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的概念學習及發(fā)展演進過程_第1頁
p2p的概念學習及發(fā)展演進過程_第2頁
p2p的概念學習及發(fā)展演進過程_第3頁
p2p的概念學習及發(fā)展演進過程_第4頁
p2p的概念學習及發(fā)展演進過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2phmrP2P模式P2P是英文Peer-to-Peer(對等)的簡稱,又被稱為“點對點”?!皩Φ取奔夹g,是一種網絡新技術,依賴網絡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臺服務器上。P2P還是英文PointtoPoint(點對點)的簡稱。它是下載術語,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載的同時,自己的電腦還要繼續(xù)做主機上傳,這種下載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點是對硬盤損傷比較大(在寫的同時還要讀),還有對內存占用較多,影響整機速度。目錄影響發(fā)展歷程定義分類相關問題在中國的發(fā)展影響發(fā)展歷程定義分類相關問題在中國的發(fā)展展開編輯本段影響

德國互聯(lián)網調研機構ipoque稱,P2P已經徹底統(tǒng)治了當今的互聯(lián)網,其中50-90%的總流量都來自P2PIA-p2p工作組程序。在P2P程序里,BitTorrent已經超過eDonkey(含eMule),占了P2P流量的50~70%,而后者根據地區(qū)不同份額為5~50%,不過在某些地方,eDonkey仍是P2P首選。另外有趣的是,雖然Skype對帶寬需求并不敏感,但在一些地方的帶寬占用率最高也能達到2%。EllacoyaNetworks在6月份公布的統(tǒng)計數(shù)據則顯示,北美網絡流量中只有37%來自P2P,HTTP依然高達46%,而這其中又有三分之一以上源于YouTube等視頻分享網站。雖然統(tǒng)計數(shù)字有差異,但ipoque和EllacoyaNetworks都認為視頻已經成為當今網民的一大需求,也正是各種各樣的分享視頻和高清視頻占據了大量的網絡帶寬,ISP應當盡快部署新技術,滿足網民需求,而不是一味將P2P視為洪水猛獸?簡單的說,P2P直接將人們聯(lián)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lián)網直接交互。P2P使得網絡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 間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連接到其他用戶的計算機、交換文件,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連接到服務器去瀏覽與下載。P2P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改變互聯(lián)網現(xiàn)在的以p2p工作組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tài)、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權力交還給用戶。P2P看起來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將現(xiàn)實世界中很平常的東西移植到互聯(lián)網上一樣,P2P并不是什么新東西。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對面地或者通過電話交流和溝通。即使從網絡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聯(lián)網整體架構的基礎?;ヂ?lián)網最基本的協(xié)議TCP/IP并沒有客戶機和服務器的概念,所有的設備都是通訊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聯(lián)網上的系統(tǒng)都同時具有服務器和客戶機的功能。當然,后來發(fā)展的那些架構在 TCP/IP之上的軟件的確采用了客戶機/服務器的結構:瀏覽器和Web服務器,郵件客戶端和郵件服務器。但是,對于服務器來說,它們之間仍然是對等聯(lián)網的。以email為例,互聯(lián)網上并沒有一個巨大的、唯一的郵件服務器來處理所有的email,而是對等聯(lián)網的郵件服務器相互協(xié)作把email傳送到相應的服務器上去。另外用戶之間email則一直對等的聯(lián)絡渠道。事實上,網絡上現(xiàn)有的許多服務可以歸入P2P的行列。