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課件-第五章 幼兒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實踐_第1頁
《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課件-第五章 幼兒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實踐_第2頁
《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課件-第五章 幼兒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實踐_第3頁
《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課件-第五章 幼兒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實踐_第4頁
《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課件-第五章 幼兒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實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目標:1、知道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該踐行哪些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2、了解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為什么要踐行這些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3、將幼兒教師應該遵守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落實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第一節(jié)師幼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

一、什么是“師幼關系”所謂師幼關系,指的是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通過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影響關系。在幼兒園的眾多人際關系中,師幼關系是最為根本,也是最為核心的一對關系。這是因為,師幼關系是幼兒教育中其他人際關系建立的基礎,沒有師幼關系,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家園關系、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同事關系等也就無從談起。第一節(jié)師幼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二、師幼關系與幼兒成長發(fā)展之間的關系1.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和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2.良好的師幼關系為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3.良好的師幼關系還對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三、師幼關系中的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實踐(一)熱愛幼兒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不可或缺的道德要求,而在幼兒教育領域中,熱愛幼兒,關愛幼兒,則是幼兒教師重要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是幼兒教師職業(yè)區(qū)別于其他任何一種職業(yè)的本質特征之一。熱愛幼兒,意味著對幼兒投入無盡的、不竭的愛,將自己的整個身心獻給幼兒,真正地與幼兒建立起一種情感上的,心靈上的聯系。幼兒教師對于幼兒的愛,既要有父母之愛的細膩、包容、無微不至、發(fā)自肺腑,同時又要以理性的方式和客觀的態(tài)度去涵蓋所有的幼兒和幼兒的一切。第一節(jié)師幼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二)尊重幼兒從本質上說,幼兒與成人一樣,都是“人”,只是處于“人”的不同發(fā)展階段而已,因而在整個社會當中,幼兒與成人處于同等的地位,擁有平等的人格。這就意味著,作為成人的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說,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是“我和你”的關系,而不是誰可以控制誰,誰可以主宰誰,誰隸屬于誰的不對等關系。幼兒與成人同屬于“人”,因而也與成人一樣,是權利的主體,和成人一樣享有同樣的社會地位和權利保障,這一點已經得到了1959年第十四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宣言》的公開肯定。第一節(jié)師幼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三)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幼兒幼兒是“人”,這意味著每一名幼兒都是“人”,具有相同的屬性,這是幼兒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幼兒的本質性原因。正如我們成人千差萬別一樣,幼兒也不可能是“千人一面”,所以,作為具有專業(yè)知識和具備專業(yè)精神的幼兒教師,我們必須承認這種個體差異性,尊重每名幼兒的不同之處,平等地對待他們。具體來說,平等地對待每一名幼兒要求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首先,幼兒教師應該對所有幼兒一視同仁。其次,在教育活動中應給予每一名幼兒基于其能力而言的平等的機會和資源。最后,對幼兒的評價要公正客觀。同時,當代幼兒教師還應該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第一節(jié)師幼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老師,你不喜歡我!”吃午飯的時候,我一邊鼓勵幼兒大口吃,一邊用眼睛掃視整個教室。我發(fā)現詩詩的餐巾掉在了地上,便馬上走過去幫她撿起來,此時,詩詩臉上帶著一絲天真的笑,很美,我不由得俯下身親了一下她的小臉蛋。還沒等我起身,忽然聽到身后傳來一個小小的聲音:“老師,你不喜歡我?!蔽肄D身一看,原來是頑皮搗蛋的恒恒。我不由得一驚:“你說什么?”“我,我是說,你不喜歡我?!薄盀槭裁催@樣說呢?老師愛班上所有的小朋友?!蔽颐忉屨f。他低著頭說:“因為你沒有親過我。”我恍然大悟??粗悬c委屈又有點可憐的樣子,我的心不由得一顫——他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我蹲下身子,認真地親了他一下,問:“你怎么不大口吃?”“吃不下?!薄澳憧墒敲刻於疾淮罂诔?,都吃不下?”“可今天我要吃完?!薄盀槭裁??”“因為老師好?!薄昂茫俊薄耙驗槟阆矚g我?!闭酒鹕?,我回想起對恒恒的一貫態(tài)度。我原本以為終日板著臉,他都頑皮得上了天,要是對他好,他不來個孫悟空大鬧天宮才怪。因為他不是亂扔東西,就是把東西踩壞,所以我每次都批評他。今天的事給了我深深的觸動:那些頑皮的孩子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對待,而且不容易受到老師的理解和關愛,不論誰做錯了事,都會將責任推到他們身上。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孩子的每一天都生活在犯錯誤、挨批評、再犯錯誤、再挨批評的循環(huán)中,他們會快樂嗎?思考:這則案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在日常工作中,教師應該如何對待那些所謂的“調皮搗蛋”的孩子,你有什么好的策略和方法?討論:一、什么是“家園關系”所謂家園關系,指的就是以家長為主體的家庭與以教師為代表的幼兒園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家庭對幼兒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家長的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幼兒園教育就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師應在尊重、理解的基礎上,積極與幼兒家長溝通交流,與幼兒家長相互配合,以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第二節(jié)家園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二、家園關系與幼兒成長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根據布朗芬

