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環(huán)境工程原理重點第四章 熱量傳遞(至少一個計算題)1.傳熱的幾種形式熱傳導:物體各部分之間無宏觀運動,通過物質的分子、原子和電子的振動、位移和相互碰撞發(fā)生的熱量傳遞過程對流傳熱:流體中質點發(fā)生相對位移而引起的熱量傳遞過程,僅發(fā)生在液體和氣體中。通常認為是流體與固體壁面之間的熱傳遞過程輻射傳熱:物體由于熱的原因而發(fā)出輻射能的過程2. 傅立葉定律: P122熱量通量與溫度梯度成正比、負號表示熱量通量方向與溫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即熱量是沿著溫度降低的方向傳遞。單層壁傳導:平壁厚度為b,壁面兩側溫度分別為T1、T2、T1>T2。一維穩(wěn)態(tài)熱傳導 【例題】某平壁厚度 b為400mm,內表面溫度T1 9
2、50,外表面溫度 T2300,導熱系數(shù)W/(m·K), T 的單位為。若將導熱系數(shù)分別按常量(取平均導熱系數(shù))和變量計算,試求導熱熱通量和平壁內的溫度分布。解:(1)導熱系數(shù)按平壁的平均溫度取為常數(shù) 以x表示沿壁厚方向上的距離,在x處等溫面上的溫度為 即溫度分布為直線關系。(2)導熱系數(shù)取為變量分離變量并積分對于平壁上的穩(wěn)態(tài)一維熱傳導,熱量通量不變。因此在x處 整理,得多層壁傳導(主要串聯(lián)熱阻疊加原則)3.圓管熱導、圓管多層對于半徑為r的等溫圓柱面,根據傅立葉定律,有穩(wěn)態(tài)導熱時,徑向的Q為常數(shù),將上式分離變量并積分4.對流傳熱:牛頓冷卻公式 5.保溫層臨界直徑、間壁傳熱(考試最可能考
3、) 當保溫層厚度增加(即 d2 增大)時R1增加,R2減少 由此得到熱損失 Q為最大值時的保溫層直徑 保溫層的臨界厚度 6.P155、159平均溫差:(1)逆流和并流時的傳熱溫差在微元中熱、冷流體的溫差為平均傳熱溫差,對數(shù)平均溫差: 換熱器兩端溫差大的數(shù)值,換熱器兩端溫差小的數(shù)值(2)錯流和折流時的傳熱溫差按逆流計算對數(shù)平均溫差,再乘以溫度修正系數(shù)溫度修正系數(shù),無量綱, 按逆流計算的對數(shù)平均溫差。溫度修正系數(shù)小于1,即錯流和折流時的傳熱溫差小于逆流時的溫差。傳熱單元數(shù):第六章 沉降1.斯托克斯公式(算完后要檢驗)層流區(qū):ReP£2 CD=24/ReP ut顆粒終端沉降速度過渡區(qū):2&
4、lt;ReP<103 艾侖(Allen)公式2.沉降分離設備:水處理:平流沉淀池 P220重力降塵器能除去最小粒徑:位于沉淀池(降塵室)最高點的顆粒沉降至池底需要的時間為 : 流體通過沉淀池(降塵室)的時間為: 為滿足除塵或懸浮物要求,t停³t沉 即 流體中直徑為dc的顆粒完全去除的條件。 3.P225離心沉降離心沉降速度重力沉降 旋風分離器(臨界直徑、影響因素(填空題)根據顆粒離心沉降速度方程式,假設氣體密度r<<顆粒密度rP,相應于臨界直徑dc的顆粒沉降速度為: 根據假設顆粒在沉降過程中所穿過的氣流最大厚度等于進氣口寬度B。顆粒最大沉降時間為: 若氣體進入排氣管
