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研_第1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研_第2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研_第3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研_第4頁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研閱讀14驛路梨花/彭荊風

15青春之光/祝紅蕾

16*有為有不為/季羨林

17短文兩篇

陋室銘/劉禹錫

愛蓮說/周敦頤

閱讀綜合實踐寫作

怎樣選材專題學習活動

孝親敬老,傳承家風第四單元PPT模板下載:/moban/行業(yè)PPT模板:/hangye/節(jié)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載:/sucai/PPT背景圖片:/beijing/PPT圖表下載:/tubiao/優(yōu)秀PPT下載:/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資料下載:/ziliao/PPT課件下載:/kejian/范文下載:/fanwen/試卷下載:/shiti/教案下載:/jiaoan/字體下載:/ziti/

一、異步教研回顧1.如何在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之間形成最好的平衡點?2.如何把課文的學習與“專題學習活動”結(jié)合得更緊密自然?3.如何讓中華美德內(nèi)化成學生的實際行為?思考與探討1.如何在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之間形成最好的平衡點?

吳湘:既能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如引導學習方向、講解知識重點難點、糾正錯誤等;又能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知識、解決問題,實現(xiàn)二者之間的最佳融合,以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牛世芳:教師先示范引導,如剖析經(jīng)典段落講解方法,再布置相關學習任務,讓學生模仿運用,過程中適時答疑,依反饋調(diào)整指導,實現(xiàn)平衡。

鄧麗:根據(jù)本單元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學情,合理安排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較難理解的文章可以適當增加指導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對于一些簡單的課文,可以更多放手讓學生自學,根據(jù)學生反饋的情況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法和策略。

2.如何把課文的學習與“專題學習活動”結(jié)合得更緊密自然?

李興國:打破學科壁壘、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知識從“孤立存儲”轉(zhuǎn)向“網(wǎng)狀聯(lián)結(jié)”。通過“知識-問題-實踐”的過程,讓學生既完成課文學習(獲得文本細讀的精細思維),又完成專題學習活動(發(fā)展出現(xiàn)實議題的解決能力)。

朱敬:可以通過深入挖掘課文與專題學習活動的主題契合點,以課文內(nèi)容為基石拓展專題活動,在專題活動進程中適時回顧課文,同時設計連貫且具針對性的學習任務,來實現(xiàn)課文學習與專題學習活動緊密自然地結(jié)合。

劉浩新:1.基于課文主題設計專題。深度挖掘主題,教師在備課階段,深入剖析課文主題;關聯(lián)生活實際,將課文主題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專題元素,預習階段鋪墊,布置預習任務時融入專題相關內(nèi)容;課堂教學融合,課堂上講解課文時,適時引入專題知識。

3.如何讓中華美德內(nèi)化成學生的實際行為?

史艷紅:1.挖掘身邊榜樣。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具有中華美德的人物,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的行為,并在班級中分享這些榜樣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美德就在身邊。2.教師以身作則。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則,踐行中華美德。如教師要做到誠實守信,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尊重每一位學生,不歧視、不偏愛,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艾鳳霞:打造具有中華美德特色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例如在校園內(nèi)設置文化長廊,展示中華美德的經(jīng)典語句、歷史故事和先進事跡;在教室懸掛名人名言、書法作品等,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隨時受到熏陶。

冷效紅:可通過課堂講解中華美德故事,讓學生理解內(nèi)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如志愿服務踐行友善,校園勞動體現(xiàn)勤勞。同時,營造美德氛圍,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學生將美德融入日常行為,從認知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

第一課段

略讀,把握文章內(nèi)容

學習資源:《驛路梨花》《青春之光》《有為有不為》以及有關“孝親敬老”的文章。

任務一:學習略讀,把握文章內(nèi)容。

小貼士:

略讀時,不能指讀,必須默讀,可以掃讀;

遇到生字詞或者跟閱讀重點無關的地方,可以跳讀;

每分鐘閱讀400字左右,需邊讀邊勾畫關鍵信息。

文體要素內(nèi)容概括主題思想

小說人物“我“和老余、瑤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軍戰(zhàn)士、梨花再現(xiàn)了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樂于助人、熱情好客的淳樸民風,歌頌了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貌。情節(jié)找尋“誰是小茅屋的主人”。環(huán)境哀牢山山路陡峭、暮色蒼茫;香氣四溢的梨花出現(xiàn)在行人所走的道路中。活動1:略讀《驛路梨花》,圈畫關鍵語句,填寫下面表格。略讀小說,要關注主要人物、基本情節(jié)、環(huán)境等信息;重點關注反復出現(xiàn)的語句(如小茅屋的主人是誰);關注揭示主旨的語句(如驛路梨花處處開)。

