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危險貨物分類標準與包裝類課件_第1頁
海運危險貨物分類標準與包裝類課件_第2頁
海運危險貨物分類標準與包裝類課件_第3頁
海運危險貨物分類標準與包裝類課件_第4頁
海運危險貨物分類標準與包裝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知識更新–網(wǎng)上培訓

《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guī)則》第34-08套修正案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2009年8月25日知識更新–網(wǎng)上培訓

《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guī)則》第34-01第一部分

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情況第一部分

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情況234-08版《國際危規(guī)》

《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guī)則》第34-08套修正案將于2010年1月1日起生效,IMO鼓勵各國政府從2009年1月1日起志愿實施此修正案的部分或全部規(guī)定。所以目前正在使用的是兩個版本的《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guī)則》,分別是33-06版和34-08版。到2010年1月1日起只強制實施34-08版。34-08版《國際危規(guī)》《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guī)則》第33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

培訓

對于對經(jīng)辦危險品的岸上人員進行適當培訓的要求,由過去的僅為“建議”改為現(xiàn)在的“強制要求”,并且可能被管理當局審查。未經(jīng)培訓的人員僅能在一名經(jīng)過培訓的人員直接監(jiān)督下操作。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培訓4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的主要條款

危險貨物一覽表增加的項目此次改版新增了12個聯(lián)合國編號,使編號總數(shù)上升到3481;其中,爆炸物的編號上升至0508。第34-08套修正案中新增的聯(lián)合國編號如下:*0505信號,遇難,船舶*0506信號,遇難,船舶*0507信號,煙霧*05081-羥基苯并三唑,無水的*34741-羥基苯并三唑,無水的,以品質計算不少20%水潤濕*3475乙醇汽油混合物,乙醇含量超10%*3476含有遇水反應物質的燃料電池燃料盒,或者設備中攜帶的燃料電池燃料盒,或者與設備包裝在一起的燃料電池燃料盒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的主要條款危險貨物一覽表5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

危險貨物一覽表增加的項目*3477含有腐蝕性物質的燃料電池燃料盒,或者設備中攜帶的燃料電池燃料盒,或者與設備包裝在一起的燃料電池燃料盒*3478含有液化可燃氣體的燃料電池燃料盒,或者設備中攜帶的燃料電池燃料盒,或者與設備包裝在一起的燃料電池燃料盒*3479在金屬氫化物中含有氫的燃料電池燃料盒,或者設備中攜帶的燃料電池燃料盒,或者與設備包裝在一起的燃料電池燃料盒*3480鋰離子電池*3481設備中攜帶的鋰離子電池,或者與設備包裝在一起的鋰離子電池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危險貨物一覽表6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

還有另外8個聯(lián)合國編號,之前因為不適用《國際危規(guī)》而沒有列入當中,但現(xiàn)在被定義為“不受本規(guī)則限制但可能受以其它運輸方式的危險品相關規(guī)定的限制”。對于一些需要在運輸某個階段標注為危險品的貨物而言,這可能會有幫助。之前在《國際危規(guī)》沒有,但在第34-08套修正案新增的聯(lián)合國編號包括:*1910氧化鈣*2807磁化材料*2812鋁酸鈉,固體*3166內(nèi)燃機發(fā)動機或者以可燃氣體作為動力的車輛或者以可燃液體作為動力的車輛*3171以電池作為動力的車輛或設備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還有另外7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

海洋污染物刪除了關于嚴重海洋污染物(代碼PP)的概念,海洋污染物僅被指稱為P。海洋污染物的三角形死魚標志被刪除。但是,若所托運的貨物符合相關標準,托運人仍需要將其申報為海洋污染物,新增了2.9.3對此予以描述,第2.10章被重寫。新的海洋污染物的標志為一棵死樹和一條死魚。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海洋污染物8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

數(shù)量例外目前在危險貨物一覽表中為數(shù)量例外的貨物增加了新的7b欄。這些數(shù)量為少量,最高不超過每一內(nèi)包裝30克或30毫升,或者每一外包裝1千克。它們僅受新的第3.5章第二部分(分類)以及第4.1章(包裝)的部分內(nèi)容以及第5.4章(文件)規(guī)則的要求。它們需要加貼“數(shù)量例外”以及類別編號的標簽。危險貨物一覽表應當注明“數(shù)量例外的危險貨物”字眼以及貨物的描述。7b和E0條目注明禁止以例外數(shù)量運輸?shù)呢浳?。E1至E5條目記載依據(jù)第3.5章表格的規(guī)定不同的數(shù)量限制。每一貨物運輸組件中的例外數(shù)量包件的總數(shù)不能超過1000。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數(shù)量例外9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有限數(shù)量對于不允許以有限數(shù)量運輸?shù)奈镔|,第7欄標注的“無”字將改為“零”字。第7類放射性物質第2.7章第7類放射性物質全部重寫,目前增加了一個新的1.5章“第7類物質的一般規(guī)定”。34-08版《國際危規(guī)》更新主要條款有限數(shù)量10《國際危規(guī)》的結構內(nèi)容第一冊:總則、定義和培訓;分類;包裝和罐柜的規(guī)定;托運程序;中型散裝容器、大宗包裝、可移動罐柜和公路罐車的構造和試驗;運輸作業(yè)的有關規(guī)定;

第二冊:危險貨物一覽表和限量內(nèi)免除的;附錄A通用和未另列明的條目的正確運輸名稱清單;附錄B術語匯編;危險貨物英文名稱索引;危險貨物中文名稱索引;

補充本:船舶載運危險貨物應急反應措施;醫(yī)療急救指南;報告程序;貨物運輸組件的裝載指南;船舶安全使用殺蟲劑建議書;國際船舶安全載運包裝輻射核燃料、钚和高強度放射性廢棄物規(guī)則(INF規(guī)則)?!秶H危規(guī)》的結構內(nèi)容第一冊:總則、定義和培訓;分類;包裝和11集裝箱運輸具有安全、高效、保質、快捷和節(jié)省運輸成本等優(yōu)點,已成為貿(mào)易運輸?shù)闹饕绞?,但由于其封閉運輸?shù)奶攸c,對貨物的標志、包裝、裝箱、申報、隔離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旦操作不當,極易引發(fā)火災、毒害、腐蝕、危害環(huán)境等事故,給船舶航行安全與水域環(huán)境清潔造成嚴重威脅?!秶H危規(guī)》明確了包裝危險貨物海上運輸?shù)南嚓P技術要求,具體涉及危險貨物的包裝、標志、裝箱、制單、交付、裝卸、載運、接收、修理、檢查、檢驗等多個方面,為包裝危險貨物的海上運輸安全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因此我們應認真學習、熟練掌握、嚴格執(zhí)行《國際危規(guī)》,確保危險貨物運輸?shù)陌踩?。集裝箱運輸具有安全、高效、保質、快捷和節(jié)省運輸12第二部分

包裝危險貨物分類標準和包裝類別第二部分

包裝危險貨物分類標準和包裝類別13危險品的定義與分類

定義

化學品是指各種化學元素、由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人造的。

危險化學品化學品中具有易燃性、易爆性、毒性、腐蝕性等性質且對接觸的人員、設施、環(huán)境可能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化學品。