即時訊息系統(tǒng)譬女口ICQ、AOLInstantMessenger、YahooPager、微軟的MSNMessenger以及國內的QQ是最流行的P2P應用。它們允許用戶互相溝通和交換信息、交換文件。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 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務器來協(xié)調。但這些系統(tǒng)并沒有諸如搜索這種對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這個特征的缺乏可能正為什么即時訊息出現(xiàn)很久但是并沒有能夠產生如Napster這樣的影響的原因之一。點對點技術(peer-to-peer,簡稱P2P)又稱對等互聯(lián)網絡技術,是一種網絡新技術,依賴網絡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臺服務器上。但P2P并非純粹的點對點技術,實為解作群對群(Peer-to-Peer)。在虛擬私人網絡VPN(VirtualPrivateNetwork)中,也有P2P這個名稱,它才是真正解作點對點(Point-to-Point)。si-6 u? 盤“aiiii'■ 廿1""■AM*?*自EEHILf | 出血上問rtJ—J^nSTUUfRM | f詳gil的E“阿p2p下載下面試圖用三句話來揭示P2P的影響:對等聯(lián)網:是只讀的網絡的終結(Peer-to-peeristheendoftheread-onlyWeb)對等聯(lián)網:使你重新參與互聯(lián)網(Peer-to-peerallowsyoutoparticipateintheInternetagain)對等聯(lián)網:使網絡遠離電視(Peer-to-peersteeringtheInternetawayfromTV)如上文所言,P2P不是一個新思想,從某些角度看它甚至是整個最初創(chuàng)建互聯(lián)網的最基本的思想。我們不妨花時間作一點回顧。編輯本段發(fā)展歷程發(fā)展歷程如果說涉及此種特點便稱之為信息技術中的P2P的誕生,那么它的歷史這可就遠了°P2P本身的基本技術的存在時間和我們曾經熟悉的USENET、FidoNet這兩種非常成功的分布式對等網絡技術幾乎是一同的,甚至更長些。翻翻資料就可以知道,USENET產生于1979年,F(xiàn)idoNet創(chuàng)建1984年,它們都是一個分散、分布的信息交換系統(tǒng)。在最初的P2P應用出現(xiàn)時,許多使用該技術的人們甚至不會使用計算機。然而正是這種孕育著思想的網絡技術為P2P的出現(xiàn)搭建了搖籃。P2P正式步入發(fā)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97年7月,那幾乎就是互聯(lián)網在中國起步的階段。在一段介紹此時P2P技術的時間表中這樣寫著:“HotlineCommunicationsisfounded,givingconsumerssoftwarethatletsthemofferfilesfordownloadfromtheirowncomputers."(1997年7月,HotlineCommunications公司成立,并且研制了一種可以使其用戶從別人電腦中直接下載東西的軟件或許有人還記得,早在1998年,美國東北波士頓大學的一年級新生、18歲的肖恩?范寧為了能夠解決他的室友的一個問題——如何在網上找到音樂而編寫的一個簡單的程序,這個程序能夠搜索音樂文件并提供檢索,

把所有的音樂文件地址存放在一個集中的服務器中,這樣使用者就能夠方便地過濾上百的地址而找到自己需要的MP3文件。到了1999年,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叫做Napster的程序成為了人們爭相轉告的“殺手程序”一一它令無數(shù)散布在互聯(lián)網上的音樂愛好者美夢成真,無數(shù)人在一夜之內開始使用Napster。在最高峰時Napster網絡有8000萬的注冊用戶,這是一個讓其他所有網絡望塵莫及的數(shù)字。這大概可以作為P2P軟件成功進入人們生活的一個標志。時間表中這樣記錄著這一段歷史:January1999:ShawnFanning,18,createstheNapsterapplicationandservicewhileafreshmanatNortheasternUniversity.(1999年1月,18歲的美國東北波士頓大學的一年級新生肖恩?范寧開始了Napster程序的服務)May1999:NapsterInc.isfounded.(1999年5月,Napster公司宣告成立)之所以我們注重開端,是因為這是一個非同意義上的起始,也正是從這天起,P2P開始了它曲折但極富生命力的發(fā)展。