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生物防治_第1頁
有害生物防治_第2頁
有害生物防治_第3頁
有害生物防治_第4頁
有害生物防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有害生物包括危害植物的各種害蟲、有害生物包括危害植物的各種害蟲、有害動物(有害動物(蝸牛蝸牛、螨類等)、病原微、螨類等)、病原微生物(真菌、細菌、放線菌病毒、類生物(真菌、細菌、放線菌病毒、類病毒、立克次體、類菌質體、線蟲)病毒、立克次體、類菌質體、線蟲)和寄生性種子植物(菟絲子、槲寄生、和寄生性種子植物(菟絲子、槲寄生、桑寄生、列當)等。田間桑寄生、列當)等。田間雜草雜草因具有因具有對栽培植物的侵害性,往往也包括在對栽培植物的侵害性,往往也包括在內。內。 根據其危害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根據其危害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一、可以傳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稱病媒生物一、可以傳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

2、稱病媒生物(Vector),如蚊、蠅、蚤、鼠、蜚蠊(蟑螂)、蜱、),如蚊、蠅、蚤、鼠、蜚蠊(蟑螂)、蜱、螨、蠓等。螨、蠓等。 二、由境外傳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區(qū)域內)的二、由境外傳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區(qū)域內)的原有生物,可能對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的動物、植物、原有生物,可能對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紅火蟻、松材線蟲、豚草、水葫蘆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紅火蟻、松材線蟲、豚草、水葫蘆等。等。 三、危害建筑和建筑材料的有害生物,如白蟻、木三、危害建筑和建筑材料的有害生物,如白蟻、木材甲蟲等。材甲蟲等。 四、倉儲有害生物,如面粉甲蟲、谷物蛀蟲等。四、倉儲有害生物,如面粉甲蟲

3、、谷物蛀蟲等。 五、紡織品害蟲,如地毯甲蟲、衣魚等。五、紡織品害蟲,如地毯甲蟲、衣魚等。 六、還有些生物,偶爾進入人類居住場所,引起居六、還有些生物,偶爾進入人類居住場所,引起居民不安,也可列入有害生物,如蜈蚣、蝎子民不安,也可列入有害生物,如蜈蚣、蝎子.蟑螂等。蟑螂等。 七、危害農林作物,并能造成顯著損失的生物。如七、危害農林作物,并能造成顯著損失的生物。如蝗蟲、蚜蟲等蝗蟲、蚜蟲等 很少有人想到,許多對人類造成危害的生物與我們賴以生存的家有密切的關系;更不會想到,一些有害生物是用“家”及與家密切相關的字眼來命名的!如鼠類中的有褐家鼠、小家鼠、黑家鼠,蠅類中有家蠅、廁蠅、廄蠅,蚊類中最常見的是

4、庫蚊,也稱家蚊,蜚蠊(蟑螂)也稱灶螞子、灶蟣子,我國分布最廣的螞蟻是小黃家蟻,白蟻中見得最多的是家蟻。 這就說明,這些有害生物與人類家庭的關系實在太密切了,人類在建立和發(fā)展家的過程中無意識地營造了這些有害生物逃避惡劣氣候、防止天敵傷害的庇護所,同時還給它們提供充分的食物,水源,使得家庭中的有害生物長盛不衰,成為一群趕不走、躲不開的不速之客。它們一旦進入家庭,就在家里吃、喝、住,蟑螂、虱子等還會隨人搬家,完全以家庭成員自居,它們在家里傳播疾病,污染環(huán)境,騷擾破壞,做盡壞事。 一方面,人類要注意防止害蟲入侵;另一方面,人類要與自然和偕相處。 簡稱PCO。PCO的核心是有害生物的綜合防治,即從有害生

5、物與環(huán)境以及社會條件的整體觀念出發(fā),根據標本兼治而著重治本以及有效、經濟、簡便和安全,包括對環(huán)境無害地原則,因地制宜地對有害蟲種采用適當?shù)丨h(huán)境治理、化學治理、生物防治或其他科學有效手段組成一套系統(tǒng)地防治措施,將其種群密度控制在不足為害地水平,并爭取予以清除,以達到除害滅病或減少騷擾地目的。而并非傳統(tǒng)地噴噴灑灑,一噴了之地滅害方式。 有害生物控制或稱害蟲防治是一項產業(yè),它是針對危害人類健康、騷擾人居環(huán)境的有害昆蟲和其它動物進行有效控制的服務業(yè)。PCO的核心是害蟲綜合防治,即將害蟲及其棲息環(huán)境作為一整體,再考慮到社會條件,綜合采用合理的環(huán)境治理、物理治理、化學治理、生物治理或其它有效手段,組成一套

6、系統(tǒng)的害蟲防治措施,達到治本目的。 一、定義(特點): 傳統(tǒng)的生物防治定義是:通過捕食性、寄生性天敵昆蟲及病原菌的引入增殖和散放來壓制另一種害蟲。 廣義的生物防治概念為:利用生物有機體或者其天然(無毒)產物來控制有害動植物種群,使其不能造成損失的方法。 1、天敵昆蟲 2、昆蟲病原微生物 3、其他有益生物 4、其他細菌:如Bt;真菌:如蟲霉、白僵菌、綠僵菌等;病毒:如核形多角病毒;其他:線蟲、立克次體類等。真菌:真菌:真菌是通過昆蟲體壁進入蟲體的,也可通過消化道侵染。當真菌孢子或菌絲接觸蟲體后,一般在體壁上發(fā)芽而穿入體內,在體內發(fā)生很多菌絲,貫穿入各個組織而引起昆蟲死亡。當蟲體感染真菌后,常出現(xiàn)