危險貨物是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蝕、放射性等危險性質,在運輸、儲存、生產(chǎn)、經(jīng)營、使用和處置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毀或環(huán)境污染而需要特別防護的物質和物品。危險品的定義與分類定義14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危害、健康危害和環(huán)境危害。燃爆危害是指危險化學品引起燃燒、爆炸的危害程度。健康危害是指接觸危險化學品后能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的大小。環(huán)境危害是指化學品對環(huán)境影響的危害程度。危險化學品的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危害、健康危害和環(huán)境危害。15燃爆危害危險化學品中的爆炸品、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固體、遇濕放出易燃氣體物質、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等在某種程度上講都屬于易燃易爆危險品。而這些物品在生產(chǎn)或使用的過程中,往往處于溫度、壓力的非常態(tài)條件,因此如果這些物質在生產(chǎn)、儲存、使用、經(jīng)營以及運輸時管理不當,失去控制,很容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導致燃爆危害,而一旦燃燒燃爆,其危害后果則可能是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燃爆危害危險化學品中的爆炸品、壓縮氣體、液化氣體、易燃液體、16健康危害一部分危險化學品其化學危害可能會導致職業(yè)病,1998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根據(jù)834種化學物質和生產(chǎn)過程已有的致癌性評定資料,認定了75種化學物質和生產(chǎn)過程對人有致癌性。其中,23種對人體肯定有致癌性,如砷及砷化合物、苯、石棉、煤焦油瀝青、強硫酸煙霧、鎳化合物等。20種為可疑致癌物。這些危險化學品的生產(chǎn)和安全儲運管理尤為重要,一旦管理不當而流失,將可能造成生命危害。在諸多的危險化學品中,有許多化學品具有一定的毒性。毒物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內(nèi)。健康危害一部分危險化學品其化學危害可能會導致職業(yè)病,199817環(huán)境危害危險化學品在泄露或流失后,會通過水、大氣、土壤等載體介質擴大其對環(huán)境的危害,從而最終導致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甚至形成對人類居住生態(tài)環(huán)境危害的后果。環(huán)境危害危險化學品在泄露或流失后,會通過水、大氣、土壤等載體18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熱、受壓、撞擊等),能發(fā)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瞬時產(chǎn)生大量的氣體和熱量,使周圍壓力急驟上升,發(fā)生爆炸,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破壞的物品,也包括無整體爆炸危險,但具有燃燒、拋射及較小爆炸危險的物品。爆炸可分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學爆炸三種形式。本類貨物包括爆炸性物質、爆炸性物品以及為產(chǎn)生爆炸或煙火實際效果而制造的爆炸性物質和物品中未提及的物質和物品。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19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危險貨物危險特性爆炸性強:爆炸品都具有化學不穩(wěn)定性,在一定的外因條件作用下發(fā)生強烈爆炸,其爆炸性強表現(xiàn)在化學反應速度猛烈、釋放大量氣體和熱量、產(chǎn)生瞬間高溫和高壓等方面,具有極大破壞力。敏感度高:爆炸品對環(huán)境作用力,如加熱、火花、摩擦、撞擊等作用敏感,極易發(fā)生爆炸,但不同的爆炸品對不同的環(huán)境作用力具有感度選擇性特性。毒害性:有些爆炸品,如TNT(2,4,6-三硝基甲苯)、特屈兒(2,4,6-三硝基苯甲硝基胺)等本身都有一定的毒害性,會通過呼吸道、食道或皮膚進入人體而引起中毒傷害。另外,爆炸品爆炸后產(chǎn)生的CO及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危險貨物危險特性20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爆炸品分為6個小類1.1類:具有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1.2類:具有拋射危險但無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1.3類:具有燃燒危險和較小爆炸或較小拋射危險,或同時兼有此兩種危險,但無整體爆炸危險的物質和物品1.4類:無重大危險的物質和物品1.5類:具有整體爆炸危險但極不敏感的物質1.6類:沒有整體爆炸危險的極度不敏感物質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爆炸品分為6個小類21在聯(lián)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shù)慕ㄗh書試驗和標準手冊》(簡稱:小桔皮書)中對于爆炸品的分類試驗分為8個試驗系列:試驗系列1:確定物質是否為爆炸性物質(聯(lián)合國隔板試驗、克南試驗、時間壓力試驗)試驗系列2:確定是否太不敏感不應劃入第1類(同系列1)試驗系列3:確定物質是否熱穩(wěn)定以及物質是否太危險不能以其進行試驗的形式運輸(落錘試驗、摩擦試驗、75℃熱穩(wěn)定性試驗、小型燃燒試驗)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在聯(lián)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shù)慕ㄗh書試驗和標準手冊》(簡稱:22試驗系列4:確定物品、包裝物品或包裝物質是否太危險不能運輸試驗系列5:物質是否是有整體爆炸危險性的非常不敏感爆炸性物質(1.5項)試驗系列6:確定1.1、1.2、1.3和1.4項中哪一項最符合產(chǎn)品在貨件卷入內(nèi)源或外源引起的爆炸時的動態(tài);也可用于評估產(chǎn)品是否能夠劃入1.4項配裝組S和是否應排除于第1類之外。試驗系列7:確定物質是否是極端不敏感爆炸性物品(1.6項)試驗系列8:確定硝酸銨乳膠、懸浮劑或凝膠,炸藥中間體是否太不敏感可以劃入5.1項

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試驗系列4:確定物品、包裝物品或包裝物質是否太危險不能運輸危23海運危險貨物分類標準與包裝類課件24海運危險貨物分類標準與包裝類課件25第1類貨物中,如果在一起能安全地積載或運輸而不會明顯地增加事故率或在一定量的情況下不會明顯提高事故后果等級,可視其為“可配裝的”。根據(jù)這一標準,本類中所有貨物被劃歸六個項中的一項和十三個配裝組(ABCDEFGHJKLNS)中的一個,每一類用英文字母A到L(不包括I),N和S來表示。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貨物中,如果在一起能安全地積載或運輸而不會明顯地增加事26配裝類和分類代碼要分類的物質和物品種類配裝類分類代碼起爆物質A1.1A含有起爆物質,但不具備兩種或以上有效保護裝置的物品。有些物品,諸如起爆性炸藥,為爆炸和起爆物品裝配的炸藥,帽型的,即使不含有起爆物質,也屬于該類B1.1B1.2B1.4B推進型的爆炸性物質或其它爆燃性或爆炸物質或含有該種物質的物品C1.1C1.2C1.3C1.4C能夠引爆的次級爆炸物質,或黑火藥或含有能夠引爆的爆炸性物品,在每種情況下,沒有點火裝置和推進劑時,或含有起爆物質并具備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保護裝置的物品D1.1D1.2D1.3D1.4D含有能夠引爆的次級爆炸性物質,不帶有點火裝置但帶有推進劑(含有易燃液體或凝膠體或自燃液體的物品除外)或不帶推進劑E1.1E1.2E1.4E配裝類和分類代碼要分類的物質和物品種類配裝類分類代碼起爆物質27配裝類和分類代碼要分類的物質和物品種類配裝類分類代碼含有能夠引爆的次級爆炸性物質的物品,自帶點火裝置和推進劑(含有易燃液體或凝膠體或自燃液體的物品除外)或不帶推劑F1.1F1.2F1.3F1.4F煙火物質,或含有煙火物質的物品,或同時含有爆炸性物質和照明物質的物品,燃燒的、產(chǎn)生煙霧和催淚的物質(水激活物品或含有白磷、磷化物、發(fā)火物質、易燃液體或凝膠體或自燃液體的物品除外)G1.1G1.2G1.3G1.4G同時含有白磷和爆炸性物質的物品H1.2H1.3H同時含有爆炸性物質和易燃液體或凝膠體的物品J1.1J1.2J1.3J配裝類和分類代碼要分類的物質和物品種類配裝類分類代碼含有能夠28配裝類和分類代碼要分類的物質和物品種類配裝類分類代碼同時含有爆炸性物質和有毒化學制的物品K1.2K1.3K含有爆炸性物質并具有特殊危險性(例如由于水激活或含有易燃液體、磷化物或發(fā)火物質)并且需要彼此隔離的物品(見7.2.7.2.1.4,注釋2)L1.1L1.2L1.3L僅含有極不敏感的爆炸性物質N1.6N物質或物品的包裝或設計能確保事故時,所產(chǎn)生的危險性影響能夠限制在包件內(nèi),除非包件在遇火時已經(jīng)受損,在這種情況下,所遇的爆炸或拋射影響都應限制在與包件臨近的地方不致阻止或妨礙救火或采取其他應急措施S1.4S配裝類和分類代碼要分類的物質和物品種類配裝類分類代碼同時含有29爆炸品分類、危險分類與配裝組合表危險分類配裝類∑A~SABCDEFGHJIKLNS1.11.21.31.41.51.61.1A1.1B1.2B1.4B1.1C1.2C1.3C1.4C1.1D1.2D1.4D1.5D1.1E1.2E1.4F1.1F1.2F1.3F1.4F1.1G1.2G1.3G1.4G1.2H1.3H1.1J1.2J1.3J1.2K1.3K1.1L1.2L1.3L1.6N1.4S9107711∑1.1~1.6134434423231135爆炸品分類、危險分類與配裝組合表危險分類配裝類∑ABCD30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危險貨物的有關數(shù)據(jù):第1類危險貨物分為6個小類;第1類危險貨物有13個配裝類;第1類危險貨物有35種配裝類組合;第1類危險貨物有15個積載類(不同于其他危險貨物的A—E五個積載類);第1類危險貨物的包裝不適用其他危險貨物X、Y、Z三類包裝分類,有時分為A型、C型彈藥艙。危險貨物分類—第一類爆炸品第1類危險貨物的有關數(shù)據(jù):31危險貨物分類—第二類氣體