5、之前在筒內旋轉圈數(shù)為N,則運行的距離為2prmN,故氣體在筒內的停留時間為 令t沉=t停,得: 一般旋風分離器以圓筒直徑D為參數(shù),其它參數(shù)與D成比例,B=D/4。D增加,dc增大,分離效率減少。第七章 過濾 P243過濾理論:過濾速度u定義為: dt微分過濾時間, s dVdt時間內通過過濾面的濾液量, m3 A過濾面積, m2 過濾速度與推動力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式(Darcy 定律)表示:Rm:過濾介質過濾阻力, 1/mRc:濾餅層過濾阻力, 1/m假設rm,r分別為過濾介質和濾餅層的過濾比阻, 1/m2 Rm= rmLm;Rc= rL r:與過濾介質上形成的濾餅層的孔隙結構特性有關L:與濾液
6、量有關,在過濾過程中是變化的假設每過濾1m3濾液得濾餅f(m3) 可把過濾介質的阻力轉化成厚度為Le的濾餅層阻力 則(1)可壓縮濾餅: r0:單位壓差下濾餅的比阻,m-2 Pa-1;s:濾餅的壓縮指數(shù),將比阻計算式代入式(1)主要掌握K的表達形式: 則: (2)恒壓過濾 :在過濾過程中,過濾壓差自始自終保持恒定,K為常數(shù)若過濾介質阻力可忽略不計,則簡化 恒速過濾:恒速過濾是指在過濾過程中過濾速度保持不變,即濾液量與過濾時間呈正比 代入式(2) 若忽略過濾介質阻力,則簡化為:第八章 吸收吸收的基本概念:依據混合氣體各組分在同一種液體溶劑中物理溶解度(或化學反應活性)的不同,而將氣體混合物分離的操
7、作過程。本質上是混合氣體組分從氣相到液相的相間傳質過程。類型:(1)按溶質和吸收劑之間發(fā)生的反應:物理吸收:水凈化含SO2鍋爐尾氣 化學吸收:堿液凈化含SO2鍋爐尾氣(2)按混合氣體中被吸收組分數(shù)目:單組分吸收:如用水吸收HCl氣體制取鹽酸多組分吸收:堿液吸收煙氣(含SO2, NOx, CO2, CO等)(3)按體系溫度是否變化:如果液相溫度明顯升高稱為非等溫吸收如果液相溫度基本保持不變稱為等溫吸收 1. 物理吸收(亨利定律)判斷傳質的方向:根據相平衡,計算平衡時溶質在氣相或液相中的組成。與實際的組成比較,可以判斷傳質方向。實際液相組成<平衡組成,溶質從氣相®液相2. 雙膜理論
8、,怎么畫過程要清楚 P270相互接觸的氣液兩相流體間存在著穩(wěn)定的相界面,界面兩側分別有一層虛擬的氣膜和液膜。 在相界面處,氣液兩相在瞬間即可達到平衡,界面上沒有傳質阻力。 在膜層以外,氣液兩相流體都充分湍動,不存在濃度梯度,組成均一,沒有傳質阻力3. KG與kG之間關系搞清楚 (例題 P274)總傳質阻力等于氣膜阻力和液膜阻力之和4. 傳質阻力分析(選擇、簡答)化學吸收不要求書上P2735. 吸收因數(shù)(考試時會告訴公式)例第九章 吸附1、概念、分類、常見吸附劑及其性質吸附操作是通過多孔固體物質與某一混合組分體系(氣體或液體)接觸,有選擇地使體系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分附著于固體表面,從而實現(xiàn)特定組分
9、分離的操作過程。按作用力性質分類:分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按吸附劑再生方法分類:變溫吸附和變壓吸附按原料組成分類:大吸附量分離和雜質去除按分離機理分類:位阻效應、動力學效應和平衡效應 常用吸附劑的主要特性吸附容量大:由于吸附過程發(fā)生在吸附劑表面,所以吸附容量取決于吸附劑表面積的大小。 選擇性高:對要分離的目的組分有較大的選擇性。穩(wěn)定性好:吸附劑應具有較好的熱穩(wěn)定性,在較高溫度下解吸再生其結構不會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同時,還應具有耐酸堿的良好化學穩(wěn)定性。 適當?shù)奈锢硖匦裕哼m當?shù)亩逊e密度和強度廉價易得幾種常用的吸附劑:活性炭(a.比表面積越大,吸附量越大:但應注意對一些大分子,微孔所提供的比表面積基本上不