活動4:根據(jù)思維導圖,復述文章觀點及行文思路。

觀點:“有為”即應該做善事,“有不為”則是不應做惡事。

行文思路:提出標準→分析善惡大小→論述善惡轉(zhuǎn)化→總結(jié)歸納觀點略讀議論文,要重點關注表明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語句;通過標題、首尾段落、各段中心句把握文章內(nèi)容。

活動5:回顧三篇文章的略讀過程,總結(jié)略讀技巧。小結(jié):1.略讀要關注文本整體。

2.不同文體的略讀側(cè)重點是有所區(qū)別的。

3.要抓住小標題、段首句、過渡句、評價語等關鍵詞句,把握文章內(nèi)容。

任務二:拓展閱讀,應用略讀方法

請你在下列關于“孝親敬老”的文章中至少選擇一篇,運用課堂所學的略讀方法,概括文章內(nèi)容。

《孝心無價》

《一諾至孝三十載》

《一個老兵的愛國情懷》

《白詠梅:孝老愛親的好典范》

任務三:再讀課文,梳理文章結(jié)構(gòu)活動1:略讀課文,完成《驛路梨花》的思維導圖。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解放軍戰(zhàn)士為什么建造茅屋為了方便過路人以為是哈尼族小姑娘

活動2:請按時間順序復述故事。

活動3:對比前面兩種敘述順序,說說你更喜歡的一種敘述方式,并闡明理由。

示例1:更喜歡第一種。文章始終循著“小屋的主人是誰”的問題推進,從懸念出發(fā)引出誤會,進而隨著誤會的消除又產(chǎn)生新的懸念,形成了“設疑—釋疑—引出新懸念”這樣一種精巧的構(gòu)思和回環(huán)往復的情節(jié)結(jié)構(gòu),使情節(jié)一波三折,將淺顯的故事講得耐人尋味,吸引讀者。示例2:更喜歡第二種。按照時間順序敘述故事,更顯得清晰流暢。

活動2:再讀《青春之光》,說說小標題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中的作用。

明確:第一個小標題“我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表明了黃文秀帶領百坭村村民脫貧攻堅的抉擇與決心;第二個小標題“我心中的長征”,表明了黃文秀扶貧工作的艱辛歷程;第三個小標題“仿佛她還在一樣”,是黃文秀犧牲后村民們的深情回憶。

三個小標題高度概括各部分內(nèi)容,使讀者能夠快速抓住文章的重點;文章的結(jié)構(gòu)也更加清晰、條理更加分明;能讓讀者清晰地看到黃文秀的成長軌跡和精神內(nèi)涵;小標題具有提示性和引導性,能夠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小結(jié):學習下列七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后,對你的寫作有什么啟示?

明確:可以用懸念、誤會法推進故事情節(jié);可以用小標題形式安排文章結(jié)構(gòu);

可以按“引出話題—展開論證—呼吁行動(歸納觀點)”的行文思路寫作;可以按“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開頭總述,中間分層次展開敘述,最后總結(jié)升華主題。

……

文章:《驛路梨花》《青春之光》《有為有不為》《孝心無價》《一諾至孝三十載》《一個老兵的愛國情懷》《白詠梅:孝老愛親的好典范》

任務四:確定選題,列出寫作框架確定要寫作的一個美德故事,或要寫的一段有關美德的議論,選擇剛才所學的文章結(jié)構(gòu)的一種,列出寫作框架。要求寫作順序合理,寫作線索清晰。

美德主題參考:自強不息、敬業(yè)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親愛老……

第二課段精讀,學習寫作方法學習資源:《陋室銘》《愛蓮說》《驛路梨花》《青春之光》《有為有不為》課前準備:誦讀《陋室銘》《愛蓮說》,疏通文意。任務一:精讀課文,學習如何選材

活動1:精讀《驛路梨花》中有關“我”和老余、瑤族老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解放軍戰(zhàn)士、梨花的片段,思考作者為何選擇這五類人物的故事來表現(xiàn)小說主題。

明確:從故事來看,這五類人都為小茅屋做出了貢獻,都是小茅屋的主人。這五類人的故事共同構(gòu)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貌”這一主題的。

