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首教案語文A版_第1頁
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首教案語文A版_第2頁
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首教案語文A版_第3頁
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首教案語文A版_第4頁
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首教案語文A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年級語文下冊古詩首教案語文A版第一篇: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二首教案語文A版古詩二首教學目標1.學習生字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鼓勵學生細心閱讀,交流感悟,體會兩首詩表達上的異同,從而領悟詩的內涵。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理解詩意。教學難點:在品讀中,感受兩首詩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 教學準備:1.查閱有關詩人及詩的資料。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現廬山的美麗風光) 教學時數: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學習古詩望廬山瀑布。2、 結合注釋理解古詩的意思,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理解古詩的意思。教學難點:想象古

2、詩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流露在詩中的思想感情以及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準備:能夠體現古詩內容的廬山瀑布景色的圖片以及資料。 教學過程:一、渲染意境,激發(fā)興趣談話: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優(yōu)美。1.提問:你們去過廬山嗎?誰能說說廬山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認識“廬”字)廬山是個風景秀麗、令人向往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廬山的美景。(播放廬山課件)2.提問:剛才的畫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3.唐朝詩人李白就曾被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望廬山瀑布。(板書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二、理解詩題,了解詩人1.齊讀詩題,思考:“望廬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書空,寫“瀑”字

3、,注意不要把最后一點寫成捺。理解“望”字。查字典,“望”當什么講?“望”與“看”的區(qū)別是什么? 2.學生互相交流資料,了解李白。1三、試讀古詩,初知詩意1.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詩人李白筆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樣的呢?自己試著讀一讀吧!2.指名試讀。(請男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3.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詩意。四、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1.在這首詩中,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根據詩意聯(lián)想到畫面,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學習要點:(1)“日照香爐生紫煙”“日”“香爐”“紫煙”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日:太陽。香爐:香爐峰。紫煙:紫色的煙云。生:升騰起(變成了)。太陽照

4、射在香爐峰,高高的香爐峰上升騰起紫色的煙云。(2)“遙看瀑布掛前川”“遙看”一詞說明作者站在哪兒觀察瀑布?因為瀑布高大,遙看才能觀其全貌?!皰烨按ā笔鞘裁匆馑迹恐钙俨歼h看就像懸掛在山峰間的一條大河流。(3)“飛流直下三千尺”,“飛”“直”寫出了瀑布的什么特點?水流快、山勢陡,真有三千尺嗎?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夸張手法)長長的水流,飛快地從山上直瀉而下。(4)“疑是銀河落九天”“銀河”“九天”各指什么?銀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現出一條明亮的光帶,夾雜著許多閃爍的小星星,看起來像一條銀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處。古人認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稱為九天。詩里形容極高的天空?!耙伞笔鞘裁匆馑??作者疑什

5、么?詩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懷疑。眼前所見真讓人懷疑是天上的銀河流到了人間。由瀑布到銀河,這是作者的一種奇特的聯(lián)想;將瀑布的高大、急的特點展示無遺。2.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悟朗讀詩歌,不斷豐富腦海中的畫面。 3.師生齊誦,再現詩中的壯觀景象。五、再讀古詩,領悟詩情1.展示瀑布的景觀,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2.體會詩人的情感。提問:在這樣極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詩人李白會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樣? 3.再讀古詩。瀑布雄奇、壯麗,李白的詩同樣氣勢磅礴,耐人尋味。2 請學生帶著動作表情讀古詩,讀出詩人表達的情感。 4.背誦積累古詩。六、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學生搜集并誦讀李白的詩作。 板書:11、古詩二首 望廬

6、山瀑布 生瀑布 掛 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和贊美 (雄偉壯觀、氣勢磅礴) 直下 落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 學習古詩題西林壁。2、 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古詩告訴我們的道理。3、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教學重點:借助注釋理解古詩的意思,想象和朗讀相結合。教學難點:體會詩人流露在詩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古詩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學準備:題西林壁的掛圖、課件。 教學過程:一、復習舊詩,引入新詩 1.復習背誦望廬山瀑布。2.同樣寫廬山,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卻另有一番意境,讓我們跟隨著作者去欣賞,去品味這首詩。二、學習題西林壁 1知詩人,解詩題。蘇軾(10371101),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

