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7 文言文閱讀主觀評價-《考點解透》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高考專用)_第1頁
考點17 文言文閱讀主觀評價-《考點解透》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高考專用)_第2頁
考點17 文言文閱讀主觀評價-《考點解透》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高考專用)_第3頁
考點17 文言文閱讀主觀評價-《考點解透》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高考專用)_第4頁
考點17 文言文閱讀主觀評價-《考點解透》高考語文一輪復(fù)習(xí)(新高考專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考點17文言文閱讀主觀評價

高考文言文閱讀主觀表達題并不是新近出現(xiàn)的題型,在江蘇地區(qū)高考中更為常見,此

外,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試卷中也出現(xiàn)過這種主觀簡單題,山東、海南等地2020年新高

考??贾?,文言文閱讀試題也出現(xiàn)了一道主觀問答題,算是在題型上對這些地區(qū)試卷的一

種借鑒。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高考這個題型果然頗受重視。考生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

基礎(chǔ)上作答,并掌握一定的答題方法,一般都可以得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角度一概括內(nèi)容要點

對于史傳類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圍繞一個主要人物來展開事件敘述,并作簡要的觀

點闡發(fā)。因而能否分層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命題者檢驗考生閱讀能力的一種途徑。

一、熟悉常見題型

(1)為了……,某某采取了哪些措施?請分點概括。

(2)在……段中,作者認為……的理由有哪些?清簡要解說。

(3)簡要概括……的原因。

(4)請結(jié)合文本概括……人物的品質(zhì)特點。

二、解題思路點撥

(1)通讀全文,整體把握文意:

(2)仔細審題,尋找答題區(qū)間;

(3)篩選信息,組織語言作答;

三、注意作答提示

(1)看所賦分值作答。學(xué)會從分值入手確定答題的層次性,要點的數(shù)量等。

(2)按一定思路作答。做內(nèi)容概括題時,一定要分點概括文中會出現(xiàn)并列的部分,既

要學(xué)會用原文也要學(xué)會從抽象中概括大意。

(3)按題意要求,組織不同句式作答。

【典題印證1](2019?江蘇卷?改編)閱讀卜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臨川湯先生傳

以樂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則閉門距躍,絕不懷生刺津上。擲書萬卷,作盤魚

其中。每至丙夜,聲瑯瑯不輟。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書為?”曰:“吾讀吾書,不問博

士與不博士也?!睂ひ圆┦哭D(zhuǎn)南祠部郎。部雖無所事事,而公奉職忠慎,謂兩政府進私人而

塞言者路,抗疏論之,謫粵之徐聞尉。居久之,轉(zhuǎn)遂昌令。又以礦稅事多所瞧戾,計偕之H,

便向吏部史去歸.雖玄爵留之.典■選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長住.神武之處竟不可

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國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時事,非公憤

不及齒頰。人功之請托,日:“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鐵刀,為所不知后人計。”指床上書示

之:“有此不貧矣。“公于書無所不讀,而尤攻《文選》一書,至掩卷而誦,不訛只字。于

詩若文無所不比擬,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蓮少陵氏。公又以其緒余為傳寺,若《紫簫》《還魂》

諸劇,實駕元人而上。每譜一曲,令小史當(dāng)歌,而自為之和,聲振寥廓。識者謂神仙中人云。

請簡要概括湯顯祖讀書為文的特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湯顯祖讀書為文的情況主要在第三、四段。

第三段“擲書萬卷……不問博士與不博士也”,說明湯公讀書的目的不為功名,樂此不

疲。第四段“公于書無所不讀,而尤攻《文選》一書,至掩卷而誦,不訛只字”,說明湯公

讀書面廣,又有專攻。“于詩芳文無所不比擬,而尤精西京六創(chuàng)青蓮少陵氏”,說明他讀書

的效果。''公又以其緒余為傳尋,若《紫茶》《還就》諸劇,實智元人而上。每譜一曲,令小

史當(dāng)歌,而自為之和,聲振寥廓”,說明他不但創(chuàng)作戲劇的水平超過元代作家,還與侍從一

起演唱,創(chuàng)演合一。

根據(jù)以上“讀書為文”的信息,用精練的語言分條概括出印可。

【答案】讀書不為功名,樂此不疲;于書無所不讀,尤精《文選》:詩文無所不能,直

追漢唐;戲曲創(chuàng)演結(jié)合,超過元人。

【參考譯文】

湯公因為喜愛南京的山水,求得南京太常博士的職務(wù)。到了就閉門不出,絕不靠半點名

氣達到升官的目的。備書萬卷,像書蟲一樣酷愛讀書。經(jīng)常到了半夜,讀書聲還瑯瑯不停。

家人笑話他:“老博士還用得著讀書嗎?"他說:“我讀我的書,不問是不是博士?!辈痪?/p>

以太常博士的身份轉(zhuǎn)任南京祠部郎。部里雖然沒有什么事,但是湯公任職認真謹(jǐn)慎,他認為

北京南京兩個政府任用親信而堵塞了進諫的來道,就上書直言這件事,被貶謫為廠東徐聞縣

尉。過了很長時間,轉(zhuǎn)任遂昌縣令。又因為礦稅的事情有很多謬誤,和計吏一起到京的那天,

就向吏部請求辭職。雖然主爵挽留他,典選挽留他,御史大夫挽留他,但是湯公一腔浩然正

氣堅持離開,朝廷的官職最終也不能留下他。

湯公住在家里,自中丞惠文、郡國守令以下,官員的儀仗往往充滿巷子,但湯公經(jīng)常不

迎接。即使有時事,若不是引發(fā)公憤湯公不談?wù)?。人們勸他為他人辦事說情,他說:“我不

能拿自己的臉面言辭來換取錢財,我要為我不知道的后人考慮?!敝钢采系臅o人看,說:

