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歧河大橋蓋梁支架計算書_第1頁
石歧河大橋蓋梁支架計算書_第2頁
石歧河大橋蓋梁支架計算書_第3頁
石歧河大橋蓋梁支架計算書_第4頁
石歧河大橋蓋梁支架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石歧河大橋引橋蓋梁支架計算書一、設(shè)計方案石歧河大橋引橋墩柱除1#3#、1920#墩高度低于10米外,其余墩柱都高于11米,其中普通墩方柱截面尺寸為140×140、主橋過渡墩(4#、7#)截面尺寸為170×170。普通墩蓋梁尺寸為為15.4m(長)×1.8m(寬)×1.8(高),共46.1 m3砼;過渡墩4#、7#墩蓋梁自重尺寸為15.4m(長)×2.6m(寬)×1.8(高)共66.1 m3砼。本橋蓋梁支架計劃采用兩種方法施工:對于較矮的蓋梁,采用抱箍法施工;對于較高的蓋梁,采用穿心棒方法施工。穿心棒法:普通墩每個墩柱設(shè)2根直徑8厘米的

2、45#鋼鋼棒;過渡墩每個墩柱設(shè)采用2根直徑10厘米的45#鋼鋼棒,為方便拆模,在鋼棒上設(shè)I20a的分配梁,在I20a的分配梁上設(shè)置砂筒,然后在墩柱兩側(cè)分別布置貝雷片,普通墩每側(cè)1排共2排貝雷片,過渡墩每側(cè)2排共4排貝雷片。并用連接窗連接,貝雷架每節(jié)點上設(shè)置I16橫向分配梁,I16橫向分配梁上安放底模。 抱箍采用10mm厚鋼板制作,每個柱箍設(shè)2個抱箍,2個抱箍縱橫向錯開安放以便受力更加均勻(具體見設(shè)計圖)。每個抱箍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方形抱箍,兩部分在墩柱上安裝后相接面有30mm空隙,在一個方向上用兩塊厚20mm的鋼板,鋼箍之間用10.9級M24高強螺栓連接好后使兩塊鋼板能與墩柱兩側(cè)擠壓緊密。每根立

3、柱安裝兩個抱箍,使20mm鋼板在縱橋向和橫橋向?qū)⒘⒅鶌A緊,詳見設(shè)計圖紙。 二、普通墩蓋梁穿心棒方案受力計算2.1、荷載分析2.1.1、 普通墩蓋梁自重:普通墩蓋梁尺寸為為15.4m(長)×1.8m(寬)×1.8(高),共46.1 m3砼自重=46.1 m3×25KN / m3=1152.5KN 2.1.2、施工荷載(模板、施工人員、振搗)包括模板(包括底模、側(cè)模)、機具、施工人員振搗砼等計6噸(58.8KN)2.1.3、工字鋼、砂筒3m長的I16工字鋼19根共1.6t(15.7KN)0.5m長I20a工字鋼8根共0.2t砂筒2個0.3t總重2.1t(20.6KN)

4、。2.1.4、貝雷梁重普通墩采用2排共12片貝雷片,重12×3=36KN2.1.5 每個普通墩蓋梁共設(shè)4根直徑8厘米鋼棒,則每根鋼棒的一端受力為P=(1152.5+58.8+20.6+36)/8=158.5KN。2.2、鋼棒受力驗算作用于鋼棒上的荷載為2.3、普通墩貝雷架受力檢算貝雷架受力為蓋梁自重、施工重量(包括鋼模、工人)、I16分配梁重量及貝雷架自重,采用2排貝雷片,那么每一排貝雷梁受力q=(1152.5+58.8+20.6+36)/ 15.4m/2=41.2KNm根據(jù)受力組合,受力簡圖和計算解得的彎矩及剪力、變形圖如下: 受力簡圖彎矩分布圖(KN*m)最大彎矩為210.9KN

5、.m788KN.m(貝雷片允許彎矩)剪力分布圖(KN)最大剪力185.4KN245KN(貝雷片允許剪力) 變形情況(mm)電算得跨中最大變形為7mml/400=9000/400=22mm2.4、I 16工字鋼分配梁驗算 I16工字鋼分配梁安放在貝雷片的節(jié)點上,間距75厘米 則一根I16工字鋼受力P=(1152.5+58.8+20.6+36)×0.75/15.4=61.7KN 蓋梁寬1.8米,則q = 61.7KN/1.8m=34.3KN/m受力簡圖和計算解得的彎矩及剪力、變形圖如下 受力簡圖 彎矩分布圖(KN.M)最大彎矩為9.3KN.m, I16工字鋼W=141cm3= M max