從年齡上看,涵蓋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意在表現(xiàn)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代代傳;從性別上看,涵蓋了男女;從身份上看,涵蓋了作家、獵人、解放軍、百姓;從民族上看,涵蓋了漢族、哈尼族、瑤族等,意在表現(xiàn)五十六個少數(shù)民族一家人,軍民團結(jié)一家親,雷鋒精神處處在。

選材突出“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風貌”的主題——要圍繞中心選擇材料人物故事涵蓋各階段、各年齡、各民族——選材要典型

活動2:精讀《青春之光》中黃文秀的生活與工作的片段,小組合作探究作者選材有何特點。

【示例】探究內(nèi)容:“仿佛她還在一樣”這部分內(nèi)容,作者是如何選擇材料的?主要材料:黃文秀的笑容、黃文秀的家庭背景材料選擇意圖:笑容是黃文秀積極、樂觀的表現(xiàn),之后再講述她貧困的家庭背景,將兩者進行對比,突出她成長的艱辛和不易,也能更真實、深刻地展現(xiàn)黃文秀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探究內(nèi)容:“我心中的長征”這部分內(nèi)容作者是如何選擇材料的?

主要材料:黃文秀請班統(tǒng)茂作為產(chǎn)業(yè)帶頭人成立合作社;黃文秀建設黨支部

材料選擇意圖:砂糖橘的熱銷是黃文秀扶貧工作的初步成果。然而,黃文秀并沒有因此滿足。她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加強黨組織建設,才能確保扶貧工作的持續(xù)性和有效性。這樣選擇材料,展示了黃文秀在扶貧工作中的全面性和前瞻性,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黃文秀心中的長征精神。所選材料要突出人物品質(zhì)——典型性所選材料都基于現(xiàn)實——真實性活動3:回顧《阿長與山海經(jīng)》,說說新添加的兩個材料是否適合放入文章中。中心材料阿長不無愚昧、可笑之處,但她對“我”的無私關懷,讓“我”永遠感念阿長名字的由來阿長喜歡切切察察阿長睡覺擺“大”字阿長正月初一早晨讓“我”吃福橘阿長講“長毛”的故事阿長為“我”買《山海經(jīng)》阿長教“我”認字阿長一夜沒合眼,照顧生病發(fā)燒的“我”阿長教“我”認字——選材不真實阿長一夜沒合眼,照顧生病發(fā)燒的“我”——選材較陳舊

小結(jié):要圍繞中心選材,選材要典型、真實、新穎

活動4:搜集相關資料,為你的美德故事選擇合適的材料,要求典型、真實,盡量做到新穎。

第2步:結(jié)合以上內(nèi)容,闡述以《驛路梨花》為標題的的含義及作用。明確:含義:驛路梨花是盛開在邊疆驛路上的梨花,在作者筆下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開滿枝頭、潔白如雪、香氣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為樂、充滿朝氣、淳樸熱情;還是雷鋒同志助人為樂精神的象征,樸實無華、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也是邊疆人民優(yōu)良民風的體現(xiàn),樸實熱情、知恩圖報、從善如流。作用:“驛路梨花”將標題與主題,形式與內(nèi)容,梨花的自然美與人物的心靈美,巧妙聯(lián)系,融為一體;同時,“驛路梨花”語出陸游的詩,這也為文章增添了文化韻味。

活動2:《青春之光》中的黃文秀形象鮮明生動,令人感動。請選擇你最有感觸的一處語句,進行賞析。溫馨提示:可從正側(cè)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修辭手法、評論性語句等角度賞析。

例1:文中寫黃文秀面對扶貧工作的重重困難,“還學會了桂柳話”,她試圖跨越語言的障礙,以更加貼近村民的方式與他們交流。這些正面描寫都體現(xiàn)了黃文秀深入群眾、努力獲得群眾信任的決心與努力。而起初村民們對這位年輕的女書記抱有懷疑,認為她只是來“鍍鍍金、走走過場”,隨著時間的推移,村民們“打開了家門,敞開了心扉”,這標志著他們已經(jīng)從內(nèi)心深處接受了黃文秀。村民們對黃文秀態(tài)度的變化,是側(cè)面描寫,是她工作成效的間接體現(xiàn)。這些正面描寫和側(cè)面描寫的語句,更好地展現(xiàn)出了黃文秀辛勤工作、深入群眾的工作成效。

