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固原市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現(xiàn)狀調查研究苗軍 郝振君(固原市教研室,寧夏大學教育學院) 第一部分 調查方案一、調查目的通過調查,筆者試圖從政策層面、培訓現(xiàn)場層面、管理者層面對固原市的教師在職培訓進行多角度的探索,了解固原市中小學教師接受在職培訓的狀況,把握固原市中小學教師對現(xiàn)有在職培訓的看法和他們對在職培訓的需求,找出存在的問題,為探尋適合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理論模式、為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與管理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為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教師培訓提供事實依據。 二、調查對象本調查研究選取固原市部分中小學教師作為調查研究的對象,因為中小學教師是本研究的主體,培訓的真實情況只有作為受訓者的教師最有發(fā)言權,而培訓的效果如何,能否對教育教學產生積極影響,教師最有切身的感受。也只有了解了教師的真實想法,以及他們對培訓的真實需要,才能使中小學教師培訓有的放矢,落到實處。本研究從固原市3個層次的中小學隨機選取6所中小學,分別為:固原市一中、固原市西吉中學、固原市隆德二中、固原市一小、固原市二小、固原市十一小。在六所中小學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對六所學校的各科教師均進行了調查,范圍覆蓋較廣。共向中學發(fā)放問卷250份,收回有效問卷240份,共向小學發(fā)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9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5。三、調查的內容包括:中小學教師接受過的培訓的狀況,中小學教師對現(xiàn)行培訓的看法,中小學教師對培訓的需求,現(xiàn)階段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與教師成長之間的關系,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教科研水平與培訓之間的關系,現(xiàn)階段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存在的問題。 四、問卷的組成 1、教師基本情況:包括性別、教齡、學歷及其變化、任教學科等教師個人信息。 2、教師對當前在職培訓的總體看法和要求。3、教師接受在職培訓情況。五、問卷調查時間:2012年9月 第二部分 教師在職培訓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一、教師參加在職培訓的目的目的促進自我反思提高理論水平解決教育教學問題提高教研水平更新知識提高學歷評定職稱興趣愛好休息理解新課程理念人數39151230190851461045564129比率()9.135.153.544.219.83424.112.814.930 在眾多的培訓目的中,53.5%的教師把提高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能力作為培訓目的的首選,將提高教研水平(44.2%)、提高理論水平(35.1%)和提高學歷(34%)排在其次,理解新課程理念也被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而將脫離教學并休息和評定職稱等具有功利色彩的目的排在后面,但在中小學教師成長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自我反思卻沒有引起參加培訓的教師的注意。二、教師參加培訓的意愿和機會愿望很強烈有一點,但不強烈單位要求就去,否則就沒有無所謂人數1681439128比率()39.133.321.26.5機會較多少,基本集中在少數骨干身上除了全員性培訓,其他機會很少爭取了才有人數572577244比率()13.360.116.710.2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具有強烈培訓愿望的教師占到39.1%,有意愿參加培訓的教師占到33.3%,兩項加起來達到了72.4,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但在培訓機會方面,卻有87的教師認為培訓機會比較少,只有爭取了才有,這與教師比較強烈的培訓意愿形成比較大的反差。三、教師參加過的學歷培訓類型教育碩士研究生課程班本科函授專科函授自學考試其他沒有人數22918515374255比率()5.12.14335.61.69.812.8 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現(xiàn)任的教師中,87.2的教師參加過學歷培訓,沒有參加過學歷培訓的老師只占12.8,但教師參加的學歷培訓主要以本科和本科以下的學歷培訓為主(占80%),碩士層次的學歷培訓所占比例很小。4、您參加過的非學歷培訓有哪些?(可選多項)教育教學技能(多選)課程及教學培訓(單選)骨干教師培訓(單選)管理培訓(單選)類型普通話培訓信息技術培訓心理輔導培訓其他新課程培訓某學科研修班其他國家級省級市級其他班主任培訓青干培訓班其他人數38439518493654618544881681161143比率()89.091.94.211.484.910.74.21.210.220.539.1272.610 表4反映了現(xiàn)今的教師培訓的特點:一是培訓內容側重教師的教學教育技能培訓,其中普通話培訓、信息技術培訓、新課程培訓和班主任培訓分別達到了89,91.9,84.9,27,應該說,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得到了較全面的培訓。5、您最希望培訓的內容有哪些?(可選多項)最希望培訓的內容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教學模式新課程教學現(xiàn)代教學技能教育科研方法課堂管理藝術外語其他人數2554983053792853311487270比率()5.812.622.870.988.166.37734.416.716.3 表5列出的十項內容中,被調查的教師選擇了“新課程教學方法”、“教科研方法”、“教學模式”和“現(xiàn)代教學技能”作為最需要的培訓內容。6、您參加過的培訓內容有哪些?