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 業(yè) 指 導 書文件代號ZSJ/ZY-00013第4版 第0次修訂 共11頁13、砌墻磚檢驗方法實施日期2016.1.11 目的:為砌墻磚(燒結磚和非燒結磚)的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凍融等常用的檢驗項目特編制本作業(yè)指導書,其他項目未予列入。2 引用標準2.1 GB/T25422012砌墻磚試驗方法(以下簡稱標準)2.2 GB/T51012003燒結普通磚2.3 GB 135442011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2.4 GB 119451999蒸壓灰砂磚2.5 JC2392001 粉煤灰磚3尺寸測量3.1量具 磚用卡尺,分度值為0.5mm。3.2測量方法長度應在磚的兩個大面的中間處分別測量兩個尺寸;寬
2、度應在磚的兩個大面的中間處分別測量兩個尺寸;高度應在兩個條面的中間處分別測量兩個尺寸,如圖3所示。當被測處有缺陷或凸起時,可在其旁邊測量,但應選擇不利的一側。精確至0.5mm。3.3 結果表示每一方向尺寸以兩個測量值得算數(shù)平均值表示。4 外觀質量檢查4.1量具4.1.1 磚用卡尺(如圖1):分度值為:0.5mm。4.1.2鋼直尺:分度值不應大于1mm。4.2 測量方法4.2.1缺損4.2.1.1缺棱掉角在磚上造成的破損程度,以破損部分對長、寬、高三個棱邊的投影尺寸來度量,稱為破壞尺寸。如圖3所示。4.2.1.2缺損造成的破壞面,是指缺損部分對條、頂面(空心磚為條、大面)的投影面積,如圖4所示。
3、空心磚內壁殘缺及肋殘缺尺寸,以長度方向的投影尺寸來度量。4.2.2裂紋4.2.2.1裂紋分為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種,以被測方向的投影長度表示。如果裂紋從一個面延伸至其他面上時,則累計其延伸的投影長度,如圖5所示。4.2.2.2多孔磚的空洞與裂紋相通時,則將孔洞包括在裂紋內一并測量。如圖6所示。4.2.2.3裂紋長度以在三個方向上分別測得的最長裂紋作為測量結果。4.2.3彎曲4.2.3.1彎曲分別在大面和條面上測量,測量時將磚用卡尺的兩支腳沿棱邊兩端放置,擇其彎曲最大處將垂直尺推到磚面,如圖7所示。但不應將因雜質或碰傷造成的凹處計算在內。4.2.3.2以彎曲中測得的較大者作為測量結果。
4、4.2.4雜質凸出高度雜質在磚面上造成的凸出高度,以雜質距磚面的最大距離表示。測量將磚用卡尺的兩支腳置于凸出兩邊的磚平面上,以垂直尺測量,如圖8所示。4.2.5色差裝飾面朝上隨機分兩排并列,在自然光下距離磚樣2m處目測。4.2.6結果處理外觀測量結果以mm為單位,不足1mm者,按1mm計。5 抗折強度試驗5.1 儀器設備5.1.1材料試驗機:示值相對誤差±1.0%,預期最大破壞荷栽應在量程的20%80%之間。5.1.2抗折夾具:抗折夾具加荷形成的三點加荷,上支壓輥和下支壓輥的曲率半徑為15mm,下支壓輥應有一個為鉸接固定。5.1.3鋼直尺: 分度值為1mm。5.2 試驗數(shù)量試樣數(shù)量為
5、10塊。5.3試樣處理試樣應放在溫度為(20±5)的水中浸泡24h后取出,用濕布拭去其表面水分進行抗折強度試驗。5.4 試驗步驟1)按3.1.2的規(guī)定測量試樣的寬度和高度尺寸各2個,分別取算數(shù)平均值,精確至1mm。2)調整抗折夾具下支輥的跨距為磚規(guī)格長度減去40mm。但規(guī)格長度為190mm的磚,其跨距為160mm。3)將試樣大面平放在支輥上,試樣兩端面與下支輥的距離應相同,當試樣有裂縫或凹陷時,應使有裂縫或凹陷的大面朝下,以(50-150)N/S的速度均勻加荷,直至試樣斷裂,記錄最大破壞荷載P。5.5結果計算與評定5.5.1每塊試樣的抗折強度(RC)按式(1)計算。RC=3PL2BH
6、2 (1)式中:RC抗折強度(MPa) P最大破壞荷載(N) L跨距(mm) B試樣寬度(mm) H試樣高度(mm)5.5.2試樣結果以試樣抗折強度的算數(shù)平均值和單塊最小值表示。6 抗壓強度試驗6.1 儀器設備6.1.1 材料試驗機:示值相對誤差不超過±1%,其上、下壓板至少應有一個球鉸座,預期最大破壞荷載應在量程的20%-80%之間。6.1.2鋼直尺:分度值不應大于1mm。6.1.3 振動臺、制樣模具、攪拌機:應符合GB/T 25044的要求。6.1.4切割設備。6.1.5抗壓強度試驗用凈漿材料:應符合GB/T25183的要求。6.2 試樣數(shù)量試樣數(shù)量為10塊。6.3 試樣制備6.
