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_第1頁
流行性腮腺炎_第2頁
流行性腮腺炎_第3頁
流行性腮腺炎_第4頁
流行性腮腺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查房目的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概念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臨床表現(xiàn)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護理診斷及護理措施了解胰腺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及護理措施了解睪丸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及護理措施掌握靜脈營養(yǎng)液的配置第一頁,共四十一頁?;举Y料

患兒,劉文強,男,7歲。因“雙耳下腫痛8天,發(fā)熱、頭痛6天,腹痛3天”于2015年6月4日23:17入院。既往史:體質一般,無藥物過敏史,否認H1N1流感接觸史,流行性腮腺炎接觸史不詳。第二頁,共四十一頁。查體:

T:36.5(腋溫),P:90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體重:20公斤。神志清楚,精神較差,反應欠佳。咽部有充血,扁桃體無紅腫,無膿性分泌物。左側耳垂下以耳垂為中心彌漫性腫大,邊界不清,約1.5cm*1.0cm大小,局部不紅,無壓痛。腹部平軟,劍突下輕壓痛,肝、脾肋緣下未觸及。第三頁,共四十一頁。輔助檢查:

5-31(外院)腦脊液:細胞總數(shù)0.53*109/L,淋巴細胞97.9%,GLU2.7mmol/L,蛋白0.8g/L。6-2(外院)血淀粉酶:416U/L。6-3(外院)血淀粉酶:504U/L。腹部CT:胰腺增大(未見報告單)第四頁,共四十一頁。入院診斷:①、流行性腮腺炎②、流行性腮腺炎并腦炎?③、流行性腮腺炎并胰腺炎?第五頁,共四十一頁。診療計劃:1、兒科護理常規(guī),重癥監(jiān)護,告病危,心電監(jiān)護+血氧監(jiān)測,中心吸氧,禁食,記24小時出入水量,測BPQ4h,

測BSQ6h,測神志-瞳孔Q4h,絕對臥床休息,呼吸道隔離,接觸隔離,建立多組靜脈通道等。2、抗病毒治療:阿昔洛韋。3、對癥支持治療:烏司他丁抑制炎癥反應,神經(jīng)節(jié)營養(yǎng)神經(jīng)等對癥支持處理。4、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尿常規(guī)、CRP、降鈣素原、呼吸道病毒抗體、血氣分析、肝腎功能、心肌酶、電解質、免疫全套、肌鈣蛋白、血脂肪酶、心電圖、腦電圖、腰穿、頭顱MIR平掃+增強等相關檢查。第六頁,共四十一頁。治療進程:1、2015-06-04患兒入院時劍突下輕壓痛,急請外科會診予完善腹部CT平掃+增強,治療上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鈉抗感染,奧美拉唑護胃,6-542解痙,生長抑素抑制胰酶活性等對癥支持處理。血氣分析+離子分析:pO234mmHg,偏低,考慮靜脈血。2、2015-06-05患兒腹痛好轉,01:40行腰椎穿刺術,腦脊液為清亮無色透明液體,壓力為80mmH2O,正常。3、2015-06-06患兒無腹痛,未訴不適。第七頁,共四十一頁。4、2015-06-07

患兒完善頭顱MIR平掃+增強、腦電圖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治療同前。5、2015-06-08因患兒淀粉酶偏高,

請消化內科會診,復查腹部B超,未見明顯異常。停病危改病重,停心電監(jiān)護+血氧監(jiān)測,停絕對臥床休息,停禁食、胃腸減壓,改流質飲食,停測BPQ4h改測BPBid,

停測神志-瞳孔,停用6-542解痙等。因梅毒特異性抗體值偏高,請皮膚科會診,考慮梅毒感染,暫未做特殊處理。6、2015-06-09患兒癥狀明顯改善,轉感染科繼續(xù)治療。第八頁,共四十一頁。日期日期腦脊液常規(guī)檢查::腦脊液常規(guī)