(可多選項)參加過的培訓內容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育學心理學理論教學模式新課程教學現(xiàn)代教學技能教育科研方法課堂管理藝術外語其他人數18324759741262532351024344比率()42.657.413.717.229.358.854.723.71010.2 由表6可以看出,現(xiàn)代教學技能、教學設計和教科研方法在培訓的內容方面占據前三位,而教學模式、新課程教學方法、教育心理學理論和課堂管理藝術等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教師最需要的培訓內容存在著很大的偏差。7、您參加過的培訓形式最常見的是?(單選)培訓形式脫 產半 脫 產不 脫 產人數2895307比率()6.522.171.4 能夠參加脫產培訓對于大多數中小學教師來說,機會少之又少,因為編制的問題,固原市大多數中小學學校的師資數量還不寬裕,基本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使中小學教師難以采取脫產的培訓形式,半脫產也很難,今后應在解決了中小學師資數量短缺的問題之后,采取措施,甚至應制定相關法律來保證中小學教師在從教一段時間后,有參加脫產學習培訓的機會。8、您對培訓方式的看法是?(可多選項)已參加的培訓形式教師共同研討學術專題講座理論講授參觀訪問觀摩案例教學導師指導自學人數45188251399767比率()10.543.758.49.122.615.6希望的培訓形式教師共同研討學術專題講座理論講授參觀訪問觀摩案例教學導師指導自學人數174993638828677比率()40.5238.490.266.517.9 表8顯示,教師最喜歡的培訓形式是參觀訪問觀摩,其次是案例教學,這反映了教師的實用主義思想,但它確實和教師的實際工作緊密相連。而在實際的在職培訓中最多的還是講授式,有58.4的教師選擇已參與培訓的主要形式是傳統(tǒng)的“講授式”,而僅有31.4的教師認為此種形式(含學術專題講座)是有效的。教師經常參與的培訓形式與教師認為最有效的培訓形式之間存在差異。培訓方式的選擇應增加靈活性,根據教師的實際需要有待進一步改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更多地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采用讓教師盡可能多地共同參與討論和外出參觀考察等培訓形式,進一步開闊教師的眼界,豐富教學改革的新思維新方法,切實提高培訓的效果,滿足教師的實際培訓需求。9、您參加的在職培訓模式主要有?(可選多項)已參加的培訓模式到本地培訓機構到外地培訓機構參加電腦網絡教育參加校本培訓到附近培訓基地人數285383619927比率66.38.88.446.36.3希望的培訓模式到本地培訓機構到外地培訓機構參加電腦網絡教育參加校本培訓到附近培訓基地人數9012670111153比率20.929.316.325.835.6通過表9統(tǒng)計我們看到,教師經常參與的培訓主要模式與教師認為最有效的培訓模式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培訓模式的選擇有著多樣化的趨勢,到外地培訓機構參加培訓能更好地開闊眼界,在培訓上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也要針對各校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加以選擇。10、您認為您參加的在職培訓的條件如何?(單選)培訓的主要手段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衛(wèi)星通信教學傳統(tǒng)手段人數31895170比率742240校領導的態(tài)度積極支持比較支持不太支持非常不支持 人數120230800 比率2853.518.40培訓的經費財政撥款學校自籌受訓者部分負擔受訓者全額負擔人數1212513820比率28.158.48.84.7培訓管理制度有比較完善的制度制度不完善按照上級要求沒有制度人數971341990比率22.631.246.20通過表10可以看出,教師在職培訓的技術手段是硬件基礎,在當前的固原市教師在職培訓中,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已占96,學校領導總體上是支持教師參加培訓的,但不太支持的還占到18.4,這直接影響教師參加培訓的經費問題;財政撥款過少是軟肋,成為制約教師參加各種培訓的“瓶頸”,學校教師培訓有比較完善的制度的占22.6,制度不完善的占31.2,說明大多數學校對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缺少相關的制度保障。11、您希望誰來為您培訓?(可選多項)培訓者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大學教師,如課程專家等優(yōu)秀的中小學一線教師,如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等教育科研部門的理論工作者,如縣市級教研員等培訓機構的教師,如培訓中心的教師等人數28325867比率()6.575.6201.612、您認為培訓者的角色是?(單選)培訓者的角色規(guī)劃者組織者講授者權威人士人數7720213219比率()17.94730.74.4 從表11可以看出,一線的中小學教師最希望一線的教師充當培訓者,這也是在職培訓的舉辦者應該考慮的一個問題。表12則反映出培訓者作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講授者”角色已處于次要地位,參加在職培訓的教師們更希望其成為“組織者”和規(guī)劃者,把講臺由培訓者一個人的專利變?yōu)榕嘤栯p方共同的舞臺,共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共同提高是最受歡迎的。13、參加培訓后您認為您的專業(yè)素質提高了嗎?(單選)教師專業(yè)能力提高程度很高比較高一般無人數6721413217比率()15.649.730.74 事實上,大多數的中小學教師認為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的提高與在職培訓有關,比率是65.3,也說明中小學教師并未完全認可在職培訓對自己專業(yè)成長的關鍵作用。14、您認為培訓提高了你的哪些專業(yè)素質?(可多選)通過培訓提高的專業(yè)素質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能力專業(yè)態(tài)度專業(yè)精神人數1332107234比率()314917815、培訓中誰能給您合適的指導?(可選多項)培訓中的指導方式專家教授指導教研員指導同伴指導自我指導人數11316211031比率()26.337.725.67.2 表 15反映出培訓中由誰指導更有效的問題,在實踐中大多認為是由教研員來擔任的,但教師們認為來自專家教授的指導和同伴指導也比較有效。