7、3.1 一次成型制樣6.3.1.1 一次成型制樣適用于采用樣品中間部位切割,交錯疊加灌漿制成強度試驗試樣的方式。6.3.1.2 將試樣鋸成兩個半截磚,兩個半截磚用于疊合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100mm,如圖9所示。如果不足100mm,應另取備用試樣補足。6.3.1.3將已割開的半截磚放入室溫的凈水中浸20min-30min后取出,在鐵絲網架上滴水20min-30min,以斷口相反方向裝入制樣模具中。用插板控制兩個半磚間距不應大于5mm,磚大面與模具間距不應大于3mm,磚斷面、頂面與模具間墊以橡膠墊或其他密封材料,模具內表面涂油或脫模劑。制樣模具及插板如圖10所示。6.3.1.4 將凈漿材料按照配置
8、要求,置于攪拌機中攪拌均勻。6.3.1.5將裝好試樣的模具置于振動臺上,加入適量攪拌均勻的凈漿材料,振動時間為0.5 min1 min,停止振動,靜置至凈漿材料達到初凝時間(約15 min19 min)后拆模。6.3.2 二次成型制樣6.3.2.1 二次成型制樣適用于采用整塊樣品上下表面灌漿制成強度試驗試樣的方式。6.3.2.2 將整塊試樣放人室溫的凈水中浸20 min30 min后取出,在鐵絲網架上滴水20 min30 min。6.3.2.3 按照凈漿材料配制要求,置于攪拌機中攪拌均勻。6.3.2.4 模具內表面涂油或脫膜劑,加入適量攪拌均勻的凈漿材料,將整塊試樣一個承壓面與凈漿接觸,裝入制
9、樣模具中,承壓面找平層厚度不應大于3 mm。接通振動臺電源,振動0.5 minl min,停止振動,靜置至凈漿材料初凝(約15 min19 min)后拆模。按同樣方法完成整塊試樣另一承壓面的找平。6.3.3非成型制樣6.3.3.1 非成型制樣適用于試樣無需進行表面找平處理制樣的方式。6.3.3.2 將試樣鋸成兩個半截磚,兩個半截磚用于疊合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100 mm。如果不足100 mm,應另取備用試樣補足。6.3.3.3 兩半截磚切斷口相反疊放,疊合部分不得小于100 mm,如圖12所示,即為抗壓強度試樣。6.4 試樣養(yǎng)護6.4.1 一次成型制樣、二次成型制樣在不低于10的不通風室內養(yǎng)護4
10、 h。6.4.2 非成型制樣不需養(yǎng)護,試樣氣干狀態(tài)直接進行試驗。6.5 試驗步驟6.5.1 測量每個試樣連接面或受壓面的長、寬尺寸各兩個,分別取其平均值,精確至1 mm。6.5.2 將試樣平放在加壓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壓面加荷,應均勻平穩(wěn),不得發(fā)生沖擊或振動。加荷速度以(26)kN/s為宜,直至試樣破壞為止,記錄最大破壞荷載P。6.5.3 結果計算與評定6.5.3.1 每塊試樣的抗壓強度(Rp)按下式計算。Rp = P / (L×B) 式中:Rp 抗壓強度,單位為兆帕(MPa); P 最大破壞荷載,單位為牛頓(N); L 受壓面(連接面)的長度,單位為毫米(mm); B 受壓面(連接面
11、)的寬度,單位為毫米(mm)。6.5.3.2 試驗結果以試樣抗壓強度的算術平均值和標準值或單塊最小值表示。7凍融試驗7.1儀器設備7.1.1冷凍室或低溫冰箱:最低溫度能達到一20或一20以下。7.1.2水槽:保持槽中水溫1020為宜。7.1.3臺秤:分度值不大于5g。7.1.4電熱鼓風干燥箱:最高溫度2007.1.5抗壓強度試驗設備同6.1。7.2 試樣數(shù)量7.2.1試驗結果以抗壓強度表示時,試樣數(shù)量為10塊,5塊用于凍融試驗,5塊用于未凍融強度對比試驗。以質量損失率計算,試樣數(shù)量為5塊。7.3 試驗步驟7.3.1用毛刷清理試樣表面,并順序編號,將試樣放入鼓風干燥箱中在105±5下干