7、東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都屬“唐宋八大家”)。題西林壁:書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1)自由誦讀,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2)同桌互讀,互相評議,互相指點。(3)自學古詩:根據課前所查閱的資料理解字詞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語。(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經讀懂的字詞,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教師巡回指導。3 (5)匯報交流,引導有感情地誦讀。第1、2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本湟猓簭恼婵闯蓭X,從側面看成峰,遠近高低各不相同。朗讀指導: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要讀出起伏。第3、4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辈蛔R:看不清。緣:

8、因為。句意: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3入意境,悟詩情。(1)放廬山幻燈片,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說說為什么詩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2)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的情況嗎?(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觀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準確地認識這個事物。)4.小結:題西林壁概括貼切,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讓我們和詩人一起站在廬山之巔,看著眼前這變幻莫測的景象,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學生配樂齊誦)三、總結全課1.望廬山瀑布和題西林壁都是描寫廬山的,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探究詩人不同的藝術構思。)2.吟誦兩

9、首古詩,細細品味不同的韻味。 板書:11、古詩二首 題西林壁橫、側、遠、近、高、低 (不同角度) 各不同“只緣身在此山中”啟示:必須客觀、全面地看問題第二篇:二年級下語文教案-古詩二首-語文A版古詩二首(贈汪倫 游子吟)教學目標: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學習古詩贈汪倫和游子吟,體會朋友之間的友誼,體會母子之情。理解感受詩的意境。3.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練習感情朗讀古詩。 4.學會積累古詩,有背誦古詩的興趣,并能背誦古詩教學重點: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背誦古詩贈汪倫慈母吟。教學難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了解詩意、體會朋友之間的友誼和母子之情。 教學準備

10、:掛圖、錄音機、寫好的書法作品、李白的詩。 學生課前收集描寫送別的古詩。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贈汪倫一、故事引入,激起興趣。1.出示課文插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放錄音:聽有關李白和汪倫之間的小故事,然后教師簡要介紹贈汪倫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1檢查預習:你在課前了解了哪些有關知識,是怎么知道的?2小組合作,自讀古詩。要求:正確朗讀這首詩。結合你所知道的資料,試理解詩句的大概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3檢查自學情況:(1)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注意“贈”是平舌音。(2)找出難記的字,交流識記方法。“潭”字

11、:學生邊說記憶方法,教師板書,用紅色筆提醒大家注意“潭”字右上部是兩個豎,而不是“西”。(3)出示字卡:乘將踏詩指名認讀。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給這些生字寶寶找朋友。(4)了解詩意: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5)質疑解答,指導朗讀: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后兩句詩的意思。深千尺:夸張,說明桃花潭的水很深。踏歌:一邊用腳打節(jié)拍,一邊唱歌。(指名表演,幫助學生理解。)你們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里來了客人,你是怎樣送人的?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12、(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你能試著將你的感受讀出來嗎。(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想一想送別的時候他們會說些什么?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有什么關系?(學生討論)(6)小結:這首詩用水深比喻情深。是?。√一ㄌ兜乃偕?,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讓我們通過讀來理解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自由朗讀,指名讀,齊讀,師生輪讀)4.小組同學在組內交流:(1)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連起來說說詩意。(3)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你從哪里感受出李白和汪倫的情誼深?三、朗讀感悟,創(chuàng)造理解。1.注意節(jié)奏,讀中表達情感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2.假如你就是李白,

13、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請你把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ㄉ吙磮D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3.哪些同學可以來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4.表演詩中描繪的場面,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古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四、拓展閱讀,欣賞古詩。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現在老師為你們提供了幾首,供你們自學欣賞,請你選擇其中一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以書法作品的形式出示古詩)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2.別董大(唐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3.送元二使安

14、西(唐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五、作業(yè)設計:1.收集送別詩,舉行一次吟詩會。2.舉辦一次書法比賽。把自己最喜歡的古詩寫成書法作品,比一比誰寫得好。附:內容簡介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游歷名山大川。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于是就寫了一封信托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游覽嗎?這里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崩畎滓豢矗?!這么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墒堑搅四抢?,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說:“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并不是一萬家酒店。