16、您認為培訓的成效如何體現(xiàn)?(可多選)評價方式證 書書面考核實際操作教學實驗自我評價其他人數3351546956519比率()77.935.816131.24.4 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師在職培訓的發(fā)展方向,表15反映了證書這一評價方式對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導向作用,有的教師說如果培訓不發(fā)證書等于沒培訓,無法證明你曾經參加過什么培訓,過于看重哪些來自證書認定的部門的培訓,輕視自我評價反映的自學、互幫互學等非正式的培訓,從一個角度也反映了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功利主義價值取向。調查結果也反映了很多經過考核后獲得證書的培訓評價方式。如何發(fā)揮培訓評價方式的導向作用、提升中小學教師的自我價值感和主體精神,使在教師在職培訓真正成為教師的終身學習,這應該成為今后在職培訓的終極目標。17、您認為目前的培訓存在哪些問題?(可多選)問題形式主義無法律保障課程脫離實際重知識輕操作培訓者水平低培訓方式單一人數239221312289119比率55.65.130.5532.127.7問題培訓內容膚淺沒有深度培訓技術落后考核太嚴格考核太松懈培訓紀律太松其他人數3625334728比率8.45.887.710.96.5 表17列出了諸多培訓中可能存在的11項問題,根據所反映的程度,解讀如下:中小學教師普遍認為以往的培訓中存在著形式主義的傾向,為了培訓而培訓,培訓的目的不是重在學到了什么,而是工作總結報告上的書面陳述是否舉行過什么培訓;培訓中重視理論傳授而輕視實際操作,培訓課程與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相背離;培訓方式單一的局面需要迸一步改變,培訓者的水平也有待提高。第三部分固原市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得與失 一、固原市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成績 1、培訓制度趨于完善(1)、制定培訓政策。對受訓教師的要求包含了培訓權利和義務、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培訓考核、培訓費用等方面,對培訓機構的要求包含了培訓機構建設、培訓經費籌措等方面。如量化培訓時間,使教師培訓的時間得到保證。培訓政策對教師培訓起到了一定的規(guī)范、導向作用。(2)、給予經費保證。市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能多途徑籌措資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參訓的積極性。(3)、嚴格培訓考核。政策對不完成培訓標準的教師作出了明確的處理規(guī)定。從年度考核、職務晉升等多方面加以制約,有力地保證了培訓的順利開展。(4)、進行年度規(guī)劃。中長期規(guī)劃與年度計劃相結合,把教師培訓作為教育行政部門一項重要的常規(guī)工作來抓。 2、建立健全培訓體系 在培訓現(xiàn)場觀察部分,筆者了解到固原市教師培訓的種類繁多,有學歷培訓、非學歷培訓。學歷培訓又有多種形式,有各學科的本、??坪?、遠程教育等,非學歷培訓有全員性培訓、骨干培訓等,其中骨干教師培訓尤為突出。在非學歷培訓中,有國家規(guī)定的培訓項目,如,“普通話培訓測試”、“全員信息技術培訓”“學科培訓”等等。還有些是地方性規(guī)定的培訓項目,如“課題人員培訓班”、“職稱培訓提高”等。這些培訓項目種類多而全,基本能適合不同基礎、不同層次教師對在職培訓進修的要求。 3、培訓成績顯著(1)、中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有了大幅度提高 無論是固原市的統(tǒng)計資料,還是我們的調查和訪談都反映了一個共同的事實,中小學教師的在職培訓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學歷層次,學歷水平已經處在一個很高的平臺。小學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己經全部達到了專科層次,而且有相當一部分的小學教師已經取得了本科學歷;初中教師絕大多數已經達到了本科學歷。 (2)、教師素質提升,培訓意識漸增 固原市教師隊伍的質量在不斷接受培訓的基礎上獲得了很大的提高。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的制度得到較好的實施,教師干部的管理水平、管理能力得到了普遍的提升。教師骨干培訓不僅造就了一大批教育骨干,而且?guī)恿似渌處煹某砷L意識,起到了很大的輻射作用。全員培訓使超過百分之百的中小學教師都參加了不同層次的進修培訓,除了上文提到的學歷水平得到提升之外,信息技術、英語、普通話、新課程理念等培訓使教師的綜合素質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至今,教師在職培訓己被中小學教師和領導廣泛接受,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固原市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中小學教師培訓這些年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視。1、培訓機制仍不夠完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教育已經從重知識轉到了重視素質上來,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現(xiàn)在有許多教師知識面狹窄,與教育改革的步伐不相適應,教師的壓力很大,然而在現(xiàn)有的培訓體制下他們又感到很難得到提高,這是由于現(xiàn)行的培訓機制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目前已經建立了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大政策和大環(huán)境以及書面上的培訓制度,但缺乏激勵老師自覺參與有效培訓的大氣候,只提出參加培訓是教師的義務和權利,對參加培訓者的待遇沒有明文規(guī)定,不少教師參與培訓還是迫于外在壓力,為學時學分而學,為晉升而學,為各種證書而學,參加培訓還沒有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需要而融入到生活中去。