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專題二第4課魯周公世家講義蘇教版選修史記蚜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專題二第4課魯周公世家講義蘇教版選修史記蚜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專題二第4課魯周公世家講義蘇教版選修史記蚜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專題二第4課魯周公世家講義蘇教版選修史記蚜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專題二第4課魯周公世家講義蘇教版選修史記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4-魯周公世家孔子心中的圣人——周公周公姓姬名旦,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陜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是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歷史上有許多周公之說,比較出名的是《易經(jīng)》中提到的“周公解夢”。我國第一個文明社會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后,為了進行有效的統(tǒng)治,起先實行分封制,周公旦被分封到曲阜。武王死后,周公旦輔佐年幼的成王繼位,平定管、蔡之亂。為穩(wěn)定東方,他接著推行分封制度,擴展了周的統(tǒng)治范圍。據(jù)說“封建(分封諸侯國)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同時,他還推行宗法制,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后來,他又制定了“禮樂行政”,對我國民族文化的形成,也具有開山意義,從而把我國第一個文明社會的形成推向了巔峰,為我國民族融合、政治統(tǒng)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文具體地記述了西周開國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跡,勝利地塑造了周公的形象,熱忱贊頌了西周時代以周公為代表的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樸、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精神,揭露并鞭撻了腐朽沒落的統(tǒng)治者淫亂、兇殘、猥瑣的丑惡行徑。一、通假字1.太公、召公乃繆卜 同“穆”,譯為“虔誠”2.無墜天之降葆命 同“寶”,譯為“珍貴的”3.我以其璧與圭歸 同“饋”,譯為“奉送”4.周公藏其策金縢匱中 同“柜”,譯為“柜子”5.成王少,在強葆之中 同“襁褓”6.我之所以弗辟而攝行政者 同“避”,譯為“回避”7.武王蚤終 同“早”8.唐叔得禾,異母同穎 同“畝”9.東土以集 同“已”,譯為“已經(jīng)”10.周公乃自揃其蚤沉之河 同“爪”,譯為“指甲”11.反周公 同“返”,譯為“召回, 使……返回”12.故中宗饗國七十五年 同“享”,譯為“享有”13.誕淫厥佚 同“逸”,譯為“安樂”14.百姓說 同“悅”,譯為“興奮”15.歲則大孰 同“熟”,譯為“豐收”二、古今異義1.用事居多古義:主持朝廷政事今義:憑感情、意氣等行事2.周公于是乃自以為質(zhì)古義:把……當做今義:認為3.今日動威以彰周公之德古義:現(xiàn)在上天今義:說話時的這一天或現(xiàn)在4.平易近民,民必歸之古義:簡便易行今義:(性情或看法)謙遜親善;(文章)淺顯易懂三、一詞多義1.即eq\b\lc\{\rc\(\a\vs4\al\co1(①今我其即命于元龜副詞,就,②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動詞,接近,走近))2.信eq\b\lc\{\rc\(\a\vs4\al\co1(①發(fā)書視之,信吉副詞,果真,②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副詞,的確))3.作eq\b\lc\{\rc\(\a\vs4\al\co1(①作其即位,乃有亮暗動詞,及,等到,②作《毋逸》動詞,寫))4.就eq\b\lc\{\rc\(\a\vs4\al\co1(①周公不就封動詞,前往,②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將伐顓臾》,動詞,擔當,③草創(chuàng)未就《報任安書》動詞,完成,④金就礪則利《勸學》動詞,接近、靠近))5.治eq\b\lc\{\rc\(\a\vs4\al\co1(①周公之代成王治動詞,治理天下,②《春秋》辯是非,故長于治人《太史公自序》,動詞,處理,③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扁鵲見蔡桓公》,動詞,醫(yī)治,④不效,則治臣之罪《出師表》動詞,懲罰,懲治))6.乃eq\b\lc\{\rc\(\a\vs4\al\co1(①乃王發(fā)不如旦多材多藝代詞,你們的,②奸神命者乃旦也副詞,用于推斷,是,③見周公禱書,乃泣副詞,就,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副詞,卻、竟然,⑤然后是非乃定《報任安書》副詞,才))7.