10、起作用。b.表面化學特性:活性炭本身是非極性的,但由于表面共價健不飽和易與其它元素如氧、氫結合,生成各種含氧官能團)活性炭纖維、硅膠、活性氧化鋁、沸石分子篩2.怎么選一個吸附劑需要根據被分離對象、分離條件和吸附劑本身的特點確定需要進行試驗研究3吸附平衡(很少考計算,考填空):朗格繆爾公式(單層)與弗蘭德里希方程的區(qū)別(多層)弗蘭德里希(Freunlich)方程: 兩邊取對數(shù)q平衡吸附量,L/kgk和吸附劑種類、特性、溫度以及所用單位有關的常數(shù)n常數(shù),和溫度有關p吸附質氣相中的平衡分壓, Pa隨著p增大,吸附量q隨之增加。但p增加到一定程度后,q不再變化 Freundlich方程為經驗公式。壓力
11、范圍不能太寬,低壓或高壓區(qū)域不能得到滿意的實驗擬合結果。朗格謬爾(langmuir)公式:條件:吸附劑表面性質均一,每一個具有剩余價力的表面分子或原子吸附一個氣體分子。吸附質在吸附劑表面為單分子層吸附。吸附是動態(tài)的,被吸附分子受熱運動影響可以重新回到氣相。吸附過程類似于氣體的凝結過程,脫附類似于液體的蒸發(fā)過程吸附在吸附劑表面的吸附質分子之間無作用力吸附達到平衡時,吸附速度與脫附速度相等,則: p吸附質的平衡分壓,Paq, qm分別為吸附量和單分子層吸附容量,L/kgk1Langmuir常數(shù),與吸附劑和吸附質的性質和溫度有關,該值越大表示吸附劑的吸附能力越強。公式變換得:當p很小時,則:q=k1
12、qmp 呈亨利定律,即吸附量與氣體的平衡分壓成正比。當p®µ時, q=qm 此時,吸附量與氣體分壓無關,吸附劑表面被占滿,形成單分子層4.吸附動力學 :傳質過程(簡述)P315(1)吸附質從流體主體擴散到吸附劑外表面外擴散(2)吸附質由吸附劑的外表面向微孔中的內表面擴散內擴散(3)吸附質在吸附劑的內部表面上被吸附 一般第(3)步的速度很快,吸附傳質速率主要取決于第(1)和(2)兩步。外擴散速度很慢外擴散控制內擴散速度很慢內擴散控制6. P318吸附操作、概念、計算(例)、穿透曲線、穿透點、穿透時間穿透曲線示意圖G: 溶液流入速率(m3/(m2s))r0: 溶液中溶質濃度(k
13、g/m3)z: 固定床吸附塔填充高度(m)rB: 穿透點濃度(kg/m3)rE: 穿透曲線終點濃度(kg/m3)aB: 出口處溶質濃度達到rB時的流量(m3/m2)aa: 吸附區(qū)移動了吸附區(qū)高度za區(qū)間的流量(m3/m2)穿透時間:伯哈特-亞當斯(Bohart-Adams)法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在一定的初始濃度、空床速度和達到一定的穿透濃度的條件下,固定床的床高和穿透時間呈直線關系。該關系又稱BDST法(Bed Depth Service Time)。利用該關系可以較方便地計算時間:tb 穿透時間,h;N0 吸附劑的動態(tài)吸附容量,kg/m3;z 床高,m;r0 入口料液中吸附劑濃度,kg/m3; v
14、 空床線速度,m/hK 比例系數(shù),m3/(kg h);rB 穿透濃度,kg/m3第十一章 反應動力學基礎1、 P397反應操作、反應器概念、反應器操作方式反應操作:利用化學或生物反應進行工業(yè)生產或污染物處理時,需要通過反應條件等的控制,使反應向有利的方向進行。為達到這種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措施通稱為反應操作。 反應器:進行化學或生物反應的容器的總稱。反應器的操作方式:間歇操作(分批操作)、充/排式操作、連續(xù)操作、半間歇操作、半連續(xù)操作2、 反應動力學:氣液氣固反應速率表征反應速率的定義及表示方法:一般定義: 氣固相反應的反應速率表示方法:以固體催化劑的質量(m)、表面積(S)、顆粒體積(Vp