在許多學校,教師在培訓中取得的成績或證書在工資晉升以及各種獎勵的評定中,幾乎不被作為重要的參照依據,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小學教師參加在職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許多教師把參加培訓看作是不得已而盡的義務。這與國外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形成很大的反差。而在美國,為了從根本上調動教師進修的積極性,建立了進修與獲學位、加工資相結合的激勵機制。美國中小學教師是按學位實行“單一工資制”即同級學位的教師工資是相同的。教師參加在職培訓取得一定學分便可獲得高一級學位工資隨之提高。教師不僅把參加在職培訓看作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更看作是難得的權利。 2、培訓機構單一院校培訓趨同 發(fā)達國家擁有龐大完善的教師培訓進修網絡,如日本教師進修機構體系中,有短期大學、國家教育大學、綜合大學、教師研修學院、教師研修中心等,德國則建立了州、區(qū)、縣以及學校四個層次、不同類別的完善教師進修體系。我國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培訓機構明顯表現(xiàn)出單一性的缺陷。目前我國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的機構設置,絕大多數還局限在單一面孔的師范院校,培訓課程方式方法趨同培訓院校是由教師培訓管理部門指定的,培訓的指標也由培訓管理部門分派,這樣就不存在吃不飽的問題,培訓院校也就不去完善自己,培訓質量好與壞沒有一個標準去衡量,教師也沒有多大的自主權,分到哪兒就去那兒,沒有選擇權,因此院校與院校之間缺少競爭和合作意識,形不成自己的特色,產生不了活力,學員由于沒有自主權,所以積極性就不高,要么就是學非所用,要么就是解決不了他們實踐中的實際問題。3、多頭管理,主體不明,職能不分 教師培訓的管理部門是多頭管理,首先是教育部門和人事部門多年來一直在教師的培訓問題上有爭議,相互之間不協(xié)調,如固原市人事部門組織的計算機培訓和考試是晉升職稱的必須條件,而教育部門也有類似的信息技術培訓,同樣也與職稱掛鉤,教師兩邊都得參加,重復培訓,給教師增加了負擔。再是好多教育管理部門的培訓人事部門不認可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4、培訓的反饋問題 每期培訓結束后,培訓院校與學員的交流和溝通太少,缺少跟蹤制度。學員每經過一個階段性的學習,特別是出外參加脫產學習,培訓的管理部門和培訓中心沒有建立跟蹤制度,對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沒有及時地得到反饋,由于沒有及時地總結,下一階段的工作就被動,只是一種簡單的低水平的重復,沒有突破。這是培訓制度上應該給以改進的。5、培訓制度的執(zhí)行問題 制度與執(zhí)行分離,文件是一套,執(zhí)行的又是另一套,主要問題是:操作主體不明,操作性不強,處罰不明確,指導思想和目的落實時不明確,基于以上幾點,在教師培訓中就出現(xiàn)了許多“變味”的培訓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在教師方面由于喪失了培訓的主體性,所以不是要求去維護自己的權利,而是主動放棄培訓的機會,特別是一些走過場的培訓,它實質已經變成了一種任務,對教師來說成了一個大包袱。6、工學矛盾問題再就是由于當前學校都作了布局調整,人員都定編定崗,教師在崗位上定“死”了,一個蘿卜一個坑,教師要是出來培訓的話,必然加重了其它教師的負擔,而且優(yōu)秀的教師出去培訓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而學校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校長也負不起這個責任,家長也不答應,即使是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出去學習,有時也要請人代課,這無形中給本來并不寬裕的學校增加壓力。由于教師、學生、家長都被綁在了應試教育這架戰(zhàn)車上,因此分身無術,有的學校對教師參加培訓的態(tài)度是完成任務,派出去學習的教師也是一些“富余”人員,這些人不能勝任教學,只是去應付一下,完成任務,確保校長的考核不掉分,這樣學習就成了一種形式,有的教師一年學好幾次,成了“學習專業(yè)戶”,造成了教師的培訓機會不公平的問題,與培訓的目的相去甚遠。 7、培訓觀念滯后,培訓目標偏離 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的目的是通過在職的進修與培訓,使所有教師能在原有的知識、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方面有進一步的提高,其中包括職業(yè)道德的升華、專業(yè)知識的拓展、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教育現(xiàn)代化手段的掌握以及對教育發(fā)展形勢、信息、動態(tài)的了解等,并培訓出一定數量的教育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以及教育教學專家。這是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努力要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必須堅持不能動搖。然而,在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許多培訓往往偏離了這一目標,或者是顧此失彼,或者是只重視教師學歷的提高,而忽視教師能力的培養(yǎng),或者是只重視對教師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教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或者是重視不合格學歷教師的培訓,而忽視合格學歷教師的培訓,或者是重視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而忽視理論對教師工作實踐的指導,或者是重視培訓硬指標的完成,忽視對教師職后全面素質的提高,或者是重視大面積的培訓,忽視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個體需要。這些問題,影響了教師培訓的質量,偏離了教師培訓的根本目標,導致許多學校教師的培訓出現(xiàn)形式主義、不求實效的傾向。如果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應付上級,只是被動地為規(guī)定“學分”而勉強參加進修學習,那么中小學在職教師培訓的目標是很難達成的。