定義:氣體是一種具有下列性質的物質:a.在50℃下,其蒸氣壓高于300kPa;或b.在20℃時,標準大氣壓101.3kPa,完全呈氣態(tài)。本類物質包括:壓縮氣體、液化氣體、冷凍液化氣體、溶解氣體。第2類危險貨物根據(jù)危險特性進一步細分為:第2.1類:易燃氣體第2.2類:非易燃、無毒氣體第2.3類:有毒氣體危險貨物分類—第二類氣體定義:氣體是一種具有下列性質的32氣體轉化為液體的過程叫做“液化”。經(jīng)加壓降溫后成為液態(tài)的而在常溫常壓下是氣態(tài)的物質叫“液化氣體”。也就是說,液化氣體是指在常溫常壓狀態(tài)下的氣體,經(jīng)過壓縮和降溫而成為液體的氣體。氣體只有將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再增加壓強才能被液化。若溫度超過此值,則無論怎樣增大壓強都不能使氣體液化,這個溫度叫做“臨界溫度”。也就是說,臨界溫度是加壓使氣體液化所允許的最高溫度。

危險貨物分類—第二類氣體氣體轉化為液體的過程叫做“液化”。經(jīng)加壓降溫后成為液態(tài)的而在33

根據(jù)其物理狀態(tài),氣體在運輸條件下一般為:a.壓縮氣體:包裝在高壓容器內(nèi)運輸時,在-50℃下完全呈氣態(tài)的氣體;b.液化氣體:在高于-50℃時,在運輸包裝內(nèi)部分呈現(xiàn)液態(tài)的氣體;臨界溫度高于常溫的氣體一般是液化氣體。c.冷凍液化氣體:由于自身的低溫而在運輸包裝內(nèi)部分呈現(xiàn)液態(tài)的氣體;某些臨界溫度很低的氣體,例如氧氣、氮氣,也能在液化的狀態(tài)下運輸。d.溶解氣體:在運輸包裝內(nèi)溶解于某種溶劑的壓縮氣體。例如,乙炔,乙炔鋼瓶中填充由活性炭、木炭、石棉或硅藻土等多孔材料,再將丙酮注入,然后通入乙炔使之溶解于丙酮中。危險貨物—第二類氣體 根據(jù)其物理狀態(tài),氣體在運輸條件下一般為:危險貨物—第二類34危險貨物—第二類氣體第2類危險貨物的危險特性可壓縮性:氣體在溫度不變時,所受到的壓力越大其體積越小,若繼續(xù)加壓則會被壓縮為液態(tài)。熱膨脹性:氣體在光照或受熱后溫度升高,體積增大,若氣體的熱膨脹發(fā)生在密閉容器中,則會對密閉容器產(chǎn)生一定的壓應力,而且氣體的受熱溫度越高,壓應力越大,則當該壓應力超過容器的耐壓強度時,容器則會發(fā)生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性:易燃或可燃氣體與空氣能形成的混合性氣體,若在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以內(nèi),則遇明火極易發(fā)生燃燒爆炸危險。其它:有些氣體還具有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腐蝕性和窒息性。危險貨物—第二類氣體第2類危險貨物的危險特性35危險貨物分類—第2.1類易燃氣體

第2.1類易燃氣體是指在20℃,101.3kPa大氣壓條件下:1、當與空氣混合按體積占13%(爆炸下限)或更低時能夠被點燃;或2、不管最低燃燒極限是多少,與空氣的燃燒極限幅度至少有12個百分點。例如,氫氣(4.0~75%)、乙炔(2.5~81%)、一氧化碳(12.5~74%)、甲烷(5.3~14%)、液化石油氣、正丁烷(1.9~8.5%)。

危險貨物分類—第2.1類易燃氣體第2.1類易36危險貨物分類—第2.1類易燃氣體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范圍越寬、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時,其爆炸危險性越大。這是因為爆炸極限越寬則出現(xiàn)爆炸條件的機會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則可燃物稍有泄漏就會形成爆炸條件;爆炸上限越高則有少量空氣滲入容器,就能與容器內(nèi)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條件。應當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濃度高于爆炸上限時,雖然不會著火和爆炸,但當它從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觸空氣時卻能燃燒,仍有發(fā)生著火的危險。危險貨物分類—第2.1類易燃氣體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范圍37危險貨物分類—第2.2類非易燃、無毒氣體

第2.2類非易燃、無毒氣體1、窒息性—在大氣中,該氣體通常會稀釋或替代氧氣以至于危害健康;或2、氧化性—該氣體通常以提供氧氣的方式,比空氣更容易造成或導致其他材料燃燒;或3、在其他類別里沒有列入。此類氣體雖然遇明火不燃,直接吸入人體內(nèi)無毒,但高濃度時有窒息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處于壓力狀態(tài)下,故仍具有潛在的爆裂危險。例如,氧氣(還具有氧化性)、氮氣、二氧化碳。