7、食欲減退,身體萎靡,皮膚失常等現(xiàn)象,當蟲體感染真菌后,常出現(xiàn)食欲減退,身體萎靡,皮膚失常等現(xiàn)象,死于真菌病的昆蟲,其身體往往堅硬,體表有白色、綠色、黃色等不同色澤的霉狀物,死于真菌病的昆蟲,其身體往往堅硬,體表有白色、綠色、黃色等不同色澤的霉狀物,故有故有“硬化病硬化病”之稱。之稱。目前生產上應用常用的病原真菌有球孢白僵菌等(屬半知菌類),可防治玉米螟、松毛蟲等200多種害蟲。它的分升孢子壽命很長,可以制成干粉長期保存,便于工業(yè)化生產和田間使用。 細菌:細菌:致病的細菌大多是通過消化道侵入體腔而發(fā)病,蟲體感染細菌后表現(xiàn)為行動遲蟲體感染細菌后表現(xiàn)為行動遲緩,食欲減退,死后身體軟化,變色,內緩,食

8、欲減退,死后身體軟化,變色,內臟常軟化,帶粘性且有臭味。臟常軟化,帶粘性且有臭味。如運用最多的蘇云金桿菌(Bt)。病毒:病毒:病毒主要通過帶病毒的食物,接觸病蟲尸體或其排泄物等傳播而感染。得病的蟲體早期外表癥狀不明顯,死前得病的蟲體早期外表癥狀不明顯,死前12天才可見天才可見到表皮變黑,有黃色發(fā)亮斑點的癥狀,感病中的昆蟲食欲減退,到表皮變黑,有黃色發(fā)亮斑點的癥狀,感病中的昆蟲食欲減退,行動遲緩,最后腹足抓緊枝梢,體下垂而死,尸體體壁變薄,流行動遲緩,最后腹足抓緊枝梢,體下垂而死,尸體體壁變薄,流出含有大量病毒的液體,但無臭味。出含有大量病毒的液體,但無臭味。應用病毒防治害蟲的優(yōu)點較多,如用量小

9、,專一性強,不會殺死天敵,而且持續(xù)時間長。但病毒必須用活體培養(yǎng),這樣增加了病毒制劑在生產上的困難,因而在應用上受到限制。3其他有益生物其他有益生物 蜘蛛(益螨)、益鳥、鴨、蛙、等。三、其他三、其他1、利用植物與昆蟲的代謝產物、利用植物與昆蟲的代謝產物1)植物代謝產物:如生物堿類的印楝素等可以抑制昆蟲產卵、對幼蟲有一 定的觸殺作用。2)昆蟲代謝產物:如昆蟲產生的性信息素用于誘殺成蟲等。2、利用不育性防治害蟲、利用不育性防治害蟲(1)原理:利用多種特異方法破壞昆蟲的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是利用昆 蟲遺傳成分的改變,使雄性不產生精子,雌性不排卵,或受精卵不能正常發(fā)育。將這些大量不育個體,釋放到自然種群

10、中去交配造成后代不育,在一定的世代中連續(xù)這種做法,使害蟲種群數(shù)量一再減少,甚至最后導致消滅的目的。(2)方法:輻射不育、化學不育、遺傳不育。 1、引進、移植外來天敵控制外來害蟲; 2、人工大量繁殖害蟲天敵及釋放: 3、本地天敵的保護利用: -直接保護天敵; -增加天敵的食料; -合理施用農藥。 4、微生物農藥的研制、應用及商品化問題 優(yōu)點:優(yōu)點:(1)一般不會產生抗藥性; (2)對天敵等有益生物無不良影響; (3)對人畜無毒、無害、不污染環(huán)境; (4)天敵資源豐富,有預防和長期控制效果。 缺點:缺點:(1)滯后效應,(跟隨現(xiàn)象)因此,僅依靠天敵的的自然自然 發(fā)生發(fā)展來控制害蟲是不可能的; (2

11、)受環(huán)境影響較大; (3)天敵的退化以及與化防的協(xié)調困難; (4)防治成本較高(保存、運輸、繁衍等技術)。 自然界的生物在長期演化歷程中,與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協(xié)同演化,達成自然平衡。某些生物,一旦被自然或人為地引入新的地區(qū),脫離了原來的生境,就有可能無節(jié)制地繁衍,給新棲息地帶來嚴重的生態(tài)、經濟損失,即生物入侵。 2003年3月,中國公布的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早上,有紫莖澤蘭、薇甘菊、空心蓮子草、豚草、毒麥、互花米草、假高梁、鳳眼蓮、飛機草等16個物種。1979年,美國白從遼寧丹東進入我國,隨后相繼在魯、陜、冀、滬等地出現(xiàn),對這些地區(qū)的園林綠化和林業(yè)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危害。它們的四齡幼蟲可危害300多種植物,具有暴食性,成片的樹林常被橫掃一光。非洲大蝸牛,一種繁殖很快的大型陸生貝類,它們危害農作物、蔬菜,破壞生態(tài)系統(tǒng),而且還是許多人畜寄生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