8、忽視參訓老師的個體需求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都過分強調了教師在培訓中的義務,卻忽視了教師在專業(yè)領域應享有的權利。例如,教師無權決定自己在培訓中專業(yè)發(fā)展的方向,無權制定自己在職培訓的計劃,無權對參加的培訓課程進行選擇等等。這既嚴重地阻礙了教師在職培訓和專業(yè)的發(fā)展,又容易導致教師的職業(yè)倦怠。 固原市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需求逐漸呈現(xiàn)多元化的格局。教師是培訓的主體,他們希望通過學習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和提高實際能力,哪怕每次少學一點,同在市區(qū)內的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知識水平、能力、經歷,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需求是不同的。但培訓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模式中,把中小學教師的在職培訓需求單一化,培訓模式整齊劃一,培訓是自上而下的,一是上級布置什么就培訓什么,把任務分派下去,不結合實際,缺乏針對性。在培訓內容上未能體現(xiàn)不同類型學校、不同學科、不同職務教師的實際需要和差異性,培訓只講數量,不講質量,開辦了許多名目的培訓班,缺乏實用性,以會代訓,以令代管,教師培訓缺乏實踐性,培訓流于形式。 目前來說骨干教師的培訓機會較多、培訓的形式也較多樣,有國家級的、省級的等等,但總體上培訓的受益面較小,一些人在反復地接受培訓,而真正一線的、基層的教師卻很少有機會接受培訓。相對而言,骨干教師由于其出眾的素質大都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和自我培訓能力,因此真正最需要接受培訓的,是絕大多數在第一線默默無聞的不受人關注的一般教師,應該著力解決他們的培訓問題。 9、培訓方式單調,與現(xiàn)代教育觀念相背離 現(xiàn)有的教師在職培訓往往是在倡導先進、科學的教育觀念的同時,卻采用了與這種觀念不符,甚至是相悖的培訓方式。比如,培訓的目的本是培養(yǎng)受訓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理念,但對教師的培訓卻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本是提倡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創(chuàng)造的教育理念,但對教師的培訓卻仍然沿襲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本是要提倡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教育理念,但培訓本身卻不考慮教師的實際需要等等。這種表里不一的培訓,不僅不能有效地轉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反而成為強化教師錯誤教育理念的范式。新課程培訓有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但是從總體上講改變不夠大,思路不寬,辦法不多。在較為陳舊單一的教學方式中,許多參加培訓的教師無法真正主動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在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培訓的教學實踐中,那些真正對提高教師素質有用的,且形式生動活潑有效、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方式很少或幾乎沒有被運用,如案例教育、角色扮演、教學示范、教學診斷、說課評課、專題研究、實驗學習、讀書講演、現(xiàn)場參觀、社會調查、研訓一體、跨校頂崗培訓等。10、培訓師資質量難以保證 要保證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培訓質量,培訓師資隊伍是非常重要的。在德國師資培訓機構的專職教師必須要有10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并要在理論上有較深的造詣,在理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具備這些條件的教師還要經過國家和地方各級部們的層層審批,才能正式擔任教師工作。如果工作不勝任,同樣可以被辭退。與國外嚴格的師資資格認定制度相比,固原市師資培訓機構里的老師只是在那里工作的人而已,缺少嚴格的選拔標準,許多來培訓的教師水平比培訓教師都要高,并有著更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很難有說服力,教學效果也不會令人滿意的。11、培訓資源不足 表現(xiàn)在場所條件簡陋、圖書規(guī)模小、多媒體教室少、計算機設備陳舊、音像資料缺乏,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是不能滿足他們培訓的需要的,調查表明有大多數教師對培訓資源認為是不太滿意的。培訓理論難以聯(lián)系實際,教師花專門的時間和精力參加培訓,是想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并能直接服務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學員是帶著問題來參加學習的,很多都有豐富的經驗,但許多教師在培訓后感到收獲不大,學的是一套,在教學中用的還是自己的一套,學的東西一時用不上,實際的問題又不能夠解決,沒有績效感。這實際上一方面是由于教師的兩類知識沒有有效地溝通,也就是沒有“使教師所倡導的理論”及時轉化為“所采用的理論”,兩種知識沒有互相統(tǒng)一,另一方面是培訓只是從理論到理論的“游戲”,與實際嚴重脫節(jié)。這些闖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聯(lián)系實際不緊密,教育理論難以發(fā)揮指導教育實踐的作用,從而影響制約了教師培訓的成效。其表現(xiàn)是一哄而上,厚“洋”薄“中”,舍近求遠,不切實際。往往教師認為聽到的理論確實不錯,但畢竟是霧里看花,用到教學中去,實質性的東西少,泡沫成分多。二是是操作性不強,缺少“行動研究”。就是本身對教師培訓缺乏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教育科研部門與教學一線還有距離,成果轉換難,如學習科研方法,教師往往想看到一個試驗或模型,把無形的東西變成可操作的東西,而在培訓中卻得不到,不免產生失落感。