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第二單元教案_第1頁
高一必修二第二單元教案_第2頁
高一必修二第二單元教案_第3頁
高一必修二第二單元教案_第4頁
高一必修二第二單元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氓【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詩經(jīng)的有關(guān)常識,培養(yǎng)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歌的能力;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拍;初步培養(yǎng)鑒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深刻體會詩經(jīng)賦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2、過程與方法:先通過誦讀課文劃出節(jié)奏,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jié)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意。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人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積極的愛情觀?!窘虒W重點、難點】1、能夠準確地誦讀本詩,并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2、通過閱讀注釋來自己翻譯課文。3、深刻體會詩經(jīng)賦比興的藝術(shù)手法。【教學與教法】誦讀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課程導入說文解字:“氓,民也

2、?!泵瘢艏坠俏难芯空f:“周代作一左目形而有刃物以刺之?!薄爸苋顺跻詳城魹槠矫?,乃盲其左目以為奴征?!庇纱丝芍ナ桥`,是庶民。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氓是什么了?二、自主學習簡介詩經(jīng)文學常識(多媒體顯示)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年間)詩歌305篇。原稱“詩”或“詩三百”,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后,詩被當作儒家經(jīng)典,尊稱為詩經(jīng),列入“五經(jīng)”(補充:“四書五經(jīng)”?!八臅保捍髮W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之首?,F(xiàn)存的詩經(jīng)是漢朝毛亨所傳下來的,所以又叫“毛詩”。2、作品分類:風、雅、頌詩經(jīng)中作品按其表現(xiàn)內(nèi)容分“風、雅、頌”三部分?!?/p>

3、風”又稱“十五國風” (包括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wèi)風、鄭風、王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內(nèi)容生動活潑而富有生活氣息,是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共105篇?!按笱拧庇糜诼≈厥⒋蟮难鐣涠Y,“小雅”則用于一般的宴會典禮。部分小雅來自民間?!绊灐卑ā爸茼灐薄ⅰ棒旐灐焙汀吧添灐?,是宗廟祭祀用的歌詞。3、表現(xiàn)手法:大量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四言為主,章節(jié)復沓,反復詠嘆。作品內(nèi)容:史詩、諷刺詩、愛情詩、戰(zhàn)歌、頌歌、節(jié)令歌以及勞動歌謠等樣樣都有。反映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地

4、位和影響:詩經(jīng)作為儒家教育的經(jīng)典,有“不學詩,何以言”之說。它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起點。(詩經(jīng)“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古人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詩、書、禮、易、樂、春秋三、精講點撥1、學生讀課文,教師指正字音 2、誦讀指導詩經(jīng)以四言為主,四言詩讀時以“二二”為節(jié)拍,例如: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3、學生初讀課文,校準字音4、考查重點字音氓méng 淇qí 愆qin 筮shì 咎jiù 徂 cú 靡m 隰xí 蚩ch 將qing 垝gu 垣yuán 湯

5、shng 漸jin 罔wng 靡m 咥xì 載zài 葚shèn 泮pàn5、歸納文中的通假字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說”通“脫”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泮”通“畔”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于”通“吁”四、合作探究1、學生精讀課文并就疑難字詞質(zhì)疑,先由學生回答,解決不了的師生共同討論。逐段解決,生字詞較多,以落實字詞為目標,改原先先通讀再理解為串講。設計以下幾個問題。(字詞重點難點根據(jù)課堂情況)第一節(jié):主要內(nèi)容寫什么?男女的個性特征是什么?要點:男子暴躁易怒,女子委曲求全,為愛情悲劇埋下伏筆。第二節(jié):主要內(nèi)容?運用了什么藝術(shù)手法?第三節(jié)第一、二句和第四節(jié)第一句

6、起興分別有何作用?明確:第三節(jié)以“鳩食桑葉”起興類比說明女子不要對男子過分迷戀,為后文起鋪墊作用。第四節(jié)以桑葉的“沃若”到“黃而隕”的變化起興,為男子由“信誓旦旦”到“士貳其行”作鋪墊。第五節(jié):在這場失敗的婚姻中,女子有沒有責任呢?她是怎樣表現(xiàn)的?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勤勞、善良、雖生活艱難,但真情不改沒有任何怨言。所以沒有責任導致婚姻失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文中是怎樣表述的?明確:“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第六節(jié):思考:一、女主人公從這場失敗的愛情中總結(jié)了什么經(jīng)驗呢?文章是怎么體現(xiàn)的?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

7、兮,不可說也。二、 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以斑鳩貪吃桑葚為例告誡女子不要不要沉迷于男子的愛情。五、總結(jié)提升1、齊讀全詩2、復習詩經(jīng)相關(guān)知識3、作業(yè),背誦,鞏固所學的文學常識。第二課時一、 自主學習復習提問:詩經(jīng)文學常識時間:周代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年間原名:“詩”、“詩三百”內(nèi)容分類:風、雅、頌(十五國風,大雅小雅)篇數(shù):305篇(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創(chuàng)作手法:賦、比、興詩經(jīng)六義:風、雅、頌、賦、比、興氓文體知識從內(nèi)容上看愛情詩(怨婦詩)從敘述角度上看第一人稱角度從表達方式上看敘事詩(記敘)2、閱讀課文,回憶情節(jié)二、精講點撥1、人物性格分析結(jié)合具體詩句找出各部分