例2:課文寫黃文秀忙碌的扶貧工作時“鞋都沒脫就睡著了”,這一細節(jié),描繪了黃文秀工作后的疲憊狀態(tài),讓人仿佛能看到她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宿舍,連鞋子都來不及脫倒頭就睡下的情景?!疤烀擅闪習r醒來,渾身散架一般”這一細節(jié),進一步突出了黃文秀的極度疲憊和勞累。這些語句塑造了黃文秀這一具有堅定信念和責任感的共產(chǎn)黨員的形象,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

例3:“在百妮村人心里,這個大山的女兒從未離開。路燈的光洞穿了山村暗夜,正如黃文秀的青春之光點燃了這片土地上的希望?!边@句話將路燈的光比喻為黃文秀的青春之光,體現(xiàn)黃文秀的精神之光照亮了村民們的內(nèi)心世界,為他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例4:黃文秀在屯通路那天收到大娘送的熟雞蛋后,在日記中寫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薄懊刻於己苄量唷斌w現(xiàn)了她工作的艱辛和不易,“但心里很快樂”展現(xiàn)了她在面對困難時依然保持的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用黃文秀的日記原文,可以讓讀者更加直接地了解她的內(nèi)心世界,增強了事跡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例5:“25000公里啊!黃文秀幾乎天天奔波在路上,崎嶇的山路既是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道路,也是她攻堅克難的奮斗之路。在這沒有硝煙的長征路上,她鉚足了勁兒與時間爭分奪秒地賽跑,一刻不曾停息?!边@句評論性語句將扶貧工作比作新時代的長征,強調(diào)了其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同時,“鉚足了勁兒與時間爭分奪秒地賽跑”,形象地描繪了黃文秀工作的緊迫性和她對時間的珍惜,展現(xiàn)了其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奮斗姿態(tài)。這樣的評論性語句不僅加深了讀者對黃文秀工作態(tài)度的理解,也激發(fā)了讀者的情感共鳴,增強了文本的感染力。

小結(jié):如何完善自己所寫的美德故事,使它更加動人呢?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評論性語句細節(jié)描寫修辭情景交融

活動3:小組交流,說說《有為有不為》中,作者用了哪些論證方式,使觀點更加鮮明,論證更有說服力。

知識卡片常見的論證方式有以下幾種——舉例論證:用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觀點。道理論證:用名人名言、科學道理或常識來支持觀點。對比論證:把兩種相反的情況放在一起比較,突出觀點。比喻論證:用比喻的方式,使觀點更容易理解。舉公共汽車上給老人和病人讓座的例子:用生活中的常見事例,具體形象地闡述了什么是小善、小惡,使論證更貼近生活,通俗易懂。舉宋代文天祥從容就義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什么是大善,也間接地指明了什么是大惡,以歷史人物的真實事例為證,使論證更具說服力和可信度。

舉例論證引用古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話,有力地論述了善惡有大小之別,應該不應該也有大小之別。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和說服力。引用俗話“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既是道理論證,也是比喻論證,形象地論證了大小惡有時候是有聯(lián)系的觀點,使抽象的道理變得通俗易懂,讓讀者清晰地認識到小惡積累會發(fā)展成大惡,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道理論證將公共汽車上給老人、病人讓座和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車就立即裝出閉目養(yǎng)神的樣子的人進行對比,有力而鮮明地論證了什么是小善和什么是小惡,使善惡行為的差異更加突出,增強了文章的論證效果。第6段站在國家、人民、人類的角度,從正反兩個方面概括總結(jié)什么是大善、大惡,小善、小惡,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各種善惡行為的本質(zhì)和影響,使觀點更加鮮明,論證更加嚴謹。第7段引用俗話“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將小惡比作蟻穴,把大惡比作堤壩潰決,形象地說明了小惡積累會引發(fā)大惡,使論證更加生動形象,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大小惡之間的聯(lián)系,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活動4:《有為有不為》的語言平實質(zhì)樸,直抵人心。請選擇一處品析,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例1:“什么叫大,什么叫小呢?這里也用不著煩瑣的論證,只須動一動腦筋,睜開眼睛看一看社會,也就夠了?!边@句話運用簡單的設問,將“善惡大小”這一復雜的哲學問題引向日常生活,“動一動腦筋”“看一看社會”直白如話,鼓勵我們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通過直接觀察社會現(xiàn)象來領悟這兩個相對概念的內(nèi)涵。“呢”“著”“了”等助詞的使用,體現(xiàn)口語化的特點,增加了親切感。

