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療康復評定技術試題匯編.doc_第1頁
康療康復評定技術試題匯編.doc_第2頁
康療康復評定技術試題匯編.doc_第3頁
康療康復評定技術試題匯編.doc_第4頁
康療康復評定技術試題匯編.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文檔收集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 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醫(yī)學院2012-2013-2學期12級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康復評定期末考試試題A卷注:考試題目必須答在答題卡上,否則成績無效。一、選擇題共30分(一)單選題每題1分,共20分: 1.測量小腿長度應測量從膝外側到下列哪個點的最短距離?A、外踝尖;B、外踝下緣;C、內(nèi)踝尖;D、足跟;E、以上都不是 2.測量關節(jié)活動度時,起始位置一般是:A、水平位;B、垂直位; C、人體解剖位;D、臥位;E、功能位 3.肱二頭肌在使前臂旋后運動時,常伴肱三頭肌收縮,此時,肱三頭肌被稱為:A、主動??; B、拮抗??; C、協(xié)同??; D、固定??;E、伸肌 4.下面不屬于痙攣特點的是:A、肌張力增高B、運動遲緩C、折刀現(xiàn)象;D、深反射亢進;E、病理征陽性 5.一個步行周期是指: A、從一側下肢著地到另一側下肢著地為止所走的距離; B、從一側足跟著地到該側足跟再次著地為止所走的距離; C、從一側足跟著地到另一側足跟再次著地為止所走的距離; D、從一側足跟著地到另一側足跟著地為止所走的距離; E、從一側下肢著地到另一側下肢著地為止所用的時間 6.下列哪個感覺屬于深感覺:A、痛覺;B、振動覺; C、實體覺;D、觸覺;E、溫度覺 7.在新徒手肌力檢查法中,2-級的標準是:A、解除重力的影響,完成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運動;B、解除重力的影響,可完成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50%以上;C、解除重力的影響,可完成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50%以下;D、解除重力的影響,不能引起關節(jié)的活動;E、抗重力完成全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50%以下 8.對于未使用助聽器的聽力障礙者,需向其大聲說話,他才清楚對方說話內(nèi)容,最可能FIM評分是:A、7分;B、6分;C、5分;D.4分;E、3分 9.以下各項對診斷周圍性癱瘓最有意義的是:A、肌張力增高;B、腱反射減弱;C、病理征陽性;D.肌肉萎縮;E、肌張力減弱 10.平衡反應中樞位于:A、脊髓;B、延髓;C、大腦皮層;D、中腦;E、腦干 11.C5神經(jīng)根損傷最可能出現(xiàn)的肌力減弱的肌肉是: A、三角??;B、肱三頭??;C、骨間肌;D、肱二頭??;E、腕屈肌 12.正常運動單位電位多為: A、3相;B、4相;C、5相;D、7相;E、8相 13.關于Ashworth痙攣分級,錯誤的是: A、1級,無肌張力增高;B、2級,肌張力輕度增高,受累部分被動活動有一定阻力;C、3級,肌張力明顯增高,受累部分活動較容易;D、4級,肌張力顯著增高,無法被動活動; E、5級,受累部分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14.下列哪項不是書寫障礙的表現(xiàn)形式: A、夠字障礙;B、書寫惰性現(xiàn)象;C、寫字過多;D、鏡像書寫;E、以上都不對 15.髖關節(jié)在步行周期中運動的幅度是: A、最大屈20 ,最大伸30;B、最大屈30 ,最大伸20;C、最大屈25 ,最大伸25;D、最大屈15 ,最大伸35;E、最大屈10 ,最大伸40 16.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所致的運動障礙以下哪種需誘發(fā)其出現(xiàn): A、聯(lián)合反應;B、肌張力變化射;C、病理反射;D、聯(lián)帶運動;E、平衡反應 17.下列人體系統(tǒng)中,與平衡功能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A、軀體感覺系統(tǒng);B、視覺系統(tǒng);C、前庭系統(tǒng);D、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E、運動系統(tǒng) 18.檢查脊髓損傷患者時,痛覺消失的位置在肚臍水平,提示受損脊髓屬: A、T2節(jié)段;B、T4節(jié)段;C、T6節(jié)段;D、T10節(jié)段;E、T12節(jié)段 19.