于eq\b\lc\{\rc\(\a\vs4\al\co1(①異于群子介詞,跟,②告紂之罪于天介詞,向,③乃命于帝庭介詞,在))8.以eq\b\lc\{\rc\(\a\vs4\al\co1(①以續(xù)殷祀連詞,來,②以旦代王發(fā)之身介詞,用,拿,③我以其璧與圭歸介詞,把,④起以待士連詞,相當于“而”,⑤慎無以國驕人介詞,因為,⑥東土以集同“已”,已經(jīng)))四、詞類活用1.名詞活用(1)名詞作狀語①東伐至盟津 東:向東②史策祝曰 策:用簡策③于是成王乃命魯?shù)媒技牢耐?郊:在郊外(2)名詞作動詞①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國 流言:散布流言②周之官政未次序 次序:支配得系統(tǒng)、合理(3)名詞使動用法曰吉,遂國之 國:使……成為國都(4)名詞意動用法①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臣:以……為臣,把……當做臣子②諸侯咸服宗周宗:以……為宗,把……當做宗主2.動詞活用動詞使動用法①見周公禱書,乃泣,反周公 反:使……返回②密靖殷國 靖:使……安定3.形容詞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至于小大無怨 小:小民 大:大臣(2)形容詞作動詞①寧淮夷東土 寧:平定②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 近:親近(3)形容詞使動用法用能定汝子孫于下地 定:使……安定(4)形容詞為動用法昔周公勤勞王家 勤勞:為……辛勤勞苦五、文言句式1.推斷句①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者,……也”表推斷)②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虛曲阜,是為魯公。(“為”表推斷)2.省略句①伐紂,(軍)至牧野。(省略主語)②慎無以國驕(于)人。(省略介詞)③成王命唐叔以(之)饋周公于東土。(省略賓語)3.倒裝句(1)賓語前置句維長終是圖。(“是”賓語前置的標記,正常語序:維圖長終)(2)狀語后置句異于群子。(正常語序:于群子異)(3)定語后置句魯人三郊三隧。[正常語序:三郊三隧(之)魯人]1.周公旦在歷史上建立了怎樣的功績?從中表現(xiàn)了周公旦怎樣的形象特點?明確:(1)周公旦的主要功績:周公功績eq\b\lc\{\rc\(\a\vs4\al\co1(\x(協(xié)助武王,伐滅殷商),\x(質(zhì)代王死,臨危攝政),\x(平定叛亂,營建洛邑),\x(還政成王,制禮作樂)))(2)周公旦的形象特點:以國家社稷為重、關鍵時刻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虛心謹慎、光明正大、無私無畏的忠臣形象。2.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馬遷這樣評價周公:“夫天下稱誦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風,達太王王季之思慮,爰及公劉,以尊后稷也?!笨梢姡麑χ芄坏幸环N深厚的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來學習仿效。從《魯周公世家》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種崇敬之情?明確:作者通過具體的敘述周公的一生,用和主子公性格一樣的深厚有力的語言為我們樹立了一個為國家利益辛苦畢生、鞠躬盡瘁的君子形象,感人至深,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的崇敬之情。3.司馬遷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刻畫周公這一人物?試舉例分析。明確:司馬遷主要運用了對比烘托的手法來刻畫周公這一人物。舉例:①周公旦與管叔、蔡叔的對比。同為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一心為國,大公無私,而管、蔡卻汲汲于個人私利,率眾謀反。公與私,高尚與卑劣,顯明的對比成就了周公旦這個偉岸的形象。②殷王中宗、高宗、祖甲與紂王的對比。憂勞興國,逸豫亡身,這是歷史的閱歷教訓。作者在文中的這些對比,既是周公對成王的勸誡,又表明作者希望統(tǒng)治者能從歷史中明白仁義治國、享國久長的道理,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起到了諷諫作用。③周公與伯禽治國的對比。表現(xiàn)了周公高瞻遠矚,示意了以后魯國的衰微,證明周公的遠見。同時也是借周公之口表達了簡易為政、與民安樂的道理。4.周公對后世的影響是什么?明確:(1)周公胸懷博大,深厚堅決,為國家利益辛苦畢生,鞠躬盡瘁,千百年來感動著后世的有識之士,成為后世為政者的典范。(2)他的所作所為干脆影響了數(shù)百年后孔孟儒家學說的形成,奠定了我國“文明禮儀”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礎。1.捉發(fā)吐哺,天下歸心周公輔佐成王特別盡心。傳聞他每天曉旰夜食,起早貪黑處理政務。他在洗頭的時候,有人前來報告事務,他立刻把洗頭的事情停下來。我們的古人一生不理發(fā),長著長頭發(fā)。他就先把頭發(fā)挽起來,先處理事情。這樣,他洗一次頭發(fā)中間就要中斷好幾次,叫“一沐三捉發(fā)”;吃飯的時候,也辦公,剛扒了一口飯想咽下去,又有重要的事情要他處理了,他連忙把要咽下去的飯吐出來,先處理事情。這樣他吃一頓飯也要被打斷好幾次,叫“一飯三吐哺”。