“有這些書就不窮了J湯公對書沒有不讀的,尤其致力研究《文選》一書,到了合上書背

詞不錯一個字的程度。對于詩文他沒有不比較斟酌的,尤其精通西京、六朝、李白、杜甫的

文體。湯公在他的空余時間寫傳奇,像《紫簫》《還魂》等劇目,實在是超過元代其他作家。

每諳成一首曲子,讓侍從當(dāng)場歌唱,自己唱和,聲音宸動遼闊的天空。懂行的人說他是神仙

中人。

角度二探尋事件原因

原因與結(jié)果是無法割裂開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

種結(jié)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發(fā)生的條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現(xiàn)象或結(jié)果要求考生結(jié)合選文追溯

原因,幾乎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言文,考生備考時應(yīng)加以重視.

[典題印證2]參考“反思?診斷定向”第5題。

角度三概括觀點態(tài)度

高考語文對文言文的考查,從選取文本上看,有人物傳記、散文(包括游記散文、情景

散文和議論性散文等)。不管哪類文本,都或明或暗地關(guān)涉到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這在議論性

散文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是指作者對文章中對所提及的人物的態(tài)度,是歌頌、贊揚、認

同、憐憫,還是諷刺、貶斥、反對、嘲笑:也包括作者對文中所敘述事情的態(tài)度,是擁護、

肯定,還是反對、否定。對該考點,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這些觀點、態(tài)度不是讀者閱讀時的

主觀認識,而是作者的思想在行文中的流露。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根據(jù)作者對人物或事件的潛

藏有某些情感認識的表述,分析、概括出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閱讀文本時,我們關(guān)注

的重點不能停留在故事的本身,而應(yīng)是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表達形式是多樣的,有的開篇明義,直抒胸臆;有的寄寓故事,含而不

露:有的通篇敘述,卒卓顯志……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多體現(xiàn)在議

論性的句子中。

【典題印證3]閱讀卜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答劉正夫書(節(jié)選)

韓愈

或問:“為文宜何師?”必謹(jǐn)對日:“宜師古圣人。”曰:“古圣賢人所為書具存,辭

皆不同,宜何師?”必謹(jǐn)對曰:“師其意不師其辭。"又問曰:“文宜易宜難?”必謹(jǐn)對日:

“無難易,惟其是爾。”如是而已,非固開其為此,而禁其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夫文豈異于是乎?漢

朝人莫不能為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為之星c然則用功深者,其妝名也遠C

若皆與世沉浮,不自樹立,雖不為當(dāng)時所怪,亦必?zé)o后世之傳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賴而用

也,然其所珍愛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豈異于是乎?今后進之為文,能深探而力取

之,以古圣賢人為法者,雖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之徒出,必自

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一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則已,用則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樹

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來,誰不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顧常以此為說耳。

韓愈在回復(fù)劉正夫的信中,針對“宜何師”有哪些看法?清簡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哪些重要看法”暗示答案不止一點,第一段中''為文宜何師”“辭皆不同,

宜何師”“文宜易宜難”已經(jīng)明確標(biāo)示三點。第二段提出“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

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強調(diào)要見人所未見,發(fā)人所未發(fā),并以“司馬相如、

太史公、劉向、揚雄“佐證之,即用功深,思想有創(chuàng)見,“妝名也遠”。

【答案】①學(xué)習(xí)對象應(yīng)是古代圣賢:②文章內(nèi)容應(yīng)不因襲陳詞,重在學(xué)習(xí)圣賢的思想:

③選文方而不要過分關(guān)注難易,要力求準(zhǔn)確:④思想方面要有創(chuàng)見,要有自己的特點。

【參考譯文】

如果有人問我:“做文章應(yīng)該效法誰?"我一定會鄭重地回答道:“應(yīng)該效法古代圣

賢?!比绻謫枺骸笆ベt所寫的書保存下來的很多,文辭各不相同,該效法誰的呢?“我會

鄭重地回答道:“應(yīng)該效法他們的思想,而不是效法他們的文鋅?!比绻賳枺骸白鑫恼聭?yīng)

該寫得商易還是繁難?”我一定會鄭重地說:“千萬不要把簡易的故意寫得繁承。只要這樣

就行了。''如此罷了,絕不是極端地提倡文章一定應(yīng)該這樣寫,堅決禁止文章一定不能那樣

寫。

早晚都能看到的各種東西,誰也不會去關(guān)注它,當(dāng)看到那些異乎尋常的東西,人們就會

一起觀賞談?wù)摗N男译y道和這不同嗎?漢朝人沒有不會寫文幸的,但也只有司馬相如、太史

公、劉向、揚雄人章做得最好,那么可以說,下的功夫深的,名聲就傳得遠。如果都順從世

俗隨波逐流,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見解,即使不被當(dāng)代的人責(zé)怪,也一定不會流傳到后世。您

家中的各種物品,都是日常離不了要使用的,但其中你所珍愛的,肯定不是尋常的東西。那

么君子做文章的道理,難道和這有什么不同嗎?現(xiàn)在的那些要寫文章的晚輩后生們,能夠深

入探求努力獲取,以古代圣賢的做法為法則,雖然說不一定人人都要這樣做,一定要像司馬

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那樣的人才出現(xiàn),必定是出自這樣做的人,絕不是出自按部就班

的人。至于圣君治國之道,不用文士也就罷了,要是重用文士,一定會看中那些有真正才能

的人,這種才能不是別的,就是能夠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不因循他人說法的人啊c自從出

現(xiàn)文字以來,誰不寫文章呢?但是能夠保存到現(xiàn)在的,一定是能提出獨到見解的啊。所以我

經(jīng)常把這個道理講給別人。

二、文言文主觀題解題“3步驟”

第一步:審設(shè)問,明方向。審讀題干,抓住問題關(guān)鍵詞,確定提問指向。

第二步:讀文本,定范圍。根據(jù)題干指示,細讀文章,確定解答問題的文本范圍(所處

段落)。

第三步:用技巧,組答案.摘錄法:有可用的關(guān)鍵詞句者,可直接選摘原詞句作答。句

意(層意)提取法:無明顯關(guān)鍵詞句者,可提煉意思后概括作答.