危險貨物分類—第2.2類非易燃、無毒氣體

第2.2類非易38危險貨物分類—第2.3類有毒氣體第2.3類有毒氣體1、被認為是對人類有毒或者有腐蝕性以至于危害健康;或2、被推定對人類有或有腐蝕性,體現(xiàn)在LC50值等于或小于5000ppm(mL/m3)的氣體當氣體和氣體混合物的危險性超過一種時,按下列順序排列先后:第2.3類優(yōu)先于其他所有類別;第2.1類優(yōu)先于第2.2類。危險貨物分類—第2.3類有毒氣體第2.3類有毒氣體39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定義:第3類危險貨物包括:易燃液體和液體退敏爆炸品。易燃液體是閉杯閃點不高于60℃(相當于開杯試驗65.6℃)或在60℃以下時放出易燃蒸氣的液體或液體混合物,或含有處于溶液中或懸浮狀態(tài)的固體或液體(如:油漆、清漆、真漆等,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險性已列入其他類別中的物質)。還包括(a)在溫度等于或高于其閃點的條件下運輸?shù)囊后w;(b)以加溫條件下運輸或交付運輸?shù)?,并且溫度等于或低于最高運輸溫度下放出易燃蒸氣的液體。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定義:第3類危險貨物包括:易40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第3類危險貨物的主要危險特性:(1)高度易燃性:其原因主要是易燃液體幾乎全部是有機化合物,分子組成中主要含有C、H原子,易和氧反應而燃燒。另外,由于易燃液體的閃點低,其燃點也低(燃點一般約高于閃點1~5度),因此易燃液體接觸火源極易著火而持續(xù)燃燒。(2)易爆性:易燃液體揮發(fā)性大,當盛放易燃液體的容器有某種破損或不密封時,揮發(fā)出來的易燃蒸氣擴散到存放或運載該物品的庫房或車廂的整個空間,與空氣混合,當濃度達到一定范圍,即達到爆炸極限時,遇明火或火花即能引起爆炸。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第3類危險貨物的主要危險特性41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3)高度流動擴散性:易燃液體的分子多為非極性分子,粘度一般都很小,不僅本身極易流動,還因滲透、浸潤及毛細現(xiàn)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極細微裂紋,易燃液體也會滲出容器壁外,擴大其表面積,并源源不斷地揮發(fā),使空氣中的易燃液體蒸汽濃度增高,從而增加了燃燒爆炸的危險性。(4)受熱膨脹性:易燃液體的膨脹系數(shù)比較大,受熱后體積容易膨脹,同時其蒸氣壓也隨之升高,從而使密封容器中內(nèi)部壓力增大,造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時會產(chǎn)生火花而引起燃燒爆炸。因此,易燃液體應避熱存放,灌裝時容器內(nèi)應留有5%以上的空隙,不可灌滿。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3)高度流動擴散性:易燃液42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5)忌氧化劑和酸:因為易燃液體都是有機化合物,能與氧化劑發(fā)生氧化反應并產(chǎn)生大量的熱,使溫度升高到燃點引起燃燒爆炸。例如,乙醇與氧化劑高錳酸鉀接觸會發(fā)生燃燒,與氧化性酸(如硝酸)接觸也會發(fā)生燃燒。(6)毒性:大多數(shù)易燃液體及其蒸氣均有不同程度的麻醉性和毒性,如醚,如長時間的吸入其蒸氣會使人失去知覺,深度或長時間的麻醉可致人死亡。又如,甲醇、苯、二硫化碳等,不但吸入其蒸氣會中毒,有的經(jīng)皮膚吸收也會造成中毒事故,應注意防護。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5)忌氧化劑和酸:因為易燃43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第3類危險貨物的包裝類別劃分Ⅰ類包裝易燃液體是指閃點低于23℃,沸點不高于35℃的液體;Ⅱ類包裝易燃液體是指閃點低于23℃,沸點高于35℃的液體;Ⅲ類包裝易燃液體是指閃點高于或等于23℃但低于60℃的液體。包裝類閃點℃閉杯(c.c)初沸點℃Ⅰ-≤35Ⅱ<23>35Ⅲ≥23至≤60>35危險貨物分類第3類—易燃液體第3類危險貨物的包裝類別劃分44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物質燃燒必須具備3個條件(著火三要素):(1)要有可以燃燒的物質,又稱可燃物、燃料;(2)要有助燃劑。凡能幫助和支持燃燒的物質都叫做助燃劑。如空氣、氧、氯以及氯酸鉀、高錳酸鉀等列入第五類危險品的物質。(3)要有著火源(或熱量)。凡能引起可燃物質燃燒的熱能源都叫著火源。如火柴的火焰、煙頭火、電火花、熾熱物體、摩擦熱、機械火星、化學能、聚焦的日光等等。燃燒是放熱反應,只要有最初的熱量觸發(fā)燃燒,可燃物燃燒時所產(chǎn)生的熱量就可使燃燒持續(xù)進行下去。如果供氧充分,可使燃燒持續(xù)到可燃物燃盡為止。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45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以上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并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燃燒才能發(fā)生。當有足量的燃料、氧和熱量時,著火方得以持續(xù)。除去其中一個因素,絕大多數(shù)火焰即告熄滅。一切防火和滅火措施,都是依據(jù)這個原理而確定的。由于滿足條件的途徑不同,所以將第4類危險貨物又分為三個小類:需明火點燃的固體物質稱為易燃固體;不需外來明火點燃,也不需要外部熱源而會自行發(fā)熱燃燒的,稱易自燃物質;受潮以后分解放出易燃氣體的,稱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46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1類易燃固體定義:易燃固體是指纖維狀、粉末狀、顆粒狀或糊狀質,如果該物質與燃燒著的火柴等火源短暫接觸時易于點燃且火焰迅速蔓延,該物質就具有易燃危險性,即在標準試驗中一個或多個試驗的燃燒時間低于45秒或燃燒率高于2.2m/s(金屬或金屬合金粉末如能點燃,并且反應在10分鐘以內(nèi)蔓延到試樣的全部長度),它包括了以下類型的物質:(1)

容易燃燒的固體;(2)