P2P技術軟件到了2000年,P2P技術的發(fā)展就得使用月甚至日來記載了。直到現(xiàn)在使用P2P技術的軟件比比皆是,人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P2P作為高科技發(fā)展載體的快樂。平常我們使用的QQ、MSN就不提了,其他軟件更是鋪天蓋地,讓人目不暇接。簡單羅列一下,以饗讀者。軟件名稱簡介eMuleeMule是以eDonkey2000網絡為基礎的新型P2P文件分享工具。OPENEXT—款P2P軟件。通過它,Internet用戶之間可以直接建立點對點的連接。迅雷Thunder一款智能下載軟件 迅雷(thunder)。迅雷它擁有比目前用戶常用的下載軟件快數(shù)倍的下載速度。易載ezpeer易載ezPeer簡體中文版,免費注冊使用!ezPeer是一個革命性的P2P(點對點)文件共享軟件。KuroM3Kuro-全球第一款全中文界面的MP3抓歌軟件!酷狗(KuGoo)“KuGoo”是酷狗的簡稱,是基于中文平臺專業(yè)的P2P音樂及文件傳輸軟件。通過KuGoo,用戶可以方便、快捷、安全地實現(xiàn)國內最大的音樂搜索查找。

APIAAPIA是一個正在發(fā)展中的P2P網絡系統(tǒng),如同目前熟知的eDonkey、Gnutella與Kazaa等軟件。iMesh能夠讓你設定分享文件的類型,音樂、影片或其他文件;也能夠讓你搜尋并且下載你想要的文件。BearShareBearShare是一個非常好的文件分享軟件,它讓你、你的朋友、在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分享文件。編輯本段定義互聯(lián)網能夠發(fā)展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其布建的任何一根血脈都是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設置的。而現(xiàn)在能夠引起互聯(lián)網震動的,無非也只有交流方式的變革本身。如今,在基于網絡的各種技術充斥于我們周圍之時,恐怕只有很少人不知道P2P的概念了,即便您沒有深入探究,但您每日在互聯(lián)網間進行的活動幾乎沒有不沾P2P技術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你使用QQ盡情聊天之時,實際上就享受著P2P技術給你帶來的快感與興奮。P2P技術究竟意味著什么呢?關于P2P技術的兩種解釋或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一種解釋是,P2P即peer-to-peer。而peer在英語里是“(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的意思。這樣一來,P2P也就可以理解為“伙伴對伙伴”的意思,或稱為對等聯(lián)網,我甚至覺得解釋成為person-to-person更好一些。反正交流也都是人的交流。而另一種解釋是,P2P就是一種思想,有著改變整個互聯(lián)網基礎的潛能的思想??陀^講,單從技術角度而言,P2P并未激發(fā)出任何重大的創(chuàng)新,而更多的是改變了人們對因特網的理解與認識。正是由于這個原因,IBM早就宣稱P2P不是一個技術概念,而是一個社會和經濟現(xiàn)象。不管是技術還是思想,P2P是直接將人們聯(lián)系了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lián)網直接交流。它使得網絡上的溝通變得更容易、更直接,真正地消除中間環(huán)節(jié)。這聽起來仿佛全新的概念,但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我們每天見面,或者通過電話直接交流都是P2P最直接的例子。而這個時候你有沒有從電話的發(fā)展的歷史中隱約感覺到,P2P必將在互聯(lián)網時代有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因為他可以改變現(xiàn)在的Internet以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tài)、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權力交還給用戶,讓我們的語言影像以最直接的方式傳遞到對方身邊。它最符合互聯(lián)網絡設計者的初衷,給了人們一個完全自主的超級網絡資源庫。現(xiàn)在在業(yè)界,比較認同的P2P計算應用系統(tǒng)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類:信息、服務的共享與管理協(xié)作構建充當基層架構的互聯(lián)系統(tǒng)P2P,即persontoperson.