8、中體現(xiàn)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方法介紹知人論詩、知世論詩。通過語言、動作、外貌、心理描寫婚前癡情、純真:“送子涉淇,至于頓丘”“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關(guān),載笑載言”詩經(jīng)·王風有一首詩采葛(gé),其中有一句大家應該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闭f的就是這種癡情之人。所以才會有那“十八相送”送了一程又一程。相戀中的男女有時道過幾十遍“再見”還不忍離開。瞬息間的喜怒哀愁只為意中人的來去旋轉(zhuǎn)不定。謹慎“子無良媒”溫柔:“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婚后勤勞、賢良:“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初為人婦時怎樣的輾轉(zhuǎn)辛勞,只為維護曾經(jīng)的夢想,為維護自己的愛情??墒?/p>

9、多少年的辛勞和憧憬,換來的卻是愛人的離棄?!芭膊凰睕Q絕剛強:“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對愛情專一也是可以考慮到的)人物整體形象:溫柔似水,剛強如火。結(jié)合具體詩句找出各部分中體現(xiàn)的氓的性格特點?;榍爸液窭蠈崳骸懊ブ框俊毙那榧鼻袩崃遥骸皩⒆訜o怒”婚后用情不專、沒有責任心:“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暴虐、虛偽:“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決絕反復無常:“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人物整體形象:反復無常,虛偽薄幸。2、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對比本詩在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時采用了哪種寫作手法?明確:對比都有哪幾處是采用了對比的方法呢?明確:女主人公與氓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的對比(謹慎草率)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生活

10、的鮮明對比(婚前:生活幸?;楹螅菏鼙M屈辱)氓婚前婚后對待女主人公的態(tài)度的對比(蚩蚩至于暴矣)女主人公婚前婚后思想的對比使用對比手法的作用通過鮮明的對比,把美與丑,善與惡,誠實與虛偽更直接更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使贊美同情和批判更有力度。3、詩經(jīng)創(chuàng)作方法賦、比、興定義介紹: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即多角度直接描述陳述。 比:“以彼物喻此物”,即打比方。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即先描寫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題。每首詩歌中,不會只限于一種表現(xiàn)手法,往往三者兼而有之。比和興是詩經(jīng)首創(chuàng)的表現(xiàn)手法。賦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它的特點就是敷陳、直言,即直接敘述事物,鋪陳情節(jié),抒

11、發(fā)感情。關(guān)于賦的手法的運用,在初中時就學過,如木蘭詩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以及李煜詞“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花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以及孔雀東南飛中寫劉蘭芝“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都是采用賦的手法的。比的特點是以彼物寫此物,詩中所描寫的事物并不是詩人真正要歌詠的對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就運用了比的表現(xiàn)手法,通過描寫令人憎惡的大老鼠,將奴隸主貪婪殘忍的本性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借助

12、比喻形象、具體、生動的特點,使美好的事物栩栩如生,給人親切之感;使丑惡的事物原形畢露,更給人以厭惡之感。興即起興,由此物引起他物,即景起興。如關(guān)雎“關(guān)關(guān)(鳥合鳴聲)雎鳩(情意專一之鳥),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寫夫妻離別往往用雙鳥起興)等等。比興有些時候可以同時存在,例如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比興共用。根據(jù)賦、比、興手法的定義體會它們在文中是如何運用的。明確:賦:“不見復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關(guān),載笑載言”“三

13、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表現(xiàn)女主人公的癡情和勤勞。比興兼用:“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以桑葉新鮮潤澤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青貌美之情狀,也指兩人戀愛時情意綿綿;“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以桑葉枯黃掉落的自然情狀比喻女子年老珠黃之情狀,也指氓變心感情枯竭。同時由桑樹引發(fā)對自己年長色衰,慘遭遺棄的敘述,這是“興”。整體上看有以桑葉由鮮嫩而變枯黃來比喻愛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以斑鳩貪吃桑葚為喻來告誡女子不要沉溺于愛情?!颁縿t有岸,隰則有泮”以“淇”和“隰”的有界來喻示愛情的終結(jié)和痛苦的無邊三、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題應如何看待詩中的愛情悲?。浚ńY(jié)合社會歷史背景分析)提示:具有一定

14、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權(quán)社會中,女性在經(jīng)濟上、政治上都處于附屬地位,她們生活的天地狹小,生活的幸福與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個對感情、對家庭不負責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四、總結(jié)提升1、課文總結(jié)每次讀完這篇氓,總有一幅畫面浮現(xiàn)在我眼前:一個憔悴女子佇立在曾經(jīng)等待她的戀人的河畔,那作為她當年愛情的見證的湯湯淇水之濱。河水依舊,可是斯人已去,美好的青春年華和愛情也仿佛隨著流水逝去了。河風吹動她的裙角翻飛,無數(shù)往事涌上心頭。追憶曾經(jīng)的美好時光,似水年華,心中卻只哀悼,哀悼自己的癡情,哀悼自己的執(zhí)迷不悟。最后留下的只是幡然悔悟后的心如止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是她審視遍體的血痂而