自反應物質;(3)退敏爆炸品。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47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易燃固體具有以下特征:(1)需明火點燃。這類物質在常溫條件下不易達到自燃溫度,需要明火點著火以后,才能持續(xù)燃燒。(2)高溫條件下遇火星即燃。環(huán)境溫度越高,物品越容易著火。(3)粉塵有爆炸性。這些物質的粉塵因表面積大,與空氣接觸后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遇火星即會爆炸。(4)與氧化劑混合能形成爆炸品。不少混合炸藥就是把易燃固體與氧化劑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5)忌酸性。有些易燃固體與酸類(特別是氧化性酸)反應劇烈,會發(fā)生燃燒爆炸。例如,萘遇濃硝酸反應猛烈會發(fā)生爆炸。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48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1類危險貨物包裝類的確定:II類包裝:易于燃燒的固體(金屬粉除外),燃燒時間<45秒并且火焰通過濕潤段,劃入II類包裝。對于金屬或金屬合金粉末,如果反應區(qū)覆蓋該樣品整個長度的時間等于或小于5分鐘,則須將其劃分到II類包裝。III類包裝:易于燃燒的固體(金屬粉除外),燃燒時間<45秒并且濕潤段阻止火焰?zhèn)鞑ブ辽?分鐘,劃入III類包裝。金屬粉如反應在大于5分鐘但小于10分鐘內(nèi)蔓延到試樣的全部長度,則須將其劃分到III類包裝。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49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1類危險貨物:自反應物質是指即使沒有氧(空氣)也容易發(fā)生激烈放熱分解的熱不穩(wěn)定物質。下列物質不被認為是4.1項的自反應物質:(1)符合第1類標準的爆炸品;(2)符合5.1項物質分類程序的氧化劑。但含有不低于5.0%的可燃有機物的氧化劑混合物必須按照自反應物質的分類程序進行分類;(3)符合5.2項標準的有機過氧化物;(4)分解熱小于300J/g的物質;或(5)其50kg包裝件的自加速分解溫度(SADT)大于75度的物質。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0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1類危險貨物:自反應物質這類物質的分解可因熱、與催化性雜質(如酸、重金屬化合物、堿)接觸、摩擦或碰撞而發(fā)生。分解速度隨溫度而增加,且因物質而異。分解,特別是在沒有著火的情況下,可能放出毒性氣體或蒸氣。對某些自反應物質,溫度必須加以控制。有些自反應物質可能起爆炸性分解,特別是在封閉的情況下。這一特性可通過添加稀釋劑或使用適當?shù)陌b來加以改變。自反應物質根據(jù)其危險程度按照小桔皮書中的分類程序(試驗系列A~H)進行分類,分為A、B、C、D、E、F、G型,其中A型是禁止運輸?shù)?,G型是可以豁免的。自加速分解溫度小于55℃的自反應物質應在控制溫度下運輸。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1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自反應物質的退敏為確保運輸安全,可以用稀釋劑對自反應物質進行退敏。如果使用稀釋劑,須對含有運輸中使用的濃度和形式的稀釋劑的自反應物質進行測定。一旦包裝泄漏,可致使自反應物質濃縮到危險限度的稀釋劑不得使用。稀釋劑須與自反應物質相容。需要對閃點和沸點進行控制。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2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1類危險貨物:固體退敏爆炸品是指用水或醇類潤濕或其它物質稀釋,形成均勻固態(tài)混合物以抑制其爆炸性的爆炸物質。在運輸狀態(tài)中,退敏劑須均勻地分布在所運物質中(如果發(fā)生結冰,就不符合要求)。要確保退敏劑不低于規(guī)定要求。舉例:異山梨醇二硝酸酯[含乳糖、甘露糖、淀粉或磷酸氫鈣≥60%],用做擴張血管的藥劑,UN2907,4.1類易燃固體,II類包裝。根據(jù)實驗,用上述方法退敏后(含量<40%),在一般運輸條件下不會引起爆炸。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3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2類危險貨物:易自燃物質第4.2類危險貨物:易自燃物質包括:(1)引火物質,是指即使很少,與空氣接觸后5分鐘之內(nèi)即可著火的物質,包括混合物和溶液(液體或固體)。這些物質是最容易自燃的;(2)自熱物質,是指除引火物質外,在不提供能量的情況下與空氣接觸易于自行發(fā)熱的物質。這些物質只有在數(shù)量大(若干千克)、時間長(若干小時或若干天)的情況下才會著火。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4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2類危險貨物的主要特性:(1)不需受熱和明火,會自行燃燒。這類物質暴露在空氣中,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就會發(fā)生氧化反應,同時放出熱量。由于反應的速度較快,放出的熱量超過散發(fā)掉的熱量,當熱量積聚起來,使物質升到一定的溫度時,就會引起燃燒。(2)自燃點低。易自燃物質會自燃,除了它本身是可燃物品和與空氣反應較快造成熱量積聚兩個條件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燃點較低。自燃物質的自燃點一般都低于200℃。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5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物質的自熱導致自燃,是由于物質與空氣中氧的反應所產(chǎn)生的熱量不能迅速充地傳遞到周圍環(huán)境中所引起的。當產(chǎn)生熱的速率超過失去熱的速率并且達到自燃溫度時,就會自燃。物質自燃有兩種情況:a受熱自燃:可燃物質在外部熱源作用下溫度升高,達到自燃點而自行燃燒。b自熱自燃:可燃物在無外部熱源影響下,其內(nèi)部發(fā)生物理的、化學的或生化過程而產(chǎn)生熱量,并經(jīng)長時間積累達到該物質的自燃點而自行燃燒的現(xiàn)象。自燃點越低,自燃的危險性越大。自燃取決于化學品本身的性質、形狀、堆放體積大小,熱傳導的優(yōu)劣和接觸其他物質等條件有關。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6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2類物質主要特征如下:(1)不需受熱和明火,會自行燃燒。這類物質暴露在空氣中,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就會發(fā)生氧化反應,同時放出熱量。由于反應的速度較快,放出的熱量超過散發(fā)掉的熱量,當熱量積聚起來,使物質升到一定的溫度時,就會引起燃燒。(2)自燃點低。易自燃物質會自燃,除了它本身是可燃物品和與空氣反應較快造成熱量積聚兩個條件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自燃點較低。自燃物質的自燃點一般都低于200℃。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7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3)受潮后,會增加自燃的危險性。一旦受潮,產(chǎn)生的熱量就會積聚不散,很容易發(fā)生自燃。(4)接觸氧化劑會發(fā)生爆炸。易自燃物質的還原性很強,在常溫下,即能與空氣中的氧發(fā)生反應。如果接觸到氧化劑會發(fā)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產(chǎn)生爆炸的效果。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8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2類危險貨物包裝類別的確定:Ⅱ類包裝:邊長25mm立方體樣品140℃下試驗呈陽性。Ⅲ類包裝:a.邊長100mm立方體樣品140℃下試驗呈陽性,邊長25mm立方體樣品140℃下試驗呈陰性,且物質在體積超過3m3的包裝內(nèi)運輸。b.邊長100mm立方體樣品140℃下試驗呈陽性,邊長25mm立方體樣品140℃下試驗呈陰性,邊長100mm立方體樣品120℃下試驗呈陽性且物質在體積超過450L的包裝內(nèi)運輸。c.邊長100mm立方體樣品140℃下試驗呈陽性,邊長25mm立方體樣品140℃下試驗呈陰性且邊長100mm立方體樣品100℃下試驗呈陽性。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59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3類危險貨物: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定義:遇水(包括潮濕)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是指與水接觸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這種物質與水反應易自燃或產(chǎn)生足以構成危險數(shù)量的易燃氣體。第4.3類危險貨物具有如下主要特性:(1)遇水(受潮)會發(fā)生化學反應,放出可燃氣體和熱量。(2)遇到酸類或氧化劑時,發(fā)生的反應更為劇烈,危險性也更大。(3)某些遇水燃燒物質遇水反應時,還能放出毒性很的氣體,人體接觸后會立即引起中毒。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60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第4.3類危險貨物包裝類別的確定:Ⅰ類包裝:放出的易燃氣體速度大于10升/分鐘·千克;Ⅱ類包裝:放出的氣體速度大于20升/小時·千克;Ⅲ類包裝:放出的氣體速度大于1升/小時·千克。危險貨物分類—第4類易燃固體;

易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61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第5類危險貨物分為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1類危險貨物:氧化性物質,是指處于高氧化態(tài),具有強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熱量的物質,包括含過氧基的無機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可以放出氧所而引起其它物質的燃燒。與松軟的粉末狀可燃物能組成爆炸性混合物,對熱、震動或摩擦較敏感。常見的第5.1類危險貨物包括:過氧化氫、過氧化鈉、次氯酸鈣、高錳酸鉀等。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62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第5.1類危險貨物氧化性物質的主要特點:(1)在其分子組成中含有高價態(tài)的原子或過氧基。與可燃物混合,易于點燃,有時會因摩擦或碰撞而著火,甚至爆炸。(2)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在一定環(huán)境下直接或間接放出氧氣,增加與其接觸的可燃物質發(fā)生火災的危險性和劇烈程度。(3)化學性質活潑。(4)

吸水性。和液體酸性物質接觸會發(fā)生劇烈反應,釋放出有毒氣體。有些氧化性物質遇火時也可釋放出有毒氣體。氧化性物質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還具有腐蝕性,人吸入或接觸可能發(fā)生中毒、灼傷現(xiàn)象。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63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1類固體氧化性物質包裝類別的確定Ⅰ類包裝:任何物質以樣品對纖維素的重量比為4:1或1:1進行試驗時,顯示的平均燃燒時間小于溴酸鉀和纖維素重量比為3:2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燒時間。Ⅱ類包裝:任何物質以樣品對纖維素的重量比為4:1或1:1進行試驗時,顯示的平均燃燒時間等于或小于溴酸鉀和纖維素重量比為2:3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燒時間,并且未滿足Ⅰ類包裝的標準。Ⅲ類包裝:任何物質以樣品對纖維素的重量比為4:1或1:1進行試驗時,顯示的平均燃燒時間等于或小于溴酸鉀和纖維素重量比為3:7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燒時間,并且未滿足Ⅰ類包裝和Ⅱ類包裝的標準。非5.1項:任何物質以樣品對纖維素的重量比為4:1或1:1進行試驗時,顯示的平均燃燒時間大于溴酸鉀和纖維素重量比為3:7的混合物的平均燃燒時間。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1類64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1類液體危險貨物包裝類別的確定Ⅰ類包裝:任何物質以該物質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進行試驗時自發(fā)著火,或該物質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的平均壓力上升時間小于50%高氯酸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的平均壓力上升時間。Ⅱ類包裝:任何物質以該物質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進行試驗時,顯示的平均壓力上升時間小于或等于40%氯酸鈉水溶液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的平均壓力上升時間;和未滿足Ⅰ類包裝的標準。Ⅲ類包裝:任何物質以該物質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進行試驗時,顯示的平均壓力上升時間小于或等于65%硝酸水溶液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的平均壓力上升時間;和未滿足Ⅰ類包裝和Ⅱ類包裝的標準。非5.1項:任何物質以該物質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進行試驗時,顯示的平均壓力上升時間大于65%硝酸水溶液和纖維素重量比為1:1的混合物的平均壓力上升時間。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1類65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2類危險貨物:有機過氧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從其化學結構來看,是其中含有過氧基(-O-O-)的有機物,可以看作是過氧化氫的各種衍生物。這些化合物的用途是利用它們的熱分解產(chǎn)生高活性的自由基團。有機過氧化物遇熱不穩(wěn)定,加速自分解并放熱。因而其具有速燃、對碰撞和摩擦敏感、與其它物質可能會進行危險的反應、易于爆炸分解和損傷眼睛。有些有機過氧化物與眼睛即使經(jīng)過短暫的接觸,也會給角膜造成嚴重傷害。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2類66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第5.2類有機過氧化物的危險特點:(1)