曹操的《短歌行》中就有“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詩句,作者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禮賢下士的精神自勵,招納賢才,創(chuàng)立了千秋功業(yè)。應用角度:這則材料可以運用到與“人才”“善待人才”“精神”“包涵”等內(nèi)容有關的作文中。2.一片忠心昭日月周公是有歷史記載治理國家最盡心的人。他赤膽忠心,沒有一點私心雜念,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忠心的代表。在他的治理下,周初社會安定,農(nóng)業(yè)豐收,作物長出了大穗,他就寫了一首詩來記述,把功勞都歸結到周天子成王的身上,把詩獻給成王,這就是出名的《嘉禾》詩。周公身上體現(xiàn)了君子風度和舍己忘私的宏大精神,值得后世人們學習。應用角度:這則材料可以運用到與“忠誠”“功績”“豐碑”“君子風度”等內(nèi)容有關的作文中。[精彩片段]曹操《短歌行》詩云:山不在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中周公旦,是周文王之子,為了輔佐成王,將封地魯交給兒子伯禽管理。周公以自己善待賢才之舉告誡其子:“我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只要有賢人求見,周公吃飯時會把嘴里的飯吐掉,洗澡時握著濕漉漉的頭發(fā)出來迎接,使士子大為感動,紛紛依附效力。人們通常都是以“千里馬”來比方人才的,人才是每個時代、每個單位都須要的,沒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人才興、事業(yè)興,沒有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單位說他們不須要人才。特殊是在當今社會,能否找到真正的人才,留住人才,讓人才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周公捉發(fā)吐哺,贏得天下歸心,被傳為千古佳話。在今日建設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我們當效仿古人,虛懷納賢,在招才引智上出新招,在人才開發(fā)上施良策,奏響和諧社會的最強音。鳥盡弓藏勾踐滅吳后,范蠡即行逃走。臨逃走時寫了一封信給越國的大夫文種,信上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踐頸項特殊長而嘴像鷹嘴,這種人只可共患難不行共享樂,你最好盡快離開他?!蔽姆N看完信后大大地不以為然,不信任世上會有這種冷血動物,但他不久就信任了,但已經(jīng)遲了。勾踐親自送一把劍(吳相國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給文種,質(zhì)問他說:“你有七個滅人國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個就把吳國滅掉,還剩下四個方法,你預備用來應付誰?”文種除了自殺外別無選擇。這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出處,這里的“走狗”是跑得很快的狗,在古漢語里面“走”是“跑”的意思。把鳥打盡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沒有用處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沒用了,不如烹了吃了?!傍B盡弓藏”比方事情勝利以后,把曾經(jīng)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鲎浴妒酚洝ぴ酵豕篡`世家》祭天與祭地1.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實行?!班髑痨胩臁迸c“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稱為“郊祀”。圜丘是一座圓形的祭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圓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圓”。祭祀之前,天子與百官都要齋戒并省視獻神的犧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來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內(nèi)著袞服(飾有日月星辰及山、龍等紋飾圖案的禮服),頭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間插大圭,手持鎮(zhèn)圭,面對西方立于圜丘東南側。這時鼓樂齊鳴,報知天帝駕臨 享祭。接著天子牽著獻給天帝的犧牲,把它宰殺。這些犧牲伴同玉璧、玉圭、繒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點燃積柴,讓煙火高高地升騰于天,使天帝嗅到氣味。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隨后在樂聲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飾,作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陳放著玉璧、鼎、簋等各種盛放祭品的禮器。這時先向尸獻犧牲的鮮血,再依次進獻五種不同質(zhì)量的酒,稱作五齊。