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部位壓痛點_第1頁
常見部位壓痛點_第2頁
常見部位壓痛點_第3頁
常見部位壓痛點_第4頁
常見部位壓痛點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常見部位壓痛點,你知道嗎?1.枕大神經出口處壓痛點(風池穴處)該處為頭半棘肌、枕大神經的出口處,枕骨粗隆下(近風池穴),頸項酸痛者這兩處一般均可見到不同程度之壓痛,按壓時酸痛脹麻可向上波及整個后腦部。神經及節(jié)段:枕大神經、C2后支。2.枕后乳突壓痛點該處為胸鎖乳突肌乳突處的抵止點,胸鎖乳突肌的附著點,長期的頸項部疼痛酸脹者該處往往可找到壓痛點,為常見壓痛點之一。神經及節(jié)段:副神經及頸叢肌支C2、3。3.頸椎橫突壓痛點以頸椎2、3、4橫突的壓痛最為多見,差不多90左右患有頸痛癥的患者可以找到壓痛點,同時可有頸部頭夾肌、頸夾肌的肌肉緊張出現。另外,頸椎1、2、3、4橫突為肩胛提肌上部的附著點,故臨

2、床發(fā)現許多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內角有壓痛者,也??梢姷缴鲜鲱i椎橫突出現壓痛。4.頸椎棘突壓痛點頸椎棘突壓痛多見于棘上韌帶,亦稱項韌帶,壓痛常見于頸椎3、4、5、6的棘突上,一般頸項痛者都有壓痛存在。 5.前斜角肌壓痛點前斜角肌起始于頸椎橫突上面,抵止于第一肋骨上。此點出現壓痛,可影響頸部前屈及側屈運動,疼痛可向胸部放射。前斜角肌鎖骨窩內有臂叢神經及鎖骨下動、靜脈通過,故此肌肉出現疼痛、肌肉緊張,可引起胸悶、呼吸不暢、上肢疼痛、麻木酸脹、發(fā)冷等感覺。另外,此處還有中后斜角肌經過,有人把這些癥狀稱為胸廓出口處綜合征、鎖骨上窩綜合征、前斜角肌群綜合征。神經及節(jié)段:頸神經前支C3、4。6.岡上肌、斜方肌上

3、部壓痛區(qū)岡上肌起始于岡上窩,抵止于肱骨大結節(jié)。斜方肌上部起始于枕外隆凸及上項線,抵止于鎖骨外1/3肩峰及肩胛岡。此點的疼痛可向頸部放射,影響頸部活動?;紓阮i部疼痛板緊,側轉受限,枕部頭痛、頭脹,此處輕壓而痛為斜方肌,重壓而痛為岡上肌,日久在風池穴處可找到明顯的壓痛,同時可引起耳鳴、偏頭痛、目糊、目濕、怕光,有的患者可發(fā)現一側項背出汗或不出汗。神經及節(jié)段:肩胛上神經C5、副神經頸叢肌支C3、4。7.肩胛提肌壓痛點肩胛提肌起始于上4個頸椎橫突,抵止于肩胛骨內側角。此肩胛骨內角壓痛點按壓時可感疼痛放射至同側頸項、前額,甚至頸部,有的患者向下放射到岡下肌直到手部。頸項極緊痛,低頭時酸脹疼痛加重,有許多

4、病例整個肩胛提肌可以見到肌肉緊張。肩胛骨內側角的附著點處可以摸到“沙沙”聲之索條狀或泥沙狀節(jié)結感。神經及節(jié)段:肩胛背神經C3-5。8.肩峰下壓痛點此壓痛點在肩峰下緣,亦稱為肩峰下滑囊炎壓痛點。該滑囊位于三角肌下緣與岡上肌的上緣,整個滑囊覆蓋肱骨結節(jié)間溝和短小旋轉肌。滑囊頂部和肩胛骨肩峰、喙突緊密相連,滑囊底部與短小旋轉肌在肩峰下滑動,滑囊內壁被蓋的滑膜往往因長期摩擦而引起勞損,產生滑囊水腫。增厚后發(fā)生粘連,可使上臂外展和旋轉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此癥狀主要特征是,當三角肌主動收縮(上肢外展)時疼痛增加。9.岡上肌肌腱壓痛點此壓痛點在肱骨大結節(jié)的岡上肌止點處,按壓時疼痛可向肩外側放射直到手指,疼痛向下還可向斜方肌放射,肩部活動可不受任何方向限制,但唯獨在上臂外展至60°120°時,可瞬時出現劇烈疼痛。這時正是岡上肌肌腱抵觸肩峰時,一旦超越這個幅度,疼痛消失。但當上臂下放,從極度外展復原下放時,在經過60°120°可產生尖銳的疼痛,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