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解讀課件_第1頁
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解讀課件_第2頁
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解讀課件_第3頁
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解讀課件_第4頁
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解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1、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的特點乳液聚合的定義: 乳液聚合是單體和水在乳化劑的作用下配制成的乳狀液中進行的聚合,體系主要由單體、水、乳化劑及水溶性引發(fā)劑四種成分組成。合成橡膠:丁苯橡膠、氯丁橡膠、丁腈橡膠等 粘結劑、涂料:白膠、乳膠漆等合成樹脂: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醋酸乙烯及其共聚物、聚丙烯酸酯類共聚物等各種助劑(紡織、造紙、建筑)等乳液聚合的應用(1) 聚合速度快,分子量高;(2) 以水為介質,成本低。反應體系粘度小,穩(wěn)定性優(yōu)良,反應熱易導出??蛇B續(xù)操作;(3) 乳液制品可以直接作為涂料和粘合劑。粉料顆粒小,適合于某些特殊使用場合;(4) 由于使用乳化劑,聚合物不純。后處理復

2、雜,成本高。乳液聚合生產(chǎn)的主要特點Emulsion(乳液):在表面活性劑作用下,在水相中油相形成的穩(wěn)定分散相的體系。Latex(膠乳):高分子化合物的微粒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穩(wěn)定的水乳液體系的總稱。包括樹脂,例如聚氧化乙烯、橡膠,例如天然膠乳、合成膠乳水油攪拌乳液洗滌劑2、乳液聚合的基本原理乳化液及乳化液的穩(wěn)定性(1)乳化劑使分散相和分散介質的表面張力降低 以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時,乳化劑使分散相和分散介質的界面張力降低, 使液滴和乳膠粒的自然聚集的能力大大降低,因而使體系穩(wěn)定性提高。但這樣僅使液滴和乳膠粒有自聚集傾向,而不能徹底防治液滴之間的聚集。 例如將魚肝油分散在濃度為2的肥皂水中,其界面

3、自由能比純水降低了90以上。乳狀液穩(wěn)定的條件(2)離子型乳化劑的雙電層靜電排斥作用 雙電層是建立了靜電力和擴散力之間的平衡。由于乳膠粒表面帶有電荷,故彼此之間存在靜電排斥力。而且距離越近排斥力越大,使乳膠粒難以接近而不發(fā)生聚集,從而使乳狀液具有穩(wěn)定性。 帶負電的乳膠粒雙電層示意圖 +_+_乳膠粒固定層 吸附層 (3)空間位阻的保護作用 乳化劑使液滴或乳膠粒周圍形成有一定厚度和強度的水合層,起空間位阻的保護作用 。這種空間位阻的保護作用阻礙了液滴或乳膠粒之間的聚集而使乳狀液穩(wěn)定 具有空間位阻作用的水合層示意圖乳膠粒 當乳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電解質后,液相中離子濃度增加,在吸附層中異性離子增多,電中

4、和的結果是使動電位下降,雙電層被壓縮。當電解質濃度達到足夠濃度時,乳膠粒的動電位降至臨界點以下,乳膠粒之間的吸引力由于排斥力的消失而體現(xiàn)出來,使體系出現(xiàn)破乳和凝聚現(xiàn)象。 離子型乳化劑形成的乳狀液其電解質穩(wěn)定性差。(1)電解質的加入 影響乳狀液穩(wěn)定的因素(2)機械作用 (3)冰凍 (4)長期存放 當機械作用能量超過聚集活化能時,乳膠粒就彼此產(chǎn)生凝聚。非離子型乳化劑形成的乳狀液其機械穩(wěn)定性差; 由于冰晶的繼續(xù)增長而被覆蓋在下面的乳狀液一方面受到機械壓力,一方面水的析出時乳狀液體系內電解質濃度升高,直至最后造成破乳。 乳液聚合過程體系的相轉變:液液體系液固體系 根據(jù)間歇法乳液聚合的動力學特征,可以把

5、整個乳液聚合過程分為四個階段: 乳膠粒生成階段(聚合I段) 分散階段(聚合前段) 乳膠粒長大階段(聚合II段) 聚合完成階段(聚合III段)乳液聚合過程和機理乳液聚合過程和機理(1)分散階段單體、乳化劑在單體液滴、水相及膠束間形成動態(tài)平衡。加入乳化劑,濃度低于CMC時形成真溶液,高于CMC時形成膠束。加入單體按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分子狀態(tài)溶于水中,更多的溶解在膠束內形成增溶膠束,還有的形成小液滴,即單體液滴。引發(fā)劑溶解在水中,分解形成初始自由基。(2)乳膠粒生成階段引發(fā)劑在不同的場所引發(fā)單體生成乳膠粒。A. 進入增溶膠束,引發(fā)聚合,形成乳膠粒膠束成核。B. 引發(fā)水中的單體達到一定聚合度后析出吸附水