前兩次獻酒后要進獻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鹽的菜汁)等。第四次獻酒后,進獻黍稷飲食。薦獻后,尸用三種酒答謝祭獻者,稱為酢。飲畢,天子與舞隊同舞《云門》之舞,相傳那是黃帝時的樂舞。最終,祭祀者還要共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賜福于天子等,稱為“嘏”,后世也叫“飲?!?。天子還把祭祀用的牲肉贈給宗室臣下,稱“賜胙”。后代的祭天禮多依周禮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2.祭地遠古時已有對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長五谷,哺育萬物,如同慈祥的母親,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說法。古文獻記載土地神是“社”,祭禮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對社土的祭祀,還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記錄,主要目的是祈求農(nóng)作物的豐收。地神,稱為“地圻(qí)”,又作“地祇”,但古籍中經(jīng)常訛作“祗”字?!吧纭?,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禮記·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的說法。另外,陰陽家說,地中心曰昆侖,統(tǒng)轄四方大九州島;神州是九州島之一,下又分小九州島,即中國的九州島。漢代經(jīng)學家也有分地神為昆侖之神與神州之神的說法。周代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國都北郊水澤之中的方丘上實行的祭典。水澤,即以水環(huán)繞;方丘,指方形祭壇,古人認為地屬陰而靜,本為方形。水澤、方丘,象征四海環(huán)繞大地。祭地禮儀與祭天大致相近,但不用燔燎而用瘞埋,即祭后挖坎穴將犧牲等祭品埋入土中。祭地用的犧牲取烏黑之色,用玉為黃琮,黃色象土,琮為方形象地。祭地禮儀還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為祭,遠望而祭之,則名曰“望”)、祭土神、谷神、社稷等。(時間:40分鐘滿分:58分)一、基礎學問(25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1.下列加點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續(xù)殷祀傅:協(xié)助B.遂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放:放走C.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譖:說壞話誣陷別人D.旦為子孝,篤仁篤:忠誠,厚道解析:選BB項,放:流放。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B.成王少,在強葆之中C.武王蚤終D.歲則大孰解析:選AB項,“強葆”同“襁褓”;C項,“蚤”同“早”;D項,“孰”同“熟”。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字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告紂之罪于天②使管叔、蔡叔傅之③以旦代王發(fā)之身④子孫驕奢忘之⑤爾之許我,我以其璧與圭歸

⑥發(fā)書視之,信吉⑦子之魯⑧于是伯禽率師伐之于肸A.①③/②④⑥⑧/⑤/⑦B.①③/②④⑥⑧/⑤/⑦C.①③⑦/②④⑥③/⑤D.①③⑦/②④⑥/⑤⑧解析:選A①③結構助詞,的;②④⑥⑧代詞,作賓語;⑤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⑦動詞,到。4.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例:于是周公乃還政于成王A.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B.告紂之罪于天,及殷民C.維長終是圖D.禾盡偃,大木盡拔解析:選BA項,推斷句;B項,與例句均為狀語后置句;C項,賓語前置句;D項,被動句。5.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周公不避嫌疑,攝行朝政,顯示出了他胸懷坦蕩、光明正大的性格。B.管叔及其群弟看出了周公想爭權的真實想法,同時也為了他們的自身利益,才散布流言,誣陷周公。C.在流言面前,周公在召公和太公面前的極富特性化的表明表現(xiàn)了他的俠肝義膽和為了國家大業(yè)忍辱負重的精神。D.“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不僅是對伯禽的殷切期望,更體現(xiàn)出周公求賢若渴的精神及為人做事的標準。解析:選BB項,“周公想爭權的真實想法”不對,周公執(zhí)政是他為國分憂高尚品行的表現(xiàn),而不是“想爭權”。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爾之許我,我以其璧與圭歸,以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圭。(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其無害。旦新受命三王,維長終是圖。