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 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試時間:2025年4月25日10:45~12:00】保山市2024~2025學年春季學期期中質量監(jiān)測高二歷史試題卷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I卷第1頁至第4頁,第II卷第5頁至第8頁??荚嚱Y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48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學校、班級、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陜西姜寨聚落遺址是仰韶文化的重要代表,遺址中房屋布局呈現出以大房屋為中心,眾多小房屋環(huán)繞的格局。大房屋面積較大,可容納多人,且屋內有大型火塘。以下對姜寨聚落遺址的解讀最合理的是圖1A.階級分化日益明顯B.父系氏族社會出現C.屬較平等的氏族社會D.部落聯盟的初步形成2.荀子提出“足國之道:節(jié)用裕民,而善臧其余。節(jié)用以禮,裕民以政”。這一主張A.與墨家“節(jié)用”主張一致B.體現禮治與法治相結合C.適應富國強兵的時代需求D.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3.秦漢時期,朝廷要求地方郡國定期將轄區(qū)的戶口、墾田、錢谷出入、盜賊多少等情況編為計簿,上報中央以考核官吏政績,稱為“上計制”。這一制度A.便于選拔德才兼?zhèn)涞闹螄瞬臖.促進了地方行政效率提升C.完善地方基層自治和戶籍管理D.保障了各郡賦役足額征收4.北宋成都十六戶富商發(fā)行交子,“同用一色紙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鋪戶押字,各自隱密題號”。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交子美觀度B.便于交子大規(guī)模發(fā)行C.保障交子的信用D.增加交子的文化內涵5.據《明實錄》記載,烏斯藏都司派番僧來朝,貢佛像、刀劍、鐵甲。番僧入貢,人賜鈔六十錠、彩鍛三表里、靴襪各一雙。此后,番僧進貢頻率增加。據此可知,明代A.中央與地方經濟貿易頻繁B.民族平等的意識有所增強C.基層治理消弭了民族矛盾D.注重維護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6.1898年上海由名不見經傳的小鎮(zhèn)發(fā)展成為擁有50多萬人口的國際化都市,市內外國僑民和中國居民相混而居、租界和華界涇渭分明。這說明上海A.經濟快速發(fā)展與社會結構復雜B.政治局面穩(wěn)定與社會關系融洽C.文化多元繁榮與政治地位突出D.對外貿易發(fā)展與國家政策支持7.1938年,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組織沿海工礦企業(yè)大規(guī)模內遷時,提出“將重要設備拆運西遷,無法遷移者就地炸毀”。此舉對日軍侵略最直接的打擊體現在A.延緩了日軍“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戰(zhàn)略的實施B.保障了西南大后方軍事工業(yè)的完整性C.迫使日軍放棄進攻武漢的作戰(zhàn)計劃D.為持久抗戰(zhàn)儲備了關鍵的工業(yè)力量8.人口流動是歷史研究的重要內容。1948年以前,徐州人口達30余萬,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徐州人口急劇下降。影響該時期徐州人口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渡江戰(zhàn)役B.淮海戰(zhàn)役C.徐州會戰(zhàn)D.武漢會戰(zhàn)9.下表為云南省統(tǒng)計數據。據此可知,這一時期工業(yè)總產值(億元)重工業(yè)占比輕工業(yè)占比工業(yè)從業(yè)人員(萬人)1952年底1.530%70%101957年底440%60%20A.國民經濟結構合理B.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加快C.三大改造成效突出D.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效果明顯10.1988年,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的《自由選擇》中文版出版,書中主張減少政府干預、發(fā)揮市場作用,在中國引發(fā)熱烈討論。這一現象的背景是A.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基本建立B.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走向深化C.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形成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11.古代兩河流域的《漢謨拉比法典》第23條規(guī)定:“若強盜未被捕獲,被劫者應于神前發(fā)誓指明其所失之物,則城邦與長官應賠償其損失?!钡?3條規(guī)定:“若自由民怠于加固其堤壩致洪水沖毀鄰人之田,則自由民需以谷物賠償鄰人損失?!边@體現了A.法典注重維護社會生產秩序B.古代西亞法律體系走向完善C.原始互助觀念的集體責任制原則D.法律注重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12.希羅多德在《歷史》第一卷開頭語中說:“在這里發(fā)表出來的,乃是哈利卡爾那索斯人希羅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這些研究成果發(fā)表出來,是為了保存人類的功業(yè),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特別是為了把他們發(fā)生紛爭的原因給記載下來?!