選文體裁特征

(1)古代人物傳記

關(guān)鍵點作用或意圖

傳記往往通過具體事件來刻畫人物形象,說

明人物的主要貢獻和過錯。我們只要能夠抓

抓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功過和精神

住與人物相關(guān)的事件,就能夠正確認識人物

的功過是非,品評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看看作品除了寫傳主外,還寫了哪些人物,

這些人物對刻畫傳主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

抓次要人物——從側(cè)面了解主要人物

通過對次要人物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把握

主要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應(yīng)抓住作品記述人物的

抓記述人物的方法一領(lǐng)會人物的心理精神

具體方法手段,體會人物的心理情感,把握

情感

人物的精神晶質(zhì),從而達到初步鑒賞的目的

(2)古代議論性散文

關(guān)注點閱讀目的

辨題識體,明確寫作目的“論”是論斷事理;“議”與“辯”,側(cè)重于反駁、辯駁、辯論;

“原”,是推本求源:“說”多著眼于說明、申釋;“解”則偏重

于解釋疑難。文題,通常會表明文體,我們可以根據(jù)題目和表

明的體裁,去把握作者的寫作目的;

閱讀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在通讀全文時,在理解掌握文句的前

提下,得先弄清楚談?wù)摰脑掝}、作者的觀點。如2017北京卷的

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秦廢封建》舊選,文中論及的話題是秦廢分封諸侯的制度是

優(yōu)還是劣,作者借柳宗元的話表明了觀點:分封諸侯的制度不

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時勢使然.

對古代議論性散文的閱讀,我們要多琢磨文章立論的方法,注

把握結(jié)構(gòu),理清邏輯思路

意其嚴(yán)密周詳?shù)恼撟C邏輯,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說服力量

娜I弓懶

一'審題干,看要求,找到對應(yīng)區(qū)域

【例析2】

(原文)……乾道四年,盜連起湖湘,棄疾悉平之。遂奏疏日:“夫民為國本,而貪吏

迫使為盜。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shù),無徒恃平數(shù)之兵。申飭州縣,以惠養(yǎng)元

元為意,有違法貪官者,使諸司各揚其職,無徒按舉小吏以應(yīng)故事,自為文過之地?!痹t獎

諭之。....

14.辛棄疾認為導(dǎo)致百姓為盜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怎樣的建議?請簡要說明。(3分)

答案:原因:貪官污吏對老百姓的壓迫盤剝(1分)建議:①告誡各級官員要善待安撫

仃姓,不能?味靠軍隊對付老白.姓;<1分)②各級官員要切實履職盡責(zé),嚴(yán)懲貪贓違法者,

不能文過飾非。(1分)(意思答對即可)

分析:這道題目很典型。主觀概括題目經(jīng)常通過傳主的語言,來確定人物的思想主張、

行事風(fēng)格。

(譯文)乾道四年,盜賊接二連三在湖湘境內(nèi)作亂,被辛棄疾全部平定了。他于是上

疏說:“百姓是國家的根本,而貪官污吏迫使他們?yōu)楸I。希望陛下深入思考產(chǎn)生盜賊的緣由,

重視消弭盜賊的方法,不要只是依靠平定盜賊的軍隊。要告誠州縣,以惠民安撫平民百姓

為本,(官吏中)有違法貪贓者,讓各部門盡職盡賁,不要只檢舉查辦小官吏來應(yīng)付成例,

而自己想辦法為掩飾過失找借口?!被噬舷略t嘉獎他。

二、扣文本,細思量,讀懂原文是王道

【例析2】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與布政使周千、參政葉春巡視南廉、浙江。初,

復(fù)原吉治水江南還,代以左通政趙居任,兼督農(nóng)務(wù)。居任不恤民,歲以豐稔聞。

成祖亦知其誣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繼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監(jiān)國時,嘗命蓋

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賢,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還,言有司多不得人,士豪

肆醬,而福不任職。密宗漢福還,耀*大理寺卿,與春同往巡撫,南藏浙江祓

巡撫自此始。

14.皇上升任熊蓋為大理寺卿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①前幾任官員在江南治水無功,不體恤百姓,還有的欺騙皇上每年都上報

說豐收。②熊概以御史之銜代理刑部事務(wù),仁宗知道他賢能。③有關(guān)部門多任用非人,

當(dāng)?shù)睾缽娝烈庾鲪?,而岳福又不管事?/p>

請分析這三點原因是怎樣得來的。

三、細梳理,抓關(guān)鍵,注意條分縷析

【例析3】

【江蘇省淮安市2020-2021學(xué)年高三上學(xué)期笫一次調(diào)研】

(原文)……人之所喻,由其所習(xí),所習(xí)由其所志。志乎義,則所習(xí)者必在于義,所

習(xí)在義,斯喻于義矣。志乎利,則所習(xí)者必在于利,所習(xí)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學(xué)者之志,