三是培訓后缺少反思。往往我們的培訓只重“訓”,想盡快地結束任務,而不注重引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而以為教師“訓”后會自動地運用,缺乏對教師的引導,促使教師自己對知識的順應和同化的建構,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解決教師在教學中的問題,這不利于教師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并形成體系,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因而在理論上不能夠升華,一段時間后又是“穿新鞋走老路”了。12、忽視了培訓對象的成人學習的特點 教師在職培訓往往無視教師已有的教育觀念、教育經驗等背景,將教師視為“一張白紙”。認為只要將科學的教育觀念傳授給他們,自然就能夠被他們認同,自然就會成為指導他們行為的準則。然而,如果教師沒有把自己頭腦中錯誤的教育觀念清理出來,那些與其已經具有的觀念不符的科學教育觀念就很難進入他們既已形成的、內在的認知結構中。根據認知心理學原理,真正指導個體認知和行為的還是個體內在的認知結構。因此,在培訓中必須重視教師的已有背景,構建針對具體情境的問題解決圖式,培養(yǎng)教師具有批判性、反思性的思維和能力,幫助他們澄清、辨析自己已有的教育觀念,使他們很好地吸納培訓所倡導的科學教育理念。 第四部分 固原市教師在職培訓的建議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并不斷完善的新形勢下,固原市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面臨著以上這些問題的挑戰(zhàn)。如何迎接挑戰(zhàn),促進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一、明確培訓目標 當前教師在職培訓的要求與教師個人發(fā)展目標的不一致影響了培訓的實效。事實上,培訓目標是培訓工作的方向和指引,制定恰當的培訓目標是達到培訓目的的前提。 培訓目標要符合教師自身的發(fā)展需求和所在學校的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未來有自我認識和自我謀劃的能力,如果教師在職培訓的方案目標與教師個人的發(fā)展方向一致的話,這時上級部門的目標就會變成是教師內在的需求,教師在培訓當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充分發(fā)揮出來,這是培訓的動力,教師在培訓中有沒有動力是培訓質量是否得到保證、取得實效的關鍵。在培訓方案和培訓計劃的制定過程中,給教師參與的機會和權利,教育行政部門和培訓機構在公布新的培訓方案時,先在教師中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了解教師們的需求。學校是教師成長的基地,為教師的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平臺的學校,在成就教師的同時學校也會得到發(fā)展。培訓目標也要符合社會發(fā)展要求并適度超前。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教師在職培訓的目標應該是超前于社會發(fā)展的,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育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應該是日積月累、持之以恒的,但是教師在職培訓主要是一次性的或間隔性的,要使教師在經歷一次培訓或任職一段時間后能及時地再接受培訓,并且使前一次的培訓學習和研究是下一次培訓的基礎。二、更新培訓的觀念 教師在職培訓觀念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教師在職培訓效果,針對教師在職培訓現(xiàn)狀及其原因分析,必須樹立以教師為中心,一切為了教師的培訓觀。樹立為教師服務的意識,培訓時間和地點的安排更多地從教師的角度為他們著想。了解教師的學習經歷制定切實的教學要求,根據教師的實際和需要建立合理的課程結構,培訓中的課程不能是職前課程的重復,應該由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和需要進行選擇,這樣才能調動起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了解教師對教學方式的適應和對培訓的感受,讓教師有選擇、有目的、有計劃地參加各種培訓教育活動;尊重和理解教師,創(chuàng)設和諧、寬松、民主的教育環(huán)境;特別要清楚教師的學習愿望和學習潛能,把教師學習和發(fā)展的主動權真正交給教師,激發(fā)教師發(fā)展的內在動力。三、革新培訓體制 改革教師在職培訓體制首先是要轉變思想觀念,厘清教育目的,體制是為目的服務的。改革教師在職培訓體制就是要改變那種違背教育的目的的東西,從而促進教師在職培訓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1、推進教師在職培訓的一體化進程 教師的培訓必須要依托高等師范院校和綜合性大學,要對職前和職后的課程加以整合,使整個教師在職培訓階段的課程體系既具有階段性、針對性,又具有連續(xù)性,促使培養(yǎng)培訓的協(xié)調發(fā)展。2、建立新型的教師在職培訓制度 應明文規(guī)定教師在一定的工作年限后有權接受一定時間的脫產培訓。許多國家都有這方面的明文規(guī)定,法國的在職培訓法規(guī)定:每個中小學教師每年都享受學習進修兩周,一生有累計兩年的帶薪學習進修假,而且全部進修都是免費的,并要求學校把教師的在職進修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教師在職培訓中教師們感到義務總是多于權利,由教師個人承擔全部培訓費的也不在少數,顯然這是既不合理也不公平的。由于管理體制的不合理,各地教師在職培訓封閉、割據,教師不能自主選擇培訓機構,不少教師在職培訓機構缺乏質量保障,教育質量低下,教師沒有訓后的自我成績感,教師的利益就不會得到維護。應確??己?、任用、評聘、待遇掛鉤?,F(xiàn)在關鍵的問題是這四項是由不同的部門或不同的職能科室來執(zhí)行,由于主管的領導或部門的不同,一旦協(xié)調不好,教師在職培訓的待遇就得不到重視,落空的現(xiàn)象也不在少數,出現(xiàn)了培訓與不培訓一個樣,嚴重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3、激活教師在職培訓的運行機制 教師在職培訓的機制由教育管理部門、培訓院校、教師所在的學校和教師四個因素組成,要使這四個要素正常運轉并呈良好的狀態(tài),就是要使這四個因素的作用在教師在職培訓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因此就要激活教師在職培訓的運行機制,這主要是包括目標導向機制、責任機制、激勵機制、制約機制。