6、/ W=9.3KN.m /141cm3=65.9 (Mpa)=215(Mpa),安全。 剪力分布圖 (KN)最大剪力25.7KN, I16工字鋼 Ix=1130cm4 Sx=80.8cm3 腹板t=0.6cm S腹=Ix×t/ Sx = 82.8cm3= Q max/ S腹=25.7KN /82.8cm3=31.0(Mpa) =125(Mpa) ,安全。三、普通墩蓋梁抱箍方案受力計算3.1、荷載分析各項荷載與穿心棒法相同,每個墩柱上設(shè)2個抱箍共同受力,2個鋼抱箍共同承受的荷載為:P=(1152.5+58.8+20.6+36)/2=634KN3.2、螺栓數(shù)目抱箍體需承受的豎向壓力N=6

7、34KN砼與鋼之間的摩擦系數(shù)取=0.3計算抱箍產(chǎn)生的壓力Pb= N/=634.0/0.3=2113.0KN由高強螺栓承擔。每個抱箍由2半組成,每一半抱箍對墩柱產(chǎn)生的壓力為2113/2=1056.5KN抱箍的壓力由32根M24的高強螺栓的拉力產(chǎn)生。即每條螺栓拉力為N1=Pb/32=1056.5KN /32=33.0 kN<S=225Kn(M24高強螺栓的預拉力)。3.2、求螺栓需要的扭矩10.9級M24高強螺栓拉到225KN的預拉力時需要的扭矩值:T=kpdT檢查扭矩 K-扭矩系數(shù)(0.110.15) 取0.13 P-M24高強螺栓的預拉力225KN d-M24高強螺栓直徑T=kpd=0.

8、13×225×24=702 (N.m)10.9級M24高強螺栓拉到33KN的預拉力時需要的扭矩值:T=kpd=0.13×33×24=103(N.m)所以施工時每個M24高強螺栓的扭矩103(N.m),并不超過702 (N.m)按照2倍的安全系數(shù),每個M24高強螺栓的扭矩按照206(N.m)控制施工。3.3、抱箍體的應(yīng)力計算:當每個M24高強螺栓扭矩按為206(N.m),產(chǎn)生拉力為:p=206/(0.13×24)=66KN則半邊16個螺栓產(chǎn)生的拉力為 P1=16×66=1056(kN)抱箍壁采用面板10mm的鋼板,2個抱箍高度合計為0.

9、7m。則抱箍壁的縱向截面積:S1=0.01×0.7=0.007m2=P1/S1=1056(kN)/0.007m2=151(MPa)f=215MPa滿足要求2.3、普通墩貝雷架、橫向I16分配梁受力檢算與穿心棒法相同不再重復。四、過渡墩蓋梁穿心棒方案受力計算4.1、荷載分析4.1.1、過渡墩蓋梁自重(4#、7#墩):過渡墩4#、7#墩蓋梁自重尺寸為15.4m(長)×2.6m(寬)×1.8/2.8(高)共66.1m366.1m3×25KN/ m3 =1652.5KN。 4.1.2、施工荷載(模板、人員)包括模板(包括底模、側(cè)模)、機具、施工人員振搗砼等計7噸

10、(68.6KN)4.1.3、工字鋼、砂筒4m長的I16工字鋼22根共1.8t(17.6KN)0.5m長I20a工字鋼8根共0.2t砂筒2個0.3t總重2.3t(22.5KN)。4.1.4、貝雷梁重普通墩采用4排共24片貝雷片,重24×3=72KN4.1.5 每個過渡墩蓋梁共設(shè)4根直徑10厘米鋼棒,則每根鋼棒的一端受力為P=(1652.5+68.6+22.5+72)/8=226.9KN。4.2、直徑10厘米鋼棒受力驗算作用于鋼棒上的荷載為4.3、過渡墩貝雷架受力檢算貝雷架受力為蓋梁自重、施工重量(包括鋼模、工人)、I16分配梁重量及貝雷架自重,過渡墩蓋梁采用4排貝雷片,那么每一排貝雷梁

11、受力: q=(1652.5+68.6+22.5+72)/15.4m/4=29.3KNm根據(jù)受力組合,受力簡圖和計算解得的彎矩及剪力變形圖如下: 受力簡圖彎矩分布圖(KN*m)最大彎矩為150.0KN.m788KN.m (貝雷片允許彎矩)剪力分布圖(KN)最大剪力131.8KN245KN (貝雷片允許剪力)電算得跨中最大變形為5mm9000/400=22mm4.4、I16工字鋼分配梁驗算 I16工字鋼分配梁安放在貝雷片的節(jié)點上,間距75厘米 則一根I16工字鋼受力P=(1652.5+68.6+22.5+72)/15.4m×0.75=88.0KN 蓋梁寬2.6米,則q =88.0KN/2.6m=34.0KN/m受力簡圖和計算解得的彎矩及剪力、變形圖如下 受力簡圖 彎矩分布圖(KN.M)最大彎矩為15.5KN.m, I16工字鋼W=141cm3= M max/ W=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