有機過氧化物比無機氧化劑更容易分解,各種雜質,例如金屬鹽類、胺類、促進劑、還原劑等,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促進有機過氧化物的強烈分解。有機過氧化物分解后的產(chǎn)物,幾乎都是氣體或易揮發(fā)的物質,再加上易燃性和自身供氧性,往往在分解時發(fā)生爆炸。(2)對碰撞或摩擦敏感,特別是溫度升高時,其對振動的敏感性增大。(3)有機過氧化物絕大多數(shù)是可燃物質,有的甚至是易燃物質。(4)與其他物質易起危險反應。(5)主要毒作用是刺激皮膚、粘膜和眼睛。長期皮膚接觸或濺入眼內(nèi)可引起損傷。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第567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根據(jù)其危險程度按照小桔皮書中的分類程序(試驗系列A~H)進行分類,分為A、B、C、D、E、F、G型,其中A型是禁止在試驗包裝內(nèi)運輸?shù)模珿型是可以豁免的。有些有機過氧化物可能起爆炸性分解,特別是在封閉條件下,這一特性可通過添加稀釋劑或使用適當?shù)陌b加以改變.許多有機過氧化物燃燒猛烈.為了確保運輸與操作的安全,在很多情況下,有機過氧化物可用有機液體或固體、無機固體或水進行減敏處理。(一般情況下有機過氧化物的分類可從規(guī)則中有機過氧化物表中查得。)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根據(jù)其危險68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自加速分解溫度(簡稱SADT)是指用于運輸包件中的自反應物質或有機過氧化物可能發(fā)生自加速分解的最低溫度。確定有機過氧化物自加速分解溫度的方法是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分解動力學、包裝尺寸及物質與包裝的熱傳遞性能諸多因素測定的。控制溫度:是有機過氧化物可以安全運輸?shù)淖罡邷囟?。應急溫度:萬一失去溫度控制時,必須實施應急措施,應實施應急措施時的最高溫度。危險貨物分類—第5類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自加速分解69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第6類危險貨物分為第6.1類-有毒物質和第6.2類-感染性物質。6.1項毒性物質是指在吞入、吸入或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可導致死亡或危害健康的物質。對于運輸,并非所有的毒物都屬于危險貨物,只有那些具有較強毒性,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造成人中毒的毒物才列為毒害品。表示毒物的攝入量與效應的關系稱為毒性。通常認為,動物致死所需某毒物的攝入量(或濃度)愈小,則表示該毒物的毒性越大。對某毒物的毒性測定是用實驗動物進行的。有毒物質的物理形態(tài):固體和液體,或他們揮發(fā)出來的氣體、蒸氣、霧、煙霧、和粉塵。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第70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國際危規(guī)》中使用的毒性指標有LD50(半數(shù)致死量),其含意是能使一群實驗動物(剛成熟的天竺鼠)的死亡率達到50%時的每公斤體重的有毒物質劑量。LC50(半數(shù)致死濃度),一群實驗動物與之呼吸接觸一定時間后有50%死亡的該物質在空氣中的濃度。有毒物物質攝入的途徑有口服、皮膚接觸和吸入三種。對口服和皮膚都用半數(shù)致死量來表示,呼吸途徑中毒用半數(shù)致死濃度表示。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國際危71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有毒物質進入人體的途徑呼吸道:整個呼吸道都能吸收毒物,其中以肺泡的吸收能力最大;其吸收毒物的速度取決于空氣中毒物的濃度、毒物的理化性質、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肺活量等;皮膚:許多毒物能通過皮膚吸收(通過表皮屏障、通過毛囊,極少數(shù)通過汗腺)進入皮下血管中,吸收的數(shù)量與毒物的溶解性、濃度、皮膚的溫度、出汗等有關;消化道:經(jīng)消化道吸收的毒物先經(jīng)過肝臟,轉化后從進入血液中。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有毒物質進入人72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有毒物質包裝類別的確定根據(jù)運輸中毒害危險程度,有毒物質的包裝類被劃分為三個類別:包裝類Ⅰ:呈現(xiàn)劇毒危險的物質和制品;包裝類Ⅱ:呈現(xiàn)中等毒性的物質和制品;包裝類Ⅲ:呈現(xiàn)較低毒性的物質和制品。具體的分類標準是根據(jù)其物質經(jīng)三種致毒途徑試后所顯示的毒性劃分的(見下表)。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73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經(jīng)口吞咽、皮膚接觸和吸入粉塵、煙霧的分類標準包裝類經(jīng)口吞咽毒性LD50(mg/kg)皮膚接觸毒性LD50(mg/kg)粉塵、煙霧的吸入毒性LC50(小時)(mg/L)Ⅰ≤5≤50≤0.2Ⅱ>5-≤50>50-≤200>0.2-≤2Ⅲ>50-≤300>200-≤1000>2-≤4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包裝類經(jīng)口吞咽74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具有毒性蒸氣的液體分類標準包裝類Ⅰ:LC50≤1000mL/m3且V≥10LC50包裝類Ⅱ:LC50≤3000mL/m3且V≥LC50包裝類Ⅲ:LC50≤5000mL/m3且V≥0.2LC50V=p/P×106mL/m3p為20℃時的蒸汽壓P為標準大氣壓

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具有毒75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第6.1類物質在危險化學品中是數(shù)目較多的一類,其例子可為舉不勝舉,如:氰化物、腈類、異氰酸酯類、氯甲酸酯類、砷酸鹽類等。

單位較高的維生素D2和D3、一些醫(yī)藥(如吲哚美辛也叫消炎痛)及中間體、一些農(nóng)約(如滅多威)及中間體、一些染料或顏料(如堿性藍7或堿性艷藍BO)等等。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第76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就有毒物物質本身而言,其化學組成和結構是毒性大小的決定因素。但毒物的物理特性也會影響毒性作用的大小。(1)有毒物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其毒性也越大。(2)有毒物物質的顆粒愈小,愈易引起中毒。(3)有毒物物質易溶于脂肪,則易滲過皮膚引起中毒。(4)有毒物物質沸點越低,越易引起中毒。綜合上述三個因素,可以知道農(nóng)藥的劑型對毒性的作用影響很大,就同種農(nóng)藥而言,一般來說,乳劑的毒性要大于粉劑,粉劑的毒性要大于顆粒劑。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就有77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第6.2類危險貨物—感染性物質(1)感染性物質是指那些已知含有或有理由認為含有病原體的物質。(2)病原體是指會使人類或動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寄生蟲、真菌)或其他媒介物(如朊毒體)。與毒害品一樣,同樣可能使人受到毒害。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第6.2類危險78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感染發(fā)生物質的分類A類:指在運輸中與之接觸能對本來健康的人或動物造成永久性殘疾,危及生命或致命疾病的感染性物質。例如,高致病禽流感病毒、脊髓灰質炎病、狂犬病病毒、天花病毒、鼠疫病毒等。B類:不符合列入A類標準的感染性物質。感染性物質的危險類別主要按生物體的致病力、傳染的方式和相對容易程度、對個體和群體的危險程度、疾病是否因可得到已知有效的預防制劑和治療方法而能復原等原則來劃定。衛(wèi)生部2006年制定了《人間傳染的病原微生物名錄》。危險貨物分類—第6類