6、相中乳化劑而穩(wěn)定,增長為膠乳粒子,稱為低聚物成核。C. 進入單體液滴中聚合為乳膠粒。D. 進入已存在的乳膠粒了中繼續(xù)進行增長。膠束消失標志這一階段結束單體液滴水相乳膠粒自由基增溶膠束或乳膠粒膠束水相乳膠粒(3)乳膠粒長大階段沒有膠束,乳膠粒數(shù)目恒定,聚合反應在乳膠粒中繼續(xù)進行。單體、乳化劑及自由基三者在單體液滴、乳膠粒和水相之間建立平衡。自由基乳膠粒鏈增長單體液滴水相乳膠粒單體液滴消失標志這一階段結束(4)聚合完成階段體系中只有水相和乳膠粒兩相。乳膠粒內由單體和聚合物兩部分組成,水中的自由基可以繼續(xù)擴散入內使引發(fā)增長或終止,但單體再無補充來源,聚合速率將隨乳膠粒內單體濃度的降低而降低。該階段是

7、單體聚合物乳膠粒轉變成聚合物乳膠粒的過程。乳液聚合各個階段轉化率與反應速度和表面張力的關系表面張力及聚合速度與轉化率的關系圖乳液聚合機理3、乳液聚合物料體系及其影響因素乳液聚合的物料組成包括: 單體 引發(fā)劑 乳化劑 分散介質(水) 其他(包括各種調節(jié)劑、電解質、螯合劑和終止劑等) 單體乳液聚合的單體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單體可以增溶溶解但不能全部溶解于乳化劑的水溶液; 單體可以在增溶溶解溫度下進行聚合反應; 單體與水和乳化劑無任何作用 對單體的純度要求達到99以上 在乳液聚合中,單體的含量一般控制在3060之間 。 乳化劑乳化劑的分類按照乳化劑作用形成穩(wěn)定膠束的機理表面活性劑乳化劑高分子乳化

8、劑低分子乳化劑高分散性固體粉末乳化劑按照親水基團的性質陰離子型乳化劑陽離子型乳化劑非離子型乳化劑兩性型乳化劑常用的陰離子型乳化劑有:硬脂酸鹽、松香酸鹽、烷基硫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芳基磺酸鹽等。主要類型是胺類化合物的鹽如脂肪胺鹽和季胺鹽。 (適用于很寬的pH值范圍)(可以在任何pH值條件下使用)主要有聚氧乙烷基的酯和醚以及環(huán)氧乙烷和環(huán)氧丙烷的共聚物等 (使用條件:pH7)(使用條件:pH7)a、陰離子型乳化劑 是乳液聚合中使用最廣泛的乳化劑。 由于陰離子型乳化劑外層具有靜電荷,所以其機械穩(wěn)定性好,化學穩(wěn)定性差。硬脂酸鹽: R-COOM松香酸鹽: C19H29COOM烷基硫酸鹽: ROSO3M烷

9、基磺酸鹽: R-SO3M烷基芳基磺酸鹽:R- SO3M, ,n22,不能分散于水中,不能形成膠束。R=CnH2n+1b. 陽離子乳化劑主要是胺類化合物的鹽,通常要在pH7的條件下使用。缺點:胺類化合物有阻聚作用或易于發(fā)生副反應,乳化能力不足。脂肪胺鹽,如 RNH2HCl (RNH3+Cl-) RNH(CH3)HCl季胺鹽如 RN+(CH3)2CH2C6H5Cl-R基團中的碳原子數(shù)最好為12-18。I. 聚氧乙烯PEO的烷基或芳基的酯或醚。R基團C原子數(shù)約為8-9n值一般為5-50。c. 非離子型乳化劑II. 環(huán)氧乙烷和環(huán)氧丙烷的共聚物。特點:由于具有非離子特性,所以對pH變化不敏感比較穩(wěn)定,但