15、”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后的幾天里,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并帶他游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幾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第二課時 游子吟一、歌曲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1.播放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或好媽媽,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歌曲嗎?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著錄音機一起唱。2.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媽媽?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3.唐朝有一位詩人,名叫孟郊,他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歲時才得到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卑微之職。他要接母親來溧陽,以盡孝心。此時,孟郊眼前浮現出母

16、親關愛自己的一幕又一幕,寫下了一首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歌游子吟。(出示全詩,教者配樂朗誦。)二、初讀古詩,學習生字。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輕讀、默讀、大聲朗讀等。同桌互相檢查:在讀準、讀好的基礎上完整地讀出古詩。想想在這首詩中,孟郊描寫的是一個怎樣的生活場景?2.檢查交流生字掌握情況。(1)難讀字:臨(前鼻音)慈(平舌音)(2)易錯字:吟3.學習會寫字。出示字卡:郊線遲寸(1)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內容:想一想你怎么記住這些字?給這些字找個新朋友?在書寫時哪里最容易寫錯?(2)小組交流匯報。(3)根據實際情況,教師相機強調要注意的地方。4.指名朗讀古詩,檢查字音,大家當評委。三、再讀古詩,讀中感悟

17、。1.分小組朗讀,圈出不懂的詞語,提出不懂的問題。2.試著自讀自悟,或讓同學、老師幫忙解答。3.理解詩意: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你對這首詩的理解。重點理解最后兩句。4.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你當時心中感受怎樣?詩中把母愛比作了什么?讀讀這兩句,體會體會。(個別讀和齊讀)5.小組賽讀。6.教師范讀。學生注意聽老師讀的語音、語氣,體會怎樣讀更好。7.學生讀。讀后說說自己感覺哪些地方讀得最好。四、想象畫面,體會感情。1.出示插圖,播放舒緩而深情的音樂。師:生活中類似的情景你們也許都經歷過,請聯(lián)想母親對自己的關愛,結合你的經歷,就畫面放飛想象的翅膀吧!小組內互相說說你想象的畫

18、面。指名說說想象的內容。學生描述如有困難,教師在樂聲中深情描述以作啟示:一位年輕的學子即將出門求學。想到天氣已涼,孩子此去路途遙遠,一月、兩月,一年、兩年不知何時才能歸來。老母親心中一陣惆悵:就讓他多帶件衣服吧。她拿出針線,就著昏黃的燈光,為兒子縫制起衣服來。衣服上的針腳是那么致密,也許母親想讓兒子的衣服更耐穿、更結實些吧。一陣飛針走線后,看看在身邊苦讀的兒子,老母親把油燈往兒子那邊挪了挪,又拔下發(fā)簪,把燈芯撥亮一些,開始穿針引線。望著老母親瞇縫的雙眼,布滿皺紋的額頭,兒子的眼眶濕潤了。是啊,正如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給它的溫暖,兒子的愛心又怎能報答得了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2.母愛是陽光,母愛

19、是雨露,母愛是海洋,詩人用寥寥幾筆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一種感情?在這首詩中,哪句話最讓你感動?為什么?3.我們一起來讀讀古詩,把這種對慈母情的歌頌送給天下所有的母親。4.試著背一背這首詩。指名有感情地背誦詩歌。五、拓展延伸:1.從古至今,流傳著許多歌頌母愛的詩歌。請同學們欣賞兩首冰心的現代詩:繁星往事繁星(一五九)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往事(八)母親呵!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2.唱一唱和母親有關的歌。六、小結七、作業(yè):詩詞積累:搜集思親的古詩或者現代詩。第三課時活動:賽詩會一、宣布活動

20、規(guī)則。1.活動準備:以四個同學為一組,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2.活動安排:活動分為個四環(huán)節(jié),分別是:我會讀、我會說、我知道得真多、我寫得真棒。3.活動總結:評出“優(yōu)秀小老師”“智慧星”等獎項。二、活動。(一)我會讀。1.每一小組的每一個同學輪流認讀教師手中生字卡。字卡:贈汪將欲踏潭吟郊慈臨寸詩乘線遲(全對加15分,錯一個扣1分。)2.每組派一個代表有感情地背誦古詩一首。(必須是本篇課文中的一首。)(流利、有感情加10分,符合一項要求得5分。)3.小組之間互相指名讓對方小組一位同學有感情背古詩一首。(正確,流利有感情加20分,正確得5分,流利得5分,有感情得10分。)(二)我能說。1.老師說古詩的

