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課件_第1頁
第十二章 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課件_第2頁
第十二章 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課件_第3頁
第十二章 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課件_第4頁
第十二章 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二章大學生生命教育與心理危機應對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ヂ迥窞槭裁匆M行生命意識教育?我國每年因為自殺而死亡的大約300000人!生命意識教育更應該在中小學展開!據(jù)統(tǒng)計,2012年全球自殺估算人數(shù)約80.4萬人,平均每10萬人中有11.4人自殺。一、自殺自殺率2014-09-1316:39:00|來源:海外網(wǎng)|字號:

圭亞那朝鮮韓國斯里蘭卡立陶宛蘇里南莫桑比克尼泊爾坦桑尼亞哈薩克斯坦地域的不同和化學農(nóng)藥都對該國的自殺情況造成了影響。(除草劑自殺)在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的人類發(fā)展指數(shù)排名中,圭亞那在187個國家中排名第121位;在最新的世界經(jīng)濟論壇國家競爭力排行榜中,圭亞那則是在144個國家中排名第117位。/n/2014/0913/c345805-21076598.html基于的是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全球衛(wèi)生項目中一位名叫賽琳娜學生的深度采訪。她談到了一些男性會因無法履行其身為養(yǎng)家者的角色而感到絕望和沮喪,進而轉向家庭暴力、酗酒,有時甚至是自殺。文化、壓力、農(nóng)藥中國自殺行為的特點1、自殺人口數(shù)量最多:2000年195000人;2004年,287000人。2、自殺率全球排名第24位(2000年):俄羅斯第2;德國第11;日本第23;法國第25;美國第38。3、自殺率農(nóng)村大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而其他國家男性自殺率遠大于女性。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資料顯示,2005年年美國全國人口自殺率為11.0,其中男性自殺率為17.7,女性為4.5;15-24歲年輕人自殺率10,其中男性自殺率為16.1,女性為3.5;2005年日本全國人口自殺率為24.2,其中男性自殺率36.1,女性為2.9,2009年日本全國人口自殺率為24.4,其中男性自殺率36.2,女性13.2,15-24歲年輕人自殺率為15.2,其中男性自殺率為20.4,女性9.8;2006年俄羅斯人口自殺率為30.1,其中男性自殺率53.9,女性9.5,15-24歲年輕人自殺率為25.8,其中男性自殺率為43.7,女性為7.1。中國農(nóng)村的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即全國75%的自殺發(fā)生在農(nóng)村。中國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25%。中國大學生自殺行為的特點1、低于國內(nèi)同齡人口自殺率:2010年中國大學生自殺率1.24/10萬,而20-24歲人口自殺率3.79/10萬;(我國大學生約3000萬)2、低于美國大學生自殺率:美國大學生自殺率7.5/10萬3、近幾年下降幅度很大:1989-1991年南京23所高校自殺率16.22/10萬;1991-1995年,北京8所高校9-24/10萬,同期全國人口自殺率19.85/10萬。中國大學的生活態(tài)度教育及完備系統(tǒng)的學生工作可能是重要的原因。據(jù)全國疾病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1991~1995),中國的自殺死亡率為19.85/10萬,衛(wèi)生部1999年公布的1993年數(shù)據(jù)為22.2/10萬。中國自殺死亡的絕對人數(shù)居世界第一,全世界大約每年42%的自殺死亡發(fā)生在占世界人口25%的中國人口。中國的「半月談」2004年第11期一篇題目為「自殺干預:為了每年28萬條生命」的報道指出,中國平均每年自殺死亡人數(shù)為28.7萬人,占全國全部死亡人數(shù)的3.6%。中國農(nóng)村的自殺率是城市的3倍,即全國75%的自殺發(fā)生在農(nóng)村。中國女性自殺率比男性高25%,而發(fā)達國家男性自殺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國際標準,每年自殺發(fā)生率超過10萬分之20以上,為高自殺率國家,我國已經(jīng)成為高自殺率國家。二、自殺的類型和原因1、患身體或精神疾病者的自殺2、沖動型自殺3、理智型自殺:官員自殺、維權自殺研究表明:在歐洲和北美精神障礙尤其是抑郁癥和酒精使用障礙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原因,而在亞洲沖動障礙是主要原因。自殺是非常復雜的現(xiàn)象,從群體角度看,自殺與社會、歷史、文化、宗教等有密切關系;從個體角度看,自殺是遺傳、神經(jīng)生物學、人格特質和負性生活事件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一理論不僅打破了自殺是某種精神疾患或單純是某種危機應對的結果的傳統(tǒng)看法,也打破了自殺是思想教育人文關懷不夠的局限觀點,同時注意了易感性的生物因素和心理兩個層面,將易感性放到個體素質和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角度上來加以考察,為自殺的解釋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因此,自殺是應激因素包括家庭、社會、文化等因素與個體素質包括易感性、人格、認知等因素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的過程。易感性素質、人格、心理、行為、環(huán)境等因素在導致自殺和防止自殺的過程中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三、珍愛生命1、生命來之不易且只有一次:媽媽的辛苦,父母的養(yǎng)育2、你的生命不僅僅屬于你:你的生命為你的親人、朋友、社會所共有;于娟,女,32歲,祖籍山東濟寧,海歸,博士,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講師,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叫“土豆”,未滿三歲有一個愛她的老公,叫“光頭”至此,命運似乎很眷顧我這個樂觀的女人,然而命運似乎又總喜歡捉弄人——于娟日記2009年12月27日,醫(yī)院確診她患上了癌癥。2010年1月2日,上海瑞金醫(yī)院又進一步確診于娟為乳腺癌晚期。那年,她的兒子剛滿14個月,剛會叫媽媽。去年12月,經(jīng)歷了六次化療后,我回家了。兒子“土豆”開心地圍著我轉來轉去。”土豆”的奶奶說,“土豆,唱支歌給媽媽聽吧!”