布倫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發(fā)展的個體處于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huán)境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與個體相互作用,影響著個體的發(fā)展。這一系列的環(huán)境系統(tǒng)包括微觀系統(tǒng)、中間系統(tǒng)、外層系統(tǒng)和宏觀系統(tǒng)四個層次。微觀系統(tǒng)指的是個體活動和交往的直接環(huán)境。對于幼兒而言,微觀系統(tǒng)包括家庭、幼兒園、鄰里等,而不同微觀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關系則構成了中間系統(tǒng)。布朗芬

布倫納認為,如果微觀系統(tǒng)之間有較強的積極聯系,則個體的發(fā)展可能實現最優(yōu)化,相反,微觀系統(tǒng)間的非積極聯系會產生消極后果。也就是說,家庭(父母)與幼兒園(幼兒教師)之間的聯系越緊密,關系越積極,越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相反,家庭(父母)與幼兒園(幼兒教師)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或者相互之間“背道而馳”,則會對幼兒的發(fā)展產生消極的影響。第二節(jié)家園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三、家園關系中的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實踐(一)以尊重的態(tài)度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家長,尋求與家長的合作1.尊重家長首先,幼兒教師應該尊重家長的不同教育需要。其次,幼兒教師應該尊重家長在家園關系中所享有的正當的話語權。最后,幼兒教師應該尊重家長對于幼兒園日常工作的知情權。第二節(jié)家園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2.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家長首先,幼兒教師應該平等地對待自身條件不同的家長。其次,幼兒教師應該平等地對待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的家長。最后,對于一些教師眼中所謂的喜歡“小題大做”,愛反映問題,十分挑剔的家長,幼兒教師也應該一視同仁,平等相待。3.尋求與家長之間的合作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應該從一種簡單的、單向的“合作”,走向一種雙向的、溝通的、互補的,多層次的、全方位的、有深度的合作。作為幼兒教師,應該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拓展,并努力創(chuàng)新各種家園合作的方式和渠道。第二節(jié)家園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二)樹立服務意識,為家長提供便利《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第一章總則第3條明確規(guī)定,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fā)展。同時,幼兒園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這就意味著,幼兒園擔負著為家長服務,為家長提供便利的責任。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應該牢固地樹立起為家長服務的理念,竭盡可能地為幼兒和家長提供熱情、周到、細致的服務。第二節(jié)家園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三)廉潔從教,獨善其身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明確要求:為師者應當以德為重,廉潔自律。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幼兒,給予幼兒適宜的保育和教育,為幼兒付出時間和精力,這些都是幼兒教師的職責所在和分內之事,絕不應該成為教師接受家長饋贈或宴請的理由,向家長索要財物或報酬、請家長“辦事”的籌碼。家園溝通、家園合作、家園共育為幼兒健康發(fā)展所必須,是幼兒教師本著良心、愛心、責任心對幼兒的自覺付出,決不應該成為一種“交易”、一種商品交換的過程。第二節(jié)家園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一位幼兒教師和班里某位孩子的家長聊得比較多,當偶然聽說這位家長能夠買到便宜的正品進口奶粉時,想到自己正在吃奶的孩子,又想到和這位家長“非一般的關系”,便以打折后的價格定期請這位家長給自己的孩子買奶粉。突然有一天,這位教師被那位“關系非同一般”的家長告到了園長室,原因是孩子午睡尿床了,可這位教師沒有發(fā)現,導致孩子穿著濕褲子在幼兒園呆了一下午。家長在向園長投訴時,把幫這位教師買奶粉的事情也一并匯報給了園長。這位教師差點兒被幼兒園解聘了。思考:這則案例對你有什么啟示?你覺得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應該保持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維持一種什么樣的距離比較合適?討論:一、什么是“同事關系”所謂同事關系,就是指幼兒園中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教師與其他教職工交往合作的關系,它是教師集體職業(yè)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教育是一項群體協調性很強的系統(tǒng)職業(yè)勞動,教師的勞動既是個體勞動,也是集體勞動。幼兒教師不僅是以個體的身份與幼兒交往,常常也是以團隊、集體的形式與幼兒接觸。