有毒物質和感染性物質感染79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

放射性物品的危險性在于輻射污染,最終使人員受到輻射傷害。放射性物品是自發(fā)和連續(xù)地放射出某種類型輻射電離發(fā)射)的物質,這種輻射對健康有害。但卻不能被人體的任何感官(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覺察到;這些輻射也可作用于其他物質(特別是未顯影的照相底片和未顯影的X光膠片)而且它們可用合適的儀器探測與測量。一些元素和它們的化合物,能夠自原子核內(nèi)部自行放出穿透力很強而人的感覺器官不能覺察的粒子流(射線),射線通常有三種,即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還有一種是中子流。各種不同的放射性元素或化合物有的只能放出一種射線,有的可以同時放出幾種射線。

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品的危險性80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的射線種類α射線是帶正電的粒子流,α粒子在物質中得電離能力很強,射程很短,穿透能力很弱,在生物體內(nèi)只能穿透35μm,衣服紙張等即可擋住α射線,因而它對人體不存在外照射危害。但要特別注意防止α射線進入人體內(nèi),因為一旦進入人體就會蓄積在體內(nèi)。β射線是電子流,其穿透能力比α射線強,但是β射線很容易被有機玻璃、塑料、薄鋁片等材料屏蔽,它對人體組織的內(nèi)照射危害比α射線小。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的射線種類81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的射線種類γ射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即光子流。它的穿透能力很強,是β射線的50~100倍,是α射線的1萬倍,要完全阻擋或吸收它是很困難的。γ射線的外部輻射會破壞人體細胞,對有機體造成傷害。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的射線種類82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的射線種類中子流是一種不帶電的粒子,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在自然界不單獨存在。它的穿透力很強,通常用比重比較輕的物質吸收中子,如水、石蠟和其他碳氫化合物或水泥等。中子流對人體的傷害,無論是外照射還是內(nèi)照射都是很嚴重的。而且重質物擋不住中子流,中子彈比原子彈更有殺傷力而且不毀壞建筑物。運輸過程中常見的是中子源放出的中子流。中子源是將某些放射性物質與非放射性物質放在一起時,放射性物質衰變時放出的α粒子轟擊非放射性物質而放出中子。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的射線種類83

放射性比活度是指單位質量(或體積)的放射性物質的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活度是量度放射性物質的放射性的物理量,反映了某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的強弱程度。用每秒內(nèi)某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核衰變的數(shù)目或每秒內(nèi)射出的相應粒子數(shù)目來表示某物質的放射性活度。某放射性物質在每秒內(nèi)發(fā)生的衰變的核子數(shù)目越多,即其射出的相應粒子的數(shù)目越多,那么這種物質的放射性活度就越大。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比活度是指單位質量(或體積)的放射性物質的放84放射性物質有下列六種形式:1.易裂變物質:指鈾U-233,鈾U-235,钚-238,钚-239,钚-241或他們的任意組合。2.低彌散放射性物質:是指具有有限彌散度的非粉末狀的固態(tài)放射性物質或封在膠囊內(nèi)的固態(tài)放射性物質。3.低比活度放射性物質(LSA-Ⅰ、LSA-Ⅱ、LSA-Ⅲ):是指就其性質而言比活度有限的放射性物質,或可適用估計的平均比活度限值的放射性物質。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有下列六種形式: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85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

放射性物質有下列六種形式:4.表面污染體(SCO-Ⅰ、SCO-Ⅱ):指本身沒有放射性、但其表面散布著放射性物質的固態(tài)物體。5.特殊形式放射性物質:指不會彌散的固態(tài)放射性物質;或裝有放射性物質的密封盒,這種盒必須制成僅在將其毀壞時才可打開。6.其他形式放射性物質。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有下列六種86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分級放射性物質被包裝以后,雖然其輻射水平大大降低,但包裝表面有時仍可測到放射線,根據(jù)貨包表面的最高輻射水平及運輸指數(shù)(TI),可以將放射性物品分為三個包裝級別:Ⅰ級:TI=0,包件最高輻射水平≤5μSv/hⅡ級:0<TI≤1,5μSv/h<包件最高輻射水平≤0.5mSv/hⅢ級:1<TI≤10,0.5mSv/h<包件最高輻射水平≤2mSv/h或TI>10,2mSv/h<包件最高輻射水平≤10mSv/h對于TI>10的貨包,空運一般禁止運輸。TI:貨包外表面1m處的最高輻射水平(mSv/h),所確定的數(shù)值乘以100得出的數(shù)值即是運輸指數(shù)。危險貨物分類—第七類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分級87危險貨物分類—第8類腐蝕品

定義:腐蝕品是指如果發(fā)生滲漏情況,由于產(chǎn)生化學反應而能夠嚴重損傷與之接觸的生物組織,或嚴重損壞其他貨物及運輸工具的物質。按照《國際危規(guī)》的規(guī)定,腐蝕品是指與皮膚接觸不超過4小時,然后觀察時間為14天,在觀察期內(nèi)出現(xiàn)壞死現(xiàn)象的物質或在一年之內(nèi)腐蝕掉鋼或鋁的厚度可達6.25mm以上的物質。腐蝕品與很多物品、人體接觸后,都能形成程度不同的腐蝕。其中對人體的傷害通常又稱為化學燒傷(或化學灼傷)。危險貨物分類—第8類腐蝕品定義:腐蝕品是指如果88危險貨物分類—第8類腐蝕品第8類危險貨物—腐蝕性物質包裝類別的確定:

Ⅰ類包裝:劃給使完好皮膚組織在暴露3分鐘或少于3鐘之后開始的最多60分鐘觀察期內(nèi)全厚度毀損的物質;

Ⅱ類包裝:劃給使完好皮膚組織在暴露超過3分鐘但不超過60分鐘之后開始的最多14天觀察期內(nèi)全厚度毀損的物質;

Ⅲ類包裝:劃給(一)使完好皮膚組織在暴露超過60分鐘、但不超過4小時之后開始的最多14天觀察期內(nèi)全厚度毀損的物質;(二)被判定不引起完好皮膚組織全厚度毀損、但在55℃的試驗溫度下對鋼或鋁表面的腐蝕率超過一年6.25毫米的物質。危險貨物分類—第8類腐蝕品第8類危險貨物—腐蝕性89危險貨物分類—第9類

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

定義:第9類雜項危險危險物質和物品是指在運輸中呈現(xiàn)未列入其他類別的危險的物質和物品(并不僅限于對環(huán)境有害的物質)。主要包括:(1)危害環(huán)境的物質;(2)高溫物質(如運輸或要求運輸?shù)奈镔|液態(tài)溫度達到或超過100℃,或固態(tài)溫度達到或超過240℃);(3)經(jīng)過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組織,不屬感染性物質,但可以非正常地天然反之結果的方式改變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物質;(4)鋰電池。危險貨物分類—第9類