“土豆”趴在我的膝蓋上,張嘴奶聲奶氣地唱道,“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痹捯粑绰洌伊鳒I了。

“也許,就是差那么一點點,我的土豆就變成草?!?/p>

——于娟日記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種:幼年喪母,中年喪妻,晚年喪子。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還有孩子,就會面臨這些痛苦,所以我要堅強的活下去。

為了父母,我要盡子女的責任;為了丈夫,我要盡妻子的責任;為了兒子,我要盡母親的責任;所以我要活下去!

——于娟日記3、生命的價值豐富: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會生命,存在價值、超越價值、創(chuàng)造價值安樂死不安樂!力克.胡哲廖智生不如死的前提是萬念俱灰!生命的意義何在?1、蒼蠅的一分鐘生命2、于娟:《此生未完成》3、癮君子五、自殺的信號美國急診醫(yī)師學會提醒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這一“要命”現(xiàn)象,并且特別列出自殺行為的征兆:1、情緒低落或極度悲傷。2、感覺萬念俱灰,自己一文不值,或者生活無目的,對任何事情無興趣。3、格外關注死亡或暴力等話題,經(jīng)常“想一死了之”。4、尋求服毒、刀槍或其它方式自殺。5、情緒劇烈搖擺,喜怒極度無常。6、飲食和睡眠習慣改變,外表、行為及性格反常。7、危險或自毀行為,如瘋狂駕駛、吸毒等。8、突然少言寡語,很平靜。9、生活遭遇危機或挫折,包括學校、工作、人際關系問題、失業(yè)、離婚、親人過世、經(jīng)濟困難、絕癥診斷等等。10、整理物品,包括把自己的所有東西送人或扔掉,對家人及朋友進行“訣別”訪問,草擬遺囑或者寫絕筆信等。六、對自殺干預效能的誤解1、談論自殺的青少年不會自殺;2、從認知能力和身體能力來看,孩子沒有能力成功執(zhí)行自殺計劃;3、自殺的青少年是真的想死;4、和青少年討論自殺會誘導其自殺:討論有助于消除瘋狂與孤獨,帶走孩子的恐懼與悔恨,防止它們擴大自殺的念頭。5、自殺是遺傳和命中注定的:有一定的即基因遺傳,祖輩有人曾自殺,后輩自殺概率更大,但大多數(shù)自殺式情境化的。6、自殺有特別的時間;7、通常要自殺的人是沒有自殺征兆的;8、沒有人能夠預防自殺;9、六歲以下的孩子不會自殺;10、當孩子的心情得到改善時,自殺危機就結束了:情緒突然高漲了11、青少年一旦有自殺的念頭,總會想著自殺。資料來源:心理援助——應對校園心理危機.周紅五.出清出版社.2006.12版.111-112頁。一、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一)心理危機干預的基本理論1、心理危機干預的概念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給處于危機中的個體提供有效支持與幫助的一種技術,通過調動其自身的潛能來幫助處于危機的個體恢復心理平衡,重新建立起危機前的心理平衡狀態(tài)。2、心理危機干預的必要性

