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對口單招考試2022年大學語文自考真題(附答案)_第1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對口單招考試2022年大學語文自考真題(附答案)_第2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對口單招考試2022年大學語文自考真題(附答案)_第3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對口單招考試2022年大學語文自考真題(附答案)_第4頁
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對口單招考試2022年大學語文自考真題(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對口單招考試2022年大學語文自考真題(附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20題)1.抗戰(zhàn)時期,郭沫若寫有歷史劇()

A.《蔡文姬》B.《雷雨》C.《屈原》D.《星空》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A.仁B.仁政C.王道D.霸道

3.弗蘭西斯.培根反對經(jīng)院哲學和唯心主義,他認為人是自然的仆人和()

A.創(chuàng)造者B.控制者C.解釋者D.主宰者

4.有“曲狀元”之稱的元代散曲家是()。A.馬致遠B.王實甫C.關漢卿D.白樸

5.《前赤壁賦》是蘇軾被貶至何處時所作

A.杭州B.密州C.黃州D.湖州

6.

14

“貽笑大方”這個成語出自()。

7.柳永《八聲甘州》(對簫簫暮雨)一詞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是()

A.仁途失意B.傷春惜別C.羈旅行役之苦D.懷古嘆今之悲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原出處是()A.A.《史記》B.《論語》C.《左傳》D.《資治通鑒》

9.王維山水詩突出的藝術特點是()

A.曠達飄逸B.詩中有畫C.沉郁頓挫D.慷慨豪邁

10.《燈下漫筆》一文主要抨擊的對象是()

A.中國“固有的精神文明”B.帝國主義C.中國的奴隸制度D.資本主義

11.《諫逐客書》一文中提到的任用商鞅變法的秦王是()

A.秦穆公B.秦孝公C.惠文王D.昭襄王

12.

下面是對本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每一個人體細胞的一生中,自始至終要受到正負兩類信號的精確調節(jié)

B.正信號和負信號的傳遞是由癌基因來擔負的

C.征服癌癥的希望,在于恢復正負兩類信號的正常功能,阻止細胞發(fā)生成熟分化

D.有一些抑癌基因是借助基因工程分離而得到的,這是目前已經(jīng)獲得的科研成果

13.“賦”作為一種文體,形成于A.戰(zhàn)國時代B.秦代C.漢代D.三國時代

14.《氓》選自《詩經(jīng)》中的()

A.王風B.魏風C.陳風D.衛(wèi)風

15.對下列詞語意義的解釋,正確的一組是___

A.秀才(科舉考試初考合格者)秀而不實(秀美但不實在)做秀(展示外露,含裝模做樣意)秀外慧中(外貌秀麗,內心聰明)

B.經(jīng)年(滿一年)荒誕不經(jīng)(荒謬,與正統(tǒng)思想不合)經(jīng)紀(經(jīng)營管理)滿腹經(jīng)綸(比喻人很有學問和才能)

C.稽留(停留)無稽之談(沒有根據(jù)的話)稽首(古代的叩拜禮節(jié))有案可稽(有證據(jù)可查)

D.款待(誠懇地招待)款步而行(快步行走)落款(題寫名字)款關而入(打開關口進入)

16.辛棄疾《水龍吟》所用的主要藝術手法是()A.A.比喻B.象征C.夸張D.用典17.《種樹郭橐駝傳》中,與“長人者好煩其令”構成對比的種樹方法是()A.順木之天,以致其性B.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C.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D.愛之太殷,憂之太勤

18.歐陽修的文學主張是()

A.“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去”

B.“有補于世”,“以適用為本”

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D.“胸有成竹”,“心手相應”

19.“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辭手法是

A.象征、比喻B.象征、擬人C.雙關、比喻D.比喻、擬人

20.被蘇軾贊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的詩人是()

A.王維;B.孟郊;C.李白;D.賈島二、填空題(10題)21.《戰(zhàn)國策》的原著者不可考,后經(jīng)西漢末年的___整理后定為《戰(zhàn)國策》。

22.李白《蜀道難》:“___,不如早還家?!?/p>

23.杜甫是我國古代偉大的_____________詩人。

24.王昌齡《從軍行》詩:"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_____________。"

25.孟子所言“王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6.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_________?!?/p>

27.陶淵明《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_________"。

28.“后敘”是一種兼有敘事和__________的文體。

29.______散文柔中有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

30.“問君能有幾多愁,__________?!?/p>

三、判斷題(5題)31.在《報劉一丈書》中,作者以略帶夸張的漫畫手法描繪了反面人物的言行舉止。()

32.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有《駱駝祥子》《月牙兒》等。()

33.在《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通過“殺霸陵尉”等情節(jié)表現(xiàn)了李廣的性格弱點。()

34.梁啟超《論毅力》一文的中心論點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35.《諫逐客書》是李斯向秦王陳述意見的奏章。()

四、文言文閱讀(3題)36.(一)閱讀《季氏將伐顓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題。冉有日:“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睂ⅰ拔峥旨緦O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說明孔子這句話所表達的觀點。

37.莊子描繪河水和大海兩種景象,其作用是什么,是為了說明什么道理?從這里可以看出,《秋水》在表現(xiàn)方法上有哪些特點?