編輯本段分類依中央化程度分為純P2P、雜P2P、混合P2P純P2P:*節(jié)點同時作為客戶端和服務器端。*沒有中心服務器。*沒有中心路由器如Gnutella,最初的eDonkey2000。雜P2P:*有一個中心服務器保存節(jié)點的信息并對請求這些信息的要求做出響應。*節(jié)點負責發(fā)布這些信息(因為中心服務器并不保存文件),讓中心服務器知道它們想共享什么文件,讓需要它的節(jié)點下載其可共享的資源。*路由終端使用地址,通過被一組索引引用來取得絕對地址。*如最原始的Napster?;旌螾2P:*同時含有純P2P和雜P2P的特點。如Skype,現(xiàn)在的eMule,天網Maze,Amazingstore等。依網路拓撲結構分為結構P2P、無結構P2P、松散結構P2P結構P2P:*點對點之間互有連結資訊,彼此形成特定規(guī)則拓撲結構。*需要請求某資源時,依該拓撲結構規(guī)則尋找,若存在則一定找得到。如Chord、CAN。無結構P2P:*點對點之間互有連結資訊,彼此形成無規(guī)則網狀拓撲結構

*需要請求某資源點時,以廣播方式尋找,通常會設TTL,即使存在也不一定找得到。*如Gnutella。松散結構P2P:*點對點之間互有連結資訊,彼此形成無規(guī)則網狀拓撲結構。*需要請求某資源時,依現(xiàn)有資訊推測尋找,介於結構P2P和無結構P2P之間。*如Freenet。相關概念BT說到P2P,就不能不提BT,這個被人戲稱為“變態(tài)”的詞幾乎在大多數(shù)人感覺中與P2P成了對等的一組概念,而它也將P2P技術發(fā)展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實際上BitTorrent(中文全稱比特流,簡稱BT)原先是指一個多點下載的P2P軟件。它不象FTP那樣只有一個發(fā)送源,BT有多個發(fā)送點,當你在下載時,同時也在上傳,使大家都處在同步傳送的狀態(tài)。應該說,BT是當今P2P最為成功的一個應用。如果解釋一下的話,BT首先在上傳者端把一個文件分成了多個部分,客戶端甲在服務器隨機下載了第N部分,客戶端乙在服務器隨機下載了第M部分。這樣甲的BT就會根據情況到乙的電腦上去拿乙已經下載好的第M部分,乙的BT就會根據情況去到甲的電腦上去拿甲已經下載好的第N部分。有一句話可以作為BT最為形象的解釋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而最初聽到此概念時,有人對我說,別用BT,會壞你的硬盤的!大概指的就是前一句?,F(xiàn)在看來,沒有貢獻怎么會有獲取?這大概最可以概括BT下載傳輸?shù)木?。工具軟件BTJoy,將這一技術以軟件的形式完美起來,這個誕生僅有一年的軟件已經迅速熱遍了整個網絡——對于BT下載的愛好者來說,120G的硬盤都可以被迅速塞滿!Usenet除了BT下載,另外一種下載方式就是利用Usenet上的資源。有人把他理解成p2p,其實并不正確。這種下載方式在國內并不為人所知,但在國外非常流行。主要原因是Usenet上的資源大多數(shù)是英文的或者其他語言,所以要求用戶具有一定的英文水平。Usenet上的資源可以說是全球性的,而且下載速度極快,IP匿名,因此在西方國家是最受歡迎的網絡下載工具在新浪上可以下載到Usenet的工具,是非常好用的一款Usenet軟件。編輯本段相關問題

盜版問題在我們盡在說P2P的好時,也不得不想到,就如同歷史總是在曲折中前進,任何新事物的發(fā)展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來看下面的日程表:1999年5月,由范寧和帕克共同創(chuàng)辦的文件共享社區(qū)網站一Napster正式成立,他們面臨的麻煩就由此而起。12月7日,美國唱片業(yè)協(xié)會(RIAA)代表環(huán)宇音樂、索尼音樂、華納音樂、百代唱片、BMG等七大唱片公司以違反版權保護法為由把Napster公司推向法庭。他們稱Napster向網民提供MP3文件共享軟件侵犯了音樂版權,要求法院關閉該公司并賠償損失1億美元。2000年4月13日,重金屬樂隊Metallica起訴Napster,稱其侵犯了自己的版權,并涉嫌詐騙。6月12日,美國唱片協(xié)會(RIAA)和美國音樂出版協(xié)會(NMPA)向加利福尼亞州北地區(qū)聯(lián)邦地方法院起訴Napster公司,請求法院禁止在社會上流通Napster公司的MP3文件交換軟件“Napster"。7月11日,參議院就圍繞Napster展開的訴訟召開聽證會,無果而終。