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自考機械制造基礎試題和答案_第1頁
2012年7月自考機械制造基礎試題和答案_第2頁
2012年7月自考機械制造基礎試題和答案_第3頁
2012年7月自考機械制造基礎試題和答案_第4頁
2012年7月自考機械制造基礎試題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械制造基礎試題(課程代碼02189)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案卡”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或未涂均無分。1能反應材料塑性的力學性能指標是A屈服點 B斷后伸長率C布氏硬度 D沖擊韌度2疲勞強度是指A材料在恒定的載荷下發(fā)生斷裂的最大應力 B材料在無數(shù)次交變載荷作用下發(fā)生斷裂的最大應力C材料在恒定的載荷下不發(fā)生斷裂的最大應力 D材料無數(shù)次在交變的載荷作用下不發(fā)生斷裂的最大應力3位錯是指A金屬晶體中的面缺陷 B金屬晶體中的點缺陷C金屬晶體中的線缺陷 D晶界4鋼淬火后進行中溫回火可以得到的組織是A回火馬氏體 B回火索氏體C回火托氏體 D細的珠光體5適合進行滲碳處理的鋼是A低碳鋼 B中碳鋼C高碳鋼 D高碳高合金鋼6鋼退火的目的是A提高零件的強度 B提高零件的硬度C得到回火馬氏體組織 D降低零件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7為防止鑄件中的縮孔和縮松應采取的措施是A同時凝固 B選用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C去除冒口 D選用結晶范圍寬的合金8下列關于可鍛鑄鐵的說法正確的是A可鍛鑄鐵可以鍛造成型 B可鍛鑄鐵中的石墨呈球狀C可鍛鑄鐵中不存在石墨 D可鍛鑄鐵是由白口鑄鐵通過長時間退火得到的9在自由鍛設備上,使用可移動模具生產(chǎn)模鍛件的鍛造方法被稱為A壓力機上模鍛 B胎模鍛C錘上模鍛 D自由鍛10對于重要的焊接結構如鍋爐、壓力容器等的受力焊縫,宜采用A角接接頭 B搭接接頭C對接接頭 DT形接頭11金屬切削過程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運動是A主運動 B進給運動C成形運動 D切削運動12刀具的切削性能主要取決于A刀具材料 B刀具的幾何參數(shù)C刀具的結構 D切削速度13影響切削溫度最顯著的切削用量是A進給量 B切削速度C背吃刀量 D切削厚度14對于低速切削刀具,刀具磨損的主要原因是A化學磨損 B擴散磨損C粘結磨損 D磨料磨損15采用熱處理方法可以改善金屬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對于高碳鋼或工具鋼,應使其金相組織由片狀或網(wǎng)狀滲碳體轉變成為球狀滲碳體,可采用的處理方法是A退火 B回火C正火 D淬火16下列關于膠接的敘述,正確的是A膠接需要局部加熱或局部受壓,連接處易產(chǎn)生塑性變形 B膠接比鉚接、焊接接頭光滑、平整、質量較小C膠接是一種材料原子之間結合的連接形式 D膠接的工藝過程較復雜,常常需要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才能固化17焊接形狀復雜和剛度大的結構及焊接承受沖擊載荷、交變載荷的結構時,應選擇A與焊件化學成分相近的焊條 B焊縫金屬與母材等強度的焊條C抗裂性能好的堿性焊條 D抗氣孔性能好的酸性焊條l8采用夾具裝夾工件進行加工時,根據(jù)工件的加工要求,可以不必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這樣的定位稱為A不完全定位 B欠定位C完全定位 D超定位19在加工中用于確定工件位置所依據(jù)的點、線、面,稱作A裝配基準 B定位基準C設計基準 D測量基準20電解加工是工件在電解液中發(fā)生電化學陽極溶解,加工不受工件材料的A密度限制 B材質限制C導電性限制 D強度限制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并將“答案卡”的相應代碼涂黑。錯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無分。21下列鐵碳合金中的組織屬于固溶體的有A珠光體 B鐵素體C萊氏體 D奧氏體E. 滲碳體22下列屬于調質鋼的有A40Cr BQ235C20CrMnTi D38CrMoAlAE. 65Mn23鋼淬火的目的有A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 B得到珠光體組織C提高零件的硬度 D消除零件的應力E. 