睋丝芍A_多德認為A.記錄和解釋是歷史撰寫的重要宗旨B.一手史料是書寫歷史的重要依據C.保存人類功業(yè)是寫歷史的主要目的D.記載是歷史傳承的最有效的方式13.羅馬帝國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盛況,秦朝修筑馳道、直道、五尺道,構筑了以咸陽為中心的道路網,印加人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統(tǒng)。這說明A.文明互鑒的重要性B.亞歐文明的先進性C.政治制度的聯系性D.國家治理的相似性14.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道:“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饑餓和過度疲勞。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边@表明馬克思看到A.人們對機器的依賴降低B.道德敗壞是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C.技術革命帶來雙重影響D.機器生產導致勞動力的大量過剩15.1914年的歐洲青年被稱為“迷惘的一代”。他們身上流露著悲觀和絕望的情緒、衰落的自由主義和人道主義價值觀、狂熱的法西斯主義。這反映了A.經濟衰敗影響了人們的情緒B.思想僵化帶來了情緒的低落C.法西斯戰(zhàn)爭導致思想的失控D.政治變局沖擊了青年的思想16.2025年1月7日,美國當選總統(tǒng)特朗普表示,美國因“經濟安全”“保護自由世界”等需要,必須要買下格陵蘭島,如果丹麥拒絕美國購買,丹麥出口美國的產品“關稅會非常高”。1月20日,他再次表示,美國需要格陵蘭島來維護國際安全。這體現了A.美國長期奉行孤立主義的外交傳統(tǒng)B.美國霸權主義政策對國際秩序的挑戰(zhàn)C.北約組織在北極事務中的核心作用D.國際法對領土主權的普遍約束力減弱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注意事項:第II卷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律疏議》繼承了此前數百年的成果,共30卷500條,分列為名例、衛(wèi)禁、職制、戶婚等12篇,《唐六典》對其內容和性質作了簡潔準確的說明:“凡律以正刑定罪”,即有關犯罪和處罰的法律規(guī)定?!短坡墒枳h》開篇說:“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兩者猶晨昏陽秋相須而成者也?!币虼嗽陉P于斗、殺、傷等的規(guī)定中,同一種行為甚至可能出現“尊長不坐、卑幼處斬”的判罰。當然,《唐律疏議》僅僅是唐代法律體系中的一部分,其他法律形式還有令、格、式等,均由中央最高權力機構和它的代表皇帝發(fā)布。《唐律疏議》被宋元明清所繼承,為東南亞諸國效仿,直至近代面對侵略被迫“變法”,中華法系才最終瓦解。-摘編自張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材料二宋《呂氏鄉(xiāng)約》載:“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禮俗相交,患難相恤。”至明初,朱元璋頒《圣諭六言》:“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xiāng)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鼻宕赫邸妒ブI廣訓》則要求:“每月朔望,地方官聚集士民,逐條宣講,務令家喻戶曉?!?摘自《呂氏鄉(xiāng)約》《明實錄》《清實錄》(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代法律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至清基層教化方式的變化及歷史背景。(8分)18.(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醫(yī)誕生于原始社會,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醫(yī)理論已基本形成。中醫(yī)具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結合“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及辨證論治,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手術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扁鵲確立“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黃帝內經》形成了中醫(yī)藥理論體系框架。東漢末年,華佗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還創(chuàng)立了健身體操“五禽戲”。唐代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并總結經驗,收集形成《千金方》,被人尊為“藥王”。唐朝成為東亞醫(yī)藥的中心。宋朝有記載的名醫(yī)多達數十位,宋慈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yī)學著作,民族醫(yī)學奮起為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注入了新活力。明朝時中國早于西方發(fā)明了預防天花的種痘技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在世界上首次對藥用植物進行了科學分類。