(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人父母,為業(yè)至許久,子孫驕奢忘之,以亡其家,為人子可不慎乎!(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你們?nèi)裟艽饝业囊螅覍⒐玷但I上,恭候您的叮囑。你們?nèi)舨淮饝?,我就把圭璧保藏起來?2)您不會有災禍的,我剛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讓您只須考慮周室天下的長遠之計,別無他慮。(3)做父母者,經(jīng)驗許久時期創(chuàng)業(yè)勝利,其子孫驕奢淫逸遺忘了祖先的困苦,毀壞了家業(yè),做兒子的能不謹慎嗎!二、文言文閱讀(21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題。平陽侯曹參者,沛人也。秦時為沛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孝惠帝元年,更以參為齊丞相。參之相齊,齊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如齊故諸儒以百數(shù),言人人殊,參未知所定。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使人厚幣請之。既見蓋公,蓋公為言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推此類具言之。參于是避正堂,舍蓋公焉。其治要用黃老術,故相齊九年,齊國安集,大稱賢相。惠帝二年,蕭何卒。參聞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將入相?!本訜o何,使者果召參。參去,屬其后相曰:“以齊獄市為寄,慎勿擾也?!焙笙嘣唬骸爸螣o大于此者乎?”參曰:“不然。夫獄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擾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眳⑹嘉r,與蕭何善;及為將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賢唯參。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擇郡國吏木詘于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日夜飲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來賓見參不事事,來者皆欲有言。至者,參輒飲以醇酒,間之,欲有所言,復飲之,醉而后去,終莫得開說,以為常。相舍后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參游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參見人之有細過,專掩匿覆蓋之,府中無事。參子窋為中大夫?;莸酃窒鄧恢问拢詾椤柏M少朕與”?乃謂窋曰:“若歸,試私從容問而父曰:‘高帝新棄群臣,帝富于春秋,君為相,日飲,無所請事,何以憂天下乎?’然無言吾告若也?!狈敿认淬鍤w,閑侍,自從其所諫參。參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當言也?!敝脸瘯r,惠帝讓參曰:“與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諫君也。”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觀臣能孰與蕭何賢?”上曰:“君似不及也?!眳⒃唬骸氨菹卵灾且?。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年。卒,謚懿侯?!x自《史記·曹相國世家》,有刪改7.對下列加點詞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使人厚幣請之幣:禮物B.告舍人趣治行治:整理C.參去,屬其后相曰屬:叮囑D.從吏幸相國召按之幸:幸運解析:選DD項,幸:希望。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侯,是古代的爵位名號之一。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這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B.黃老,“黃”,指上古的黃帝;“老”,指春秋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后世道家奉為始祖?!包S老”,也稱黃老學說,古代一種思想流派。C.相國,是戰(zhàn)國時代秦國及漢朝廷臣的最高職務。后代對擔當宰相的官員,也敬稱相國。D.陛下,原來指的是站在臺階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進言時,不能直呼天子,必需先呼臺下的侍者而告之。后來“陛下”就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的敬稱。解析:選A“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說法偏頗,先秦時期的天子也封賜貴戚功臣。9.下列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關于如何治理齊國,曹參采納黃老之術而不采納儒家的方法。