不可不辨也。誠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為小人之歸。其于利欲之習(xí),怛焉為之痛心疾首。

專志乎義而日勉焉,博學(xué)、審問、慎必、明耕而鳥行之。由是而進于場屋[注],其文必皆

道其平日之學(xué)、胸中之蕊,而不詭于圣人。由是而仕,必皆供其職,勤其事,心乎國,心

乎民,而不為身計,其得不誦之君子乎!……

(節(jié)選自陸九淵《白鹿洞書院講義》)

[注]場屋:科舉考試的地方,又稱科場。

14.朱熹請陸九淵將講稿寫成《白鹿洞書院講義》,作為學(xué)子必讀之文。從節(jié)選內(nèi)容看,

怎樣做才能成為文中所說的利國利民的君子呢?請簡要概括。

答案:①要志向高遠,追求道義;②要善于反省,時時勉勵;③在志向高遠、善于

反省的基礎(chǔ)上,要言行一致,身體力行。這樣就能成為文中所說的利國利民的君子。

請分析,怎樣找到原文,逐條概括。要抓哪些關(guān)鍵詞?

四、依原文,得觀點,轉(zhuǎn)換成自己的語言

【例析4】

(原文)……帝曰:“一勝一負,兵家常勢。若師常利,則古何憚用兵耶?

雖累圣亦不應(yīng)留賊付朕。今但論帥臣勇怯、兵強弱、處置何如耳,渠一敗便沮

成計乎?”

14、朝廷討伐蔡州叛軍不利,群臣請求停止用兵,裴度主戰(zhàn),皇帝支持裴

度是什么原因?(3分)

答案:勝敗是兵家常事,自古用兵沒有常得勝的;(2分)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

中止原來的計劃。(1分)

考點過關(guān)

1.

會紹圣黨論起,御史劉拯論其進不由科第,以秘閣校理知懷州。中書舍人林希義言:“呂

大防由公著援引,故進希哲以酬私恩。幾大防輩欺君賣國,皆公著為之唱;而公著之惡,則

希哲導(dǎo)成之,豈宜污華職?!庇谑堑乇局?,俄分司南京,居和州。

【參考譯文】正逢紹圣時期黨論興起,御史劉拯說他不是科舉出身做官,因此以秘閣校

理身份擔(dān)任懷州知州。中書舍人林希又說:“呂大防由呂公著提拔,所以推薦呂希哲來報答

私恩。凡是呂大防等人欺君賣國的事,都是呂公著帶頭做的;幣呂公著的罪惡,是由呂希哲

誘導(dǎo)而成的,他不能玷污榮華的官職。”于是只能維持本來官級,不久分司南京,住在和州。

1.紹圣時期呂希哲為何“但守本秩”,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3分)

2.

右司諫?賈易以言事訐直詆大臣,將峻責(zé),公著以為言,止罷知懷州。退謂同列日“諫官

所論,得失未足言。顧主上春秋方盛,慮異時有進諛說惑亂者,正賴左右爭臣耳,不可使人主

較慶古者也?!氨娦Σ粐@服。

【參考譯文】右司諫賈易因言事攻擊別人短處直接詆毀朝廷大臣,將要被嚴(yán)厲責(zé)罰,呂

公著替他說話,僅降為懷州知州。呂公著退朝對同事說:“諫官對問題的議論,對與不對不值

得說。但皇上還年輕,擔(dān)心今后有人進諛說惑亂,正要依賴左右錚臣,不能讓國君輕易厭惡敢

說話的人?!北娙藳]有不嘆服的。

2.右司諫貿(mào)易詆毀朝廷大臣,將要被嚴(yán)厲貢罰,昌公著為何管他說情?請簡要說明。(3分)

3.

事聞,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召入衛(wèi)。其友止之,日:“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

薄內(nèi)地,君以烏合萬余赴之,是何異驅(qū)是羊而搏猛羊。"天祥日:“吾亦知其然也。第

國家養(yǎng)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guān)者,吾深恨于此。故

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fēng)而起者c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

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p>

【參考譯文】此事報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撫使的身份率軍入衛(wèi)京師。他的

朋友制止他說:“現(xiàn)在元兵分三路南下進攻,攻破京城市郊,逼近內(nèi)地,你率領(lǐng)一萬多烏合

之眾奔赴京師,這與驅(qū)趕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蔽奶煜榇鸬溃骸拔乙仓朗沁@么回事。

但國家撫養(yǎng)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沒有一人一騎入關(guān),我

對此感到深深地遺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國,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將會有聽說此事后而

奮起的。依靠仁義取勝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業(yè)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國

家就有保障了

3.文天祥為什么不聽友人勸阻,仍然入衛(wèi)京帥?請簡要說明。(3分)

4.