清朝時中醫(yī)已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的辨證體系。-摘編自李經緯《中國醫(yī)學通史》材料二中世紀時期,受基督教文化的影響,占星術、妖術、祈禱、咒言成為中世紀治病的方法。到十九世紀,歐洲醫(yī)學不斷取得進步,當醫(yī)生施割治手術時,將一切器具加以消毒,即可防止微菌侵入。腸熱癥原于不潔之水與牛乳,肺病傳自患病者干燥涎唾,黃瘧與瘧疾之芽胞傳自蚊蟲,······凡此種種足以告訴我們預防方法可以減少疾病流傳。而且除預防方法以外,救治方法常有發(fā)明。巴士特發(fā)明動物曾受恐水病毒水注射者即可免恐水病發(fā)生。歐洲科學家還認識到驅除人類疾病免除人類苦痛有二必要前提。第一,國家與富人急宜慷慨捐資以維持無數科學研究。第二,凡各級學校均宜多加注意于自然科學及其應用。-摘編自何炳松《歐洲大歷史》(1)根據材料一、二,比較中國古代醫(yī)學與歐洲近代醫(yī)學的差異。(8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西醫(yī)發(fā)展的認識。(6分)19.(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就一系列突然降臨西班牙美洲的事件而言,沒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歐洲啟蒙運動也好,美國革命也罷,其中任一項都無法獨立激發(fā)西班牙美洲反抗。若不是拿破侖干預,可能直到19世紀,這片殖民地依然屬于西班牙,就像古巴那樣?!?摘編自美托馬斯·E·斯基德莫爾《現代拉丁美洲》材料二“獨立革命以后,拉美的大量土地仍掌握在極少數大地主手中,形成大地產制······大種植園發(fā)展單一作物制,生產與銷售受外國控制,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政治上的“考迪羅”體制與外國勢力的滲透,使拉美陷入新的依附性困境。”-摘編自齊世榮主編《世界近代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9世紀初拉丁美洲爆發(fā)獨立運動的主要原因。(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拉丁美洲國家獨立后未能實現真正獨立自主的阻礙因素。(6分)20.(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圖2電影《長津湖》以1950年朝鮮戰(zhàn)場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講述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在極端嚴寒環(huán)境下,以鋼鐵意志和血肉之軀對抗裝備精良的美軍王牌部隊,用熱血與生命捍衛(wèi)家國尊嚴的壯烈故事。自2021年上映以來,作為一部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的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的史詩戰(zhàn)爭片,不僅在中國國內引發(fā)觀影熱潮和廣泛討論,更因其承載的歷史記憶、民族精神和時代價值觀而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民族精神”這一主題,自擬論題,并結合中國史知識進行說明。(要求:論題明確,史實準確,表述清晰)(12分)保山市2024~2025學年春季學期期中質量監(jiān)測高二歷史參考答案第I卷(選擇題,共48分)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答案CCBCDAAB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DBAADCDB【解析】1.仰韶文化處于母系氏族社會繁榮階段。材料中姜寨聚落遺址房屋以大房屋為中心,大房屋可容納多人且有大型火塘,很可能是氏族成員公共活動場所,反映了尚未產生貧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狀況,故C項正確;A、B項描述的階級分化日益明顯、父系氏族社會出現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不符合姜寨母系氏族平等的社會特點;D項部落聯盟形成于原始社會末期,與仰韶文化時期不符。2.荀子作為儒家代表人物,材料中的思想在秉持儒家禮義等傳統(tǒng)觀念基礎上,提出在經濟治理上節(jié)用裕民。戰(zhàn)國時期各國紛爭,富國強兵是時代需求,該思想既符合儒家仁政等理念,又能助力國家積累財富、強大國力,故選C項;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雖“節(jié)用”與墨家有相似處,但材料中“節(jié)用以禮”還體現出鮮明的儒家等級觀念,A項錯誤,節(jié)用以禮”體現禮治,“裕民以政”體現德政而非法治,B項錯誤;材料未涉及對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影響,D項錯誤。3.上計制的核心是通過定期匯報地方政務數據,使中央掌握地方治理實況并考核官員,通過這一考核決定官員的任免升遷,從而促進地方官提高社會治理效能,故選B項;選項A混淆了察舉制的職能;C項地方基層自治屬于縣下鄉(xiāng)里的自治,不符合題意;D項表述過于絕對。4.富商通過統(tǒng)一紙張、印文、押字和隱密題號等措施,是為了防止偽造,保障交子的信用,C項正確;由材料可知這一時期發(fā)行交子屬于少量商戶自發(fā)行為,難以實現大規(guī)模發(fā)行,故B項錯誤。5.材料信息表明,明代時期朝廷對番僧入貢實行“薄來厚往”的經濟賞賜,“番僧進貢頻率增加”,以此加強與少數民族地區(qū)聯系,有利于維護邊疆穩(wěn)定,故選D;材料并非中央與地方的經濟貿易,排除A;材料主旨并非體現民族平等意識增強,且封建社會未能實現民族平等,排除B“消弭”太絕對,排除C。6.