15、生出的一種劫后余生的寧靜與從容。我相信于情于愛女子都是付出最多的,“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子的感情是專一不二的,而男子卻往往朝三暮四,縱其心欲而無所拘忌。所以愛,是要用真心、赤誠。但是,千萬不要迷失了自己。一旦你圍繞著另一個人全心全意地畫圓時也就意味著你重心的失去?!坝卩跌F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是一句箴言,一句所有女子都應銘記的箴言。2、作業(yè)背誦全詩。學海導航教學后記:采薇【三維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詩經(jīng)重章疊唱的章法并體味其產(chǎn)生的藝術(shù)效果;反復誦讀,品味語言,體悟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深刻體會詩歌的深層意蘊,增強對戰(zhàn)爭

16、對人性的理解。2、過程與方法:自行誦讀、翻譯,了解作品主旨,當堂成誦。 探究學習,探討詩歌中的鄉(xiāng)思情結(jié)的內(nèi)涵,體驗這一美好的感情。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家園之思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故土的感情?!窘虒W重點、難點】1、品味語言,把握主人公的復雜情感。 2、鑒賞這首詩歌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深刻體會詩歌的深層意蘊,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教學與教法】誦讀法、活動教學法、自主探究【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課程導入從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詩導入。 這是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長于斯的家園,每個人都擁有融于自己的血脈的故土親情。對故土的情結(jié)對一個人的影響常常是終

17、生的,有時甚至讓人魂牽夢繞,蕩氣回腸。為什么?讓我們到我國文學的源頭和西方文學的源頭中去體驗一下這種美好的情感吧! 二、 自主學習學生自學指導:(多媒體展示)1、復習詩經(jīng)有關(guān)常識。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詩經(jīng)所錄,均為曾經(jīng)入樂的歌詞。詩經(jīng)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zhì)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   風,是不同地區(qū)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魏、唐、秦、陳、檜、曹、等15個地區(qū)采集上來的土風歌

18、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qū)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   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nèi)容多是歌頌祖先功業(yè)的。   所謂詩經(jīng)“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xiàn)手法而言。關(guān)于賦、比、興,宋代朱熹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辟x、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gòu)成詩經(jīng)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詩經(jīng)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

19、點。由于其內(nèi)容豐富、思想和藝術(shù)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詩經(jīng)的語言特點詩經(jīng)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常常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詩經(jīng)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詩經(jīng)的重章疊唱及表現(xiàn)手法詩經(jīng)善于運用重章疊唱來表達思想感情,即重復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嘆的效果。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更充分的抒發(fā)了情懷。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犭嚴 狁之故( )( ) 不遑啟居( ) 我戍未定( )王事不盬(

20、) 小人所腓( ) 靡使歸聘( )三、 精講點撥從結(jié)構(gòu)上看,全詩可分為三部分1、第一部分 前三章(1)前三章用什么手法寫的?形式上有什么特點?參考:重章疊句的手法,句式結(jié)構(gòu)相近,意思相近。(2)哪兩個句子是反復詠唱,一成不變的?參考:“采薇采薇”“日歸日歸”從春到夏,從夏到秋,一邊采摘薇菜,一邊想家?!皻w”即回家,“日”即說,說回家啊道回家,念著回家,想著回家,這種思鄉(xiāng)的情緒流蕩始終。(3)想家想到什么程度?哪些句子是寫想家的心情的?參考:“心亦憂止”“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皯n”,即憂傷,思念家鄉(xiāng),內(nèi)心充滿憂傷?!傲伊摇?,火燒火燎,心急如焚,因思鄉(xiāng)而焦慮煩悶?!翱拙巍?,很痛苦,歸鄉(xiāng)無期,痛

21、苦絕望。從憂傷到焦慮到痛苦絕望,重句疊詞,循序漸進,抒思鄉(xiāng)盼歸之情。(4)為什么這樣想家呢?參考:“靡室靡家”“靡使歸聘”“我行不來”。有家難歸,有家等于沒有家;不但回不了家,而且不通音訊,問候難致;最后絕望悲嘆,戌役天期,我回不了家了。“我戌未定”“王事靡盬” “我戌未定”,“戌”,動詞活用為名詞,“戌守的地方”?!岸ā庇质鞘裁匆馑寄兀渴恰鞍捕ā边€是“固定”呢?“固定”更準確一些,戌地不固定,居無定所,流動作戰(zhàn)?!巴跏旅冶W”,“王事”即“王室差事”,行軍打仗就是為王室當差,戰(zhàn)事頻頻,戌役天期。“不遑啟居”“不遑啟處” “遑”,遐。啟是小跪。居、處,是安坐。古人坐和跪都是兩膝著席,坐時臀部和腳