只有使這四者明確目標和任務,并有著強烈的趨向效應,在操作中力求接近目標,圍繞著目標自我控制和調節(jié)才不會受利益的驅使而偏離方向,同時要明確各自的責任,做到既合作又各負其責,再輔之激勵措施,對各自的行為進行約束,形成合力,以保證培訓工作健康高效的進行。4、健全教師資格認證 教師資格如果不是因為違法被撤銷的話是終身有效的。一個教師取得教師資格后不學習、不進修,就會阻礙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影響教育整體質量。因此,要完善教師資格證書制度,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教師在職培訓結合起來。可以改變一次認定定終身的做法,結合教師成長的規(guī)律和促迸教師成長的要求,設立“準入教師資格”,“初級教師資格”、“成長教師資格”、“專業(yè)教師資格”四級教師資格認可證。教師要逐級申請認定教師資格,向上認定的標準是不斷進修學習,既要達到一定的學時、學分的標準,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能力要求,還要和從事教育教學的年限結合起來。5、制訂配套的培訓政策 應積極實行留職帶薪休假制度。中小學教師留職帶薪休假應作為教師的一項權利納入在職培訓有關規(guī)定。各級各類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應予以積極保障留職帶薪進修,同時,還要對其進行一定的物質幫助與精神支持,進修期間,工資照發(fā),學費予以報銷,差旅費給予補助。讓教師們感受到“學習不但是單位和個人提高和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一種福利,是一種獎勵”。6、完善教師在職培訓激勵制度 對培訓機構和培訓者的評估、監(jiān)督和激勵。不僅要考評硬件條件,更要考評軟件條件。只有考評符合標準的培訓機構才能承擔相應級別的培訓任務。教育行政機關要加強對培訓者工作質量的監(jiān)控,要對培訓者的培訓態(tài)度、能力、效果進行評價,以他們最終取得的成績進行評價,包括在學校、教室能否學以致用,能否提高教師的學習能力。只有被教師們認同和認可的培訓者才有資格留在培訓機構任職。對參訓教師的評估、監(jiān)督和激勵。建構教師發(fā)展水平評估標準,教師發(fā)展水平標準內容大致要涉及到教師的綜合專業(yè)素質、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和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等三個方面。通過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評價,把專業(yè)發(fā)展的理念、導向、目標、內容、途徑更廣泛而深入到教師中,引導教師轉到專業(yè)發(fā)展的軌道上來,對于提升教師在職培訓質量和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四、了解培訓需求 2003-2007年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計劃中指出,堅持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內容,力求科學合理地設計培訓課程,精選培訓內容開發(fā)培訓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教師的實際需要,使廣大教師都能在培訓過程中學有所獲,學有所用。但培訓內容和學員的要求相差很大。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工作中,應注重他們的需要、期望,依據中小學教師在職學習的特點,以滿足學習者的需要為中心,而不是以培訓者的“資料的占有為中心”,應注重學員的實際需求和問題,而不僅僅是培訓者能夠提供什么。 培訓內容的選擇要精心而具開放性,力求打開學員的視野。注意學員在教育實際中的困惑和需要,注意最迫切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選擇實效性強、新穎而有影響力的內容,以增強內容的吸引性。內容的安排要注意結合當前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步伐,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恰恰是教師所最缺乏的,將培訓內容與新課程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才能體現(xiàn)濃郁的時代氣息和要求。培訓內容的安排應該注重必修課程與教師自主選擇課程相結合,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與提高任教學科教學能力相結合,培訓內容的針對性與結果的實效性相結合。培訓首先應該注入富有時代特征的、新鮮的更貼近教育教學實際的內容,如計算機多媒體應用技術、學生心理衛(wèi)生、教學模式研究、教學方法介紹探討、學科教學心理學、學科發(fā)展最新動態(tài)、學科課外活動指導、學科教具制作使用、學科教材使用疑難問題探討等等。在教師的培訓過程中還可以適時地增加一些專題內容,如家庭教育、交通安全、社區(qū)服務、環(huán)境治理、動物保護、民族團結、吸毒問題、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等,包括教育發(fā)展、社會發(fā)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社會關注的一些熱點,從而增強教師對事物敏銳的洞察力和對問題深刻的思考力和正確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使之在日常對學生的教育中能因勢利導,游刃有余。五、加大培訓投入 當前,固原市教師在職培訓經費情況較好,但也有很大的不平衡,有的普通中小學校經費緊張。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教師在職培訓質量和教師素質的提高,而且也損害了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要明確規(guī)定在國家教育財政預算中,教師在職培訓經費應占教帥工資總額的比例,可確保教師在職培訓有相對穩(wěn)定、長期的專項經費。