例2:“要想從哲學上從倫理學上說清楚這個問題,恐怕要寫上一篇長篇論文,甚至一部大書。我沒有這個能力,也認為根本無此必要?!边@句話體現(xiàn)的是作者明確的態(tài)度,表明作者不僅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還對所討論問題的性質(zhì)有深入的理解,認為不需要過度復雜化。這種坦率的態(tài)度,讓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真誠和實事求是。

小結(jié):如何完善你自己所寫的那一段有關美德的議論,使它觀點更加鮮明,論證更有說服力?論證方式道理論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活動5:閱讀《陋室銘》,學習作者借陋室表達情志的寫法。第1步:誦讀文章,了解銘文的特點。

小貼士: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文字。四字為主,駢散結(jié)合,讀起來朗朗上口。

第2步:你認為“陋室”是“陋”還是“不陋”?小組互學,結(jié)合詞句,進行探究。

明確:陋室之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體現(xiàn)陋室的荒蕪。苔蘚把臺階都鋪滿了,可見久無人居??;草色入簾青,可見草長得很高了,沒有人及時清理掃除。

陋室不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體現(xiàn)環(huán)境的清幽淡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見所交往的人物都是博學之士;“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見屋主人情趣高雅。

第3步:結(jié)合寫作背景,分析陋室與作者之間的相似點。

鏈接材料:劉禹錫被貶到安徽,和州縣的策知縣是個典型的勢利小人,他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沒有怨言,還寫了一幅對聯(lián):“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敝h知道后很生氣,又讓劉禹錫搬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劉禹錫仍不計較,又寫了一幅對聯(lián):“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蹦俏恢h見其仍悠閑自樂,又再次把他調(diào)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狗官,實在欺人太甚,劉禹錫于是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明確:陋室外表簡陋,實則清幽淡雅。就像劉禹錫,雖然被貶邊郡,但依然秉持安貧樂道、豁達樂觀、高潔傲岸的精神。

活動6:閱讀《愛蓮說》,學習作者借蓮花表達情志的寫法。第1步:誦讀文章,了解“說”的文體特點。

小貼士:“說”可以兼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

第2步:齊讀描寫蓮花的句子,思考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蓮,寫出了蓮的什么特點。

生長環(huán)境: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天真自然不顯媚態(tài)。

外在形態(tài):蓮莖筆直、中空、無分枝。

香氣:香氣清幽淡雅,愈遠愈顯純凈。

品性:端莊挺立,高潔不容輕慢。

第3步:文中說“蓮,花之君子者也”,結(jié)合剛才品讀的描寫蓮的句子,思考蓮與君子的相似點。

角度蓮君子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身處濁世而不同流合污外在形態(tài)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通達、不攀附權貴香氣香遠益清美名遠揚品性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端莊優(yōu)雅、不容輕慢

第4步:聯(lián)系標題,思考作者用“說”這一文體寫作的意圖?!罢f”可以借事物或一種現(xiàn)象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想。作者以蓮自喻,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君子人格的追求。這種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說”這一文體的靈活性,使作者的思想表達更加自然、生動。

小結(jié):托物言志是通過描繪具體的形象,找出“物”與“人”之間的共性,從而表達情志的一種手法。

活動7:兩篇文章均借物(陋室和蓮)表達對傳統(tǒng)美德的追求,還寫了他物(諸葛廬、子云亭、菊花、牡丹等)。請選擇其中一到兩種,說說作者寫它們的用意。

例1:劉禹錫把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做類比。隱居南陽的諸葛亮遇賢主而出仕,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楊雄在成都草堂里著述《太玄》,安貧樂道。作者以諸葛亮和揚雄自況,體現(xiàn)自己如果有濟天下的機會,那么就像諸葛亮一樣一展抱負,如果沒有濟天下的機會,那么就像楊雄一樣,獨善其身,著書立說。把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做類比,表明作者無論順境逆境,都坦坦蕩蕩,豪氣不減,樂觀依舊。

例2:周敦頤用“菊”“牡丹”襯托“蓮”,表達自己的情志。菊花象征著隱士,它清高、孤傲,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用菊花來襯托蓮花,是因為菊花和蓮花在品格上都有超凡脫俗的特點,但菊花是隱逸的象征,而蓮花則是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保持高潔,更能體現(xiàn)君子在世間堅守節(jié)操的可貴。通過菊花的襯托,突出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使蓮花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牡丹是富貴的象征,“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追求功名利祿、貪圖富貴的風氣。這種風氣與蓮花所代表的君子品格形成鮮明對比,反襯蓮花的高潔,突出了蓮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使蓮花的形象更加突出,更能體現(xiàn)作者對蓮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類比托物言志襯托小結(jié):如果要借助一個事物表達自己對美德的認識,你會借鑒哪些手法?