分析材料可見1898年前后上海的快速發(fā)展和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后復雜的社會,故選A項。7.日軍占領沿海后企圖掠奪中國工業(yè)資源(如鋼鐵廠、機械廠)支持侵略戰(zhàn)爭,工礦內遷并破壞剩余設備直接削弱其“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能力,A項正確;B項“完整性”不成立(大量設備損毀)C項武漢會戰(zhàn)仍按計劃進行;D項為長遠意義,與題干強調“對日軍直接打擊”不符。8.影響該時期徐州人口流動的主要因素是淮海戰(zhàn)役,故選B;A、C、D時間不對應,故排除。9.1953年中國共產黨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實施“一五”計劃和三大改造,有力推動了建國初期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材料反映了云南“一五”計劃的建設成就,故選D“一五”計劃時,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排除A;未體現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排除B;材料不體現三大改造,排除C。10.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重點轉向城市,1988年正值城市改革深化階段。減少政府干預、發(fā)揮市場作用的討論契合當時改革需求,符合背景;故選B;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基本建立,這一目標提出于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晚于1988年,排除A項;中國對外開放逐步推進,全方位格局的形成在20世紀90年代后(如浦東開發(fā)、加入世貿),1988年尚未完成,C項排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正式提出,時間不符,D項排除。11.題干中的條款強調對財產損失的賠償,如第23條要求城邦與長官承擔未捕獲強盜時的賠償責任,第53條通過賠償機制規(guī)范農業(yè)生產責任。這些規(guī)定旨在通過明確責任和賠償,減少社會糾紛,保障生產活動的穩(wěn)定運行。選項A“維護社會生產秩序”最直接體現法典對經濟活動的規(guī)范意圖,故選A項;選項B則過度引申,題干未體現法律體系的“完善性”;選項C與材料部分相關,但未全面概括條款的核心目的;材料未體現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故D項錯誤。12.希羅多德提到“保存人類的功業(yè)”,這體現了記錄的作用,“把他們發(fā)生紛爭的原因給記載下來”則涉及對歷史事件原因的解釋,說明記錄和解釋是歷史撰寫的重要宗旨,A選項符合題意;材料中并未提及一手史料相關內容,屬于無中生有,B選項錯誤;雖然希羅多德提到保存人類功業(yè),但“主要目的”表述過于絕對,從材料看,解釋紛爭原因同樣重要,C選項錯誤;“最有效方式”說法過于絕對,材料沒有將記載與其他歷史傳承方式進行比較,無法得出這一結論,D選項錯誤。13.材料顯示的是新航路開辟之前的世界,該時期新大陸尚未發(fā)現,印加人所在的美洲大陸尚未與世界建立聯系,故排除A;材料未體現出羅馬、秦朝比印加人先進,故排除B;材料未體現出政治制度,故排除C;從材料信息可看出羅馬、秦朝、印加人雖未建立聯系,卻采用相似的治理手段,故選D。14.材料是馬克思對工業(yè)革命的客觀評價,故選C項;材料體現機器廣泛使用,人們對機器依賴程度應為提高,A項錯誤;B項表述過于絕對;機器生產雖會使部分工人失業(yè),但不能說導致勞動力大量過剩,D項不準確。15.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這場戰(zhàn)爭使歐洲社會發(fā)生巨大政治變局,原有的自由主義和人道主義價值觀在殘酷戰(zhàn)爭面前受到沖擊,青年們對未來感到迷茫,從而產生悲觀、絕望情緒,同時法西斯主義也在這種混亂的社會環(huán)境中開始滋生,所以政治變局沖擊了青年的思想,D項正確;當時歐洲經濟并非處于衰敗狀態(tài),一戰(zhàn)前歐洲經濟仍在發(fā)展,只是戰(zhàn)爭打破了原有的秩序,所以A項錯誤;材料中“迷惘的一代”呈現出多種復雜思想狀態(tài),并非思想僵化導致情緒低落,B項錯誤;1914年法西斯主義在歐洲青年中只是初現狂熱傾向,并非法西斯戰(zhàn)爭爆發(fā),C項時間不符,錯誤。16.題目中特朗普通過各種手段威脅他國領土主權的行為,直接體現了霸權主義政策的特點,即憑借國家實力強行改變國際規(guī)則或領土現狀,選項B正確;選項A孤立主義(孤立主義指的是美國歷史上避免介入國際事務,專注于本土發(fā)展的政策)與材料中主動擴張勢力范圍的行為矛盾;材料未體現北約立場,選項C錯誤;選項D無法從材料中得出國際法約束力減弱的結論。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17.(14分)(1)(6分)特點:繼承前代優(yōu)秀成果,體系完備,內容詳盡;德禮與刑法相結合;注重維護封建倫理秩序(律令儒家化);中華法系典范,影響深遠。(2每點任答三點得6分)(2)(8分)變化:從民間自發(fā)到官方主導;從道德互助到強調等級服從;從勸導性演變?yōu)榉蓮娭?。(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背景:專制皇權的加強;儒家正統(tǒng)思想地位進一步鞏固;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需要。(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18.(14分)(1)(8分)異:中國古代醫(yī)學起源早,不斷傳承發(fā)展,歐洲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