21、前半句或一個字,搶答后面部分。(1)慈母手中線,。(2)誰言寸草心,。(3)桃花潭水深千尺,。(4)忽聞。(每按要求回答出來一題,該小組加5分。)2.小組挑戰(zhàn)賽:按照老師剛才的出題方式,小組之間互相出題。(每按要求回答出一題,該小組加5分,沒有回答正確則扣去3分。)3.教師描繪意境,用古詩來表述。(1)登上小船將要出發(fā)的時候,忽然聽到岸上傳來邊打拍子邊唱歌的聲音。(2)母親為即將離家遠游的兒子縫制衣服,透露出母親的無限慈愛。(3)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好友的一片深情。(每按要求回答出來一題,該小組加5分。)4.小組挑戰(zhàn):按照老師剛才的出題方式,小組之間互相出題。(每按要求回答出一題,

22、該小組加5分,沒有回答正確則扣去3分。)(三)我知道得真多。交流搜集到的古詩或者現代詩。(本環(huán)節(jié)總分50分,教師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學生意見計分。)1.介紹自己搜集到的詩。(朗讀)2.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詩。(文字)(四)我寫得真棒。出示本課所學的八個生字,每個生字寫2個,展示評比交流。(小組中每個成員都書寫正確,每人加5分,書寫錯誤則不記分。整潔、美觀再加5分)三、活動小結及評獎。第三篇:(語文A版)二年級語文教案 古詩二首古詩二首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讀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相思并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1,認讀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

23、地朗讀相思并背誦. 教具準備:課件或實物. 教學過程:一、導入出示紅豆或課件,圖片. 師講紅豆的特點.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寫紅豆的詩歌. 板書課題:相思解題:思念. 自由讀詩畫出生字. 讀準節(jié)奏. 相思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二、學習生字讀此ci此物,此事,此地. 注意與些的區(qū)別. 指導書寫生字出示生字8 個. 組詞識記. 師進行指導識記. 此,客,何,背,尾,房,屋,層師范寫. 生書寫.三、朗讀詩歌相思自由讀詩. 師引導讀詩. (1)大家找找,哪一句寫了紅豆(紅豆生南國) (2)出示紅豆(可以是圖片) 出示地圖(長江以南叫南國也叫江南) 紅豆生長在什么季

24、節(jié),找一找,讀出來.(春來發(fā)幾枝)出示掛圖,紅豆樹枝繁葉茂,紅豆累累.師引導:這紅豆美么大家想把這份美讀出來么齊讀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如果你要離開故鄉(xiāng)了,會帶走故鄉(xiāng)的哪些東西(泥土,水,樹葉,紅豆)(3)師:.江南的水,土,葉,豆代表了故鄉(xiāng),所以詩人這樣寫.愿君多采擷,(希望你多多采摘)此物最相思.(這東西最會引起人們思念故鄉(xiāng))掛圖了解詩意.紅豆生長在江南,春天來了紅豆常得十分茂盛.希望大家多多采摘,這東西能引發(fā)大家思念故鄉(xiāng).大家想想學過哪些寫到思念的詩.(靜夜思)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還用什么樣的語調朗讀請一學生示范讀.評價.讀出紅豆樹的美.讀出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大家齊讀.背誦古詩.四、,拓展思維再出

25、示幾首有關思念的詩,讓學生課余讀一讀.靜夜思,憶江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五、作業(yè)抄寫生字.第二課時教學目標:認讀余下的6 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回鄉(xiāng)偶書并背誦.感悟詩歌中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教學重點,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回鄉(xiāng)偶書.背誦回鄉(xiāng)偶書.教具準備:教學掛圖.教學過程:復習導入.識記此.聽寫三個詞語.背誦詩歌. 學習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偶(少) 鬢衰客何2,同桌交流讀生字.3,容易學的生字不教.重點教以下幾個生字.偶(偶然) 鬢(鬢毛) 衰(衰老)出示詩句測讀.回鄉(xiāng)偶書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笑問客從何處來初讀回鄉(xiāng)偶書自由讀詩,找出讀不懂的詞,句.交流.匯報并解決.鄉(xiāng)音:故鄉(xiāng)的