獲得馬氏體加殘余奧氏體組織24下列對砂型鑄造的分型面選擇的說法正確的有A盡可能使型腔及主要的型芯位于上型 B盡可能使型腔及主要的型芯位于下型C盡可能使鑄件的全部或大部置于上下兩個砂型中 D盡可能使鑄件的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個砂型中E. 以上方案都可以25. 下列沖壓成形工序中屬于分離工序的有A修整 B落料C彎曲 D沖孔E. 拉伸26焊接中出現(xiàn)未焊透的具體原因有A坡口設計或加工不當 B焊接電流太小C焊速過快 D工件和焊接材料有油、銹E. 焊條熔渣粘度太大27切削液的功用包括A潤滑作用 B冷卻作用C清洗作用 D防銹作用E. 混合作用28影響金屬鍛造性能的主要工藝條件包括A變形速度 B壓力大小C應力狀態(tài) D變形溫度E. 滲碳工藝29零件的結構工藝性是指在不同生產(chǎn)條件下,為滿足使用要求,零件加工的A平衡性 B可行性C有效性 D經(jīng)濟性E. 動態(tài)性30齒輪加工方法按其成形原理可分為A成形法 B插齒法C滾齒法 D范成法E. 剃齒法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31金屬晶體中常見的點缺陷包括哪幾種?32. 分別指出45和T12兩種碳鋼的類別,并給出兩種鋼的碳含量分別是多少。33. 如題33圖所示A、B兩種鑄件結構,哪一個鑄造工藝性更好,并給出理由。34. 與自由鍛相比,模鍛有哪些優(yōu)點?35. 焊接方法選擇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36. 刀具前角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針對刀具材料(如硬質合金、高速鋼),前角的選擇原則是什么?四、論述題(本題15分)37. 鉆孔和鏜孔在加工工藝方法上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處?各適用于什么場合?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5分)38. 常用的孔加工方法有哪些?選擇孔加工方案時要考慮哪些因素?試確定軸套形狀零件上孔的加工方案:45號鋼,鍛造毛坯,單件,孔的要求150H7,Ra0.8m,表面淬火,加工長度40mm。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械制造基礎試題答案(課程代碼02189)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5:BDCCA 610:DBDBC1115:AABDA 1620:BCABD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21.BD 22.AD 23.AC 24.BD 25.ABD26.ABC 27.ABCD 28.ACD 29.BD 30.AD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31.金屬晶體常見的點缺陷有三種,包括:晶格空位;置換原子;間隙原子。(答對1項2分,都答對5分)32.45鋼是優(yōu)質碳素結構鋼,(1分)T12是碳素工具鋼,(1分)45鋼的碳含量是0.45%,(1分)T12鋼的碳含量是1.2%。(2分)33.A鑄件的鑄造工藝性比B鑄件好,(2分)因為A鑄件的大平面被設計成斜結構,(2分)相比B鑄件的大平面平結構,A鑄件結構有利于液態(tài)金屬的填充和氣體、夾雜物的排除。(1分)34.(1)生產(chǎn)率較高,一般比自由鍛高10倍以上。(1分)(2)鍛件尺寸和精度比較高。機械加工余量小,節(jié)省加工工時。(1分)(3)可以鍛造形狀復雜的鍛件。(1分)(4)鍛件內部流線分布合理(1分)(5)操作簡便,勞動強度低。(1分)35.材料的焊接性、(1分)工件的結構形式、(1分)厚度(1分)和各種焊接方法的適用范圍、(1分)生產(chǎn)率(1分)等。36.(1)影響切削變形的切削力及功率;(1分)影響刀頭強度、受力性質及散熱條件;(1分)影響切削形態(tài)和斷屑;(1分)影響加工表面質量。(1分)(2)硬質合金刀具比高速鋼刀具的前角小。(1分)四、論述題(本題15分)37.用麻花鉆或中心鉆等對實體材料鉆削通孔或盲孔的加工稱為鉆削加工,(2分)加工時工件不動,刀具作旋轉主運動,同時沿軸向移動作進給運動,(2分)一般用于加工直徑不大、精度要求較低的孔加工。(3分)鏜孔與鉆孔相同的是加工時工件不動,刀具作旋轉主運動,同時沿軸向移動作進給運動。(2分)不同的是,鏜刀是單刃刀具,只能在已有底孔上進行擴大孔的加工,(3分)鏜孔一般應用于較大孔的半粗加工、精加工。(3分)五、案例分析題(本題15分)38.(1)孔加工方法有車削、鉆削、鏜削、內圓磨削、擴孔、鉸孔、研磨等。(答對一種方法得1分,最多得4分) (2)選擇孔的加工方案時,除了要考慮零件形狀和尺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