要改變教師在職培訓經費投入機制,推進教師在職培訓成本分擔機制改革,實行政府、學校和個人分擔制。設立教師發(fā)展獎學金、助學金,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與教師在職培訓提供支持。六、豐富培訓方式培訓時間可由教師進行選擇。教師在職培訓,培訓中學習與工作之間的矛盾突出。為了解決好這一矛盾,使得教師們工作、學習都不耽誤,最好的方法是把培訓時間的主動權交給教師,由教師選擇決定培訓時間。教師們就會根據自己工作的實際情況和個人的需要,做好工作的調整和安排,準備好學習時間,選擇合適的時間參加培訓。教師們在“有備而來”的培訓中就不會分身,而會全情、全程、全心地投入,這樣的培訓才不會匆匆地走過場。培訓空間可由教師進行選擇。利用網絡可以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資源低成本地傳播,也可以有效緩解工學矛盾、培訓地點路途遙遠等問題。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培訓內容、時間、地點,還可以跨學科、跨年度選課,培訓中給予教師靈活的空間更能滿足培訓教師的本人需要,提高規(guī)范性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供貼近教師可供選擇的培訓方式。中小學教師在培訓中往往是根據自身的經驗與原有認識,理解培訓者的理論。理論對教師的實際工作未必有指導作用,也就難以引起教師對這種在職培訓的興趣。所以,對于骨干教師,更適合的培訓方式為開展合作研究,尤其是有大學教師、專家參與的合作研究。因此,可以采用的培訓方式是多樣性的,如講授法、講座、實驗指導、討論法、課題研究或合作研究等。在考慮培訓方式時,應該針對教師的情況進行選擇。 培訓形式不拘一格。根據培訓的內容和需要,結合培訓教師的實際,采取不拘一格的培訓形式,有集體學習、小組學習、個別指導、網絡學習等。重視參與式培訓。參與式培訓與講座式培訓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其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講座式是培訓者講授學習者接受式學習,而參與式是培訓者組織活動,學習者發(fā)現(xiàn)式學習。前者通過符號傳遞信息,注重信息的吸收,要求學習者有較高的語言傳遞和表達技能,因此有可能導致“能說不能做”。而后者的內容來源于學習者的實踐,根基與學習者所面臨的問題,因此更具有動力和親和力,學到的東西不容易忘記。參與還可以給教師帶來交流的愉悅,煥發(fā)他們對他人的關愛和關注,促進其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fā)展。參與式培訓使用的是能夠使個體參與到活動之中,與其他個體合作學習的方法,通常包括分組討論、案例分析、觀看錄像帶、角色扮演、模擬、填表、畫圖、訪談、座談、觀察、辯論、排序、打分、小講座以及其他根據培訓內容而設計的各種游戲和練習。這種培訓充分利用教師中小學在職培訓的特點,盡可能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結合教師的已有的經驗,利用視覺、聽覺、觸覺、表達等多種手段,引導他們積極思考、自我監(jiān)測、多向交流,如果使用得當,參與式方法能夠調動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活動、表現(xiàn)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七、倡導教育科研 從教師在職培訓的現(xiàn)狀看,現(xiàn)有的教師在職培訓經常忽視了教師個體觀念的存在及其在教師學習新的教育理論中的作用。因此引導教師個體教育觀念的反思,提供教師個體教育觀念的踐行有利于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要消除教師對教育科研的神秘感,要讓教師認識到知識經濟的特點需要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榻逃龑嵺`的研究者,要改變教師那種認為教育科研是科研人員的事的想法,要讓教師認識到教育科研就是教育工作本身,不要為了搞科研而搞科研。培養(yǎng)教學反思能力,實現(xiàn)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陀^地講,教師是處在教育研究的最佳位置,具有更多的研究機會,他們是在一種自然狀態(tài)中進行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各種問題,并總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同時他們的研究又對他們的教學實踐具有最大的指導意義,教室也就成了他們檢驗其成果的最理想的實驗室,有利于他們把理論和和實踐緊密結合,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準。事實證明,對教師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的理論就是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成立的理論,也真是這種喜悅促使他們不斷地去創(chuàng)新,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理想。八、開展校本研修 校本培訓是以教學工作中的問題來開展,能更快地體現(xiàn)培訓效果,增強教師的培訓熱情。可以根據學校和教師教學工作的實際,安排恰當的培訓時間有效地解決“工學矛盾”,不僅能降低培訓成本,更重要的是減輕了教師的精神壓力。由于是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農村六一活動方案
- 新品巡展活動方案
- 春節(jié)工會走訪活動方案
- 春節(jié)氛圍活動方案
- 數字媒體展廳活動方案
- 教育公司培訓課件
- 春季團建訓練活動方案
- 春節(jié)比亞迪活動方案
- 文化熏陶促育活動方案
- 新品上市優(yōu)惠券活動方案
- SDS汽油安全技術說明書
- 【企業(yè)安全管理】粉塵涉爆企業(yè)安全培訓
- GeneralEnglish-入學測試(劍橋五級)附有答案
- 教海探航論文
- IPC-A-610國際標準中英文對照(doc 17)
- JJF(建材)110-2019水泥雷氏夾膨脹測定儀校準規(guī)范-(高清現(xiàn)行)
- 《納尼亞傳奇》閱讀交流(課堂PPT)
- 某航空公司教學材料之十八案例
- 縣級課題研究過程記錄
- 中山大學綜合評價招生綜合素質測試題總結
- 預制場(梁場)建設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