26、口音.鬢毛衰:鬢角的頭發(fā)花白了.相識:不認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笑著問客人從什么地方來. 朗讀指導.解題:回鄉(xiāng)偶書回到故鄉(xiāng)偶然寫下的(或有感寫下的.)師:大家讀懂了哪一句師:面對一點都不認識的老人,兒童會說什么請同學們表演一下.朗讀全詩.感悟詩歌小結這首詩中的詩人回到了久別的故鄉(xiāng),他多么高興啊,可是卻遇到了一群可愛的小孩,小孩的問話讓老人感慨不已,于是他寫下了這首回鄉(xiāng)偶書.現在請大家齊讀詩歌,讀出詩人回鄉(xiāng)的快樂與驚訝,讀出小孩的可愛,真誠.作業(yè)背誦古詩.板書設計:紅豆生南國相思此物最相思思鄉(xiāng)小離老回回鄉(xiāng)偶書 笑問客從何處來兒童不識第四篇:(語文A版)五年級語文教案 古詩二首古詩二首教學設計教學目

27、標:1、學習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新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3、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積累古詩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古詩宿石邑山中,掌握詩中的生字。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和贊美西湖的思想感情以及詩人羈旅辛苦,孤獨凄清的況味。3、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宿石邑山中,并背誦。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宿石邑山中的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準備:1、體現石邑山風景的圖片以及詩人韓翃的資料。2、生字詞語卡片。教學過程:一

28、、導入1、我們曾經學習過不少古詩,誰來背背?大家想想,我們以前是怎樣來學習古詩。2、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兩首古詩。二、學習宿石邑山中(一)初讀感知1、出示古詩,指導學生讀題,注意“邑”字的讀音。宿石邑山中唐韓翃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2、簡介作者。詩人韓翃(hng):字君平,唐代詩人。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一直在軍隊里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時稱“大歷十才子”。3、初讀詩歌,學習生字。指名讀,齊讀,讀準生字“邑、韓、靄、錫”。4、解題。指名說說題目的意思。(二)細讀理解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這首詩里都寫了些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這首詩

29、描繪了石邑山變幻多姿的迷人景色。前兩句寫傍晚投宿所見山之景,后兩句寫曉行山中所見天之色。2、引導學生逐句理解詩意?!案≡撇还泊松烬R”,寫仰望所見,詩句運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寫了這種直插云天的氣勢:那高空飄忽浮動的白云也飛升不到山的頂端,敢去與它比個高低?!吧届\蒼蒼望轉迷”,則是寫遠眺情景:摩天的山巒連綿不斷,飄蕩的晚霞忽淡忽濃,忽明忽暗,給重巒疊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三四句“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是這首七絕精妙傳神之筆。重點指導學生體會“暫”“飛”的妙用。3、體會詩情。表面看,這首詩似乎單純寫景,實際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對石邑山雄偉高峻的驚愕與贊嘆;三四句曉

30、行幽靜清冷的畫面,表達了詩人羈旅辛苦,孤獨凄清的況味。4、配樂朗誦,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展開想象,隨詩人一同走進夜色中幽深神秘的石邑山。5、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三、總結古詩學習方法初讀古詩了解詩人理解詩意體會詩情背誦古詩四、作業(yè)1、默寫古詩。2、搜集整理韓翃的其他詩篇,自學欣賞。五、板書設計:宿石邑山中唐韓翃(hng)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古詩學習方法初讀古詩了解詩人理解詩意體會詩情熟讀成誦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學習古詩望洞庭,理解詩意,感悟詩境,從中受到美的熏陶,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望洞庭。教

31、學重點難點:理解望洞庭的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古詩學習的基本方法。教學過程一、復習舊知。1、背誦宿石邑山中。2、學生總結古詩學習方法。初讀古詩了解詩人理解詩意體會詩情熟讀成誦二、學習望洞庭1、學生根據古詩學習方法自學古詩。2、小組交流體會。3、集體交流,不夠具體的地方互相進行補充。作者,劉禹錫,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字夢得。河南洛陽人。白居易尊稱他為“詩豪”。全詩大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湖上沒有一點風,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過的銅鏡,遠遠望去,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里的青螺。三、感悟詩境。1、出示三、四句古詩的畫面:你看到