天興初,姚興俊司馬德宗黑陽成,戌將郝恢馳使乞師于常山王遵,遵以聞。太

祖詔逞與張哀為遵書以咨。初,恢與遵書云“賢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憐君臣之

體,敕逞、袞亦貶其主號以報之。逞、袞乃云“貴主"。太祖怒日:”使汝貶其主

以箸,乃稱貴主,何若賢兄也!”遂賜死。后司馬德宗荊州刺史司馬休之等數(shù)十人

為桓玄所逐,皆將來奔,至陳留南,分為二輩,一奔長安,一歸廣固。太祖初聞休

之等降,大悅,后怪其不至,詔兗州尋訪。獲其從者,問故,皆曰:“國家威聲遠

被,是以休之等咸欲歸闕,及聞崔逞被殺,故奔二處?!碧嫔罨谥?。逞之內(nèi)彼也,

終慮不免,乃使其妻張氏與四子留冀州,令歸慕容德,遂奔廣固。送獨與小子頤在

平城。及逞之死,亦以此為譴。

【參考譯文】大興初年,迷興侵犯司馬德宗的襄陽駐防軍城堡,戍將都恢迅速派使者向

常山王元遵請求援兵,元遵把這件事報告給太祖。太祖詔令崔逞與張袞替元遵寫信答復(fù)。起

初,都恢給元遵的信說,“賢兄稱雄中原",太祖因郎恢言辭違背君臣體統(tǒng),敷令崔逞、張袞

也貶抑他的君主的稱號來報復(fù)他。崔逞、張袞卻寫作‘‘貴主太祖憤怒地說:“讓你回信貶

抑他的君主,卻稱貴主,哪里比得上賢兄呢!”于是賜其自殺。后來司馬德宗的荊州剌史司

馬休之等幾十人被桓玄驅(qū)逐,都打算來投奔太祖,到陳留以南,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奔向長

安,一部分歸附廣固。太祖起初聽說休之等歸降,很高興,后來奇怪他們沒有來,命令兗州

刺史尋找。找到他們的隨從,問其緣故,都說:“國家的威名傳到遠方,因此休之等都想歸

順朝廷,等到聽說崔逞被殺,所以投奔那兩處。”太祖很后悔。崔逞內(nèi)遷時,擔(dān)心終究不能

免禍,就讓他的妻子張氏與四個兒子留在冀州,讓他們歸附慕容德,于是投奔廣固。崔逞只

與小兒子崔頤在平城。到崔逞被賜令自殺時,也以這作為罪過.

4、崔逞為何被太祖賜死?請簡要說明°(3分)

5.

提點河?xùn)|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lǐng)威州刺史、知滄州。以治城郭功,轉(zhuǎn)引

進使。詔運粟三十萬石于井塞三州,灌言:“水淺不勝舟,陸當(dāng)用車八千乘,

沿邊方登麥,愿以運費增價就氽之。"盤上,報可。未幾,知岷州,引邈川水

溉間田千頃,涅人號廣利渠。徙河州,復(fù)守岷,提舉熙河蘭涅弓箭手。入言:

“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則人樂應(yīng)募,而射士之額足矣。“從之。甫半

歲,得善田二萬六千頃,蒙士七千四百人,為他路最。

【參考譯文】后來何灌官升提點河?xùn)|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lǐng)威州刺史、

知滄州。因為治理城郭有功,轉(zhuǎn)任引進使。當(dāng)時皇帝命令運送糧三十萬石到并

塞三州。何灌說:"河水太淺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陸路運輸要用馬車八千乘,工

作量太大。這時沿邊麥子正熟,可以用運輸糧草的費用就地加價收購麥子。"

奏了上去,朝廷應(yīng)允了。過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笛引邈川

水灌溉了數(shù)千頃偏僻的田地,河涅一帶的人民把它叫做廣利渠。后來平調(diào)到河

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舉熙河蘭湮弓箭手"之職。何灌向朝廷進言:”如

果先修繕?biāo)垢夭皇艿胶禐?zāi)的損害,那么百姓就樂于參加招募,而

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額就能夠招足了。"朝廷聽從了何灌的建議。不用半年,就改

善了耕地質(zhì)量二萬六千頃,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壯弓箭手,是當(dāng)時西北幾路最

成功的。

5.何灌不但軍事才能突出,而且善于處理政務(wù)。請簡要概括文中哪些事情

體現(xiàn)了他善于處理政務(wù)的能力?

6.

皇估初,拜御史中丞,乃奏:“張堯佐腐人緣妃家,一日領(lǐng)四使,使賢士大夫無

所勸?!安粓螅e正因留班延停,乃奪宣徽、景靈二使。又日:“先朝用人,雖守邊

累年者,官止遙郡刺史。今既犯木盡餐人而龍期,待迂像后有功者何所砂郎旦技運便

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賴焉命前下而數(shù)更不終歲而再易思澤所以未宣民族所以未再者

職此敵也?!本影霘q,兔位復(fù)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為樞密使,又言青

出兵伍不可為執(zhí)政,力爭不能奪,因請解言職。帝稱其得風(fēng)憲體,遺賜就第,賜白

金三百兩.除現(xiàn)文盛學(xué)士禮部尚書、知河南府.人兼翰林侍讀學(xué)士C

【參考譯文】皇佑初年,王舉正擔(dān)任御史中丞,上奏說:“張堯佐是平庸的人,攀附妃

子家,一天之內(nèi)兼領(lǐng)四使,使得對賢士大夫無從鼓勵。"朝廷沒有回復(fù),王舉正因而留在班

位在朝廷上諫錚,朝廷于是削奪張堯佐宣衡、景靈二使的職務(wù)。又說:“先朝用人,即使多

年鎮(zhèn)守邊境的,官職只到偏遠州的刺史。現(xiàn)在所任用的并不都是得力的人,然而限期等待升

遷,那么以后對有功的人用什么來鼓勵呢?而且轉(zhuǎn)運使考察官吏是否有能力,百姓的喜樂與

憂慮都依賴他。任命剛剛下達就多次更改,不到一年就兩次改變,恩澤之所以未能宣揚,民

生疾苦之所以未能消除,主要是這個原因?!边^了半年,張堯佐重新?lián)涡帐埂M跖e正閑

居在家共七次上疏。狄青擔(dān)任樞密使時,王舉正又上奏說狄青出身軍隊不能擔(dān)任宰相,力爭

而未能改變,因而請求解除諫官職務(wù),皇帝稱贊他得到了諫i爭之職的根本,派遣使臣到他的

府第賞賜,賜白銀三百兩,授觀文殿學(xué)士、禮部尚書,河南府知府的官職。

6.皇帝為什么賞賜王舉正白銀三百,并升任其官職?請簡要分析。(3分)

7.