12、燥至恒重,稱其質量m0,并檢查外觀。將缺棱掉角和裂紋作標記。7.3.2將試樣浸在1020的水中,24h后取出,用濕布拭去表面水分,以大于20mm的間距大而側向立放于預先降溫至-15以下的冷凍箱中。7.3.3 當箱內溫度再次降至-15時開始計時,在-15-20下冰凍:燒結磚凍3h;非燒結磚5h,然后取出放入1020的水中融化;燒結磚為2h,非燒結磚為3h,如此為一次凍融循環(huán)。7.3.4每5凍融循環(huán),檢查一次凍融過程中出現(xiàn)的破壞情況,如凍裂、缺棱、掉角、剝落等。7.3.5凍融循環(huán)后,檢查并記錄試樣在凍融過程中的凍裂長度,缺棱掉角和剝落破壞情況。7.3.6經凍融循環(huán)后試樣,放入鼓風干燥箱中,按7.3
13、.1規(guī)定干燥至恒重,稱其質量m1。7.3.7若試件在凍融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試樣呈明顯破壞時,應停止本組樣品的凍融試驗,并記錄凍融次數(shù),判定本組樣品的凍融試驗不合格。7.3.8 干燥后的試樣和未經凍融的強度對比試樣按12.5進行抗壓強度試驗。7.4結果計算與評定7.4.1外觀結果:凍融循環(huán)結束后,檢查并記錄在凍融過程中的凍裂長度、缺棱、掉角、剝落等破壞情況。7.4.2強度損失率Pm,按式計算精度至0.1Pm(P0P1)P0×100式中:Pm強度損失率,P0試樣凍融前強度,MPaP1試樣凍融后強度,MPa 7.4.3質量損失率Gm,按式計算精度至0.1Gm(m0m1)m0×100式中
14、:Gm質量損失率,m0試樣凍融前干質量,kgm1試樣凍融后干質量,kg7.4.4試驗結果以試樣凍后抗壓強度或抗壓強度損失率、凍后外觀質量或質量損失率表示與評定。8 吸水率和飽和系數(shù)試驗8.1儀器設備8.1.1臺秤:分度值不大于5g。8.1.2電熱鼓風干燥箱:最高溫度2008.1.3蒸煮箱。8.2試樣數(shù)量試樣數(shù)量:吸水率為5塊,飽和系數(shù)為5塊。(所取試樣盡可能用整塊,如需制取應為整塊試樣的1/2或1/4)。8.3試驗步驟8.3.1清理試樣表面,并注寫編號,然后置于105±5鼓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在干燥過程中,前后兩次稱量差不超過0.2%,前后兩次稱量時間間隔為2h),除去粉塵后,稱其干質量m0。8.3.2將干燥試樣浸水24h,水溫1030。8.3.3取出試樣,用濕毛巾拭去表面水分,立即稱量,稱量時試樣毛細孔滲出于秤盤中水的質量也應計入吸水質量中,所得質量為浸泡24h的濕質量m24。8.3.4將浸泡24h后的濕試樣側立放入蒸煮箱的篦子板上,試樣間距不得小于10mm,注入清水,箱內水面應高于試樣表面50mm,加熱至沸騰,沸煮3h飽和系數(shù)試驗煮沸5h,停止加熱,冷卻至常溫。8.3.5按規(guī)定稱量沸煮3h的濕質量m3和沸煮5h的濕質量m5。8.4結果計算與評定8.4.1常溫水浸泡24h試樣吸水率24按下式計算精.24(m24m0)m0×100式中:24常溫浸泡2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菏澤學院教師管理辦法
- 用電用戶信用管理辦法
- 賬戶支付結算管理辦法
- 育嬰師職業(yè)資格課件
- 肝衰竭護理課件
- 肝移植護理課件
- 釘釘群直播講數(shù)學試卷
- 高一普高數(shù)學試卷
- 團服銷售培訓課件
- 灌云縣初級中學數(shù)學試卷
- 2025年高考數(shù)學全國新課標Ⅱ卷試卷評析及備考策略(課件)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2025年招生政治考察表
- 《鐵路技術管理規(guī)程》(普速鐵路部分)
- 文獻檢索與閱讀方法課件
- 髂內動脈解剖特點PPT
- 8.5.2 直線與平面平行(第2課時)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教學設計
- 大班藝術活動:《有趣的線條》
- 螺旋槳加工與安裝工藝
- 校長競聘試題
- LED顯示屏合同范本
-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方法講座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