不屬于單側忽略評價方法的是: A、二等分試驗;B、臨試實驗;C、自由畫試驗;D、鐘擺試驗;E、畫線試驗 20.六分鐘步行試驗檢查,哪項結果提示輕度心衰: A、少于150米;B、150425米;C、426550米;D、551625米;E、626750米(二)多選題每題2分,共10分: 21.下列關于評定量表的說法,正確的是:A、韋氏記憶測試-WMS;B、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表-MMSE;C、FIM-功能獨立性評定;D、行為記憶測試-RBMT;E、TEA-日常專注力測驗 22.人體協(xié)調(diào)性有賴于:A、軀體感覺系統(tǒng);B、視覺系統(tǒng);C、前庭系統(tǒng);D、運動系統(tǒng);E、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23.影響肌力的因素有: A、肌肉的橫截面積;B、肌纖維類型;C、肌肉的初長度; D、肌收縮類型;E、年齡與性別 24.物體失認者的障礙有:A、命名物品;B、描述物品;C、選擇物品;D、復制物品;E、通過視覺以外的感覺通路命名 25.作業(yè)治療師對患者的功能評定內(nèi)容有:A、ADL;B、感覺及知覺;C、認知能力;D、家務活動能力;E、步行能力二、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26.ROM27.肌張力 28.平衡功能 29.認知 30.言語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31.失認癥的最主要類型是_。32.物理療法以提高和改善_為主要目標。33.肩關節(jié)屬于_。34.肱二頭肌的主要作用是_。35.頭的下落實驗主要用于_檢查。36._ 是快速牽拉肌腱是發(fā)生的牽張反射。37._是一種與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有關的不愉快感覺和情感體驗,是迄今為止未被、完全解釋的外周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相互影響的復雜過程。38.維塔法是_評定的最常用方法。39.肌肉收縮力的決定因素是_。40.心電運動試驗提示心電圖ST段下移,是診斷_的可靠依據(jù)。四、判斷題每題1分,共15分 41.關節(jié)的生理學運動包括轉(zhuǎn)動、滑動和軸旋轉(zhuǎn)。 42.等長運動對心血管病人不利。 43.各種原因引起的腦損傷患者需要進行認知功能評定。 44.在進行神經(jīng)反射檢查時,反射的靈敏度在正常人并不一致,但若本身左右側或上下肢相互比較有差別,往往提示某一側或某部位存在病變。 45.在進行吞咽評定前需要詳細了解病史及做吞咽前評定。 46.在進行感覺功能檢查時先檢查患側后檢查健側。 47.疼痛部位的評定常用的方法是45區(qū)體表面積評分法。 48.肌力減弱常見于上運動神經(jīng)元的損傷。 49.關節(jié)活動度檢查的虛性抵抗主要見于關節(jié)囊縮短。 50.巴彬斯基征陽性見于錐體外系損害。 51.肌收縮形式中,離心性收縮肌肌疲勞程度最重。 52.腹壁反射完全消失主要見于脊髓反射中樞障礙。 53.莫勒反射妊娠28周出現(xiàn),出生后4月消失。 54.小腦病變患者寫字筆畫規(guī)整,但字越來越大。 55.關節(jié)松弛位是做關節(jié)松動治療的最佳體位。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56.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的異常步態(tài)有哪些,分別見于什么疾???57.簡述肩關節(jié)外展肌力評定方法。58.改良的Ashworth痙攣評價量表。59.簡述Brunnstrom偏癱恢復六階段。60.什么是BADL,包括哪些方面?六、病例分析10分61.某男,65歲,退休工人,因“右側肢體活動不利伴口齒不清一月”入院,患者一月前因情緒激動晨起突然發(fā)生說話不清、口歪、流涎、半身麻木、偏癱,眩暈、視物不清及逐漸加重的神智不清等。急送醫(yī)院,診斷為腦栓塞。經(jīng)神經(jīng)內(nèi)科治療一月今轉(zhuǎn)入康復科進行治療。請你分析該如何對患者進行康復評定。醫(yī)學院2011-2012-1學期11級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康復評定期末考試試題A卷標準答案及評分細則注:考試題目必須答在答題卡上,否則成績無效。一、選擇題共30分單選題每題1分,共20分:1-5BCCBB 6-10BBBBC 11-15AADEB 16-20EDDDC多選題每題2分,共10分:21.ABCDE;22.ABCDE;23ABCDE;24.ABC;25.ABC二、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26關節(jié)活動度 :又稱關節(jié)活動范圍,是關節(jié)的遠端向著近端或離開近端運動,遠端骨到達新位置與近端骨間的夾角。