日期6-5細胞總數(shù)(10~9)/L0.040(0-0.008)白細胞總數(shù)(10~9)/L0.030(0-0.008)第九頁,共四十一頁。項目6-56-66-76-9血淀粉酶U/L898.00(0-96)933.10(0-96)933.10(0-96)489.20(0-96)血脂肪酶U/L23.00(0-60)27.00(0-60)219.00(0-60)尿淀粉酶U/L2234.0(0-450)1977.00(0-450)1473.00(90-450)日期陽性實驗室結果:第十頁,共四十一頁。項目日期6-66-7梅毒特異性抗體2.77index2.21index梅毒常規(guī)血漿反應素試驗陰性陽性實驗室結果:第十一頁,共四十一頁。日期明確診斷:

流行性腮腺炎并腦炎

胰腺炎

第十二頁,共四十一頁。護理診斷:1、疼痛與腮腺炎癥腫痛、胰腺炎癥增大有關。2、有體溫改變的危險與病毒感染有關。3、潛在并發(fā)癥腦炎與病毒侵入腦組織有關,胰腺炎與消化酶滲入間質有關。4、有傳播感染的可能與病原體排出有關。5、有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有關。6、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患兒攝入不足、長期臥床有關。7、焦慮與病情嚴重及患兒和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缺乏有關第十三頁,共四十一頁。護理措施:1、減輕疼痛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繼發(fā)感染。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縮,可減輕炎癥充血程度及疼痛。遵醫(yī)囑使用6-542解痙,禁食、胃腸減壓以減少胰腺分泌。臥床休息,使患兒處于彎腰倦腿體位,以緩解疼痛。2、體溫的監(jiān)測監(jiān)測體溫變化,保證休息,防止過勞,如有發(fā)熱予以頭部冷敷、溫水擦浴,必要時遵醫(yī)囑予以藥物降溫。3、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如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劇烈頭痛、嘔吐、腹痛、頸強直、嗜睡、煩躁或驚厥,應及時發(fā)現(xiàn),第十四頁,共四十一頁。盡早處理,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4、預防感染的傳播對患兒應采取呼吸道隔離至腮腺腫大完全消退。接觸者一般不一定檢疫,但應留驗3周,對可疑者應立即暫時隔離。5、加強營養(yǎng)監(jiān)測并記錄患兒的攝入量,根據(jù)患兒熱量的需要,遵醫(yī)囑合理安全使用營養(yǎng)制劑。6、壓瘡的預防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汗?jié)褚挛锛皶r更換。每兩小時翻身一次,防止局部組織長期受壓。7、心理護理

向患兒及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緩解其緊張情緒。

第十五頁,共四十一頁。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或流腮,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膿性腫脹疼痛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肝、腎、心、關節(jié)等幾乎所有的器官。本病好發(fā)于兒童,亦可見于成人。腮腺位于耳屏、下頜角、顴弓所構成的三角區(qū)內,正常腮腺體薄而軟,觸診時摸不出腺體輪廓。腮腺導管位于顴骨下1.5cm處橫過嚼肌表面,開口相當于上頜第二磨牙對面的頰粘膜上。第十六頁,共四十一頁。流行病學: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本病的傳染源。自腮腺腫大前7天到腫大后9天均有傳染性。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血液、尿液及腦脊液中。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散發(fā),多見于冬、春兩季?;颊咧饕菍W齡兒童。感染后一般可獲較持久的免疫力。第十七頁,共四十一頁。病因及發(fā)病機制:

腮腺炎病毒屬副粘液病毒科。此病毒抵抗力低,甲醛、紫外線和56溫度均可滅活,但4時可活數(shù)天。腮腺炎病毒經(jīng)口、鼻進入人體,在局部黏膜上皮細胞和淋巴結中復制,然后進入血液,播散至腮腺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起腮腺炎和腦膜炎。病毒在此進一步繁殖復制,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2次病毒血癥,侵犯第1次未曾受累器官,引起炎癥,臨床上呈現(xiàn)不同器官相繼出現(xiàn)病變的癥狀。第十八頁,共四十一頁。臨床表現(xiàn):潛伏期14-25天,平均18天。1、癥狀部分病例有發(fā)熱、頭痛、乏力、肌痛、厭食等前驅癥狀。腮腺通常是一側腫大,2-4天內波及對側,也有兩側同時腫大或始終限于一側者。腮腺腫痛明顯,進食酸性食物疼痛加劇。頜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時累及,有時是單獨受累。2、體征腮腺腫脹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后、下發(fā)展,使下頜骨邊緣不清。局部皮膚發(fā)亮,但不發(fā)紅,輕度觸痛,表面灼熱。腮腺管有紅腫。頜下腺腫大時頸前下頜明顯腫脹,可觸及橢圓形腺體。舌下腺腫大時,舌下及頸前下頜腫脹。不典型病例可無腮腺腫脹而以單純腦膜腦炎、腦膜炎或睪丸炎的癥狀出現(xiàn)。

第十九頁,共四十一頁。3、并發(fā)癥常見的并非癥有腦膜炎、腦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和心肌炎等。

第二十頁,共四十一頁。輔助檢查:1、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shù)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有并發(fā)癥時白細胞總數(shù)及嗜中性粒細胞可增高。2、血清、尿淀粉酶測定90%患者血、尿淀粉酶增高,并與腮腺腫脹平行。血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診斷。3、血清學檢查血清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提示近期感染。4、病毒分離患者唾液、腦脊液、血和尿中可分離出病毒。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一頁。診斷要點:主要根據(jù)發(fā)熱和以耳垂為中心的腮腺腫大,結合流行情況和發(fā)病前2-3周有接觸史,診斷一般不難。無腮腺腫大的腦膜腦炎、腦膜炎、睪丸炎等,確診需要依靠血清學檢查和病毒分離。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一頁。治療要點:

主要為對癥和支持治療。發(fā)病早期可予以抗病毒治療,療程5-7天。亦可服用普濟消毒飲等中成藥。頭痛和腮腺脹痛可用鎮(zhèn)痛藥。并發(fā)睪丸炎者應局部冷敷并用棉花墊和丁字帶托起睪丸以減輕頭痛。重癥或并發(fā)腦膜炎、心肌炎患者,可用地塞米松治療5-7天。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一頁。健康指導:1、疾病知識指導指導家長發(fā)現(xiàn)腮腺炎患兒立即采取呼吸道隔離,直至腮腺腫大消退后3天。有接觸史的易感兒應觀察3周。居室應通風,對患兒口、鼻分泌物及污染用品都應進行消毒。若有并發(fā)癥表現(xiàn),及時送醫(yī)院就診。介紹減輕疼痛的方法。2、用藥指導告知家長利用利巴韋林使用劑量、方法及療程,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一頁。流行性腮腺炎的飲食禁忌:飲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常見的食物禁忌:忌辛辣厚味之物如咖喱、辣椒、辣醬、辣油、茴香、芥末、五香粉、桂皮、生姜、濃湯等辛辣厚味之物對口腔刺激甚大,可使腮腺口紅腫加重,唾液分泌困難,繼而加重病情。再則,這類食品辛熱助火,可使體溫升高。

忌發(fā)物如鯽魚、黑魚、河鰻、黃魚、帶魚、蝦、蟹、羊肉、狗肉、公雞肉、香菜等都為升發(fā)之物,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食之會使腮腺腫脹疼痛加劇,體溫上升,并使病程延長。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一頁。

忌冷飲患兒高熱,不宜飲用冰凍之品,以免消化不良。本病因咀嚼困難,食物不能很好地被粉碎,再加上唾液分泌不佳,都給消化食物帶來了困難,故保證消化道的運化,不吃冷飲是非常重要的。