踏既辭行,過大行中李患,目:“睛齊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

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wù)巧佞之語辯數(shù)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

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文法,內(nèi)懷詐以御主心,外挾

賊更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乎言之,公與之俱受其繆矣。"息畏湯,終不敢言。

骼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后張湯果敗,上聞籍與息言,抵息罪。令寤以諸侯相秩

居淮陽。

【參考譯文】汲黯辭行之后,去拜望大行李息,說道:“我被拋棄到外郡去,

沒辦法參與朝廷議政。然而御史大夫張湯智謀足可以抗拒別人的勸諫,奸詐足可

以文過飾非,專會講取巧奸佞和強辯指責(zé)的話,不肯秉正為天下說話,專門阿諛

奉承主上的心意。主上心旦不想要的,他就跟著去毀謗;主上心里想要干的,他

就跟著贊譽。喜好興起事端,舞弄法律條文,在朝中心懷欺詐來迎合主上的心意,

在朝外則挾制酷吏惡人來維護威嚴(yán)。您位居九卿之列,如不早些進言皇上,您將

會和他一道受到懲處了?!崩钕⑽窇謴垳?,始終沒敢進言。波磊米用原來的方

法治理淮陽,使淮陽政事清明。后來張湯果然事敗,皇上聽到汲籍對李息說的那

番話,將李息判了罪。下令讓汲磊享受諸侯國相的俸祿在淮陽為官。

7.外任前,汲黯勸說李息要向漢武帝揭露張湯其人其事,李息卻沒有這樣做,

后來李息因之被漢武帝治了罪。為什么說李息并不冤枉?(3分)

8.

張嘉貞,蕭州猗氏人也。弱過應(yīng)五經(jīng)舉,拜平鄉(xiāng)尉,坐事免歸鄉(xiāng)里。長安

中,侍御史張循憲為河?xùn)|采訪使,薦嘉貞材堪憲官,請以己之官秩授之。則天

召見,垂簾與之言,嘉貞奏日以臣草萊而得入謁九重是千載一遇也咫尺之間如

陶云務(wù)競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盡則天速令卷簾與語大悅擢拜監(jiān)察御史,

累遷中書舍人,歷秦州都督、并州長史,為政嚴(yán)赤,甚為人吏所畏。開元初,

因奏事至京師,上聞其善政,數(shù)加賞慰。嘉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

至今。臣弟嘉祜今授都州別駕,與臣各在一方,同心離居,魂絕萬里。乞移就

臣側(cè)近,臣兄弟盡力報國,死無所恨?!鄙霞纹溆褠郏馗募慰轂樾弥荽淌?。

時突厥九姓新來內(nèi)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貞奏請置軍以鎮(zhèn)之,于是始于并州置

天兵軍,以嘉貞為使。六年春,嘉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軍奢僭及贓賄者,御

史大夫王峻因而劾奏之,按驗無狀,上將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貞奏日:“昔者

天子聽政于上,嗖賦噱誦,百工諫,庶人誘,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是

塞言者之路,則天下之事無由上達。特望免此罪.以廣深誦之道?!睆闹?,遂

令減死,自是帝以嘉貞為忠。嘉貞又嘗奏日:“今志力方壯,是效命之秋,更

三數(shù)年,即衰老無能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憚?!鄙弦云涿鬓q,尤亞

之。嘉貞雖久歷清要,然不立田園。及在定州,所親有勸植田業(yè)者,嘉貞日:

“吾忝歷官榮,菖任國相,未死之際,豈憂饑餒?若負譴貴,雖宏田莊,亦無用

也。比見朝士廣占良田,及身沒后,皆為無賴子第作酒色之資,甚無謂也?!?/p>

聞?wù)呓試@伏。

(摘編自《日唐書?列傳四十九》)

【參考譯文】張嘉貞,蒲州猗氏人,二十歲考五經(jīng)科得中,拜任平鄉(xiāng)尉,

因事獲罪免職回歸鄉(xiāng)里。長安年間,張循憲憑侍御史的身份在黃河以東面出巡

訪查,向朝廷舉薦張嘉貞,認為他的才能可以擔(dān)御史臺或都察院所屬的宮員,

請求以自己的官職相讓。武則天親自召見張嘉貞,在內(nèi)殿與他隔簾對話。張嘉

貞請求道:“我是鄉(xiāng)野之人,得以進入朝廷拜見,這是千年一遇的事情,今臣

與陛-卜相隔公尺,但卻仿佛隔著一道云霧,看不清陛-卜面容,我覺得這不符合

君臣之道。”武則天立刻命人撤去珠簾,和他相談甚歡,升任他為監(jiān)察御史。

張嘉貞多次升遷為中書舍人,擔(dān)任過秦州都督、并州長史,治理政務(wù)嚴(yán)肅恭謹(jǐn),

百姓官吏都十分害怕他。

開元初年,張嘉貞因為需要向朝廷奏報政事回到了京城,,害玄宗聽聞他善于處理政事,

多次慰問情勞他。他趁機向唐玄宗請求:“臣父母早亡,兄弟二人相依為命才到了今天。臣

弟張嘉佑,現(xiàn)為都州別駕,與我相隔甚遠,心意相通,卻不在一起,思念讓人魂斷萬里。希

望陛下能把他調(diào)到我身邊為官,我們兄弟一定盡力報答陛下,即便是死了也沒有什C謖憾3'