27肌張力:肌肉在靜息情況下的一種不隨意的、持續(xù)的、細小的收縮,是被動活動肢體或按壓肌肉時所感覺到的阻力。28平衡功能:指一個人在重心偏離穩(wěn)定基底時,通過主動的或反射性活動使重心垂線返回穩(wěn)定基底的能力。29認知:指人的大腦獲得信息、加工信息、儲存信息、回憶信息和應用信息的過程,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想象、思維和語言等。30言語:音聲語言(口語)形成的機械過程。需要有關神經(jīng)肌肉的活動。代表性言 語障礙為構音障礙。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31.物體失認; 32.粗大生理運動功能;33.球窩關節(jié);34.屈肘;35.僵硬;36.腱反射;37.疼痛;38.工作活動能力;39.肌肉內(nèi)部功能狀態(tài);40.冠心病四、判斷題(每題1分,共15分)41-45;46-50X;51-55XXX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56.偏癱步態(tài),見于腦卒中(1分);剪刀步態(tài),見于腦癱(1分);慌張步態(tài),見于帕金森?。?分);共濟失調(diào)步態(tài),見于小腦及其傳導通路病變(2分)57.三、四、五級檢查法患者端坐位,上臂外展,固定肩峰,阻力加于上臂遠端,能對抗最大阻力做全范圍外展為五級肌力(1分);對抗較小阻力完成全范圍外展為四級肌力(1分);不能抗阻力但能抗重力完成全范圍外展為三級肌力(1分);二級、一級肌力檢查法 患者仰臥位,上肢能在床面上主動外展(1分);不能完成外展但能觸及肌肉收縮為一級肌力。(1分)58. 0級正常肌張力.(0.5分) 1級肌張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動屈伸時,在關節(jié)活動范圍之末時呈現(xiàn)最小的阻力,或出現(xiàn)突然卡住和突然釋放.(1分) 1+級肌張力輕度增加:在關節(jié)活動后50%范圍內(nèi)出現(xiàn)突然卡住,然后在關節(jié)活動范圍后50%均呈現(xiàn)最小阻力.(1分) 2級 肌張力較明顯地增加:通過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大部分時,肌張力均較明顯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較容易地被移動.(1分) 3級肌張力嚴重增加:被動活動困難.(1分) 4級僵直:受累部分被動屈伸時呈現(xiàn)僵直狀態(tài),不能活動 (0.5分)59.第一階段:遲緩階段(0.5分);第二階段:痙攣階段(1分);第三階段:聯(lián)帶運動階段(1分);第四階段:部分分離運動階段(1分);第五階段:分離運動階段(1分);第六階段:正常階段(0.5分)。60. BADL指基礎性日常生活活動,指人維持最基本生存、生活需要所必須的每日反復進行的活動,包括自理性活動和功能性移動兩類活動;(2分)自理活動包括:進食、梳妝、洗漱、洗澡、如廁、穿衣等;(1.5分)功能型移動包括;翻身、從床上坐起、轉(zhuǎn)移、行走、驅(qū)動輪椅、上下樓梯等。(1.5分)六、病例分析10分,任寫一項即可得一分1、基本生命指標的測量:包括呼吸、脈搏、心率、血壓;(1分)2、關節(jié)活動度測量:以了解患者關節(jié)攣縮情況;(1分)3、徒手肌力檢查:確定肌力減弱部位與程度,有否限制日常生活活動及其他活動等;(1分)4、反射檢查:判斷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部位;(1分)5、肌張力檢查:確定病變部位,選擇治療方法;(1分)6、發(fā)育性反射檢查:判斷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階段;(1分)7、協(xié)調(diào)性運動障礙的評定:了解協(xié)調(diào)運動受損程度;(1分)8、平衡功能評定:確定是否存在影響行走或其他功能的平衡障礙;(1分)9、步態(tài)分析;明確患者的異常步態(tài);(1分)10、肌電圖檢查:了解運動神經(jīng)元損害情況;(1分)11、感覺功能評定:了解患者感覺障礙情況;(1分)12、疼痛的評定:準確判斷疼痛的原因、特征;(1分)13、肌肉骨骼系統(tǒng)損傷的評定:了解患者有否存在損傷及程度;(1分)14、運動控制障礙的評定:了解運動控制障礙的具體情況;(1分)15、其他:包括心肺功能的評定、耐力的評定、高級腦功能評定、吞咽的評定等。(1分)醫(yī)學院2011-2012-2學期11級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康復評定期末考試試題B卷注:考試題目必須答在答題卡上,否則成績無效。一、選擇題共30分單選題每題1分,共15分: 1.