22、跟接觸,跪時將腰伸直。征戰(zhàn)不休,無暇休整,不能安居。(5)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流露了戰(zhàn)士(征人)對戰(zhàn)爭怎樣的情感?參考:濃厚的厭戰(zhàn)情緒,濃烈的悲苦情緒。跋涉輾轉(zhuǎn),軍旅勞頓,身心俱疲;邊地苦寒,饑渴難耐,歸鄉(xiāng)無望。思鄉(xiāng)之情由憂慮焦灼轉(zhuǎn)而為無盡無休的痛苦和悲傷,戌卒對戌邊生活充滿了煩感厭惡。(6)是誰讓戌卒有家不能歸?怨恨的是誰?參考:怨的是獫狁恨的是獫狁,是獫狁的入侵使自己拋家舍業(yè),疲于奔命。沒有指斥將帥,也沒有怨恨帝王。為“王事”而奔走,理所當然。戌役是責,義不容辭。思家戀親的個人情與為國赴難的責任感,同樣真實同樣樸素。一邊是小家個人的幸福,一邊是大家國難的急迫。家難以舍棄,國也要保衛(wèi),戰(zhàn)士的心理就這

23、么矛盾。家當然要,但國也要,兩者都要,這樣的辛苦和苦痛就落在了戌卒的心上,分不清孰輕孰重。2 第二部分 第四章第五章(1)這兩節(jié)詩都寫了什么內(nèi)容?直接描寫戰(zhàn)爭場面了嗎?參考:沒有直接描寫戰(zhàn)爭場面。寫的是兵車、戰(zhàn)馬、兵器,即軍事裝備,更確切地說是軍容。中國古代商周時期的戰(zhàn)爭主要是軍戰(zhàn),將士們身穿鎧甲,手執(zhí)兵器,屈原國殤里就有“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的描寫。(2)寫戰(zhàn)車語言是哪幾句?參考:“彼爾維何,維常之華,被路斯何,君子之車”b 這一句是什么手法呢?參考:“什么花開得繁華?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車高高大大,那都是將軍的車?!迸d的手法,用花的繁盛之貌引出將帥高大氣派的車子,寫出軍容之盛

24、、軍容之壯。寫戰(zhàn)馬的語言是哪幾句?參考:“四牡業(yè)業(yè)”“四牡翼翼”“ 四牡骙骙”“業(yè)業(yè)”高大貌。“骙骙”強壯貌。寫戰(zhàn)馬喂養(yǎng)得好,膘肥體壯,實際上也是在寫軍容的威武雄壯。“翼翼”,“齊整貌”“水盛貌”。戰(zhàn)馬不僅強壯而且還訓練有素,行動整齊動作熟練。寫戰(zhàn)馬實際上也是在寫戰(zhàn)車寫軍容,這“翼翼”二字寫出了軍容的豪邁氣勢?!跋箦趑~服”這一句又寫什么的?參考:寫將帥的服飾,裝備精良,神氣活現(xiàn)。(3)這兩章對軍容的描寫又表達了戰(zhàn)士怎樣的情感?參考:a  這兩章寫軍容之盛,戒備之嚴??次覀兊膶浂嗌駳猓嗤?,看我們的車騎多氣派多雄壯,字里行間,透出自豪之情,昂揚之氣。枕戈待旦,毫不松懈;同仇敵愾,抵

25、御外侮。看來這位戌卒既戀家也識大局,不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有一種樸素的愛國主義精神。既愛國又戀家,憂國之情與家園之恩,復雜交融,難分輕重。b威武雄壯、振奮昂揚的背后,隱藏著些許怨恨和不滿,這就是身為戌卒的酸澀和悲哀。四、合作探究3 第三部分 第六章(1)這段寫什么內(nèi)容的?參考:戰(zhàn)士(戌卒)返鄉(xiāng)(2)戌卒有歸鄉(xiāng)的喜悅嗎?看動作心理描寫參考:動作:“行道遲遲”風雨凄迷,道路泥濘。戌卒一個人踽踽獨行,面帶蒼涼和憂傷,步履沉重而又緩慢。日思夜想的故鄉(xiāng)就在前方,那條熟悉而又陌生的鄉(xiāng)路就在前方延展,戌卒內(nèi)心卻充滿感傷和愁苦。心理:“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參考:雨雪霏霏,曠野迷茫,戌卒孤獨而無助地發(fā)

26、生一聲悲嘆,“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傷悲為何呢?哀痛又為何呢?a 歸路漫漫,道途險阻,行囊匱乏,又饑又渴,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增加了他的憂傷。b 一別經(jīng)年,生死存亡,兩不可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憂懼又襲上心頭。c 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戰(zhàn)爭所造成的痛苦依舊在心底綿延。曾經(jīng)的種種,已化為不可彌合的心靈創(chuàng)傷,隱隱作痛。戌卒懷著一顆破碎的心走向故鄉(xiāng),前路迷茫,物是人非。(3)在藝術(shù)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王夫之姜齋詩話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和劉熙載藝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