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定義:90鋰電池運輸相關規(guī)定根據(jù)《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guī)則》(IMDGCODE)的規(guī)定,鋰電池或與設備一同運輸?shù)匿囯姵囟紝儆?類危險品,UN編號分別為:UN3090和UN3091;如滿足IMDGCODE中特殊規(guī)定188的要求,鋰電池或與設備一同運輸?shù)匿囯姵乜砂雌胀ㄘ浳镞\輸;IMDGCODE特殊規(guī)定310要求:針對未通過UN38.3檢測的樣品電池,每包裝件不超過100個電池或電池組按9類危險品I類包裝運輸。鋰電池運輸相關規(guī)定根據(jù)《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guī)則》(IMDGC91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UN38.3檢測:1.1依據(jù)標準:《聯(lián)合國關于危險品運輸?shù)慕ㄗh書試驗和標準手冊》第3部分38.3款1.2檢測項目:1.2.1高度模擬(AltitudeSimulation)目的:模擬運輸過程中的低壓條件。方法:環(huán)境溫度(20±5℃)、壓力低于11.6kPa條件下保存至少6小時。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UN38.3檢測:921.2.2熱測試(ThermalTest)目的:評估電池芯和電池的密封完整性和內(nèi)部電路連接。方法:75±2℃下存放至少6小時,接著在-40±2℃下存放至少6小時,其間間隔不超過30分鐘。重復10次,接著在環(huán)境溫度(20±5℃)下存放24小時。大電池芯和大電池在極端溫度下的時間至少為12小時。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2.2熱測試(ThermalTest)鋰電池運輸安全931.2.3振動(Vibration)目的:模擬運輸過程中的振動。方法:振動波形為正弦波,頻率在7Hz到200Hz之間擺動再回到7Hz進行對數(shù)掃頻。對三個互相垂直的電池方位每一方向都重復進行12次,總共為3小時。一個振動方向必須與端面垂直。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2.3振動(Vibration)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941.2.4沖擊(Shock)目的:模擬運輸過程中可能的沖擊。方法:150gn最大加速度、脈沖持續(xù)時間6ms下的半正弦波沖擊。需在三個互相垂直的電池安裝方位的正方向上接受三次沖擊,接著在反方向經(jīng)受三次沖擊,總共18次沖擊。大電池最大加速度50gn,脈沖持續(xù)時間11ms。試驗系列1~4的合格標準:無質量損失、無泄露、無排氣、無解體、無破裂以及無起火。非完全放電狀態(tài)的電池和電池芯測試后的開路電壓不得低于測試前的90%。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2.4沖擊(Shock)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951.2.5外短路(ExternalShort-circuit)目的:模擬外部短路條件。方法:外殼溫度穩(wěn)定在55±2℃,在外部總電阻小于0.1歐姆時進行短路,短路條件保持在外殼溫度回到55±2℃后的一小時,接著觀察6小時。合格標準:在測試后的6小時內(nèi),外殼溫度不得超過170℃,而且無解體、破裂及起火。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2.5外短路(ExternalShort-circu961.2.6碰撞(Impact)目的:模擬碰撞。方法:直徑15.8mm的棒子橫放在試樣中心上,使用9.1kg的重物從61±2.5cm的高處落到試樣上。合格標準:外殼溫度不得超過170℃,而且無解體及起火。起火爆炸的錄像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2.6碰撞(Impact)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971.2.7過充電(Overcharge)目的:評估可充電電池(battery)承受過度充電的能力。方法:試驗充電電流設為最大連續(xù)充電電流的兩倍,試驗的最小電壓:當充電電壓不大于18V時,為電池最大充電電壓的兩倍或22V兩者中的較小者;當充電電壓大于18V時,為最大充電電壓的1.2倍。試驗在環(huán)境溫度下進行24小時。合格標準:電池在測試的7天時間內(nèi)無解體和起火。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2.7過充電(Overcharge)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981.2.8強制放電(ForcedDischarge)目的:評估一次電池芯(cell)或可充電池芯承受強制放電的能力。方法:環(huán)境溫度下,串聯(lián)在12V直流電源中,以初始電流等于最大放電電流的條件進行強制放電。時間為電池的額定電容量除以初始試驗電流。合格標準:電池芯在測試的7天時間內(nèi)無解體和起火。1.3檢測對象:所有鋰電池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992.1.2m包裝件跌落試驗2.1依據(jù)標準:《聯(lián)合國關于危險品運輸?shù)慕ㄗh書規(guī)章范本》3.3章188條款;IMDGCODE1882.2檢測項目:1.2m跌落試驗(以任何方向對包件進行跌落)包裝件毛重測試2.3檢測對象:每包裝件內(nèi)含鋰電池數(shù)量超過12個或鋰電池芯數(shù)量超過24個情況下的鋰電池或與設備一同包裝運輸?shù)匿囯姵兀ò惭b在設備內(nèi)的鋰電池除外)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2.1.2m包裝件跌落試驗鋰電池運輸安全相關檢測100更多圖片資料T.2熱測試過后T.8強制放電過后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更多圖片資料T.2熱測試T.8強制聚合物鋰離子電池101更多圖片資料T.5外短路過后T.2熱測試過后更多圖片資料T.5外短路T.2熱測試102T.6試驗用平面照片60#碳結鋼平面316不銹鋼平面返回T.6試驗用平面照片60#碳結鋼平面316不銹鋼平面返回103T.6試驗用圓棒照片60#碳結鋼短圓棒60#碳結鋼長、短棒比較316不銹鋼短圓棒60#碳結鋼長圓棒返回T.6試驗用圓棒照片60#碳結鋼短圓棒60#碳結鋼316不銹104T.6Impact試驗后的照片18650(1300mAh)LiMn2O4&LiCoO218650(1500mAh)LiNiO218650(2600mAh)LiCoO2返回T.6Impact試驗后的照片18650(1300mAh105T.6Impact試驗后的照片菱形(680mAh)LiCoO2窄邊接受碰撞寬邊接受碰撞返回T.6Impact試驗后的照片菱形(680mAh)窄邊接受106T.6Impact試驗后的照片CR2032(210mAh)Li+MnO2返回T.6Impact試驗后的照片CR2032(210mAh107多種危險性時主要危險性的確定原則多種危險性時主要危險性的確定原則108下列危險性的先后順序沒有在上表中的危險性先后順序表中論及,因為這些主要危險性總是占優(yōu)先地位:(a)第1類物質和物品;(b)第2類氣體;(c)第3類液態(tài)退敏爆炸品;(d)4.1項自反應物質和固態(tài)退敏爆炸品;(e)4.2項發(fā)火物質;(f)5.2項物質;(g)具有I類包裝吸入毒性的6.1項物質;*(h)6.2項物質;第7類物質。*符合第8類標準并且粉塵和煙霧吸入毒性(LC50)在I類包裝范圍內(nèi)、但口服或皮膚接觸毒性只在III類包裝范圍內(nèi)或更小的物質或制劑除外,這類物質或制劑必須劃入第8類。下列危險性的先后順序沒有在上表中的危險性先后順序表中論及,因109危險貨物分類—第9類

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危害環(huán)境物質分類標準:急性Ⅰ:96hrLC50(魚類)≤1mg/L48hrEC50(甲殼綱動物)≤1mg/L72/96hrErC50(藻類)≤1mg/L慢性毒性類別劃分原則是結合急性毒性信息和環(huán)境后果數(shù)據(jù)(降解性和生物積累數(shù)據(jù))。危險貨物分類—第9類

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危害環(huán)境物質分類110危險貨物分類—第9類

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危害環(huán)境物質分類標準:慢性Ⅰ:急性Ⅰ以及不快速降解或lgKow≥4(除非試驗得到的BCF<500)慢性Ⅱ:96hr1mg/L<LC50(魚類)≤10mg/L48hr1mg/L<EC50(甲殼綱動物)≤10mg/L72/96hr1m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