因此,協調好教師之間的同事關系,建立起一個志同道合、充滿活力的教師集體,乃是進行學前教育工作的基礎。第三節(jié)同事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二、同事關系與幼兒教師自身發(fā)展之間的關系相處融洽、氛圍和諧的同事關系,有助于幼兒教師身心愉悅,因而有助于幼兒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不僅有利于教師的心理健康,還有利于保障教師的工作質量。合理競爭、你追我趕、積極向上的同事關系,能夠激發(fā)起幼兒教師無限的發(fā)展?jié)撃埽粌H有利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還有利于教師工作質量的不斷提高。相反,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缺乏活力的同事關系,則很難使幼兒教師“出淤泥而不染”,也很難使幼兒教師在專業(yè)發(fā)展上,在自我完善上獲得更大的提升。從另一個層面上講,良好的同事關系還會讓幼兒受益匪淺。第三節(jié)同事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三、同事關系中的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實踐(一)尊重同事,接納差異尊重同事是調節(jié)學前教育從業(yè)人員集體中人際關系的重要道德規(guī)范。首先,幼兒教師應尊重同事所擁有的權利和所具備的獨立人格。其次,幼兒教師還應該接納不同教師之間的差異。第三節(jié)同事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二)團隊合作,形成團隊合力首先,幼兒教師必須處理好與班組同事之間的關系,而要處理好班組同事間的關系就必須牢固樹立起與班組其他成員團結合作、相互配合的意識,并將團結合作、相互配合落到實處。其次,在處理與幼兒園其他教師的同事關系時,幼兒教師也要學會團隊合作。無論是在年級組中,在部門中,還是在整個幼兒園中,都應該與同事群體融洽相處,并顧全大局,從幼兒的利益出發(fā),從幼兒園的全局出發(fā),避免將個人利益凌駕于集體利益之上,搞個人主義,小團體主義。第三節(jié)同事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三)積極面對同事間有益的工作競爭,正確對待競爭結果具有專業(yè)精神和專業(yè)理想的幼兒教師,應該以開放、從容的心態(tài)接納有益的工作競爭,積極地參與同事之間的競爭,并妥善處理好集體中競爭與協作的關系。有競爭就一定會有所謂的“輸贏”?!拜敗睍r,能大度地承認并欣賞他人的優(yōu)點和成績,同時嘗試通過反思、對比、找差距等方法來有針對性地提高自己,切不可對他人諷刺挖苦,排擠孤立?!摆A”時,能正確地對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并愿意總結經驗,以幫助他人成長或進一步提升自己,切不可孤芳自賞、盛氣凌人、狂妄自大。正確對待競爭結果,不僅有助于融洽同事關系,還有助于教師自身不斷向著專業(yè)化的方向邁進。第三節(jié)同事關系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第四節(jié)保教工作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一、對幼兒實施保育與教育是幼兒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幼兒園的教育對象是幼兒。正處于人生初期的幼兒保護自身生命安全的能力、身體活動的能力,以及自我照料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等都較弱,且缺乏生活經驗,有時難以避免生活中的危險。這決定了以幼兒為教育對象的幼兒園擔負著對幼兒的日常生活進行精心照料的責任。學齡前兒童雖然身心稚嫩,但這種未成熟狀態(tài)恰恰預示著他們所具有的無限發(fā)展可能,而這種無限發(fā)展可能的實現并不完全仰賴于“自然成熟”,適宜的教育也對這種可能的實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說明,以幼兒為教育對象的幼兒園還擔負著對幼兒進行必要的知識啟蒙和能力培養(yǎng)的責任。由此可見,幼兒園既承擔著對學齡前兒童進行保育的責任,同時也承擔著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教育的職責,且兩者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對幼兒實施保育與教育是幼兒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二、保教工作中的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實踐(一)“懂”孩子,并為幼兒提供適宜的保育和教育首先,幼兒教師要“懂”學前期幼兒身體和心理普遍存在的發(fā)展脈絡、軌跡、規(guī)律、階段,以及每一階段的特點等。其次,幼兒教師要“懂”學前期幼兒作為一個群體所共有的那些學習方式、心理特點、心理需求等。最后,幼兒教師還要“懂”不同幼兒個體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從另一個角度上講,“懂”幼兒不能僅僅停留在“紙上談兵”的層面上。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借助交往、傾聽、觀察等方式去弄“懂”自己眼前的這群孩子,使自己關于幼兒的知識和經驗鮮活、豐滿起來,這樣才可謂是實實在在,真真正正的“懂”孩子。第四節(jié)保教工作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二)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所謂“為人師表”,指的是教師應該在各方面成為學生和社會上人們效法的表率、榜樣和楷模?!盀槿藥煴怼笔菍處熜蜗蟮母叨雀爬?,是對教師職業(yè)道德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區(qū)別于其他職業(yè)道德的顯著標志。