15、)為基準的反應速率氣液相反應的反應速率表示方法:以液相界面積(S)、液相體積為基準的反應速率(rA)V= (rAS)S= (rAVL)VL3、 均相反應動力學:單一反應速率單一反應(恒溫恒容)的速率方程反應反應速率方程速率方程的積分形式半衰期t1/2(0級)(1級)(2級)(2級)(級,n1)注:、為計量系數(shù)第十五章 反應動力學解析方法P530間歇反應解析、物料守恒間歇反應動力學實驗及其數(shù)據的解析方法:積分法:判斷實驗數(shù)據與某積分形式的速率方程是否一致微分法:根據試驗數(shù)據求出不同濃度時的反應速率(作圖法或計算法),之后根據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的關系,確定反應速率方程。積分解析法:例題污染物A在
16、某間歇反應器中發(fā)生分解反應,于不同時間測得反應器中A的濃度如下表所示。試分別利用積分法和微分法求出A的反應速率方程表達式t (min)07.51522.530cA (mg/L)50.832.019.712.37.6第十二章 均相化學反應器間歇反應器的操作方法 將反應物料按一定比例一次加到反應器內,然后開始攪拌,使反應器內物料的濃度和溫度保持均勻。反應一定時間,反應率達到所定的目標之后,將混合物料排出反應器。之后再加入物料,進行下一輪操作,如此反復。 間歇反應器反應時間:恒容恒溫間歇與平推流反應器的設計方程反應反應速率方程設計方程 完全混合流連續(xù)反應器恒容全混流反應器的設計方程反應反應速率方程設
17、計方程例:乙酸的水解反應,可以近似地看作一級反應,該反應在300K時的速率方程為:-rA=2.77×10-3CAmol/(m3s)。將乙酸濃度為600mol/m3的液體以0.050m3/min的速度送入一完全混合流反應器。試求以下幾種情況時的乙酸的轉化率。(1)反應器的體積為0.80m3時(2)0.40m3的反應器,二個串聯(lián)使用時(3)0.20m3的反應器,四個串聯(lián)使用時(1)反應器的體積為0.80m3時 平均空間時間(2)0.40m3的反應器,二個串聯(lián)使用時,每個槽的平均空間時間(3)0.20m3的反應器,四個串聯(lián)使用時,每個槽的平均空間時間第十三章固相催化反應過程7個步驟P456
18、固相催化反應的發(fā)生場所:催化劑的表面(外、內表面)反應物的外擴散、反應物的內擴散、反應物的吸附、表面反應、產物的脫附、產物的內擴散、產物的外擴散1. 本征動力學推導形式P460基本假設: 三個反應步驟中必然存在一個控制步驟;除控制步驟外,其他步驟處于平衡狀態(tài);吸附過程和脫附過程屬理想過程,即可用蘭格謬爾吸附模型來描述。反應 A P 的基本過程 各過程的速率方程A的吸附速率:表觀反應速率:P的脫附速率:反應物吸附過程控制: 表面反應過程控制產物脫附 2. 固相催化反應的宏觀動力學P463宏觀反應速率(RA):催化劑顆粒體積為基準的平均反應速率。RA與rA之間的關系影響因素:本征反應速率、催化劑顆
19、粒大小、形狀、擴散速率3. 效率因子和西勒模數(shù)關系(例)對反應器不要求球形催化劑的最大反應速率(n級反應)球形催化劑的內部最大擴散速率式催化劑內部球心處的A的濃度為零,濃度梯度達到最大S稱西勒(Thiele)模數(shù)例 利用直徑為0.3cm的球形硅鋁催化劑進行粗柴油的催化分解反應,該反應可以認為一級反應,且在630時的本征動力學方程為-rA= 7.99×10-7pA mol/(scm3)。已知粗柴油的有效擴散系De=7.82×10-4cm2/s,試計算該催化反應的催化劑的有效系數(shù)。解:根據氣體方程: 所以本征動力學方程的反應常數(shù)為: 一級反應的西勒數(shù)為: 4. P472雙膜理論