忌堅硬之物堅硬之物必須用力咀嚼,腮腺炎患者由于腮腺部及頸下淋巴結腫大,嚼食即會引起疼痛,不利于腮腺炎癥的康復,故堅硬之物不可食用。這類食物有花生米、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蘋果、菠蘿、小核桃、伊拉克蜜棗、東北地區(qū)的窩窩頭、高梁餅、壓縮餅干、玉米飯、高梁米飯、海蜇皮、海蜇頭、未經(jīng)煮爛的各種肉類和油炸、烤炙之品等。

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一頁。

忌長纖維蔬菜如芹菜、竹筍、毛筍、冬筍、韭菜、蒜苗、豆芽、菠菜、黃瓜、蕹菜等都需要用力咀嚼后才能下咽,腮腺炎患者腮部腫脹時必須忌食,消腫后應煮爛食用。

忌興奮之物酒、咖啡、濃茶皆為興奮之物,體溫升高者不可服用,否則會引起噪動不安,使患兒難以安靜入睡,引起病情波動。茶葉中的茶堿還能升高體溫,并會降低解熱藥的藥理作用。

忌過甜、過咸及酸性的食物患本病患兒的飲食必須清淡,過甜、過咸的食物都會刺激腮腺口而引起排泄唾液的障礙,使病情加重。酸性食物如醋、糖醋炒菜、酸梅湯等都會使唾液增多而加劇腮腺的負擔。

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一頁。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癥狀體征:腮腺炎表現(xiàn)合并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心悸、氣促、出汗、面色蒼白及意識障礙,血壓、心率波動等表現(xiàn)。診斷依據(jù):凡發(fā)熱、腮腺腫大或頜下腺腫大并伴有流行病史者臨床診斷為流腮。急性胰腺炎主要診斷依據(jù):

(1)持續(xù)性中上腹疼痛和發(fā)熱,伴或不伴惡心、嘔吐和腹脹;(2)血、尿淀粉酶升高;(3)血脂肪酶升高;(4)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5)B超、CT檢查胰腺體積增大。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一頁。胰腺炎的護理

1、禁食、胃腸減壓;遵醫(yī)囑使用抗胰酶藥、解痙藥或止痛藥;協(xié)助病人更換體位,按摩背部以減輕疼痛。

2、記錄24h出入水量,建立多組靜脈通道,調節(jié)輸液速度,注意有無休克發(fā)生。

3、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4、對于禁食者,早期提供營養(yǎng)支持,如靜脈營養(yǎng)液的輸入。5、早期給予抗生素治療,預防因腸道菌群移位造成的細菌感染。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一頁。淀粉酶:

淀粉酶(AMY或AMS)全稱是1,4-α-D-葡聚糖水解酶,催化淀粉及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麥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鍵支鏈的糊精。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肺、肝、甲狀腺、脂肪等組織亦含有此酶。其測定主要為比色法和速率法。正常值:1、磺-淀粉比色法:血清800~1800U/L;尿液1000~12000U/L。2、對-硝基苯麥芽七糖法血清(漿)100~220U/L尿液120~1200U/L。第三十頁,共四十一頁。臨床意義:

血清淀粉酶測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診斷。一般于發(fā)病后6~12h開始升高,12~24h達峰值,2~5天恢復正常,因此血清淀粉酶活性顯著升高對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診斷價值較大。尿淀粉酶于發(fā)病后12~24h開始升高,持續(xù)時間長,下降比血清淀粉酶慢,故胰腺炎后期測尿淀粉酶更有價值。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急性闌尾炎、潰瘍性穿孔、腸梗阻、流行性腮腺炎、唾液腺化膿等血清淀粉酶均可升高。腎功能障礙時,血淀粉酶升高,尿淀粉酶降低。各種肝病患者,血、尿淀粉酶常同時降低。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一頁。腮腺炎合并睪丸炎:癥狀體征:

1、有腮腺炎病史,腮腺腫脹,腮腺口紅腫,按壓有分泌物出現(xiàn)。2、睪丸疼痛,可伴發(fā)熱、寒戰(zhàn)、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常在腮腺炎發(fā)生后3~4天出現(xiàn)癥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