作為幼兒教師,踐行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職業(yè)道德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幼兒教師的教育對象學齡前兒童具有好學習、愛模仿、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可塑性大的特點。同時在學齡前期,幼兒教師是幼兒心中的“重要他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對于教師的“向師性”,即具有依賴、尊重、崇敬教師,樂意接受教師教導的傾向。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在幼兒的心目中都具有無可比擬的“權威地位”,都會成為幼兒不加選擇的模仿對象,并最終真切地反映在幼兒的言行舉止中。第四節(jié)保教工作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所以,幼兒教師必須樹立起“大課程觀”,即對于幼兒而言,“一日生活皆課程”,幼兒在幼兒園的一切經歷和經驗都是課程。這意味著教師在對幼兒進行保教工作中的言談舉止、穿著打扮、行為作風等都是課程內容,且這一課程內容還具有長期性、穩(wěn)定性、隱秘性的特點,因而都會對幼兒產生教育作用。而只要幼兒教師能夠樹立起“大課程觀”,明確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對幼兒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會自覺地為自己把好思想和德行的“關”,并在與幼兒的日常交往中做到衣著得體、言行得當、言行一致,為幼兒在方方面面做好表率和榜樣。

第四節(jié)保教工作中的職業(yè)道德實踐討論:讓孩子成為你的鏡子

最近我發(fā)現,班上出現了這么一個現象:當孩子們需要移動小椅子進行活動時,小瑾總是習慣用一只手拎著椅背拖行,或是把椅背夾在腋下,像拄拐杖一樣一搖一晃地行走。這樣很不安全,而且還有孩子跟她學。為此,我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對這一行為習慣重新進行了指導,另一方面也在平時不斷地進行強調和糾正。但收到的效果卻差強人意,每次孩子們總是要在老師的提醒下才能改變搬椅子的姿勢。

在一次教學活動中,我要求孩子們把小椅子放在指定地點。有個別孩子的動作很慢,我擔心影響教學時間,便伸手幫了一把。正當我一手一把地拎著小椅子時,小瑾突然開口說:“老師,要兩只手搬椅子。”孩子們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我一愣,馬上把小椅子放了下來,用雙手搬起了一把椅子。下課后,我在指導孩子們搬小椅子時,自己先用雙手把小椅子搬了起來。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