一些議員敦促國會立法,以澄清Napster公司是否違反了知識產權法;而支持Napster—方的人卻認為國會不應該現(xiàn)在介入雙方的爭端,以免影響新技術的發(fā)展。7月26日,Patel同意美國RIAA的要求,作出初步判決,命令Napster立即停止服務。2001年2月12日,美國第九巡回上訴庭作出決定,Napster必須終止其免費互聯(lián)網服務,并不再向音樂迷提供共享版權保護音樂的服務。3月6日,美國地區(qū)法官MarilynHallPatel做出判決,責令Napster在五個工作日內刪除所有存在爭議的歌曲。就在今天,就在此時,爭議仍然不絕于耳。國外有關于P2P技術的糾紛一發(fā)而不可收拾,這種全新的極富生命力的傳輸方式從一誕生就和音樂和版權聯(lián)系在一起。為什么會引起音樂制作商們這么大恐慌?顯然是其前所未有的傳輸速度挑起了他們的不安。在他們極力攔截還沒有來得及開始的時候,一首歌曲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遍了整個互聯(lián)網,而更加確切的說應該是全球,這顯然是傳統(tǒng)的盜版方式所不能比擬的。安全問題P2P軟件本身的漏洞P2P軟件的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編寫軟件的時候部分代碼或者軟件的工作原理上,例如eMule由于對Web頁錯誤地處理了畸形的請求,就可以通過此漏洞對應用程序進行攻擊。Web—般發(fā)送的請求

方式就是Post數(shù)據或者Get數(shù)據,攻擊者基于這個原理發(fā)送一個畸形的Get請求,就可以造成eMule程序的崩潰,從而達到控制eMule主機的目的。2) 個人隱私泄露P2P軟件的個人隱私泄露問題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開放的共享目錄,無論你愿不愿意,使用P2P軟件用于保存下載的文件夾,都會被自動共享出來以方便其他網友下載,如果你把個人文件也放在這個文件夾,自然也就被共享出來了;二是來自網絡管理機構或是軟件開發(fā)商的掃描和檢測,無論是網絡管理機構還是P2P軟件開發(fā)商都希望掌握盡可能多的用戶信息,通過對P2P軟件開放端口的掃描是獲取信息的最好方法。3) 木馬和病毒目前P2P軟件是傳播病毒和木馬的一個主要途徑,木馬可以輕易地包含在電影和圖片中,一旦你下載了這些電影和圖片,電腦就會被種上木馬。⑴似乎大多數(shù)強化Windows的建議都將幫助你在NT域名或者活動目錄中確保Windows的安全。如何確保P2PWindows網絡的安全呢?[2]1?必須有本地的安全策略增強每一個個人的系統(tǒng)安全是重要的,因為在這種設置中沒有組策略,你必須要依賴Windows本地的安全策略。你可以通過Window控制面板或者通過運行secpol.msc或者secpol.msc來訪問你的本地安全策略設置。 要記住,你需要做的關鍵的設置包括:啟用審計失敗事件的記錄、要求使用CtrlAltDel鍵登錄、創(chuàng)建一個口令策略、啟用一項通知試圖登錄的用戶的文本消息,在用戶登錄時告知用戶可接受的使用策略、以及不顯示最后一個用戶的名字。2?需要批準共享在P2P環(huán)境中,你還需要向網絡中的每一個人通報共享。如果沒有這樣做,要記住最低限度的規(guī)則并且設置共享許可,這樣用戶能夠瀏覽并看到允許他們看到的東西。3?文件許可非常重要按照共享批準的同一個原則,需要在本地的每一個系統(tǒng)建立文件許可,以保證只有得到授權的人才能打開、修改和刪除文件。加密離線文件在P2P環(huán)境中需要Windows離線文件加密功能是普通的,特別是對于移動用戶來說更是如此。如果你使用這種功能,確保使用這些Windows指南加密你的文件。5?使用網絡防火墻在P2P環(huán)境中最好使用網絡防火墻,最新技術的防火墻加入了IP攻擊追蹤,使用戶在面對黑客攻擊時變?yōu)椤爸鲃映鰮簟?。追蹤和鎖定攻擊的源頭。硬碟損害問題當P2P下載,尤其是以BitTorrent為代表的軟件的盛行時,有人提出P2P下載導致硬碟讀取寫入過多的缺點的觀點。為此很多人對于P2P下載很憂慮,但是實際上,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僅僅只是單純理論上的猜測。

首先,主流硬碟廠商并沒有發(fā)表如何關于P2P下載會產生過量損害硬碟的報告。第二,按照硬碟的基本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