維持軀體姿勢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B、對側伸肌反射;C、肌緊張反射;D、翻正反射; E、條件反射 2.三角肌的主要作用是: A、肩內(nèi)收;B、肩內(nèi)收、外旋;C、肩內(nèi)收、后伸;D、肩內(nèi)收、內(nèi)旋;E、肩外展 3.負責軀體運動的中樞主要位于: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C、額下回;D、顳上回;E、角回 4.頸部前屈正常值范圍是;A、0-30度;B、0-40度;C、0-50度;D、0-60度;E、0-70度 5.尺神經(jīng)損傷,表現(xiàn)為: A、猿形手;B、扁平手 ;C、刺刀狀手 ;D、爪形手;E、丘腦手 6.痙攣型腦癱患兒行走是屬于: A、偏癱步態(tài);B、慌張步態(tài);C、共濟失調(diào)步態(tài) ;D、剪刀步態(tài);E、扶膝步態(tài) 7.BADL的項目不包括: A、更衣;B、打電話;C、上下樓梯;D、步行;E、洗漱 8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shù)評定行走功能,評分錯誤的是: A、獨立行走100米,15分;B、用手杖行走50米,10分;C、較少幫助下行走50米,10;D、操縱輪椅行走50米,5分;E、操縱輪椅入廁,5分 9.肌張力障礙是由哪個部位病變引起的:A、錐體外系;B、豆狀核;C、錐體束下運動神經(jīng)元;D.基底節(jié)黑質(zhì);E、腦干網(wǎng)狀結構 10.軀體感覺傳導通路的第二級神經(jīng)元位于:A、脊髓后根;B、脊髓前角;C、脊髓后角;D、脊髓前根;E、脊髓側角 11.C5神經(jīng)根損傷最可能出現(xiàn)的肌力減弱的肌肉是: A、三角??;B、肱三頭??;C、骨間??;D、肱二頭??;E、腕屈肌 12.正常運動單位電位多為: A、3相;B、4相;C、5相;D、7相;E、8相 13.關于Ashworth痙攣分級,錯誤的是: A、1級,無肌張力增高;B、2級,肌張力輕度增高,受累部分被動活動有一定阻力;C、3級,肌張力明顯增高,受累部分活動較容易;D、4級,肌張力顯著增高,無法被動活動; E、5級,受累部分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14.下列哪項不是書寫障礙的表現(xiàn)形式: A、夠字障礙;B、書寫惰性現(xiàn)象;C、寫字過多;D、鏡像書寫;E、以上都不對 15.在測量髖關節(jié)屈曲活動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軸心位于股骨頭;B、固定臂與脊柱平行;C、移動臂與股骨縱軸平行;D、受試者取仰臥位,被測下肢在上;E、固定臂與股骨縱軸平行 16.下列哪項不是腦干水平的反射: A、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B、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C、抓握反射;D、陽性支持反射;E、緊張性迷路反射 17.下列人體系統(tǒng)中,與平衡功能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A、軀體感覺系統(tǒng);B、視覺系統(tǒng);C、前庭系統(tǒng);D、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E、運動系統(tǒng) 18.檢查脊髓損傷患者時,痛覺消失的位置在肚臍水平,提示受損脊髓屬: A、T2節(jié)段;B、T4節(jié)段;C、T6節(jié)段;D、T10節(jié)段;E、T12節(jié)段 19.不屬于單側忽略評價方法的是: A、二等分試驗;B、臨試實驗;C、自由畫試驗;D、鐘擺試驗;E、畫線試驗 20.六分鐘步行試驗檢查,哪項結果提示輕度心衰: A、少于150米;B、150425米;C、426550米;D、551625米;E、626750米多選題每題2分,共10分: 21.常用的康復評定實施方法有: A、觀察法;B、調(diào)查法;C、量表法; D、儀器測量法 ;E、視覺模擬尺法 22.問診內(nèi)容包括:A、功能史;B、個人和家庭背景 ;C、居住環(huán)境和家庭狀況;D、患者人際關系; E、醫(yī)療費用 23.常用淺反射檢查有:A、腹壁反射;B、提睪反射 ;C、上肢反射 ;D、跖反射; E、肛門反射 24.下列脊髓水平的反射有:A、腦干水平的反射;B、屈肌收縮反射;C、伸肌伸張反射;D、交叉性反射;E、抓握反射 25.下列屬于平衡反應檢查的有:A、臥位傾斜反應;B、膝手位反應 ;C、坐位平衡反應;D、跪位平衡反應;E、邁步反應二、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26.康復評定27.肌力28.折刀現(xiàn)象29.支持面30.運動控制障礙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31.