活動8:學以致用撰寫或完善你自己所寫的美德文章,參考以下評價標準。評價標準:◎?qū)懸粋€美德故事:是否有典型事件和動人細節(jié)。◎?qū)懸欢斡嘘P美德的議論:是否有明確的觀點、有合適的論證方式?!蚪柚粋€事物表達自己對美德的認識:是否能體現(xiàn)物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由物到志的升華是否自然合理;是否能適當運用類比、襯托、引用等手法。

第三課段悟讀,理解美德精神

學習資源:《驛路梨花》《青春之光》《有為有不為》《短文兩篇》以及關于“孝親敬老”的材料。

篇目中華美德關系域時期《陋室銘》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情操;對美好德行的追求人與自身

古代《愛蓮說》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態(tài)度;對名利浮華的鄙棄《驛路梨花》雷鋒精神(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風尚人與他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有為有不為》訴諸良知良能,明辨是非善惡;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與自身、他人、國家

近當代《青春之光》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崇高品質(zhì),心系群眾、務實為民的真摯情懷,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格,攻堅克難、樂觀向上的頑強意志,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高尚情操;脫貧攻堅精神(上下同心、盡銳出戰(zhàn)、精準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不負人民)人與國家當代中華美德,源遠流長,代代相傳

任務一:梳理四篇課文所頌揚的中華美德,完成下面表格,并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

任務二:梳理《驛路梨花》《青春之光》《短文兩篇》中的人物事例,印證《有為有不為》中關于“有為”“有不為”的觀點。

示例:《青春之光》中的黃文秀,駐村一年多,扎根偏遠鄉(xiāng)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走訪全村建檔立卡戶,培養(yǎng)致富帶頭人,點亮百坭村鄉(xiāng)民的幸福生活。她心系群眾、務實為民,是“有為”,是做對國家、對人民有利的事。

任務三:細讀下面這句話,結(jié)合《驛路梨花》《青春之光》《短文兩篇》及你的閱讀經(jīng)驗,分析人物行為哪些是“大善”“小善”,哪些是“大惡”“小惡”。

凡是對國家有利,對人民有利,對人類發(fā)展、前途有利的事情就是大善,反之就是大惡。凡是對處理人際關系有利,對保持社會安定團結(jié)有利的事情可以稱之為小善,反之就是小惡。

例1:《驛路梨花》中,梨花姑娘幫助迷路的行人,為他們提供食物和住所。這種行為解決了行人的困境,維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互助,屬于“小善”。梨花姑娘的行為背后是對驛路安全、旅途暢通的維護,間接保障了邊疆地區(qū)的交通與穩(wěn)定,這對國家的邊疆治理和人民的正常生活有積極意義,是“大善”的體現(xiàn)。

例2:《紅巖》中,江姐等革命者為信仰受盡酷刑仍不屈服,他們的犧牲直接推動了革命事業(yè),是對國家和人民的“大善”。而獄中同志之間相互鼓勵、傳遞信息,這種微小的互助行為維系了革命者的團結(jié)與希望,屬于“小善”。

例3:《精忠岳飛》中的秦檜陷害忠良,導致岳飛等愛國將領被害,直接削弱了南宋的軍事力量,使國家失去收復中原的機會。這種行為危害國家利益,阻礙民族發(fā)展,屬于典型的“大惡”。

《駱駝祥子》中的劉四爺剝削車夫,冷漠自私,破壞了底層勞動者的團結(jié)與互助。他的行為對社會底層群體的穩(wěn)定與團結(jié)有害,屬于“小惡”。

追問:“大小善和大小惡有時候是有聯(lián)系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明確:“大善”與“小善”并非絕對分離,而是相輔相成。個人的“小善”積累起來可以匯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大善”,而“大善”往往也需要無數(shù)“小善”的支撐?!按髳骸迸c“小惡”同理,一旦“小惡”得逞,嘗到甜頭,又沒被發(fā)現(xiàn),就有可能“小惡”越做越多,最終變成“大惡”?!按髳骸迸c“小惡”在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上有所不同,但本質(zhì)上都是對善的背離。

任務四:拓展延伸,理解中華美德——“孝”的內(nèi)涵。下列是古人有關“孝”的論述,請選擇感興趣的一至兩句,從“孝”的價值這一角度,理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