伴隨著危機狀態(tài)的終結個體會體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有的個體不但能夠順利地度過危機,經(jīng)歷危機的過程還使個體掌握了應對困難的方法,使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提升;部分個體雖然度過了心理危機,但危機過程中的痛苦經(jīng)歷給其留下了心理陰影,對其今后的社會適應產(chǎn)生了限制;而有的個體則難以度過危機,引發(fā)神經(jīng)癥或精神病,甚至走向自殺。這些差異的產(chǎn)生雖然與個體的人格特質、危機處理方式、先前經(jīng)歷的危機的體驗等因素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但是個體在危機中所獲得的有效支持與幫助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3、心理危機干預的目標(阿格勒瑞)

(1)低層次目標:在心理上幫助當事人解決危機,使其各項功能恢復至危機前的水平;(2)高層次目標:提升當事人的心理平衡水平,使其高于危機前的平衡狀態(tài),促進個體的成長與發(fā)展。(二)心理危機干預的步驟1、危機影響評估2、確定干預目標和計劃3、實施干預4、效果評估5、終止干預(三)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策略1、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

建立由班級心理委員、學院心理健康工作辦公室、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構成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系統(tǒng)。

2、完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保障制度第一,學校心理危機干預機構的值班制度;第二,心理危機預兆識別的早期預警制度;第三,心理危機應急處理中各部門的快速支援制度;第四,心理危機應對的信息溝通制度;第五,危機干預經(jīng)費保障制度。這些制度都用以保證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順利開展。3、健全大學生社會支持系統(tǒng)貧困生資助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就業(yè)指導體系等,另一方面應完善大學生自身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尊重并引導大學生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向大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活動場所和更加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使學生在更大范圍內(nèi)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4、強化大學生危機處理方式教育

心理危機處理方式與大學生心理危機應對能力呈現(xiàn)顯著的相關性,積極、科學的心理危機處理方式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承受能力;反之,消極、錯誤的心理危機處理方式則降低大學生的心理危機應對能力。(四)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自我支持技術1、及時調整情緒2、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3、面對現(xiàn)實,正視危機4、暫時避免做出重大決定二、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防(一)預防性危機干預的目標1、初級預防目標——盡早遏制即將發(fā)生的心理危機2、二級預防目標——降低危機的嚴重性3、三級預防目標——幫助個體身心恢復,促進個體成長與發(fā)展(二)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機制的構建1、構建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網(wǎng)絡建立異常信息匯報制度;2、確定預警范圍

大一新生、面臨畢業(yè)的學生、優(yōu)秀學生、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人際關系緊張等類型的學生。

3.創(chuàng)立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指標體系4.創(chuàng)建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信息評估系統(tǒng)形成精準的報告,向院系及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進行信息反饋。三、心理危機中的自我成長(一)認識自我尼采曾經(jīng)說過:“聰明的人只要能認識自己,便什么也不會失去”。認識自我,就是要不高估、不貶低地客觀評價自我。(二)掙脫自我1.察覺自身擁有哪些限制2.如何克服這些限制(三)悅納自我1.接納獨特的自己2.接納有缺點的自己(四)規(guī)劃自我(五)調控自我(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心靈游戲——生命中的五樣1、拿出一張紙,寫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樣?2、現(xiàn)在,你必須得舍棄一樣?……想一想在你的人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在平日的生活中你又是怎么做的?今后該如何做?比一比你和別人有什么差別?1、設計理念:通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