B.曹參和蕭何在沛縣時,關系不錯,分別為將相時卻關系不好,但都很敬重對方的才能。C.曹參經(jīng)常把那些要來提建議的官員灌醉,也不懲處那些醉酒高歌、狂呼亂叫的官吏。D.惠帝指責曹參辦事情不細致,于是免了曹參的職位,曹參只當了三年的相國。解析:選DD項,惠帝雖然曾經(jīng)指責過曹參,后經(jīng)說明就很贊許曹參的做法了,因此并沒有免曹參的職位。10.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參于是避正堂,舍蓋公焉。(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參免冠謝曰:“陛下自察圣武孰與高帝?”(4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曹參于是讓出自己辦公的正堂,讓蓋公住在那里。(2)曹參脫帽謝罪說:“請陛下自己細致考慮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相比誰更強?”11.請依據(jù)文言文中曹參加惠帝的對話內(nèi)容,概括曹參“身為相國不治事”的理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高帝與蕭何已定天下,法令既明,遵而勿失即可。參考譯文:平陽侯曹參,沛縣人。秦朝時曹參做沛縣的獄掾,蕭何做主吏。孝惠帝元年,改命曹參為齊國丞相。曹參做齊國丞相時,齊國有七十座城邑。當時天下剛剛平定,悼惠王年紀很輕,曹參把老年人、讀書人都召來,詢問安撫百姓的方法,但齊國原有的那些讀書人數(shù)以百計,眾說紛紜,曹參不知如何確定。他聽說膠西有位蓋公,精研黃老學說,就派人帶著厚禮把他請來。見到蓋公后,蓋公對曹參說,治理國家的方法貴在清靜無為,讓百姓們自行安定,以此類推,把這方面的道理都講了。曹參于是讓出自己辦公的正堂,讓蓋公住在那里。曹參治理國家的要領就是采納黃老的學說,所以他當齊國丞相九年,齊國安定,人們大大地贊揚他是賢明的丞相?;莸鄱辏捄稳ナ馈2軈⒙牭竭@個消息,就告知他的門客趕快整理行裝,說:“我將要入朝當相國去了?!边^了不久,朝廷果真派使者來召曹參。曹參離開時,叮囑后任齊國丞相說:“把齊國的獄市拜托給你,要慎重對待它,不要輕易干涉?!焙笕呜┫嗾f:“治理國家沒有比這件事更重要的嗎?”曹參說:“不是這樣。獄市,是善惡并容的,假如您嚴加干涉,壞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這件事擺在前面?!辈軈⑵鸪醣百v的時候,跟蕭何關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將軍、相國,便有了隔閡。到蕭何臨終時,(蕭何向孝惠皇帝)舉薦的賢臣只有曹參。曹參接替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做事情沒有任何變更,一概遵循蕭何制定的法度。(曹參)從各郡和諸侯國中選擇一些質(zhì)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馬上召來任命為丞相的屬官。對官吏中那些言語文字苛求微小末節(jié),想一味追求聲譽的人,就斥退攆走他們。曹參自己成天痛飲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來賓們見曹參不理政事,上門來的人都想以言相勸。可是這些人一到,曹參就馬上拿美酒給他們喝,過了一會兒,有的人想說些什么,曹參又讓他們喝酒,直到喝醉后離去,始終沒能夠開口勸諫,如此習以為常。相國住宅的后園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成天飲酒歌頌,大呼小叫。曹參的隨從官員們很厭惡這件事,但對此也無可奈何,于是就請曹參到后園中游玩,一起聽到了那些官吏們醉酒高歌、狂呼亂叫的聲音,隨從官員們希望相國把他們召來加以制止。曹參反而叫人取酒陳設座席痛飲起來,并且也高歌呼叫,與那些官吏們相應和。曹參見別人有細小的過失,總是隱瞞遮蓋,因此相府中安然無恙。曹參的兒子曹窋做中大夫。漢惠帝埋怨曹相國不理政事,覺得“這豈不是輕視我嗎”?于是對曹窋說:“你回家后,私下漸漸地試著問你父親說:‘高帝剛剛永別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輕,您身為相國,成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請示報告,依據(jù)什么考慮國家大事呢?’但這些話不要說是我告知你的?!辈芊敿偃招菹r回家,閑暇時陪著父親,把惠帝的意思變成自己的話規(guī)勸曹參。曹參聽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說:“快點兒進宮侍奉皇上去,國家大事不是你應當談論的?!钡缴铣臅r候,惠帝責怪曹參說:“為什么要懲治曹窋?上次是我讓他規(guī)勸您的?!辈軈⒚撁敝x罪說:“請陛下自己細致考慮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相比誰更強?”惠帝說:“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參說:“陛下看我和蕭何相比誰更賢能?”惠帝說:“您似乎不如蕭何?!辈軈⒄f:“陛下說的這番話很對。況且高帝與蕭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經(jīng)明確,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意為可以無為而治),我等謹守各自的職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