱木槿等喬灌木,力求豐富其豎向景觀,但由于是新開發(fā)的濕地公園,一些樹木是幼苗,還不能夠很好地體現設計意圖。參考文獻:1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4.2麥雷格S坎貝爾,邁克爾H奧格登.濕地與圖8水面圖臺,在這里,口氣,也可以看到真正自然的、,在平臺還設有一些裝置,可以將蘆葦的聲音放大,同樣起到了教育作用。(圖9)景觀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3吳江,周年興,黃金文,丁正山.濕地公園建設與濕地旅游資源管理保護的協調機制研究以江蘇、上海沿海濕地自然保護區(qū)為例J.人文地理,2007(5):124-127.4周建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