10、乳化能力不足,一般不單獨使用。特點:極性基團兼有陰、陽離子基團,在任何pH條件下都有效。 用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生產(chǎn)的膠乳機械穩(wěn)定性高;但對酸堿鹽等的化學穩(wěn)定性較差。氨基酸、羧酸類,如 RNH-CH2CH2COOH硫酸酯類,如 RCONH-C2H4NHCH2OSO3Hd. 兩性離子型乳化劑乳化劑的基本特征參數(shù)HLB值:衡量乳化劑分子中親水部分和親油部分對其性質所作貢獻大小物理量。HLB值越大,表明親水性越大。對大多數(shù)乳化劑來說,其HLB值處于140之間。 非離子型乳化劑的HLB值 對于聚氧乙烯型和多元醇型非離子型乳化劑,其HLB值可按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乳化劑的基本特征參數(shù)各種HLB值的表面活性劑

11、在水中的性質在水中溶解情況HLB值應用范圍不能夠在水中分散024作為W/O型乳化劑分散性較差6不穩(wěn)定乳狀液8潤濕劑穩(wěn)定的乳狀液10生成半透明分散液12洗滌劑作為O/W型乳化劑生成透明溶液1416增容劑18乳化劑的基本特征參數(shù) CMC值: 能夠形成膠束的最低濃度稱為臨界膠束濃度 。當乳化劑濃度達到CMC值以后,再增加乳化劑的濃度只能增加膠束的數(shù)量而不能改變乳液中界面的性質 。 從乳化劑的結構而言,疏水基團越大,則CMC值越小。乳化劑濃度變化與乳化劑行為的關系 乳化劑的基本特征參數(shù) 當乳化劑濃度在CMC值以下時,溶液的表面張力與界面張力均隨乳化劑濃度的增大而降低。而當乳化劑濃度達到CMC值后,隨著

12、乳化劑濃度的增長,其表面張力和界面張力變化相對很小。此時,溶液的其他性質,如電導率、粘度、滲透壓等性質隨乳化劑濃度增長的變化規(guī)律在CMC值二邊也有顯著不同。十二烷基硫酸鈉水溶液的物理性質變化 乳化劑在乳液聚合中副作用 乳化劑一般為親水性小分子化合物,殘留在乳液中使膠膜出現(xiàn)孔隙而不完整,因而造成耐水性、耐污性和光澤差。 乳化劑易遷移和吸附在界面而影響涂膜的附著力和光澤,乳化劑有起泡性,因而制成的產(chǎn)品易產(chǎn)生泡沫。 引發(fā)劑根據(jù)生成自由基的機理可將用于乳液聚合的引發(fā)劑分為二大類: 熱分解引發(fā)劑 氧化還原引發(fā)劑體系(低溫乳液聚合) 熱分解引發(fā)劑包括無機的和有機的過氧化物,水溶性較好的一般為無機過氧化物。

13、如過硫酸鉀K2S2O8。 常用的還原劑有亞硫酸鹽、甲醛化亞硫酸氫鹽、硫代硫酸鹽、連二亞硫酸鹽、亞硝酸鹽和硫醇等。 分散介質 水的純度 一般要求使用電阻率在106.cm以上的去離子水。 水油比 乳液(溫度)穩(wěn)定性設備利用率 水的用量通常為單體的60300 。 低溫冷凍劑 最常用的抗冷凍劑有二類:一類是非電解質冷凍劑,如醇類和二醇類等;另一類是電解質冷凍劑,如無機鹽。乳液聚合的影響因素1、乳化劑的影響(種類和數(shù)量) 乳化劑的種類不同,其膠束穩(wěn)定機理,臨界膠束濃度CMC、膠束大小及對單體的增容度亦各不相同,從而會對乳膠粒的穩(wěn)定性、直徑、聚合反應速度和聚合物分子量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 乳化劑的濃度對乳液聚

14、合得到的分子量有直接影響,例如:乳化劑濃度越大,膠束數(shù)目越多,鏈終止的機會小,鏈增長的時間長,故此時乳液聚合得到的分子量很大。2、操作方式的影響 各種操作的加料方式、加料次序和加料速度的不同,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到乳液聚合產(chǎn)品的微觀性能(如:粒子的形態(tài)、粒徑及其分布、分子量及其分布、凝聚含量、支化度等)。從而導致乳液的宏觀物性(如:乳液粘度、增稠效果、膠膜的物理機械性能等)存在很大差異。 乳液聚合產(chǎn)品,丁苯橡膠、氯丁橡膠等用量較大的聚合物品種采用連續(xù)操作,而絕大多數(shù)都是采用單釜間歇操作或半間歇(或半連續(xù))操作。 乳液聚合的影響因素3、攪拌強度的影響 在乳液聚合中,攪拌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把乳膠粒、(增