失認癥的最主要類型是_。32.物理療法以提高和改善_為主要目標。33.肩關節(jié)屬于_。34.肱二頭肌的主要作用是_。35.頭的下落實驗主要用于_檢查。36._ 是快速牽拉肌腱是發(fā)生的牽張反射。37._是一種與實際或潛在組織損傷有關的不愉快感覺和情感體驗,是迄今為止未被、完全解釋的外周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相互影響的復雜過程。38.維塔法是_評定的最常用方法。39.肌肉收縮力的決定因素是_。40.心電運動試驗提示心電圖ST段下移,是診斷_的可靠依據(jù)。四、判斷題每題1分,共15分 41.關節(jié)的生理學運動包括轉(zhuǎn)動、滑動和軸旋轉(zhuǎn)。 42.等長收縮不利于心血管患者。 43.各種原因引起的腦損傷患者需要進行認識功能評定。 44.在進行神經(jīng)反射檢查時,反射的靈敏度在正常人并不一致,但若本身左右側或上下肢相互比較有差別,往往提示某一側或某部位存在病變。 45.在進行吞評定前需要詳細了解病史及做吞咽前評定。 46.在進行感覺功能檢查時先檢查患側后檢查健側。 47.疼痛部位的評定常用的方法是45區(qū)體表面積評分法。 48.肌力減弱常見于上運動神經(jīng)元的損傷。 49.關節(jié)活動度檢查的虛性抵抗主要見于關節(jié)囊縮短。 50.巴彬斯基征陽性見于錐體外系損害。 51.肌收縮形式中,離心性收縮肌肌疲勞程度最重。 52.腹壁反射完全消失主要見于脊髓反射中樞障礙。 53.莫勒反射妊娠28周出現(xiàn),出生后4月消失。 54.小腦病變患者寫字筆畫規(guī)整,但字越來越大。 55.關節(jié)松弛位是做關節(jié)松動治療的最佳體位。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56.列舉五項腦干水平的發(fā)育性反射。57.平衡功能評定的目的。58.Lovett分級法評定的標準。59.肌張力的神經(jīng)科分級方法。60.什么是BADL,包括哪些方面?六、病例分析10分61.某男嬰,6月,出生后十分安靜,生后不會吸吮,哭聲微弱或持續(xù)哭鬧角弓反張、蛙位、倒U字形姿勢等,不笑,身體發(fā)軟及自發(fā)運動減少,身體發(fā)硬,反應遲鈍,手握拳身體扭轉(zhuǎn),頭不穩(wěn)定,斜視。不能伸手抓物。小兒易驚:抽搐、尖叫或煩躁不安。如果你是他的康復醫(yī)生該如何進行康復評定?醫(yī)學院2011-2012-1學期11級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康復評定期末考試試題B卷標準答案及評分細則注:考試題目必須答在答題卡上,否則成績無效。一、選擇題共25分單選題每題1分,共15分:1-5 CEADD 6-10DBBBC 11-15AADEE 16-20CDDDC多選題每題2分,共10分:21.ABCDE 22.ABCE 23.ABDE 24.BCDE 25.ABCD二、名詞解釋每題2分,共10分26.康復評定 :又稱康復評價,是收集患者的病史和有關資料,提出假設,實施檢查與測量障礙,對其結果進行比較、綜合、分析、解釋,最后形成結和進行障礙診斷的過程。27.肌力:指肌肉骨骼系統(tǒng)負荷的情況下,肌肉為維持姿勢、啟動或控制運動而產(chǎn)生一定張力的能力。即肌肉的力量。28.折刀現(xiàn)象:檢查者對痙攣患者的關節(jié)做被動活動時,起始感覺有很大抵抗,在運動的過程中的某一點,突然感覺到抵抗減小的狀態(tài)。29.支持面:人體在各種體位下所依靠的表面,即接觸面,其面積大小和質(zhì)地均影響身體平衡。30.運動控制障礙: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或肌肉骨骼系統(tǒng)損傷引起的姿勢控制與運動功能障礙。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31.物體失認; 32.粗大生理運動功能;33.球窩關節(jié);34.屈肘;35.僵硬;36.腱反射;37.疼痛;38.工作活動能力;39.肌肉內(nèi)部功能狀態(tài);40.冠心病四、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5分)41-45;46-50X;51-55X XX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56.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1分) 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1分) 緊張性迷路反射(1分) 聯(lián)合反應(1分) 陽性支持反應(1分)57.確定是否存在平衡障礙(1分);確定障礙的程度、水平、原因(1分);指導制定康復計劃(1分);監(jiān)測康復訓練療效(1分);跌到風險預測(1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