27、景言情”,已成為詩家口頭禪。這一句景與情的關(guān)系怎樣呢?談談你的理解.“依依”是什么意思呢?“苦我往矣”時的心情怎樣?參考:楊柳飄拂貌。楊柳迎風招展,輕盈婀娜,秀色可人。美好的時節(jié)卻“往”矣,能不感傷嗎?戌邊抗敵,義務所在;但分別在即,卻難言豪壯,只有離別之痛。一路行來,“依依”的楊柳牽扯起的是依依的惜別之情,離愁別緒溢滿心頭。“楊柳依依”,以樂景寫哀情,極言其哀?!坝暄敝芭c“今我來思”之情之間的關(guān)系又怎樣?參考:“霏霏”狀凄迷紛亂之景。自然之雨雪,也是詩人心中之雨雪。此時,征人心中也是一片迷茫,一片陰冷,一片紛亂?!拔倚膫?,莫知我哀”。生命虛耗,徒留傷悲,戰(zhàn)爭對于征人來說,又有什么意

28、義呢?這一句以哀景寫哀情,極言其哀。五、總結(jié)提升1、美讀 綜合領受參考:前三章整體要用低沉感傷的語調(diào)讀,同時語速要緩慢,似在嘆息,似在吟哦。“采薇采薇” “曰歸曰歸”,回環(huán)往復,反復詠嘆,一種憂傷的情調(diào)流蕩其間。戰(zhàn)事頻繁,連年奔波,戍期未定,鄉(xiāng)音阻隔。戰(zhàn)士一邊采薇,一邊望著迷茫的遠方,發(fā)出深深的嘆息,要把這種憂傷嘆息之情讀出來。“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獫狁之故”要從憂傷中讀出一種怨恨,對敵人的一種怨恨?!皯n心孔疚,我行不來”, “我行不來”要讀出一種無奈和絕望的情緒。第四章 第五章整體要用高亢響亮的語調(diào)讀,同時還要適當提升語速。上一章的憂傷低沉一掃而光,轉(zhuǎn)而為振奮昂揚之情

29、。周家軍隊軍威盛大,紀律嚴正,卒伍精強,日日加強戒備。前四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自豪之情?!叭周嚰锐{,四牡業(yè)業(yè)”“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要讀出威武雄壯之氣?!柏M敢定居,一月三捷”“豈不日戒,狁孔棘” ,要讀出軍旅生活的緊張感、嚴肅感。第六章整體要用哀傷低沉的語調(diào)讀。從追憶中回到現(xiàn)實,隨之陷入更深的悲傷之中。追昔撫今,痛定思痛。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zhàn)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種種憂傷在這雨雪霏霏的曠

30、野中,無人知道更無人安慰;“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全詩在這孤獨無助的悲嘆中結(jié)束。2、布置作業(yè):寫一首詩或一段文字表達你對“鄉(xiāng)愁”的新的體驗;完成學海導航。教學后記:離 騷【三維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離騷是詩經(jīng)以后的一次詩體大解放,是“楚辭”體的代表作品。 通過學習離騷,了解文學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詩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懷。 了解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積極浪漫主義和創(chuàng)作手法: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先 學會吟誦古詩詞,注意節(jié)拍、重音。 

31、 再培養(yǎng)通過把握詩文形象,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學習離騷,理解詩人熱愛祖國、憂國憂民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愛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并學習詩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高尚節(jié)操。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鑒賞離騷的優(yōu)美詩句,學習屈原追求美政、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鑒賞詩歌的比興藝術(shù)手法,藝術(shù)價值。 3、引導學生對詩作中疑難的字、詞及表達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教法與學法】1、運用講讀法、逐節(jié)誦讀、講講背背,指點難字讀音、難

32、字詞義。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感情及他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過比較閱讀法,延展課堂內(nèi)容,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實對作品的理解。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程導入這副對聯(lián)說的是哪一位作家?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這是詩人中的詩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歸來。今天我們來觸摸他的靈魂,離騷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誰來說一說屈原?二自主學習(多媒體顯示)屈原及相關(guān)簡介1屈原,名平,字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屈

33、原一生經(jīng)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前夕,屈原因出身貴族,又見聞廣博,記憶力特別好,對時代風云變化了如指掌,而且擅長口才,很快成為楚國政壇引人注目的風云人物。26歲就擔任楚國左徒兼三閭大夫。這職務相當高,僅次于楚國最高行政長官令尹,相當于后來的副宰相。他對內(nèi)經(jīng)常和懷王一起討論國家大事,頒布政令;對外處理楚國與列國的外交事務,接待各路諸侯的來訪。楚懷王非常信任他。當時的戰(zhàn)國七雄形成東西兩大陣營,即西邊的秦國想吞并東邊的六國,東邊的六國聯(lián)合起來抵御秦國的兼并。屈原審時度勢,實行聯(lián)齊抗秦、南北合縱的統(tǒng)一陣線。屈原在楚國政壇的崛起,他的一

34、系列政治主張的提出,在楚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老百姓拍手叫好,卻引起了貴族勢力的一片恐慌。因為屈原的政治主張?zhí)貏e是改革主張,對舊貴族勢力很不利,對楚國內(nèi)部的親秦派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這兩股勢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現(xiàn)后鄭袖、上官大夫靳尚和公子子蘭。他們結(jié)成死黨,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用惡語中傷屈原。懷王雖然對屈原十公賞識,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卻表現(xiàn)為孤傲自大,頭腦簡單,無一定主見。懷王經(jīng)不起鄭袖、靳尚一伙的挑唆,一氣之下疏遠了屈原,搞通撤掉屈原左徒職務,任命他掌管王族三姓事務,不讓他參與國家大事。楚懷王十六年,秦相張儀入楚,用重金通過靳尚賄賂懷王寵妃鄭袖,慫恿懷王斷絕了與齊國的外交關(guān)系。楚、