32、了什么?2、思考:詩中是怎樣描繪這幅畫面的?3、學生有感情地讀一讀。4、反饋:這兩行詩句中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5、教師追問:詩中還把洞庭湖比作什么?6、教師小結,齊讀古詩。三、課堂練習。1、師范讀,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和高低起伏。2、生采用多種形式誦讀直至熟讀成誦。3、練習說話:結合插圖,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望洞庭這首詩描繪的景色。4、寫字指導,強調“螺”的結構。四、作業(yè)。1、背誦兩首古詩。2、課后搜集整理描寫山水景色的古詩進行閱讀,開展古詩閱讀交流會。板書設計:望洞庭劉禹錫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遙望洞庭山水色,

33、白銀盤里一青螺。 3白銀盤:形容洞庭湖。4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這里指湖中的君山。第五篇:三年級上語文教案-古詩二首-語文A版古詩二首教學目標:1認識4個生字,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2通過看注釋,查字、詞典,邊讀邊想象,大體理解每首詩的意思,體會朋友之間真摯的感情。3朗讀并背誦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詩句意思,體會朋友之間真摯的感情。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幻燈片、投影儀、錄音機、磁帶。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談話揭題。師述:通過平時的學習,我們古詩庫中已經積累了不少古詩。今天我們的古詩庫又將增加兩首古詩,它們分別是送元二使安西別董大。板書課題。二、學習送元二使安西。1簡介

34、作者。王維(?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王維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2學生自由讀古詩,試著理解詩句的意思。3檢查自學情況,想象畫面。(1)指名讀,正音。舍:多音字。舍(sh)不得、宿舍(sh)。在本詩中讀“sh”。朝:多音字。朝(zho)霞、朝(cho)代。在本詩中讀“zho”。(2)說說自己通過朗讀,讀懂了什么?(3)查字典或詞典,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意思。詩句的意思:“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意思是:渭城的早晨,剛剛下過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土,旅店旁的楊柳被雨水淋過后更加青翠了?!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意思是:朋友,您就要

35、上路了,請再喝一杯送別酒吧,等你出了陽關后就不容易見到老朋友了。三、想象表演,體會感情。1邊讀邊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2說說自己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同桌分別扮演王維和元二,再現依依惜別的情景,加深對古詩的理解。3指導朗讀。4反復誦讀,體會感情。四、拓展。1交流自己學過的王維的古詩有哪些?(山居秋暝竹里館雜詩相思使至塞上鹿柴鳥鳴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2試著背一背王維的詩。五、鞏固生字詞。1認讀生字:唐 舍 杯 董 雁。2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唐”字和“董”字的寫法。“唐”第5筆稍長,寫在橫中線上?!岸敝袡M畫很多,第5筆最長。六、作業(yè)。1背誦、默寫送元二使安西。2預習別董大。第二課時一、復習談

36、話,引入新課。1背誦送元二使安西。2師述:這是王維送別好朋友元二時寫的一首詩。一位名叫高適的詩人也寫有一首送別好友的詩。他是怎樣寫的,表達怎樣的情感呢?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就會明白。板書課題。二、檢查預習情況。1通過課前預習,你們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對他有什么了解?高適(約702765),字達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與李白、杜甫結交。他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詩人。他的詩歌,語言質樸精煉,氣勢雄健高昂,粗獷豪放,遒勁有力。他是唐朝發(fā)展到極盛時期最著名的邊塞詩人之一。2古詩寫的是高適送別誰?(董大:當時著名的琴師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3指名朗讀古詩。三、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37、。1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明白哪句的意思就說哪句。2討論交流。老師相機引導學生了解詩意。詩句的意思:“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的意思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甚至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黯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暉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澳钋奥窡o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意思是,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ㄟ@是對朋友的勸慰。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3啟發(fā)學生想象高適和董大分別時的情景。4朗讀全詩。5全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真摯而深厚