15、溶)膠束、單體液滴等分散體分散,并有利于傳熱傳質。 對于機械穩(wěn)定性差的乳化劑攪拌產(chǎn)生的高剪切會使乳液產(chǎn)生凝膠,甚至導致破乳。因此對乳液聚合來說,攪拌在保證分散、傳熱、傳質的情況下,攪拌強度不宜過高。槳葉端速240米/分乳液聚合的影響因素4、溫度的影響 乳液聚合和其它聚合方法進行的自由基聚合有相似的一面,溫度升高將使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 但是乳液聚合又有其特殊的情況:反應溫度升高,使乳膠粒的數(shù)目增多,粒徑減小,從而導致聚合物平均分子量增加。 實際的操作以上二種因素會同時存在,對聚合物平均分子量的影響要看以上二種因素競爭的結果。 另外,當溫度升高時,亦會導致乳液穩(wěn)定性下降。工業(yè)上典型的乳液聚合

16、生產(chǎn)工藝方塊流程圖1乳液聚合工藝工業(yè)上典型的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方塊流程圖2乳液聚合工藝操作方式連續(xù)操作間歇操作半連續(xù)操作聚合反應器聚合反應釜(1)操作方式(2)乳液聚合間歇操作工藝特點b. 生產(chǎn)共聚物時,較難控制其組成。a. 聚合體系的放熱很不均勻,反應受冷卻系統(tǒng)的限制。c. 多種因素對膠乳粒徑分布加寬有影響。(3)乳液聚合半連續(xù)操作工藝特點a.可用加料速度控制聚合速度和放熱速度。b.可控制共聚物組成和所得膠粒顆粒形態(tài),使顆粒形態(tài)均一。c.后添加單體的方式容易通過反應過程中易凝聚的階段,可生產(chǎn)高固含量膠乳。d.后加單體的方式易產(chǎn)生支鏈。(4)乳液聚合連續(xù)操作工藝特點a.多釜串聯(lián)連續(xù)操作,聚合全過

17、程中各釜放熱量穩(wěn)定易控制。c. 膠乳粒徑和分子量分布窄。b.單位體積反應釜生產(chǎn)能力高于間歇或半連續(xù)法,產(chǎn)品性能穩(wěn)定。d.除第一聚合釜,部分單體可在其他聚合釜進料,可提高生產(chǎn)能力,減少“結垢”,提高固含量。(5)聚合反應條件控制聚氯乙烯樹脂對反應溫度的要求最為嚴格,生產(chǎn)不同牌號的糊用聚氯乙烯樹脂。反應溫度的波動控制0.1。a. 反應溫度的要求丁苯橡膠生產(chǎn)要求反應溫度在5-7 范圍,因此對反應釜的冷卻效率要求甚高。丙烯酸酯類均聚物、共聚物乳液聚合對反應溫度要求不高。b. 反應終點的控制:通過單體的轉化率控制反應終點氯乙烯要求單體轉化率達85-90監(jiān)控壓力確定反應終點丁苯橡膠要求轉化率達60%丙烯酸

18、酯類要求轉化率達95測膠乳試樣直接取樣X-射線密度儀(6)分離未反應單體a.高轉化率條件下少量單體的脫除。氣態(tài)單體減壓脫除加熱乳液同時吹入熱氣體,或用反應的方法脫除單體沸點較高的單體b.低轉化率條件下少量單體的脫除。丁苯橡膠臥式壓力閃蒸槽真空閃蒸槽脫苯乙烯塔,水蒸氣蒸餾乳化劑可能產(chǎn)生大量泡沫(7)后處理a.直接用作涂料、粘合劑、表面處理劑等的膠乳后處理簡單。b.生產(chǎn)高分散粉狀樹脂噴霧干燥高速離心式噴嘴式c.破乳凝聚法進行后處理(合成橡膠)。霧化器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P439)丁苯橡膠生產(chǎn)的工藝與設備 丁苯橡膠是最早工業(yè)化的合成橡膠之一,1933年德國首先用乙炔為原料制得丁苯橡膠,商品名