38.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五、現(xiàn)代文閱讀(3題)39.閱讀《日出》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題:

黃省三經(jīng)理!

潘月亭石清,這是誰?他是干什么的?

黃省三經(jīng)理,我姓黃,我是大豐的書記。

李石清他是這次被裁的書記。

潘月亭你怎么跑到這里來。(對李)誰叫他進來的?

李石清不知道他怎么找過來的。

黃省三(走到潘面前,哀痛地)經(jīng)理,您行行好,您裁人也不能裁我,我有三個小孩子,我不能沒有事。經(jīng)理,我給您跪下,您得叫我活下去。

潘月亭豈有此理!這個家伙,怎么能跑到這兒來找我求事。(厲聲)滾開!

黃省三可是,經(jīng)理——

李石清起來!起來!走!走!走!(把他一推,倒在地上)你要再這樣麻煩,我就叫人把你打出去。

(黃望望李,又望望潘。)

潘月亭滾,滾,快滾!真豈有此理!

本片段里出場的人物是誰?他們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40.

作者在描述重興的“香市”時運用了什么手法?

41.閱讀梁實秋《談時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題。所以有人寧可遁跡冊林,享受那清風明月,“侶魚蝦而友麋鹿”,過那高蹈隱逸的生活。詩人濟慈寧愿長時間地守著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為那是人間至樂。嵇康在大樹底下?lián)P錘打鐵,“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劉伶“止則操卮執(zhí)觚,動則挈植提壺”,一生中無思無慮其樂陶陶。這又是一種頗不尋常的方式。最徹底的超然的例子是《傳燈錄》所記載的:“南泉和尚問陸亙曰:‘大夫十二時中作么生?’陸云:‘寸絲不掛?!贝缃z不掛即是了掛礙之謂,“原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這境界高超極了,可以說是“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根本不發(fā)生什么時間問題。

作者引用蘇軾、濟慈、嵇康、劉伶等人對時間的態(tài)度想要說明什么問題?

六、作文(1題)42.請以《觸動》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不得寫成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1.C

2.A

3.C

4.A

5.C

6.A

7.C

8.B“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原出處是《論語》,所引四句見《論語·子路篇》?!惧e誤分析與防范】此題首先容易誤選A項。此句話是在《史記·李將軍列傳》中司馬遷用來評價李廣的,考生對此應該記得很清楚,因此憑借第一印象會選擇A項。其次容易誤選C項,因為《李將軍列傳》中有“太史公日:《傳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比绻麅H從字面分析,就會望文生義,從而誤選。

9.B

10.A《燈下漫筆》是一篇以抨擊舊社會、舊文明,即文中所說中國“固有的精神文明”為宗旨的著名雜文,它體現(xiàn)了魯迅深刻的歷史洞察力和強烈的批判精神。

11.B

12.C

13.C此題考查的是考生對大綱第三部分文體知識“詩、詞、曲、賦”中的“賦”的知識掌握情況:賦是漢代形成的一種特殊文體。

14.D

15.C

16.D

17.A

18.C

19.B

20.A

21.劉向劉向

22.錦城雖云樂錦城雖云樂

23.現(xiàn)實主義現(xiàn)實主義

24.不破樓蘭終不還

25.用仁政統(tǒng)一天下

26.月有陰晴圓缺

27.而無車馬喧

28.議論

29.王安石

30.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1.Y

32.N

33.Y

34.Y

35.Y36.指出季氏伐顓臾的危害:季氏專權,又要擴張勢力范圍,這必然激化與魯君的矛盾,發(fā)動不義之戰(zhàn),授魯君以柄,后必有災,這才是季氏真正的憂患之所在。

37.是為了比照兩種不同的認識境界。說明的道理:樓外有樓,天外有天,宇宙無限,人的認識有限,永遠不能驕傲自滿,必須不斷上進。主要有三種:一是善于通過虛擬的寓言故事來說理;二是善于借助形象的描繪將抽象的哲理化為具體形象;三是善于運用對比手法。38.表達了詩人對統(tǒng)治者妥協(xié)投降路線的憎惡和對戍邊戰(zhàn)士、淪陷區(qū)人民悲慘處境的同情。

這一小題考查考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