35、齊關(guān)系破裂,六國聯(lián)盟瓦解。懷王受了張儀的欺騙,幾次興兵伐秦,都大敗而回,只得再度起用屈原出使齊國,修復楚、齊關(guān)系。此后,在內(nèi)外交困的情勢下,楚國幾乎成了秦國手中的玩物。秦國對楚國采取了又打又拉的兩面手法,累次誘騙楚國上當,削弱了楚國的政治、軍事實力。楚懷王三十年,秦國一面出兵攻找楚國,連取楚國八城;一面寫信給楚懷王,約他去秦國武關(guān)與秦昭襄王會晤。這顯然又是一個騙局。懷王一意孤行。懷王的小兒子子蘭是個親秦派,極力主張懷王西行。懷王一進武關(guān)便被秦國軍隊軟禁起來,把他押到秦國首都咸陽,以番臣禮遇待他逼他割地便放他回去。懷王不堪凌辱,悄悄逃到趙國。害怕秦國的趙國不敢收留他,又被秦兵擄去,三年后死在秦國

36、。太子熊橫繼位是為楚頃襄王,以其異母弟子蘭為令尹。這時伸展的楚國已是政治腐敗,經(jīng)濟崩潰,兵無斗志,元氣大傷。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見親秦派已經(jīng)得勢,趁著懷子耿柩運回郢都,舉國默哀致祭的機會,拼死揭露了那批禍國殃民的親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擊。頃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區(qū)。這時他“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只得以死明志,于公元前227年5月端午節(jié)這天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所以在屈原投江自盡的日子,民間有粽子、賽龍舟的習

37、俗。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沙士比亞、意大利單丁)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屈原誕生在山青水秀的秭歸樂平里。(傳說秭歸縣名由屈原而來。屈原有個姐姐,屈原被流放前,她曾特地趕回來寬慰弟弟,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為表示對這位賢惠的姐姐的敬意,將縣名改為“姊歸”,后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秭歸”。)秭歸鳥即子規(guī)鳥。相傳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靈所化,每年農(nóng)歷五月,此鳥叫聲“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們做粽子、修龍舟,準備迎接端午佳節(jié),祭祀屈原。2屈原作品離騷、天問九歌九章漁父招魂等,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

38、的政治抒情詩。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于祖國的決心。屈原的作品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其主要表現(xiàn)是他將對理想的熱烈追求融入了藝術(shù)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還以一系列比興手法來表情達意。他以鮮花、香草來比喻品行高潔的君子;以臭物、蕭艾比喻奸佞或變節(jié)的小人;以佩帶香草來象征詩人的品德修養(yǎng)。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參差錯落、靈活多變;語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極富于鄉(xiāng)土氣息;其方言土語大都經(jīng)過提煉,辭藻華美,傳神狀貌,極富于表現(xiàn)力。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一個愛國者的悲劇,一個改革家的悲劇,一個正義毀于邪惡的悲劇??v觀他

39、的一生,作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敗了。他的理想和事業(yè)永遠為后人所惋惜。但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成功了。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出現(xiàn),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chuàng)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jīng)并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yōu)良傳統(tǒng)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漢代以來,屈原在中國歷史上地位日漸崇高,影響愈加深遠。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燦爛的中國文學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偉大

40、,一是他矢志不移的愛國精神,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風亮節(jié)。二是他用畢生心血寫成的20多首詩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世界文學殿堂的精品。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王國維)3關(guān)于楚辭“楚辭”戰(zhàn)國時期興起于楚國的一種詩歌形式,亦稱“楚辭體”。楚辭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離騷,所以后人也有用“騷”指代楚辭的,故稱“騷體詩”。楚辭發(fā)源于中國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謠,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在語言形式上,突破了詩經(jīng)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助語勢,造成

41、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楚辭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文學史的詩歌的新發(fā)展,是詩經(jīng)以后的一次詩體創(chuàng)新和解放。楚辭:西漢劉向編輯的收錄屈原等人詩歌的一本詩歌總集。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離騷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詩全詩372句,分93節(jié),共2464字。三、精講點撥誦讀1、請大家朗讀這段用血淚寫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這首詩有什么特點?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楚辭體或叫騷體,兮就是一個標志,如去掉兮后再讀一遍(生讀)?!百狻笔谷娨恢痹诨丨h(huán)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jié)奏感?!?/p>

42、兮”字具有特別強烈的詠嘆表情色彩、構(gòu)成詩歌節(jié)奏的能力,同時,“兮”字句作為一種文化存在,反映了荊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憤激情緒?!百狻痹诰渲衅鹆似渌撛~所無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從而構(gòu)成一種獨特的意味。聞一多認為“兮確乎是詩歌的核心與原動力”。項羽是楚國的貴族,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是女性中的偶像,同樣是楚國的貴族離騷中屈原是怎樣的形象呢?2、放錄音: 第一遍,要求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及句子的節(jié)奏。注意下列字詞的讀音。 ku zhuó chà chì jí guò min 修姱 謠諑 侘 傺 岌岌 攘詬 偭規(guī)矩&