38、的思想感情。)四、鞏固生字詞。1認讀生字詞。2指導識字。重點指導“董”“雁”字的寫法。五、總結延伸。1說說這兩首古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詩中表示友誼的詩句有哪些?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六、配樂朗讀,深化理解。1自由練讀,摸索朗讀方法和技巧。2老師指導朗讀。前兩句景物描寫朗讀時語速較慢,要有凄涼之情,空曠之感?!澳钋奥窡o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兩句要讀出慷慨大度的氣勢。3配樂朗誦。七、作業(yè)。1背誦并默寫古詩。2課外收集唐朝的古詩,舉行古詩朗誦會。板書設計:語文版新課標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2、感受異域風情,理解

39、“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3、認識3個生字,會寫7個。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耐人尋味”等詞語的意思。【教學重點】1、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有感情朗讀2、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并從中受到教育?!窘虒W過程】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1、今天我們學習季羨林的一篇介紹德國的風景民俗的文章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板書課題: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2、課前請同學們查閱了資料,現在請你們把搜集到的資料交流一下: 關于季羨林你了解什么?學過關于季羨林的什么課文?季羨林先生在你的印象中是一位怎樣的老人?或者怎樣的作家?小結: 關于德國的民俗風情你知道哪些?(廣袤的原野,安靜

40、的河流,古老的教堂,狂熱的都市,精致的小鎮(zhèn)。)3、教師小結。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文中有許多新的詞語,不知大家在預習的時候解決了沒有?出示:莞爾一笑 脊梁 應接不暇自顧不暇 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2、指名讀文,思考問題:德國的風情民俗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三、精讀全文,交流感受1、過渡:德國的風情民俗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先用自己的話說說,然后讀相關的句段)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2、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景色的奇麗?隨機出示相關的重點句段: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

41、暇。 學生讀教師感情朗讀,學生閉目想象: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家家戶戶的窗子上鮮花怒放,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美麗極了!仿佛看到了各種鮮花爭奇斗艷,吸引來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師:通過想象,大家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這奇麗的景色!讓我們看看文中的插圖,再通過我們有感情的朗讀把這奇麗的景色表現出來吧!(評價讀得怎樣。)“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說明了什么?體會花之多、花之美。聞著花香 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奇特的民族”?本段最后兩句的確耐人尋味,意味深長,默讀一下2、3自然段,結合上下文,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吧!重點指導朗讀以下句段:家家戶戶

42、都在養(yǎng)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yǎng)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ǘ涠汲忾_,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甭?lián)系生活中還有哪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事例?(班級圖書角、輪流打掃衛(wèi)生)師:當我們?yōu)閯e人付出的時候,別人也在為我們付出,在互相幫助中我們共同享受生活的樂趣,這本身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讀懂了這段話,再來讀,大家就一定會讀得更有感情,更“耐人尋味”了!(齊讀3自然段:男女生接讀,看圖背誦。) 走在德國,滿眼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這是多么

43、令人賞心悅目!這是多么奇麗的景色!走在德國,感受到的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境界!這是多么奇特的民族!誰愿意入情入境地為大家朗讀最后一段?把這種種思緒,滴滴感受讀出來。師:你最喜歡哪句話?談談你的體會? 預設一:“變化是有的,但是美麗并沒有改變?!睅煟骸懊利悺钡暮x包含什么?女主人的淳樸善良的人生境界像花一樣美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民俗風情! 預設二:“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師:贊美德國街道奇麗的景色!贊揚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人生境界! 預設三:“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xiāng)的夢?!睅煟鹤髡咛兆碛邗r花艷麗之中,觸景生情,沉浸于思鄉(xiāng)情緒之中。這會是一個怎樣的夢呢?夢中他在思念什么?(思念親人,思念家鄉(xiāng),思念祖國。)課下請同學們結合你對作者的了解,對課文的感悟,續(xù)寫一段話:夢見了;夢見了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聞著花香,看著花語,伸出異國他鄉(xiāng)的青年季羨林先生怎能不懷念祖國和家鄉(xiāng)?怎能不懷念親人?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1、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季羨林先生走進了德國,感受到了德國的風景美和人情美,相信這篇雋永的小短文留給我們記憶深處的不僅僅是這些?,F在我想知道此時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2、感謝季羨林先生引領我們感悟美麗,引領我們去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如今,96歲高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