20、畫法圖氣液相反應雙膜模型中組分A的傳質示意圖二級不可逆氣液相反應本征反應速率方程為: A的擴散進入量: 反應量: A的擴散出去量:反應物A的物料衡算式: 二級不可逆氣液相反應同理,B的基本方程5.界面反應臨界濃度 P474例 瞬間反應A(g)+B(l)P的反應平面隨液相中B的濃度的升高而向氣液界面移動。當B的濃度高于某臨界濃度cBL,C以上時,反應平面與氣液界面重合,此時的反應稱界面反應。試推導出cBL,C的表達式,并給出氣液界面反應的宏觀速率方程。解:(1)根據題意,在氣液界面處A、B的濃度均為零 B在液膜中的擴散速率:由 得 故 A在氣膜中的擴散速率: 根據NA和NB的關系式: 故例題13
21、.2.2廢氣中的0.1%硫化氫用乙醇胺溶液(RNH2:CBL=1.2mol/m3)吸收,吸收反應為瞬間反應:求總反應吸收速度。氣相擴散阻力很小(pAi=pA)時,求化學吸收增強因子。 已知:液相傳質系數(shù) kLA=4.3×10-5 m/s, 氣相傳質系數(shù)kGA=5.9×10-7 mol/(m2sPa), 組分A的液相擴散系數(shù)DLA=1.48×10-9 m2/s, 組分B的液相擴散系數(shù)DLB=0.95×10-9 m2/s, 組分A的亨利常數(shù)HA=12.2 Pam3/mol, 壓力為101.3kPa,溫度為293K。 解:先確定反應界面在相界面還是在液膜內 由例題13.2.1的結果得:由于cBL=1.2mol/m3<cBL,C,因此反應在液膜內進行??倐髻|系數(shù)KG的計算由式 13.2.26得: 由式13.2.17得: 由于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四史考試題型及答案
- 客房文員培訓課件內容
- 美術關于體積的課件設計
- 車間安全隱患排查表
- 天然氣安全知識培訓
-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證書考試
- 生產管理心得體會
- 黃石市東方山旅游公路改建工程監(jiān)理大綱
- 2025至2030中國旋轉變壓器行業(yè)發(fā)展分析及產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投資規(guī)劃深度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氨酚偽麻那敏片行業(yè)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
- 2024北京海淀區(qū)初二(下)期末物理及答案
-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題
- 防水包工包料合同范本
- 生物基膠粘劑的綠色合成
- 一年級下冊《讀讀童謠和兒歌》試題及答案共10套
- 衛(wèi)生管理(副高)考試題庫
- 電梯維保服務售后服務方案
- 一例異常子宮出血的個案護理2
- 九年級上語文課本同步規(guī)范漢字字帖
- JTJ300-2000 港口及航道護岸工程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
- 血管外科科普知識宣傳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