19、Buna-S;1942年美國以石油為原料生產(chǎn)丁苯橡膠,商品名GRS。 丁苯橡膠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接近天然橡膠,可以與天然橡膠混合使用作為制造輪胎及其它橡膠制品的原料,它是合成橡膠中產(chǎn)量最大的品種。丁苯橡膠是單體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其中苯乙烯的含量在2030。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1、乳液聚合法生產(chǎn)丁苯橡膠的物料體系原料規(guī)格用量()單體丁二烯純度9972苯乙烯純度99.628反應介質水雜質10mg/kg200分子量調節(jié)劑叔十二硫醇0.16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乳液聚合法生產(chǎn)丁苯橡膠的乳化體系: 乳化劑:歧化松香酸鉀和脂肪酸鉀(碳數(shù)為1618); 助乳化劑(提高膠乳的穩(wěn)定性 ):萘磺

20、酸鈉或烷基萘磺酸鈉與甲醛縮合物的鈉鹽 ; 電解質(調節(jié)CMC,減小膠乳的表面張力,緩沖pH和粘度 ):K3PO4或KCl;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乳液聚合法生產(chǎn)丁苯橡膠的引發(fā)劑體系(氧化還原體系) : 氧化劑:有機過氧化物(過氧化氫對孟烷、過氧化氫二異 丙苯) 還原劑:亞鐵鹽(硫酸亞鐵) 助還原劑:甲醛合次硫酸氫鈉(雕白粉) 螯合劑:乙二胺四乙酸鈉(EDTA) 鏈轉移劑:正烷基硫醇、十二烷基硫醇 終止劑:二硫代氨基甲酸鈉(輔以:多硫化鈉和 亞硝酸鈉以及多乙烯胺 )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2、丁苯乳液聚合法的工藝流程a=60%T=5,P=41025102kPa40,0.02MPa40,-26

21、.6kPaSt0.1%v乳液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丁苯乳液聚合法的主要工藝聚合反應終點控制:單體轉化率和門尼粘度;聚合:釜式反應器,多釜串聯(lián),連續(xù)操作;脫單:閃蒸脫丁二烯 汽提塔脫苯乙烯分離:食鹽破乳,(真空)篩分過濾;干燥:箱式干燥,風溫90。 利用壓力突然降低過熱液體發(fā)生自蒸發(fā),部分液體氣化。氣液二相在分離器中分開,氣相中易揮發(fā)成份較為富集,液相中難揮發(fā)成份增濃。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丁苯乳液聚合法的主要設備聚合反應器反應釜(串聯(lián))數(shù)量: 812臺(決定停留時間分布)聚合釜形式:釜式反應器;聚合釜容積:1426 M3,大型設備已經(jīng)達到3045M3。聚合釜的長徑比:11.5:1攪拌器

22、的形式:板框攪拌器和Brumagin型攪拌器(片狀平板以一定角度按照在支臂上)。攪拌轉速:70100rpm。反應器的傳熱:夾套內冷凝管冷卻介質:一般采用液氨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氨冷卻式聚合釜及溫度自動記錄調節(jié)系統(tǒng) TRCA-溫度自動記錄調節(jié)儀典型的乳液聚合丁苯橡膠生產(chǎn)丁苯乳液聚合法的主要設備汽提塔汽提塔塔高:1620M汽提塔設計塔徑:2.53.0M汽提塔容積為100120M3汽提介質:蒸汽換熱(質)方式:逆流塔內溫度:塔頂溫度為50 ,塔低溫度為60塔內壓力:塔頂13.33kPa(絕對壓力) ,塔底30kPa4、典型的乳液聚合生產(chǎn)工藝及設備 糊狀聚氯乙烯的生產(chǎn)工藝與設備 聚氯乙烯樹脂最古

23、老的生產(chǎn)方法就是遠在1931年德國法本公司采用的乳液聚合法,聚氯乙烯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甚至在1950年仍然是以乳液法為主要生產(chǎn)方法,懸浮法是后來發(fā)展起來的。目前,乳液聚合的聚氯乙稀占聚氯乙稀總量約10左右。典型的乳液聚合糊狀聚氯乙烯的生產(chǎn)氯乙烯乳液聚合主要特征是:(1)聚氯乙烯乳膠粒徑一般在0.2m以下,分散極細,在工業(yè)上發(fā)展了乳液種子聚合方法,可以達到使乳膠粒徑增大的目的。(2)乳膠粒的數(shù)目隨乳化劑濃度的變化而急劇變化,但與聚合速率的變化相對而言則很小。(3)粒子數(shù)目與引發(fā)劑濃度無關,但反應速度隨引發(fā)劑濃度的增加而增加。(4)乳液聚合產(chǎn)物的分子量與相同反應條件下懸浮聚合法產(chǎn)物的分手量相似,主要與反