唐玄宗嘉獎他對弟弟的愛護,特地把張嘉佑調(diào)到忻州為刺史。

突厥的多個姓氏族群剛剛歸附唐朝,混雜共處在太原北部,張嘉貞便上表請求朝廷派駐

軍隊安撫保護那里的百姓,(唐玄宗)于是任命(張嘉貞)為天兵軍大使。開元六年春天,張嘉

貞又入朝。不久有人誣告張嘉貞奢侈僭越以及收受錢財腦賂,御史大夫王唆趁機彈劾他,審

查發(fā)現(xiàn)沒有結(jié)果,唐玄宗想要將告發(fā)者處死。張嘉貞(為那人)辯解說:以前天子處理政事聽

從上天的旨意,讓無眸子的盲人吟詠,讓有眸子的盲人誦讀,讓各種樂工進諫,讓平民百姓

的議論傳上來,然后天子斟酌處理?,F(xiàn)在反而判這些人的罪,這是阻塞直言勸諫的人的道路,

這樣,那么天下的事就沒有途徑向上傳達了。希望(堡上)能夠免除這個人的罪過,來廣開言

路?!被噬下爮牧怂囊庖姡谑窍铝蠲獬_告者的死刑?;实垡虼苏J為(張嘉貞)忠誠。張

嘉貞又曾經(jīng)上奏:“現(xiàn)在我年輕力壯,充滿斗志,正是為朝廷效力的時候,再過幾年,就衰

老無能了。希望陛下早點任命派遣臣下,哪怕是死也不懼怕?!被噬险J為他明理善辯,就更

加器重他。張嘉貞雖然長時間做過各種要職,但從不注重經(jīng)營臼園家宅。到了定州,與他親

近的人都勸他置辦些田宅,張嘉貞說道:“我擁有做官的榮光,曾經(jīng)做過宰相,只要沒有死

難道會缺吃少穿嗎?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廣有田產(chǎn),也會被抄沒。我常??匆娛看蠓蛑棉k田

宅,最終都紿不肖子孫做了酒色之資。很沒有意義!“聽到的人都感嘆敬服。

8.唐玄宗因何而越來越看重張嘉貞?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3分)

9.

六月己卯,傳檄諸郡,稱義兵,開大將軍府,貪三軍,開倉庫賑窮乏。所

經(jīng)隋行宮、苑御,悉罷之,出宮女還其家。甲子,高祖入京師,進封唐王。

【參考譯文】六月己卯日,高祖向各郡發(fā)布軍事文告,號稱是禁暴救亂的

義兵,設(shè)置大將軍府,建立左、中、右三軍,開倉救濟窮困百姓,將所經(jīng)

過的隋帝行宮、園林禁苑,全部廢止,放出宮女讓她們回家。

9.有鑒于隋朝的傾覆,唐高祖李淵在進入長安之前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安撫

關(guān)中民眾,邀買天下民心?(3分)

10.

徵日:“良臣,稷、契、咎陶②是也。忠臣,龍逢、比干③是也。良臣使

身獲美名,君受顯號,子孫傳世,福祿無疆。忠臣身受誅夷,君陷大惡,家國

并喪,空有其名。以此而考,相去遠矣。”帝深納其言,賜絹五百匹。

10.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良臣、忠臣的特點。(3分)

【參考譯文】魏征說:“良臣是稷、契、咎陶那樣的人,忠臣是龍逢、比干那樣的人。

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稱號,子孫世代相傳,福祿無邊。忠臣自身遭禍被殺,

君主陷于愚昧、兇暴的境地,國破家十.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c從這說來,忠臣、良臣相

差就遠了。”太宗被魏征深深地打動,賜給魏征五百匹綱。

11.

穆苴與莊賈約:“旦日日中會于軍門。”傻苴先馳至軍,立表下漏待賈。

賈素驕貴,以為己為監(jiān),不甚急:親戚,左右送之,留飲。日中而賈不至。穰為

則仆表決漏,入.行軍勒兵,申明約束。夕時,莊賈乃至。跟苴日:“何后期

為?"賈謝日:“不佞大夫親戚送之,故留。"禳苴日:“今敵國深侵,邦內(nèi)

聯(lián)動,士卒暴露于境,君堡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于君,何謂相送

乎!”召軍正問日:“軍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對日:“當(dāng)斬?!鼻f賈懼,

使人馳報景公請救。未及反,遂斬賈,三軍振栗。景公遣使者持節(jié)赦賈,馳入

軍中。概苴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眴栜娬眨骸榜Y三軍法何?”正

曰:“當(dāng)斬?!笔拐叽髴?,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之?!蹦藬仄淦?,車之左

照,馬之左修,以徇三軍,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飲食同疾醫(yī)藥,身自拊循之,

悉取將軍之資享士卒。病者皆求行,爭奮出赴戰(zhàn)。三日后以兵法勒眾,皆賓服。

晉師聞之,為罷去。燕師用之,皮水而解。景公與諸大夫郊迎。既見傀苴,尊

為大司馬。

(節(jié)選自《史記?司馬穰苴列傳》)

司馬穰苴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nèi)在軍中樹立起崇高的威望?(3分)