43、#160;第二遍,讓學生輕聲跟讀。 第三遍,讓學生大聲朗讀。 四、合作探究指名學生朗讀,指正生字的讀音及句子的節(jié)奏把握詩的節(jié)奏,在理解的基礎上誦讀,在反復誦讀中進一步理解 (1)把握詩的節(jié)奏 騷體詩的節(jié)奏要復雜一些,但仍有規(guī)律可循,這就是每個詩句都可以分成兩半,中間用虛詞連接,前一半占兩拍,后一半看起來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長音或停頓,其實也是兩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虛詞 X X(空拍或加語尾助詞),一般一句是三四個節(jié)拍。 下面試從課文中舉幾個例子,虛詞皆加括號。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芳與澤(其)雜糅(兮), 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44、離騷本來是用楚地曲調(diào)吟誦的,音樂性很強,誦讀時首先要劃分好節(jié)奏。誦讀時,上分句末字“兮”,猶如現(xiàn)之“啊”,讀音要稍長,押韻的字要重讀,反復練習,直至口熟。 (2)體味詩的情感 朗讀時還要把握每一節(jié)的主旨,一節(jié)一節(jié)地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感情。 例如:第一部分第1節(jié)主要是說他因進諫而遭貶黜,接著就說到朝中小人如何誣蔑他,而君王卻執(zhí)迷不悟,由此他想到當時政治上的壞風氣:投機取巧,不顧公理,造謠中傷,產(chǎn)生了孤獨感。但他決不同流合污,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終于得出“伏清白以死直”的結(jié)論,這種精神是極為感人的。 第二部分說既黜之后,該怎么辦?反省自己,是否沒有看清道路,返回去呢?承著反省的思想,檢查自己的

45、進退、制衣,肯定了自己的美好品質(zhì)及政治主張“茍余情其信芳”,“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信念更加堅定,為了尋求理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的剛正不阿,一身正氣,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潔身自好,自我完善;堅持真理,獻身理想;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情感無不激勵著一代代仁人志士,為光明自由幸福而斗爭。在今天仍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4、請同學們集體讀一遍課文,要讀出語氣。 五、總結(jié)提升課文節(jié)選比較集中地表現(xiàn)出屈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懷。要善于“移情”,學習屈原追求理想、保持節(jié)操、九死未悔、憂國憂民的高尚品德,喜愛表現(xiàn)愛國情懷的詩句,并產(chǎn)生共鳴。課外閱讀離騷的其他部分以及讀

46、本中的涉江、國殤,你會情不自禁地受他感染。布置作業(yè) 1詩人謳歌、追求的是怎樣的理想?(找出詩句,并稍加闡述) 2你最喜愛哪些詩句?在這些詩中,詩人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對你有什么啟示? 附:板書設計離 騷屈 原 線索:誶 替 退 往 內(nèi)容:直言進諫 替而不悔 謹慎審度 斗志彌堅 情感波瀾:跌宕起伏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二、自主學習1、要求學生借助課下的注解,疏通課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詞及常用字、詞的特殊用法。(1)補充注釋 民生:游國恩離騷纂義:“民生即人生?!比松欠褐福瑧ㄇ约?。 浩蕩:原形容水大貌,引申為放縱自恣,反復無常,不知深思熟慮。 民心:人心。楚辭中“民”多指“人”,此處“別人

47、心情”,也即是詩人屈原的心情。 糅:這里指性質(zhì)相反的兩個事物揉合在一起。 (2)必須掌握的實詞及其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運用。 替:廢棄。(王朝興替) 申:申斥、申述,加上罪名。(三令五申) 嫉jí:忌妒。(嫉賢妒能) 溘kè:突然,忽然。(溘然長逝) 不群:卓爾不群。 方圓:方枘圓鑿,也說圓鑿方枘。 相安:相處,相容。(相安無事) 尤yóu:罪過,過失。(以儆效尤);責難,怨恨(怨天尤人) 岌岌jí:山勢高聳的樣子。(岌岌可危) 陸離:修長的樣子,也形容色彩繁雜的樣子。(光怪陸離) 昭zho:明白(明潔),(以己昏昏,豈能使人昭昭) 游目:放眼遠眺。(游目騁懷

48、) 彌彰:更加明顯。(欲蓋彌彰) 懲chéng:挫敗。(懲惡揚善) 三、合作探究2、要求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課文內(nèi)容,梳理課文思路。 明確:離騷集中反映了屈原的愛國思想感情,表達了舉賢授能、修明法度以統(tǒng)一中國的進步政治思想,以及獻身祖國的愛國感情,體現(xiàn)了決不茍且偷安、同流合污的光輝峻潔的偉大人格。全詩共93節(jié),課文節(jié)選的是第20節(jié)至第32節(jié),共13節(jié),52句。課文內(nèi)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7節(jié))自述遭貶原因,表示決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這就是司馬遷所稱道的“正道直行”。 第二部分(813節(jié))表現(xiàn)詩人保持美好品質(zhì)的愿望。這六節(jié)從反省、檢查自己的行為,反