24、應溫度有關。(5)聚合轉化率達到7080左右時,一般會有自動加速效應產(chǎn)生(通常稱為翹尾巴),從而得到高分子量的高聚物。典型的乳液聚合糊狀聚氯乙烯的生產(chǎn)氯乙烯種子乳液聚合法的原理 種子乳液聚合法在乳液聚合系統(tǒng)中,如果已經(jīng)有已生成的高聚物膠乳微粒存在,當物料配比和反應條件控制適當時,單體原則上僅在已生成的微粒上聚合,而不生成新的微粒,即僅增大原來微粒的體積,而不增加反應體系中微粒的數(shù)目,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微粒好似種子,因此這種聚合方法稱為“種子乳液聚合法”。典型的乳液聚合糊狀聚氯乙烯的生產(chǎn)氯乙烯種子乳液聚合法的物料組成 用不加種子的乳液聚合法制成的乳液稱為第一代種子,而在第一代種子的基礎上繼續(xù)聚

25、合所制成的乳液成為第二代種子。 利用種子乳液聚合法法制造聚氯乙烯糊狀樹脂常常利用二種規(guī)格的乳液作為種子,即第一代種子和第二代種子。所制成的聚合物乳液直徑呈雙峰分布,這樣既可以降低增塑劑的吸收量,又可改善樹脂的加工性能。 典型的乳液聚合糊狀聚氯乙烯的生產(chǎn) 制備第一代種子乳液和第二代種子乳液的配方組 分用量(質量分數(shù))第一代種子乳液第二代種子乳液單體氯乙烯100100乳化劑十二烷基硫酸鈉0.60.3引發(fā)劑過硫酸鉀0.10.1介質去離子水150150pH調節(jié)劑氫氧化鈉調pH1010.5典型的乳液聚合糊狀聚氯乙烯的生產(chǎn)氯乙烯種子乳液聚合的配方 組 分用量(質量分數(shù))配方A配方B單體氯乙烯100100引

26、發(fā)劑氧化劑過硫酸鉀0.20.07還原劑亞硫酸氫鈉0.02種子乳液第一代種子11第二代種子22介質去離子水150150pH調節(jié)劑氫氧化鈉調pH1010.5調pH1010.5典型的乳液聚合糊狀聚氯乙烯的生產(chǎn)2、氯乙烯種子乳液聚合的工藝和設備氯乙烯種子乳液聚合的工藝流程圖典型的乳液聚合聚丙烯酸酯乳液主要用途:涂料(乳膠漆)、粘結劑。常用的丙烯酸酯單體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常用的共聚單體有: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腈、順丁烯二酸二丁酯、偏二氯乙烯、氯乙烯、丁二烯、乙烯等。其他功能單體:(甲基)丙烯酸、

27、馬來酸、富馬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酰胺、丁烯酸等以及交聯(lián)單體(甲基)丙烯酸羥乙酯、(甲基)丙烯酸羥丙酯等。典型的乳液聚合聚丙烯酸酯乳液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簡稱EVA乳液: 通過引入共聚單體乙烯,可明顯地提高了涂膜的耐水性、耐堿性和耐沾污性。 EVA乳液配方:組 分用量質量份數(shù)組 分用量質量份介質乳化劑乳化劑穩(wěn)定劑乳化劑pH調節(jié)劑去離子水聚氧乙烯(n=35)壬酚醚聚氧乙烯(n=10)壬酚醚乙烯磺酸鈉月桂基硫酸鈉檸檬酸80025155 52pH緩沖劑單體引發(fā)劑還原劑磷酸氫二鈉醋酸乙烯乙烯過硫酸鉀甲醛化亞硫酸氫鈉(4水溶液型的乳液聚合聚丙烯酸酯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 聚苯乙烯吸水性低,價格便宜,但受紫外線照射易變黃,質脆耐沖擊性差。與丙烯酸酯共聚,性能得到改善。苯丙乳液配方:組 分用量(重量%)組 分用量(重量%)單體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2.721.91.91.0乳化劑保護膠體引發(fā)劑pH緩沖劑介質MS-1聚甲基丙烯酸鈉過硫酸銨碳酸氫鈉去離子水2.41.40.20.248.3典型的乳液聚合聚丙烯酸酯乳液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