【參考譯文】稹苴和莊賈約定說:“明天正午在營門會齊,”第二天,穰苴率先趕到軍

門,立起了計時的木表和漏壺,等待莊賈。但莊賈一向驕橫貴顯,認為自己是監(jiān)軍,就不著

急;親戚朋友為他餞行,他就留下來喝酒。到了中午,莊賈還沒來。穰苴就推倒木表,摔破

新壺,進入軍營,巡視營地,整頓軍隊,宣布了各種規(guī)章號令。日暮時分莊賈才到。稹苴

說:“為什么約定了時間還遲到?”莊賈道歉:“敝人的朋友親戚們送行,所以耽擱了。”稹

苴說:“如今敵人侵略已經(jīng)深入國境,國內(nèi)騷動不安,戰(zhàn)士們露宿戰(zhàn)場,無所隱蔽,國君睡

不安穩(wěn),吃不香甜,全國百姓的生命都維系在我們身上,還談得上什么送行呢!”于是問軍

法官:”軍法上,對約定時間遲到的人是怎么說的?”回答說:“應(yīng)當(dāng)斬首?!扒f賈很害怕,

派人飛馬報告齊景公,報信的人還沒來得及返回,就把莊賈斬首,全軍將士都很震驚害怕。

齊景公派的使者才拿著符節(jié)來赦免莊賈,車馬飛奔直入軍營。穰苴說:“將領(lǐng)在軍隊里,國

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庇謫栜姺ü僬f:''駕著車馬在軍營里奔馳,軍法上是怎么說的?”

軍法官說:“應(yīng)當(dāng)斬首。”使者異常恐懼。稹苴說:“國君的使者不能斬首?!本蛿亓耸拐叩?/p>

駕車人,砍斷了左邊的夾車木,殺死了左邊駕車的馬,向三軍巡行示眾,然后出發(fā)。士兵

們安營扎寨,掘井立灶,飲水吃飯,探問疾病,安排醫(yī)藥,田穰苴都親自過問并撫慰他們。

還把自己作為將軍專用的物資糧食全部拿出來款待士兵。于是病弱的士兵也要求前行,爭

先奮勇地為他撲敵戰(zhàn)斗c三天后司馬穆苜以兵法整訓(xùn)軍隊,將士們都很佩服他的兵法,晉

國軍隊知道了這種情況,就把軍隊撤回去了。燕國軍隊知道了這種情況,渡黃河向北撤退。

齊景公率領(lǐng)文武百官到城外來迎接。齊景公接見了田稹苴后任命他做大司馬。

真題過關(guān)

一.(2022年全國高考新高考I卷語文試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秦將伐魏,魏王聞之,夜見孟嘗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為壽勺謀,奈何?”孟嘗

君曰:“有諸侯之救,則國可存也?!蓖踉唬骸肮讶嗽缸又幸?!“重為之約車百棗。孟嘗

君之趙,謂趙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趙王日:“寡人不能。”孟嘗君曰:“夫敢借兵

者,以忠王也?!蓖踉唬骸翱傻寐労??”孟嘗君曰:“夫趙之兵非能強于魏之兵,魏之兵非

能弱于趙也。然而趙之地不歲危而民不歲死,而魏之地歲危而民歲死者,何也?以其西鄉(xiāng)老

蔽也,今趙不教魏魏欲盟于秦是趙與強秦為界也地亦且歲危民亦且歲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

工也”趙王許諾,為起兵十萬、車三百乘,又北見燕王日:“今奏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日:“吾歲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數(shù)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數(shù)千里而

救人者,此國之利也,今魏王出目口而望見軍,雖欲行數(shù)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

許也。田文日:“臣效便計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計,文請行矣,恐天下之將有大變也?!蓖?/p>

日:"大變可得聞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節(jié)割地,以國之半與秦.秦必去矣。秦已

去魏,魏王悉韓、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趙之眾,以四國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數(shù)千里

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門而望見軍乎?則道里近而榆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

寡人聽子?!蹦藶橹鸨巳f、車二百乘,以從田文,魏王大說日:“君得燕、趙之兵甚眾

且亟矣?!鼻赝鮇恐,到他清講「魏。因歸燕、趙之兵,而封制文。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三》)

孟嘗君前往趙國、燕國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說策略行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

(2021年全國島考新局考1卷語文試題)閱讀卜面的文言文,完成卜面小題。

唐南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初上皇欲強宗室以鎮(zhèn)天下故

皇再從三從弟及兄弟之子雖童據(jù)皆為王王者數(shù)十人上從容問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德葬

對日:“上皇敦睦九族,大封串室,自兩漢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給力役,恐

非示天下以至公也?!鄙显唬骸叭?。朕為天子,所以養(yǎng)百姓也,豈可勞百姓以養(yǎng)己之宗族乎!”

十一月庚貢,降宗室郡王皆為縣公,惟有功者數(shù)人不降。上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dāng)

去奔省物.較徭薄賦,選用魔史,便民衣隹有余,則自不為態(tài).安用重法邪!”自祭數(shù)年之

后,冷白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上聞景州家事參軍張玄素名,召見,問

以政道。對日:“隋主好自專店號,不任群臣,群臣恐懼,唯如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

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wù),借使得失相半,乖誘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jǐn)擇群

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上善其言,摧為侍御史。上

患更多受贖,密使左右試賂之。有司門令史受絹一匹,上欲殺之,民部尚書裴矩諫曰:“為

吏受賂,罪誠當(dāng)死。但陛下使人遺之而受,乃陷入于法也,恐非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

禮'?!鄙蠍偅傥奈湮迤芬焉细嬷唬骸芭嶂墚?dāng)官力爭,不為面從,儻每事皆然,何憂

不治?”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迸峋刎谒宥矣谔?,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

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

(節(jié)選自《通鑒紀(jì)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

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

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

【2020年山東省高考語文試卷(新高考全國1卷)】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題。

左光斗,字遺直,桐城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除中書舍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