49、省明志,以退為進、斗志彌堅,更表現(xiàn)出詩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四、精講點撥鑒賞第一段1、兩個學生朗誦。2、重點字詞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 眾女,喻指許多小人。 蛾眉,喻指高尚德行。偭規(guī)矩而改錯 錯,通“措”。 忳郁邑侘傺兮 忳,憂悶。 郁邑,通“郁悒”,憂愁苦悶。 侘傺,失意的樣子。 何方圜之能周兮 圜,通“圓”。3、找出本段中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詩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內(nèi)心苦悶,憂國憂民。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弊非竺赖?,至死不改。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疾惡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剛正不阿,愿

50、獻身正道。述懷,揭示“朝誶而夕替”原因(潔身自好,小人誹謗,君王昏庸),表現(xiàn)“九死未悔”的堅定節(jié)操。鑒賞第二段1、齊誦2、字詞 步余馬于蘭皋兮 步,緩行。使動用法。 進不入以離尤兮 離,通“罹”,遭受。 不吾知其亦已兮 賓語前置 “不知吾” 高余冠長余佩 高、長,用作動詞。 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 唯猶”,唯獨(只有)還 芳菲菲其彌章 章,通“彰”。3、找出本段中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詩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修身潔行,不管別人怎么看。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薄半m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以“好修”為樂,至死不變。五、總結(jié)提升 1、反省。檢查自己的行為,表

51、現(xiàn)追求美德,體解不悔的高尚品格 第三課時一、課程導入 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它既植根于現(xiàn)實,又富于幻想色彩,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說,通過極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把現(xiàn)實人物、歷史人物、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瑰麗奇特、絢爛多彩的幻想世界,從而產(chǎn)生了強烈的藝術(shù)魅力。不愧為我國最早的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典范。課文比較集中地表現(xiàn)屈原的憂患意識和愛國情懷。主要表現(xiàn)在:追求、謳歌理想,九死未悔,直抒胸臆;發(fā)揮想象,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及對偶,把抽象的意識品性、復雜的現(xiàn)實關(guān)系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塑造自己美好的形象。離騷是因“

52、憂愁幽思”(司馬遷語)而作。故以抒情為主,但也不乏生動的敘事,展示了一種“心事浩茫連廣宇”的境界,即使單就課文所節(jié)選的章節(jié)而言,它的意境也是極其開闊而明朗的。 二、自主學習 :讓一生朗誦全詩,其他學生品評。 三、精講點撥 討論題1: 離騷雖以抒情為主,也不乏生動的比喻及對偶,從文中找出一二處并談談這些詩句對營造意境的作用。 應該說,本文所用比喻及對偶較多。 如:“既替余以蕙鑲兮,又申之以攬茝”,運用了對偶及比喻,通過這組對偶句描述了政敵對他的誹滂、誣陷,不僅揭示了政敵的卑劣,也表現(xiàn)了自己的堅貞;任憑他們“既替”“又申”;作者還將自己的品德這一抽象的概念具體物化為可見的“蕙、茝”這樣香氣四溢的植

53、物,讓讀者了解他的美德,使詩人的形象生動具體,營造了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 又如“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這些比喻及對偶的詩句,意境多么明凈、馨香,跟現(xiàn)實的黑暗、污濁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它使我們看到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喜愛和追求。正是這樣的喜愛和追求,使他終生保持了“泥而不滓”的品質(zhì),世世代代為人民所景仰。 本題答案不拘一格,言之成理即可。 討論題2,有人認為直接抒情的詩句,只有“意”而無“境”,你是怎么認為的?請找出一二句直接抒情的詩句,談談你的看法。應該說這種認為是不夠正確的,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

54、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寧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為此態(tài)也”等,這些詩句決非有“意”無“境”,因為詩人的情意是在楚國當時的特殊背景下產(chǎn)生出來的,透過它們可以返照出楚國朝政昏暗、群小盤踞要津和人民生活艱難的情狀,同時詩人保持高尚節(jié)操,獻身理想的崇高形象凸現(xiàn)紙面,栩栩如生。意境深邃,撼人心魄。四、合作探究1、節(jié)選的這部分里第一節(jié)先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節(jié)接著卻又說“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吐焚?,及行迷其未遠”,前后是否有矛盾?(討論)第一節(jié)寫的是詩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而遭小人誣陷,君王是非不分,疏遠了他。雖遭多方沉重打擊,但他心志彌堅,毫不退縮。第二節(jié)里寫詩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潔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動中積極進取,謀求變革。遠離政壇,并不意味著放棄操守,因此并不矛盾。2、這首詩運用了哪些手段來增強韻律感、音樂性? 在句中普遍使用“兮”字?!百狻弊质钦Z助詞,沒有實在意義。用在上下句中間,增加了停頓,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 大量使用對偶句。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多用雙聲疊韻聯(lián)綿詞及疊音詞。如“郁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